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考情分析表(古诗词曲鉴赏)
2019-2020学年山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词曲鉴赏

2019-2020学年山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古诗词曲鉴赏一、古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窘况为许衡州赋郑燮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塾师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
②塾师:指郑燮。
(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
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
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本诗写于谪居永州期间。
②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③欸乃:摇橹声。
(1)“渔翁”形象在诗中有何作用?(2)前人评价本诗“有奇趣”“内蕴活脱,曲尽其妙”,对此任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1)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________(人名)的组诗《________》。
(2)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
(3)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2019-中考语文(全国版)第三部分古诗词鉴赏

2019-2020 年中考语文(全国版)第三部分古诗词鉴赏近几年,中考试题加大了对古诗词阅读和鉴赏的观察力度,突出了语文的文学鉴赏色彩。
2013 年中考所采用的古诗词大多取自课外,课内的比率在逐年减小,主要重视于送别、咏物、咏史诗,观察的重点是内容和语言,题型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且以主观题居多。
1.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感情。
(1)概括古诗词的马虎,能描述出古诗词所描述的境地。
(2)能联系与古诗词相关的背景资料对古诗词作出自己的议论。
(3)注意诗体与风格,品味古诗词中富饶真谛的诗句所包括的深刻道理。
(4)领会作者的感神态度,能说出自己对古诗词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的领悟。
2.会品析古诗词的语言、写作技法。
(1)从遣词用语、修辞方面推断、商酌、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词语、诗句的含义。
(2)从作者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古诗词在语言中所寄寓的深意。
(3)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朗诵,品味古诗词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表现,已成为中考常有的一种题型,而且在近几年中考中的观察力度逐渐加大,应引起我们的连续关注。
第 13 讲掌握内容,领悟感情1.感知诗词的内容能够从以下几个角度下手:(1) 看题材。
题材经常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如:田园诗多写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对淡泊安适生活的热爱或向往;写景诗多写诗人对自然的陶醉、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送别诗多写与友人的惜别、对亲人的思念、对友人或亲人的安慰劝勉;边塞诗多描述壮丽的边塞风光、立功立业的希望、壮志难酬的悲愤、思乡念亲的孤独;咏物诗多写自己的人生态度、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包括对人生道理的理解;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先贤,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想,或痛惜昔盛今衰;或表达自己立功立业的希望、或表达对公众的同情等。
(2)抓题目。
诗词的题目经常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诗词鉴赏篇人教版.docx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诗词鉴赏篇人教版1.( 2010·四川成都)诗歌鉴赏( 4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 题。
( 4 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1 分)答: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3分)答:【成都答案】( 4 分)1.( 1 分)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2.( 3 分)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
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 1 分,简要赏析计 1 分;语意相近即可)2.( 2010·四川乐山)诗歌鉴赏。
(5分)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2 分)答: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 3 分)答:【乐山答案】诗歌鉴赏( 5 分)①(2分)答:不正确。
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
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
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注意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解说,酌情给分。
)②(3分)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上述 3 点,答到 1 点给 2 分,答到 2 点及 3 点都给 3 分。
武汉2019—2020初三调考诗词鉴赏真题汇编

【点评】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步骤一:看题目步骤二:看作者(知人论世)步骤三:读懂诗句(可借助相关的注解,及背景资料等来帮助理解诗句)步骤四:回答问题(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感情)硚口区六月学业质量监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题。
葛溪驿【宋】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释】皇祜二年(1050)秋天,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葛溪驿,写下这首诗。
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未央:未尽。
7.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独卧秋床,辗转反侧。
B.颔联直接叙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和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
C.颈联诗人又想到了国事,心中充满希望,于是慷慨而歌。
D.尾联中“行人”实即诗人自指,“乱”字形容蝉声的嘈杂烦乱,正衬托了诗人心绪的烦乱。
7.C诗歌译文一钩残月挂在天空,月色昏昏,漏声滴答,黑夜正长;一盏油灯,忽明忽暗,寂寂地照着我的床。
多病的身子,最早感觉到风霜的寒意;做梦回到家乡,梦中不知道远隔千山万水,道路漫漫。
披衣而坐,纷扰的世事乱人心胸,禁不住慷慨高歌;起床徘徊,俯仰天地,只见到一片孤寂凄凉。
那凄切的鸣蝉声传入耳中,使我的心更乱;它紧抱着萧疏的梧桐树,树上的叶子已经半黄。
武昌区部分学校四月检测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重登云台山陶澍又踏金牛顶①上行,海风飞舄②上蓬瀛③。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释】①金牛顶:系云台山的一处胜景。
②飞舄(xì):会飞的仙鞋。
③蓬瀛:蓬莱和瀛洲,泛指仙境。
④仙人:指诗人的故友,在云台山三元宫修行的山僧,名不详。
⑤迓(yà):迎接。
7.下列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对入山访仙以及得道飞仙表达了艳羡之情。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古诗词曲主题情感分析(共九大类84首)

