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测量方案

合集下载

桥梁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桥梁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一、前言桥梁工程作为我国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桥梁测量作为桥梁工程的基础性技术环节,对保证桥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针对桥梁测量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专项施工措施,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范围及内容1. 测量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桥梁工程中的测量工作。

2. 测量内容:包括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桥墩、桥台、梁体等结构物的放样、变形观测、竣工测量等。

三、测量技术要求1. 平面控制网:采用三角测量法、GPS测量法等方法,保证控制点精度达到1:10000比例尺要求。

2. 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测量法,保证高程控制点精度达到±0.1m。

3. 桥墩、桥台、梁体等结构物的放样: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保证放样精度达到±5mm。

4. 变形观测: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定期对桥梁结构物进行变形观测,确保桥梁安全。

四、测量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根据工程特点和测量要求,编制测量方案,进行人员、设备、材料等准备工作。

2. 建立控制网:按照设计要求,建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确保控制点精度。

3. 桥墩、桥台、梁体等结构物的放样:根据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放样,确保放样精度。

4. 施工过程中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测量,监测桥梁结构物的变形情况,确保施工质量。

5. 竣工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对桥梁工程进行竣工测量,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五、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测量精度。

2. 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验和维护,确保仪器精度。

3. 加强测量人员培训,提高测量人员的业务素质。

4. 建立测量资料档案,确保测量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六、安全措施1. 严格遵守测量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人员安全。

2.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测量前期准备1.现场勘测: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对桥梁工程的具体位置进行现场测量和勘察,确定桥梁的位置、形状和地理环境等重要信息。

2.测量设备准备:根据工程要求,准备好必要的测量设备,包括全站仪、测量仪器、钢尺、经纬仪等。

3.建立控制点:在桥梁施工区域的周围建立起适当的控制点,提供测量和定位的基准,确保施工测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二、基础测量1.桥墩定位:利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对桥墩的位置进行测量和定位,确保桥墩的准确布置和定位。

2.桥墩高程:通过水准测量,确定桥梁各个桥墩的高程,并建立高程基准,为后续的桥梁测量提供支撑。

3.桥墩轴线和平面位置:通过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对桥墩的轴线和平面位置进行测量,确保桥墩的准确布置和定位。

三、梁板测量1.主梁测量:通过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对主梁的位置、形状和轴线进行测量和定位,确保主梁的准确安装和施工。

2.箱梁测量:对箱梁的位置、形状和轴线进行测量和定位,确保箱梁的准确安装和施工。

3.横梁测量:对横梁的位置、形状和轴线进行测量和定位,确保横梁的准确安装和施工。

四、桥面铺装测量1.桥面平面度:通过测量设备对桥面的平面度进行测量和记录,确保桥面的平整度和水平度达到要求。

2.桥面高程:通过水准测量,对桥面的高程进行测量和记录,确保桥面高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桥缝测量:对桥面上的桥缝进行测量和记录,确保桥缝的大小、位置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五、测量结果处理1.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出各个关键点的准确位置和具体数值。

2.测量报告编制: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方法、测量数据、计算结果和图件等内容,确保施工单位能够清楚了解施工测量的具体情况。

3.测量结果反馈:将测量结果反馈给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为相关单位提供测量数据,指导后续工作的进行,并及时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六、安全措施1.施工区域安全:在施工测量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和人员的安全。

桥梁施工测量(一)

桥梁施工测量(一)

桥梁施工测量(一)引言概述:桥梁施工测量是指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对桥梁各个部位进行测量、检测和监控,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桥梁施工测量的相关内容。

正文:一、基础测量1.确定桥梁基本位置:通过使用全站仪或GPS测量方法,确定桥梁的中心位置和桥墩的坐标。

2.标高测量:使用水准仪和高程测量设备,确定桥墩和桥面的高程,以确保桥梁的垂直和平面度。

3.地形测量:利用地面测量仪器,对建桥区域的地势进行测量和绘制,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4.孔洞测量:通过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孔洞的深度、宽度和位置,以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桥墩基础测量:使用测距仪和水平仪等测量设备,对桥墩基础的尺寸和位置进行测量,确保桥墩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二、结构测量1.梁段测量:使用全站仪和测量标杆等设备,对桥梁梁段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进行测量,确保梁段的精确安装。

