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武术课教案学习资料
初中武术基本动作教案

初中武术基本动作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包括步法、拳法、掌法、撩拳、穿掌等。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4. 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武术基本动作的掌握。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操场或体育馆。
2. 教学器材:武术服装、拳击手套、护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武术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穿好武术服装,做好热身运动。
二、基本步法训练(15分钟)1. 教师示范并讲解马步、弓步、仆步等基本步法的要领。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三、基本拳法训练(20分钟)1. 教师示范并讲解直拳、横拳、勾拳等基本拳法的要领。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四、基本掌法训练(15分钟)1. 教师示范并讲解劈掌、按掌、穿掌等基本掌法的要领。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0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基本步法、拳法、掌法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二、组合动作训练(20分钟)1. 教师示范并讲解组合动作的路线、要领和用法。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三、实战演练(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演练,教师个别指导。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战比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2. 学生反馈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教师给予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武术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3. 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初中武术教案集

教案集——初中武术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以及武术套路的基本手法、步型步法。
2.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武术套路,如五步拳、太极拳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对抗中。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自信心,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概念和历史: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流派的特点。
2. 武术套路:学习五步拳、太极拳等基本套路。
3. 武术基本手法:学习拳法、掌法、爪法、腿法等基本手法。
4. 武术步型步法:学习弓步、马步、仆步、虚步等基本步型步法。
5. 武术实战技巧:学习实战中的攻防转换、拳法配合、腿法运用等。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武术的基本概念、手法、步型步法等进行详细讲解。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武术套路,让学生跟随模仿。
3. 纠正法: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武术技巧。
4. 小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武术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武术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教师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如拳法、掌法、爪法、腿法等。
3. 套路学习:教师示范五步拳、太极拳等基本套路,学生跟随模仿。
4. 手法和步型步法讲解:教师讲解手法和步型步法,学生分组练习。
5. 实战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实战中的攻防转换、拳法配合、腿法运用等。
6. 小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战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复习和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动作准确性等。
2. 结果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如动作熟练度、技巧掌握程度等。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4.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初中武术教案

初中武术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武术的基本手法和步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柔韧性。
2.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尊师重道、坚韧不拔的武德精神。
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手法:推、拉、缠、绕、剪、击等。
2. 武术基本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以及武术的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基本手法教学(15分钟)1. 教师示范推、拉、缠、绕、剪、击等基本手法,并讲解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教师巡回指导。
三、基本步型教学(15分钟)1. 教师示范弓步、马步、仆步、虚步等基本步型,并讲解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掌握的基本手法和步型,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提高技艺。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0分钟)教师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基本手法和步型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二、组合动作教学(20分钟)1. 教师根据基本手法和步型,组合成简单的动作,如:弓步推掌、马步拉拳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战应用教学(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将基本手法和步型应用于实战,讲解实战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掌握的组合动作和实战应用,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提高技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基本手法和步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战中的应用能力。
3. 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参与度。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武术课程教案

武术课程教案标题:武术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起源和特点,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2. 掌握基础的武术技巧和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3. 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2. 武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3. 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4. 武术的套路演练;5. 武术搏击技巧的训练;6. 武术的精神和道德要求。
三、教学过程:1. 概念导入(10分钟):介绍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并激发学习的动力。
2. 基本动作和技巧(30分钟):a. 身体热身运动:进行简单的拉伸、踏步等运动,准备开始学习武术动作;b. 武术基本动作的介绍和示范:如马步、拳击、踢腿等;c. 学生跟随老师进行动作练习,并进行适当的个人指导;d. 学生之间进行基本动作的对练,提高技能和灵活性。
3. 套路演练(30分钟):a. 介绍武术套路的意义和训练方法;b. 分组进行套路演练,要求学生按照套路的要求进行动作的连贯和流畅展示;c. 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动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4. 搏击技巧训练(30分钟):a. 介绍武术搏击技巧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b. 进行搏击技巧的示范和讲解;c. 学生之间进行搏击技巧的实践练习,注意安全和规范;d. 老师进行实时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搏击技巧。
5. 精神和道德要求(20分钟):a. 介绍武术的精神和道德要求,如尊师重道、团结合作、自律自强等;b. 进行讨论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和领悟武术精神中的道德意义。
6. 总结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评价,激励学生对武术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老师通过示范动作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动作和技巧。
2. 练习法:学生通过持续的练习和对练,提高技能和灵活性。
3. 互动法: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实时指导和点评,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反馈。
人教版初中武术教案全套

人教版初中武术教案全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赛意识。
教学内容:1. 武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2. 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 武术套路和实战应用教学资源:1. 教学视频或课件2. 武术器材(如剑、棍、拳套等)3. 安全防护用品(如护具、跌倒垫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体育运动的视频或课件,引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 教师介绍武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使学生对武术有初步的认识。
二、基本动作和技巧学习(20分钟)1. 教师示范和讲解武术的基本动作(如拳法、腿法、步法等),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2. 教师教授武术的基本技巧(如防守、进攻、配合等),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度和协调性。
三、武术套路学习(20分钟)1. 教师示范和讲解武术套路的基本组成和动作顺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武术套路,教师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或示范,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武术动作和技巧。
二、实战应用学习(20分钟)1. 教师教授武术实战应用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提高实战能力。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战模拟比赛,让学生体验武术的竞技性和趣味性。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实战应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四、课后作业(可选)1. 学生回家后,观看教学视频或课件,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武术课教案

