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四川省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四川省XX市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XX市XX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所批准:核定:审核:审查:校核:编写:目录前言 (1)1 综合说明 (3)1.1 水文 (3)1.2 工程地质 (1)1.3 震损情况及水库安全评价 (3)1.4 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4)1.5 施工组织设计 (6)1.6 工程管理设计 (8)1.7 工程占地及拆迁 (9)1.8 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设计 (9)1.9 工程概算 (10)2 水文 (14)2.1 流域概况 (14)2.2 工程概况 (14)2.3 设计洪水复核 (15)3 工程地质 (22)3.1 区域地质概况 (22)3.2 天然建筑材料 (23)3.3 结论和建议 (24)4 震损情况及水库安全评价 (25)4.1 震前运行情况简述 (25)4.2 主要震损出险情况 (25)4.3 应急除险方案 (27)4.4 安全评价结论 (29)5 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32)5.1 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32)5.2 设计依据 (34)5.3 总体设计方案 (35)6 施工组织设计 (41)6.1 施工条件 (41)6.2 施工导流 (42)6.3 料场选择及开采 (42)6.4 主体工程施工 (42)6.5 施工总进度 (43)7 工程管理设计 (45)7.1 工程管理现状 (45)7.2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45)7.3 工程管理设计 (45)7.4 工程运行管理 (46)8 工程占地及拆迁 (47)8.1 工程占地 (47)8.2 拆迁安置 (47)8.3 工程占地补偿 (47)9 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设计 (48)9.1 环境保护 (48)9.2 水土保持 (49)9.3 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51)10 工程概算 (52)10.1 编制说明 (52)10.2 独立费用 (55)10.3 预备费 (55)10.4 概算表及附件 (55)附图:1)XX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计图(大坝01~02)2)XX水库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图(溢洪道-01)3)XX水库放水设施重建设计图(放水设备01~08)前言XX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川西一条线”经济开发区的北段,总面积2720km2,下辖21个乡,19个镇,是四川北部重要的新兴工业基地,区内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气候宜人,工农业总产值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XX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自然景观秀美,名胜古迹荟萃,历史名人数不胜数,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出生在这里。
某市XX区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设计工作报告

某市XX区XX⽔库除险加固⼯程—竣⼯验收设计⼯作报告⽬录1 ⼯程概况 (2)1.1⼯程概况 (2)1.2⽴项、初设⽂件批复 (3)1.3⼯程主要建设内容 (3)1.4主要技术特征指标 (4)2 ⼯程设计要点 (6)2.1⼯程依据 (6)2.2⼯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及设计标准 (6)2.3⼯程设计 (7)3设计审查意见落实 (26)4 设计标准 (28)4.1防洪标准 (28)4.2抗震标准 (28)5 设计变更 (29)5.1施⼯图阶段对初设的优化 (29)5.2重⼤变更 (29)5.3其它变更 (30)6 设计⽂件质量管理 (34)7 设计服务 (35)8 ⼯程评价 (36)8.1对本⼯程设计质量评价 (36)8.2对本⼯程施⼯质量评价 (36)9 经验与建议 (37)10 附件 (38)10.1设计机构设置和主要⼯作⼈员 (38)10.2⼯程设计⼤事记 (39)10.3技术标准⽬录 (40)1 ⼯程概况1.1⼯程概况LL⽔库位于江苏省LL市市区南部丘陵地区,太湖湖西⽔系,⽔库集⽔⾯积25.5 km2,总库容为1433.0×104m3,LL⽔库是⼀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供⽔、⽔产养殖等综合利⽤的中型⽔库。
主坝⼀座,为均质⼟坝,坝顶⾼程32m,最⼤坝⾼13.0m,主坝顶长725m。
副坝⼀座,也为均质⼟坝,坝顶长150m,最⼤坝⾼7.0m,原坝顶⾼程28.5m左右,宽3~6m。
加固后坝顶⾼程为31.5~30.0m,宽6.0m,最⼤坝⾼为8.5m。
涵洞两座,南涵原为1.15×1.0m(宽×⾼)拱涵,进⼝底⾼程22.2m;北涵原为φ0.9m圆涵,进⼝底⾼程21.70m。
加固后涵洞尺⼨均为1.2m ×1.8m,底⾼程分别与原涵底⾼程相同。
溢洪闸⼀座,3孔,每孔净宽2.5m,设计最⼤下泄流量101.0m3/s,堰顶⾼程25.00m。
