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负压吸痰的有效方法
医院重症医学科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操作规程

医院重症医学科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操作规程【目的】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
【评估】1.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
2.口鼻腔、肺部情况(听诊双肺上叶、中叶及肺底部)3.气管插管的深度,固定(气囊)情况。
4.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通气模式、潮气量、氧浓度、气道压、呼吸频率)。
【准备】1.护士:洗手,戴口罩、查对、确认病人。
2.用物: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吸痰盘内:①备无菌有盖罐两个并分别注明气切用和口鼻用;②一瓶气道湿化液接注射器(根据病人病情配置);吸痰盘外:生理盐水一瓶(250ml 或500ml)、一次性吸痰管数根(若不是内含手套的可调压吸痰管需备无菌手套)、弯盘、电筒、听诊器、压舌板、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呼吸气囊(使用呼吸机病人必须备在床边)。
【流程】1.备好物品至床边,核对患者。
2.根据听诊肺部痰液情况予以以翻身、拍背、湿化痰液。
3.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4.打开吸引器,检查性能,调节合适压力【成人为150-200mmHg(0.02-0.027Mpa);小儿80-120mmHg(0.01-0.016Mpa)】。
5.打开吸痰盘,倒适量无菌生理盐水于两个有盖罐内。
6.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取手套,右手戴无菌手套并将无菌纸铺于病人颌下,将吸痰管抽出并绕在手中,根部与负压管相连;试吸并湿润吸痰管。
7.按呼吸机“报警消音”键,打开气管导管盖子,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纸巾上,用戴无菌手套的一只手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非无菌手同时固定气管插管和吸引器接头),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1cm后加负压,边吸引边旋转上提,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和痰液情况,如明显改变时,立即停止吸痰,接呼吸机管道并吸入纯氧。
8.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同时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
9.抽吸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将罐内冲洗液吸净,并将吸痰管绕好将手套反折包裹吸痰管,用无菌纸擦净病人面部分泌物后包裹手套吸痰管置弯盘内放于车下,盖好无菌罐盖。
吸痰的操作流程

吸痰的操作流程痰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当人体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气短等症状时,就需要进行吸痰操作。
吸痰是指将体内积聚的痰液通过吸引力抽出体外,常用于重症患者、老年人、残疾人等需要呼吸机插入气管或者喉咙的患者,获得清晰的呼吸声和舒适的呼吸。
本文将详细介绍吸痰的操作流程,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吸痰技术。
一、准备工作1、选择适当的吸痰器具:吸痰器具有很多种类,包括手动吸痰器、电动吸痰器,还有针管吸气管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器具。
2、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物品:需要准备好清洁的手套、干净的吸痰器、95%的纯酒精或者漂白水等清洁工具。
3、告知患者家属:在吸痰操作前需要向患者家属进行告知,让其知晓整个吸痰过程,也能够在操作过程中协助护理人员。
二、操作过程1、准备阶段:护士需要将患者的头轻轻向后仰,让其仰起头部。
如果是气管插管术后患者,可将患者颈部垫高以减少呼吸道阻塞,同时开启吸痰器将其清洁干净。
2、实施阶段:戴上清洁的手套,进行消毒。
将吸痰器插入患者的口腔中,操作人员需要细心、耐心、温和地引导患者咳嗽以推动气道分泌物向口腔中进行吸入。
然后将吸痰器沿着上颌骨的方向插入口腔深度至少5cm,右手拇指和其余四指对着吸痰器的把手,轻轻旋转使吸痰器的吸壳向患者口腔深处,等待1-2秒钟。
然后利用手持式吸痰器清除口腔吸气段排出的分泌物。
吸痰管的径向吸力不可超过150-200mmHg,时间应不超过10秒,应视情况重复一至多次,以充分擦拭口腔内部所有部位,去除口腔部气道分泌物及脓液等。
在吸痰操作后还需要利用吸痰管进行口腔清洁,直至吸痰管内无分泌物为止。
3、结束阶段:将吸痰器从患者口腔中取出,检查后继续清洁吸痰器具,然后将患者头转向一侧,保证口中的残余物向外流出,用干净的纱布细心、逐步擦拭患者口腔。
最后将所使用的器械进行处理清洗,做好相关记录。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吸痰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吸痰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的规范和步骤来,否则可能会发生意外或造成患者不良反应。
经口鼻吸痰操作标准及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经口鼻吸痰操作标准及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概述经口鼻吸痰操作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清除呼吸道中的痰液,确保呼吸通畅。
它常被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康复中心以及家居护理等各种医疗环境。
有效的经口鼻吸痰操作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提供一套经口鼻吸痰操作的标准及流程,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且安全地进行该操作。
通过清楚表述每个步骤的具体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针对吸痰流程的一些重要细节,本文将为从事呼吸道护理的专业人士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技巧。
