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奥迪Quattro还是宝马xDrive
知乎-BBA四驱的区别

奔驰 4MATIC、宝马 xDrive、奥迪 Quattro 三大四驱技术/品牌相比各有什么优劣?2 条评论分享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16 个回答411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潘佳昊,汽车爱好者cccxt、陈晨、知乎用户等人赞同感谢邀请,表示歉意,最近总也不上知乎,来晚了,十分抱歉。
我回答问题不太习惯引经论据,所以就用大白话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吧,有不妥之处还望包涵。
回答这三者的四驱区别其实从品牌和公司定位上就可以看出来,奔驰要舒适要内涵,宝马要运动要激情,奥迪要全能也要激情,所以这三者的四驱也基本呈现这几个特性。
首先说奔驰,4MATIC其实只是一个统称,不同的车型上并不一样,简单看就是那三把差速锁的区别,S和GLK上没有,只是靠ABS和一套多片式中央差速器完成扭矩分配,奔驰叫它4ETS,这套四驱系统舒适性还是很值得称赞的,尤其配上S那个软塌塌的底盘;到了GL这种半越野车上就会有中后两把差速锁,特殊情况下可以锁止,提供了相当不错的越野通过性能,到了G级这种教科书般的越野车上就前后中三把差速锁都全了,全部锁死后真的是很厉害,再加上整车趋向越野的设计,G级无愧王者。
再说宝马,xdrive的主要特点就是专门针对动态驾驶性能匹配的,也是电控多片离合器,在它的宣传中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词“快”,确实电子系统的反应是很快的,它会在判断车辆来到极限状态之前xdrive就开始重新分配动力,而在xdrive和DTCDSC这两大套电子系统辅助下,驾驶者能获得的驾驶体验确实非比寻常。
奥迪的quattro核心是和宝马奔驰截然不同的,它的核心是全机械调整的一套差速器,非对称动态扭矩分配,可以自锁止。
而且出身也和宝马奔驰不同的是,quattro一开始并不是应用于民用车,它是从赛道上下来的,它的特点就是倾向于正常驾驶中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也具有一些越野能力,而且很稳定耐用,毕竟这是机械系统相对于电子系统的先天性优势,quattro是唯一一个乐于向客户传递其四驱系统终身免维护特点的。
尽显豪华尊贵:一流舒适体验——奥迪A8 L6.0quattro问世

的稳定性 。
计 的发动机 每百公里仅消耗 1 .L 8 3 汽油 。最新 6 t to i 手动 /自 速 i rnc p
让后排所有 乘客在宽敞 的后车厢 内
享受充满个性 的旅程 。
新 A d L后排座椅娱 乐系 u iA8
维普资讯
特 别 关 注
杰 出的 操纵 性 能 提 转弯 指示 灯信号 的具体状 况 ,系统 供 了坚实基础 。 通过 启动辅助 前灯 ,显著扩大 了侧面照
可为您带来最佳安 全保 障。 采 用 大 面积 铸 件 与 亮面积 ,
挤压件 , 全铝车身框 架 的零件数 目, 同第
维普资讯
特 别 关 注
间部分 为一体式散热格 栅 ,外 围的 到系统的 自动辨别确认 ,个性化功 对预 置的确认 , 镀铬饰条环绕灰色的平行散热格栅 。 能就会被 自动激活 。
1 缸 A8是全球首款 配备 日间驾驶 通 过驾驶者 留在高 级钥匙 的传感器 2 照 明L D灯 的汽车 ,独具匠心 的五 上 的指纹便可完成 。 E 星照明灯亦为 汽车前 端增添 了无 限 视觉 美感 ,W 1 徽标 也时刻提醒人 2 奥迪 A8 L所配备 的双 “ ”或 V 在所 有A8 车型 中 , 以人为本 的 “ ”形 1 W 发动机 可 输 出高达 2缸 奥迪 A8 6 0 u tr L .q ato的推 出标 整体设计是 内饰 中引人注 目的部分 。 39 W 的强劲 功率 , 0k 堪称 同级别车 志着世界上最具动感 的豪华 汽车 的 中央部位 的中控 台明显抬升 ,具有 型 中的佼佼者 。 显著的跑车风格 ,多媒体交互 系统 问世。1缸发动机 、3 1W 的澎 湃 2 3k W 2型 发动机 虽然 气缸数 量 1
quattro和4motion有什么区别

