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窄谱红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针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常规药物在皮肤科临床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常规药物在皮肤科临床患者中的应用体会马长孝;庄殿英【摘要】目的探讨在皮肤科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随机将80例湿疹、60例荨麻疹、60例玫瑰糠疹及60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湿疹40例、荨麻疹30例、玫瑰糠疹30例及银屑病30例.接受常规治疗者为A 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者为B组.对比两组间各类疾病治疗前后的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的改善情况.同时对比两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各类疾病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间治疗前PASI皮肤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接受治疗1个月后,B组中各类疾病的PASI皮肤显著低于A组(P<0.05).且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而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P<0.05).此外,两组各类疾病间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皮肤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5(013)003【总页数】3页(P47-49)【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皮肤科疾病;常规治疗;临床疗效【作者】马长孝;庄殿英【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广东汕头515154;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广东汕头5151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1皮肤科疾病为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疾病类型之一,此类疾病不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同时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
目前,在临床皮肤疾病的治疗中,虽已出现多种临床治疗方案,但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所达到的临床治疗效果却存在一定差异[2-3]。
为有效的提高皮肤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近年来我院在皮肤科疾病的治疗中,将复方甘草酸苷应用于其中,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将我院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女性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观察

疗 原 发 病 及 联 合 运 用 抗 炎 药 物 对 症 处 理 ,但 临 床 上 有 许 多
患 者 并 无 明 确 原 发 病 。常 规 使 用 非 甾 体 类 抗 炎 药 或 皮 质类 固 醇 激 素疗 效 不 佳 、复 发 率 高 且 不 良反 应 较 多 。 氨 苯 砜 能 抑 制 溶 酶 体 酶 的 活 性 ,并 有 干 扰 多 形 核 细 胞 髓 性 过 氧 化 物 酶 的作 用 ,近年 应用 氨 苯 砜 治 疗 皮 肤 血 管 炎 性 疾 病 的 报 道 较 多 。结 节 性 红 斑 急 性 炎 症 阶 段 病 理 组 织 象 主 要 表 现 为 小 叶 间 隔 内 毛 细 血 管 及 小 血 管 的 扩 张 ,管 周 的 嗜 中 性 粒 细
1 临 床 资 料
1 1 一 般 资料 .
4 2 1 两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见 表 1 .. 。
表 1 两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 ) 例
共观察 8 2例 ,均 为 湖 北 省 妇 幼 保 健 院皮 肤 科 门诊 女 性
患 者 ,年 龄 2 5 2— 0岁 ,平 均 3 . 0 5岁 ;病 程 2周 ~ 2年 ,平
胞 浸 润 ,运 用 氨 苯砜 能 干 扰 嗜 中性 粒 细 胞 的 活 性 , 减 轻
浸 润 程 度 ,能 有 效 的控 制 炎 症 反 应 ,从 而 促 进 皮 损 的 消 退 。
4 1 疗 效 标 准 、
甘 草 为 临 床 常 用 中 药 ,具 有 缓 急 止 痛 、调 和 药 性 、清
而确诊 。
1 3 排 除标 准 .
( ) 有 明 确 的 原发 病 如 结 核 病 、 自身 免 疫 性 疾 病 、恶 1 性 肿 瘤 等 ; ( ) 有 严 重 的 心 、肝 、 肾 功 能 损 害 及 严 重 免 疫 2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0例疗效观察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0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4-01-15T16:14:43.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作者:顾兰秋吴波[导读] 银屑病是一种在多基因遗传背景下、受多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和诱导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皮肤病,其中寻常性占99%以上。
顾兰秋吴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四川成都 610017)【摘要】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方法:将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信封法“双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同时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外用卡泊三醇软膏1日1次;对照组60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外用卡泊三醇软膏1日1次。
2组疗程均为8周。
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 (PAsI)评分来评价疗效。
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布为,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B-UVB 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银屑病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银屑病窄谱中波紫外线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中图分类号】R75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087-01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慢性皮肤病,病程迁延且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尚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目前,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已成为银屑病常规治疗方法之一,我科于2013年1月~2013年8月采用NB-UVB照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与单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本科门诊患者,临床诊断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年龄18~65岁,病程6个月~36年。
中西药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效果观察

犆犾犻狀犻犮犪犾狅犫狊犲狉狏犪狋犻狅狀狅狀狋犺犲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狅犳狀狅犱狌犾犪狉犲狉狔狋犺犲犿犪狑犻狋犺犆犺犻狀犲狊犲犪狀犱犠犲狊狋犲狉狀犿犲犱犻犮犻狀犲
LinJianhua
ZizhongCountyPeople'sHospital,Neijiang,Sichuan641200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andanalyzetheclinicaleffectof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inthetreatmentofnodularery thema.Methods:60patientswithnodularerythematreatedinourhospitalwereincludedinthecontrolgroupandweretreated withroutinewesternmedicine.Another61patientswhoweretreatedinourhospitalduringthesameperiodwereincludedin thestudygroupandtreatedwithChineseand Westernmedicine.Theclinicaleffectsoftwogroupsoftreatmentmethodswere comparedandanalyzed.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study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 group(犘 <0.05).Therewerenoseriousadversereactionsinthetwogroupsaftertreatment.After3monthsoffollowupob servation,therecurrencerateofthestudygroupwas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犘 <0.05).Conclusion:Theclini caleffectofChineseand Westernmedicineinthetreatmentofnodularerythemaisremarkable.Itcaneffectivelyimprovethe treatmentefficiency,reducetherecurrencerateofpatients,andfurtherimprove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Itisworthpopu larizinginclinicalpractice. [Keywords]Chineseand Westernmedicine;Nodularerythema;Clinicaleffect
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分析

