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讲义——教材《自动控制原理》吴麒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 20世纪40年代,Evans提出并完善了根轨迹法。
• 20世纪50年代末,最优控制系统设计。
• 20世纪50年代末,基于时域分析的现代控制理 论。
• 60年代~80年代:最优控制、随机系统的最优控 制、复杂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和学习控制得到了研 究。
5. 干扰量(Disturbance):引起被控量偏离预定运 行规律的量。除给定值之外,凡能引起被控量变 化的因素,都是干扰。干扰又称扰动
6.反馈(Feedback):将系统输出量引回输入端,并 与参考输入进行比较的过程。
7.前向通路 (Forward Channel):从给定量到被控 量的通道。
缺点: 闭环控制系统的参数如果匹配得不好,会造成被控量的 较大摆动,甚至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例: 飞机自动驾驶控制
被控对象: 飞机
被控量: 飞机的俯仰角 θ
控制任务:系统在任何扰动作用下,保持飞机俯仰角不变。
仰俯角控制系统方块图
IV 复合控制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实质上,它是在 闭环控制回路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个输入信号或扰动作用 的顺馈通路,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
an
d
n n
c(t
)
dt n
+
an-1
d n-1n-1c(t ) dt n-1
+"+
a1
dc(t) dt
+
a0c(t )
=
bm
d m m r (t ) dt m
+ bm-1
d m-1m-1r (t ) dt m-1
+" + b1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一章 概论

1969年,美国阿波罗载人宇宙飞船登陆月球。
自动控制原理
蒋大明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经典控制理论 : 40-50年代 现代控制理论 : 60年代 大系统理论,智能控制 : 80年代
控制理论的分支:
最优控制: 性能最优的控制律。 自适应控制:系统特性变动下可自动调整控制。
智能控制: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的交叉,包括模糊控制、专家系统、学
举例:电冰箱,智能洗衣机,教学过程
自动控制原理
蒋大明
第三节 控制系统举例
烘烤炉温度控制系统
受控对象——烘炉 被控量——温度
给定值——电位器输出电压 干扰——工件温度、环境温
度、煤气压力等 测量元件——热电偶 执行机构——电动机、阀门
自动控制原理
蒋大明
恒值控制系统
列车, 汽车, 舰船速度控制
事控制理论的研究,推动了五、六十年代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原理 蒋大明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随着人类卫星和空间时代的到来,控制工程又有了新的推动力。 50年代末,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的重点由设计可行系统发展为某种意义上 的最佳系统。
1956年,苏联数学家庞特里亚金创立“极大值原理”。
1957年,美国数学家贝尔曼创立“动态规划”,为最优控制提供了有效的理 论工具;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使经典控制论遇到挑战;
自动控制原理
主讲教师: 蒋大明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办公室: 南103 电话: 51688286 邮箱:dmjiang@
课程简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模型 时域分析法
第四章
《自动控制原理》专科课程标准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地位自动控制原理是空间工程类、机械控制类、信息系统类等相关专业学历教育合训学员的大类技术基础课程。
由于自动控制原理在信息化武器装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将本课程设置为大类技术基础课,对培养懂技术的指挥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所覆盖的知识面较宽,既有较深入的理论基础知识,也有较广泛的专业背景知识,因而,它在学员知识结构方面将起到加强理论深度和拓展知识广度的积极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为了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本课程将在注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引入自动控制发展中的、学员能够理解的新概念和新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科学取舍各种主要理论、方法的比例,正确处理好理论与案例的关系,以适应为部队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适当引入和利用Matlab工具来辅助自动控制原理中的复杂计算与作图、验证分析与设计的结果;本课程应该既使学员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了解它们对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又要促进学员养成积极思考、长于分析、善于推导的能力和习惯。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介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课程采用“一纵三横”的设计思路,具体来说,“一纵”就是在课程讲授中要求贯彻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及设计方法这条主线;“三横”就是在方法讲授中要求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稳准快三个字是分析的核心,也是设计的归宿。
