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图片ppt课件

合集下载

皮肤病学-结节性红斑

皮肤病学-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
皮下脂肪的炎症性疾病
血管炎
发病情况
Willian 首次报道
无明显季节性、规律性
英国近郊发病率2.4/10000
病因

复杂 感染

病毒(痘病毒、肝炎病毒、类疱疹病毒)


支原体
衣原体 链球菌 结核 真菌感染 卤化物

药物



磺胺类
避孕药
病因
疾病
肉样瘤
组织病理

多形性、无特异性。 早期 急性血管损害表现 表皮正常,真皮上部轻度水肿,血管周围散在炎性浸润。真皮中下部和皮下 组织的上部,呈非特征性急性炎症改变,水肿明显,胶原纤维肿胀,血管扩 张,不同程度红细胞外渗,和大小不等炎症区。 早期浸润为中性粒细胞,48小时后主要为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 有时在脂肪间隔可见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管壁增厚,偶有血栓形成 和纤维化及纤维蛋白样变,无结核结构。

实验室检查

急性单纯型,血常规有淋巴细胞分类增加,ASO可增高,血沉增速。 慢性复发型,有其他疾病改变的实验室改变。
诊断
典型的皮损特点:结节伴疼痛,表面光亮,位
于小腿伸面
结合组织病理:间隔性脂膜炎 根据复发情况,确定急慢性,慢性复发型需要
寻找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

硬红斑 起病缓慢,结节主要发生在小腿屈面,一般为3~5个,呈暗红色、核桃大小, 质较硬,可形成溃疡面,病程慢。 结节性血管炎 结节发生于一侧小腿,常不对称,质较硬,有触痛,持续较长时间后逐渐缓 解,可留下皮面凹陷。

治疗
去除慢性病灶和治疗原发疾病。ຫໍສະໝຸດ 急性发作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
约70%病例可出现关节痛,表现为关节痛和晨僵,主要累及膝关节。 三.皮疹伴有自发性疼痛或压痛。 四.反复发作:最初的病变可能会在3 ~6周消退,但可反复发作。整个病
程可能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
体征
皮损突然发生,为对称性、疼痛性结节,好发于小腿伸侧,直径1~5cm, 稍高出皮肤,表面光亮,皮温高,类似撞伤后的肿块。结节初为鲜红色,渐 变为紫红色,最后变为黄色。逐渐进展为棕色或紫色瘀斑样外观持续几日或 几星期,缓慢消退,不留萎缩性瘢痕
实验室 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沉增快。
二.寻找感染证据。怀疑链球菌感染者可行抗链“0” 检查;怀疑结核感染者需进行PPD试验,T-Spot及胸 部X线检查。
三.病理变化:间隔性脂膜炎.:早期为急性炎症阶段, 叶间隔增宽、水肿,间隔内毛细血管扩张,血管 周围炎细胞浸润,形成噬脂性肉芽肿。病理的特征 表现为Miescher结节,为组织细胞围绕细小静脉或 卫星形裂隙周围呈放射状排列浸润细胞在早期以中 性粒细胞为主,晚期为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还可 见到数量不等的多核巨细胞,最后出现纤维化。可 发生局灶性脂肪坏死。
二.急性期适当休息,抬高患肢以减轻局部水肿。
三.当出现疼痛、炎症或关节痛症状时可使用非笛体类 抗炎药:布洛芬、引噪美辛、阿司匹林等。
四.如除外结核感染,可口服碘化钾治疗。
五.糖皮质激素严重的、持续的或复发病灶可口服糖皮 质激素治疗,如强的松口服。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 素常可使单发皮损快速消退。
六.中医疗法清热除湿、活血散瘀。
谢谢
鉴别诊断
一.结节性血管炎:分布常不对称。皮损范围广、更小、质硬,持续时间 较长,消退缓慢, 愈后可留下萎缩性瘢痕。
二.除外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皮肤表现:如Behqet病:除下肢结节性损害 外,还伴有口腔、生殖器溃疡,点刺试验阳性等其他Behget病特征 性临床表现。

