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礼仪常规培训内容
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幼儿礼仪培养有哪些

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幼儿礼仪培养有哪些作为幼儿园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并通过幼儿礼仪培养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礼仪素养。
以下是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和幼儿礼仪培养的一些方面,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一、教师礼仪规范1.穿着整洁得体:教师应穿着整洁、得体的工作服,注意卫生和礼仪常识,不宜穿着暴露或过于花哨的服装。
2.注重言行举止:教师要始终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不放肆不粗鲁,注意语言礼貌,讲文明用语,不说粗话。
同时,要注意修养,不滥用手势或姿势。
3.保持良好沟通:教师要以微笑、亲和力和耐心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不应该大声呵斥幼儿,更不应当动怒。
4.良好的职业操守:教师要时刻保持职业操守,不应利用职业之便谋取私利、接受贿赂。
同时,教师应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不旷工请假。
5.尊重他人:教师应尊重幼儿、家长和其他员工,不应损害他人的尊严和权益,不歧视、不嘲笑其他人。
二、幼儿礼仪培养1.教导孩子基本礼节:通过教师的引导,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简单的社交礼节,如问好、感谢、道歉等。
教师要设立榜样,示范正确的行为,并要求幼儿模仿学习。
2.培养良好的用餐礼仪: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学会礼貌的吃饭姿势,不边吃边说话,不发出奇怪的声音。
同时,教师要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学会感谢食物,不浪费粮食。
3.培养整齐有序的行为:教师要通过室内外活动,在排队、集会等场合引导幼儿培养整齐有序的行为习惯。
教师还要注意给幼儿进行准确细致的指导和示范,不断强化他们的意识。
4.引导幼儿与人友好相处:教师要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打招呼,关心他人,学会礼貌用语和表达感谢之情。
同时,教师还要教导幼儿要尊重他人的隐私,遵循公共场所的规范,不随便触碰他人。
5.培养分享和合作意识:教师应通过游戏和小组活动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不抢夺他人的玩具或食物,愿意和他人分享,懂得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礼仪规范和幼儿礼仪培养的重要性在于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素养。
幼儿园教师礼仪培训内容

幼儿园教师礼仪培训内容第一章一个新的开始一、规范与要求,做一名遵纪守法的教师(一)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每所幼儿园都会有自己的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幼儿园的正常运转。
规章制度作为幼儿园的“法”,对在幼儿园各岗的工作人员的要求系统化、条理化的基础上制定的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规程。
1.了解幼儿园的规章制度。
幼儿园有许多的规章制定,每一项的都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
对考勤制度等应了熟于心。
2.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
作为新教师,首先要熟悉和了解自己所在的岗位有哪些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内容都有什么,然后在平日工作中具体的执行。
更重要的是,不断反省自己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幼儿园教师的礼仪规范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包括仪容、仪表、体态、语言等。
良好的礼仪规范能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气质与风度,获得幼儿及家长的认可和喜爱。
下面就对其中的几点具体和大家分享:1.仪容仪容是指人的容貌。
通俗的说,就是指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重点是人的容貌,包括头发、面部、化妆。
适宜的仪容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也能获得幼儿的喜爱,提高教师的自信。
1)素颜或化淡妆。
上班期间可以不化妆,或者是简单的涂唇彩。
给人一种精神的感觉,不能画浓妆。
2)面带微笑,精神饱满,不把个人的情绪带进教室。
每天上班保持好心情,不把对其他事情的不愉快带到幼儿园中。
