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表现与康复训练方法

合集下载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训练方法孤独症,即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

孤独症儿童在社交互动、语言和行为方面存在困难,导致其认知能力受限。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提高认知能力,不断发展他们的潜力,我们需要采用适当的认知训练方法。

一、社交互动训练孤独症儿童的社交互动障碍是他们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因此,通过社交互动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改善与他人的交流能力。

1. 社交游戏:与孩子进行亲子游戏,例如捉迷藏、跳绳等,通过游戏提高他们的互动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2. 观察和模仿:鼓励孩子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模仿他人的表情、动作和语言。

这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创建不同的情境,让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并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来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表达能力。

二、语言发展训练孤独症儿童常常面临语言和沟通方面的困难。

因此,通过针对性的语言发展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1. 语言模型:为孩子创造语言模型,提供正确的语言表达示范,并与其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激发他们的语言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图片和视觉辅助:结合图片和视觉辅助工具,识别和记忆事物,并进行语言描述。

这有助于孩子的词汇积累和语言组织能力。

3. 游戏和音乐:通过音乐和游戏,配合语言训练,提供孩子学习语言的愉悦体验,激发他们对语言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兴趣。

三、认知技能训练除了社交互动和语言发展,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也需要得到重视和训练。

1. 注意力训练:通过游戏和绘本等方式,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培养他们的专注能力和观察力。

2. 概念学习:通过分类、比较等认知技巧,帮助孩子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提升他们的概念学习和思维能力。

3. 解决问题: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鼓励孩子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个性化训练计划每个孤独症儿童都有其独特的认知差异和学习风格。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表现及认知特点 - 特殊教育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表现及认知特点 - 特殊教育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表现及认知特点 - 特殊教育孤独症谱系障碍,也就是自闭症。

自闭症儿童的两个核心症状,一为认知障碍,二为言语缺陷。

由于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缺陷,除了不正常的感官之外,由于不能推测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及行为导致的社交障碍。

注意缺陷导致的兴趣、行为刻板。

多数的自闭症儿童智力低于正常水平,少数等于或高于正常水平。

对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有些则非常擅长机械记忆,相比于正常儿童更擅长理性分析。

在语言方面,有的可以对别人的语言作出回应,但往往答非所问,在音位、语义、句法等方面往往存在异常;而有的则会终身缄默。

自闭症儿童往往在三岁左右开始表现出典型症状。

一般来说,如果训练方法得当,在5~7岁左右,与家长的互动相比以前会更加频繁;大多数患儿的认知水平及语言表达理解能力有所提高;由于沟通不良引起的情绪急躁、冲动型也会有所改善;行为上,活动范围、活动内容也有所扩大。

但大多数患儿还是喜欢独来独往。

自闭症儿童认知特点现状①感、知觉方面自闭症儿童在视觉、听觉、触觉方面都有敏感与迟钝并存的现象。

有的自闭症儿童不能适应正常的光线,在正常光线下会做出斜眼、闭眼、皱眉的动作;而在强光下却不眨眼。

有些自闭症儿童对特别微小的声音表现的异常强烈,好像听到的声音震耳欲聋;有时候甚至对鸡鸣狗叫的声音表现得异常敏感,畏缩甚至受惊。

而对于别人对自己的呼唤听而不闻,甚至让别人怀疑是不是聋哑人。

有些自闭症患儿对疼痛反应异常迟钝,对于摔伤或者一些自残行为没有感觉或者异常迟钝。

而也有些年龄大的孩子对不舒服异常敏感,对身体上疼痛发炎的部位进行抓挠,咬手或者撞头,以各种方式伤害自己。

知觉是对人体接收到的各种感觉信息的一个整合。

外界的刺激是客观的,而经过内部加工时,受到内部经验的影响。

知觉信息加工分为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即从刺激特征开始的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即从主体对知觉对象的一般经验开始的加工。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信息加工方式,没有统一的认识。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干预与康复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干预与康复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干预与康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了个体的社交互动能力、语言和沟通能力以及行为表现。

由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症状特征多种多样,因此对于孩子早期的干预与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干预方法,旨在为病患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和指导。

一、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早期干预是指在儿童3岁以下对孤独症谱系障碍进行干预和康复的过程。

研究表明,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孩子的发展潜力,改善社交互动、语言和沟通能力,并且能够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早期干预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强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的自理能力。

因此,早期干预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

二、早期干预的方法1. 应用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干预方法之一。

它通过建立正向的行为模式和提供适当的激励,帮助孩子学习和发展社交技能、语言能力以及自理能力。

行为疗法可分为应用行为分析和认知行为疗法两种方法,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疗法。