本次除险加固后,⼯程规模与原闸相同。
滕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滕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滕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水利项目,也是当地政府加强水利建设的一个关键项目。
这个工程的初步设计报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它包含了该工程的各项技术参数,工程设计方案,预算及资金来源等信息。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做一详细的分析。
一、工程概述滕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位于甘肃省崆峒区滕家河流域,主要任务是加固原有水库的防洪主坝和溢洪道,提高水库的抗洪能力,保障周边居民的安全。
该工程建设地点距离县城约10公里,占地面积约为1500亩。
工程建设期为2年,投资总额为5亿元。
二、工程设计方案为保证此次工程的加固效果,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水库的地形环境、工程材料的选择、建设方案等。
在工程设计方案中,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主坝加固主坝加固包括防洪墙的加高和增设排洪设施两方面。
防洪墙加高的高度为3米,采用的是水泥混凝土加固。
同时,建设者还将在坝体入水口处增设一个坝门,用于排洪。
坝顶还需要根据需要施工防渗隔水建筑材料,保证坝体的完整性。
2.溢洪道加固溢洪道是水库的主要排洪渠道,因此,需要在加固工程中加强其稳定性和抗洪能力。
首先需要加固溢洪道底部的排洪设施,保证排洪能力。
其次,需要加固溢洪道的护岸,以防止水流侵蚀护岸造成形变和破坏。
3.应急设施建设作为水利工程,滕家河水库需要根据“一岗双责”原则,做好各项应急措施的建设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建设水库应急联合指挥中心、应急疏散通道等。
三、工程预算及资金来源根据初步设计报告,滕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投资总额为5亿元,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以及社会资金等。
其中,政府投资占比约为50%,银行贷款占比约为30%,社会资金占比约为20%。
四、工程实施步骤为确保工程的高质量完成,设计报告中还包括了具体的实施步骤。
首先,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立项申请、项目规划、环保评估等。
其次,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工程建设,在完成主体工程后,进行工程验收。
宜昌市某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报告

XX市 XX区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XXXX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二0一一年六月目录1 综合说明 (1)1.1绪言 (1)1.1.1工程概况 (1)1.1.2水库安全评价结论 (1)1.1.3工程除险加固主要内容 (2)1.2气象水文 (3)1.3 地质 (3)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4)1.5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4)1.6 工程布置与建筑设计 (4)1.7施工 (6)1.8工程占地 (6)1.9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评价 (6)1.9.1环境保护评价 (6)1.9.2水土保持评价 (7)1.10 工程管理 (7)1.10.1管理机构及管理范围 (7)1.10.2规章制度及调度管理 (7)1.10.3工程监测 (8)1.11 工程投资概算 (8)1.11.1概算编制原则和依据 (8)1.11.2工程投资概算 (8)1.12经济评价 (9)1.13 结论 (9)2 水文 (10)2.1流域概况 (10)2.1.1自然地理概况 (10)2.1.2气候特征 (10)2.2水文基本资料 (11)2.2.1水文气象站网分布概况 (11)2.2.2参证站水文测验与整编 (11)2.3洪水 (13)2.3.1暴雨特性和洪水成因 (13)2.3.2设计洪水 (14)2.3.3施工洪水 (23)2.4泥沙 (23)3工程地质 (25)3.1 区域地质概况 (25)3.1.1地形地貌 (25)3.1.2地层岩性 (25)3.1.3地质构造及地震 (26)3.1.4水文地质条件 (26)3.2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27)3.2.1库区地质概况 (27)3.2.2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8)3.3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30)3.3.1坝基工程地质条件 (30)3.3.2坝基工程地质评价 (32)3.3.3坝基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建议 (35)3.4 坝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36)3.4.1坝体工程概况 (36)3.4.2坝体评价 (36)3.4.3坝体质量评价 (39)3.4.4坝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及评价 (39)3.5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40)3.5.1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 (40)3.5.2溢洪道问题分析及评价 (41)3.6输水建筑物地质条件及评价 (41)3.7天然建筑材料 (42)3.8结论与建议 (42)3.8.1结论 (42)3.8.2建议 (44)4 工程任务和规模 (46)4.