3)不能喷香水,不戴戒指。
尤其是不要戴挂有长坠的项链、耳环,以免不慎划伤幼儿的皮肤。
4)头发要适宜,确保不挡住自己的视线和影响幼儿。
长发的老师要把都发梳起来,头帘不挡住眼镜。
在幼儿进餐时以免长发掉入幼儿碗中,所以要格外的小心。
2.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形体、容貌、健康状况、姿态、举止、复制等。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穿着必须要自然大方,一方面给人留下简约、踏实的好印象,另一方面便以自己身体的活动,工作起来更方便,1)在园期间,教师的衣着应活泼大方,舒适得体,便于伸展、下蹲等动作。
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礼仪培训内容

在活动中,教师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差异,关注他们 的需求和感受,避免使用过于严厉或惩罚性的手段。
积极互动
教师应积极与孩子们互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 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要注意维护课 堂秩序和纪律,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与同事、领导沟通合作礼仪
1
尊重他人
与同事和领导相处时,教师应尊重他们 的意见和看法,避免使用攻击性或贬低 性的语言。同时,要关注他们的需求和 感受,积极提供帮助和支持。
耐心安抚,转移注意力,寻找原 因并及时解决。
处理幼儿争执
公正调解,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 合作。
应对家长投诉
认真倾听,积极沟通,及时改进 并反馈。
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
成功案例
分享在处理幼儿行为问题、组织 亲子活动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展 现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
经验教训
总结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共 同学习和成长。
中班幼儿礼仪教育内容及方法
01
02
03
社交礼仪
教授幼儿如何与同伴友好 相处,学会倾听、表达自 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处 理简单的冲突。
公共场所礼仪
教育幼儿在公共场所保持 安静、不乱扔垃圾、尊重 他人的劳动成果等。
教学方法
通过示范、讲解、小组讨 论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 礼仪的重要性,培养他们 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02
03
与幼儿、家长和同事的沟通技巧 :包括倾听、表达、反馈和解决 问题等。
04
强调持续学习和提高自我修养重要性
持续学习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最新的教育理 念和方法。
自我反思
定期审视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发现不足并及时改 进。
幼儿园教师礼仪培训

幼儿园教师礼仪培训幼儿园教师礼仪培训幼儿园教师每天都需要与孩子家长进行交流,因此在言谈举止、着装打扮、待人接物等方面需要专业的研究。
教师的仪态不仅反映出自身的修养和品位,更是幼儿研究效仿的榜样。
一、着装礼仪1.衣服不应太长或太短,不应露出过多肌肤,不穿吊带背心。
2.不允许不穿衬裙,上班时间忌穿裙装,应穿柔和大方、便于活动的服装。
3.不允许乱配鞋袜,上班时间应穿平底、舒适的鞋子。
4.衣服的配色应遵循三色原则,身上不应超过三种颜色。
5.发型应自然、不夸张,上班时长发应挽起。
6.上班时应化淡妆,不要过于浓重。
7.上班时不应佩戴戒指、耳环和复杂的胸饰。
二、行为举止1.面带微笑,神态自然。
2.眼神亲切有神。
3.坐姿要端庄,双腿并拢,向一边倾斜,双手自然放置。
4.站姿身体挺直,双腿靠拢,双手自然垂放。
5.走姿上身不动,双肩平稳,重心前倾,步幅适中。
6.蹲姿上身直立,双膝靠近,臀部向下,脚跟抬起,脚掌支撑。
7.手势要自然大方,不要当众搔头、抓痒,不要交叉抱臂或双手后背。
三、文明语言1.主动热情,礼貌待人。
2.打电话时,先问好,自我介绍后再说事。
3.耐心安慰,不指责抱怨,语言要生动有趣,儿童化。
在活动中应热情温和,仔细观察,不断提示,鼓励欣赏,给予评价。
幼儿遇到困难时,不要讽刺挖苦;幼儿有过失时,要坚持正面教育,及时解决。
日常生活中,要亲切关爱,体贴入微,时时体现母爱。
不要讲粗话、脏话,不要训斥幼儿,避免大呼小叫。
四、与家长沟通礼仪1.热情接待来园幼儿家长,家长进来访时,教师应立即起身,问明来意。
在楼梯上相遇时,要停下来,问好或通过眼神、手势示意,并让家长先行。
2.谈话时要保持距离并控制音量,认真倾听家长的叙述,以“是”、“是”、“是”、“是”点头示意。
教师礼仪培训总结为了提升幼儿教师的品质,塑造良好的专业形象,我们园于6月中旬进行了幼儿教师专业礼仪培训。
本次培训内容包括仪容、仪表,如何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以及如何与同事友好相处。
幼儿园教师礼仪培训