在课程讲授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即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注意理论联系专业实际,例子贴近生活,注重揭示抽象概念的物理意义;注意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注重发挥课程教学网站的作用。
在课程学习中,注重阅读教材、完成作业、课程实验及讨论问题等四个环节,深刻理解课程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与设计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利用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以及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自动控制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打下必要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第1章

图2自动控制系统结构图
Hale Waihona Puke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人工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非 常相似,热电偶就相当于人的眼睛;比较电路完成人大脑的功 能,电机代替人的肌体;人工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虽然采 用不同的装置,但是它们的原理很是相似。在自动控制系统 中,我们经常把比较放大电路以及其他附加装置(主要起校正 作用)称为控制器,而把执行机构(电机)和控制对象(恒温箱) 称为受控对象。这样可以得到控制系统的一般结构图:
中心问题是控制过程的运动规律性。 学科的主要内容是
数学模型 工程分析计算方法 系统一般规律
自动化的诞生
从刀耕火种的年代起,人们就梦想着省时省力地 生产出更多的东西,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人们在 几千年的生产过程中,发明了很多节省力气的工具, 如在河流上建造的水车。可以通过水的冲击带动轮子 转动,实现灌溉、淘米等工作。 工业革命的到来,为自动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 的动力。1788年,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蒸汽机的速 度控制问题,瓦特在自己发明的蒸汽机上安装了一 个飞球,并将它与蒸汽机的阀门连接在一起。这样 当蒸汽机的转速太快时,飞球升高,使阀门开的小 些,蒸汽机会减速。瓦特的这项发明开创了自动调 节装置的应用和研究。这项发明的成功表明自动化 技术已具雏形。
负反馈的特点 它主要是通过输入、输出之间的差值作 用于控制系统的其他部分。这个差值就反映 了我们要求的输出和实际的输出之间的差别。 控制器的控制策略是不停减小这个差值,以 使差值变小。负反馈形成的系统,控制精度 高,系统运行稳定
正反馈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主要是用来对小的变 化进行放大,从而可以使系统在一个稳定的 状态下工作。而且正反馈可以与负反馈配合 使用,以使系统的性能更优。
第一章绪论
超强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绪论2012

自 动 控 制 原 理
教材:自动控制原理(上),吴麒,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1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国防工业出 版社 2 、现代控制工程(第四版),【美】Katsuhiko Ogata 著,卢伯英,于海勋译。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结束
交通运输学院
2019/3/21
1
第一章 绪 论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其他:通信、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经济管理、 家电(电饭煲,洗衣机)航天工程等方面的研 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
结束
交通运输学院
2019/3/21
6
第二节 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
一、自动控制的概念
自 动 控 制 原 理
1、手动控制 水箱水位的手动控制: 观测实际水位,将实际 水位与要求的水位值相比较, 得出两者偏差。根据偏差的 大小和方向调节进水阀门的 开度,即当实际水位小于要 求值时,加大进水阀门开度, 否则减小阀门开度以改变进 水量,从而改变水箱水位, 使之与要求值保持一致。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结束
交通运输学院
自 动 控 制 原 理
浮子:测量作用 连杆、 电位器:比较作用 放大器:放大作用 电动机、减速器和阀门:执行机构 水位自动控制的目的:使偏差减小或消除,使 实际水位达到要求的水位值。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结束
交通运输学院
2019/3/21
9