第一章-结节性红斑

第一章-结节性红斑
累。
第六十六页,共174页。
3.15.2 全身治疗
第六十七页,共174页。
(1)寻找病因,予以相应治疗。
第六十八页,共174页。
(2)疼痛较著者,可口服止痛药, 及非激素类消炎药,如吲哚美辛 (消炎痛)每次25mg,每天3次; 布洛芬每次200mg,每天3 次。有 明显感染者,给抗生素。严重者, 给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强 地松)30~40mg/d ,或倍他米松/ 二丙酸倍他米/二丙酸倍他米松 (得宝松)lml肌注,3周1次,可 迅速控制病情。
亦应一并去除。
第九页,共174页。
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抬高患 肢以减轻局部水肿,内服解热止痛 药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可与糖 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中药如火把花 根及正清风痛宁联合治疗本病疗效
明显。
第十页,共174页。
结节性红斑预后良好,结节大多在 数周内消退,不留任何痕迹,很少 复发。合并胶原病者预后较差。
见。
第二十三页,共174页。
3.8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
第二十四页,共174页。
与结节性红斑相关的常见病因 有以下几种:
第二十五页,共174页。
3.8.1 链球菌感染
第二十六页,共174页。
某些患者可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 咽峡炎和急性扁桃体炎之后。国内 2组报道,伴有风湿样关节痛者占 68.2%,扁桃体炎者25.6%,而其他 报告的发生率则很低。这说明结节 性红斑与链球菌感染有关,但又不
走性结节性红斑。
第六十页,共174页。
小编认为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 炎与慢性结节性红斑,从临床和病 理特征来看,可能是同一个疾病的
不同临床类型。
第六十一页,共174页。
3.15 结节性红斑的治疗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
第三节 结节性红斑
• 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是发生于皮下 脂肪的炎症性疾病。本病急性起病,基本皮损为 红色结节和斑块,多累及小腿伸侧及大腿、前臂, 经3~6周消退。 •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未明。一般认为系细菌、 病毒、真菌感染、结核或药物等所致的血管迟发 性过敏反应,亦可见于某些免疫异常性疾病(如 结节病、溃疡性结肠炎及白塞病等),瘤型麻风 反应的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 因此结节性红斑可被视为一种综合征,或是一种 对各种诱因的特异性反应。
• 【治疗】 寻找并祛除病因是治疗与防止复 发的关键,如有链球菌等感染者应选用敏 感抗生素。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 可选用羟氯喹、沙利度胺等药物。疼痛明 显者可用非激素类抗炎剂,重症者可口 服泼尼松20~30mg/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 量至停药。
• 【组织病理】 真皮深层血管周围呈慢性炎症浸润, 脂肪小叶间隔里的中小血管(动脉或静脉)内膜 增生,管壁有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红细 胞外渗到间隔组织相当常见,但无管腔完全堵塞 或血栓形成。 •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发病前 有感染史或服用药物史(磺胺类、避孕药、溴及 碘剂等),结合组织病理可确诊。 • 应与硬红斑及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等进行鉴别。
• 【临床表现】 多累及青年或中年女性,好 发于春秋季节。初始可有发热、肌痛和关 节酸痛,数天后双胫前对称发生疼痛性结 节,表面皮肤逐渐发生红色隆起,直径约 1cm大小,有压痛,结节可逐渐增多至每侧 数个至10余个不等,少数可发生于大腿及 上臂(图22-3)。皮损一般数周可自行消 退,不破溃。部分患者结节持久不退,炎 症及疼痛较轻,持续1~2年亦不破溃,称 为慢性结节性红斑或迁延性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病因病机素体血分有热,外感湿邪,湿与热结,或脾虚失运,水湿内生,湿郁化热,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瘀阻经络而发;或体虚之人,气血不足,卫外不固,寒湿之邪乘虚外袭,容于肌肤腠理,流于经络,气血瘀滞,寒湿凝结而发。

临床表现发病前常有低热、倦怠、咽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皮损好发于两小腿伸侧,为鲜红色疼痛性红肿结节,略高出皮面,蚕豆至杏核大或桃核大,对称性分布,若数个结节融合在一起,则大如鸡蛋,皮损周围水肿,但境界清楚,皮肤紧绷,自觉疼痛,压之更甚。