幼儿园教师礼仪培训幼儿园教师礼仪培训一、引言尊重与礼貌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也是幼儿园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幼儿园教师作为儿童成长中的引路人,身上所展现的礼仪和仪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品行和修养。
因此,进行幼儿园教师礼仪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理论基础1. 什么是礼仪礼仪是指一种按照既定规范进行的言谈举止和社会行为。
礼仪包括礼貌、规矩、仪表等方面,是社会行为规范的具体体现。
2. 幼儿园教师的礼仪意义(1)为学生树立榜样:幼儿园教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一个礼仪优雅的教师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习惯。
(2)建立师生和谐关系:以礼待人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培养良好的师生交流互动。
(3)提升教师形象:教师的礼仪举止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职业道德,能够树立专业形象。
三、培训内容1. 礼仪知识与礼节(1)礼仪知识: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实用的礼仪知识,例如礼仪的起源与意义、礼仪的分类等。
(2)礼节:幼儿园教师培训应重点培养教师在校园中的礼节,例如上下班礼仪、拜访家长礼仪、参加会议礼仪等。
2. 服装与仪表(1)服装:教师应注意职业装的选择,并做到整洁、得体、符合校园文化。
(2)仪表:教师应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包括面部表情、姿态、笑容、走路等方面。
3. 语言与发音(1)语言准确性:幼儿园教师应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避免口语中的粗俗话语、方言等。
(2)发音标准:教师应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与标准,使教学信息更加清晰明了。
4. 礼仪与行为(1)进出幼儿园的礼仪:教师应标准化地进出学校大门,注意礼貌和谦卑。
(2)与同事交往的礼仪:教师之间应保持友好的交流和互助,避免争吵和冲突。
(3)与家长交往的礼仪:教师在与家长交往时要给予他们尊重与耐心,注重言谈修养和形象塑造。
四、培训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中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理论知识通过讲解和讨论,让教师了解礼仪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实践中,通过模拟情境,让教师实践礼仪技巧。
幼儿园教师礼仪教育内容

幼儿园教师礼仪教育内容
幼儿园教师礼仪教育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形象仪表: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仪表形象,包括衣着、仪态、举止等方面,让孩子们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2、语言礼仪:幼儿园教师应该用清晰、流畅、得当的语言与孩子交流,避免使用诸如“嗯”“哦”等语气模糊的词语,让孩子们树立起同样正确的语言习惯
3、行为礼仪:幼儿园教师要做出正面的示范,教育孩子们礼仪的基本规则,如站直、坐直、认真听讲等。
4、交际礼仪:幼儿园教师应该教育孩子们如何与他人相处,礼貌地问候、赞美、感谢,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社交礼仪。
5、节日礼仪:幼儿园教师在重要的节日时,应该组织孩子们进行相关活动,教育他们如何庆祝,如何感恩等,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和体会节日的文化内涵。
6、安全礼仪:幼儿园教师还应该教育孩子们一些安全礼仪,如如何正确穿戴鞋子、如何正确拎书包等,让孩子们养成安全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幼儿教师礼仪培训ppt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礼 仪 培 训 的 目 的 和 意 义 03 教 师 仪 表 礼 仪 04 教 师 言 谈 举 止 礼 仪 05 教 师 日 常 礼 仪 06 教 师 与 家 长 沟 通 礼 仪
01添加章节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检查幼儿是否盖好被子,避免着 凉
及时处理幼儿的需求,如喝水、 上厕所等
06教师与家长沟通礼仪
沟通方式
面对面沟通:建立信任,及时 解决问题
电话沟通:保持礼貌,注意语 气和措辞
书面沟通:详细清晰,避免歧 义
社交媒体沟通:谨慎使用,注 意隐私保护
沟通技巧
尊重家长,建立信任关系 倾听家长意见,关注幼儿需求 及时反馈幼儿表现,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成长 妥善处理与家长的矛盾和分歧,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及时沟通交流
及时沟通交流:教师之间应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 率。
尊重他人意见:在团队中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倾听和接纳不同的观点。