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6)4.1.1工程概况 (46)4.1.2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46)4.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7)4.2 工程任务和规模 (47)4.3 调洪演算 (48)4.3.1防洪标准 (48)4.3.2洪水成果 (49)4.3.3洪水调度原则 (49)4.3.4泄流能力曲线 (49)4.3.5库容曲线 (50)4.3.6调洪计算成果 (50)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53)5.1 设计依据 (53)5.1.1 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及洪水标准 (53)5.1.2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程、规范和文件 (53)5.1.3 设计基本资料 (54)5.2 工程总体布置 (55)5.3 挡水建筑物 (56)5.3.1历史及现状 (56)5.3.2坝顶高程复核计算 (56)5.3.3除险加固方案 (59)5.3.4除险加固方案设计 (60)5.3.5渗流计算及渗透稳定复核 (65)5.3.6 坝坡稳定复核 (69)5.4 泄水建筑物 (73)5.4.1 基本情况 (73)5.4.2 病险情况 (73)5.4.3 泄水建筑物除险加固设计 (74)5.5输水建筑物 (79)5.5.1 进水口加固 (79)5.5.2输水隧洞加固 (82)5.5.3高输水管加固 (82)5.6 大坝安全监测 (82)5.6.1观测项目拟定 (82)5.6.2上下游水位观测 (83)5.6.3观测用房 (83)5.7 除险加固主要工程量 (83)6 金属结构及电气 (87)6.1概况 (87)6.2金属结构 (87)6.3电气 (87)6.3.1供电电源 (87)6.3.2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87)6.3.3消防 (87)7 施工组织设计 (88)7.1 施工条件 (88)7.1.1 交通条件 (88)7.1.2 工程布置特点 (88)7.1.3 水文气象条件 (88)7.1.4建筑材料 (88)7.2 施工导流 (89)7.3料场的选择与开采 (89)7.4主体工程施工 (89)7.4.1基础开挖施工 (90)7.4.2 坝坡土石方挖、填施工 (90)7.4.3 坝体粘土填筑施工 (90)7.4.4 坝体灌浆施工 (90)7.4.5 现浇砼工程施工 (91)7.4.6 浆砌块石工程施工 (92)7.5施工总布置及施工交通运输 (92)7.5.1施工总体布置 (92)7.5.2施工交通运输 (93)7.6施工总进度 (93)7.6.1总进度编制原则 (93)7.6.2施工总工期及控制进度 (93)7.7 主要技术供应 (94)7.7.1劳动力 (94)7.7.2主要建筑材料 (94)7.7.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94)7.8安全生产 (94)8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 (95)9水土保持设计 (96)9.1设计依据 (96)9.2水土流失预测 (96)9.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97)9.3.1方案编制原则 (97)9.3.2防治目标 (97)9.3.3防治分区 (97)9.3.4防治措施 (97)9.4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100)10环境保护设计 (101)10.1环境影响评价 (101)10.1.1设计依据 (101)10.1.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01)10.1.3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 (102)10.2环境保护设计 (103)10.2.1生态环境保护 (103)10.2.2水环境保护 (105)10.2.3大气环境保护 (105)10.2.4声环境保护 (106)10.2.5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 (106)10.2.6人群健康保护 (107)10.3环境管理和监测 (108)10.3.1环境管理 (108)10.3.2环境监理 (108)10.3.3环境监测 (109)10.4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110)10.5综合评价结论及建议 (110)11工程管理设计 (112)11.1管理机构 (112)11.2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 (112)11.3管理设施 (112)11.3.1管理设施现状 (112)11.3.2管理设施的完善 (112)11.4施工期工程管理 (113)11.5运行期工程管理 (113)12 工程概算 (116)12.1工程概况 (116)12.2工程主要指标 (116)12.3编制依据和原则 (117)12.3.1编制依据 (117)12.3.2基础单价 (117)12.3.3 设备 (118)12.3.4 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118)12.3.5 施工临时工程 (119)12.3.6 独立费用 (119)12.3.7 预备费 (120)12.4工程概算成果 (120)12.5工程招投标 (124)12.5.1招标范围 (124)12.5.2招标组织形式 (124)12.5.3招标方式 (125)13 经济评价 (126)13.1 概述 (126)13.2 国民经济评价 (126)13.2.1 主要参数及计算条件 (126)13.2.2费用计算 (127)13.2.3效益估算 (127)13.2.4 评价结果 (128)13.3 结论 (128)附件:1、XX市XX区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审查意见2、XX市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核查意见表工程特性表工程特性表1 综合说明1.1绪言1.1.1工程概况XX水库是桥边河流域的一座小(2)型水库,位于湖北省XX市XX区桥边镇韩家坝村。
滕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滕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滕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一、项目背景滕家河水库位于浙江省德清县,是一座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中型水库,由于地形接近山区,河谷较窄,且周围居民点众多,险情较多,所以需要加固除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该水库为德清县重点工程项目,加固除险的工程建设也是促进德清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加固除险工程概述1. 加固工程加固工程主要针对水库的决口和大坝进行处理。
针对决口,采取人工垫高法和混凝土加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针对大坝,采取加高和加固的综合措施,采用混凝土浇筑,大坝坡度逐渐加大的方式进行加固。
另外,对于坝前坝后的土方进行加固处理,采用滨岸护坡等措施。
2. 除险工程除险工程主要针对水库防洪措施进行升级。
包括提高水库防洪标准,扩大下泄能力,增加紧急洪水泄洪设备,在水库下游增设警戒线和警戒站等。
另外也需要加强水库周围的环境治理,加强险情监测和预测等。
三、工程技术要点1. 决口加固决口加固采用人工垫高法和混凝土加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
先在决口处人工垫高,增加决口高度,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以达到增加坝体高度,加强强度的目的。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保证混凝土密实性。
同时混凝土浇筑完后,要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开裂。
2. 大坝加固大坝加固需要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加固,大坝坡度逐渐加大的方式进行加固。
在大坝加固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其中包括混凝土浇筑的厚度、时间、浇筑量等。
同时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对于可能存在的困难进行预处理。
在完成大坝加固后,需要对大坝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防止混凝土裂缝等情况的出现。
3. 除险工程在除险工程中,首先需要扩大下泄能力,增加防洪容量,提高水库防洪标准。
同时需要安装相应的紧急洪水泄洪设备,以应对突发的洪灾。
此外,在水库下游还需设置警戒站和警戒线,加强防洪警戒工作,避免洪灾损失的发生。
水利大坝除险加固施工设计李磊

水利大坝除险加固施工设计李磊发布时间:2021-05-17T10:11:50.91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作者:李磊[导读] 摘要:近年来,一直带病运行,存在多处安全隐患,急需除险加固。
淄博洪图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淄博 256400摘要:近年来,一直带病运行,存在多处安全隐患,急需除险加固。
按照水利工程规范设计,结合实际对症下药,制定改造加固方案,科学控制施工质量及进度。
除险加固后,有效消除了工程安全隐患,提高了水库防汛抗洪、灌溉抗旱综合效益,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水利大坝;除险加固;施工设计引言众多病险水库普遍存在设计洪水偏低,泄洪能力不足、地基处理不到位,坝体或坝基沉降、渗漏,坝体填筑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应根据水库坝体的自身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全面检测评估,严格控制风险,采取相应措施优化除险加固设计方案彻底解决险情。
1存在主要问题①大坝迎水坡未进行砌护,导致坡面冲刷破坏严重,部分滑塌,并有多条水流形成的冲沟。
背水坡因碾压质量差,坡面无排水系统,坝面随处可见雨水形成的冲沟,大坝工程结构以及渗流性态不够安全。
②溢洪道施工质量差,左岸边坡经常滑塌、淤堵,浆砌石冲刷破坏、勾缝脱落。
2水利大坝除险加固施工设计2.1除险加固防渗方案防渗心墙直接置于强风化岩石上,深2.8m左右,风化岩石质地及完整性较差且节理裂隙发育,承载力较低导致坝体出现不规则裂缝。
