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结节性红斑

合集下载

结节病 图文-课件

结节病 图文-课件
)、自发性气胸 n 肺动脉高压(少见) n 肺功能 限制、阻塞、弥散障碍
诊断
三要点 n 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符合结节病 n 病理为非干酪样坏死上皮细胞肉芽肿 n 除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 其他 n 镓-67扫描 非特异 肺外摄取意义大 n SACE 非特异 阳性率50-80% n BALF 淋巴细胞增多(铍中毒、结核、淋巴瘤、
n 淋巴瘤 n癌 其他 n 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炎性疾病 n 结节病 n 铍中毒 接触史、铍皮肤斑贴试验、淋
巴细胞转化率检测 n 过敏性肺泡炎 病史、特异性抗体 n 肉芽肿性血管炎 病理 n 嗜酸性肉芽肿 n 异物反应性肉芽肿 病理 n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AMA、肝外病变 n 克隆氏病 消化道外病变
常规检查
duration.
n Treatments Other Than Corticosteroids:
n -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 controversial) n - Immunosuppressant agents: azathioprine, cyclophosphamide, cyclosporine n - Anti- inflammatory: methotrexate n - Other agents: chlorambucil( 苯 丁 酸 氮 芥 ) , chloroquine, hydroxychloroquine
→ 抗酸染色- →坏死性结节病肉芽肿/血管炎(结节病) PAS或银染-
上皮细胞肉芽肿血管炎和缺血性实质坏死
伴有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 抗酸染色-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BALF均为T8增多)
PAS或银染-
伴嗜酸或中性粒细胞 → 抗酸染色- →Wegner肉芽肿

硬红斑诊断与治疗PPT

硬红斑诊断与治疗PPT
硬红斑的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CONTENTS
目 录
01 硬红斑的诊断 02 硬红斑的病因 03 硬红斑的治疗 04 硬红斑的预防 05 硬红斑的护理
01
硬红斑的诊断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皮肤红斑、疼 痛、瘙痒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 常规、肝肾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 MRI等
病理学检查:皮肤活检、 组织病理学等
硬红斑的治疗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抗炎 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使用热敷、冷敷、 按摩等物理方法进行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饮食、睡眠等
心理治疗:进行心理疏导,缓 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青霉 素、头孢菌素等, 用于治疗感染
抗炎药:如非甾体 抗炎药、糖皮质激 素等,用于减轻炎 症反应
病理变化:炎症、 坏死、增生等
临床表现:红斑、 肿胀、疼痛等
病因分类
非感染性因素:如药物、化 学物质、物理因素等
感染性因素:如细菌、病毒、 真菌等
免疫性因素:如自身免疫性 疾病、过敏反应等
遗传性因素:如家族遗传病、 基因突变等
诱发因素
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 药物: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等 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环境因素:如寒冷、潮湿、阳光照射等
诊断标准:符合硬红斑的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 果,排除其他皮肤病。
诊断标准
皮肤红斑: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斑块,边界清晰 疼痛和瘙痒:红斑部位可能出现疼痛或瘙痒 皮肤损伤:红斑部位可能出现皮肤损伤,如溃疡、糜烂等 病程:病程较长,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 病因:可能与感染、药物、化学物质等有关 实验室检查:可能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心包、心肌、肺、神经系统等亦可出现上述基本病理变 化。 肾脏病理改变下文详细叙述。
临床表现
由于存在多种自身抗体,SLE可损害任何系 统、脏器和组织,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个体差异较 大。
许多患者隐匿起病,开始仅累及1-2个系统 ,表现轻度的关节炎、皮疹、或隐匿性肾炎;
部分病人长期稳定在亚临床状态或轻型狼 疮,部分病人可由轻型突然变为重症狼疮,更多的则 由轻型逐渐出现多系统损害;
SLE的浆膜腔积液为渗出液;蛋白和LDH明显高于血 浆含量,葡萄糖略低于血糖;细胞计数显示白细胞增高,急性 期以多形核细胞为主,1~2周后逐渐变为淋巴细胞为主;免 疫学检查显示,IgG或IgM增高,补体下降,抗核抗体阳性,若 滴度高于血清更有特异性;胸膜病理显示非特异性的淋巴细 胞和浆细胞浸润、纤维化。
少数患者出现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大小便失 禁等。
引起NP狼疮的病理基础: 脑局部血管炎的微血栓 来自心瓣膜的赘生物的小栓子 一些针对神经细胞的自身抗体 并存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脑血管意外、昏迷、癫痫持续状态等是预后 不良的指征,需要积极治疗。
横贯性脊髓炎一旦出现,需积极使用激素 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延误治疗将导致后遗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 诊断和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典型 具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 累及多系统、多脏器 一种病因不明的、 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 病程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
本病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
女:男=9:1,在儿童和老年约为3:1
9.心血管表现:
约30%患者有心血管表现,其中以心包 炎最常见,可为纤维素性心包炎或为心包积液。 患者有心前区疼痛或无症状,超声心动图对诊断 有很大帮助。

