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岳教授讲《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感悟医学人文

患 关 系 已 经 日趋 淡 薄 ,更 有 甚 者 ,
医 患 方 反 目成 仇 、 对 簿 公 堂 。 有
回报 ,医 患关 系极 为 融洽 。 然而 ,
偏 激 者 甚 至 认 为 医 生 们 都 J 唯 利 戎了
8 8・中置医院院长J H N OS A E I A H P T LC O C J
律 关 系了 。但 是这 些年 爿 ∈, 高 等 医 学 教 育 中 , 找 们 轻 视 医 学 人 文 培 养 ;临 床 _ [作 中 , 我 们 漠 、 放 纵 医院 、医 生的 种种 逐 利 , 彳的 。 最 终 的 结 果 是 , 医 患 以 和 谐 共 存 的 信 任 基 础 被 彻 憔 毁 坏 了 。 如 果 医 患 系 是 建 立 在 信 任 基 石 上 的 ,患 者 不 会像现 在这 样 “ 蛋 里 挑 骨 ” , 鸡
东 方 人 长 期 处 在 封 建 专 制 文 f 的 压 L 榨 下 , 人 们 的 自 由 、正 义 观 相 对 贫
乏 一 些 , 尤 其 东 方 人 在 法 冶 层 面 来 理 解 正 义的 内 涵 显 得 比 较 迟 钝 。所 以 找 仃] 给 医 学 生 补 课 , 补 上 以 人 要
一
冀 正 义 和 追 求 自 由 较 东 方 人 更 强 烈
蝗 ,也 由 f西 方 自 由 传 统 观 念 浓 厚 , 文 化 开 放 性 程 度 较 高 ,正 义 的 传统 内涵 相 直地 更 加丰 富 、 多样 。
见 力 ” ,就 会懂 得 :首 先 我 必 须 “ 告 知 ”他 ,其 次 我 要 比患 者 更 有 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 ,
音的注意义务,
解 为什 么美 国 人 称
之 文 明 、西 方 之 往 会 土 壤 。而 西 方
从医疗纠纷案例反思医学人文关怀

从医疗纠纷案例反思医学人文关怀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医患沟通不畅、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素养不足等原因,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给医患关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医疗纠纷案例1. 患者因手术失败起诉医院某患者因患有腰间盘突出症,到某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
然而,手术后患者的症状并未得到改善,反而出现了更严重的并发症。
患者因此起诉医院,要求赔偿损失。
2. 医生因治疗过失遭到非议某医生在治疗患者时,因操作失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最终导致患者逝去。
此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医生的医疗水平和医疗素养产生了质疑。
3. 医患因沟通问题发生纠纷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由于医生态度冷漠、沟通不畅,导致患者情绪激动,最终引发医患冲突,此事被媒体曝光,引起了社会关注。
医学人文关怀1.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人文关怀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医学教育中,应加强对医学人文的教育,培养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关爱和尊重之心,提升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
2. 提高医生沟通能力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应该注重沟通技巧,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并通过合理的沟通方式传递医疗信息,消除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不信任感。
3. 强化医疗安全意识医务人员应该时刻牢记患者的生命安全至上,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对医疗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及时纠正医疗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
4. 加强医患交流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应该通过亲切的态度、温暖的语言,倾听患者的诉求,解答患者的疑虑,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怀和贴心服务。
医学人文关怀的意义1. 增进医患关系加强医学人文关怀,可以提升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增进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减少因医疗纠纷而带来的医患矛盾,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2. 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医学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更是医疗服务质量的一种体现。
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第1页
从医学角度请回答:
❖ 人是由什么组成? ❖ 狗是由什么组成?
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第2页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出席广东科协 论坛指出,在市场机制刺激下,医务 人员人文精神开始沦落。
-09-08 南方城市报
……
Now, if I carry out this oath, and break it not, may I gain forever reputation among all men for my life and for my art; but if I transgress it and forswear myself, may the opposite befall me.
第9页
有时,去______________;
经常,去_______________;
总是,去_____________。
——美国著名医生特鲁多 (E.L.Trudean)
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第10页
医学人文精神第二元素:仁爱
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第11页
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第18页
中国青年报社会 调查中心经过调 查网,对全国 12575名公众进
行一项调查显示:
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第19页
I swear by Apollo Physician by Asclepius, by Health, by Panacea, and by all the gods and goddesses, making them my witnesses, that I will carry out, according to my ability and judgment, this oath and this indenture.
做患者的亲密伙伴 锻造幸福的医患沟通