2.支座测量:通过使用测距仪和水平仪等测量设备,对桥梁支座的位置和高度进行测量,以确保支座的准确安装和调整。

3.拱顶测量:使用全站仪和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桥梁拱顶的形状和高度进行测量,以确保拱顶的精确施工。

4.墩顶偏移测量:通过使用位移测量仪和测距仪等设备,对桥墩顶部的位移和偏移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和修正施工中的问题。

5.钢筋测量:利用测距仪和钢筋探测仪等设备,对桥梁中的钢筋位置、长度和直径进行测量,以保证钢筋的正确布置和质量。

三、沉降监测1.基准点设定:在施工前确定桥梁的基准点,并在合适的位置上设置测点,用来进行沉降监测。

2.沉降测量:使用沉降仪或位移测量设备,对桥梁的各个部位进行沉降测量,以评估桥梁的变形和稳定性。

3.沉降补偿:通过对测点的实时监测,对沉降情况进行判断,并及时采取补偿措施,以确保桥梁的安全使用。

4.监测报告分析:根据测量数据,编制监测报告,并对桥梁的沉降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5.沉降监测记录:对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用于日后桥梁的维护和管理。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一)2024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一)2024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一)引言概述:桥梁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在桥梁建设过程中,为确保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采取的各项测量措施和方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桥梁施工测量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测量前期准备工作、地面控制测量、基础施工测量、桥梁结构施工测量、桥面铺装施工测量。

正文内容:一、测量前期准备工作1. 了解桥梁设计方案,熟悉桥梁的建设要求和施工规范。

2. 制定测量计划和测量任务书,明确测量目标和测量方法。

3. 选派专业的测量人员参与施工测量工作。

4. 准备必要的测量设备和工具,包括全站仪、水准仪、测量尺等。

5. 建立测量基准点,确定坐标系和控制点。

二、地面控制测量1. 进行现场环境勘测,确定测量的范围和条件。

2. 建立基准点,进行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3. 定期检查基准点的稳定性,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 进行必要的地形测量,包括地形剖面和地形图制作。

5. 编制测量图件和测量报告,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依据。

三、基础施工测量1. 进行桩位测量,确定桩点的位置和高程。

2. 进行基础的放线测量,确保基础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3. 进行桥墩的放线测量,确定桥墩的位置和高程。

4. 检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基础施工的精度。

5. 编制基础施工测量报告,记录测量过程和结果。

四、桥梁结构施工测量1. 进行墩台的放样测量,确定墩台的尺寸和位置。

2. 进行梁段的放样测量,确定梁段的长度和位置。

3. 检查墩台和梁段的尺寸精度,确保结构安全。

4. 进行桥梁轴线的测量,确定桥梁的几何形状。

5. 编制桥梁结构施工测量报告,整理测量数据和结果。

五、桥面铺装施工测量1. 进行桥面的转角测量,确定桥面的布设方向。

2. 进行桥面的坡度测量,确保桥面的排水畅通。

3. 进行桥面的打线测量,确定桥面的水平度。

4. 检查桥面铺装材料的厚度和质量,确保施工质量。

5. 编制桥面铺装施工测量报告,记录施工过程和结果。

总结:桥梁施工测量方案是确保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一环。

桥梁测量方案范文

桥梁测量方案范文

桥梁测量方案范文桥梁测量是确保桥梁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一个合理有效的桥梁测量方案可以确保桥梁施工质量和工程验收的准确性。

以下是一个桥梁测量方案的示例,包括测量设备的准备、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验证等方面。

1.设备准备1.1先进的测量设备:使用现代化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GPS、激光测距仪等。

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安全工具:备齐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绳、安全带等,确保工程测量过程中的安全。

2.测量方法2.1基准测量: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桥梁的测量基准,使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基准点的测量,保证后续测量的准确性。

2.2控制测量:测量前需要确定测量的控制点。

使用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控制点的测量,确保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一致。

