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精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02 教学设计_一封信(第1课时)

02 教学设计_一封信(第1课时)
评奖
xīng qī
星期
下节课见!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6 一封信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信”是什么吗?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有了“书信”往来。
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这篇课文一共有几段?边读边标记自然段。

⑫⑤Leabharlann ⑬⑭①⑥
② ⑦ ⑧ ⑨
③ ⑩

课文是围绕什么事情写的?
信。两封信。 露西给出国的爸爸写信,她自己写第一封信 时,写得不好。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她又重 新写了一封。
多音字
_c_h_á__o朝代 朝廷 朝 _z_h_ā__o朝阳 朝气
_z_h_ò_n_ɡ_重要 重量
_j_iē___结果 结实
重 _c_h_ó__n_ɡ重新 重生 结 _j_ié___结果 结尾
识字游戏





胡 修
重 完







封 信今 支圆 珠 灯笔电影

左右基 本相等
信珠
左窄右宽
读1-2自然段。说说露西为什么想给爸爸写信?
爸爸出国了,要过半年才能回来。今天,露 西想给爸爸写一封信。
因为露西想念出国的爸爸。
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用浪纹线把第 一封信的内容画出来。
“亲爱的爸爸,”露西写道,“你不在, 我们很~不~~开~~心~~。~~以~~前~ 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 ~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 ~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

《一封信》教案

《一封信》教案

•••••••••••••••••《一封信》教案《一封信》教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书信吧,书信是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书。

怎么写信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封信》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封信》教案1一、激情导入,积淀情感1.亲爱的同学们,不知不觉,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还有3个多月就要结束了, 20xx多个日子,从蒙昧无知到学有初成,在这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给了我们多少期待、多少关心、多少帮助、多少鼓励啊!即将离别之际,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六年来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给亲爱的老师写一封信吧。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二、自主审题、选材1、请快速阅读习作提示,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生谈审题之后明确的习作要求。

2、师:明确了题目的要求和要表达的情感后,我们就要围绕习作要求和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来进行——选材。

同学们,六年的时光,一定有那么一位老师给你留下了许多难忘的事情:一次倾心的谈话、一句难忘的鼓励、一束严厉的目光、又或是一次令你心跳的家访??我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请细细搜寻记忆中老师关心、教育你的一个动人的场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3、小组讨论,个别发言4、这些同学说的例子都很好,那么老师给这么多回忆,我们不可能在信中一一倾诉,那么这些材料如何取舍呢?我们在选材时要遵循几个原则——(板书:真实、典型、新颖)[设计意图]习作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当然就是审题,审题正确,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在这一环节中,我着重指导学生自主审题,通过审题,确定本次习作的要求,并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选择事例,明确选材的原则。

三、例文引路,学习表达1.有一个同学,他把也在毕业前夕给自己的老师写了一封信,我们看看他选择了什么事例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与眷恋之情。

(例文见教参242页)2.出示例文,学生自读。

(对于借鉴到的表达方法可在资料上圈圈点点)3.组织交流,集体评议。

小学语文_《一封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一封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封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封信》记叙了主人公露西想念在国外工作的爸爸,给爸爸前后写了两封信的故事。

两封信的内容不同,但是同样真切地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

这节课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字写字,通过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不同,学习提取信息的方法,感受信中传递的亲情。

【教学目标】1.认识“封、灯”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重点识记“鲜、削、刮”,重点指导“封、信”的书写。

2.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

3.通过两封信的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体会并读出信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两封信内容的不同,自己更喜欢哪一封。

【教学难点】梳理与提取两封信内容,体会信中字里行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信封、字卡。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1.借助谈话,引出“写信”这种联系方式。

2.学写“封、信”两个字。

观察结构。

关键笔画。

【设计意图:首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课题,引起学生兴趣。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

同是左右结构的字,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两个字的结构,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关键笔画,最后边范写边说小口诀加深学生印象。

这样,学生就能从结构到关键笔画上全面掌握生字。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1.同桌互读,交流方法。

2.学习多音字。

引导学生了解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意思不同,读音也不同。

3.借助图片、字串突破难点。

4.回顾巩固,检查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识字部分是重点难点,本着结合学情分类集中的原则设计了本环节。

同桌自主互助交流,让识字更有针对性,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孩子自主发现多音字,加深印象和理解。

借助图片、动作和偏旁帮助孩子记住了本文两个利刀旁的字,并拓展了利刀旁的字串。

】三、深入阅读,提取信息(一)抓住关键问题理解文本。

露西给爸爸写了几次信,信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呢?(二)借助第一封信,学习提取信息的方法。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圈画出两封信的内容。