做患者的亲密伙伴锻造幸福的医患沟通——培训《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学习有感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副教授王岳老师的培训授课,颇有感触,可以说是一堂生动的心理励志。
王教授以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严谨又趣味十足地阐释了当今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微妙的“亲密”关系,揭秘了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可以影响人的信念、情绪、意志力。
通过一整天的培训,提升我们内在的信任、豁达、愉悦、进取的正能量;规避自私、傲慢、贪婪、冷漠的负能量,并结合多项实例,教会我们如何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内在的正能量。
课堂上,王教授提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的一段话,医学不是理工科,不是纯粹的生物医学,而是一门人文科学。
如果医学神志法学丢掉了人文精神,那就变得非常苍白,非常可悲!他呼吁,医疗界要倡导医学人文精神,医生一定要有为病人服务的理想。
我们在日常的医疗工作及生活中,当“不如意十有八九”时,如果用心去寻找身边的快乐能量,学会对抗负面情绪,不仅能让自己的生活透射进更多阳光,而且能打造超级意志力,最终获得心理健康以及丰富人生,那么面对患者时,我们也会秉着人文精神,更加明确自己的行医目的。
就拿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的门急诊来说吧,每天所面临的无论是患者数量还是具体的医疗工作上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门急诊工作人员时常都能遭遇刺耳的言语甚至谩骂、殴打。
当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患者对医疗诊疗工作和医学知识不了解,对医疗诊疗工作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与个别医务人员态度不好,言语不当也有关系(当然还有其它方面原因,如医疗自费比例增高,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以及病人心情欠佳等等)。
这样无形中也给我们医务人员带来了额外的压力,上班时绷紧神经,小心应对;下班后有时也不能走出工作时不愉快带来的阴影。
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包围之下,必将形成恶性循环,其结果是我们总是感到不快乐,感到人生灰暗无序。
阳光的人,不仅会让自己愉快,也会带给别人带来快乐。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岳——“片医”模式是一种人性化探索

家 相 比 也 是 比较 低 的 。 国 随 着 经 济 的 我 发 展 ,国 家 用 于 卫 生 等 社 会 事 业 发 展 方
面 的 支 出 非 但 没 随 之 提 高 , 而 有 所 降 反 低 ,这 显 然 是 造 成 “ 病 难 ”问 题 的 原 看 因 之 一 。但 是 单 纯 加 大 政 府 对 卫 生 的 投
现 ,不 同 的社 区 医 生 其 服 务 的 社 区 情 况 也大相 径庭 , 拔 真正有热情 、 能 力 、 选 有 有 技 术 的 优 秀社 区 医 生 必 须 仰 仗 建 立 起
严 格 的 准 入 机 制 和 淘 汰 机 制 。而 我 国 的 医学 教 育一 直不 重视 全科 医 生 的培养 , 没 有 将 全 科 医生 和 专 科 医 生 并 重 作 为 高
天 的分配 制度最 大 的问题 就是要 么 “ 一
至 今 没 有 落 实 和 实 现 。显 然 , 有 实 现 没
的 主 要 问 题 就 是 “ 行 力 ”问 题 。伯 恩 执
抓 实 干 之 余 , 须 要 重 视 立 法 。实 际 上 必
卫 生 行 业 的 立 法 应 当 说 新 陈 代 谢 非 常
入更 为重要 。
正 像郑 州 “ 医 ” 样踏 踏 实 实工 作在 片 一
基 层社 区 , 天 出现在 基层 社 区 , 能 每 才
逐 步 增 强 民 众 对 社 区 医 生 的信 任 ,自发 地 使患者 下沉到基 层去 。
转 下 来 。完 全 应 该 通 过 地 方 立 法 严 格 限
不 出 社 区 ” 。郑 州 “ 医”顺 应 了 今 天 的 片 中 所 遇 到 的 困 难 和 瓶 颈 。首 先 , 社 区 对
3 ・ 2 中国卫 生 - 0 1 9 2 1 年 期
听《医学人文精神医生职业信仰塑造》讲座有感