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经口鼻吸痰操作的概述进行介绍,概括操作标准的重要性和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说明经口吸痰和经鼻吸痰的操作标准,包括各个步骤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此外,吸痰流程中的注意事项也将被列举和强调,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讨论经口鼻吸痰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可能的改进建议。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经口鼻吸痰操作的规范和流程,从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并改进呼吸道护理工作的效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经口鼻吸痰操作标准及流程的介绍、吸痰操作的步骤解析,以及吸痰流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更具体地,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会对经口鼻吸痰操作进行概述,简要介绍该操作的目的和重要性。
同时,还会阐明文章将要探讨的问题,并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简要预告。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经口吸痰操作标准和经鼻吸痰操作标准。
这两部分将详细介绍各自的吸痰步骤,并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解析,以明确操作的标准和流程。
在介绍完吸痰操作标准后,正文部分还将提及吸痰流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帮助操作人员避免吸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意外,并提供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
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提炼主要观点和结论,并对经口鼻吸痰操作的重要性展开讨论,以便更好地强调该操作标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ICU重症肺炎患者气管插管阶段两种吸痰方法的效果比较

ICU重症肺炎患者气管插管阶段两种吸痰方法的效果比较发表时间:2014-05-13T15:26:01.9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刘静陈涛白璐路吕琦葛仓凤[导读] 密切观察呼吸症状体征,持续心电监护,血氧监测,按医嘱复查血气分析,胸片情况。
病情需要可重复吸痰。
刘静陈涛白璐路吕琦葛仓凤(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 117000)【摘要】目的两种吸痰方法对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及肺部感染恢复的影响。
方法对7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35人。
实验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相结合的吸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吸痰管吸痰法。
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气分析结果,显效和有效的好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的方法可改善肺功能,提高肺部感染的恢复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238-02 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误吸物是重症肺炎恢复的关键。
在药物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本研究将纤维支气管镜(FB)灌洗吸痰与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相结合,并与传统常规吸痰方式比较。
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患者肺功能和肺部感染的恢复的影响。
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12-2013年,ICU病房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5人。
气管插管时间3-7天。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诊断、病情、气管插管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研究重症肺炎患者气管插管当天至第7天,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
实验前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讲解和培训,考核合格,开展实验。
实验组采取FB灌洗吸痰和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相结合的方式,重症肺炎患者气管插管后前3天,每日FB灌洗吸痰一次,以后隔日一次。
其余时间根据吸痰指正进行闭合式吸痰管吸痰,吸痰指正[1]患者咳嗽,痰液咳到气管插管内;呼吸有痰鸣音;患者由安静忽变烦躁,伴SPO2进行性下降,心率增快;呼吸机气道压力增高报警(排除管道折叠);呼吸机示潮气量较前明显下降者,排除呼吸机管道脱落或气管导管气囊无气等其他情况后;呼吸较前急促、血压较前明显增高或降低者。
ICU患者的气管护理与吸痰技巧

ICU患者的气管护理与吸痰技巧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医院中专门用于重症患者抢救与监护的部门。
在ICU中,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操作,以维持呼吸功能。
同时,气管护理和吸痰也是ICU护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有助于保持患者气道的通畅,预防并控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ICU患者气管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吸痰技巧,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执行这些操作,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一、患者气管护理1.保持通畅呼吸道患者气管插管后,一定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每日检查管道,确保通气管无阻塞,如果发现有痰液或异物的堆积,应及时清除。