2.3结构测量: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测量方法。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三角测量法、水平测量法、高差测量法等。

3.数据处理3.1数据采集:根据实际测量情况,使用测量仪器记录测量数据。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数据上传: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计算机,进行二次处理和分析。

利用专业的测量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测量结果。

3.3数据验证:使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同一桥梁进行多次测量的结果进行比对和验证,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结果验证4.1结果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如果有超出设计范围的偏差,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和修正。

4.2结果报告:编制桥梁测量报告,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和总结。

报告中应包括测量的具体数据、测量误差的分析以及结论等内容。

5.定期监测桥梁是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风力等。

定期监测桥梁的变形和位移,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定期监测可采用自动化测量系统进行,定期获取盖外测量数据,并与起初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

综上所述,一个桥梁测量方案应包括设备准备、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验证等环节。

桥梁工程测量方案

桥梁工程测量方案

桥梁工程测量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桥梁工程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桥梁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的精确性和质量,测量工作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测量方案将详细介绍桥梁工程测量的步骤、方法和设备,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步骤1.预测量准备在进行实地测量之前,需要对测量对象进行预测量准备。

首先,对桥梁的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研究,了解桥梁的结构形式、材料特性和主要节点。

其次,对测量相关的设备和工具进行归类整理,确保充足和可靠。

最后,制定测量方案和测量路线,并在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2.进行基础测量桥梁的基础测量是整个测量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首先,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等设备,测量和记录桥梁的基础位置、高程和坐标。

其次,利用电子水准仪和高精度测距仪等设备,对桥墩和桥台的位置、高程和水平度进行测量,以确保桥梁的基础部分的准确性。

3.进行结构测量结构测量是对桥梁主体结构各部位的位置、大小和形态进行测量。

首先,通过全站仪等设备,测量和记录桥梁主梁的位置、高程和坐标。

其次,采用激光扫描仪或照相测量仪等设备,对桥梁主梁的形态和轮廓进行测量。

最后,利用角度测量仪和刚性测量臂等设备,对桥梁横梁和支撑系统的角度和尺寸进行测量。

4.进行变形监测桥梁的变形监测是为了确保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首先,选择合适的变形监测设备,如测距仪、应变片等,对桥梁的各个部位进行监测。

其次,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确定桥梁的变形范围和变形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维护和加固措施。

三、测量方法和设备1.基础测量方法和设备基础测量主要采用全站仪、经纬仪、电子水准仪、高精度测距仪等设备。

全站仪可以同时测量和记录桥梁的位置、高程和坐标,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经纬仪适用于较大范围的测量,可以快速获取基准点的位置。

电子水准仪和高精度测距仪可以分别测量和记录桥墩和桥台的位置、高程和水平度。

桥梁工程实测实量方案

桥梁工程实测实量方案

桥梁工程实测实量方案第一部分:引言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测实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参数。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测实量方案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测实量方案旨在对桥梁工程的实测实量进行规范和指导,保证桥梁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二部分:实测实量目的和任务1. 实测实量目的:(1)验证设计参数的准确性;(2)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进行监测;(3)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实测实量任务:(1)对桥梁结构的变形和位移进行实测实量;(2)测量桥梁结构的尺寸参数,包括梁、柱、墩的尺寸;(3)检测桥梁结构的应力和应变;(4)对桥梁结构的振动进行监测。

第三部分:实测实量方法和仪器设备1. 实测实量方法:(1)采用静力法进行桥梁结构的变形和位移实测实量;(2)采用光学测量法对桥梁结构的尺寸参数进行实测实量;(3)采用应变片进行桥梁结构的应力和应变实测实量;(4)采用振动传感器进行桥梁结构的振动监测。

2. 仪器设备:(1)静力实测实量仪器:包括测量悬索桥梁的拉力、位移、横摆、横荷载及相关的实测实量设备;(2)光学测量仪器:包括测距仪、测角仪、测高仪等;(3)应变片测试仪器:包括应变片、应变仪表等;(4)振动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第四部分:实测实量步骤和内容1. 实测实量步骤(1)确定实测实量的位置和方式;(2)布置实测实量仪器设备;(3)进行实测实量数据采集;(4)对实测实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5)编制实测实量报告。