颜色由鲜红渐变为暗红。

约经几天或数周,颜色及结节逐渐消退,不留痕迹,不化脓亦不溃破。

在缓解期,常残存数个小结节,新的结节可再次出现。

皮损发生部位除小腿外,少数病人可发于上肢及面颈部。

诊断皮损好发于小腿伸侧,呈结节略高出皮面,色淡红或鲜红,继而变为暗红或紫红色,不溃破,常对称发生。

自觉烧灼性疼痛。

发病前常有发热、全身不适、关节痛等症状。

好发于青年女性,春秋多见,常反复发作,患者多有风湿病或结核病史。

辨证施治1.内治法(1)湿热瘀阻1)证候发病急骤,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灼热红肿;伴头痛,咽痛,关节痛,发热,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微红,苔白或腻,脉滑微数。

2)治则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3)主方萆藓渗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寒湿入络1)证候皮损暗红,反复缠绵不愈;伴有关节痛,遇寒加重,肢冷,口不渴,大便不干;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

2)治则温阳健脾,通络理湿。

3)主方当归四逆汤合三妙丸加减。

2.外治法以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为原则。

(1)皮下结节较大,红肿疼痛者,外敷金黄膏、四黄膏或玉露膏。

(2)皮下结节色暗红,红肿不明显者,外敷冲和膏。

(3)蒲公英、丹参、紫草,荆芥、丹皮、当归,煎水外洗。

预防1.注意休息,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局部肿痛。

2.注意饮食宜忌,勿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避风寒,防潮湿,冬季注意保暖,以防复发。

点击加载更多加载中...常见疾病展开收起疾病的存在,是从痛苦和不适等自觉症状开始的。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

二、临床表现
中青年好发,女性多见。 发疹前数天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伴低至中度
发热、关节肌肉疼痛、乏力。 多发生于小腿前侧,亦可发生于大腿与上肢伸
侧甚至面部。皮损为红色结节,直径1~5cm, 数个至数十个,对称性散在分布,不融合。皮 温升高,疼痛,数天后皮损变平,呈青色,这 个临床经过对诊断有特征性。 皮损一般经3~6周自行消退,不留痕迹,但可 再发。
五、治疗
1.祛除病因,如有链球菌等感染者应选用敏感抗生素。 2.急性期卧床休息。疼痛明显者可加用非激素类解热镇痛药,重症可予糖 皮质激素(泼尼松15~30mg/d)。
Thanks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是主要发生于皮下脂肪小叶间隔的 炎症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小腿伸侧的疼痛性红色结节和斑块。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未明,可能与出凝血异常相关,包括抗磷脂抗体、蛋白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与感染密切相关,特别是溶血性链球菌。 2.药物如溴剂、碘剂、磺胺类及口服避孕药也可能与本病有关。 3.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白塞病、炎症性肠病、结节病等或肿瘤可伴有结节性红斑。 (二)发病机制 可能是对致病微生物、药物等变应原的迟发性变态反应。
结节性红斑
三、组织病理
间隔性脂膜炎为其特征。脂肪小 叶间隔内水肿,红细胞外渗,血管周 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晚期 还可见到由噬脂细胞和异物巨细胞构 成的肉芽肿。一般不伴有血管炎。
结节性红斑组织病理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发病前有感染史或服药史,结合组织病理可确诊。 本病应与硬红斑鉴别,硬红斑好发于小腿后侧与外侧,可出现溃疡, 部分患者与结核杆菌感染有关,PPD试验强阳性。

结节病_图文PPT课件

结节病_图文PPT课件
小结节、片状阴影(单侧、多发大结节、 孤立结节少见) 严重的可有支扩、囊性变、大泡、蜂窝 样、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表现
-
10
临床表现-CT
典型表现:
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肺门淋巴结旁、胸膜下或沿支气管血管分布小结节影
由肺门向外延伸的索条影伴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构扭曲
双侧肺门旁密度增高区并呈放射状向外延伸伴支气管充气 征
-
7
临床表现-分期
-
8
临床表现-分期
0 正常,可有肺外表现
8
1 肺门淋巴结大,肺部无异常,可伴或不伴气管旁 40-60
2 肺部弥漫病变,肺门淋巴结大
15-30
3肺部弥漫病变,无肺门淋巴结大
10-15
4 肺纤维化,无肺门淋巴结大
-
9
临床表现-胸片
肺门:双侧对称性淋巴结肿大 肺实质:对称、弥漫网状、网状结节、
肺动脉高压(少见)
肺功能 限制、阻塞、弥散障碍
-
12
诊断
三要点
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符合结节病
病理为非干酪样坏死上皮细胞肉芽肿
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
其他
镓-67扫描 非特异 肺外摄取意义大
SACE 非特异 阳性率50-80%
BALF 淋巴细胞增多(铍中毒、结核、淋巴瘤、 过敏性肺泡炎)、CD4\CD8增高
nodosum (EN), over 40 yr _ Men: greater incidence of hypercalcemia _ Black subjects: increased skin involvement (other than EN),
eye, liver, and bone marrow involvement, extrathoracic lymph node

