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

合集下载

孤独症十级划分标准

孤独症十级划分标准

孤独症十级划分标准
孤独症(自闭症)的临床诊断通常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的诊断标准。

DSM-5没有明确的十级划分标准,而是将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归为一个连续谱系,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和分类。

然而,我可以提供一种一般性的、简化的十级划分标准。

请注意,这只是一种人为的分类,非临床标准。

具体的诊断仍需要由专业医疗机构和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

孤独症十级划分标准:
级别1:
社交互动困难,表现为沟通障碍、理解他人情感的困难
反复刻板的兴趣爱好或行为模式
轻微的适应性障碍,但能够完成日常任务
级别2:
显著的社交互动困难,表现为明显的沟通障碍
强调刻板的兴趣爱好或行为模式
有明显的适应性障碍,需要一定程度的帮助和支持
级别3:
极度严重的社交互动困难,几乎不能与他人建立有效的沟通
强烈刻板的兴趣爱好或行为模式,对环境产生显著限制
严重的适应性障碍,需要持续的全面支持和护理。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训练方法孤独症,即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

孤独症儿童在社交互动、语言和行为方面存在困难,导致其认知能力受限。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提高认知能力,不断发展他们的潜力,我们需要采用适当的认知训练方法。

一、社交互动训练孤独症儿童的社交互动障碍是他们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因此,通过社交互动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改善与他人的交流能力。

1. 社交游戏:与孩子进行亲子游戏,例如捉迷藏、跳绳等,通过游戏提高他们的互动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2. 观察和模仿:鼓励孩子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模仿他人的表情、动作和语言。

这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创建不同的情境,让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并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来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表达能力。

二、语言发展训练孤独症儿童常常面临语言和沟通方面的困难。

因此,通过针对性的语言发展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1. 语言模型:为孩子创造语言模型,提供正确的语言表达示范,并与其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激发他们的语言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图片和视觉辅助:结合图片和视觉辅助工具,识别和记忆事物,并进行语言描述。

这有助于孩子的词汇积累和语言组织能力。

3. 游戏和音乐:通过音乐和游戏,配合语言训练,提供孩子学习语言的愉悦体验,激发他们对语言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兴趣。

三、认知技能训练除了社交互动和语言发展,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也需要得到重视和训练。

1. 注意力训练:通过游戏和绘本等方式,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培养他们的专注能力和观察力。

2. 概念学习:通过分类、比较等认知技巧,帮助孩子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提升他们的概念学习和思维能力。

3. 解决问题: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鼓励孩子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个性化训练计划每个孤独症儿童都有其独特的认知差异和学习风格。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表现及认知特点 - 特殊教育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表现及认知特点 - 特殊教育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表现及认知特点 - 特殊教育孤独症谱系障碍,也就是自闭症。

自闭症儿童的两个核心症状,一为认知障碍,二为言语缺陷。

由于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缺陷,除了不正常的感官之外,由于不能推测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及行为导致的社交障碍。

注意缺陷导致的兴趣、行为刻板。

多数的自闭症儿童智力低于正常水平,少数等于或高于正常水平。

对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有些则非常擅长机械记忆,相比于正常儿童更擅长理性分析。

在语言方面,有的可以对别人的语言作出回应,但往往答非所问,在音位、语义、句法等方面往往存在异常;而有的则会终身缄默。

自闭症儿童往往在三岁左右开始表现出典型症状。

一般来说,如果训练方法得当,在5~7岁左右,与家长的互动相比以前会更加频繁;大多数患儿的认知水平及语言表达理解能力有所提高;由于沟通不良引起的情绪急躁、冲动型也会有所改善;行为上,活动范围、活动内容也有所扩大。