文章要点:Quattro、4Motion分别是奥迪与大众四驱品牌商标,不代表核心技术两品牌的四驱核心差速系统与发动机布置形式有关中央差速器:Torsen(托森)为纯机械式,Haldex(瀚德)为机电一体式提到四驱,我想大家并不陌生。
从上世纪70年代北京212吉普车上的“4*4”,到现在花样繁多贴在汽车尾部的Quattro、4 Motion、4 MATIC、Xdrive等等标识,似乎四驱已经成了“好车”的代名词之一。
同时四轮驱动轿车也越来越常见,可以说四驱汽车凭借其良好的操控性和通过性能成为汽车发展的一种趋势。
那么形形色色的四驱技术究竟差别在哪儿?在实际使用中各自的表现又如何?从本期开始,小编就跟您聊聊咱们身边的四驱。
第一篇:Quattro Vs 4MotionQuattro、4Motion是奥迪和大众公司四驱技术的注册商标,值得注意的是仅凭Quattro或4Motion并不能完全绝对地表示四驱系统的核心技术。
因为同为大众旗下的奥迪与大众品牌技术共享,因而两种不同品牌的四驱系统在某些车型上的核心技术可能是一样的:如大众辉腾和奥迪A8这两款纵置发动机轿车,其四驱系统均以Torsen(托森)中央差速器为核心。
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看Quattro和4Motion 究竟有何异同。
四驱车型尾部标识及奥迪A8与大众辉腾Quattro1980年,第一辆奥迪Quattro在日内瓦车展的亮相标志着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的诞生。
在30年的历史中,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经历了6次革新,成为反应迅速、稳定可靠的四驱技术代表。
其核心为纯机械结构的Torsen(托森)中央差速器。
4Motion1986年大众公司率先在GOLF车型上配备的“syncro”四驱系统就是今天4Motion 的前身,当时以硅油粘性耦合器作为限滑传动装置。
1998年公司引进瑞典Haldex 耦合器,从此采用Haldex限滑技术的四驱系统被命名为4Motion。
~$uattro

quattro所属分类:相关技术● 奥迪quattro提到全时四驱,相信很多人脑海里都会闪现一个词,那就是奥迪的quattro!奥迪是最早将四轮驱动装置运用在拉力赛中并取得巨大成功的车厂。
那么究竟什么是quattro?quattr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四”的意思,而对于奥迪来说quattro还有其他含义。
1980年奥迪公司研发了quattro四轮驱动系统,并把它装备在一辆基于奥迪80底盘的双门轿车上,这辆轿车的名字也叫Quattro。
另外奥迪旗下还有一家名叫quattro的子公司,专门实验和研发高性能车型。
因此,quattro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
『托森差速器结构图』提到了quattro,很多人又会紧接着联想到另外一个词那就是Torsen差速器,在这里我们翻译成托森差速器。
托森差速器是一个扭矩感应式限滑差速器,在quattro系统中,它作为中央差速器安装在变速箱的输出端,动力从变速箱出来后会先经过托森差速器,之后再分配到前后桥。
多数带有quattro标志的奥迪车都装备了托森差速器,对于这些车来说,托森差速器是实现全时四轮驱动的核心部件。
● 关于托森差速器的作用原理,我再次引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Torsen这个名字的由来取Torque-sensing Traction——感觉扭矩牵引,Torsen的核心是蜗轮、蜗杆齿轮啮合系统,从Torsen差速器的结构视图中可以看到双蜗轮、蜗杆结构,正是它们的相互啮合互锁以及扭矩单向地从蜗轮传送到蜗杆齿轮的构造实现了差速器锁止功能,这一特性限制了滑动。
在在弯道正常行驶时,前、后差速器的作用是传统差速器,蜗杆齿轮不影响半轴输出速度的不同,如车向左转时,右侧车轮比差速器快,而左侧速度低,左右速度不同的蜗轮能够严密地匹配同步啮合齿轮。
此时蜗轮蜗杆并没有锁止,因为扭矩是从蜗轮到蜗杆齿轮。
而当一侧车轮打滑时,蜗轮蜗杆组件发挥作用,通过托森差速器或液压式多盘离合器,极为迅速地自动调整动力分配。