武术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和技巧。
3. 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4.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理论知识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和分类。
2. 武术基本动作和技巧:基本的进攻、防御和反击动作,如直拳、下踢、跳踹等。
3. 武术套路:教授一至两个基础套路,如太极拳基本套路或少林拳基本套路。
4. 武术器械:介绍常见的武术器械,如刀、剑、棍等,进行基本的器械操练。
教学过程:1. 热身运动:进行全身运动热身,包括跑步、拉伸、肌肉放松等,为后续的课堂活动做好准备。
2. 基本动作教学:介绍和演示基本的武术动作和技巧,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训练: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老师逐个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4. 套路练习:学生们按照教师的指导,逐步学习和练习所选的武术套路,注意动作的流畅性和技巧的准确性。
5. 器械操练:介绍武术器械的基本用法和动作要领,进行器械的基本操练,强调安全和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评估:1. 基本动作和技巧的评估: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2. 套路和器械操练的评估: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完成所学的武术套路和器械操练动作,同时注重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自我评估: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提供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成长。
拓展活动:1. 武术表演: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所学的武术动作或套路,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 武术文化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如功夫电影、武术名人等,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3. 参观交流:组织学生参观武术馆、武术比赛等,与其他武术爱好者进行交流和学习互动。
体育初中武术课教案