听《医学人文精神医生职业信仰塑造》讲座有感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听《医学人文精神与医生职业信仰塑造》讲座有感9月18日在医院党总支的组织下在第十人民医院外科大楼15楼报告厅聆听了一场让我难忘的讲座——《医学人文精神与医生职业信仰塑造》。
北京大学王岳教授以医学人文精神“人本、仁爱、公益”为基点,以医务人员的“傲慢、冷漠、贪懒”为剖析点,就医患关系中常见的医患沟通、医患权利义务、医患矛盾等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
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分析,透彻地诠释出健康的医患关系。
他所讲到的“良父义务”给在场的每一位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讲到:“如果我们把生命中普通的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过,如果我们把每台手术都当做我们人生的最后一台,如果我们把每位患者都当做我们的亲人看待……”那么我们的一生必将是精彩的,相反必定一生痛苦。
王岳教授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声情并茂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帮助和保护那些弱者,就是在帮助和保护我们自己”;什么是“病人好,我才好”——一些浅显但却被我们忽视的东西。
当今,各大医院要发展必定注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然而新形势下文化建设依然至关重要。
面对患者如果我们能多一双关怀的眼神多一个安慰的动作也许我们会看到远比手术、药物更好的疗效,也许一件件血淋淋的伤医事件再也不会发生。
面对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如果我们每个医护人员都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较高的职业素养,我想医患之间的薄冰终会消融。
此次讲座让每位聆听者受到了很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和深刻的思想启迪,对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加强医患沟通,更好地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有了强大的促进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以一颗仁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为构建和谐医院、平安医院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感谢您的阅读!。
关于学习王岳教授

关于学习王岳教授《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医患纠纷医患关系》课后感想很荣幸跟随护理部于2017年3月24号前往市人民医院参加《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医患纠纷医患关系》,这是一场全市性的医疗人文关怀课题讲课,在会议现场有幸能够聆听到王岳教授给我们分享经验与指点,让我收益匪浅,扩展了我的眼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患者住院已经不再仅仅只满足治疗疾病,生理健康的需要,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照顾尊重,因此为了医院的发展,我们只有不断向国内大型医院学习他们的的经验提升自己,才不至于被淘汰,生活中我们更要常怀一颗关爱之心,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工作中我们也要有一颗关爱之心,特别是护理这个职业,护理本质就是关怀,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管服务那个对象,来自那个社会阶层,有何背景,都应该重视每个患者,善待每个生命,要关注患者,关心患者,重视患者的个性,满足患者的合理的需求,尊重患者们的隐私,说到底,就是“一切都要以病人为中心”。
在这次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位白血病患儿的案例,当医生宣告家人放弃治疗满足患儿最后心愿时,让患儿在快乐中死去,远远要比每天接受化疗药物和病痛的折磨更好一些。
还有一个案例,就是北京儿童医院某知名教授,每天在给患儿诊疗时,并不是每天穿着白大褂,特别严肃的坐在那里,而是扮演着孩子们喜欢所熟悉的圣诞老人,和孩子们零距离的接触,让孩子没有恐惧和压力的心里作用下,给孩子们诊治,更突出了人文关怀的一面。
南丁格尔说过:护士其实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不仅是我们职业形象的赞美,同时也是对我们职业素质的要求,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除了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外,还要加强我们的自身的人文修养,将端庄的仪表,美好的语言,得体的行为,精湛的技术贯穿护理工作中去,让患者感受来自护理人员的真诚和爱。
急诊科:徐丽。
医疗行业的救赎之路——医学人文