变相怪杰 宝马X6 xDrive35i

变相怪杰宝马X6xDrive35i作者:莽超来源:《汽车与运动》2008年第08期如今BMW X6出现,让我拾回了14年前的记忆。
这位车时代的“变相怪杰”,开启了全能轿跑车的新概念。
全新BMW X6实在是太诡异了:顶级SUV的高性能底盘,居然被扣上掀背跑车的躯壳,而车内则充斥着令人心潮澎湃的豪华氛围。
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理念去品味道它,你都会爱由心生。
如今,BMW X6 xDrive35i型已来到中国。
它的实际排量为3.0L,定价97万元人民币。
不要急于对此做出评论,任何以貌取车的言论都为时过早。
何况,这还是一辆由BMW制造的汽车!我要将下文另起一段,告诉你一个惊人的结果搭载了直列6缸、缸内直喷、双涡轮增压,镁铝合金发动机的BMW X6,已将大名鼎鼎的2008款保时捷卡宴S 4.8L V8挑落马下,并剑指最新的卡宴GTS 4.8L V8!闲言少叙,对BMWX6早已迫不及待的朋友们,系好安全带吧,我们将加速启程,超越对手,超越以往!Sports-Activity-Coupe新开元:运动型全能轿跑车提起1999年面世的BMW X5,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宝马将之归为SAV(Sports Activilv Vehicle),避开了奔驰在SUV领域的锋芒。
作为X系列的元老,X5也成为了广义豪华SUV的代名词,形象深入人心。
BMW X6的出现,并不会改变X家族的现状。
回顾历史,它甚至是家族中的另类——从Sports-Activity-Coupe(运动型全能轿跑车)之名便可一目了然。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BMW X6又汲取了2001年X Coupe概念车的精髓,开创了交叉车型的新境界,并极有可能从此彻底颠覆人们对BMW X家族的既有看法。
无论是另类,还是新潮:无论是线条,还是平面,从任何方面来品评BMW X6,你都可以找到最纯正的宝马风格。
将X3、X5这样的运动型多功能车的高视野,高通过性,与M5,M6这样的大型轿跑车的高雅品质,运动性能相结合,这种貌似“诡异”的设想本身就很“宝马”。
奥迪Q7宝马X5X6奔驰ML

16 2019/11/19
目录
第一部分
Q7简介
第二部分 X5\X6简介
第三部分 X5\X6优劣势
17 2019/11/19
宝马简介
宝马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宝马公 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幕尼黑。80年来,它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 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 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20名。宝马公司的全称是 “BayerischeMotorenWerheAG“。
► 操作设置的状态可以在MMI显示出来,如果模式发生了变化, 会在驾驶员信息系统能得到提示
10 2019/11/19
悬架系统 自适应空气悬架离地间隙对比
车型
模式
举升模式 单位(毫米)
越野模式 单位(毫米)
舒适模式 单位(毫米)
自动模式 单位(毫米)
动态模式 单位(毫米)
装载模式 单位(毫米)
11 2019/11/19
► 因配件准备原因,此次召回活动从2012年5月10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宝马公司 将通过授权经销商从4月26日起,根据配件情况同客户预约维修时间。
宝马X5优缺点
优点:
宝马X5在外观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基本保留的上一代车的轮廓和车身线条。变化主要体 现在一些细节上,比如前灯和尾部。为了适应发动机舱盖突出的肌肉感,新X5的前灯 用了大量曲线。尾部的变化在于尾窗的斜度有所增加,而且尾窗和后备箱盖垂直部分的 交接位置有明显的凸起,其作用是提高高速行驶时整车下压力,保持车身稳定性.
