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实验汇总
高中物理6个电学实验

高中物理6个电学实验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电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电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下面将介绍6个适合高中物理学生进行的电学实验。
**实验一: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实验目的:**了解电池的电动势,并学会用伏特表进行电动势的测量。
**实验材料:**伏特表、导线、干净的电池。
**实验步骤:**1. 将伏特表的两个引线分别连接到正负极,观察伏特表指针的偏转情况。
2. 分别连接不同规格的电池,记录下伏特表指针的示数。
3. 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计算出电池的电动势。
**实验二:欧姆定律实验****实验目的:**验证欧姆定律,了解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电阻丝、安培表、伏特表。
**实验步骤:**1. 接上电路,电池连接到伏特表、安培表,通过电阻丝,构成串联电路。
2. 调节电压,记录下相应的电流和电压数值。
3. 绘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理解这两种电路的连线方式。
**实验材料:**电池、开关、灯泡、导线等。
**实验步骤:**1. 搭建串联电路:将多个灯泡依次串联连接,接通电源进行观察。
2. 搭建并联电路:将多个灯泡并联连接,接通电源进行观察。
3. 对比两种电路的亮度、电流和电压等数据,总结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四:焦耳效应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焦耳效应,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的发热现象。
**实验材料:**导线、电池、安培表、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1. 用导线连接电池,使电流经过导线,记录电流值。
2. 使用温度计测量导线的温度变化。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焦耳热量,观察焦耳效应现象。
**实验五:磁感应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磁场,验证电流与磁场的关系。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指南针等。
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大全

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大全实验一:串联电阻的测量实验目的:学习如何测量串联电阻。
实验原理: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电阻值之和。
实验步骤:1.准备一块串联电阻电路板,上面有三个电阻,分别标有电阻值为2欧姆、4欧姆和6欧姆。
2.将电路板接入一个直流电源,并连接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
3.调整直流电源的电压,使得电路中的电流保持恒定。
4.分别测量并记录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
5.通过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值,并与电路板上标注的电阻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电阻值与电路板上标注的电阻值相符。
实验二:并联电阻的测量实验目的:学习如何测量并联电阻。
实验原理: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1/总电阻= 1/电阻1 + 1/电阻2 + 1/电阻3。
实验步骤:1.准备一块并联电阻电路板,上面有三个电阻,分别标有电阻值为2欧姆、4欧姆和6欧姆。
2.将电路板接入一个直流电源,并连接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
3.调整直流电源的电压,使得电路中的电流保持恒定。
4.分别测量并记录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
5.通过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值,并与电路板上标注的电阻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电阻值与电路板上标注的电阻值相符。
实验三:欧姆定律的验证实验目的: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指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不变。
实验步骤:1.准备一块电阻为10欧姆的电阻丝。
2.将电阻丝接入一个直流电源,并连接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
3.调整直流电源的电压,记录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
4.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再次测量并记录电流和电压值。
5.将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值进行比较,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结果:电流与电压成正比,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四:安培定理的验证实验目的:验证安培定理,即并联电阻中电流分配的规律。
实验原理:安培定理指出,在并联电阻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值成反比。
实验步骤:1.准备一块并联电阻电路板,上面有两个电阻,分别标有电阻值为3欧姆和6欧姆。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
一、前言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是电学知识的实践运用,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电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包括静电实验、电流实验等,希望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实验指导和学习参考。
二、静电实验
静电实验是研究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
学习静电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荷的性质和作用。
在静电实验中,可以通过摩擦等方式给物体带上静电荷,然后观察不同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现象,验证库仑定律等原理。
三、电流实验
电流实验是研究电荷流动的实验。
学习电流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特性。