鉴于坝体土石填筑料均匀度较差、坝基岩石风化承载力低、坝体局部渗漏等问题,须通过灌浆和修筑防渗墙来提高坝基弹模、承载力和增强坝体防渗性能。
鉴于七里坡土石坝最大坝高只有31.50m、防渗墙须贯穿坝顶至坝基等特点,经与劈裂灌浆和复合土工膜等防渗方案进行对比,振动沉模防渗墙施工技术不仅适用于20cm超薄防渗墙施工,同时其经济效益和防渗效果更佳。
考虑到坝高31.50m已经超过振动沉模技术的最优防渗深度20m以内,设计优化确定分段联合振动沉模和高喷灌浆两种施工技术,通过两者间的优势互补,在满足防渗的基础上,提高工程施工工效和投资经济效益,即:坝体中上部(20m)采用振动沉模技术施工超薄防渗墙,厚20cm;坝基采用高压喷射灌浆以提高坝基承载力,并向上与振动沉模防渗墙连接(高12.5m),厚5~30cm;高喷灌浆与振动沉模间搭接1m。
某小二水库除险加固初设(参考模板)

目录1 综合说明 (1)1.1绪言 (1)1.2水文 (3)1.3.工程地质 (3)1.4工程任务和规模 (4)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加固设计 (5)1.6金属结构 (5)1.7施工组织设计 (5)1.8水库占地与拆迁安置 (6)1.9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 (6)1.10工程管理 (6)1.11设计概算 (6)2 水文 (9)2.1流域概况 (9)2.2水文基本资料 (9)2.3径流 (9)2.4暴雨和设计洪水 (12)3 工程地质 (16)3.1工程概况 (17)3.2地质概况 (17)3.3建筑物工程地质评价 (18)3.4结论与建议 (19)4 工程任务和规模 (19)4.1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0)4.3工程现状和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20)4.4水库调洪计算及特征水位 (21)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加固设计 (23)5.1设计依据 (24)5.2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5)5.3大坝加固设计 (25)5.4溢洪道加固设计 (33)5.5放水涵加固设计 (34)5.6防汛道路设计 (35)6 金属结构 (36)6.1概述 (37)6.2放水涵进水口工作闸门及启闭机 (37)7 施工组织设计 (38)7.1施工条件 (39)7.2施工期导流 (39)7.3料场的选择与开采 (40)7.4主体工程施工 (41)7.5施工总布置 (42)7.6施工总进度 (43)8 水库占地与拆迁安置 (46)8.1工程永久占地 (47)8.2工程临时用地 (47)8.3补偿标准 (47)9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 (48)9.1设计的目的和依据 (49)9.2环境保护目标和标准 (49)9.3环境现状 (50)9.4环境影响分析 (50)9.5环境保护设计 (51)9.6水土保持设计 (53)9.7环境及水土保持管理与监测 (54)9.8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55)9.9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55)10 工程管理 (55)10.1管理机构 (56)10.2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 (56)10.3主要管理设施 (56)10.4工程运用管理 (57)11 设计概算 (58)11.1编制说明 (59)11.2编制依据 (59)11.3定额依据 (59)11.4主要经济指标 (60)11.5基础单价计算依据 (60)11.6工程单价及取费标准 (60)11.7独立费用标准 (61)11.8临时工程 (61)11.9概算表格 (61)附件:1、OO县XX水库设计概算2、附图:OO县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纸1 综合说明1.1绪言1.1.1 工程概况XX水库座落在OO县某某乡OO村,水库开工时间为1973年10月,1974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湖北]水库枢纽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secret
![[湖北]水库枢纽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_secret](https://img.taocdn.com/s3/m/425a183e551810a6f424862d.png)
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审定版)黄石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O一O目录1综合说明 (7)1.1绪言 (7)1.2水文 (9)1.3地质 (9)1.4工程任务与规模 (11)1.5水工建筑物加固设计 (12)1.6金属结构与电气 (18)1.7施工组织设计 (19)1.8工程占地及淹没处理 (21)1.9环境保护设计 (21)1.10水土保持设计 (21)1.11工程管理设计 (22)1.12工程概算 (23)1.13经济评价 (23)2水文 (25)2.1流域概况 (25)2.2水文气象特征 (25)2.3水文基本数据 (26)2.4径流 (26)2.5洪水 (26)3工程地质 (44)3.1概述 (44)3.2区域地质概况 (45)3.3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50)3.4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51)3.5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53)3.6坝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54)3.7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 (58)3.8输水管工程地质条件 (59)3.9天然建筑材料 (59)3.10结论 (60)4工程任务和规模 (62)4.