全职男佣—— 宝马X7 xDrive M40i 行政型M 运动套装

宝马X7 xDrive M40i 行政型M 运动套装汽车自诞生之日起就扮演着人类伙伴的角色,不同结构类型的车在角色上也有着不同的划分,价格低廉的小车是代步工具,安全性高的车是护卫,空间宽敞的MPV 和SUV 是居家伙伴,而对于身材健硕的宝马X7来说,它的最佳角色就是一个全职男佣。
撰文/ 王小雷 摄影/杨浩东全职男佣上市时间2019年4月价格126.8万元强项功能全面,性能强悍。
弱项第三排空间还是略微有限。
宝马X7 xDrive M40i行政型M 运动套装X7是宝马家族的全新产品,基于CLAR 架构打造,定位于大型SUV ,是目前宝马旗下尺寸最大的乘用车。
在外观设计上,宝马X7的线条风格与家族其他SUV 车型相似,都采用了饱满质感的线面组合。
车头部分最吸引眼球的仍然是宝马家族标志性的双肾形格栅,而这个格栅也随着X7的尺寸,以及宝马家族的最新设计风格而变大,虽然说加大尺寸更符合X7大型SUV的定位和魁梧的外形,但是眼前这一对“肥腰”显然没有以前那样精致的感觉。
X7的内饰设计以豪华为核心,驾驶席被高科技配置包围,语音控制功能和手势控制功能给驾驶员提供了最大化的便利。
高档的内饰包裹材料和个性化定制扩展Merino 真皮座椅面料带来细腻的触感。
座椅填充材料给每一个座席都提供了极佳的舒适性。
全景天窗配合浅色座椅给轿厢创造出极佳的通透感,而遍布车内的氛围灯在夜间也能营造出温馨、激情等11种不同风格的视觉氛围。
宝马X7有6座和7座两种款式,两款7座版车型是低配,其余是6座版。
虽然只是一个坐席的数量差异,但是对于消费者和车辆的用途来说是截然不同的。
7座版相对来说更适合二孩家庭,第二排座椅可以比较轻松地放置儿童安全座椅,也有成年监护人的位置,而且低配版的动力、配置、价格也能让更多的高端家庭所接受。
而6座版的座椅布局型式更接近于MPV ,第二排两个坐席被赋予了更高的舒适性、功能性和尊贵感。
6座版车型进出第三排很方便,只需要扳动座椅靠背上的把手,座椅就可以自动向前移动并翻折。
奥迪quattro系统详解

全时四驱的大师——奥迪quattro系统详解无论是说到奥迪品牌,还是四驱系统,尤其是全时四驱,都不能少了一重要的名字——quattro。
今天,quattro系统早已经成为奥迪的标志之一。
而历经七代进化的quattro也依旧在焕发它的光彩。
quattr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四”的意思,而对于奥迪来说quattro还有其他含义。
1980年奥迪公司研发了quattro四轮驱动系统,并把它装备在一辆基于奥迪80底盘的双门轿车上,这辆轿车的名字也叫Quattro。
另外奥迪旗下还有一家名叫quattro的子公司,专门实验和研发高性能车型。
因此,quattro 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
奥迪四驱技术历史回顾奥迪使用的四驱系统目前均叫quattro系统。
配备这项技术的车型很好分辨,您在它车身上找到“quattro”标志就是了,有些车型还会有壁虎标志。
但发展到现在壁虎已经不再是quattro的专利,而被国人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壁虎”的谐音“庇护”或“避祸”。
『壁虎象征了quattro强大的抓地力』"quattro"四驱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7年,那时候的大众为德国军方制造一款名为Iltis的四驱越野车,而这款车型凭借四驱系统,在各种路面的表现都非常理想,这也使得时任奥迪技术经理的皮耶希萌生了将四驱系统引入轿车的想法。
第一代quattro(1980年):空心传动轴第一代quattro系统采用了开放式中央差速器(手动锁止)+前轴开放式差速器+后轴开放式差速器(手动锁止)的结构。
在变速箱后端安装差速器,依旧由传统的传动轴将动力传递至后轴差速器;而在变速箱内部安装了一根空心传动轴使动力可以传送到前轴差速器。
