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座_QTL_的作图与克隆
主要农作物QTL定位和克隆研究进展

主要农作物QTL定位和克隆研究进展摘要:随着遗传图谱的日趋饱和QTL定位分析方法的日益完善,近年来农作物QTL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
本文首先从总体上对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这几个农作物的QTL定位作了简要的介绍,然后详细介绍了番茄、水稻、玉米被克隆出的几个QTL的克隆过程及基因功能,对整个QTL的分析方法作了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QTL、定位、克隆、基因作物的许多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是数量性状,研究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对农作物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作物QTL定位和克隆发展迅速,本文详细阐述了主要农作物近几年的发展状况。
1.QTL定位研究进展QTL定位是检测分子标记和QTL间的连锁关系,估计QTL的效应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检测出QTL。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RFLP,RAPD,SSR,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的完善,加上日趋饱和的遗传图谱为工具和日益完善的QTL定位分析方法,已在许多作物上定位了不少QTL,并分析了各QTL的效应。
1.1 水稻水稻QTL的研究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进行QTL定位的性状很多。
自Wang等[1]利用RFLP连锁图定位了水稻对稻瘟病有部分抗性的14个QTL以来,有关水稻QTL 定位的研究报道不断增加.目前,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应用不同的群体,对水稻大多数性状进行了QTL定位,这些性状包括水稻的生育期、株高及其组成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谷粒外观品质、食味和营养品质等农艺性状、以及水稻种子的休眠性、水稻叶片叶绿素和过氧化氢含量等生理性状。
目前的数据表明水稻遗传图谱上的分子标记数已超过6000个,平均间距为75-100 kb,基本覆盖了水稻基因组的所有区域,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及克隆提供了便利。
1.2玉米玉米的许多产量相关性状[2],如穗长、穗粗、行数、行粒数等,国内外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定位了大量的QTL位点,并分析了它们的遗传规律,为玉米育种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义。
QTL精细定位和克隆的策略

QTL精细定位和克隆的策略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精细定位和克隆是一种用于研究复杂性状遗传基础的策略。
QTL是指影响数量性状的基因或染色体区域,通过精细定位和克隆这些QTL,可以了解底层的基因机制以及其对数量性状的调控方式。
本文将介绍QTL精细定位和克隆的策略及其主要步骤。
1.QTL的初步定位:初步定位是通过建立遗传图谱或关联分析等方法,确定QTL所在的染色体区域。
常用的方法包括构建遗传连锁图和联合鉴定法。
遗传连锁图通过建立基因座之间的连锁关系,得到QTL大致所在的染色体区域。
联合鉴定法是基于多个遗传座的遗传效应与表型表达之间的关系,通过统计模型来确定QTL的位置。
2.QTL的精细定位:精细定位是在初步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QTL的定位区域。
常用的方法包括细分群体和QTL-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细分群体是通过构建更多的染色体互换系或染色体片段替代系,并进行连锁鉴定,缩小QTL区域。
QTL-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则是通过挖掘精密的关联信号,确定QTL所在的基因区域。
这些关联信号可以来自候选基因的DNA多态性标记或RNA表达水平等。
总之,QTL精细定位和克隆是一种通过缩小QTL区域,最终确定突变基因,揭示底层的基因机制的策略。
通过建立遗传图谱和进行关联分析等初步定位方法,缩小QTL的定位区域。
随后,通过细分群体和QTL-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等精细定位方法,最终确定QTL所在的基因区域。
最后,通过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揭示QTL对数量性状的调控方式。
这些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提高作物和动物的育种效率。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利用染色体上1个QTL两侧的各1对标记,建立个体数量性 状观察值对双侧标记基因型指示变量的线性回归关系,以 分离检验统计量中重组率和QTL效应;
其统计原理是对基因组上两邻近分子标记间,按一定遗 传距离的片段逐一分析。
优点
能从支撑区间推断QTL的可能位置;
可利用标记连锁图在全染色体组系统地搜索QTL,如果一条染色体上 只有一个QTL,则QTL的位置和效应估计趋于渐进无偏;
3、QTL定位方法