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寻常型银屑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26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2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的基础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以及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为(9.7±1.2)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为(4.8±0.9)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S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10.6%,观察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1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寻常型银屑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较复方甘草酸苷单独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没有增加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窄谱中波紫外线;寻常型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由于感染、遗传以及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导致的表皮细胞角化不全或者增殖过度,造成皮肤出现红斑、鳞屑等特征性临床表现的疾病[1]。
寻常型银屑病是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其总数的90%以上[2]。
近年来,窄谱中波紫外线在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科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2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78例,女54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2.5±11.2)岁,发病时间6~50个月,平均发病时间(22.5±10.2)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72例,女60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2.3±10.9)岁,发病时间8~45个月,平均发病时间(21.9±10.9)个月。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价值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价值作者:周敏玲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31期【摘要】目的探究玫瑰糠疹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UVB)、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我所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玫瑰糠疹患者中选取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NB-UVB)照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77.5%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2.5%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窄谱中波紫外线;复方甘草酸苷;玫瑰糠疹【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1..02玫瑰糠疹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炎症性和自限性皮肤病,病发后的临床特征为红斑、丘疹以及鳞屑,且丘疹部位会瘙痒。
该病病因复杂,与病毒感染、变态反应、药物刺激、过敏和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
缩短病程、缓解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是目前治该病的原则,临床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复方甘草酸苷、抗组胺药以及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治疗该病,具体哪种治疗方法最有效还需要不断探究[1]。
基于此本文将我所收治的玫瑰糠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单一使用NB-UVB照射、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所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玫瑰糠疹患者中选取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22例,女18例,年龄17~50岁,平均(24.3±2.3)岁,病程4 d~2个月,平均(18.2±0.4)d;观察组有男21例,女19例,年龄17~45岁,平均(25.1±2.4)岁,病程5 d~2个月,平均(21.1±2.1)d。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疗效分析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疗效分析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银屑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药物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0.0%,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B-UVB 照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银屑病治疗方法标签:银屑病;窄谱中波紫外线;复方甘草酸苷;疗效分析银屑病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牛皮癣,其临床症状以红斑和鳞屑为主,以头皮和四肢发病为常见,也可全身性发病,具有病程长、难根治、易复发等特点,可造成患者皮肤瘙痒、表皮肿胀、全身弥漫性潮红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1]。
为了探讨其临床有效治疗方法,笔者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银屑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银屑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为(32±2.1)岁;病程0.5~12年,平均病程为(6.5±1.4)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重要器官功能异常患者。
所有患者近3个月内均未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用药剂量为50~75mg/次,每日3次,持续用药8周,完成1个治疗疗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能窄谱红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针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6-07-14T16:29:01.2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作者:张硕
[导读] 采用高能窄谱红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针治疗结节性红斑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人民医院皮肤科
摘要:目的:观察高能窄谱红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针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112例我院皮肤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结节性红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每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针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高能窄谱红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复发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93%,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但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高能窄谱红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针治疗结节性红斑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安全可靠,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能窄谱红光;复方甘草酸苷针;结节性红斑;临床效果
为了提高结节性红斑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我院选取112例相关患者,对高能窄谱红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针疗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皮肤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结节性红斑患者中随机选取112例进行研究,入选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该症的诊断标准[1-2],治疗前未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排除妊娠和哺乳期、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和免疫性疾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收入56例,其中男18例,女38例;年龄为23~56岁,平均为(39.58±12.32)岁。
观察组纳入剩余56例,其中男16例,女40例;年龄为25~58岁,平均为(39.31±13.45)岁。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和年龄分布等基本资料,组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针治疗,每天1次,静点,持续治疗14天为1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高能窄谱红光治疗,治疗仪器为光子治疗仪(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Camation-33),高能窄谱红光治疗的波长为(640±10)nm,其中输出功率参数为12w,输出光功率的密度参数为70mw/cm2,2次/天,30分钟/次,照射时,探头和破损皮肤应保持15厘米的垂直间距。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判断标准如下[3]:①痊愈:结节消失后无新发结节,无疼痛和压痛感;②显效:3/4的结节消退,疼痛和压痛感明显减轻;③有效:2/5的结节消退,疼痛和压痛减轻;④无效;结节消退不足2/5,且疼痛和压痛感无明显变化;其中痊愈、显效和有效纳入总有效率统计范围。
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临床治疗效果、疾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资料均用n(%)表示,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x2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疾病,以双下肢皮肤疼痛性结节最为常见,脂肪小叶间隔性脂膜炎是其主要的病理特点。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春秋是该病的高发季节,且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感染、雌激素、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肿瘤等多种因素都和结节性红斑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
本次研究采用药物联合物理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有由表1和表2可知,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复发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93%,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但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这是因为:①复方甘草酸苷针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抗炎、
抗过敏等作用,具有和类糖皮质激素相似的作用,但是却无不良反应,能够抑制多种炎性介质的生成。
同时,复方甘草酸苷针还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为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②高能窄谱红光的照射,可以激发细胞内线粒体的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多种酶的活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皮损的消退[4]。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采用高能窄谱红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针治疗结节性红斑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安全可靠,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淑梅.化淤散结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结节性红斑45例临床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2015,12(13):1100-1101.
[2]韦无边,卢柳伊,覃崇宁.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病科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16(10):2988-2991.
[3]李媛媛,钟文俊,池丽俏.中西医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结节性痒疹[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2,04(21):328-329.
[4]张建波,栾宏伟,魏秀梅.茵栀黄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6(03):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