这样一来就省去体积大、重量大的分动箱,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空间问题。
驾驶者可以根据不同路况需求,通过中控台的锁止开关控制差速器的工作状态。
奥迪变速器系统设计师弗兰茨•滕格勒的解决方案:采用空心轴将动力传输至中央差速器,通过万向轴将动力传至后轮,而空心轴再负责将动力引向前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迪quattro采用自身的四轮驱动系统到今年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
而宝马xDrive 采用自主研发的四轮驱动系统才只有两年的时间。
它们之中,谁的四轮驱动系统更出色,又出色在哪儿呢?为了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奥迪A6 3.2 quattro和宝马525Xi身上。
这是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较量,也是机械与电子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平衡四轮驱动与“后驱转四驱”之间的较量……总之,这是一场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斗争!上图:一场雪地上的较量即将开始……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两个选手的基本情况。
我们来说明一下观念的问题。
从1980年起,四轮驱动在所有装配纵向布置发动机的奥迪车型上就是必备配置,区别在于其采用对称的轴间差速器。
也就是发动机的牵引力会在轴间平均分配,50%对50%。
还有极少数的例外我们会在下文提及,奥迪A4,A6,Allroad 和A8 quattro所有车型都是这样的配置。
其中包括我们用来进行测试的这款奥迪A6 3.2 quattro。
宝马公司同样也推出了四轮驱动的车型。
不过在慕尼黑立刻就选择出了稍微不同的设计方案——非对称式。
宝马第一款3系车型1985版325iX的前轴扭力分配比例只有38%,而后轴是62%。
在为数不多的几款宝马车型上也是这样的设计。
直到2003年,在慕尼黑否决了轴间差速器的设计方案并采用xDrive方案。
这个系统更加“不对称”:只有后轮才拥有恒时驱动。
而前轮驱动是根据电子系统的判断,借助于多盘式离合器自动接通。
上图:宝马车厢内饰的风格平淡简约,采用对称设计。
起初,我们比较偏爱奥迪quattro。
因为对于这样的驱动系统,毕竟拥有25年的经验,以及众多成功的车型……除此之外,奥迪采用的Torsen差速器是纯机械装置。
它的性能特性在切齿机床上加工时就彻底形成了。
而xDrive……控制离合器的程序中都有些什么指令?它的摩擦片何时收紧,力度如何,前轮的扭力分配比例是多少?这一切都是由程序员事先设计好的。
上图:在前排控制台的上部是带有iDrive系统简化菜单的显示屏。
表面看上去只有通风器的温度和风速选择按键。
风力的分配通过 iDrive系统来改变。
上图:宝马和奥迪的自动变速箱都是同一厂家的产品——ZF,但是宝马的变速箱换挡时明显要快一些。
上图:标配车型中前排座椅只有部分部位采用电控调节,而后排座椅的靠背无法折叠。
上图:按动宝马车钥匙上的按钮,坚硬有力的弹簧就会自动将行李箱门弹开。
在规定模式下,四轮驱动的宝马5系在柏油路上的表现与后轮驱动车型没有任何不同。
都表现出了一流轿车的水准!对驾驶者操控动作的反应灵敏,拥有很高的侧向加速度,而速度方面也毫不示弱。
不过其舒适性确实不够——宝马的悬架明显要比奥迪硬的多。
在去试车场的路上,就已经初步分出了优劣:慕尼黑的宝马5系适合于追求运动性驾驶乐趣的驾驶者们,而来自因戈尔施塔特(德国城市,奥迪总部所在地)的选手则具有更明显的侧倾以及更软的悬架,奥迪适合于所有其他的驾驶者们。
上图:奥迪的车厢内饰显得更加“珠光宝气”——按钮、显示屏、明亮的仪表盘。
上图:奥迪的多媒体电脑系统操作起来要比宝马的简单。
上图:电控手刹是标准配置,而按键式点火开关则是选购配件(1600美元)。