但大多数患儿还是喜欢独来独往。

自闭症儿童认知特点现状①感、知觉方面自闭症儿童在视觉、听觉、触觉方面都有敏感与迟钝并存的现象。

有的自闭症儿童不能适应正常的光线,在正常光线下会做出斜眼、闭眼、皱眉的动作;而在强光下却不眨眼。

有些自闭症儿童对特别微小的声音表现的异常强烈,好像听到的声音震耳欲聋;有时候甚至对鸡鸣狗叫的声音表现得异常敏感,畏缩甚至受惊。

而对于别人对自己的呼唤听而不闻,甚至让别人怀疑是不是聋哑人。

有些自闭症患儿对疼痛反应异常迟钝,对于摔伤或者一些自残行为没有感觉或者异常迟钝。

而也有些年龄大的孩子对不舒服异常敏感,对身体上疼痛发炎的部位进行抓挠,咬手或者撞头,以各种方式伤害自己。

知觉是对人体接收到的各种感觉信息的一个整合。

外界的刺激是客观的,而经过内部加工时,受到内部经验的影响。

知觉信息加工分为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即从刺激特征开始的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即从主体对知觉对象的一般经验开始的加工。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信息加工方式,没有统一的认识。

自闭症谱系障碍名词解释

自闭症谱系障碍名词解释

自闭症谱系障碍名词解释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常表现为社交交往和沟通缺陷,以及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

自闭症谱系障碍中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经典自闭症(Classic Autism):表现为严重的社交和语言交流障碍,常伴有发展迟缓。

•亚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表现为轻度的社交和语言交流障碍,但通常智力水平正常。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表现为2-4岁后突然失去原有语言和社交能力。

•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表现为轻度的社交和语言交流障碍,但不符合以上具体类型的定义。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干预与康复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干预与康复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干预与康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了个体的社交互动能力、语言和沟通能力以及行为表现。

由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症状特征多种多样,因此对于孩子早期的干预与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干预方法,旨在为病患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和指导。

一、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早期干预是指在儿童3岁以下对孤独症谱系障碍进行干预和康复的过程。

研究表明,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孩子的发展潜力,改善社交互动、语言和沟通能力,并且能够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早期干预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强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的自理能力。

因此,早期干预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

二、早期干预的方法1. 应用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干预方法之一。

它通过建立正向的行为模式和提供适当的激励,帮助孩子学习和发展社交技能、语言能力以及自理能力。

行为疗法可分为应用行为分析和认知行为疗法两种方法,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疗法。

2. 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是将多种治疗方法结合起来,以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常见的联合治疗包括语言治疗、物理治疗、社会技能训练等。

联合治疗能够全面提高孩子的康复效果,促进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全面发展。

3. 家庭支持与教育:家庭支持与教育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孩子的特殊需求。

与此同时,通过家庭支持与教育,家长可以学习和运用一些专业的干预方法,例如交流技巧、情感支持等。

家庭支持与教育还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让家长们共同面对困难,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

4. 社交技能训练:由于社交互动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进行社交技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各种社交技能训练,如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技巧,并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 多巴胺: 患儿多动与刻板行为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功能亢进有关。
• 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孤独症患儿的行为与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的行为类似,如成瘾者在中毒时表现 为社交退缩、对疼痛反应迟钝;戒断时表现为对刺激过敏、焦虑、心情不定。认为孤独症患儿体 内间歇性产生大量脑啡肽和内啡肽可能是病因之一。
孕产期病变的研究
测评
辅助诊断量表 •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CARS量表 ) :由评定者 (医生 )使用 ,有 15个评定项目 ,每项按 1、2、
3、 4级标准评分,每级评分含义排序为“ 与年龄相当的行为表现 ”、“轻度异常 ” 、“中度 异常 ” 、“重度异常 ”,每一级又有具体的描述性说明。最高分60分 ,其中总分 < 30分为非 孤独症;总分 ≥36分 ,且至少有5项的评分高于3分 ,则评为重度孤独症;总分在 30-36之间 ,而 低于3分的项目至少有 5项 ,则评为轻度至中度孤独症。
。高功能孤独症与Asperger综合征是否不同,目前存在较大争议。
诊断分类
• 儿童瓦解性精神病:又称退化性孤独症。早期发育正常(2-4岁),逐渐出现典型孤独症表 现,预后差。
• Rett综合征:多为女性,早期发育大致正常,逐渐出现孤独症表现、肢体躯体运动功能障 碍(如失去双手握拿及操作东西的能力,双手扭动、摩擦或敲打,头部生长缓慢,脊椎侧弯 、磨牙、过度换气、走路差等)预后极差。
诊断和测评
• 美国儿科学会已经发布指南,要求初级保健工作者在第九个月的常规保健中,开始注意婴儿 的目光接触,与母亲交往的能力等,并且要求建立多级的预警机制,以其早期发现,相应的 ,针对一岁婴儿的筛查诊断量表也正在研究开发之中,“一岁孤独症量表”已经问世。
测评
筛查量表 • 婴幼儿孤独症量表(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 CHAT) :该量表由Baron -Cohen