在电流实验中,可以通过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方式观察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验证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原理。
四、磁场实验
磁场实验是研究磁场的实验。
学习磁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磁场的特性和作用。
在磁场实验中,可以通过电磁铁、磁铁等方式观察磁场的产生和磁场对物体的影响,验证安培环路定理、磁感应定律等原理。
五、总结
通过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夯实电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理解。
希望学生们在实验中能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成为真正的物理学研究者。
物理必修三电学实验

物理必修三电学实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物理实验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学实验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物理必修三中,电学实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电学实验,我们可以深刻理解电的性质和规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物理必修三中的电学实验吧。
一、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实验1. 实验原理: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和电流是成正比的关系,即电流大小与电压大小成正比。
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会通过改变电压大小,观察电流的变化,来验证这一定律。
(1) 直流电源(2) 电流表(3) 电压表(4) 电阻丝(5) 电压表(6) 开关(1) 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电流表和电压表上。
(2) 将电流表和电压表与电阻丝相连,电阻丝的两端连接开关。
(3) 关闭电源,调节电源的电压大小,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4) 改变电压大小,继续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5) 将实验数据整理,画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
二、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串联电路是电路中元件依次排列在一条线上,而并联电路是电路中元件并列排列的,不同电路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电流和电压的分布。
(1) 搭建串联电路:将灯泡依次排列在一条线上,连接电源和开关。
(2) 搭建并联电路:将灯泡并列排列连接到电源和开关上。
(3) 关闭电源,开启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压电流的表现。
(4) 拔掉某一个灯泡,观察其他灯泡的表现。
(5) 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而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而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这说明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会对电流和电压的分布产生影响。
三、电能转换实验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电能的转换规律。
电能可以通过不同元件进行转换,例如电阻丝转换为热能,电能转换为光能等。
电学小实验

第四节电学小实验电1:摩擦起电器材:塑料尺、碎纸屑过程:用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数下,然后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现象:纸屑被塑料尺吸起来,有一些纸屑吸到塑料尺上即刻被弹开。
解释:纸屑接触带电的塑料尺后,电荷发生转移,使纸屑与梳子带了同种电荷而排斥。
结论: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注:头发干燥时,实验效果好。
电2:摩擦起电器材:小气球过程:先将小气球充足气,然后与衣服(或头发)摩擦几下,贴近黑板(或墙壁)。
现象:小气球粘在黑板上。
结论:摩擦后物体带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电3:自制电池器材:盐水、铜片、铝片、电压表、导线、烧杯过程: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铝片放在盐水中,两片间有一定的距离,观察现象。
现象:电压表指针发生偏转。
结论:制成简易的电池。
电4:水果电池器材:铜丝、铁丝、菠萝、导线、电压表过程: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丝和铁丝插入菠萝中,二者相距一定的距离,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现象: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结论:利用水果也可以做成电池。
(水果的水分和酸度越高,电压越高)电5:区分导体、绝缘体器材:干电池节、小灯泡、导线、硬币、格尺、铅笔、玻璃等身边的物体。
过程:将干电池、小灯泡用导线连接起来,留出两个线头不接,分别将准备的硬币、格尺等物体接在两个线头之间,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接入硬币、钢尺等,小灯泡发光;接入塑料尺、玻璃等物体时,小灯泡不发光。
结论:硬币、钢尺等是导体;塑料、玻璃等是绝缘体。
电6: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器材:铜丝、镍铬合金丝(与铜丝粗细相同的一根、粗细不同的一根)、电池、开关、导线、电流表、小灯泡、日光灯丝、酒精灯(或打火机)、鳄鱼夹。
过程:先把电池、导线、小灯泡、电流表连成电路,留出两个线头接上鳄鱼夹。
(1)取粗细相同、长短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各一根,分别接入两个线头中,闭合开关,比较的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
有哪些适合小学生的电学实验

有哪些适合小学生的电学实验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电学实验,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电学实验。
实验一:简单电路连接材料准备:电池盒、电池、灯泡、灯座、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1、将电池放入电池盒中,注意电池的正负极方向。
2、将灯泡拧入灯座中。
3、用导线将电池盒、灯座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闭合电路。