2. 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是将多种治疗方法结合起来,以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常见的联合治疗包括语言治疗、物理治疗、社会技能训练等。

联合治疗能够全面提高孩子的康复效果,促进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全面发展。

3. 家庭支持与教育:家庭支持与教育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孩子的特殊需求。

与此同时,通过家庭支持与教育,家长可以学习和运用一些专业的干预方法,例如交流技巧、情感支持等。

家庭支持与教育还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让家长们共同面对困难,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

4. 社交技能训练:由于社交互动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进行社交技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各种社交技能训练,如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技巧,并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行为特征与干预方法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行为特征与干预方法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行为特征与干预方法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包括社交互动缺陷、沟通困难和刻板重复行为。

这些行为特征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行为特征,并探讨有效的干预方法。

一、行为特征1. 社交互动缺陷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常常表现出对他人情感和意图的理解困难。

他们可能缺乏眼神接触、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的理解能力。

与同龄人的互动也较少,往往更喜欢独自玩耍,不太愿意与他人分享兴趣或活动。

2. 沟通困难语言和沟通困难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典型特征之一。

这些儿童可能在语言发展方面存在延迟,或者完全无法进行口头交流。

他们可能会重复使用特定的词语或短语,但很难理解和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3. 刻板重复行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常常表现出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

他们可能对特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坚持特定的规则和例行公事,而且很难改变这种行为模式。

此外,他们还可能表现出强迫性的行为,如频繁地重复某些动作或行为。

二、干预方法1. 早期干预早期干预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

早期干预的目标是通过提供个体化的支持和教育,帮助儿童改善社交互动能力、语言沟通和自我调节能力。

早期干预可以包括行为疗法、言语疗法、社交技能训练等,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和适应能力。

2. 应用行为分析(ABA)疗法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一种干预方法。

ABA疗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儿童的行为,设计个体化的干预计划,以增加积极行为和减少问题行为。

ABA疗法通常包括正向激励、任务分解、模型示范等策略,以帮助儿童学习新的技能和行为方式。

3. 社交技能训练由于社交互动缺陷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社交技能训练是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交技能训练可以包括教授儿童如何与他人进行眼神接触、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方面的技巧。

孤独症康复训练手册

孤独症康复训练手册

孤独症康复训练手册简介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是一种影响儿童和成人的神经发育状况,表现为社交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

本手册旨在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实用的康复训练方法和指导。

训练原则1. 个别化: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 系统性:康复训练应持续、有计划地进行,涵盖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

3. 早期干预:尽早发现和干预孤独症儿童,以提高康复效果。

4. 家庭参与:家庭是孤独症儿童康复的重要支持,家长需积极参与训练过程。

5. 积极强化:通过正面的奖励和反馈,鼓励孤独症儿童积极参与训练。

训练内容社交交往能力训练1. 眼神交流:鼓励儿童与训练者进行眼神交流,可采用游戏、互动等方式进行。

2. 面部表情:引导儿童观察和模仿面部表情,以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3. 社交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社交技巧。

沟通能力训练1. 语言理解: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手段,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

2. 表达能力:鼓励儿童用语言、手势等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3. 非语言沟通:教授儿童理解非语言信息,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行为技能训练1. 自我照顾:教导孤独症儿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澡等。

2. 情绪管理:帮助儿童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适当的情绪调节方式。

3. 适应环境:训练儿童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认知能力训练1. 注意力: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

2. 记忆力:运用记忆卡片、故事等方法,锻炼儿童的记忆力。

3. 解决问题:设计问题解决任务,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家庭支持与训练1. 家长培训: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提高家长对孤独症的认识和康复训练技能。

2. 家庭康复计划:协助家长制定家庭康复计划,确保训练持续进行。

3. 亲子活动:组织亲子活动,增进孤独症儿童与家人的情感交流。

注意事项1. 保持耐心和关爱:孤独症儿童康复过程可能较长,需保持耐心和关爱。

孤独症的康复指南

孤独症的康复指南

孤独症的康复指南孤独症,即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和沟通困难、刻板重复行为以及兴趣狭窄。

虽然孤独症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早期诊断和综合康复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孤独症康复指南,帮助患者及其家庭更好地应对孤独症挑战。

1. 早期识别和干预早期识别孤独症非常重要,因为早期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复效果。

父母可以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发育进程,注意社交沟通的迟缓或异常,如不注视他人、不回应名字等。

如果观察到异常表现,应及时咨询专业医师进行评估,并尽早开始康复干预计划。

2. 医疗治疗孤独症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儿科医生、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和语言治疗师等。