中考古诗词曲主题情感分析一、爱国忧民类(19首)1.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九上)表达诗人的爱国热情和英雄失路的感慨。
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九下)表达词人期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以及驰骋疆场、杀敌报国、为国效力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怀。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九下)抒发渴望杀敌报国,但壮志难酬的悲壮之情。
4.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九下)尽情抒写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和爱国情思。
5.文天祥《过零丁洋》(九下)体现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
6.《南安军》(九下)体现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
7.王磐《朝天子·咏喇叭》(九下)反映统治阶级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8.夏完淳《别云间》(九下)表达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
9.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九下)表现词人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走向革命道路前夕时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
10.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八上)表现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11.曹植《梁甫行》(八上)反映百姓生活的困苦不堪,表现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2.杜甫《春望》(八上)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13.杜甫《石壕吏》(八下)揭露黑暗残暴的兵役制度,反映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15.白居易《卖炭翁》(八下)反映统治阶级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6.《式微》(八下)表现了受奴役者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17.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七下)诗人虽脱离官场依然不忘报国之志。
18.杜牧《泊秦淮》(七下)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19.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七上)抒发渴望杀敌报国,但壮志难酬的悲壮之情。
2019-2020年河北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

2019-2020年河北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一、古诗词鉴赏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甲】诗描绘了泰山的____________气势和_____________的景色。
(2)【乙】诗中“浮云”一词的含义是什么?(3)请从“钟”字人手,对【甲】诗中“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4)【乙】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包含怎样的哲理?它与【甲】诗中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首词的作者苏轼和辛弃疾同为宋代著名豪放派词人。
B.【甲】词感情纵横奔放,从艺术表现力上说,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牵”“擎”“卷”等,十分生动形象。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军中生活。
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羊肉,“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
D.【乙】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
结句悲壮低徊,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深思。
(2)请赏析文中加线句。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020年语文中考课外古诗词曲鉴赏

课外古诗词曲鉴赏第一类写景诗一、(2019杭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
(6分)西溪独泛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①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入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②共月还。
【注释】①素舸:不加装饰的船。
②唯应:只有。
1. 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的氛围。
(2分)2. 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
(4分)二、(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5分)题君山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1. 上面这首诗中,诗人用语朴素简练,虽写君山之貌,却未直写,而是以来衬托君山气势的凝重,用来突显君山磅礴之状。
(2分)2. 最后一句“一螺青黛镜中心”读起来妙趣横生,请作赏析。
(3分)三、(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4分)春夜王安石金炉①香烬漏声②残,翦翦③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④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注释】①金炉:铜制香炉。
金:古代金属的通称,这里指铜。
②漏声:铜炉滴漏之声。
③翦翦:形容微风轻拂。
④恼人:使人恼,撩拨人。
1. 诗歌“金炉香烬漏声残”一句采用了的写作手法,突出了春夜的特点。
(2分)2. 这首诗中的“春色恼人眠不得”一反平时写“春”的常态,请对其进行分析。
(2分)四、(2020原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5分)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黄师塔①前江水东②,春光懒困倚③微风。
桃花一簇④开无主⑤,可⑥爱深红爱浅红?【注释】①黄师塔:僧人所葬墓地的黄塔。
塔,墓地。
②江水东:江水向东流去。
③倚:倚靠,伴随。
④一簇:一丛。
⑤无主:没有主人。
意思是任何人都可以观赏。
⑥可:到底,究竟。
1. “春光懒困倚微风”一句中的“倚”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2分)2. 诗歌中哪些词语是写诗人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五、(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1~2题。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考情分析表(古诗词曲鉴赏).docx