协作分工:教师之间要明确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互相支持:教师之间要相互支持,鼓励团队成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挥自己的优势,共同成长。
共同成长
互相尊重,平等交流 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 及时沟通,有效解决问题 共享成功与困难,共同成长
02礼仪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提升教师形象
塑造良好形象,展现教师风采 增强教育效果,促进幼儿发展 提升教师素质,树立行业形象 传承礼仪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礼仪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礼仪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礼仪教育有助于为幼儿的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幼儿园教师礼仪培训教学

一、引言在幼儿教育领域,教师的形象和举止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礼仪不仅是个人素养的体现,更是教师职业精神的象征。
为了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形象,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特此开展幼儿园教师礼仪培训。
以下是本次培训的教学内容与实施计划。
二、培训目标1. 使教师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
2. 培养教师良好的仪容仪表,提升教师的职业形象。
3. 提高教师与幼儿、家长、同事之间的沟通能力。
4. 增强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三、培训内容1. 礼仪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礼仪的定义:礼仪是指在社会交往中,遵循一定的规范、准则,以文明、礼貌、尊重、谦逊的态度对待他人的行为。
(2)礼仪的原则:尊重他人、真诚待人、礼貌待人、谦逊有礼、适度得体。
2. 幼儿园教师仪容仪表规范(1)着装规范:教师着装应整洁、大方、得体,符合职业特点。
夏季可穿着简洁的连衣裙或裤装,冬季可穿着套装或职业装。
忌穿过于暴露、紧身、怪异服装。
(2)化妆规范:教师应保持妆容自然、得体,不宜浓妆艳抹。
淡妆应以自然、清新为主,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
(3)发型规范:教师应保持发型整洁、大方,不宜过长、过短或过于前卫。
3. 幼儿园教师行为举止规范(1)站姿:站立时,身体挺直,双脚并拢,自然站立。
忌站立时双腿叉开、弯腰驼背。
(2)坐姿:入座时,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膝盖或桌面上。
忌坐姿随意、懒散。
(3)行走规范:行走时,步伐稳健,保持身体平衡。
忌行走时东张西望、低头玩手机。
4. 幼儿园教师沟通技巧(1)与幼儿沟通:教师应以平等、关爱、尊重的态度与幼儿沟通,倾听幼儿的心声,关注幼儿的需求。
(2)与家长沟通:教师应热情接待家长,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3)与同事沟通:教师应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团队协作与工作氛围(1)团队协作:教师应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与同事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师礼仪常规培训内容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应该是:具有一颗纯正善良的爱心,有一口谈吐文明的语言,有一身得体大方的衣着,有一种文明优雅的举止。
一、举止文雅1.举止温文得体,不失教师风度,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堪为幼儿表率。
2.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3.在幼儿、家长和客人面前不嬉戏,不开过头玩笑,不讲牢骚话。
4.在园内外遇到各种冲突时,以礼相待,不做失礼之事。
5.办公桌物品摆放整齐,工作时间不吃零食。
6.不私托家长办事。
二、仪表端庄1.仪表端庄典雅,潇洒大方。
2.衣着整洁、美观大方,不追求奇装异服,不穿露脐装和吊带衫,不穿拖鞋带班时不穿高跟鞋。
3.头发整齐光洁,带班时间不梳披肩发。
4.不浓妆艳抹,上班时间不佩带明显首饰和其它奇异大饰物。
三、语言文明1.工作时间一律讲普通话,语言恭谦,表情友善和气,待人热情。
2.谈吐文雅,不使用粗俗语言,不恶语伤人。
3.谈话语气得体,语调适中,谈话时要注视对方,以示尊重。
4.多用“请”、“谢谢”、“对不起”等尊重性词汇。
四、礼貌待人 1.真诚待人,懂得尊重,接待幼儿家长和来宾,笑容可掬,主动让座。
2.同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不猜忌,不背后议论他人,不传个人隐私。