上图:奥迪座椅的结构轮廓设计没有宝马的合理。
在舒适性方面,宝马和奥迪的后排座椅平分秋色。
上图:奥迪的行李箱的空间稍大一些,可部分折叠的后排座椅靠背可以放平然而天气并没有配合我们的测试要求——试车场没有下雪。
等待雪天的日子里,我们决定先进行标准的柏油路面测试——尽管这两款车的发动机功率不同:奥迪是255马力,而宝马是218马力,然而宝马5系却在加速性能的测试中落后的并不多——区区几秒钟就达到100km/h的车速。
而在操控性方面,宝马胜出了——其自动变速箱的运行还是一如既往的要快于奥迪的。
而最后,我们盼望已久的雪天终于来了。
我们决定在关闭稳定系统的情况下沿着弯曲的湿滑路线进行测试——出发!车速表的指针在40km/h和140km/h的刻度之间舞动着,而转速表的指针在高转速区像疯了似的……在雪地这样的条件下,奥迪操控起来要更加困难。
我们曾经发现过这样的情况,四轮驱动的奥迪车型上的Torsen轴间差速器导致车子存在车头偏斜以及对扭力变化的反应不一致的趋势。
而现在,奥迪 A6 3.2 quattro的表现正好证实了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一方面,奥迪A6拥有不错的稳定性。
这一点在直线行驶时表现出色。
但是,如果过快地作急转弯滑行的动作,奥迪就开始不听使唤了,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前轮先开始向外侧滑——无论是减油门还是加油门的情况下都是这样。
然后后轮开始侧滑——就这样,整个车子都侧滑出去了。
而且,想要提前预测到由于偏斜而导致侧滑的时刻不是那么容易的。
比如说,我们决定让奥迪高速转弯。
转动方向盘,加油门,车子就会向外滑出。
不过我们预料到这一点了,因此我们提前加油门,估计好侧滑的时间长短。
而最后便开始了我们所预料中的侧滑,这样的侧滑效果是我们想要得到的,并借助于它来牢牢“拉住”车子顺利完成转弯。
但是,奥迪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实际操控时车子却横在了路面上。
当我们反向转动方向盘,减油门后,才重新控制住了车子。
但是却没能顺利完成转弯动作。
事实上,不可能预测到侧滑的时间。
而如果在入弯时踩刹车会怎样呢?会再一次发生反应不一致的情况——先是前轮滑行,然后是整个车子侧滑出去。
当然,在驾驶过程中我们会渐渐习惯去控制滑行力度并驾驶奥迪完成合适的、掌控之中的侧滑。
不过,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宝马的表现。
宝马完全是另一种表现!首先,xDrive系统的调校使得车子的表现明显带有后轮驱动的特点。
驾驶车子进行转弯轻而易举。
无需提前作侧滑动作——只要在入弯时减油门就足够了,而且宝马会毫不犹豫地开始用后轮进行滑行。
尽管它的侧滑进行的要比奥迪快,不过如果能够及时的控制住牵引力和方向盘,那么转弯过程中的滑行就会完全处在掌控之中——高效、迅速而且充满乐趣。
沿着路线行驶了两三圈后,我们对于电子系统xDrive的疑云完全散开了——这个四轮驱动接通系统的表现非常理想,而且运行时悄无声息!上图:在关闭稳定系统的情况下,宝马525Xi表现出了后轮驱动的特点:在减油门和加油门的时候车子会发生剧烈的侧滑。
说实话,侧滑时宝马525Xi的车头摆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剧烈,因此出弯时它对侧滑的妨碍较小。
不过宝马5系操控起来要更简单,因为它的行为更加一致。
奥迪在转弯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动作:“偏斜―平缓的侧滑―剧烈的侧滑”,那么宝马在湿滑路面上无论是增加油门,还是增大牵引力,都只有一种反应:后轮滑动。
秒表的测量结果也证实了我们的判断——宝马完成将近2公里的雪路所用的时间要比奥迪快2秒。
而且轮胎对于这个结果的影响非常小,两辆车所装备的无防滑钉冬季轮胎差不多是一个等级的。
然而宝马的成功不能只归功于驱动系统。