2.学生自主交流第一封信的内容,随文识字“冷”,理解“冷清”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一封信》是德国作家鲍圭埃特为孩子们创作的一篇儿童故事。

故事讲的是露西在爸爸出国后,很难过,于是想到了给爸爸写信。

在第一封信里,露西向爸爸倾述自己糟糕的心情:没人逗她玩、台灯坏了没人修、家里很冷清。

后来,在妈妈的引导下,露西重新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小狗陪她玩、自己可以修台灯、周末去看电影、她和妈妈很想念爸爸。

我们可以想象,爸爸接到这样两封信,心情会有怎样的区别。

透过这两封信,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女儿对爸爸的思念、妻子对丈夫的关心、爸爸和妈妈对女儿的呵护,尽在短短的两封信里。

但是,更值得称道的是妈妈对孩子的引导。

第一封信,充满了难过、抱怨,一定会让爸爸担心、牵挂、自责,在国外也过得很不安。

而第二封信,充满了喜悦、阳光,一定会让爸爸放心、开心、舒心,在国外过得安心。

两封信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呢?这都源于妈妈对露西的暗示和引导。

相信,这样的暗示和引导绝不是一次两次。

在妈妈的影响下,露西也变得独立、能干了,你看,第二自然段露西的表现不是说明了一切吗?【教学目标】1.认识“封、削、锅、朝、叠、刮、胡、灯、修、冷、肩、团、重、完、期、束、鲜”等17个生字,会写“今、写、圆、珠、笔、灯、句、电、起”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想象推理还原第二封信的全部内容。

4. 体会两封信带给爸爸的不同感受。

【教学重难点】1.会认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封信带给爸爸的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制作简易课件【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1.简洁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跟我一起书写课题。

【板书:一封信】2.范读课文(1)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课文说的是谁给谁写信?(2)教师范读全文。

(3)指名回答:谁给谁写信?写了几封信?为什么题目是《一封信》?3. 自由朗读请大家自由把课文朗读三遍,不会认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一封信》教案(通用18篇)

《一封信》教案(通用18篇)

《一封信》教案(通用18篇)《一封信》篇1活动目标:1、知道目前海洋动物的生活环境,有保护海洋的愿望。

2、能用绘画的形式写信。

活动准备:海洋动物、海洋污染的录像;海洋动物胸饰;音乐磁带;白纸;记号笔;蜡笔;教师示范信一封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1、请儿童观察胸饰,同伴间互相介绍自己的胸饰。

2、播放海洋动物的录像及柔和的音乐,让儿童边看边模仿海洋内动物的活动姿态。

二、观看录像进行讨论1、播放海洋污染的.录像,请儿童想象海洋里的动物感受。

1)当你在这个环境中,你会有什么感觉?2)会说些什么?3)会怎么做?2、和儿童一起讨论海洋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3、提议画一封信给人类,把海洋里动物的想法告诉他们,请人类停止污染海洋。

三、儿童画信并展示信的内容1、提醒儿童注意信的格式2、教师帮助个别儿童完成画信3、儿童展示信的内容。

《一封信》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17个字,掌握“朝、重、结”3个多音字。

会写10个字,重点学习“封、信、珠、圆”等汉字的写法。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点:1、认识17个字,会写10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听儿歌:我爱我的家。

说一说,怎样的家才是幸福的家。

预设: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在一起,相互关爱,相互理解。

2、当亲友不在身边时,我们可以把想告诉他的事写成一封信,送给他。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写信的课文——《一封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说说听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

露西写了几次信?第一次写的内容用直线画出来,第二次写的内容用波浪线画出来。

《一封信》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封信》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封信》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封信》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一封信》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材解读:《一封信》的作者是德国的鲍圭埃特,文章记叙了主人公露西想念在国外工作的爸爸,给爸爸写信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挚、温暖的亲情。

课文通俗易懂,充满温情。

文题是“一封信”,其实故事中的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

第一封是露西独自写的,因为爸爸不在家,生活中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她有满腹的委屈想跟爸爸倾诉。

第二封信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的。

循循善诱的妈妈成功地将露西的情绪调整过来,在信中向爸爸报告了生活中快乐的事情,把这份快乐和爸爸分享。

两封信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是同样真切地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期盼着爸爸的归来。

课文除了写两封信的内容,也对露西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描写。

爸爸不在家的日子里,露西能帮妈妈做家务,能想到用写信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想念。

在第一封信写好后,自己也对诉苦的方式感觉不满意,愿意在妈妈的指导下重新写信。

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露西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注重语言描写,充满生活。