(2024年)PPT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pt课件

(2024年)PPT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pt课件
2
01 引言
2024/3/26
3
目的和背景
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 疮(SLE)的认识和理 解
促进医学交流和合作 ,推动SLE研究和治 疗水平的提高
2024/3/26
探讨SLE的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诊断和 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 展
4
红斑狼疮(SLE)概述
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 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
要点二
皮肌炎(DM)
DM以皮肤损害和肌肉炎症为特征, 皮肤损害表现为眶周紫红色斑疹、 Gottron征等,肌肉炎症表现为肌无 力、肌痛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肌电图 异常,肌肉活检可见肌纤维变性和炎 症反应。ANA可阳性,但无SLE特异 性抗体。
要点三
系统性硬化症(SSc)
SSc以皮肤变硬、僵硬和厚实为特征 ,可伴有内脏受累。皮肤硬化表现为 皮肤紧绷、僵硬、厚实,不能捏起, 可伴有雷诺现象、指端溃疡等。ANA 可阳性,但无SLE特异性抗体。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增加 SLE的发病风险。
遗传易感性
某些基因变异与SLE的易感性相关, 如HLA-DR2、HLA-DR3等。
2024/3/26
7
环境因素
感染
某些病毒、细菌感染可能触发SLE 的发病,如EB病毒、细小病毒 B19等。
2024/3/26
紫外线辐射
紫外线辐射可诱发或加重SLE的皮 肤症状。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和 保健,如避免阳光暴晒、 预防感染等
并发症防治
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骨 质疏松等并发症
19
预后和随访
2024/3/26
预后因素
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病情活动度、脏器损害程度等影响预后
随访建议
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3PPT课件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3PPT课件
特性
SLE具有多种临床表现,包括皮肤红斑 、关节疼痛、肾脏损伤、血液系统异 常等,且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交替 出现。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SLE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 遗传、环境因素(如阳光照射、 药物等)和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发病机制
SLE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免疫细胞 的异常活化和多种自身抗体的产 生,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提高公众认知
加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和重视程
度。
促进早期诊断
通过公共卫生手段,促进疾病的 早期发现和诊断,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 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SLE的发病率在亚洲和白色人种中 较高,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病程与预后
SLE患者的病程差异较大,部分患 者可自行缓解,但多数患者需要长 期治疗,且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
并发症
SLE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感染、 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0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 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增 强抵抗力。
控制策略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糖皮质 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以控制病情发 展。
定期复查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心情愉悦。
定期进行相关指标的复查,监测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公共卫生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 及治疗3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系统性红斑狼疮概述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与康复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防与控制

医学ppt课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医学ppt课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免疫调节治疗 针对SLE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未来将有更多免疫调节药物 问世,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达到治疗SLE的目的。
多学科协作 SLE是一种涉及多个器官的复杂疾病,未来多学科协作将 成为SLE研究和治疗的重要方向,通过综合各学科的优势, 提高SLE的治疗效果。
挑战和机遇并存
挑战
SLE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同时部分患者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存在治疗抵抗现象,这些都 是SLE治疗面临的挑战。
运动锻炼
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心 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 度劳累。
其他治疗方法
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 等,可用于重症或难治 性SLE患者。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
A
感染
SLE患者免疫系统受损,易感染细菌、病毒等, 感染可能加重病情。
心血管疾病
SLE患者易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 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保持个人卫生
注意皮肤、口腔等部位的清洁, 避免感染源。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增强身体免疫力。
定期随访
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处理方法分享
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用合 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
疗。
心血管疾病处理
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 病,选用相应药物进行降压、扩 冠等治疗。
肾脏损害处理
根据肾脏损害程度选用保肾药物、 透析或肾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
神经系统损害处理
选用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和 心理治疗等方法改善患者生活质
量。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

结节性红斑病

结节性红斑病

结节性红斑病结节性红斑病综合征【定义与历史】(Lofgren Syndrome)本征是指妊娠期妇女,突然发烧并发皮肤结节性红斑。

胸片呈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肺结节病改变.于1946年首先由Lofgren报告。

结节性红斑是由于真皮脉管和脂膜炎症所引起的结节性皮肤病,多见于女性,春、秋季好发。

临床上以小腿伸侧出现对称性红色或紫红色结节,疼痛.不易破溃,反复发作为特征,有急、慢性之分。

本病属中医学的“瓜藤缠”之范畴,瓜膝缠是一种发生于下肢的红斑结节性皮肤血管炎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好发于青年女性,授及下肢.常绕胫而发,其结节大如梅核,色红漫肿,疼痛或压痛,常反复发作,甚至迁延数年不愈。

