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结果分析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如何解读动态血压检测报告——24小时血压变化的规律

如何解读动态血压检测报告——24小时血压变化的规律

24小时血管压力变化的规律白昼血压水平较高,夜晚睡眠时血压水平较低,在清晨4:00-5:00 点开始上升,6:00-8:00 点(也有报道为8:00-9:00 点)左右出现高峰,然后逐渐平稳,16:00-18:00 点再次出现高峰(次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凌晨0:00-2:00 点(也有报道2:00-3:00 点)达低谷并维持到4:00-5:00 点,全天出现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型曲线。

血压的这种节律变化对适应机体活动,保护心血管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大部分学者把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PER)即白昼均值与夜间均值之差除以白昼均值作为判断ABPM 的血压昼夜节律状况的定量指标,一般以≥10%表示正常昼夜节律,<10%提示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

根据24 小时动态血压随时间变化趋势图,即以小时为单位,将一天分为24 个时间区间,连接各时间、区间的平均收缩压或平均舒张压的曲线图,分析呈“杓型”改变,即夜间血压下降。

反之为“非杓型”改变。

最近有学者报道了第三种类型(即深杓型),指夜间血压下降超过20 %。

高血压患者据其血压昼夜波动规律分为4 种类型:①正常昼夜节律型;②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型;③夜间血压升高型;④嗜铬细胞瘤型:常表现为发作性血压明显升高和直立性低血压[1]。

血压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及产生的可能机理。

血压节律受脑力、体力活动的控制,受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平衡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的影响及人体内体液激素泌节律的调节。

白天血压主要受力、脑力活动的变化控制。

正常人白天主要以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夜晚以副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夜间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全身肌肉松弛,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因此夜间血压下降。

这对适应机体活动和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具有重要意义。

夜间睡眠时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及多种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

这时的血压最能反映病人最基础状态及高血压相关的病变程度。

Abate的研究显示非勺状现象与副交感神经冲动减弱和交感神经冲动增强相关。

血压监测参数及动态血压参数意义

血压监测参数及动态血压参数意义

24小时动态血压正常值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各种参考值。

注:红色为新添分析参考值控制 24h 血压的目的:1、降低 24h 血压负荷值2、降低血压变异性3、恢复血压昼夜节律4、降低晨峰血压5、调整治疗手段和用药(T/P 比值、SI 指数符合要求),改善疗效,降低 24h 血压波动幅度,恢复血压平稳适应症:经医生诊治,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作动态血压监测:①医院内测得血压,与在家中测得血压有较明显差别。

②发作性高血压。

③顽固性高血压。

④体位性低血压。

⑤某些可能与血压改变有关的症状如:晕厥。

⑥高血压治疗效果的评估。

舍弃标准:ABPM 舍弃标准: 由于 ABPM 的局限性,有少数血压读数可信度差,应予舍弃(美国 AND 公司标准):收缩压:> 260mmHg 或<70mmHg。

舒张压:>150mmHg 或<40mmHg。

脉压:>150mmHg 或<20mmHg。

被舍弃的血压读数约占全部读数的10~15%。

ABPM 正常参照值 24小时血压平均值:<125/80mmHg。

白昼血压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血压平均值<115/70mmHg。

血压负荷<10%。

动脉硬化:全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ASI)。

其定义为:1减去低压对高压的回归斜率(AASI = 1 - (the regression slope of diastolic pressure on systolicblood pressure))。

具体意思:通过动态血压仪测得多组血压值之后(包括成对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以横轴为高压值,纵轴为低压值建立坐标系,这些血压值在坐标系中虽是一些散乱的点,但对应的高压和低压值之间有一定的规律,使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的定义,可以算出高压值与低压值的一个相关系数,即回归斜率。

也就是说,若令低压为变量y,高压为x,则其关系如下:y = k * x; 则动脉硬化指数为: 1 - k;临床意义: AASI的值范围为:0-1;年经人通常<0.5,老年人通常<0.7。

(完整版)血压测量术评分标准

(完整版)血压测量术评分标准

(完整版)血压测量术评分标准血压测量术评分标准(完整版)
评分标准的目的
评分标准将帮助医务人员评估和记录血压测量术的质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分标准
1. 位置准备(10分)
评分标准包括:
- 患者处于静躺位或坐位
- 患者的胳膊放在心脏水平
- 使用正确的袖带大小
- 患者已经休息十分钟以上
2. 袖带选择和安装(10分)
评分标准包括:
- 使用正确的袖带尺寸,确保袖带覆盖肱动脉
- 袖带安装紧密,不松脱或过紧
- 袖带位置正确,袖带中央位于肱动脉水平
3. 设备选择和操作(20分)
评分标准包括:
- 使用准确并经过检验的血压测量设备
- 设备操作合理,包括清晰显示袖带压力和听诊器音量- 使用合适的听诊器,确保清晰听到心脏声音
4. 测量过程(30分)
评分标准包括:
- 测量过程不过于迅速或过于缓慢
- 逐渐放气调整袖带压力,直至血流恢复
- 准确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避免出现偏差
5. 干预和后续措施(30分)
评分标准包括:
- 如有误差,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进行矫正
- 提供适当的解释和建议,以帮助患者维持健康血压
- 记录结果并存档完整的测量报告
评分方法
评分标准的每一项都有相应的分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合适的分数。