根据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的不同分为:方差与 均值分析法、回归及相关分析法、最大似然法 等; 根据标记区间数分为:零区间作图、单区间作 图和多区间作图。
将不同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分析方法:QTL复合区间作图、多 区间作图、多QTL作图、多性状作图等。
(1) 均值比较(mean comparison,MC)
容易出现假阳性; 检测效率不高,所需的个体数较多;
目前MC法仅用于对数据的初步分析。
(2) 联合定位法(joint mapping,JM)
原理
针对MC无法对多个QTL定位的缺点,一种改进方法是将同 一条染色体上各标记的t测验或方差分析联合于一个回归分 析之中,即JM法。
优点
JM法可同时估计多个QTL的位置和效应,适用范围广(与 性状分布无关),计算简单。
优点
将多维检测问题简化为一维检测问题,单个QTL的效应和位置的估计是渐进无偏的;
以连锁标记为检验条件,极大地提高了QTL作图的精度;
利用了所有信息,比其它QTL作图方法更为有效; 可利用QTL似然图谱来表示整个基因组上每一点上QTL的证据强度,从而保留 了区间作图的特征。 因此,它是目前普遍认为同时标定多个QTL更有效、更精确的方法。
异大和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的作图与克隆

了综 述 。
关 键 词 : 物 ; 量 性 状 基 因座 ( T )精 细定 位 ; 隆 植 数 QL; 克 中 图分 类 号 : 3 31 Q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植物 中大多数重要 的可 遗传 的农 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如产量 、籽粒 、 蛋白质含量 , 脂肪含量等都是数 量性 状 , 是受多个基因共 同控 制的 , 易受
5 模型 的评价
本文把求基金最佳使 用方案 问题转 化为求 n年 巾所得利息 最大 时 的基金配置 问题 。在求最大利息 的过程 巾 , 存人不同存期 的基金看 成 将
( 责任编辑 : 戚米莎 ) 第一作者简 介 : 陈 婷 , ,9 7 l 月生 ,0 7 女 17 年 1 2 0 年毕 业于湖北 大
11 区 间作 图 法 (n ra a pn 。Ml . it vl p ig I e m
Lne adr和 B ttn 1 8 等提 出 , os i(9 9) e 建立在 个体数量 性状观测 值与双 侧标 记基 因型变量 的线性模型 的基础上 , 利用最大似然法对相邻标记构 成的 区间 内任意一点可能存在的 Q L进行似 然比检 测, T 进而获得其效应
下相 同奖学金的前提下 ,应将尽可能多 的基金 存放在尽可能长的时间 。 根据这种 思想建立 了函数关系 , 对 目标函数 的求 解过程 中, 在不 同 在 存
表 3 特 殊 支 出 基 金 投 资 方案
,
t
Xi I
_ 2
d
*
l 2 3 4 5
2 . 72 712l
以用于解决 l n — 年的情况 。但 由于模型是在理 想情 况下建立 的 , 许多地 方与实际情况不符 , 问题 l将 国库券的购买 与银 行存款等 同, 如 : 而实际
3作物数量性状基因图位克隆研究进展

作物数量性状基因图位克隆研究进展作物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如产量、品质、生育期等均属于数量性状,对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 开展研究已成为现代遗传学的热点之一。
QTL 的鉴定和克隆不仅有利于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这些性状的发育和形成机理,而且对于有效开展数量性状分子育种,进一步提高作物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作物数量性状基因克隆取得了重要突破,一批控制复杂农艺性状的 QTL 已被成功分离。
随着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作物 QTL 的图位克隆技术将有新的发展。
1 数量性状基因克隆基本思路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并受环境条件影响,其表型变异是连续的,一般只能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来确定其遗传座位。
从本质上看,QTL 的定位研究只是以一定概率标准说明在基因组的某些区段可能存在影响某个数量性状的 QTL,至于这些 QTL 包含多少个基因,包含什么基因,以及它们如何作用于目标性状,则需通过遗传学的方法进一步去鉴定。
在遗传上,QTL 与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是一样的,都能够通过遗传重组进行分离,差异只是在遗传效应大小方面,而且同一座位既是一个 QTL,也可能是一个主基因,这取决于所考察的等位基因。
因此,QTL 克隆的基本思路与控制质量性状的主基因是相似的,即首先将初步定位的 QTL 界定到一个很小的基因组区域,然后提名候选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最后进行功能验证。
由于一个数量性状的分离通常由多个 QTL 共同决定,每一个的贡献较小,且这些 QTL 常常紧密连锁在一起,因此 QTL克隆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控制所研究性状的多个 QTL 分解为单个孟德尔因子。
近年来在水稻、玉米和番茄上进行的 QTL 分离和克隆的开创性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
2 作物数量性状基因图位克隆进展2.1 已被成功克隆的作物 QTL目前已报道被成功克隆的作物 QTL 有9个(表1)。
QTL定位研究与作图

03
QTL IciMapping
综合了遗传图谱构建、关联分析 和区间定位法的QTL作图软件, 适用于Windows系统,功能全 面。
QTL作图的优缺点
优点