2. 实测实量内容(1)对桥梁结构的变形和位移进行实测实量,包括挠度、位移、悬臂矢跨比等;(2)测量桥梁结构的尺寸参数,包括梁、柱、墩的尺寸、形状和位置;(3)检测桥梁结构的应力和应变,包括桥梁结构的受力分布和受力状态;(4)对桥梁结构的振动进行监测,包括振动频率、振动幅值等。

第五部分:实测实量质量控制1. 实测实量质量控制要求(1)保证实测实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对实测实量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3)实测实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要科学合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路桥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路桥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路桥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前言路桥工程是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测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为施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保障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本文将对路桥工程施工测量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施工前的测量准备、测量工具和方法、测量内容及精度要求等方面。

二、施工前的测量准备1. 确定测量范围:在进行施工测量前,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的范围,包括桥梁、路基、支护结构、辅助施工设施等部分。

2.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测量点坐标确定、测量内容和精度要求等。

3. 选择测量工具和设备: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GPS等。

4. 确定测量控制点:在进行施工测量前,需要确定合适的测量控制点,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建立测量档案:在完成测量工作后,需要建立详细的测量档案,包括测量记录、测量数据、图纸资料等。

三、测量工具和方法1. 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三维坐标测量。

在路桥工程施工中,常用全站仪进行路基、桥梁的坐标测量、偏差测量等。

2. 水准仪测量:水准仪用于测量高程,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高程控制。

在路桥工程中,常用水准仪进行路基、桥梁的高程测量。

3. GPS测量:GPS是一种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测量。

在路桥工程中,常用GPS进行长距离的坐标定位。

4. 视觉测量:视觉测量是一种基于摄像技术的测量方法,可以实现立体成像、快速测量。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视觉测量进行施工测量。

5. 钢尺、刻度尺等常用测量工具。

四、测量内容及精度要求1. 路基测量:路基测量包括坡度、高程、截面等内容。

测量精度要求:高程控制精度不得超过±5mm,坡度控制精度不得超过±1‰。

2. 桥梁测量:桥梁测量包括桥面、支撑结构、桥头等内容。

测量精度要求:平面测量精度不得超过±3mm,立面测量精度不得超过±5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汝高速第四标段吴家窑大桥测量方案1、编制依据和原则1.1、编制依据⑴、《河南省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登封至汝州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⑵、《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9);⑶、《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⑷、《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⑸、《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使用说明书》(苏光);⑹、《Leica TPS803C用户手册》(瑞士徕卡);⑺、设计院交桩资料。

1.2、编制原则⑴、测量方案力求采用先进的、可靠的工艺、材料、设备、达到技术先进,力求工艺成熟可靠,具有可操作性;⑵、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然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细部尺寸的定位、放样和复核;⑶、坚持施工图复核制度,组织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弄清设计意图、复核计算施工图尺寸和相关测量要素,并会审做好记录;必要时与监理、设计、业主等单位共同审核,并完成审核记录;⑷、坚持动态测量控制制度,根据不同结构的测量需求,合理选用合适的测量设备、方法和频率。

⑸、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放样”与“内业测量计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⑹、测量方法要科学、严谨、简捷,仪器选用要合适,使用要精心仔细,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⑺、坚持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报请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的工作制度。

⑻、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工程概况2.1、桥位地理位置吴家窑公路大桥位于大峪乡大泉村石板沟小学背面穿过吴家窑村,走向成东北西南走向,以此经过断崖、沟壑,在吴家窑背面半山腰与路基相接。

2.2、设计方案简介(1)、总体构造桥梁全长726.78m,全桥分联情况(自南向北)为:全桥共七联:(29.97+2×30+30.04)+(30.04+3×30+30)+(30+30+29.97)+(29.97+30+29.97)+(29.97+30+29.97)+(29.97+30+29.97)+(29.97+30+29.97)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边桥台采用桩基础。

⑵、设计标准公路标准: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桥面净宽11.75~14.45m。