医疗治疗主要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疗法。

行为疗法通过积极的激励和反馈机制,帮助患者克服社交和沟通障碍,培养语言和日常生活技能。

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于控制与孤独症相关的行为症状,如冲动、焦虑和抑郁等。

其他辅助疗法包括音乐疗法、动物辅助疗法等,可以提供额外的心理和情绪支持。

3. 教育干预孤独症患者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教学方法和环境支持。

个体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IEP)是一种常用的教育干预方式,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促进患者的学习和发展。

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还可以尝试包容教育和特殊学校等提供个性化教育的机构。

4. 社交技能训练孤独症患者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社交和沟通困难。

因此,帮助他们发展和提高社交技能至关重要。

通过社交技能训练,患者可以学习与他人互动、交流和建立友谊的方法。

例如,教授他们正确的目光接触、非言语沟通和表情识别等技巧,同时提供模拟情境训练和角色扮演等实践机会。

5. 家庭支持和心理辅导孤独症的康复过程对患者家庭来说也是一项挑战。

家庭成员需要充分理解孤独症,并学会合理应对。

儿童孤独症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性

儿童孤独症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性

儿童孤独症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性儿童孤独症,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会对孩子的社交交往、沟通能力以及行为特征产生重大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和干预儿童孤独症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儿童孤独症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干预方法。

一、早期发现孤独症的重要性早期发现孤独症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孤独症的典型症状包括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陷,以及刻板、重复性行为表现等。

如果这些症状在早期被忽视或未能被及时发现,将会对孩子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早期发现能够提供早期干预的机会。

孤独症是一种可以通过干预改善的神经发育障碍。

早期干预可以在孩子的关键发育期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促进社交交往、语言沟通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发展。

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对改善孩子的社交能力、自理能力等有着明显的积极效果。

其次,早期发现有助于减轻孩子和家庭的负担。

孤独症对孩子和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早期诊断可以帮助家庭及时获取专业支持和指导,更好地应对孩子的需求和挑战。

此外,早期干预也可以降低家庭的经济压力,避免因为延迟干预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二、早期发现儿童孤独症的方法早期发现儿童孤独症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父母观察: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能够最早地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和交流障碍。

父母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发展过程,是否出现社交互动、语言发展和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异常。

2. 专业评估:如果父母对孩子存在疑虑,应该寻求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专业的评估师可以通过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和观察孩子的行为、语言和社交能力等方面,来确诊孩子是否存在孤独症谱系障碍。

3. 儿科医生诊断:平时的定期体检也是早期发现孤独症的好机会。

儿科医生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评估中,可以观察到一些与孤独症相关的迹象,及时提醒父母并转介到专业机构进行进一步评估和诊断。

儿童孤独症患儿诊疗康复流程

儿童孤独症患儿诊疗康复流程

儿童孤独症患儿诊疗康复流程儿童孤独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儿童早期发展障碍,主要特征为社交沟通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和狭隘兴趣。

针对儿童孤独症患儿的诊疗康复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筛查和评估:孤独症的早期检测和诊断非常重要,因为早期干预对孩子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通常在儿童生活的第一年内,家长和医生可以观察孩子的社交互动、语言和注意力等方面的发展,并与儿科医生进行评估和交流。

2.专业评估和确诊:如果在早期筛查和评估中发现孩子存在发育迟缓、社交互动困难、重复行为或语言障碍等问题,那么需要将孩子转到儿童心理学、儿科神经学或儿科精神科专业机构进行更详细的评估,以确定是否患有孤独症。

3.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一旦确诊为孤独症,孩子将被转到康复机构或儿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治疗计划通常是个体化的,根据孩子的年龄、严重程度和特殊需求制定。

治疗计划可能包括行为疗法、语言疗法、社交互动训练、教育干预等。

4.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孤独症康复治疗的核心之一,主要通过正向强化和负向弱化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

比较常用的行为疗法包括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和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等。

5.语言疗法:儿童孤独症患儿通常存在语言障碍,语言疗法是帮助他们改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手段。

语言疗法可以通过语音训练、社交沟通训练、视觉辅助交流系统等方式进行。

6.社交互动训练:社交互动困难是孤独症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社交互动训练对于康复非常重要。

社交互动训练可以通过模拟社交情境、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帮助孩子提高社交技能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7.教育干预:在儿童孤独症的康复过程中,教育干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干预包括特殊教育、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辅助技术的使用等,旨在帮助孩子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最大程度地发展他们的潜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表现与康复训练方法
龙钢医院龙岩市慈爱康复中心沈敏海、陈蕙、曹淑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也称为广泛发育障碍,俗称“自闭症”。