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血压测量术执行越准确。

血压测量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血压测量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血压测量技术操作评分标准.txt 血压测量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目的
本评分标准旨在对血压测量技术操作进行评分,以确保准确可靠地测量患者的血压值。

评分标准
1. 动作准确性(40分)
评分细则:
- 动作准确无误(20分)
- 存在一些小错误,但不太影响测量结果(10分)
- 存在较大错误,影响测量结果(5分)
- 动作不准确,无法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0分)
2. 测量环境(20分)
评分细则:
- 测量环境安静、舒适(10分)
- 测量环境有些嘈杂或不太舒适(5分)
- 测量环境非常嘈杂或极不舒适(0分)
3. 测量器材(20分)
评分细则:
- 使用符合标准的血压计和袖带(10分)
- 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血压计或袖带(5分)- 使用不合适或损坏的血压计或袖带(0分)
4. 测量姿势(20分)
评分细则:
- 选择正确的测量姿势(10分)
- 选择不完全正确的测量姿势(5分)
- 选择错误的测量姿势(0分)
5. 技术操作(注意事项)(20分)
评分细则:
- 操作正确,注意事项符合要求(10分)
- 操作有一些小错误,但不太影响测量结果(5分)
- 操作有较大错误,影响测量结果(2分)
- 操作错误,未能按照注意事项要求进行(0分)
评分总分:100分
以上是血压测量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希望能够帮助您准确评估血压测量的质量和准确性。

目前动态血压监测指标

目前动态血压监测指标

目前动态血压监测指标目前血压监测指标大致分为四类:血压平稳性指标、血压负荷性指标、反映血压变化规律指标及其他。

1.1 血压平稳性指标主要包括血压变异系数(CV)、降压平滑指数SI、谷/峰比值T/ P。

CV表示在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程度,有短时变异和长时变异,等于每小时血压下降值标准差/24h平均降低值,分别求出24h、白昼、夜间CV值,表示不同时间阶段血压波动程度。

SI为CV的倒数(1/ CV),反映降压平稳性。

SI愈高,降压愈平稳。

T/ P比值为降压谷效应值与峰效应值之间的比值。

谷效应值指药物在剂量末、下次剂量前血压降低值;峰效应值指药物最大效应时血压降低值。

在良好血压控制下,短时与长时血压变异性降低,(T/ P)达50%~67%以上。

血压平稳性指标主要用于了解降压药物对于血压控制的平稳程度。

1.2 血压负荷性指标主要包括血压负荷值、曲线下面积。

血压负荷值是指血压超过某个阈值水平次数的比例。

目前对于血压阈值水平仍未有统一标准,但一般学者将白昼阈值定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夜间阈值定为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曲线下面积即计算24个时间区间收缩压或舒张压曲线下面积之和。

各个区间面积采用梯形面积法近似求出。

血压负荷性指标主要反映血管压力负荷程度,目前主要用于高血压诊断及终点事件预测。

1.3 反映血压变化规律指标包括血压-时间趋势图、昼夜血压波动曲线、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及夜昼指数。

血压-时间趋势图,即以小时为单位将1天划分为24个时间区间,连接各时间区间平均收缩压或舒张压曲线图。

昼夜血压波动曲线是指连续24h测试每个血压测量值所形成的曲线。

一般血压应成明显昼夜波动性,正常曲线成长柄勺状。

夜昼指数是指夜间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正常应小于0.9。

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主要用于判断夜间生理性血压下降程度。

其数值等于(白昼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白昼血压均值,一般应下降10%~15%或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降低10mmHg及5mmHg。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范本模板】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范本模板】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钟栩1滕政杰2王纪3寇宗莉4蒙占权5卢玉俊6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血压作为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随着机体的生理节奏或外界环境的变化呈明显的波动性,这种现象称为血压的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力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大量的研究发现,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相关性(1)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可反映不同生理节律和外界环境时的血压变化,无测量者偏差及“白大衣”现象,可全面、详尽地观察一天中血压的动态变化(2,3).因此,采用动态血压检测技术可较好地反映血压的变异性,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临床常用的ABPM参数有平均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血压变异系数、血压负荷、动态脉压、趋势图、最高血压值、最低血压值、曲线下面积、动态心率、谷/峰值和平滑指数等。

一. 监测方法:以美国 Welch Allyn 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为例:袖带绑于受试者左上臂,自动充气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并同时记录心率的变化。