在气管插管后,切忌将气囊充气压力过高,以免损伤气道黏膜。
2.避免感染气管插管患者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机械通气时间较长的患者。
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插管,每天进行口腔内腔护理,清除口腔内的痰液和细菌。
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洗手,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定期更换气道设备为了避免气道设备滋生细菌,应定期更换气管套管和气囊。
更换设备前,护理人员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检查,确保新设备的质量良好,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或不适。
4.注意呼吸机的运行状态在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呼吸时,护理人员需要经常检查呼吸机的运行状态。
包括监测气道压力,控制呼吸机的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合理调整吸气压力和呼气时间,以达到更好的通气和换气效果。
二、吸痰技巧吸痰是气管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旨在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以下是吸痰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1.准备工作在吸痰前,护理人员应充分准备工作,包括洗手、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2.选择适当的吸痰器材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吸痰器材。
通常有开放式吸痰和闭式吸痰两种方式。
在选择吸痰器材时,要考虑到患者的耐受性、清除效果和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因素。
3.掌握正确的吸痰技巧吸痰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吸痰方法。
切口吸痰操作流程

吸痰术操作流程包括4方面:
1.评估患者情况:吸痰的方法一般用于痰多不易咳出或者呼吸乏力的重症患者,因而选取该方法时,要先评估患者的呼吸及痰液阻塞情况。
2.准备吸痰工具:操作者做好物品准备,将吸痰器接通电源,检查吸痰装置是否通畅,各种连接管连接是否严密、正确,调节好负压吸引装置的压力。
操作者也需要洗手、戴好口罩和手套。
3.吸痰操作: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让患者张口配合或者用压舌板帮助患者打开口腔,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用无菌持物钳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咽部,打开负压,先将口腔咽喉部分泌物吸净,然后更换吸痰管,在患者吸气时顺势将吸痰管经咽喉插入气管达到一定深度,然后将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
4.吸痰后护理:吸痰结束后应关闭负压吸引装置,并对吸痰管进行消毒。
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改善,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物品,并帮助患者做好护理。
负压吸痰新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负压吸痰新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负压吸痰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主要用于清除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或痰液,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负压吸痰已经成为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对负压吸痰的定义、作用、应用范围和操作规范进行细致的探讨,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清晰的指导,确保负压吸痰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可为负压吸痰的标准化操作奠定基础,提高工作质量和患者治疗效果。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介绍文章主题,概述负压吸痰的新标准对医疗实践的重要性。
2. 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负压吸痰的定义和作用、负压吸痰的应用范围、负压吸痰的操作规范。
3. 结论:总结负压吸痰的重要性、标准化意义,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负压吸痰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技术,其标准化意义不容忽视。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负压吸痰的新标准,通过对负压吸痰的定义、作用、应用范围和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负压吸痰技术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规范和提高负压吸痰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促进负压吸痰技术的标准化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
2.正文2.1 负压吸痰的定义和作用负压吸痰是一种通过负压力的作用将痰液从患者的呼吸道中抽出的治疗方法。
在气道分泌物排泄不畅或患者无法主动咳嗽的情况下,使用负压吸痰设备可以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负压吸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清除痰液:通过负压吸痰可以快速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减少痰液引起的呼吸道阻塞和感染风险。
2. 改善气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可以有效地改善气道通畅,促进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 预防感染:痰液中富含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及时清除痰液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ICU负压吸引器的使用方法以及重要注意事项

