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基础知识
髋臼骨折汇报ppt课件

帮助患者逐步适应社会 生活,如购物、出行等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髋臼骨折的定义和分类
详细解释了髋臼骨折的概念,以及按照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包括按骨折线方向、骨折移 位程度等分类方法。
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介绍了髋臼骨折的诊断方法,如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非手 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3
物理治疗
采用热敷、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关 节僵硬和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05
康复训练与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训练重要性
预防并发症
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骨折愈合
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加速骨折愈合过程,提高愈合质量。
恢复关节功能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逐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提高关节功 能。
诊断方法
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X线检查可显示骨折 线及移位情况;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细节及周围组织 的损伤情况。此外,还需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 合判断。
02
影像学检查与评估
X线检查
01
02
03
前后位X线片
观察髋臼前后缘、臼顶及 股骨头的情况,初步判断 骨折类型。
髂骨斜位X线片
后方入路
适用于后方或后下方的髋臼骨折,可减少对前方血管神经的干扰。
联合入路
对于复杂髋臼骨折或合并其他损伤的患者,可采用前后联合入路, 以充分显露骨折端并处理合并伤。
内固定物选择及放置
内固定物选择
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如钢板、螺钉、克氏针等。
内固定物放置
髋臼骨折

分型
• 按Letournel and Judet分型:简单骨折型和 较复杂的联合骨折型。 • 1.简单骨折型为伴有横骨折的一个壁或一 个柱的孤立骨折,包括后壁后柱,前壁前 柱和横行骨折。 • 2.联合骨折型骨折的几何形状较为复杂, 包括T形骨折,后壁后柱联合骨折,横行 和后壁联合骨折,前柱骨折伴半横行后柱 骨折,双柱骨折。(图48-85)
AO分型
• AO学派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提出了髋臼 骨折的字母与数字分型系统 • A型骨折包括单壁或单柱骨折。 • B型骨折包括前后两个柱(横行或T形骨 折)。 • C形骨折包括前后两个柱且包括臼顶在内 的所有关节碎块均从完整的髂骨上分离。 (图48-87)
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 1.无移位或轻微的移位骨折:对于横过髋 臼顶负重部位,移位少于3mm的骨折, 可骨牵引8-12周,定期复片,确定无移位。 • 2.受累关节部位有明显移位,但对预后不 重要的骨折:如低位的横行骨折和低位 的前柱骨折,较小的后壁骨折且不引起 髋关节后壁的不稳定。
(五)后柱骨折伴后壁骨折
• 选择入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行转子截 骨。首先对后柱骨折进行复位,沿后柱 后缘的后方放置一块短重建钢板。于后 壁骨折部另用一单独的钢板,在钢板上 拧入螺丝钉以确保后柱骨折块的旋转复 位。后壁骨折块较小时,可用弹力钢板 代替单独的后壁钢板。
(六)横骨折伴后壁骨折
• 这种常见骨折复位较为困难。后壁部位 需行后方显露,而横骨折前部的复位通 过Kocher-Langenbeck入路有很困难。这 类损伤通常需行可延长或联合的入路, 通常的固定方法是先对前方和后方的骨 折块予以螺丝钉固定,而后采用一后方 钢板,必要时辅以弹力钢板固定后壁骨 折。