二、自动控制系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结束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由两大组成部分,即被控对象和自动控制装置(有 时也称为控制器)。自动控制装置又可分为下列几个部 分: (1)测量元件(或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被控量的实际值 或对被控量进行物理量变换的装置。 (2)比较元件(或比较器):它将被控量的实际值(常取 负号)与被控量的希望值(常取正号)相比较,得到偏 差的大小和符号。 (3)放大元件:它能将偏差信号放大。 (4)校正(调节)元件:实现一定 “控制规律”,形成 适当的控制作用。 (5)执行元件:接受校正元件的输出控制信号,产生具体 的控制效果,使被控制量产生预期的改变。 (6)整定元件:给出代表整定值即被控制量应取的数值的 信号。(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而言,多用软件实现,少用硬 件实现)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吴麒习题

第二章1、(本题共15分)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解:)()]()([)()()]()([)()]()([)()()]()([)()(022020*********s F s X s X k s X Ms t f t x t x k t xM s X s X k s X k s DsX t x t x k t x k t xD i a a i a a a a =-+⇒=-+-=+⇒-=+()()21222132k k Ds k s k k m mDs k s G ++++=2、(本题共15分)系统方框图如下,求其传递函数())(s R s C 。
解:2431324321543211)()(H G G H G G G G G G G G G G G s R s C +++= 3、(本题共15分)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解:F i (t )2121)()()(k k k k k t F t y k t y m i +⋅='='+()2122121)()()(k k ms k k k k s F s Y s G i ⋅+++==4. (本题20分) .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解:)()()()()()()()(021202100s F s Y k k Ds ms t F t y k k t y D t ym i i =+++=+++2121)(k k Ds ms s G +++=5. (本题20分)解:⎪⎪⎪⎩⎪⎪⎪⎨⎧+==+=+=⎰⎰dt t i C R t i t u t i t i t i R t i dt t i C R t i t u t u i )(1)()()()()()()(1)()()(220211121110 ⎪⎪⎪⎩⎪⎪⎪⎨⎧+==+=+=)(1)()()()()()()(1)()()(220211121110s I s C R s I s U s I s I s I R s I s I sC R s I s U s U i ()()11)(11222122121221122121+++++++=s C R C R C R s C C R R s C R C R s C C R R s G y 0(t )6、(本题共20分)带有保护套管的热电偶的传热过程可用如下的方程组来描述,12222q q dt dT C m -= 1111q dt dTC m = 222R T T q -= 1121R T T q -=选定T 作为输入1T ,作为输出,完成以下要求。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辅导班自动控制理论讲义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内部讲义第一讲专业信息介绍首先欢迎大家来听我讲课,既然大家选择报考北京理工大学,相信大家对学校的自动化这个专业在全国的一个整体的位置肯定有个大致的了解!我个人认为还是相当不错的!那我们学校招收这个专业的学院很多,主要以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原宇航科学技术学院为主,当然也包括其他几个学院,下面就是08年招生的一个表。
招生学院招生人数(单位: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院)133宇航科学技术学院(2院)34化工与环境学院(5院)13管理与经济学院(8院) 1计算机学院(12院) 22009年由于学校进行了学院调整,原信息学院调整为自动化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以及光电学院,宇航科学技术学院调整为宇航学院与机电学院等,专业调整较大,人数不便统计,在此不一一列举。
总体而言,招生人数很多,但同时报考人数也多,历年来比例均维持在1:3到1:4之间,竞争非常激烈。
整个控制科学与工程这个一级学科下面分了6个方向,分别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运动驱动与控制。
由于各个方向以后的发展不同招生的人数不同,所以报考的人数也不同。
这就导致了复试分数线也不同,所以选好相对应的方向直接影响你是否会被录取。
下面以就自动化学院,宇航学院以及机电学院为例介绍关于此方面的信息。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简称双控)是国家重点学科,所以报考人非常多,其中最出名的导师就是伍清河教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比较偏向于理论研究,有这方面爱好的同学可以报考。
就业方面导航、制导与控制方向是国防重点学科,长期有国家大型项目,所以发展的非常好,其中最富盛名的导师有付梦印教授;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这个比较偏向电子,这个方向的导师有任雪梅等教授,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向的导师主要有陈祥光,彭光正等教授。
系统工程方向也是比较偏向理论的方向,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相比报考的人数会少些,当然钟秋海教授就是这个方面比较权威的专家。
自动控制原理下吴麒

自动控制原理下吴麒自动控制原理是指通过某种设备或系统来实现对某种目标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的原理。