DSM-5诊断标准孤独症谱系障碍

DSM-5诊断标准孤独症谱系障碍

DSM-5诊断标准||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 299.00 (F84.0)诊断标准A. 当前或历史地在多种场景中存在社会交往和社交互动的持续的缺陷,表现如下(举例仅起说明作用,而非详尽的表现,见正文):1. 社会情感互反性存在缺陷,例如,从社交途径异常和无法正常往复交谈;到缺少兴趣、情绪和感受的分享;再到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交互动。

2. 用于社交互动的非言语沟通行为存在缺陷,例如,从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之间的协调差;到眼神接触和肢体语言反常或理解和运用手势存在缺陷;直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沟通。

3. 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存在缺陷,例如,从难以依据不同的社交场景调节行为;到难以参与想象性游戏或交友困难;再到对同龄人缺乏兴趣。

详细说明当前严重程度:严重程度基于社会交往能力受损和局限重复的行为模式(见表-2 )。

B. 当前或历史地表现出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模式,表现为以下至少两项(举例仅起说明作用,而非详尽的表现,见正文):1. 运动动作、物品使用或说话方式表现的刻板或重复(例如,简单运动刻板定型、排列玩具或翻动物品、模仿言语、措辞怪异)。

2. 坚持单调无变化,僵硬的坚持常规习惯,或方式、言语及非言语行为仪式化(例如,对微小变化极度苦恼、难以过渡转变、思维模式僵硬、问候仪式化、每天必须走相同的路线或吃相同的食物)。

3. 极为局限的、迷恋的兴趣,并且兴趣强度和兴趣点反常(例如,对不寻常的物品强烈的迷恋或专注,过度局限的或固执的兴趣)。

4. 对感官输入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或对环境的某些感觉方面有异常的兴趣(例如,对疼痛或温度明显淡漠、对特定的声音或质感反应不适、过多的嗅或触摸某些物体、视觉上对光亮或运动痴迷)。