防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6度,抗震设防措施等级为7度。

设计洪水频率:百年一遇洪水流量63.6立方米/秒;2.4、气象条件项目区属于南温带和亚湿润气候,春季温和,气温回升,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天朗气清;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多西北大风;四季分明,冷暖适宜,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最热月平均气温27.1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0.4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在37.6摄氏度---42.5摄氏度之间,极端最冷温度一般在-7.3摄氏度-----13.4摄氏度;年降雨量673mm各季降水量不均衡,其中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年平均无霜期225天;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根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图》,路线最大冻结深度小于60cm,一般为30~40cm。

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和干旱。

主要气象要素见下表。

主要气象要素表2.5、全桥主要结构形式和工程数量精选文档全桥主要结构形式和工程数量表.3、测量的特点和难点⑴、群桩基础,最大桩径φ180cm,4-9#墩的每个墩位包含12根桩基础,最大设计桩深22m;⑵、高墩施工,主桥最大墩高达到29.9m。

⑶大跨度连续刚构施工,最大跨度达到30m;⑷、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主桥承台尺寸达到了280cm×650cm×280cm;⑸、由于工期紧得原因,需要进行冬季施工;⑹、大型预制梁施工,预制T梁的跨度达到了30m。

4、测量控制的目的⑴、施工测量一方面要保证各施工阶段的安全,以及施工过程中结构线型符合设计要求。

另一方面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施工过程结构线型的变化进行预测和控制,优化施工工序,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⑵、大型桥梁施工测量方案的建立,必须依据桥梁施工方法及详细施工计划来进行,同时同施工监控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5、组织安排5.1、测量机构组成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吴家窑大桥测量任务,并始终以“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工作理念,为施工生产提供优质、满意的技术服务。

为保证测量工作顺利开展,测量工作实行总工负责制,并专设测量小组。

由总工程师和副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设专职测量工程师管理、协调测量放线全过程,并报监理检查验收。

5.2、仪器配备为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测量器具必须经过专业检测部门检测,保证其在检定期内。

测量器具配备计划如下表所示:5.3、测量制度5.3.1、交接桩工作⑴、工程中标后,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业主与监理技术主管部门测量工程师和项目部相关人员参加,主动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时进行交接桩。

⑵、交接时,应按交接书面资料所列桩橛现场逐点交接并查看实际状态,并在现场作出明显标识,以利查找。

⑶、交接签认时,交桩书面资料必须真实、齐全;交接桩记录应写清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并报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

⑷、按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要求,对工程范围(含临时工程)放样确定界线,参与办理征地拆迁工作。

5.3.2、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分为施工复测、控制网测设、施工放样及检查、竣工测量四个阶段。

严格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管理,做好施工中的交接桩、补桩、护桩工作,实行定期的复测,施工测量、放线放样实行双检制。

对工程施工测量全过程进行控制,保障建筑物空间位置及几何尺寸的准确性,将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以满足建筑物明确和隐含的功能需要。

5.3.2.1、施工复测⑴、交接桩完成后,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现场技术人员系统地进行施工复测及重点工程控制测量,标段交界处应由双方共同复测,确保中线、高程正确及交界处衔接一致。

⑵、复测工作应在开工前完成,中桩、基线桩、导线桩、水准基点桩加密应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墩台定位(中心桩撅)宜在复测中完成,以便在正式灌注混凝土基础时引用其成果。

⑶、复测成果应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系统地整理书面报告,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其总工程师批准后,及时发至作业层技术部门应用、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⑷、各类桩撅要妥善保护,根据情况进行加固,并在现场作明显标识,以防误用;在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桩要钉设护桩或外移桩,绘制护桩示意图;定期检查桩撅是否移动、下沉,发现后应采用可靠方法重新补设定位,重新测量。

5.3.2.2、测量控制网测设⑴、250m以上的长大构造物、500m以上的路基工程施工前应布设测量控制网。

管段工程施工复测完成后,应根据设计单位所交的控制点,中桩、基线桩、导线桩、水准基点桩的情况,按照《施工测量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补桩加密,形成测量控制网,以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并定期进行测量复核。