这个原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工业控制、交通控制、机器人控制等等。
在自动控制原理中,吴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对于自动控制原理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吴麒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自动化学科的开创者之一。
他一生致力于自动控制理论研究与应用,对于我国自动控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吴麒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控制理论、系统工程与自动化、工业过程控制与优化等方面。
他在自动控制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改进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精度和鲁棒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他的科研成果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卓有成就,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自动控制原理方面,吴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系统的建模与设计、控制系统的分析与优化、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等方面。
他通过对控制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鸢尾模型理论、滑模控制理论、鲁棒控制理论等等。
鸢尾模型理论是吴麒提出的一种用于描述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控制过程看作是一个多变量系统,在控制系统中使用鸢尾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
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可以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另外,滑模控制理论也是吴麒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滑模控制是一种通过引入滑模面来实现对系统状态的快速调节和控制的方法。
吴麒在滑模控制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能够解决传统的滑模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容易产生“抖振现象”和“超调现象”的问题。
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滑模控制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使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更加可靠和有效。
此外,鲁棒控制理论也是吴麒在自动控制原理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鲁棒控制是一种能够对系统的参数变化和外界扰动具有一定鲁棒性的控制方法。
吴麒在鲁棒控制理论中提出了一种鲁棒性分析和设计方法,能够使控制系统对参数变化和扰动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推导出 与之间的关系 (1)传递函数 (2)微分方程 二.框图变换 1)交叉反馈
此例说明交叉点左右移动对传递函数的影响,跨越点,求和点要注 意
2)有扰动输入的情况 a)求 y ( s) b)求 y ( s )
r ( s)
(f=0)
(r=0)
f ( s)
c) 为使 y 不受扰动 f 的影响应如何选
把上面的随动系统用传递函数表示,并化成框图
( L[
d2y ] s 2 y ( s ) sy (0) y ' (0) ,什么是零初始条件? 2 dt
如何从该框图求得 与 之间的关系?
从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3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 1)R—L—C 电路
根据电路基本原理有:
di uc ur Ri L dt du ic c dt
d 2uc du Lc 2 Rc c u c u r dt dt 2)质量-弹簧-阻尼系统
0
举例: f (t ) 1(t )
1 1 F ( s ) e st dt e st 0 s s 0
常见函数的 Laplace 变换: 1 1(t ) s 1 t 2 s 1 e t s
s 2 s cos t 2 s 2 用 Laplace 变换解微分方程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2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5.从控制方式上分 1.按偏差控制 2.复合控制 3.先进的控制策略
四.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 稳定 2. 静态指标 品质、性能 3. 动态指标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支路:两节点之间的定向线段 回路:闭合的通路 不接触回路:没有公共节点的回路
前面补充题 1 用信号流图表示如下:
计算信号流图中的两节点之间的传递函数用梅逊公式
H (s) 1 Qi (s) i (s) i
Qi ( s ) 第 i 条前向通路传递函数的乘积
流图的特征式= 1 - 所有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每两个互不接 触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每三个….
G4 ?