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 3.移位双柱骨折的继发性匹配。通常粉碎 的双柱骨折块围绕股骨头形成一个“继发 匹配”的关节位置。即使股骨头内移也易 被骨折块间的缺口包围。 • 4.手术的内科禁忌症。 • 5.局部软组织问题。 • 6.不适应进行开放复位的高龄骨质疏松病 人。
髋臼骨折演示课件

年龄与性别分布
髋臼骨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 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可能与男性从事高风险职业和活动较 多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出现髋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可伴有失血性休克和 神经损伤等表现。查体可见髋关节畸形、异常活动及骨擦音或骨擦感等体征。
诊断依据
炎症消除
运用冷敷、热敷、电疗等方法 ,促进炎症消退。
关节活动度恢复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 动,避免关节僵硬。
肌力训练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肌力训练计划。
功能锻炼计划制定和执行
制定详细的功能锻炼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目标,制定具体 的功能锻炼计划。
锻炼方式选择
包括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速运动 等,根据患者病情和锻炼目的选择合 适的锻炼方式。
损伤。
05
药物治疗及辅助措施应用
镇痛药物使用指南
轻度疼痛
可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注 意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中度疼痛
可考虑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等,需注意呼吸抑制 等风险。
重度疼痛
应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需密切监测呼吸、循环 等生命体征。
抗凝药物在髋臼骨折中应用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折后应尽早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以 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注意事项
使用抗凝药物时需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同时,对 于已经形成血栓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并防止肺栓塞等严重并 发症的发生。
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建议
开放性骨折
对于开放性髋臼骨折,应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 类、青霉素类等。
髋臼骨折是比较复杂的一类骨折

髋臼骨折是比较复杂的一类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解剖:髋臼从组成上分为3 部分:1、上2/ 5 由髂骨构成,称髂骨体,后下2/5 由坐骨构成,称坐骨体,前下1/ 5 由耻骨构成,称耻骨体。
2、从形态学和力学原理上分为4 个壁2 个柱:耻骨体为前壁,髂骨体为顶壁,坐骨体为后壁,髂、耻、坐骨体的盆壁部分为内侧壁,又称四边形面区或四边体;前柱又称髂耻柱,始于耻骨支,经髋臼前内侧面向前延伸达髂前上嵴或髂嵴。
后柱又称髂坐柱,始于坐骨支切迹,经髋臼负重区和髋臼面后方向下至坐骨结节。
骨折分类:1、简单骨折包括:后壁骨折、后柱骨折、前壁骨折、前柱骨折、单纯横行骨折。
2、复合骨折包括:后柱伴后壁骨折、横形伴后壁骨折、“T”形骨折、前壁或前柱伴后半横骨折、双柱骨折。
X线摄片:1、骨盆像:由于许多髋臼骨折伴有骨盆环的破裂和(或) 骶髂关节的损伤,三个标准位体的骨盆片,即前后位、入口位和出口位是必要的。
2、一个标准的髋关节前后位片只能初步判断是否有髋臼骨折存在,而不能对髋臼骨折做出准确的解剖学判断。
故临床建议加摄闭孔斜位片和髂骨斜位片以弥补前后位片的不足。
前后位:在前后X 光片上可见所有的重要标志,包括①髂耻线,为前柱内缘线,该线断裂常提示前柱或前壁骨折;②髂坐线,该线中断提示后柱骨折;③泪滴,外侧有髋臼窝后下部构成,内侧由髂骨四边形前部构成,正常情况下与髂坐线相交或相切;④髋臼顶线,代表髋臼负重区,与泪滴外侧缘相连续;⑤髋臼前缘线,代表髋臼前壁;⑥髋臼后缘线,代表髋臼后壁。