能够定位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位点,有助于深入了解基因与 表型性状之间的关系;通过区间定位法可缩小目标基因所在 区间,为基因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基础。
QTL定位研究的基本步骤
群体构建
选择合适的亲本材料构建遗传群体, 如F2、DH、RIL等。
02
表型测定
对构建的群体进行表型测定,获取数 量性状的相关数据。
01
03
遗传作图
利用遗传标记构建作图群体的遗传图 谱。
QTL验证与作图
验证QTL的可靠性,并构建QTL的精 细作图。
05
04
QTL分析
利用统计和遗传模型分析表型数据与 遗传标记之间的关系,定位QTL。
02
QTL定位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选择
01
02
03
代表性样本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能够反映不同基因型和表 型之间的差异。
遗传背景清晰
确保实验材料具有明确的 遗传背景,以便准确地进 行QTL定位。
数量与重复
保证足够的样本数量和重 复次数,以提高实验的可 靠性和准确性。
遗传标记选择
覆盖全基因组
选择覆盖整个基因组的遗传标记,以便全面地检测 QTL。
高多态性
优先选择具有高多态性的标记,以提高检测QTL的灵 敏度。
均匀分布
确保标记在基因组上均匀分布,避免出现遗漏或重复。
数据采集与分析
表型数据
准确测量和记录实验材料的表型数据, 包括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等指标。
数量性状的分子标记(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讲义)

数量性状的分子标记(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讲义)数量性状的分子标记(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讲义)作物中最重要的农艺和经济性状,如产量、品质、生育期、抗逆性等,都是数量性状。
与品质性状不同,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遗传基础复杂,易受环境影响。
它们表现出持续的变异,表型和基因型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因此,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非常困难。
长期以来,我们只能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整体上研究控制数量性状的多基因系统,用平均值和方差来反映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因此无法理解单个基因的位置和作用。
这种情况限制了人们在育种中对数量性状的遗传操作能力。
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使进一步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成为可能。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称为数量性状位点(QTL)。
QTL定位可以通过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来检测。
借助与QTL连锁的分子标记,我们可以在育种中跟踪相关QTL的遗传动态,从而大大提高人们对数量性状的遗传操作能力,提高育种中数量性状良好基因型选择的准确性和可预测性。
因此,QTL定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
1988年,Paterson等人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利用RFLP连锁图谱定位番茄QTL的论文。
此后,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许多物种分子连锁图谱的完成,世界各地掀起了QTL研究的热潮。
QTL研究发表的论文数量几乎每年都呈指数增长(图5.1),这表明了该研究领域的活力。
目前,QTL定位研究已在许多重要作物上开展,并取得了快速进展。
本章主要介绍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图5.11986~1998年期间国际上每年发表有关qtl研究的论文的数量.数据从英国bids 信息系统检索得到第一节数量性状基因的初步定位qtl定位就是检测分子标记(下面将简称为标记)与qtl间的连锁关系,同时还可估计qtl的效应。
qtl定位研究常用的群体有f2、bc、ri和dh。
这些群体可称为初级群体(primarypopulation)。
用初级群体进行的qtl定位的精度通常不会很高,因此只是初级定位。
植物再生相关基因的QTL定位及克隆应用研究进展

( . ntueo l tC o so b iA a e fA r utr n oet ce c s 1 Isi t fMie rp fHe e c d my o gi l e a d F rs yS i e ,Nain lMie n rv metC ne f t l c u r n t a l th poe n e tro o l
Ad a c so L L c t n a d Cln n fGe e ltd t e e e ainAbl y o ln is eCutr v n e n QT o ai n o igo n sReae o R g n r t it fP a tT su l e o o i u
应 用前 景 进 行 了讨 论 。
关 键 词 :植 株 再 生 ;再 生相 关基 因 ;Q L定 位 ;基 因克 隆 T
中 图分 类 号 :Q 4 . 331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6 l (0 0 1- 8 - 0 813 2 1 ) l 0 50 0 4