a) b)
y ( s)
r ( s)
G1G2 1 G1G2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10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y ( s)
(G G G )G 3 4 1 2 1 G1G2 f ( s)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自动控制理论
一. 介绍课程基本情况 学时 64 还要适当减少 教材: 《自动控制原理》上下册 吴麒主编 参考书: 现代控制工程 绪方胜彦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戴忠达 自动控制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李友善 Matlab 讲义及有关该软件的工具书 实验: 模拟实验(控制理论实验室) Matlab(自己做) 实验后一周交报告 作业: 每章交一次 教员: 辅导: 期中考试待定, 17—18 周期末考试(笔试) 二. 本课程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 1.信息学院的五大平台课之一,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控制论基础 2.课程改革情况 3.学习方法 应用数学工具分析解决工程问题 思维方法 抽象 综合 4.学术活动 IFAC—中国自动化学会—专业委员会 IFAC’99 北京 CDC, ACC, ECC, CCC 三. 介绍我国的自动化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1949. 上海交大 张钟俊 伺服系统 1950. 清华大学 钟士模 自动调节原理 1970 末 清华及全国一些重点大学 现代控制理论及最优控制 80 年代 最优 自适应 辨识 随机 大系统 鲁棒 90 年代 模糊 智能 CIMS 信息技术,网络 要求:基础 交叉 独立学习 接受新东西的能力 科技活动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补充题: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12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4. 信号流图
节点表示变量
(信号流图表示) (框图表示) 两节点之间的传递函数叫传输(增益),用直线加箭头表示
1.随动系统的例子: (图见教科书《自动控制原理》上册 P20 图 2.11)
+ -
ψ
3 1 2
11
φ
10
Ia
4 7 5 F 8 + 6 12 D 9
If
1)电位器组.
u p k p ( )
2)放大器-发电机励磁
Rf I f Lf dI f dt kau p T f dI f dt If ka up Rf
电路方程: 动力学方程:
u r E a La
di a Ra i a dt
(1) (2)
(3) (4)
(5)
M Mc J
Ea k d M k d ia
d dt
(4) (2)
得: ia
J d M c k d dt kd
(3) (5) (1)得:
3)发电机-电动机组
E f kg I f Ta Tm d 2 d 1 Tm Ef 2 dt kd dt d kt dt
4)传动机构
整理得:
T f Ta Tm d 4 (T f Ta ) d 3 T f Tm d 2 1 d k k k dt 4 dt 3 dt 2 k dt k k p ka k g ke R f kd
当
y(s)
0 即 G4
f ( s)
G3 ,y 不受 f 影响 G1
3)顺馈的例子:
变换框图:
y ( s) r ( s)
Hale Waihona Puke (G1 G2 ) G3 1 G3 G 4 G1G3 1 1 G3 G 4
也可把它看成是双输入系统
+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11
L dM c Ra La J d 2 Ra J d kd ur ( a Mc) 2 k d dt k d dt Ra dt kd
整理并定义两个时间常数
JRa Tm 2 kd La Ta Ra
机电时间常数
电磁时间常数
电机方程
Ta Tm
1 d 2 d Tm u r (........) 2 dt kd dt
y 1 (Q1 1 Q2 2 ) r
补充题 2.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14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1-
L L L
a b a b c
c
..........
i 余子式, 从中处除去与第 i条前向通路接触的回路
此例,有前向通路三条
Q1 G1G2 G3G4 G5
Q2 G1G4 G5 G6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13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8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3. 框图及其变换 一. 框图的几种连接方式
串联
传递函数相乘
y ( s) u(s)
G1 ( s )G2 ( s )
并联
传递函数相加
y(s) u(s)
G1 ( s) G2 ( s )
反馈
G(s):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 H(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 G(s)H(s):开环传递函数 (u yH )G y y ( s) u(s)
2
sin t
dy T yr dt y(0} 0
方程两边进行 Laplace 变换(零初始条件)
r 1
Ts y ( s ) y ( s ) r ( s )
r ( s) 1 1 1 y ( s) . Ts 1 Ts 1 s s
由牛顿定律:
F ma
F ky f dy d2y m 2 dt dt
m
d2y dy f ky F 2 dt dt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4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3) 电动机:
1 s 1 T
反变换
y (t ) 1(t ) e
t T
当 r (t ) (t )
y ( s)
1 1 Ts 1 T
t
1 s 1 T
反变换
1 y (t ) e T T
7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
更多资料请联系 QQ1070831599,(*^__^*) 祝大家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