⑵、测量控制网由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

测量控制网成果书,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复核、备案。

5.3.2.3、施工放样测量及检查⑴、施工放样采用施工复测和控制网成果,如有破坏应报请上级技术部门(原测设单位)采用原测量精度进行补设。

⑵、特大桥、大桥、墩台桩或基础混凝土灌注,墩身立模顶帽混凝土灌注施工前,应由作业层测量人员放线,技术主管或工程部长复测,业主单位和监理技术部门复核无误后方可据以施工。

⑶、桥墩台灌注顶帽混凝土,技术人员应跟班作业,其中线及高程控制精度按相关规定要求执行。

5.3.2.4、竣工测量⑴、竣工测量由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业主单位和监理技求部门视具体情况派员参与。

⑵、竣工测量结果整理后,列入竣工文件,并报业主单位和监理技术部门备案。

⑶、架梁前桥梁墩台顶帽要进行中线、水平、跨度、偏角十字线和支座螺栓位置测设,并详细记录测量结果。

⑷、公路路面施工前以调整的中线水平为基准,要按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测量基面水平及平面尺寸、水沟尺寸、挡护建筑物尺寸,并据以交底,整修达标。

⑸、作业层技术人员在桥梁、中线水平及几何尺寸测量后,填写丈量记录和检查证,现场质检工程师复核签认。

⑹、工程竣工交验前,竣工复测成果及桩撅复核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并按竣工验收要求填制竣工资料。

⑺、其他工程按行业规定和建设单位要求办理。

5.3.3、测量管理⑴、建立健全测量复核制度。

项目部设专职测量工程师,作业层项目队设由若干名技术人员和测量工组成的测量小组,根据职责实施各项测量工作。

⑵、现场实施测量作业,必须使用专业记录簿逐项记录测量数据,原则上用铅笔书写,禁止使用圆珠笔或钢笔。

⑶、测量记录不得涂改、撕毁,如有误可作明显的勘误记号标识。

记录中参加人员、设备、日期、地点、天气、工程地点(部位)等事项应填写完备、清楚,并有施作人签字。

记录数据必须真实反映操作过程的实际情况,在通常情况下应有计算结果,示意草图,并附有相应结论。

⑷、测量工作的内业资料必须有两人独立计算,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在申报业主单位和监理技术部门复测时,必须同时报送内业测量资料。

重要部位的放样(如墩、台施工定位等)应采用不同方法分别进行计算,并报请技术负责人审核,签认后执行。

重要工程、控制工程、施工复测等测量必须有测量成果书,报请总工程师签认。

测量成果书应资料齐全,计算准确,文整清楚,签字齐全;测量成果资料(书)为受控资料,应按受控资料的有关规定办理。

⑸、上级技术部门在进行测量复核时,必须独立计算资料,优先选用具有闭合条件的方法,严禁直接使用上报的测量计算资料,避免误差造成超限产生的错误。

⑹、测量工作应根据人员和仪器设备状态选择方法。

在使用全站仪数字化测量时,必须有误差监测手段,对各种误操作必须有查错功能和纠错能力。

⑺、测量轴线、基点应与相邻合同段至少三个基点进行重叠衔接(导线点、中线点、水准基点)。

一个工程项目(隧道、桥梁等)分别由两个以上单位施工时,应建立统一的控制网,统一平差,采用统一坐标体系。

⑻、测量员暂离岗位或调转时,必须进行测量工作移交。

内容包括:施工桩撅现场点交(并附桩位示意图、中线、水准基点表);测量记录、测量成果书等。

在有条件时,进行复测后方可移交。

移交工作由总工程师(技术主管)负责组织,办理交接清单,双方签字。

⑼、在开工初期,基线、控制网、已开工的重点工程,由上级专职测量工程师进行复核测量;跨年度施工的结构复杂的大桥、每年进行一次复核测量。

其余如中桩、基线桩、导线桩、水准基点桩及其加密桩的复测由项目总工程师制定并组织实施。

6、控制测量等级和技术要求6.1、平面控制测量和技术要求(1)、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平面控制网三角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等级见下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平面控制测量等级(2)、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见下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