课文对话较多,但贴近学生的生活,朗读时既要读出妈妈和露西说话的不同语气,又要注意读出前后两封信中露西的情感变化。

第一封信中,露西因为爸爸长时间不在家,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不开心的事,所以要读出思念之情,甚至用抱怨的语气。

后来经过妈妈的引导,露西变得开心起来,急着告诉爸爸身边的好事情,语气变得平和,并饱含喜悦。

朗读第二封信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感悟,教师扮演妈妈的角色,学生扮演露西,教师以愉快的语气带动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到露西的快乐心情。

在进行两封信的比较阅读时,可以出示句子“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和“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请学生对比读读这两句话,想想“同一件事,为什么露两的说法会不一样”,以此感受露西的心理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不同的语气。

也可以适时指导朗读的技巧,表现难过的时候可以把语速放慢,语调稍低沉一些;表现开心的时候语气要轻快一些。

《一封信》教学设计(通用18篇)

《一封信》教学设计(通用18篇)

《一封信》教学设计《一封信》教学设计(通用18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信的经历,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是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书。

那么你有了解过书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封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封信》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一封信》是一篇意味隽永的课文,主题是关于成长、家、爱与亲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能对比两封信理解语言运用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2、学会在亲人面前报喜不报忧;3、明白凡事要往好处想,生活才能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多种方法识字及规范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在话语后面时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2、懂得在亲人面前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识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你们写心得时候一般会告诉亲人或朋友什么事情呢?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1)勾画出课文生字;(2)了解课文内容;(3)读准字音;(4)教师检查读音,指导读准“哄、闭、紧、润”等字音,读通句子。

(5)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6)课文讲述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报告了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她向爸爸报告了好消息。

(7)写字指导:观察“珠、圆、笔”写的时候要注意。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边读边思考:想一想,露西在给爸爸的后一封信里都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试着把这封信读出来。

2、明白妈妈对露西情绪的引导作用。

故事的开始,出现了一个满腹怨气的小姑娘。

放学回家后,妈妈还没回,爸爸又出差国外。

露西铺开一张纸的时候,满腹抱怨就出来了:不开心、妈妈昨天哭了、台灯坏了没人修??当妈妈拍露西胳膊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妈妈是不是看到了女儿信的内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妈妈一定通过女儿的神情看出了些什么,所以,当露西重新写下“亲爱的爸爸”时,母亲便插言道:“我们过得很好。

《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封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封、削”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生字,会写“出国、半年”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和对爸爸的想念。

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4.通过前后两封信内容的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并能说明喜欢的理由。

教学重点:能梳理出前后两封信的内容,明白信的内容不同,生活态度也有所不同。

教学难点:通过前后两封信内容的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并能说明喜欢的理由。

懂得要调整好情绪,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听写“一封信、电灯、圆珠笔”等词语。

2.上节课,我们读了露西的第一封信,读出了她的“不开心”,第二封信她又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二、聚焦第二封信,感悟亲情1.还原第二封信。

自读课文的第7~14自然段,找一找露西写的第二封信的内容,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反馈:第13自然段是露西想对爸爸说的话吗?第10自然段是信的内容吗?(联系课文读懂这也是信的内容)课件出示:妈妈说:“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

”“啊,太好啦!”露西叫了起来。

3.把学生画出来的内容变成信的格式,完成填空。

给爸爸的一封信亲爱的爸爸:您好!我们过得挺好!太阳()。

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

爸爸,您知道螺丝刀放在哪里了吗?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了。

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

爸爸,我们天天()。

爱您的露西11月6日三、对比朗读,感悟哲理1.对比两封信。

(1)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2)给爸爸的一封信.亲爱的爸爸:您好!我们过得挺好!太阳闪闪发光。

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爸爸,您知道螺丝刀放在哪里了吗?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封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2、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会不会给外出务工的爸爸妈妈打电话,那以前没有电话的时候想嫁人了怎么办呢(请同学回答)是的,他们会写信(出示信的图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一封信。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3)开火车读生字。

2、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3、齐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
5、写字指导。

①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②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③学生描红、练写。

④教师点评。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研读课文
学习第一封信。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交流。

(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
后会怎样?
(只能徒增烦恼。


(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

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学习第二封信。

1、请自由读课文7到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汇报交流。

(1)“太阳闪闪发光。

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也写出了什么? (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2) “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

”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2、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是怎么讲的?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
3、“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

”妈妈说。

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

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点?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三、对比分析
1、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四、拓展练习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请拿出本子,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