闭孔斜位:①整个闭孔;②整个前柱;③髋臼后唇;④髋臼上方髂骨轮廓的内缘,双柱骨折位于髋臼上方时,能看到所谓的“靴刺证。
髂骨斜位:①可显示后柱(包括坐骨棘) ;②髋臼前缘;③整个髂骨翼和髂嵴。
髋臼负重顶受累情况可以预示髋臼骨折的预后。
现有的生物力学数据表明在行走中主要的应力分布在髋臼顶点以外25°~30°的范围内。
如何通过测量顶弧角来确定负重顶是否受累呢?目前大多数做法具体是分别在三张患髋X 片上,从髋臼几何中心点划一条通过髋臼顶的垂线,另划一条通过髋臼几何中心点和髋臼顶部折断点之间的直线,两线形成的夹角为顶弧角。
髋臼骨折(教学及宣教)

髋臼骨折概述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部分组成,其外侧面有一个大而深的窝称为髋臼,与股骨头组成髋关节。
髋臼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髋关节负重大,活动度大,因此很容易发生损伤。
而髋臼骨折可由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或髂骨骨折而波及髋臼,也可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
髋臼骨折好发于年青人,常因高能损伤引起。
髋臼骨折发病机制引起髋臼骨折的最常见机制见于人体自高处坠落时,一侧股骨大粗隆撞击地面,此时股骨头撞击髋臼可造成髋臼无移位骨折或髋臼内壁骨折块向盆腔内移位,而当屈髋屈膝时沿股骨纵轴的暴力亦可造成髋臼的后缘骨折。
如果下肢处于内收位时,则除了导致髋臼骨折之外还容易发生髋关节的后脱位,而当下肢外展时则可造成髋臼顶部的粉碎骨折,此外挤压伤亦可造成髋臼骨折。
髋臼骨折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髋关节局部疼痛及活动受限,如并发股骨头脱位则表现为相应的下肢畸形与弹性固定。
当发生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时,其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均不如髋关节前、后脱位,体征也不明显,脱位严重者可表现为患肢缩短。
髋臼骨折时可能并发有盆腔内大出血、尿道或神经损伤,以及骨盆环的断裂和同侧下肢骨折,应仔细检查,以防遗漏。
髋臼骨折辅助检查1.X线检查应拍摄骨盆的正位即前后位片和两斜位片,即髂骨斜位和闭孔斜位。
2.CT在X线片上臼顶部骨折,由于变位不大,前后重叠,可能显示不清,CT有助于显示臼顶骨折,臼后缘骨折、前后柱骨折和髋关节有无骨块等情况。
3.弧顶角测量当髋臼骨折时,测量X线片正位,闭孔斜位,髂骨斜位3张片上髋臼前、中、后3个弧形关节面的角度,用以定量测定髋臼骨折移位后,髋臼负重区的剩余量,髋臼复盖股骨头为保持稳定有一个最低值,用弧顶角可测出骨折是否累及了最低值。
髋臼骨折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借助骨盆正位片发现有骨折后,可再摄骨盆的45°斜位片、CT扫描以及扫描后三维重建以明确骨折的范围和骨折片的移位情况。
骨盆平片上髂耻线和髂坐线分别是前、后柱的放射学标志。
《髋臼骨折》ppt课件

诊断标准
明确的外伤史
髋部疼痛
活动受限
局部肿胀和瘀斑
髋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 力撞击。
活动时疼痛加剧,患者 常因此无法行走。
由于疼痛和骨折导致的 关节活动受限。
骨折后出血导致局部肿 胀和皮下瘀斑。
鉴别诊断
髋关节脱位
髋臼骨折常与髋关节脱位同时存 在,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新技术应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髋臼骨折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如 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为复杂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药物治疗
一些新的药物和生物制剂被用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减轻疼痛,为患者 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临床试验
多项临床试验正在研究髋臼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和预后影响因素,以 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周围神经损伤
