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2)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模式为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即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质疑自主学习——合作探 究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情感升华——强化训练提升 能力。由教师先设计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质疑,学生带 着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总结归纳,最终解决问题, 课例研究综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 述 教师因材施教;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制作了相 关的 ppt 课件(含视频、flash 动画),利用多媒体课 件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外形与纵剖结构、肾 单位在肾脏的分布和组成、肾单位的各部分结构特点和
彼此间的关系等。借助于直观的图片和形象的三维立体 动画使本节课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观 察,力求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准确,理解深刻,分析透彻。 通过分组观察猪的肾脏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三 维动态肾单位动画的展示更是本节课的亮点,将微观、 抽象的内容变得宏观、具体,帮助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 肾单位结构。)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初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称
本节是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
11 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内容有: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
教材分析 其功能;
2、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
3、肾单位。
1、知识与技能:
⑴、能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从而
然后教师 1、演示注了水的气球 2、展示 500ML 的 矿泉水。让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并谈憋尿的害处,总结: 泌尿系统的功能。以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语言表 达能力,让学生明确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生物 观,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卫生观教育,并做到联系 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苏教版生物七下11.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教案设计

课题: 第一节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人: 祁艳春 班级: 134班 授课时间: 2017年4月20日上午第二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描述肾的结构及肾单位的组成。
能力目标:1.通过对泌尿系统和肾脏图片的观察,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处理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中形成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预测】重点: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描述肾的结构及肾单位的组成。
难点:描述肾单位的组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 这一图片导入新课二、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预习交流”部分的知识。
(用时10分钟)三、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预习交流”知识。
(一)让学生回答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7分钟)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①、②、③、④合称为 泌尿 系统。
2.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形成和排出尿液 。
3. 肾 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二)让学生对照图,完成肾的主要结构即学案第4题。
(3分钟)② 输尿管 肾静脉 功能: 输送尿液 功能: 暂时贮存尿液功能: 排出尿液 ① 肾 ③ 膀胱 ④ 尿道 肾动脉 功能: 形成尿液4.观察图11-2肾纵剖结构模式图,说出肾的主要结构5.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肾单位 。
四、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相关知识,并点评(讨论5分钟,点评5分钟) 阅读课本76页及图11—3 肾单位组成示意图,讨论完成:(3)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 毛细血管球 ,其终端汇合成一条 出球小动脉 。
(4)肾小囊的一端包裹着 肾小球 ,另一端连接着 肾小管 。
(5)肾小管细长而曲折,最终汇集成 集合管 ,并与肾盂相连。
五、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巩固、达标测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学生完成6分钟,点评4分钟)1.将泌尿系统的主要结构与其功能用直线连起来:肾 输送尿液输尿管 贮存尿液膀胱 形成尿液尿道 排出尿液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 A )A.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B.肾小球和肾小囊C.肾小管和肾小囊D.肾小球和肾小管3.肾的基本单位是( D )A 肾小球B 肾小囊C 肾小管D 肾单位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不包括( C )A 肾脏B 输尿管C 前列腺D 膀胱5.从肾的结构和功能看,肾与循环系统有什么密切联系?从肾的结构上看,肾动脉和肾静脉也属于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1.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4.教学拓展:
(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收集与泌尿系统相关的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2)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泌尿科,了解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索泌尿系统的奥秘。
设计以下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判断题:针对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设计判断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选择题:围绕尿液形成过程,设计选择题,帮助学生巩固重难点知识。
3.应用题: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完成以下任务: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释生活中与泌尿系统相关的生物学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肾脏模型、尿液样本等,培养学生对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直观认识。
2.通过课堂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尿液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鼓励学生创新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作业完成后,请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作业批改及反馈:
1.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改进。
2.对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针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5.学生在小组合作、观察实验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能力,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泌尿系统知识的掌握。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材依据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人体的调节与保护》第二章“人体泌尿系统”。
二、教学目标1.理解泌尿系统的概念和作用,知道泌尿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学会解释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模型或实物图上指出各部分的名称和位置;3.理解排尿的过程,包括肾脏的造尿过程、尿液的输送过程和排尿的过程;4.掌握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内容1.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人体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个部分。
•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部分,每个人体内有两个肾脏。
肾脏有造尿和排泄废物的作用。
•输尿管:输尿管是将肾脏产生的尿液传送到膀胱中的管道。
•膀胱: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
•尿道:尿道从膀胱连接到外部,负责将尿液排泄出体外。
2.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肾脏的结构:肾脏有皮质、髓质、肾小管、肾盏和肾盂等部分。
•肾脏的功能:肾脏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将其转化成尿液,同时还能调节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功能。
3. 排尿的过程排尿是泌尿系统的最终功能,是将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造尿过程:肾脏通过肾小球等部分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转化成尿液。
•输尿过程:经过输尿管,尿液顺流传输到膀胱中。
•排尿过程:当膀胱充满尿液时,人类需要通过神经控制将膀胱收缩,将尿液从尿道排出体外。
4. 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预防泌尿系统疾病主要依靠保持个人卫生和饮食健康等方面的方法:•多喝水,多排尿,保持体内水分平衡;•避免压迫肾脏,遵守生物钟,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暴饮暴食,健康饮食,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巩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私密部位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四、教学重难点•组成:要求学生能够清晰理解泌尿系统的基本组成和重要性;•结构:学生在理解组成的前提下,能够准确说明各部分的名称和位置;•功能:学生能够简洁明了地解释泌尿系统的功能和作用;•过程:具备大致了解泌尿系统过程的知识,同时能够简单地描述传输和排出过程;•疾病预防: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整理、问题解答等形式,掌握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正确方法。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4)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3、说明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泌尿系统的组成”,主要介绍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以及与之相连接的血管,推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为下一部分做铺垫;第二部分主要尿的形成过程,通过解剖肾脏,分析肾脏的结构探讨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第三部分是尿的排出和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教学重点:1、肾脏的结构。
2、尿液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
2、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创设课堂气氛:同学们在每天的课间时不时地都要往一个地儿去。
这地儿是哪里?去干什么?人为什么要排尿、排便?引导学生阅读本章引言。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了解排泄和排遗阅读教材P80第一、二段,思考:1、排尿、排便的作用是什么?2、排泄和排遗有什么区别?3、排泄的途径有哪些?学习任务二:观察并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1、观看泌尿系统的课件,观看书上的插图,说出课件和插图中各部分的名称,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
(明确:输尿管上接肾脏,下连膀胱。
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组成,此外还有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等问题)3、拓展反思: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并鼓励其他学生回答。
在总结后质疑: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是怎样形成的呢?学习任务三:掌握理解尿的形成过程1、观察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对肾的内部结构进行大致描述。
2、什么是肾单位,认识肾单位的基本组成是怎样的?3、阅读P82资料分析内容,分析对比表格中数据,思考讨论题目。
4、交流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目,得出结论。
结论: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对血液有过滤作用。
②肾小管对营养物质和大部分水有重新吸收的作用。
泌尿系统教案