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62)4.2除险加固的任务及规模 (64)4.3调洪演算 (65)5水工建筑物加固设计 (74)5.2工程总体布置 (77)5.3大坝加固设计 (78)5.4大坝设计计算 (84)5.5溢洪道加固设计 (99)5.6输水管加固设计 (105)5.7大坝安全监测设计 (111)5.8防汛交通完善 (113)5.9主要工程量 (113)6金属结构及电气 (116)6.1金属结构 (116)6.2电气 (119)7施工组织设计 (122)7.1施工条件 (122)7.2施工导流 (124)7.3主体工程施工 (125)7.4施工交通运输 (134)7.5施工总布置 (135)7.6施工总进度 (139)8工程占地及淹没处理 (144)8.1水库淹没处理范围 (144)8.2水库淹没损失及处理 (144)8.3工程永久占地 (144)9环境保护设计 (145)9.1设计依据 (145)9.2环境状况 (146)9.3环境影响评价 (147)9.4环境保护设计 (149)9.5环境管理与监测 (153)9.6环境保护投资 (153)10水土保持设计 (155)10.1编制目的 (155)10.2编制依据 (155)10.3项目概况 (156)10.4水土流失状况及预测 (157)10.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58)10.6主要工程量及投资概算 (159)11工程管理 (160)11.1设计依据 (160)11.2管理机构 (160)11.3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 (161)11.5 工程建设管理 (163)11.6 水库运行管理 (166)12工程概算 (170)12.1工程概况 (170)12.2投资主要指标 (171)12.3编制依据 (172)12.4总概算表 (175)13经济评价 (177)13.1概述 (177)13.2主要参数 (177)13.3国民经济评价 (178)13.4财务评价 (180)1综合说明1.1绪言水库位于黄石市铁山区熊家境村东北角古竹槽,下陆区风景区西部,距武九铁路、106国道4k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
方法
参数
P(%)
1
2
5
10
20
罗氏法
Q(m3/s)
73.4
55.7
36.1
24.1
14.7
W24(104m3)
179.0
148.0
107.0
75.0
42.0
设计洪水过程线采用阿列克也夫概化过程线作为设计洪水过程线。泥沙采用《省地表水资源》查算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分区图,年输沙总量为500t。冰清根据水库运行统计,封冻天数为141天左右,平均冰厚为0.8m。
10.5水土保持投资概算89
10.6结论与建议90
11工程管理设计90
11.1管理系统概况90
11.2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91
11.3工程管理围与保护围91
11.4工程运行管理92
12工程概算92
12.1投资主要指标92
12.2编制依据92
12.3设计概算编制说明93
附件:
1省水利厅吉水农局函2009《省水利厅关于伊通县中央补助病险水库三类坝安全鉴定成果的核查意见》。
2 伊通满族自治县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纸汇编
3伊通县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综合说明
1.1绪言
东水库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东村,建在东河上游,地处丘陵区。坝址以上流域面积9.8km2。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
东水库始建于1970年,原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设计、50年校核,总库容126万m3。其中死库容15万m3,兴利库容62万m3,防洪库容50万m3。原设计泄洪洞位于大坝桩号0+132m处,为双孔1.0m×1.2m钢筋混凝土方洞。土坝坝型为粉质壤土均质坝,坝顶长度440m。设计坝顶高程268.50m,实测坝顶高程为268.43~269.143m,坝顶宽度4.5~5.5m,最大坝高7.43m。坝顶路面为粉质壤土。上游坝坡1:3,为干砌石护坡,下游坝坡1:2.5,为草皮护坡。坝体排水为干砌石棱体排水,现已破坏。
水库建成运行至今,存在问题较多,是一座病险水库。2007年4月在大坝安全鉴定中被列为三类坝。
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的任务是复核水库防洪标准,对现有建筑物进行除险加固处理。按现行规要求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设计、100年校核。2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36.1m3/s,1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为73.4m3/s。本次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是受伊通满族自治县水利局的委托,在我公司2007年4月完成的伊通满族自治县东水库大