髋臼骨折可能伴随坐骨神经等周围 神经的损伤,需进行神经功能检查。
髋部其他损伤
需排除髋部其他类型的骨折和软组 织损伤。
03 髋臼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支 具固定等,适用于无移位 或轻度移位的髋臼骨折。
药物治疗
使用消炎止痛药、活血化 瘀药等,缓解疼痛和肿胀 等症状。
髋臼骨折可能伴有其他严重并 发症,如盆腔脏器损伤、神经
损伤等。
02 髋臼骨折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X线检查
X线平片是髋臼骨折的初 步筛查方法,可以观察到 骨折的部位和大致移位情 况。
CT检查
CT扫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 骨折的细节,包括骨折线 的走向、移位程度以及关 节腔内的碎骨片。
MRI检查
康复治疗
髋臼骨折

髋臼骨折概述acetabular fractures2011-07-02 本文行家:张锴博士目录∙什么是髋臼骨折?∙髋臼是如何组成的?∙讨论骨折类型、手术入路的核心是什么?∙髋臼骨折影像学检查包括哪些内容?发生于髋臼的骨折为髋臼骨折。
髋臼骨折髋臼由髂骨、坐骨及耻骨组成,称为无名骨或者称为髋骨,这三块骨在骨骺闭合前由Y形软骨相连,在骨骺闭合后相融为一体。
髋臼被包含在一个弓形中,包括两个臂(两个臂的夹角约为60°)即前柱和后柱。
后柱即髂骨-坐骨柱,很厚实,可为内固定提供可靠的支持,它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有三个面,内侧面为四边体、后侧面为臼的后壁及坐骨结节,前外侧面为臼的外侧面。
前柱即髂骨-耻骨柱。
髋臼前后柱概念用于髋臼骨折的分型,是讨论髋臼骨折类型、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的核心。
1.骨盆前后位X线片;2.骨盆闭孔斜位3.骨盆髂骨翼斜位4.髋臼CT及三维重建单一骨折:后壁骨折23%、后柱骨折3%、前壁骨折2%、前柱骨折5%、横形骨折8%;复合骨折:T形骨折7%、后柱伴后壁骨折4%、横形伴后壁骨折19%、前方伴后方半横行骨折6%、双柱骨折23%A型:单柱或者单壁骨折AO:62-A1:后壁骨折AO:62-A2:后柱骨折AO:62-A2.3 后柱+后壁AO:62-A3:前壁或前柱骨折B型:横行骨折或T型骨折累计双柱AO:62-B1:横行骨折B2:T型骨折(通常比C型骨折严重)B3:前柱+后半横行骨折C型骨折:关节完全骨折(髋臼双柱骨折、关节浮动、悬浮髋)C1:双柱骨折,轻度不稳C2:双柱骨折,高度不稳C3:双柱骨折累计骶髂关节如果双柱都有骨折称为横行骨折;双柱骨折并有移位称为T型骨折;骨折线通过髋臼上方的髂骨,使髋臼关节面与主骨(与骶骨相连的髂骨为主骨)不相连,形成漂浮骨盆,称为双柱骨折,是T型骨折的特殊类型;1.解剖类型;2.外力的大小(低能损伤或者高能量损伤);3.移位的方向和程度;4.是否合并脱位(后脱位、前脱位、中心脱位);5.骨折粉碎的程度(碎片的数目);6.边缘是否压缩;7.股骨头和髋关节面的破坏程度;8.病人特性(合并伤、全身情况、体重、依从性)。
髋臼骨折(2)

4.
前柱骨折 a)骨折线起自髂 嵴或髂前上、 下棘,经内壁 四边形区及髋 臼窝前半部直 至耻骨枝。 b)正位片髂耻线 中断;闭孔位 片见前柱线和 耻骨枝中断。 c)CT片上骨折在 冠状面上。
5.
横形骨折 a)髋臼横断成 上方为耻骨 块,下方为 耻坐骨块两 部分。 b)三张X线片 上髂耻线, 髂坐线,前 后唇线在同 一平面中断。
AO分类
A型 A1 后壁骨折
A型 A1 后壁骨折 A2 后柱骨折
A型 A1 后壁骨折 A2 后柱骨折 A3 前壁和前 柱骨折
B型 B1 横形骨折 或横形骨 折+后壁 骨折
B型 B1 横形骨折 或横形骨 折+后壁 骨折 B2 T形骨折
B型 B1 横形骨折 或横形骨 折+后壁 骨折 B2 T形骨折 B3 前壁/柱 骨折+髋 臼后半部 横形骨折
1. 2.
手术治疗效果与并发症 Letournel 报告426例,伤后1周内手术,长 期随访74%效果优良。 Mears 效果相仿 感染率 2-4% 坐骨神经麻痹 3-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7% 异位骨化 50%(需手术的仅1-2%)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2-4% 螺钉穿透关节面 1% 不连接 1%
10.
双柱骨折 a)前后柱均存在 骨折。 b)正位片示髂耻 线、闭孔环中 断,还可见髂 前上棘处骨折 线。还有髂坐 线,坐骨大切 迹中断。 c)常有中央型脱 位。
髋臼骨折的分类
1.
AO分类 a)A型:单柱骨折,另一柱保持完整 b)B型:横形骨折,但臼顶仍附着在完整髂 骨上 c)C型:双柱骨折,臼顶与髂骨不接触
2.