泌尿系统教案教案名称:泌尿系统教学教案教学对象:中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了解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结石等,并了解其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3.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尿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尿路感染:症状、传播途径、预防和治疗方法- 泌尿结石:症状、形成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通过图文、实物模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并举例说明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2. 小组合作:学生分为小组讨论并总结不同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并向全班进行汇报。
3. 观察实验:学生观察肾脏和尿液的实物模型,并记录观察结果。
4. 问题解决:教师提出一些与泌尿系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并进行讨论。
教学资源:1. 课件: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介绍、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等。
2. 实物模型:肾脏和尿液的实物模型,用于观察和讨论。
3. 图文资料:相关的科普图文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了解更多内容。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泌尿系统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能力合作和展示的能力。
2. 观察实验记录:评估学生对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3. 问题解决:评估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医院的泌尿科和实验室,了解更多有关泌尿系统的知识和技术。
2. 学生研究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泌尿系统疾病,并进行深入研究,最后进行小组展示。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使学生能够愿意主动参与和学习。
2. 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有效和有趣。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案

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目标:(一)知识: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肾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肾单位的结构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设疑:尿的形成与排出需要人体内的哪个系统来完成?导入课题:“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二)学生观察图11—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讨论个部分的功能(三)、.关于肾脏的外形和结构的学习: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也是泌尿系统的最重要器官。
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了解肾脏的结构,先组织学生对肾脏外形的观察(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肾脏与输尿管的关系以及与肾脏相连的肾动脉、肾静脉)。
然后组织学生解剖肾脏,观察内部结构(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四)、.关于对肾脏内部微观结构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11—3,讨论肾单位的组成,利用模型进一步掌握肾小体的结构。
最后让学生总结肾单位的结构。
这样,让学生熟悉肾脏中血管的分布特点和血液流经过程,为下一节课学习尿液的形成作好知识储备。
(五)总结归纳:通过以上的解剖实验、讨论,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对肾脏的形态结构有了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飞跃,获得理性知识,教师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使学生获得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六)课堂小结、反思(七)、.练习、反馈、矫正:在新授课结束后,通过课后自我评价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并通过课堂小测验进行检测,反馈。
板书设计: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脏——形成尿液的场所泌尿系统的组成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二、肾脏:1、位置:位于腹腔背面、脊柱两侧左右个一个2、结构:肾脏分为皮质、髓质、肾盂三部分肾小球肾小体分布在皮质肾单位肾小囊肾小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
教学设计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设计意图
布置学生预习本课内容,并在课前搜集关于泌尿系统的结构以及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资料。
课前预习,并收集资料。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关注人体的健康。
[引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果在体内积聚过多,会妨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人体为了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每天都要将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尿液是人体排出的一种废物,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怎样被排出体外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根据第一章学习的“人体概述”内容,能说出尿液的形成与排出与泌尿系统有关。
简洁的起始:学生知道尿液可以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因此对老师讲述产生认同,但对于尿液的形成不清楚,产生探究兴趣,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再观察]:用解剖刀将猪肾纵剖,对照课本插图仔细辨认肾的内部结构。
教师在学生观察实验时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解释]:活体或刚刚离体猪肾的肾皮质中血液比较多,因此,肾皮质的颜色较深,而肾髓质颜色较浅。但是离体时间比较长的猪肾,肾皮质的颜色较浅,而肾髓质的颜色较深。
[填图]:出示肾纵剖结构模式图。
自学阅读文字与图片,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并在自己的身体上指出各器官的想应位置。
认真观看,巩固新知。
明确自学内容:
让学边通过边读图边对照书本上的相关内容自学,并设计板书进行归纳。自学内容具体、可行,任务明确,自成。
六、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课件、模型和实物的展示,有效地弥补了学生感性认识的不足,大大丰富了本节课的内涵。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由我学变为我要学,最后变成我会学。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姓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人体系统的组成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举例说出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互统一
3、通过实验说出骨的主要成分及其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举例说出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互统一
教学难点:分析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人体结构模型图,较大的鱼肋骨,酒精灯,试管,镊子,质量分数10℅的盐酸,自来水。
教法设计:实验探讨法
教学过程:
全国最大最齐全的教学课件资源网:QQ:,
资料来源:QQ:,
更多资源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