4、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这个实验可以让小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即电源(电池)、导线、用电器(灯泡)和开关。
同时,让他们明白只有形成闭合电路,灯泡才能发光。
实验二:自制水果电池材料准备:柠檬、铜片、锌片、导线、发光二极管。
实验步骤:1、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柠檬中,两者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2、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分别与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相连。
3、观察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
通过这个实验,小学生可以了解到水果中含有酸性物质,能够导电,从而产生电流。
同时,也能让他们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初步的认识。
实验三:导体与绝缘体的检测材料准备:电池盒、电池、灯泡、灯座、导线、各种常见材料(如塑料、木头、金属、橡皮等)。
实验步骤:1、按照简单电路连接的方法组装好电路。
2、分别将各种材料接入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3、记录哪些材料能使灯泡发光,哪些不能。
这个实验可以让小学生明白导体能够导电,绝缘体则不能导电,帮助他们区分常见材料的导电性。
实验四: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材料准备:电池盒、电池、灯泡(两个或多个)、灯座、导线。
实验步骤:1、串联电路:将电池、灯泡、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形成串联电路,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2、并联电路:将电池与两个灯泡分别用导线连接,使两个灯泡处于并联状态,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通过对比这两种电路连接方式,小学生可以了解到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电学实验专题

电学实验专题1. 引言电学实验是电子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中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之一。
通过进行电学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电路原理、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实际工程中电路设计与故障排除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电学实验,包括电路基础实验、电源实验和电路测量实验。
每个实验将依次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等内容。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够对电学实验有更深入的了解。
2. 电路基础实验2.1 配电箱电路实验2.1.1 实验目的通过配电箱电路实验,了解电路连接的基本原理,熟悉电路元件的使用方法。
2.1.2 实验原理配电箱电路实验是通过使用配电箱以及电路连接线、电阻、电容等元件,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装置。
通过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实验者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电路行为,如电阻、电容的作用以及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
2.1.3 实验步骤1.在配电箱上找到合适的插孔,并插入所需的电阻、电容等元件。
2.使用电路连接线连接各个元件,构建一个完整的电路。
3.接通电源,观察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变化。
2.1.4 实验结果根据所选用的电阻、电容等元件不同,实验结果可能有所差异。
可以通过实验记录仪器测得的数据,绘制电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进一步分析电路的特性。
2.2 滤波电路实验2.2.1 实验目的通过滤波电路实验,了解滤波器的基本原理,掌握滤波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2.2.2 实验原理滤波电路实验是通过搭建一定类型的滤波电路,将输入信号中的某些频率成分滤除或衰减,获得所需的信号。
根据滤波器类型的不同,可以实现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带通滤波或带阻滤波等功能。
2.2.3 实验步骤1.根据所需的滤波器类型,选择合适的滤波电路结构。
2.搭建滤波电路,连接输入信号源和输出信号接收器。
3.调整滤波电路的参数,如电阻、电容等数值,直到满足滤波要求。
4.输入不同频率的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2.2.4 实验结果根据滤波电路设计的不同,实验结果可能有所差异。
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大全

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大全1.串联电路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的特性。
实验材料:干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步骤:a.将两个干电池排列在一起,正极连接负极,负极连接负极。
b.用导线将干电池与灯泡连接,注意连接的顺序。
c.将开关放在导电线的中间位置。
d.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实验结果:a.当灯泡发出很暗的光或不发光时,电压表示不为零,电流表也示不为零。
b.当灯泡发出很亮的光时,电压表示不为零,电流表也示不为零。
结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是相同的,电压在各个元件之间是不同的。
2.并联电路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并联电路的特性。
实验材料:干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步骤:a.将两个干电池排列在一起,正极连接正极,负极连接负极。
b.用导线将干电池与灯泡分别连接。
c.将开关放在导线的中间位置。
d.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实验结果:a.当灯泡发出很暗的光或不发光时,电压表示不为零,电流表也示不为零。
b.当灯泡发出很亮的光时,电压表示不为零,电流表也示不为零。
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上的电压相同,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分流。