2019-2020 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考情分析表(古诗词曲鉴赏)年考查情况考查点及分值考查篇教材范主体作者及思想感份内容理解炼字画面描述目围题裁朝代情写五201饮酒(其人苏共景言(东晋)6五)有抒古陶渊明情诗9( 2 分)9. ( 2 分)“心远”10. ( 3“争”10(. 3 分)写“悠然”分)早“啄”,“山气日201钱塘湖人苏共景唐(唐)表达了诗春特写出早春夕佳,飞5春行有抒诗白居易人心境高点,思给自然界鸟相与情远、自由想感情带来的生还”闲适、恬机和活力淡惬意10.( 2 分)破阵“壮”字,爱最能体现子·为陈11. ( 3201人苏共国宋(宋)语言豪同甫赋分)尾4有言词辛弃疾迈、意境壮词以句志雄浑、场寄之景气派的特点10.( 2 分)“生”思11. ( 3“入”二201次北固人苏共乡五(唐)字将景物分)尾3山下有怀律王湾拟人化,联人富有生机并蕴含自然理趣8. ( 1)8.( 2)( 3写( 2 分)分)颈联:201使至塞人苏共景五(唐)“征“大漠孤2上有抒律王维蓬”烟直,长情“归河落日雁”圆”8.( 2)( 3爱8. ( 1)分)首联201人苏共国五(唐)“国破山春望( 2 分)1有言律杜甫河在,城整诗志春草木深”201归园田人苏共写五(东晋)17. ( 216.( 2 分)0居有景律陶渊明分)整选择,文抒 诗意转述, 2 情分写18. ( 317.( 2 分)200人苏共景 五 泰山神(唐) 望岳有抒 律分)尾奇、秀丽 9杜甫情联之景写17.( 2 分)早春呈18. ( 3早春景人苏共景 七200 (唐) 物:小雨 水部十有抒 绝分)整8韩愈草色(小八员外情诗草)①从题型、分值上看:以简答为主,填空、选择次之,赋 4~ 5 分。
总题量为一道大题下 设两 道 小 题 。
②从题材及主题上看:所选诗词为人苏共有的篇目(9 年 8 考),唐诗居多,五律居多;总9 年 6 考)、爱国言志( 9 年 2 考)、思乡怀人(9 年 1 考)这三主题上包含写景抒情(结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3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014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人苏共有
爱国言志
宋词
(宋)
辛弃疾
11.(3分)尾句
10.(2分)“壮”字,最能体现语言豪迈、意境雄浑、场景气派的特点
2013
次北固山下
人苏共有
思乡怀人
五律
(唐)
王湾
11.(3分)尾联
总结
①从题型、分值上看:以简答为主,填空、选择次之,赋4~5分。总题量为一道大题下设两道小题。②从题材及主题上看:所选诗词为人苏共有的篇目(9年8考),唐诗居多,五律居多;主题上包含写景抒情(9年6考)、爱国言志(9年2考)、思乡怀人(9年1考)这三种。
③从考点上看:涉及的考点有思想感情、内容理解、炼字、画面描述。其中思想感情为必考点,其余考点两年或三年轮考,9年未涉及诗句赏析。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考情分析表(古诗词曲鉴赏)
年份
考查情况
考查点及分值
考查篇目
教材范围
主题
体裁
作者及朝代
思想感情
内容理解
炼字
画面描述
2016
饮酒(其五)
人苏共有
写景抒情
五言古诗
(东晋)
陶渊明
2015
钱塘湖春行
人苏共有
写景抒情
唐诗
(唐)
白居易
10.(3分)早春特点,思想感情
9(2分)“心远”“悠然”表达了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
10.(2分)“生”“入”二字将景物拟人化,富有生机并蕴含自然理趣
2012
使至塞上
人苏共有
写景抒情
五“归雁”
8.(2)(3分)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011
春望
人苏共有
爱国言志
五律
(唐)
杜甫
8.(1)(2分)整诗
8.(2)(3分)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010
归园田居
人苏共有
写景抒情
五律
(东晋)
陶渊明
17.(2分)整诗
16.(2分)选择,文意转述,2分
2009
望岳
人苏共有
写景抒情
五律
(唐)
杜甫
18.(3分)尾联
17.(2分)泰山神奇、秀丽之景
2008
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人苏共有
写景抒情
七绝
(唐)
韩愈
18.(3分)整诗
17.(2分)早春景物:小雨 草色(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