体育初中武术课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学习武术基本动作:拳法、掌法、腿法、步法。
2. 学习简单武术套路:五行拳、八卦掌。
3. 了解武术文化,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理解武术文化。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武术基本动作和套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武术基本动作和套路的学习。
教学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力度和节奏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热身活动:慢跑两圈,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腰部、膝关节等。
2. 师生互动:教师示范一些基本的武术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二、基本部分(30分钟)1. 拳法学习:教师示范五行拳的基本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2. 掌法学习:教师示范八卦掌的基本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3. 腿法学习:教师示范一些基本的腿法,如正踢、侧踢、扫踢等,学生跟随练习。
4. 步法学习:教师示范一些基本的步法,如弓步、马步、虚步等,学生跟随练习。
5. 套路学习:教师示范五行拳和八卦掌的套路,学生跟随练习。
三、提高部分(1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作进行练习,互相纠正,互相学习。
2. 学生表演: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结束部分(5分钟)1. 放松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些放松的动作,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
2.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力度和节奏的掌握,引导学生逐步提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增加一些实战演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武术的魅力。
武术理论课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武术起源及发展历程,培养对武术的兴趣。
2.掌握武术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武术技巧。
3.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精神。
二、教学内容:1.武术的起源和发展1.1 古代武术的源头1.2 武术在不同朝代的发展1.3 现代武术的流派与特点2.武术基本理论2.1 武术的内在精神与哲学2.2 武术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技术3.武术技巧与实践3.1 基本拳法与腿法的练习3.2 简单器械的使用与训练3.3 自我防卫技巧的学习与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介绍武术的魅力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同时,询问学生对武术的了解程度和期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2.武术的起源和发展(2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短的讲解,介绍古代武术的起源,包括中国古代的拳法、剑术等。
然后讲解武术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的演变和流派的形成。
最后,简要介绍现代武术的流派和特点,如太极拳、少林功夫等。
3.武术基本理论(30分钟)3.1 武术的内在精神与哲学讲解武术强调的精神境界,如尊师重道、忍耐和毅力等。
同时,讲解武术哲学的核心理念,如以柔克刚、追求和谐等。
3.2 武术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技术介绍武术的基本原理,如重心稳定、力的传导等。
然后重点讲解武术的核心技术,如拳法的出拳、腿法的踢腿等。
通过示范和让学生模仿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4.武术技巧与实践(60分钟)4.1 基本拳法与腿法的练习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基本拳法和腿法的练习,如直拳、勾拳、正踢腿、侧踢腿等。
先进行基本动作的单独练习,然后逐渐组合起来,形成简单的武术招式。
4.2 简单器械的使用与训练引导学生了解简单器械的种类和用途,如棍、剑、刀等。
然后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不同的武器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如刀法、剑法等。
4.3 自我防卫技巧的学习与应用介绍一些实用的自我防卫技巧,如解脱技巧、摔倒技巧等。
通过示范和模拟情景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防卫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5 分钟
( 3)弹腿冲拳
动作要领:重心前移
至左腿支撑,右拳先屈膝
基
提起再向前弹踢。同时左
拳前冲成平拳,右拳收抱
腰间,目视前方。
易犯错误:弹踢没有
本
收大腿弹小腿。
( 4)马步架打 :
动作要领:右脚内扣
部
落地,身体左转九十度,
。
8 分钟
结构 基 本 部 分
教学内容 三:武术基本功:
㈠、武术基本手法腿 法:
1、手型: 1)掌:掌心开展,竖 直,大拇指紧扣 2)拳:拳紧握,拳面 平,直腕 3)勾:五指捏拢屈腕
2、步型 1)弓步:挺胸,立腰, 前腿弓,后退绷 2)马步:头正,挺胸, 立腰,扣足 3)仆步:挺胸,立腰 开髋,全脚掌着地。 4)弓步冲拳:冲拳出 拳快速有力。 5)虚步:挺胸收腰, 虚实分明 6)歇步:挺胸塌腰, 两腿交叉下蹲贴 紧,腰向前腿拧转
①头部运动
体委带领跑步。
部
②肩部运动
③腰部运动
组 织2 ●●●●●●●●
田径场 2圈
5 分钟
④膝关节绕环运动
●●●●●●●●
⑤手腕踝关节运动
●●●●●●●●
每节四
⑥弓步压腿
★
个 8拍
分
⑦仆步压腿
⑧挺身跳
要 求::
3 “贴膏药” 游戏方法: 学生面向圆心
1 教师正确的讲解示范。 2 动作要求直体向前、 振压
时间
上 课地 点
田径场
课次
1
班级
人数
45
任课教师
章胜超
课题
武术基 本功和五 步 拳教 案
课的 任务
1、学习武术、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2、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爱好和兴趣。 3、初步了解掌握五步拳,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等多项身体素质。
结构
教学内容
组 织教法要 求
次数
时间
一: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站成双层圆形,前后 2 人对齐为一组,距离一
3 逐渐加大振幅,逐步 提高柔韧性。
步,各组左右间隔两步, 另外从参加者中选出 2 人做领头人, 一人追, 一 人逃,逃者与追者均可在 圆圈内外及各组之间穿 插。在追逃中, 如果追者 用手拍到逃者身体任何 部位,则追者与逃者角色 互换,但如果逃者贴在任 何一组人的前面, 逃者立 即得到解脱, 追者不能再 拍他,而这一组的最后一 人成了新的逃者。
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同
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
右拳向右侧冲成平拳,头
分
右转,眼看右侧方。
易犯错误:马步没有
收胯。
出小组长,通过学生慢动 作的演练,在尝试练习中 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 在。学生慢速体会时,学 生之间可用口令控制练 习,用自己的标准纠正动 作。 3 集体练习,汇报表演。学 生列队练习,先分解再整 体,先慢后快。教师巡回 指导并且激励掌握动作速 度慢的学生。 留一些时间, 让学生上前表演。根据学 生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 般学生。
讲解一 次
★ 要求要点 1 学生成体操队形站好 2 教师逐一示范单个动作,
同时 讲解动 作名称 和要 领。学生边听讲解边模仿 动作。 3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错 误动作并给予纠正。
二:组 织
●●●●●●●● ●●●●●●●●
★ ●●●●●●●● ●●●●●●●● 要求要点
1 教师逐一示范单个动作 (镜 面示范),同时讲解动作 名称和要领。学生边观看 边听讲解边模仿老师的动 作。
游戏规则 1、逃者贴在一组人后面不能 得到解脱 ( 因为贴在后面时, 前面的人看不到,这时前面 的人变成逃者被抓,游戏就 不公平了 ) 。 2、逃者不能跑出圆圈 2 米以 外,否则算被抓。 3、追者与逃者角色互换时允 许有 3~ 5 秒的缓冲时间, 即 新的追者要给新的逃者 3~ 5 秒的准备时间。
要求
学生充分放 松身体各部
结
位,使整个人出于放松状
1、 教师鸣哨, 集合整 队
态。
束
组织
2、 放松练习
●●●●●● ●●● ●●●
部
3、 教师总结
●●● ●●●
4、 收器械, 师生再见
分
★
要 求:队列整齐
课 后 小 结
15 分钟 5 分钟
㈡、五步拳教学:
( 1)预备姿势:并步 抱拳
动作要领:身体成立 正姿势,两手握拳抱于腰 间,头转向左边。
( 2)搂手弓步冲拳 动作要领:左脚向左 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 手向左平搂后抱于腰间, 右拳前冲成平拳。目视前 方。 易犯错误:左手没有 搂手,弓步后脚没有蹬 直。
组织教法要求
次数
一:组 织
●●●●●●●● ●●●●●●●● ●●●●●●●● ●●●●●●●●
一:组 织 ★ --- 教师
● --- 学 生
2、师生问好
●●●●●●●●
3、教师考勤
●●●●●●●●
4、教师宣布本次课的2 分钟
5、安排见习生
★ 要 求: 1 队伍整齐
备 二: 准备活动
2 学生精神饱满
1 围绕田径场慢跑二圈 2 原地徒手操
二:组 织 1 学生站成两列队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