相当于西医的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病病因一、病因和发病原理结节性红斑的病原性因子很多,感染尤其是链球菌及结核菌是常见的病因.有人报道,80%以上的病人在发病前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中50%是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

有的病人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

药物亦是病原性因子之一,常见的药物有磺肢药、澳化物、碘化物、矾类药物及水杨酸盐类药物。

病人可同时有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扁桃体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病等;麻疹、流行性感冒、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等疾病的过程中亦可发生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红斑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有的学者认为本病是机体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抗原的一种迟发性过敏反应。

有的学者则认为本病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疾病。

结节性红斑的病理变化为:早期损害可在皮下组织浅部脂肪小叶纤维间隔中散在地浸润,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浸润。

并有少数组织细胞,偶见嗜酸性白细胞。

随后,炎症浸润扩展,有成群的炎症细胞没润,但没有坏死现象,也不发生溃疡,血管尤其是较大的小静脉管壁有炎症浸润及内皮细胞增生.但血管腔多通畅.偶可发生管腔部分闭塞.晚期损害者嗜中性拉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物巨细胞及上皮细胞二、结节性红斑病病因病机外感风邪,内有涅热,蕴蒸肌肤,以致经络阻隔,疾血凝滞而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PT课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PT课件

鳞 屑 丘 疹 样 皮 疹
亚 急 性 皮 肤 型 红 斑




.
23

系 统 性 红
环 形 皮 疹
急 性 皮 肤 型
斑 狼 疮
红 斑



.
24




统 性

红 斑






.
25
从直肠延续
到乙状结肠
弥漫性黏膜
充血、发红

、水肿,糜
统 性
烂红斑呈点

状分布,血
斑 狼
管纹理欠清

晰。上两图
神经系统
肺脏
.
11
浆膜炎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12
肌肉骨骼






关节痛

肌痛
股骨头 坏死
.
13
神经精神狼疮(NP狼疮)
头痛


精神

障碍




意识
障碍
呕吐 偏瘫
癫痫
.
14
NP狼疮的病理基础
脑局部血管炎的微血栓


心瓣膜赘生物的小栓子





针对神经细胞的自身抗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准-准3 标
定义
9.血液系 a)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或
统异常

b)白细胞减少—两次或两次以上检测<

4000/mm3;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药 反应停 对乙酰氨基酚
保泰松 布洛芬 吲哚美辛 双氯芬酸 氨基水杨酸 萘普生

19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抗生素类药物
青霉素
哌拉西林 磺胺类
氨苄青霉素 头孢地尼 依诺沙星
羟氨苄青霉素 链霉素 环丙沙星
羧苄青霉素 红霉素 氧氟沙星
双氯青霉素 美满霉素 左氧氟沙星
痛,不到一半的患者伴有发热

9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表现-晚期特点
扁平,颜色略紫 肺病结节病患者
(右图)

10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表现-晚期特点
深部磕伤样表现 肺部结节病患者
(右图)

11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表现-晚期特点
累及踝部 溃疡性结肠炎患
者(右图)

12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
儿童:链球菌感染,发病前2-3周A组溶 血性链球菌上感,并伴有抗“O”升高

3
结节性红斑临床特点-发病
多见于20-40岁,尤其是20-30岁 女多于男,男:女=1:3-6(青春期前相等) 有种族和地理差异(与病因不同有关),
而城市和农村分布无差异性 多发于上半年(可能较多链球菌感染)

4
结节性红斑临床特点-早期特点
典型:突然对称性、触痛性、和凸
起性红色结节斑块
胫前、踝、膝,双侧分布,直径15cm或更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麻疹 挤奶工结节 触染性深脓疱 细小病毒 水痘

16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感染
霉菌 曲霉菌病 酵母菌病 球孢子病
皮肤真菌病 组织胞浆菌病 孢子丝菌病

17
结节性红斑病因-感染
原虫 阿米巴痢疾 钩虫病 蛔虫病 贾第鞭毛虫病 滴虫病
棘球蚴病 钩虫病 裂头蚴属幼虫 弓形体

18
结节性红斑

1
概述
1798年英国威廉:首次报道 1842年威尔逊:多形红斑的一部分 1860年Hebra:扩充临床特征,描述皮
损发展颜色变化

2
概述
主要表现为小腿伸侧触痛性红色或紫 红色炎性结节 常急性起病,2-3周后可自退,不留溃 疡、瘢痕或萎缩,较少反复 病因多种,最常见感染(家族发病常 见原因)、结节病、炎性肠病、药物、 妊娠和肿瘤
37-60%病因不明

