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与状语后置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倒装句是指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使得谓语位于主语之前。
倒装句可以用来强调句子中的某个部分,或者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宾语前置是指将句子中的宾语提到谓语之前,以便更加突出宾语的重要性。
这种语法结构在口语和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
状语后置是指将句子中的状语放在句子的结尾,以便更加突出状语的作用。
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词语,如“快乐地唱歌”、“非常努力地学习”等。
状语后置常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
需要注意的是,倒装句、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都是为了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或者更加符合语言习惯而采用的语法结构,但它们并不是必须遵守的语法规则。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句式总复习

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 介宾结构, 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 宾语前置。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三是用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 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 ”“是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 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介词宾语
1、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 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 敢违背。 敢违背。 2、太师, 您撞谁呀? 太师, 您撞谁呀? 3、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 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 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 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 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 其在君乎? 者,其在君乎?”
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名家指路》P251~~254第22~~26题 名家指路》 第 题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 得意地说: 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 得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 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 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 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 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说: 太师, 您撞谁呀? 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 师旷故意答道: 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 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 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 说话的是我嘛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 师旷说: 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 啊!”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 公说: 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公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如何判断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如何判断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什么是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是指在一个句子中,宾语前面有状语修饰,宾语后面有定语修饰的语法结构。
状语后置句式

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朋友
44、故燕王欲结交于君。 传》
在西河以外的渑池会面
《廉颇蔺相如列
45、会于西河外渑池。 列传》
《廉颇蔺相如
46、为降虏于蛮夷。
《苏武传》
47、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传》
48、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张衡传》
49、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46、为降虏于蛮夷。
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荆轲刺秦王》
4、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
巩固练习
1、佚之狐言于郑伯。
《烛之武退秦师》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者
4、使毕使于前。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
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苏武传》
47、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传》
特别喜欢对天文阴阳历算方面的问题思考
48、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张衡传》
虽然他的才能比世人都要高,但是没有骄傲自大的情感。
49、风乎舞雩。
到舞雩台上吹吹风
《四子侍坐》
总结: (一) 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即指介词结构后
置。其中尤以“于”“以”“乎”构成的介词 结构居多。
22、月出于东山之上。 赋》
《赤壁
23、徘徊于斗牛之间。 赋》
《赤壁
2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记》
《游褒禅山
2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
22、月出于东山之上。 赋》 明月从东山后升起
《赤壁
23、徘在徊斗于宿斗与牛牛之宿之间间。徘徊。 赋》
文言文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文言文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后面,但是当宾语前有状语时,宾语就会被前置。
而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后面,但是当定语过多或者过长时,在不影响清晰度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定语后置。
例如:原文:吾有一友,来自遥远之地,善于弹琴,声音宛若天籁。
中文:我有一个朋友,来自远方,他擅长弹琴,音色美妙动听。
原文: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中文: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王朝,时间为公元前221年。
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与宾语前置

【跟踪练习】
❖ 分辨下面文言句式的类型。 ❖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2.马之千里者。 ❖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 4.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5.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6.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7.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之形。 ❖ 8.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鸿门宴》)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 在文言文中,状语后置是将介宾短语放在 动词后面作补语,当翻译成现代汉语时, 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
介词“于”、“以”组成的介宾短语
❖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 大都处于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大 多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被动句
❖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的动作行为的承受 者、受动者,而不是主动者、施动者。
❖ 被动句是相对于主动句而言的。在动词性谓语中,主 语是施动者,即动作行为的发生者,这种句子称为主 动句;反之,主语是受动者,即动作行为的接受者, 这种句子称为被动句。比如,
❖ “大雨把战士们淋得浑身湿透了。” ❖ 这是主动句,“淋”的动作行为是“大雨”发出
的。 ❖ “战士们被大雨淋得浑身湿透了。” ❖ 这是被动句,主语“战士们”是“淋”这一动作
的接受者。 ❖ 分析主语是否有“被迫”的情形,或者注意主语产生
动作行为的原因是否来自于外界。
于:谓语+于+宾语
❖ “于”字本身不表示被动的意 思,而是动词有被动的意义, 由于用“于”引出动作行为的 主动者,被动的意义就更加明 显了 。
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省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讲解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言文特殊句式讲解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一)用“…….者,……也”来表示。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二)用“……者……也”来表示,即主语后面不用“,”号。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知殊遇,欲报之于殿下也--《出师表》(三)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者也”不译。
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四)、用“…….也”来表示。
这有两种情况:(1)主语后有“,”号,翻译时便去掉“,”号,再加“是”。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2)主语后无“,”号,只在主语后加“是”,“也”字不译。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五)用动词“为”作判断,把“为”直接翻译成“是”,语序不变。
此为何若人--《公输》为与此同类--《公输》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号为张楚--《陈涉世家》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六)用副词表示判断,这个副词不代替判断词,所以翻译时副词照样译,只在其后加判断词“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此乃信所以去也。
古代汉语之倒装句

古代汉语之倒装句一、判断标准:用现代汉语标准看待古代汉语倒装现象二、倒装分类: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三、具体分析(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必修三《劝学》)还原: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
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还原:忌不信自,而复问其妾……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还原:不知句读,不解惑……2、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①孔子云:何陋之有?(柳宗元《陋室铭》)还原:孔子云:有何陋?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还原:微斯人,吾与谁归?③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还原:可依何枝?☆宾语前置现象总结: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就会出现宾语提前的现象。
(二)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还原:是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何异?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还原: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冰,水为之,而于水寒。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还原: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现象总结:动词或动词词组+介词结构,翻译时就变为介词结构+动词或动词词组。
(三)定语后置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还原:千里之马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还原:蚓无利爪牙,强筋骨…3、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还原:铸以为十二金人,以弱天下之民4、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还原:苟以大天下……☆定语后置现象总结:名词+(之)+形容词,翻译时就变为形容词+名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D 什么原因让你来到这里呢?
介词结构后置,也称状语后置(标志性 词语:于、乎、以)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 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
⑴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⑵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不然,籍何以至此?
2020/9/28
2
C.反问句或叙述句中,当需要强调宾
语时,用“之”或“是”字使名词或代 词宾语前置。
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⑵夫晋,· 何厌之有?·
·
20⑶20/9/28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3
·
·
A.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C.反问句或叙述句中,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
例句
属何种情况 “××”是“××”宾语
1、子将安之 ?
B
2、微斯人,吾谁与归?
B
安之 谁与
3、何以战?
B
何以
4、吾子未之思也 .
A
5、孔子云:“何陋之有?” C
6、唯命是从
C
之思 何陋 有
命从
宾语前置高考对应练习:
1、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 置宾语的一项是 (3分)(08年广东卷)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2020/9/28
·
·
7
高考对应练习
1 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09年 江苏卷 3分)
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 为什么(什么原因)呢?
2 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 (09年四川卷 3分)
大概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人,不再都从学 校中产生。
【标准答案】B 【试题解析】“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 作宾语,宾语前置。 A 被任命为年广东卷 • 1 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
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A. 君何以知燕王 B. 夫子何哂由也 C. 夫晋,何厌之有 D. 何故而至此
例:“您为什么会到这里呢”。
宾语前置的三种类型:
A.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宾语 前置。
⑴ 的宾古语之)人不·余欺也。(“余”是“欺”
⑵ 是“自有书”典的所宾记语,)未·之有也。(“之”
2020/9/28
1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律要 前置(疑问代词:【谁、奚、胡、何、曷、
安、恶、焉】)
⑴大王来何操?
⑵沛公安在?
(3)微斯人,吾谁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