3.电阻的测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电阻的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电阻器、导线、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步骤:a.将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在电阻器两端。
b.通过改变电压表的值,测量电阻器上的电压。
c.通过改变电流表的值,测量电阻器上的电流。
d.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电阻的大小。
实验结果:a.当电压和电流均为正常范围时,电阻的测量结果较准确。
b.当电压和电流过大或过小时,电阻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结论:测量电阻时,需要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关系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干电池、导线、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步骤:a.用导线将干电池与电阻器连接成串联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学实验汇总1、伏安法测电阻为了测量一个“6.3V,1W”的小电珠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给出以下器材:A.电流表(3A,0.004Ω)B.电流表(0.6A,0.02Ω)C.电压表(10V,1kΩ)D.电压表(15V,15kΩ)E.电源(6V,2A)F.电源(9V,1A)G.滑动变阻器(0-20Ω,0.8W)H.滑动变阻器(0-50Ω,0.5W)I.导线若干,开关一个(1)为测量安全和尽量准确,应选用器材(2)画出电路图。
2、用电压表替代电流表测电阻用以下器材测量电阻R x的阻值(900~1000Ω):电源E: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画出测量电阻R 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2)若电压表V1的读数用U1表示,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 x的公式为R x=3、用电流表替代电压表测电阻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电流表A1(量程250mA,内阻r1为5Ω);标准电流表A2(量程300mA,内阻r2约为5Ω);待测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0V,内阻r约为1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1)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2)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用测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1的阻值的计算公式是R1= 。
4、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消除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总存在系统误差。
按下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这种系统误差。
该实验的第一步是:闭合电键S1,将电键S2接2,调节滑动变阻器R P和r,使电压表读数尽量接近量程,读出这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I1。
请接着写出第二步,并说明需要记录的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以上记录数据计算被测电阻R x的表达式是R x=______。
5、用定值电阻的电流表充当电压表测内阻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 X的阻值(约100Ω):电源E,电动势约为6.0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电阻r1=20Ω;电流表A2,量程0~300mA,内电阻r1=4Ω;定值电阻R0,阻值R0=20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①要求测量中尽量减小误差,并测多组数据。
试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 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②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将图中所示的实物连成实验电路。
R PVAS21R XrS12③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
则由已知量和测量量计算R X的表达式为R X=_________。
6、用替代法测电流表的内阻电流表G(Ig=200μA或300μA),电流表G′(I g=300μA),滑动变阻器R′(0~1750Ω),滑动变阻器R0(0~50Ω),电阻箱(0~9999Ω),直流低压电源,单刀双掷开关,导线等.测量G的内阻。
7、用电流表充当电压表测电流表的内阻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r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并测量多组数据.(1)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2)若选取测量中的一组数据来计算r1,则所用的表达式r1=。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电流表A1,量程10mA,内阻r1待测(约40Ω);电流表A2,量程500μA,内阻r2=750Ω;电压表V,量程10V,内阻r3=10kΩ;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50Ω;电池E,电动势1.5V,内阻很小;开关S,导线若干.8、利用半偏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方法一:用如左图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1V的电压表的内阻R V(R V在800-900Ω之间).提供的器材还有: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B.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Ω;C.电池组,电动势约6V,内阻可忽略不计;D.导线和开关。
方法二:量程为3V的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3kΩ,要求测出该电压表内阻的精确值,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A.阻值范围为0.1Ω到9999.9Ω的电阻箱;B.开路电压约为5V,内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源E;C.导线若干和开关。
9、无刻度电表的灵活运用在分组实验中有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我们从该实验知道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至少应使电源连接不同负载两次,然后利用全电路欧姆定律求解。