3.尊重幼儿人格,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幼儿打招呼时要及时还礼应答4.按时参加会议、活动或其它集会。
听取别人发言时,做到专注、有耐心,并做好笔记。
5.集体活动时关闭通讯工具的铃声,带班或会议时间不接外来电话五、教师的职业修养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幼儿认真负责,热爱尊重每一个幼儿;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勇于吃苦,为了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幼儿园、前途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善于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周围同志之间关系:善于交流、化解矛盾;以集体利益为重,与人为善、和谐;能意识到与他人合作的价值。
六、教师的精神面貌:幼儿教师的精神面貌,是幼儿教师形象的灵魂。
1.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乐于助人,能与他人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 2.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追求和创造愉快、健康、向上的氛围; 3.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给人以朝气蓬勃、振奋昂扬的形象。
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具备以下的心理素质和品质:心态——自尊自信的;品质——真诚正直的;性格——活泼开朗的;心胸——豁达宽容的。
七、教师的仪容仪表1.着装:幼儿教师上班时适宜选择“流行中略带保守”的服装,而不宜穿着太时髦或太暴露的服装(超短裙、超短裤、吊带裙、低胸装)。
衣着打扮符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衣着活泼大方,大小得体,便于活动,颜色鲜艳,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给孩子以美的熏陶2.仪容(化妆):精神饱满,健康向上,面带微笑,充满活力。
保持口气和体味清新,仪表整洁;日常生活化妆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衣服相匹配;杜绝浓妆艳抹浓指厚甲,使用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妆品;染发大众色,工作时间将长发束起,不披头散发;额前头发不可过长,不挡住视线;佩饰不要太夸张,点缀即可。
八、行为举止:自然规范、亲切优雅1、脸部——真诚微笑,神态自然,给人亲切、和蔼、可信之感,不故意掩盖笑容,忌面色阴沉、横眉立目。
2、眼神——亲切有神,转动幅度适宜,合理分配目光,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3、守时——按时上下班,参加各类会议及活动不迟到、不早退。
4、坐姿——入座起座左入左出,动作轻缓,面对幼儿坐姿端正,双腿并拢,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摆放。
5、站姿——身体挺直,挺胸收腹,抬头沉肩,双腿靠拢,双目平视,不倚靠站立。
6、走姿——上身正直不动,双肩平稳,重心前倾,速度适中,步幅恰当。
、教师良好的举止将给每位经过您身边的人们带去优雅和气度。
九、语言沟通篇全园推广使用普通话。
语言:语速适中,态度温和,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1.上课语言:语速适中,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2.生活语言: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母爱。
3.文明用语:⑴接待来宾时要主动询问——您好,请问您找谁?请问您有什么事吗?需要帮忙吗?被动受问时——抱歉,这个我还不太清楚,我可以帮你问一下。
⑵对同事:上班时进幼儿园见到园里的工作人员,应问“你好”“早上好”或点头致意。
在幼儿面前对同事不直呼其名,用幼儿角度的称呼:X老师、X麽麽,不用生活中的称呼小X、老X……(言谈间不涉及他人隐私)一、幼儿来园时,教师应主动上前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每个幼儿,称呼“***小朋友早”,检查幼儿卫生、身体(牌子)情况,并和每个幼儿简单交谈,集中精力指导幼儿活动(稳定情绪、指导活动)。
二、教师进班一律用普通话轻声讲话,互相称呼***老师,幼儿面前教师为人师表,不翘二郎腿和坐桌子,不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全身心地指导幼儿活动。
三、教师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不大声训斥,漫骂幼儿。
当幼儿做错事情时,不能粗暴地大声斥责或大声叫喊,应主动地说“请你好好想一想,错在哪里?”。
在任何情况下,教师不应用命令或蔑视、憎恶之类的口吻,不用刻薄,挖苦幼儿的语言,不替幼儿起绰号,不讲反话。
四、对家长热情,大方有礼谦让,不接受家长的礼品。
日常交流中的忌要把礼貌习惯性用于日常口语中,注意不同环境下的音量与语气,对家长体现尊重,对同事体现友爱,对幼儿体现母爱。
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言传身教,成为幼儿的榜样,言行一致,言而有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那到底人们没有一个很严格的定论。