转 基 因 育种 的追 求使 得 研 究再 生相 关基 因显得 很 重要 ,国 内外 在 水 稻 、 小 麦 、 玉 米 、 大 麦 等 多种 作 物 上 开展 了 再 生相 关基 因 的 定位 研 究 ,发 现 了一 些 Q L位 点 。 在 高 效 再 生 Q L克 隆 方 面 ,仅 在 水 稻 上 克 隆 了 P 尺 T T 5 1基 因 ,
Q L ,add f et e o ps f a e l t pce so e i r f drsos s ecl r. T nl i h dbe T s n ie n gn t e o sm a eis h w ddv s e pnet ts ut e Q La a s a en fr y pns ei i e oiu u y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 用 不 同 的 实 验 设 计 、作 图 群 体 和 作 图 方 法 , 人 们 已 对 许 多 植 物 如 棉花( Sarangaetl, 2001) 、大 豆( Venancioetal, 2001) 、油 菜( Piletetal, 1998) 、 小 麦( Messmeretal, 2000) 、玉 米( Tuberosaetal, 2002) 、苹 果( Conneretal, 1998) 、松 树( Paivietal, 2000) 等 植 物 的 重 要 数 量 性 状 进 行 了 QTL 定 位 研 究 , 相 比 之 下 , 模 式 植 物 水 稻 、拟 南 芥 等 研 究 得 较 多 、较 深( Leonie, 2000; Yamamotoetal, 2000; 邢 永 忠 等 , 2001;Fukuoka and Okuno, 2001; 滕 胜 等 , 2002) 。进行 QTL 定位的主要农艺性状有: 谷物产量、生育期、株高、根的 形态 、谷 粒 外 观 品 质 和 食 味 品 质 、稻 瘟 病 部 分 抗 性 、纹 枯 病 抗 性 , 以 及 抗 非 生 物 逆 境 等 复 杂 性 状 。 如 番 茄 的 抗 病 性 、 抗 虫 性( Yenchoetal, 2000; Davidand Sara, 2001; Danieltal, 2002) 、可 溶 性 固 形 物 含 量 、水 分 利 用 率 、 耐盐性等性状, 玉米的株高和耐热性, 大豆品质性状, 油菜硼高效 ( Xuetal, 2001) 等 性 状 , 拟 南 芥 光 周 期 、种 子 可 溶 性 寡 糖 及 种 子 储 藏 能 力 ( Leonieetal, 2000) , 水 稻 耐 ( Koyamaetal, 2001) 、 耐 低 磷( Wissuwaetal, 1998) 、耐 铝 毒 害( Wuetal, 2000) 、N 素 营 养( Yamayaetal, 2002) 、抽 穗 期 、 抗病性、粒 形 、根 的 形 态 、耐 冷 性 、杂 种 优 势 、雄 性 不 育 、产 量 及 其 构 成 因 素 、耐 淹 性 、稻 头 再 生 能 力 、种 子 休 眠 性 等 。
( 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太谷, 030801)
摘 要: 从 QTL 定位方法以及 QTL 精细定位和克隆等方面对植物数量性状遗传进行
了综述。
关键词: 植物; 数量性状基因座( QTL) ; 精细定位; 克隆
中图分类号: Q343.1
文献标识码: A
植物中大多数重要的可遗传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如产量、籽粒、 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都是数量性状, 是受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 易受
开展全面系统的 QTL 定位, 必须具备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和相应的 统计分析方法、实验群体。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发展的分子标记技术可 以将控制某一数量性状的多个基因剖分开来, 将它们一一定位于染色体 上, 并进行各基因的单个效应及互作效应的估计。这为深入研究数量性 状的遗传规律及其操作创造了条件, 提高了植物育种中目标数量性状优 良 基 因 型 选 择 的 可 能 性 、准 确 性 及 预 见 性 。
下, 奖金的发放也不是一年一次, 如在学校, 就通常是每学期一次。这种
6
—
—
132.313 8 4 445.795
7
—
—
132.313 8
—
情况需要用到活期和半年期的存款方式。由于受题目条件的限制, 本模
8
—
—
—
—
型未能考虑。
9
—
—
—
—
参考文献
10
—
—
—
—
[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薛毅.数学建模基础[ 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145
李 宏, 邱芬奇, 李友莲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座( QTL) 的作图与克隆
本刊 E- mail:bjb@mail.sxinfo.net 科技研讨
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区间作图法可以估算 QTL 加性和显性效应值。与单 标 记 分 析 法 相 比 , 区 间 作 图 法 具 有 以 下 特 点:能 从 支 撑 区 间 推 断 QTL 的 可能位置;可利用标记连锁图在全染色体组系统地搜索 QTL, 如果一条染 色体上只有一个 QTL, 则 QTL 的位置和效应估计趋于渐进无偏; QTL 检 测所 需 的 个 体 数 大 大 减 少 。 但 IM 也 存 在 不 足 : QTL 回 归 效 应 为 固 定 效 应;无 法 估 算 基 因 型 与 环 境 间 的 互 作( Q×E) , 无 法 检 测 复 杂 的 遗 传 效 应 ( 如上位效应等) ; 当相邻 QTLs 相距较 近 时 , 由 于 其 作 图 精 度 不 高 , QTLs 间相互干扰导致出现 Ghost QTL;一次只 应 用 两 个 标 记 进 行 检 查 , 效 率 很 低。 1.2 复合区间作图法(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g, CIM)