后柱骨折 a)从坐骨大切迹开 始,经髋臼至坐骨 结节或坐骨枝。 b)有中心性脱位。 c)正位片髂坐线中 断;闭孔位片闭孔 环与后唇线中断。 髂骨斜位片见坐骨 大切迹骨折。 d)CT片上骨折线在 冠状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rel-Lavelle损伤
• 大转子处皮肤挫伤、擦伤或血肿形成
• 抽出血肿并加压包扎 • 时机成熟时再手术
早期手术感染率很高30-50%
2017/3/20
2017/3/20
髋臼骨折 诊断及影像学评估
西京医院创伤骨科 李 岩
2017/3/20
髋臼骨折的诊断与分型
髋臼的应用解剖 前柱(髂耻柱) 后柱(髂坐柱)──>髋臼
方形区(由前后柱各一半组成)
2017/3/20
生物力学
髋关节接触面积变化
髋从坐起时后壁压力最大 髋髋部 18MPa 髋 髋 行走时峰值5-10MPa 髋髋 髋
(6条标志线)
iliopectineal line (≈ vorderer Pfeiler) ilioischial line (≈ hinterer Pfeiler) Roof arc „tear drop“ (subluxation) posterior wall anterior wall
2017/3/20
(当时还没有CT)
Judet & Letournel分类
复 杂 骨 折
15%
combined fracture types
20%
7%
3.4%
22.7%
后柱伴后壁
行)
横形伴后壁
T形
双柱 前方伴后半横形
(含 T 型+后壁)(含前壁伴横
2017/3/20
X线解剖:
正位片:
1 2 3 4 5 6 后唇线 前唇线 臼顶线 髂耻线 髂坐线 泪点线
Anterior wall
Posterior wall
Vertical (coronal)
transverse
显示臼顶移位大于3mm 横形骨折线表示前柱骨折
纵形骨折线表示横行骨折
2017/3/20
关节面下密度增高提示有压缩
大于2/5
2017/3/20
术后判断复位及内固定位置
2017/3/20
Matta顶弧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2.低位前柱骨折
3.小的后壁骨折,没有髋关节脱位且未累及臼顶后上部 4.低位横行骨折,在三个不同位置片上顶弧角大于45度
5.双柱骨折但头臼匹配尚可,功能要求不高
手术指征
1.伴有股骨头半脱位
2.股骨头与髋臼失去正常匹配关系 3.髋关节位置即使良好,但臼顶 后上部存在骨块 ,移位大于2mm.伴 3.髋关节位置即使良好,但臼顶 后上部存在骨块 ,移位大于2mm
2017/3/20
骨折与稳定
股骨头和髋臼顶的良好接触是髋关节正常功能的关键
正常头顶接触压力占全部接 触压力48%
当后壁失去 1/3时,增加到66% 2/3时,增加到71% 3/3时,增加到77%
2017/3/20
AO分型 Muller分型
髋臼骨折知识回顾 AAO分型 Muller分型
1.Judet-Letournel分型
顶弧角及其临界值,是目前定量检测AF后 负重区剩余量,判断骨折是否危及髋关节稳定 和有效载荷面,决定是否手术的有效方法
2017/3/20
• Matta顶弧角测量的基础是Judit位片
• 前顶弧 内顶弧 后顶弧
手术指征 ﹤40°
2017/3/20
﹤30°
﹤50°
非手术治疗
1.骨折线未累及臼顶负重区
闭孔斜位片: (骨盆向健侧斜45度,重点观察前柱、后壁)
1 髋臼上缘线 2 臼顶线 3 髋臼后缘线 4 髂耻线
前柱线
后唇线
2017/3/20
髂骨斜位片:
(骨盆向患侧斜45度,重点观察后柱前壁)
1髋臼前缘线 2臼顶线 3髂坐线
前唇线
后柱线
2017/3/20
四个基本概念 1、髂耻线中断≧前柱骨折 2、髂坐线中断≧后柱骨折 3、髂骨骨折≧双柱骨折 4、闭孔骨折≧ T型骨折
分型
Judet & Letournel分类
简 单 骨 折
23.7% 后壁
elementary („simple“) fracture types
3.2% 后柱
前壁
1.9% 前柱
4.5% 横形
7.4%
发生率为 Letournel统计940例病例 1964年发明该分类法时完全根据X线表现
2017/3/20
3
2
1
4
2017/3/20
2017/3/20
髋臼骨折的CT诊断
显示常规X线片不能显示的骨折,有助于诊断 可清楚显示关节内碎骨片 可清楚显示关节面压缩 精确显示骨折移位程度 定量显示后壁缺损 帮助术后分析
2017/3/20
关节内骨块
判断后壁缺损 (坐骨棘水平)
2017/3/20
anter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