详细说明当前严重程度:严重程度基于社会交往能力受损和局限重复的行为模式(见表-2 )。

C. 症状必须在发展时期早期出现(但症状有可能直到社交要求超过其受限的社交能力时才会充分显现,或有可能被后期生活中习得的对策掩盖)。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术, 发现 AS D患儿 的脑功 能异于正常儿童 , 包 括杏仁核 、 海马 回的 大脑边 缘系统 、 额 叶和颞 叶等部 位。 然 而, 目前并没有在 这些神 经
次 报道 以 来 , 随着 对其 研 究和 认识 的不 断深 入 , 有 关的 名称 和诊 断标 准 也相 应 发 生 演变 。 早 期 曾有过 的名称 包括 “ Ka n n e r 综 合 征” 、 “ 儿 童精 神分 裂 样反 应” 等。 1 9 8 0年 , 美 国精 神疾 病诊 断 统计 手册 第 三 版 ( DS M一 1 B) 首次将 孤 独症 一 广 泛性 发育 障碍 从精 神 分裂 症 中区分 开 来 , 称 之为“ 广泛性 发育 障碍 ( P DD ) ” 。 1 9 8 7 年的
童 的抽 样 调查 显 示 ,AS D在 儿 童致 残 原 因中占据首位 。 汇 总
环 境致 病 因素也是 研 究者探 究 的方 向之一 。 有 关疫 苗学 说 、 先 天性 感 染 、 自身 免 疫 性疾 病 等 方面 均有 研 究 , 但结 果 不一 , 在 A S D病 因学 中的意 义 尚未 明 3 AS DI 临床 表现 社会 交流 障碍 、 语 言 障碍和 刻 板行为 是 AS D患儿 的三个 主
癫痫 , 患儿成年后大多社会适应不良或终生障碍, 生活不能自 理,
成 为社 会 和家庭 巨大 的经济 和精 神负 担。世界卫 生组 织 ( WH O) 指 出: AS D 是 目前全球 患 病人 数增 长最 快 的严 重疾 病之 一, 已成 为严重 影响生存质 量, 影响人 口健 康的 重大公共卫 生 问题 之一。
临床 儿科杂志 第 3 1 卷第 1 1 期 2 0 1 3年 1 1 月 J C l i n P e d i a t r V o L 3 1 N o , 1 1 N o v . 2 0 1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常常把孤独症人士称为“雨人”
2020/12/19
3
发病率
• 国外ASD发病率达2 ‰~6 ‰(典型孤独症约在1‰~1.5 ‰); • 国内ASD发病率0.2 ‰~1.3 ‰; • 黑龙江大庆市让胡路区2~6 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发病率为2.42 ‰; • 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小年龄组与大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男女比例约为4 ∶1。
2020/12/19
4
病因
病因未明,多基因遗传可能性最大。母亲孕期病毒感染也是易感因素。
危险因素: • 性别:男:女一4:1 • 家族史:家族中有类似病人 • 孕期:孕早期病毒感染
2020/12/19
5
遗传学研究
• 遗传或基因异常被认为是ASD 的病因,其中7 、15 、16 号染色体存在候选基因可能性较大, 近日报道部分孤独症患者16 号染色体短臂存在再发性微缺失和重复 ,引起了学界高度关注 。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筛查诊断及治疗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王红
概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 : 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
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2020/12/19
2
• FragileX、MECP-2基因的发现,以及FOXP2、CNTNAP2、SHANK3、Neuroligin基因等存在的可 重复的发现。
2020/12/19
6
遗传学研究 • 儿童孤独症: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36%~95% ,而同性异卵双生子同病率低于0~23%。 • 儿童孤独症同胞的发病率约为3% ~5% ,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
❖ 发育好、无语言问题易忽略, 仅学龄期才发现
❖ 随年龄而技能和行为有改善
2020/12/19
25
广泛发育障碍的青少年特征