悬架系统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很明显,在湿滑路面上奥迪转弯时的倾斜要大一些。
从操控性的角度来看,宝马的前后轴重量比例也更加合理——宝马是52:48,而奥迪是57:43。
上图:两车的前后重量分配比。
“而商务轿车的司机到底该如何应对这一切呢?”你们会问,“特别是当他关闭了稳定系统?”我们在开启稳定系统的情况下进行了测试。
甚至通过DSC或者ESP都能明显地感觉到,宝马525Xi入弯时更平稳顺畅,而且也能更好地保持过弯路线,而奥迪A6要逊色一些。
因为前后轴重量比例、悬架调校以及“后驱转四驱”系统(尤其是在冰雪路面上)都对这方面有所影响。
xDrive系统是完美无缺的吗?我们更加中意宝马。
实际上,我们要向现在还有将来的宝马四轮驱动车型的驾驶者们提个醒:只有那些上过专业驾驶教程并拥有较高车技能够操控后驱及四驱车型进行运动驾驶的人们,才可以关闭DSC系统。
要知道,要达到反应一致的效果,xDrive系统需要高比例的,甚至几乎完全是后轮驱动的侧滑趋势,而这又需要对方向盘和油门的操控迅速、精确。
而宝马转弯过程进行地要比奥迪快,也就是说,根本没有时间来思考如何操控,需要迅速作出反应。
上图:xDrive系统的运行原理:正常情况下,100%的扭力都被输送给后轮。
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通过多盘式离合器接通前轮驱动,并且由厂家预设的程序对这个过程进行监控。
起动时离合器预先被锁住,目的是为了保证车子具有更好的起动动力。
但是如果可操控车轮转向,而驾驶者部分踩下油门踏板,那么电子系统就会认为这是停车模式而松开离合器。
在离合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压紧程度按照程序的设定也一直在变化,该程序会对车速、侧加速度度、方向盘转动角度以及稳定系统的反应进行计算。
通过这样的方式,xDrive系统不仅有助于发挥发动机的牵引能力,而且还积极的改善车子的操控性。
而装配对称式Torsen轴间差速器的奥迪quattro采用的是传统的驱动方式拥有非常高的操控安全性,不过……甚至在因戈尔施塔特(德国城市),这样的方案都感觉有些过时了。
因此,奥迪的最新车型RS4和S8装备了不对称式Torsen轴间差速器(扭力分配比例为40:60),这和宝马的第一款四轮驱动车型是一样的,这在奥迪汽车公司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冻结了多年的“冰山”终于开始融化了?上图:奥迪quattro的所有装备纵向布局发动机的车型(A4,A6,Allroad,A8)都采用同一驱动方式:恒时四轮驱动,前后轴扭力分配比例为50:50。
Torsen高摩擦力轴间差速器对前后轮驱动特性的变化作出反应,并能够在25:75到75:25的比例范围内在前后轴之间分配扭力。
差速器的结构设计使得其运行非常迅速。
价格?四轮驱动的奥迪A6的价格要比宝马5系更实惠:装备177马力V6发动机和6速手动变速箱的奥迪A6 2.4 quattro的价格为51995美元(这个价格比前轮驱动的车型高2833美元)。
装备3.0L 218马力发动机的四驱车型价格是63644美元起,而装备3.2L 255马力FSI直喷发动机的车型售价为66915美元。
如果想要加装Tiptonic自动变速箱,需要加付2132美元。
装备3.0L 224马力TDI柴油发动机的车型售价是70523美元起,而顶级配置的奥迪A6 4.2(335马力)的价格为89316美元起。
四轮驱动的宝马525Xi从德国只提供装备自动变速箱的Business版车型(53900欧元)和Business+版车型(增加了座椅电动调节装置,侧面安全气帘,音响系统)价格为61300欧元。
3.0L的宝马530Xi的价格是72700欧元起,而柴油机版的宝马525Xd(231马力)的价格为68300欧元起。
顶级配置的宝马540i (306马力,78500 欧元)和宝马550i (367马力,88400欧元)只提供后轮驱动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