但现在只有一个定值电阻可用作负载;另外,应由电流表和电压表两个表,但现在只有一只电压表,而且是没有刻度值的;不过考虑到电压表电阻很大,而且题目只要求测出电源的内阻,应该怎样测量。
10、黑箱的研究某同学对黑箱(见图1)中一个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正确测量,他发现该元件两端的电压U ab(U ab=U a-U b)与流过它的电流I之间的变化关系有如下规律①当-15V<U ab<0V时,I近为零。
②当U ab≥0时,U ab和I的实验数据见下表:⑴在图2中画出U ab≥0时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用铅笔作图)。
⑵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该元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将此黑箱接入图3电路中,并在该电路的cd两端输入如图4(甲)所示的方波电压信号u cd,请在图4(乙)中定性画出负载电阻R L上的电压信号u ef的波形。
编号 1 2 3 4 5 6 7U ab/V 0.000 0.245 0.480 0.650 0.705 0.725 0.745I/mA 0.00 0.15 0.25 0.60 1.70 4.25 7.50a b图111、实物连线欲将量程为100μA 内阻为500Ω的灵敏电流表改装为量程为1.0mA 的毫安表。
⑴需要给它_____联一只R =_____Ω的电阻。
⑵需要用一只标准毫安表对改装毫安表进行校对。
校对所用的器材的实物图如下(其中标准毫安表事先已与一只固定电阻串联,以防烧表)。
校对过程要求通过毫安表的电流能从0连续调到1mA 。
⑶按要求在方框中画出校对电路图,并在所给的实物图上连线。
12、多用电表的使用与电路的连线问题某同学准备测定一只电阻的阻值。
方法是:⑴先利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该多用电表电阻档有3种倍率,分别是×100Ω、×10Ω和×1Ω。
该同学选择×10Ω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小。
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请你依次写出接着应该进行的主要操作步骤: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
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那么测量结果是________Ω。
⑵为了更准确地测量这只电阻的阻值,该同学继续用伏安法进行测定。
除被测电阻R 外,手边的实验仪器如图所示,有:A .直流电源,电压10V ,内阻不计; B .电压表,量程0-3-15V ,内阻约5kΩ; C .电流表,量程0-0.6-3A ,内阻约20Ω; D .毫安表,量程5mA ,内阻约50Ω; E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0Ω; F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Ω; G . .电键一只、导线若干。
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并要求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尽量方便。
请用笔画线作为导线,将你选用的仪器连接起来。
⑶采用上述电路测电阻仍然会有系统误差。
这个系统误差主要是由________引起的。
13、电表的改装现有一块59C2型的小量程电流表G (表头),满偏电流为50μA ,内阻约为800~850Ω,把它改装成1.0mA 、10mA 的两量程电流表。
可供选择的器材有: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20Ω;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100kΩ;电阻箱R /,最大阻值9999Ω;定值电阻R 0,阻值1kΩ;电池E 1,电动势1.5V ;电池E 2,电动势3.0V ;电池E 3,电动势4.5V ;(所有电池内阻均不计);标准电流表A ,满偏电流1.5mA ;单刀单掷开关S 1和S 2,单刀双掷开关S 3,电阻丝及导线若干。
⑴采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表头的内阻,为提高测量精确度,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________;选用的电池为_______。
⑵将G 改装成两量程电流表。
现有两种备选电路,如图2和图3所示。
图 为合理电路,另一电路不合理的理由是 。
⑶将改装后的电流表与标准电流表逐格进行核对(仅核对1mA 量程),画出所用电路图,图中待核对的电流表符号用 来表示。
14、利用1U-R 图线确定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 在做测量电源电动势E 和内阻r 的实验时,提供的器材是:待测电源一个,内阻为R V 的电压表一个(量程大于电源的电动势),电阻箱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为了测量得更加准确,多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R ,读出电压表的相应示数U ,以1U为纵坐标,画出1U与R 的关系图象(该图象为一直线)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得到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m ,直线的斜率为k ,试根据以上信息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写出E 、r 的表达式,E = ,r = .15、利用“外加电阻R ”的方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测量电源B 的电动势E 及内阻r ,(E 约为4.5V ,r 约为1.5Ω).可选用的器材如下: 量程为3V 的理想电压表V ;量程为0.5A 的电流表A(有一定内阻);5102050100500 1k ∞ΩEV3 15A30.mA G RR /S 2S 1E图1G R aR b10mA 1mA图2S 3 G R dR c10mA 1mA图3S 3A /固定电阻R =4Ω; 滑动变阻器 R ′; 开关S ,导线若干.(1)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2)实验中,当电流表的读数为I 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1,当电流表的读数为I 2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2,则可求出E = ,I = :(用I 1、I 2、U 1、U 2及R 表示).电学实验汇总答案1、【47】伏安法测电阻为了测量一个“6.3V ,1W”的小电珠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给出以下器材: A.电流表(3A,0.004Ω) B.电流表(0.6A ,0.02Ω) C.电压表(10V ,1kΩ) D.电压表(15V ,15kΩ) E.电源(6V ,2A )F.电源(9V ,1A )G .滑动变阻器(0-20Ω,0.8W ) H.滑动变阻器(0-50Ω,0.5W ) I.导线若干,开关一个(1)为测量安全和尽量准确,应选用器材 (2)画出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