CIM 是 Zeng( 1994) 提 出 的 结 合 了 区 间 作 图 和 多 元 回 归 特 点 的 一 种 QTL 作图方法。其遗传假定是, 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该方法中拟合了 其他遗传标记, 即在对某一特定标记区间 进 行 检 测 时 , 将 与 其 他 QTL 连 锁的标记也拟合在模型中以控制背景遗传效应。CIM 主要优点是: 由于 仍采用 QTL 似然图来显示 QTL 的可能位置及显著程度, 从 而 保 证 了 IM 作图法的优点; 假如不存在上位性和 QTL 与环境互作, QTL 的位置和效 应 的 估 计 是 渐 进 无 偏 的 ; 以 所 选 择 的 多 个 标 记 为 条 件( 即 进 行 的 是 区 间 检测) , 在较大程度上控制了背景遗传效应, 从而提高了作图的精度和效 率。存在的不足是: 由于将两侧标记用作区间作图, 对相邻标记区间的 QTL 估计会引起 偏 离 ; 同 IM 一 样 , 将 回 归 效 应 视 为 固 定 效 应 , 不 能 分 析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及复杂的遗传效应( 如上位效应等) ; 当标记密度过 大时, 很难选择标记的条件因子。 1.3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2008 年 第 18 卷 第 2 期
文章编号: 1005- 6033( 2008) 02- 0145- 03
收稿日期: 2007- 11- 02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的作图与克隆
李 宏, 邱芬奇, 李友莲
朱 军( 1998) 提 出 了 用 随 机 效 应 的 预 测 方 法 获 得 基 因 型 效 应 及 基 因 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然后再用区间作图法或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遗传主 效应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 QTL 定位分析。该方法的遗传假定是数 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 它将群体均值及 QTL 的各项遗传效应看作为固定 效应, 而将环境、QTL 与环境、分子标记等效应看作为随机效应。由于 MCIM 将效应值估计和定位分析相结合, 既可无偏地分析 QTL 与环境的 互作效应, 又提高了作图的精度和效率。此外该模型可以扩展到分析具 有 加×加 、 加×显 、 显×显 上 位 的 各 种 遗 传 主 效 应 及 其 与 环 境 互 作 效 应 的 QTL。利用这些效应值的估计, 可预测基于 QTL 主效应的普通杂种优势 和基于 QTL 与环境互作效应的互作杂种优势, 因而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陈 婷 , 女 , 1977 年 11 月 生 , 2007 年 毕 业 于 湖 北 大
学应用数学专业( 硕士) , 讲师, 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文化基础教研室, 湖 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公园路 45 号, 430010.
An Optimized Allocation Model of Student Gr ants
Lander 和 Botstein( 1989) 等 提 出 , 建 立 在 个 体 数 量 性 状 观 测 值 与 双 侧标记基因型变量的线性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最大似然法对相邻标记构 成的区间内任意一点可能存在的 QTL 进行似然比检测, 进而获得其效应 的极大似然估计。其遗传假设是, 数量性状遗传变异只受一对基因控制, 表型变异受遗传效应( 固定效应) 和剩余误差( 随机效应) 控制, 不存在基
CHEN Ting, HU Zheng-fa
ABSTRACT: In the light of the larger number of poor stud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provided a certain amount of funds as student grants every year.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estalishes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optimum allocation of those grants. KEY WORDS: mathematical model; optimization; student grant
1 QTL 定位方法和 QTL 作图
环境影响。多基因及环境的共同作用结果使得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变 异, 基因型与表现型间的对应关系也难以确定, 因此研究难度很大。数量 遗传的多因子假说是在 20 世纪初提出的重要的遗传学理论之一。传统 的数量遗传学只能将控制一种数量性状发育的所有 QTL 作为一个整体, 用 生 物 统 计 的 方 法 加 以 分 析 , 但 对 单 个 基 因 的 效 应 及 位 置 、基 因 间 的 相 互作用等无法深入了解, 更无法将 QTL 定位在相应的染色体上, 这极大 地限制了育种中数量性状的遗传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