一般认为,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我还认为我们教师的出发点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利益,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让他们将来能够学有所用,才是我们的出发点,这也是我理解的师德,师德的力量在于对学生的付出价值是不是有所升华,有所历练,而我深信,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做到,把师德师风的力量传达下去,深入下去,才是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讲稿,认真对待每一堂讲课,想方设法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真正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肯定是相当有利的。
教师应该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样,学生平时也就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
同时老师遇事要冷静,不要随便发怒,以威压人,处事要尽量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不管是不是自己教过的,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现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父母的期望也高了,再加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个性,使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
优越感的失去,生活上的不顺心在心理上造成了阴影。
这就更要求我们广大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每一位学生,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
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
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礼仪站姿要领上身正直、挺胸收腹、腰直肩平、两臂自然下垂、两腿相靠站直、肌肉略有收缩;站姿有三种,侧放式、前腹式、后背式;站立要端正,眼睛平视,嘴微闭,面带微笑;双肩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右手放在左手上,以保持向客人提供服务的最佳状态(前腹式);女子站立时,双脚呈“V”字型,双膝靠紧,两个脚后跟靠紧;男子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站立时要防止重心偏左或偏右;站立时双手不可叉在腰间,也不可抱在胸前;站立时身体不能东倒西歪;站累时,脚可以向后撤半步,但上体仍须保持正直,不可把脚向前或向后伸得过多或叉开很大。
如何保持良好的走姿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交场合,走姿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体态语言,最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的省略,走姿优美,可增添人的魅力。
走姿的基本要求应是从容、平稳,应走出直线。
昂首、挺胸、收腹、眼直视、身要直、肩要平不摇、两臂自然下垂摆动,腿要直(避免O型或八字型腿);身体重心应稍向前,头朝正前方,眼睛平视,面带微笑,上身正直不动,两肩相平不摇,两臂摆动自然,两腿直而不僵,步度适中均匀,两脚距离为45—50公分左右,步位相平直前;双腿前后成一直线,脚步轻稳;女子走一字步(双脚跟走一条线,不迈大步);男子行走时双脚跟行两条线,但两线尽可能靠近,步履可稍大。
在地上的横向距离为3厘米左右;每走一步,两脚间的距离标准为左脚一步迈出,脚跟离右脚尖恰好是脚的长度(随身材高低不同);行走时不可摇头晃脑、吹口哨、吃零食、不要左顾右盼,手插口袋或打响指;不与他人拉手,勾肩搭背。
非紧急情况不得奔跑、跳跃;因工作需要必须超越客人时,要礼貌致歉,说声“对不起”;走路时男士不要扭腰,女士不要晃动臂部;尽量靠右行,不走中间。
礼仪坐姿基本要领入坐要轻缓,上身正直,人体重心垂直向下,腰部挺起,脊柱向上伸直,胸部向前挺,双肩放松平放,躯干与颈、髋、腿、脚正对前方;手自然放在双膝上,双膝并拢;双目平视,面带笑容;坐时不要把椅子坐满(服务人员应坐椅子的三分之二),但不可坐在边沿上;不可坐在椅子上前俯后仰,摇腿跷脚;不可将脚跨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或架在茶几上;在上司或客人面前不可双手抱在胸前,不可跷二郎腿,不可抖腿,也不要半躺半坐;A、两手摆法:有扶手时,双手轻搭或一搭一放;无扶手时,双手相交或轻握放于腹部,左手放左腿上,右手搭左手背,两手呈八字形放于腿上;B、两脚摆法:脚跟脚尖全靠或一靠一分,也可一前一后或右脚放在左脚外侧;C、两腿摆法:凳高适中时,两腿相靠,两膝的距离,男性松开一拳为宜,女性不松开为好,凳高时,一腿略搁于一脚上,脚尖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