3.5天然建筑材料33
3.6结论及建议34
4工程任务和规模35
4.1工程概况35
4.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35
4.3项目建设的任务36
4.4洪水调节36
5.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42
5.1土坝工程42
5.2泄洪洞工程46
5.3安全鉴定结论47
6工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48
6.1设计依据48
6.2工程总体布置及方案的确定49
6.3土坝设计50
6.4泄洪洞设计59
7机电与金属结构71
7.1电气71
7.2金属结构71
8施工组织设计72
8.1施工条件72
8.2施工洪水与施工导流73
8.3主体工程施工74
8.4土石方平衡及弃渣场规划75
8.5施工交通运输76
8.6施工企业76
8.7施工总体布置77
8.8施工总进度78
8.9主要施工设备81
坝安全鉴定报告的基础上进行。
1.2 水文
东水库位于东辽河流域孤山河支流东河上,水库集雨面积9.8Km2。属丘陵区水库,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风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冬季寒冷。洪水成因主要是暴雨所致,大暴雨出现在7—8月份,以省暴雨资料为统计参数,径流计算采用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查径流深为125mm,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22.5×104m3,P=20%的径流总量为42.0×104m3,设计洪水按无资料情况,采用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采用原设计、水科所法和罗氏法分别计算洪峰流量,经与原设计和本次设计分析比较,采用罗氏法。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见表1-1。
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
省银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
二00九年七月十日
1综合说明1
1.1绪言1
1.2水文2
1.3工程地质2
1.4工程任务和规模5
1.5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5
1.6工程布置及建筑物8
1.7金属结构9
1.8施工组织设计10
1.9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11
1.10水土保持设计11
8.10施工管理82
9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82
9.1评价依据82
9.2设计依据82
9.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83
9.4环境保护设计84
9.5环境保护管理85
9.6环境保护投资概算85
10水土流失方案设计86
10.1方案编制依据86
10.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86
10.3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方案87
10.4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89
1.3.2库区工程地质
库区渗漏:库区两岸为低山,岩性为弱透水性(k<10-4cm/s)的粉质壤土及残积土,无低垭口和低邻谷,不存在渗漏问题。
坍岸:库区两岸无陡峭坡体,因此不存在塌岸问题。
淤积:库区围植被少,有明显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坝前淤积明显。
1.11工程管理设计121.Fra bibliotek2设计概算12
2水文16
2.1流域概况16
2.2气象16
2.3径流18
2.4洪水计算18
2.5洪水调查23
2.6泥沙23
2.7冰情23
2.8坝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23
3工程地质26
3.1工程概述26
3.2区域地质27
3.3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27
3.4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28
本次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设计,100年校核,总库容117.32×104m3,死库容0.5×104m3,兴利库容46×104m3,防洪库容41.02×104m3。
水库担负三道乡及下游5个村7个屯的防洪任务,保护人口1.8万人,房屋48万m2,学校6所,耕地2.3万亩,乡村公路4km,供电线路5km。防洪保护效益达2.6亿元。
1.3工程地质
1.3.1区域地质概况
场地为东河冲洪积“U”型河谷地貌,两侧为低山,宏观地貌单元为丘陵地貌。库区在山前和河道广泛发育第四系冲洪积层,下覆基岩为花岗岩。
地表水主要来源于本库区上游汇水面积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河流渗透补给、侧向径流补给;以侧向径流排泄、蒸发排泄为主。地震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Ⅵ度。属相对稳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