设08: 00- 23: 00 为日间,23:00 - 08: 00 为夜间.白昼为每15min 、夜间每30min测量一次血压,监测期间正常活动,每小时区间有效读数无缺漏,符合有效血压读数标准:收缩压70—260mmHg,舒张压40-150mmHg,脉压20—150mmHg(4).有效测量血压>90% , 排除心房颤动者。

二. 动态血压正常参考标准:根据最新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建议,“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 和AAMI)的检测仪,动态血压的国内正常参考标准: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0/70mmHg,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早期诊断高血压、识别高血压高危人群、鉴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评估降压药物效果及在特殊人群高血压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田元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远程会诊技术已经5年多了,为高血压患者找到血压控制不下来的原因和危险所在,为每个高血压患者及时、科学、准确的指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让许多高血压患者受益。

目前我们医疗联盟旗下的玉田梅奥普通专科门诊部、古冶梅奥诊所都在开展高血压防控工作,但我们给出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会诊报告许多患者、家属看不懂,今天帮助大家如何解读动态血压报告1.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与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 d-sBP) 与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 n-sBP) 。

2.夜间比白天血压下降率:夜间血压下降率可以判断昼夜血压变化状况。

夜间血压下降率=(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白昼血压均值x100%。

正常的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10%~20%;• 非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10%;• 超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20%;• 反勺型血压: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血压。

3.血压变异性系数(CV):即个体在单位时间内血压波动情况,有短时变异和长时变异。

血压变异系数大者,其靶器官损害也较严重;血压变异性也可能是心肌缺血的一个触发因素。

血压的长时变异性必须通过连续观察24小时血压才能测得,而且一天中所测量的血压值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才能真正反映全天血压波动的趋势,并要求夜间血压的测量应在不干扰受试者睡眠的前提下进行。

4.血压负荷值:血压负荷值指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超过正常范围的次数的百分比。

正常人血压负荷值5%-15%。

故血压负荷值接近40%的患者应积极治疗,防止靶器官损害。

5.动态脉压: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应用可以早期发现动态脉压的异常,从而有效降压,预防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

6.晨峰指数: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现象称为“血压晨峰”,是指起床后2小时内收缩压的平均值-夜间睡眠时收缩压的最低值。

24小时动态血压报告单

24小时动态血压报告单

24小时动态血压报告单
姓名:XX 性别:男年龄:45岁
报告日期:2021年2月1日
报告时间:从2021年1月31日9:00到2月1日8:59
血压分析:
此次检测中,您的收缩压(SBP)平均值为144毫米汞柱(mmHg),最高值为180mmHg,最低值为110mmHg;您的舒张压(DBP)平均值为93mmHg,最高值为118mmHg,最低值为70mmHg。

通过对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您的血压整体较高,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和饮食调理。

2. 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您白天的血压值明显高于夜间。

建议减
少白天的工作压力,并适当安排休息时间。

3. 您的血压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建议您在平常生活中保持规律
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处置意见:
我们建议您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以下措施调理血压:
1.加强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太极拳等,锻炼身体,降低
血压。

2.合理饮食,控制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3.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规律作息时间,保持愉快的心情。

4.定期监测血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注意事项:
在紧急情况下,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测量结果。

请您定期复查血压。

如果状况恶化,请及时就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压负荷
血压负荷值指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超过正常范围的次数的百分比。
白昼收缩压负荷为≥140mmHg的百分比,白昼舒张压负荷为≥140mmHg的百分比,夜间收缩压负荷为≥130mmHg的百分比,夜间舒张压负荷为≥80mmHg的百分比。
10
正常血压负荷为5-15%,≥40%有临床意义
5
夜间血压下降率
一般应下降10%-15%,>20%为异常,或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降低10mmHg及5mmHg。
动态血压结果分析评分标准
操作者:监考人员年月日完成时间:得分:
项目
操作标准


扣分原因
实际得分
检查
目的
(5分)
1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
2发现隐弊高血压及特殊情况的高血压
3发现清晨和夜间高血压
4判断“白大衣高血压”和顽固性高血压的原因
5评估血压升高程度、短时变异、昼夜节律。
6评价高血压药用药效果
6
相对
禁忌

(4分)
1需要安静和休息的患者
2有血液系统疾病,严重皮肤病,血管疾病,传染病急
性期和发热病人
3严压正常指标
(50分)
平均血压
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
10
白昼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平均值<120/70mmHg
夜间血压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
15
分析血压波动情况正确
10
分析血压负荷值诊断正确
10
5分钟内完成。
5
总分
100
10
血压变异系数
即个体在单位时间内血压波动情况,有短时变异和长时变异。包括24h、白昼、夜间血压变异系数,表示不同时间阶段血压波动的程度。血压变异系数大者,其靶器官损害也较严重;
5
血压波动趋势图
中国人表现为双峰一谷,清晨6-10时和下午4-8时为高峰,夜间血压为低谷。
10
终末质量标准(40分)
分析血压是否超正常值结果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