14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感染
细菌
非典型分歧杆菌 博氏疏螺旋体 南欧斑疹热 布鲁菌病 弯曲杆菌病 性病淋巴肉芽肿 脑膜炎球菌血症 黏膜炎莫拉菌
猫抓热 软下疳 鹦鹉热 衣原体
白喉棒状杆 菌
淋病 大肠杆菌属 钩端螺旋体

15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感染
病毒 巨细胞病毒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单纯疱疹病毒 艾滋病毒

22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肿瘤
结肠腺瘤 宫颈癌 霍奇金病 白血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胰腺癌 肾癌 肉瘤

23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风湿病
成人斯蒂尔病 强直性脊柱炎 抗磷脂综合征 白塞病 复发性多软骨炎 赖特综合征 类风湿关节炎
结节病 干燥综合征 Sweet综合征 狼疮 C4缺乏性SLE样综合征 大动脉炎 韦格纳肉芽肿
急性发作多伴发热(38-39度), 疲乏、关节痛、头痛、腹痛腹泻、 呕吐或咳嗽
可有巩膜外层损伤和小疱性结膜炎、 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胸膜炎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右图)

5
结节性红斑临床特点-早期特点
鲜红色并轻度高出 皮面
Sweet综合征(急 性发热性嗜中性 粒皮病)患者 (右图)

6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特点-早期表现

24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其他
慢性活动性肝炎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肉芽肿性乳腺炎 IgA肾病 妊娠 放疗

25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机制
可能为Ⅲ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穿过 血管壁,沉积于皮下脂肪的结缔组织 间隔中的小静脉上或其周围
也可能属于Ⅳ型变态反应 活性氧中间产物可能通过氧化组织损害
和促进组织炎症反应而发挥作用
成人:其他感染(如结核),药物,结 节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性肠病
最常见引起结节性红斑的药物:磺胺类,溴 化物,口服避孕药

13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
与肠病相关的结节性红斑:突发,溃疡 性结肠炎比克罗恩病常见
白塞病性结节性红斑:多为小叶性脂膜 炎,伴白细胞破碎性或淋巴细胞性血 管炎(与典型结节性红斑不同)
28
结节性红斑的实验室指标
白细胞正常或仅轻度高 血沉高,升高程度在儿童与皮疹量明显
相关 RF常阴性 间隔2-4周,连续两次测抗“O”滴度升
高至少30%,提示近期有链球菌感染

29
结节性红斑的组织病理学
间隔性脂膜炎:皮下脂肪间隔增厚,多种炎 细胞侵润,并向脂肪小叶间隔周围扩展
无血管炎:缺乏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可有 孤立静脉或小静脉轻度炎,或血管周围有 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侵润
鲜红色并轻度高出皮 面
对称分布 服避孕药者(右图)

7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表现-早期特点
可融合成大的红斑 未发现潜在疾病的患者(下图)

8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表现-晚期特点
数天内变平,呈青灰红或紫色,最后成 黄色,像深部磕伤
无溃疡,愈合后无萎缩或瘢痕 皮疹持续3-6周,复发少见 儿童持续时间比成人短,小部分有关节

26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机制
双腿伸侧易患原因 不清楚 动脉血供相对少 淋巴系统不丰富 缺乏机械性刺激,接受的按压少 胫部皮肤无肌肉泵

27
结节性红斑的实验室指标
初步检查: 血常规,血沉,抗“O”,尿常规,咽拭
子培养,PPD,胸片 病因不明确: 是否与本地区较流行的细菌、病毒、真
菌或原虫等有关

病理标志:Miescher辐射式肉芽肿,为小组 织细胞结节聚集体,见于皮损各阶段

30
结节性红斑的组织病理学
间隔中炎症侵润随阶段不同而异 早期:水肿,出血和嗜中性粒细胞侵润引 起间隔增厚 后期:纤维化,间隔周围肉芽组织,淋巴 细胞核多核巨细胞侵润
以下表现提示可能同时存在结缔组织病 除间隔增厚,还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小叶透 明坏死 间隔小血管壁或者周围增厚,玻璃化和纤 维素样沉积

31
结节性红斑的鉴别诊断
笨唑青霉素 磺胺甲基异恶唑
甲氧西林 磺胺嘧啶

20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妇科内分泌药物
口服避孕药 甲羟孕酮 乙烯雌酚 孕激素 雌激素
氯烯雌醚 他巴唑 氯磺丙脲 丙基硫氧嘧啶 胰高血糖素

21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其他药物
硝苯地平 肼苯哒嗪 呋喃妥因 奥美拉唑 帕罗西汀 速尿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可待因 甲基多巴 卡马西平 溴化物 伤寒疫苗 乙肝疫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