“北京大学王岳教授讲座”通讯稿5月5日,我院邀请北京大学副教授王岳先生,来院举行题为“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和医患关系”的讲座。
王岳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助理、医学伦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法律事务小组负责人,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
“去看看现在的北朝鲜人,别说把人治残了,就算把人治死了,满门抄斩,也没人来跟你闹!”,“但是三十年后的中国不一样,人们的权利意识开始苏醒。
三十年前,人们不会拿着百度来跟医生理论,三十年后,人们百度一下,回头就敢跟医生叫板:‘哎,大夫,你这个药用得不太对呀!百度上不是这么写的呀!’”面对这样的病人,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医生,认为“依从性”是病人的属性,而非人为可培养的感情,这样的医生是不适应时代需求的,他们是亟需改变的一群人,是亟需扭转执业思路的一群人。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认为人是由细胞组成的。
然而,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同样认为,狗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那么人和狗的区别在哪里?”传统的生物医学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而如果中国的医学教育、医疗行业,始终无法用实际行动来正确地回答这一问题,那么以美国为代表的医学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仍然不会承认中国医生的医师执照。
王教授看着大家略带迷茫的眼神,缓缓说道:“人和狗的区别,不在于语言、外貌、逻辑等方面,而在于人具有自主的认知能力,而狗没有。
”人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还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医生看病、护士护理,不仅要看到病人的“病”,更应该看到病人的“人”。
也就是说,给人看病,不仅看病,还要看人。
而我们医生同行,这么多年来,只看到病,没看到人——到现在,病越来越难看,人越来越不敢看,医患纠纷也就愈演愈烈了。
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苏醒和自我维权意识的不断加强,有很多医生不明白,为什么病人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喜欢提问题了,越来越不配合治疗了,越来越会闹了!这些,是传统生物医学模式无法回答也无法解决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王岳教授讲《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上周末在中国医师协会举办的学习班上,有幸听了王岳教授讲《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医疗
纠纷与医患关系》,把学习收获简要整理如下:
王岳教授是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教研室主任。
王岳教授分析了当今医患关系现状以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公益和市场不分开,中国医学越来越被社会边缘化,医务人员的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由“白衣天使”到“大白狼”、“官医”。
医生操守的金标准“病人至上”在医院文化中渐渐被另外四个字“求医问药”所代替。
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根因何在?改善的突破点何在?钟南山院士指出在市场机制的刺激下,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开始沦落。
胡大一教授说医学不是理工科,不是纯粹的生物医学,而是一门人文科学,如果医学甚至法学丢掉了人文精神,那就显得非常苍白,非常可悲!他呼吁,医疗界要倡导医学人文精神,医生一定要有为病人服务的理想。
王岳教授从医学人文视角重新审视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围绕“医学人文精神的三元素——人本、仁爱和公益”三个层次,医务人员的三大敌人——傲慢、冷漠、贪婪。
就医患关系中常见的医患沟通、医患权利义务、医患矛盾等疑难问题,用真实的图片和案例加以分析,旁征博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条理严谨又不失风趣幽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课堂上提出好多问题互动,引人深思。
上课期间,播放了由美国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电影《心灵点滴》片段,通过剧中主人公帕奇的行医经历,阐述了“医生治好病人,而不仅仅是治好病”的理念,在场的医护人员深受感染。
王岳教授的很多观点和解析引发了在场医护人员的强烈共鸣,很多医生表示经过这场医学人文教育的培训,重新认识了自我,认识了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增强了自己的职业使命感。
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想改变现状,先改变自己。
王教授从法律角度分析了医患关系及权利,深入浅出地对当今的医患关系进行了深刻解读。
很多观点令人深受启发。
比如:
“帮助和保护弱者,就是在帮助和保护今后我们自己”
“医务人员行医的目的是竭尽全力去帮助病人”
“医务人员最大的敌人不是疾病,而是自身心灵的冷漠”
“医务人员最重要的本领不是诊疗技术,而是与各色各样的人沟通的能力”
“没有病情突然变化,只有突然发现病情变化”
“没有听不懂的患者,只有说不清的医生”
王教授希望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能去践行“有时去治疗病人,常常去帮助病人,总是去安慰病人”。
用爱心和行动去感动每一位患者,把尊重、理解、关怀病人落实到服务病人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王岳教授建议所有医护人员从明天开始做三件事:
1、对每一位患者说谢谢。
2、与患者的第一次接触的时候要说:“您好,我是某某科室某某医生,请问有什么能帮助您的?”
3、把“病人好,我才好”的理念贯穿到自己的整个工作中。
每位医者都应该不忘最初的誓言:
To hold my teacher in this art equal to my own parents; to make him partner in my livelihood;
以病人为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上课期间王岳教授为医护人员推荐了几本值得一读的书籍
1、《希波克拉底文集》
“西方医学之父”希腊医学的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以他为名的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是所有医学界人士都应该阅读和思考的必备之书。
也是现在研究希腊医学最重要的典籍。
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思想给每个现代人以弥久恒新的生命感悟和健康启迪,适合更多中国知识分子阅读。
2、《卡尔曼医学教育史》
定义医生医学是一种对他人提供服务的职业或行业,这一点仍然是医生的重要属性。
3、《医生改如何思考》
《医生该如何思考》一书分析了临床判断的本质和重要性。
该书认为,虽然医学会运用到科学,但是医学本身并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依赖于临床推理的解释
性实践。
医生询问病史和症状,检查体征,并且把这些资料与临床经验和相关的试验研究结合在一起,从而对疾病形成初步的临床印象。
4、《伟大的医生》
医学史名家(瑞士) 亨利·E·西格里斯特代表作之一,追溯2000多年西方医学发展的历程,采用以人带史的手法,介绍了从古希腊至20世纪初50多位西方医学巨擘的生平,讲述了他们在各个医学领域的探索及成就,分析了他们所提出的诸多理论和方法。
与其说这是一场医学人文教育的培训,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相信医护人员在处理医患关系上会有很多思想和理念上的改变与提升。
5、《论语之美》
6、《临床医患沟通的艺术》
7、《中国医疗诉讼与医疗警戒蓝皮书》
8、《生活之道》
9、《医生如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