结节性红斑护理查房PPT

结节性红斑护理查房PPT

结节性红斑可表现为皮肤疼痛、肿 胀、发红等症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药物、自身 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结节性红斑的病程长短不一,但多 数在数周内消退,部分患者可反复 发作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皮 肤出现结节, 伴有疼痛、瘙 痒、发热等症

诊断依据:根 据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 病理检查进行
生活方式:评估患者的饮食、运动、 睡眠等生活习惯
心理社会状况: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社会支持情况等
皮肤状况评估
皮肤颜色:观察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有无红肿、淤血等异常表现 皮肤温度:触摸皮肤温度是否正常,有无发热或发冷的情况 皮肤湿度:检查皮肤是否干燥、湿润,有无出汗过多或过少 皮肤弹性:评估皮肤弹性是否正常,有无松弛或紧绷的现象
综合诊断
鉴别诊断:与 其他皮肤病进 行鉴别,如硬 红斑、脂膜炎

并发症:可出 现关节痛、肌 肉痛、乏力等 症状,严重者 可出现全身症

预后:多数患 者预后良好,
但易复发
疾病危害及预后
结节性红斑对皮肤 的危害:导致皮肤 出现结节、红斑, 并伴有疼痛和瘙痒
结节性红斑对关节 的危害:可能导致 关节疼痛、肿胀和 活动受限
家庭护理指导与建议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保持饮食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 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与建议
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复发迹象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停药
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
本次查房总结回顾
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回顾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及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病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多发 生于20-20岁,常有对日光及许多 药物过敏史,部分患者家族倾向。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预防此病。
而结节性红斑是完全不同于红斑 狼疮的一种疾病,此病是一种常 见的由于血管炎所引起的结节性 皮肤病,常见于小腿伸侧的红色 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青年 女性多见,病程有局限性,易于 复发。
结节性红斑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 发疹前可有发热、头痛、乏力、 咽喉痛、肌肉或关节疼痛等前躯 症状,也可无任何前躯症状便出 现皮疹。
结节性红斑图片,通过上文专家 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对结节 性红斑有了初步的认识了呢。如 果您已经认识到此病的症状,并 且也知道红斑狼疮和此病的区别, 那么在出现此病的时候就不能盲 目治疗,最好还是到医院进行详 细的检查,确保能做到有效的治 疗。
发病前有感染史或服药史,皮损 突然发生,为双侧对称的皮下结 节,自蚕豆至核桃大不等,数目 达10个或更多,自觉疼痛或压痛, 中等硬度。早期皮色淡红,表面 光滑,轻微隆起,几天后,皮色 转暗红或青红,表面变平。3~4 周后结节逐渐消退,留暂时色素 沉着,结节始终不发生溃疡。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位置也不固定, 但是一般好发于胫前,也可见于 大腿、上臂伸侧及颈部,少见于 面部。慢性结节性红斑不同于急 性结节性红斑的特征,其常发生 在老年妇女,皮损为单侧,若为 双侧,则不对称,除关节痛外, 不伴有其他全身症状。
要知道这两种疾病有什么不同, 首先就要先了解这两种疾病的症 状,这样才能感觉有所区别。红 斑狼疮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这种 疾病会累及身体多系统或器官的。
红斑红色斑,绿豆至黄豆大,表面 有粘着性鳞屑,以后逐渐扩大, 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色素明 显加深,略高于中心。中央色淡, 可萎缩、低洼,整个皮损呈盘状。
结节性红斑图片
结节性红斑图片,说到结节性红 斑,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家 听到最多的应该是红斑狼疮,因 为红斑狼疮是很严重一种疾病, 很多人也会把结节性红斑当做红 斑狼疮,
所以大家就认为此病估计没法治 疗,所以就干脆放弃了治疗,但 是事实上结节性红斑和红斑狼疮 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就为大家 具体的介绍下这两种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