➢ 对成人不尊重、所作决定不依从、易发火、进攻性 ➢ 在特殊教育学校和家中行为表现不一 ➢ 业余活动安排,培养协作性(陶艺、编织、养花等) ➢ 青春发育如同正常,手淫常见,正确对待(不同寻常友好,女孩多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0/12/19
9
1、社会交流功能损害
• 1、孤独(自我行动、无兴趣) • 2、不主动 • 3、过于礼貌
2020/12/19
10
沟通功能损害
❖ 言语迟缓或异常(1:4-5无言语) ❖ 回声样言语 ❖ 不同情景同样短语或句子 ❖ 学外语介词困难,反义词困难 ❖ 言语应用差
2020/12/19
11
2020/12/19
22
婴儿期行为
首先是喂养问题:不会吸吮 •过于安静,“天使般的婴儿”, 少数表现日夜尖叫,无法安抚 •一些婴儿会对灯光、闪烁、旋转的东西产生强烈的兴趣。 •不会模仿父母类似“藏猫猫”游戏时的动作。 •表现眼球接触回避 •在注视他人脸部时,不会发出笑声 •咿呀学语的情况,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发出来的声音与正常言语的音调及音域不一样。
2020/12/19
7
遗传学研究
多数研究发现的基因改变是随机的、偶发的,少数可重复性的研究也仅仅发现了病例的1%-3% 存在相同的基因改变,并且有些改变在孤独症外的其他发育障碍中也存在,也说明我们离全 面阐明ASD的病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0/12/19
8
孤独症的主要症状
1、社会交流障碍: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独自玩耍,不服从指令,缺乏目光对视,不参加群 体游戏,不怕陌生人,缺乏依 恋关系或依恋延迟,缺乏肢体语言。
视觉-空间能力 机械记忆
2020/12/19
20
不适当行为
➢ 对陌生情景害怕 ➢ 无日常生活规则 ➢ 不理解社会规则 ➢ 对声音、亮光、拥抱的过度敏感 ➢ 追逐喜欢的活动,不考虑后果 ➢ 语言冒犯他人
2020/12/19
21
并发症:癫痫
❖ 约1/4-1/3有1次癫痫发作 ❖ 多见于能力低下患儿 ❖ 始于任何时期
理解差
❖ 用视觉获取情景中的信息 ❖ 仅理解熟悉物品和指令 ❖ 或理解片言只语而出错 ❖ 不懂开玩笑的言语
2020/12/19
12
语言能力差
❖ 语调单一或奇异 ❖ 不能控制语音的音量 ❖ 可随年龄增长而改善 ❖ 使用和理解非言语交流 ❖ 抓他人手于所需物品但不指
2020/12/19
13
想象功能损害
2020/12/19
18
3、感知觉异常
5)特殊害怕 ❖ 洗澡、骑车 ❖ 理发……
❖ 感兴趣时能维持注意 ❖ 不感兴趣的注意维时甚短 6❖)注意根和由兴缘趣于对外界任何事缺乏特殊兴趣
2020/12/19
19
特殊技能(1:10)
✓ 拼板 ✓ 图形匹配 ✓ 乐器或音乐创作 ✓ 数字计算 ✓ 日期、时间 ✓ 流利阅读但理解差 ✓ 计算机工作 ✓ 图画
❖ 喜明亮光线(照相机闪光) ❖ 以轮廓认人和物、不注意细节 ❖ 黑暗中却能找到东西
2)视
2020/12/19
16
3、感知觉异常
3)触、嗅、味、痛、温度觉 ➢ 不愿被触摸 ➢ 嗅觉过于敏感 ➢ 温度觉迟钝(冷、热) ➢ 痛觉迟钝
2020/12/19
17
3、感知觉异常
4)饮食 ➢ 品种少,不愿改变 ➢ 饥饿感差 ➢ 饮水多
2020/12/19
23
广泛发育障碍的婴儿特征
➢ 不表现对社会性注意的愉快和需求 ➢ 对歌谣较言语更感兴趣 ➢ 对特别的刺激如光线、TV、物品、特殊声音尤感兴趣 ➢ 安静和无需求 ➢ 搂抱无安抚而适得其反 ➢ 推小车能镇定之、车停又哭叫
2020/12/19
24
随年龄增长的改变 ❖ 2-5岁最明显,5-6岁常有变化
假扮性游戏和活动缺如 模仿电视或书中的动作活动
2020/12/19
14
2、重复刻板性活动
年幼儿多见简单重复性活动 许多刻板常规(食物、用品、音乐) 对特殊事物的兴趣(火车时刻表、恐龙、数)
2020/12/19
15
3、感知觉异常
1)听
❖ 对声音犹如耳聋 ❖ 对某些声音特别紧张 ❖ 对某些声音特别喜欢
2、重复刻板行为: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转圈、嗅味、玩弄开关、来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积木、双手 舞动、喜欢车轮、风扇或其他圆形物体、反复观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爱听某一首或几首特 别的音乐。
3、感知觉异常:对某些声音特别恐惧或喜好;对某些视觉图像的恐惧,或是喜欢用特殊方式注视某 些物品;很多患儿不喜欢被人拥抱;常见痛觉迟钝现象;本体感觉方面也显得特别,例如喜欢 长时间坐车或摇晃,特别惧怕乘坐电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