系指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一组发育障碍疾病。

其共同特点是交流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及刻板行为,其中包括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Rett综合征、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等。

我院儿童康复中心系省残联定点自闭症康复机构,已进行约200例以上的患儿训练,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将儿童孤独症谱系疾病的特点及康复训练方法介绍如下。

一、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
1943年Kanner首次提出“早期婴儿孤独症”诊断,报告11个病例,发现其特点为:①不能与包括父母在内的周围的人建立情感联系。

②极度孤独。

③语言发育迟缓,已经掌握的语言并不能起到与人沟通的作用。

④经常从事一些简单形式的游戏活动。

⑤少数患儿出现在精神发育迟滞的背景下出现岛状特异功能。

⑥外貌表现聪明、机敏。

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如下。

1、社会交往障碍:①缺乏交往兴趣、技巧、方法。

②不能与其它儿童建立伙伴关系③不会分享快乐。

④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与保护。

⑤与父母在婴儿期就没有目光交流,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

2、交流障碍:(1)非语言性交流:除了常拉大人的手走向他想要的物品外,不会用手势动作表达想法,不会用点头,摇头表达意见。

(2)言语交流障碍:①语言理解能力不同程度受损,重者完全不能理解,轻者能够理解部分语言,高功能者对悠然成语的理解受损。

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发病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50%终生沉默不语。

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有语言的患儿常常存在即刻模仿言语,重复他人说话;自言自语,内容与周边语境无关。

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不会用已经学到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儿童会背儿歌,广告词,但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

3、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①一般对正常儿童感兴趣的玩具等物品并不感兴趣,对于纸盒、化妆品瓶、绳索、广告、天气预报、旋转物品等十分感兴趣。

②行为方式刻板如反复开关门,要求物品在固定位置,坚持在固定路线行走、穿固定的衣服等。

③奇特怪异行为:用手指重复敲打物品、自身旋转、用脚尖走路、手在眼前凝
视。

二、阿斯伯格(Asperger)综合征
阿斯伯格综合症是广泛发育障碍中与孤独症并列的最大一组疾病。

特征为典型的孤独症样社会交往异常、伴有兴趣狭窄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重复动作,行动笨拙。

但无语言及认知的发育延迟,多数智力正常。

(一)社会交往方面
1、在与他人目光对视、颜面表情、肢体姿势、肢体语言、应用多彩的非语言行动与他人进行相互交流及反应方面有明显的障碍。

2、常难以与他人建立起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良好关系。

3、缺乏乐趣和兴趣,也缺乏自发地寻求将完成的某项事物与他人共享的行为,例如不能把自己感兴趣的物品拿给他人看,或者不能将其拿起来或不能向他人指示。

4、缺乏对人或精神方面的相互性。

(二)行动、兴趣活动受限和反复的刻板样式
1、常以异常程度的刻板样式行动对待某种对象或事物,只沉湎于限定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顽固地沉湎于特定的、非功能的、习惯的或仪式性的动作。

3、经常做刻板的、反复的、奇异的动作,如手或手指扭曲得啪嗒啪嗒作响,或者是进行复杂的全身动作。

4、持续地热衷于某种物体的一部分。

(三)因以上障碍而导致在就业方面或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显著障碍
(四)在临床上无显著的语言发育迟缓,可以进行简单语言交流
(五)认知功能发育障碍
除了对人的关系以外,在认知功能方面的发育、与小儿年龄相适应的管理能力方面的适应行为及小儿时期对环境的好奇心方面无明显的发育延迟。

三、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
应用行为分析方法(简称ABA)是目前国际上认为疗效最明确、可靠的孤独症训练方法。

通过一对一教学、一对一训练,治疗师灵活应用斯金纳强化理论对患儿的行为进行干预。

重点解决参与能力、交流能力、模仿、语言建立、认知及精细动作等项目训练。

具体过程中采用分析式操作训练(DTT)是一种回合操作教学方法。

由于孤独症
患者存在较大的语言问题,因此语言训练是康复的重要项目。

引导式教育有助于患儿进行群体生活、群体沟通。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很特殊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儿童的交流能力建立,如果不进行行为交流能力的矫治,这些儿童成人后将部分及完全丧失社会交往能力。

首先要早期正确诊断,因很多医务人员对此病认识不足,误诊误治率较高。

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正确的康复训练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康复训练过程较为漫长、家属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坚持长期训练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附:国家、省残联助残工程对龙岩市范围内孤独症儿童提供每年度一万元的定点机构康复训练补助款,龙岩市龙钢医院、龙岩市慈爱康复中心系省残联定点康复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