ICU负压吸引器的使用方法以及重要注意事项1. 简介ICU负压吸引器是一种用于清除呼吸系统分泌物、吸痰和气道管理等操作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产生负压来吸引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2. 使用方法2.1 准备工作- 确保电源插座为标准交流电源,并确保电源线没有损坏。
- 打开负压吸引器的电源开关,并进行自检程序。
自检完成后,设备会进入待机状态。
2.2 连接吸痰管- 将吸痰管的一端与负压吸引器的吸嘴连接器相连接。
- 确保吸痰管的另一端弯曲,以防止空气进入。
2.3 吸痰操作- 将吸痰管轻轻插入患者的气道,直到遇到阻力为止。
- 松开负压吸引器的吸引按钮,开始吸痰。
- 在吸痰过程中,缓慢地移动吸痰管,以清除分泌物。
- 完成吸痰后,迅速拔出吸痰管,并关闭吸引按钮。
2.4 清洁和消毒- 使用后,请及时清洁和消毒负压吸引器以及吸痰管,以防止交叉感染。
3. 重要注意事项- 在使用负压吸引器之前,请确保患者已处于适当的姿势,并已进行必要的医疗评估。
- 请勿将吸痰管插入过深,以免损伤患者的气道。
- 在吸痰过程中,请确保负压吸引器的工作状态正常,以免影响吸痰效果。
- 请注意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请立即停止吸痰,并通知医生。
- 请定期检查负压吸引器的性能,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 请勿将负压吸引器用于其他用途,以免损坏设备。
4. 故障处理- 如果负压吸引器无法启动或出现其他故障,请及时关闭电源,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5. 维护与保养- 请按照制造商的推荐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负压吸引器的性能和寿命。
请注意,本使用说明仅供参考。
在使用负压吸引器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如有疑问,请及时与专业人士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患者负压吸痰的有效方法
(兴安盟人民医院icu 内蒙古兴安盟 137400)
【摘要】吸痰要按照需要,充分雾化,选择适合的吸痰管,并非越粗越好。
对于张口呼吸和脱机后的患者可以采用面罩氧驱动雾化吸入器,气管切开的患者吸痰管不可插入过深;需要鼻饲的患者要吸痰后给气囊内充气3~5ml,再行鼻饲。
【关键词】重症患者负压吸痰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r40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19-02
吸痰时机:原则为有痰就吸雾化前后吸。
如果吸痰操作不当,以及过于频繁,可造成诸多并发症,如:缺氧、窒息、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心率失常、血压升高、气道黏膜损伤、颅内压增高、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及感染。
为了探讨正确有效地吸痰方法,确保病人安全,观将为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体会如下:
1 吸痰的基本要求
1.1 及时按需吸痰,如果患者痰液较多,按照吸痰的要求,1~2小时吸痰一次,显然不能及时清除全部呼吸道分泌物,所以要看到呼吸机显示气道高压报警,或者血氧饱和度下降,患者有呛咳等都应该及时吸痰。
1.2 做好吸痰前的准备工作,如果是痰液粘稠的患者,要在吸痰前给予翻身、叩背、充分的气道湿化,或者做好雾化吸入,使痰液稀
释易于吸出。
如果是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要加温加湿,温度在37℃左右,湿度100℅.充分的湿化有利于气管壁的纤毛运动,痰液稀释,更容易吸出。
如果痰液粘稠张口呼吸的患者,经2年近100多例的观察发现,使用氧驱动面罩雾化吸入器,加蒸馏水吸氧能使痰液稀释易如排出,更能湿化气道,缓解张口呼吸的口干等不适,患者感觉舒适,并且能提高氧饱和度.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有创或者无创脱机习惯过程,明显改善缺氧,增加了成功脱机的机会,现已经应用熟练,但是掌握好适应症。
1.3吸痰管的选择:宜使用管壁光滑、富有弹性的吸痰管,直径不超过气管套管的1/2,选择在吸痰时空气仍可以进入肺部,大大减少窒息的可能、并防止负压过大引起肺不张。
1.4 适时吸痰的观察,频繁吸痰容易造成患者气道损伤使气道分泌物增加、故吸痰应根据病情而定、减少不必要的吸痰。
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变化,如:①有咳嗽或呼吸窘迫②在病房、病床旁听到痰鸣音或使用听诊器放置胸骨上窝听到痰鸣音③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
若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均应立即吸痰、且应在更换体位、翻身、雾化吸入后吸痰。
1.5吸痰方法:检查负压,压力过高易损伤气管内壁、压力过低吸痰不净、此书过于也损伤气道、吸痰时间过长已造成低氧血症。
①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后松开负压、进管至气管隆突出刺激咳嗽后稍往上提、给负压、边吸边旋转退管。
②一湿二膨三吸。
一湿即痰
液粘稠时可往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3-5ml、二膨即以简易呼吸器在病人呼吸末膨肺6-8次,一可见增加氧的储备量、避免吸痰时造成缺氧、二可以增大肺通气量,便于分泌的引流,利于吸痰。
三即给病人吸痰。
禁止反复提插避免“拉锯式”动作过于粗暴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心跳骤停。
1.6吸痰前后的观察:吸痰前中后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率、呼吸、神志、血氧饱和度、面色的改变。
心电监护者密切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出现心率失常或血氧饱和度<90%时立即停止操作。
2需要两人合作吸痰的患者
2.1清醒无力咳痰患者的吸痰:如果患者配合,做好吸痰前的解释示范工作,可以经鼻腔吸痰,要选择柔软管径细(10-12号)的吸痰管,给予雾化吸入后,侧卧或者半卧位给予扣背,自下向上,从外向内空心掌扣击,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吸痰前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管经鼻腔过声门至气管,动作轻柔快速,插入28-35cm,患者有明显的憋气说明吸痰管已经到达气管,打开负压进行吸痰,有痰液吸出时,旋转上提吸痰管,同时观察心率和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停止吸痰,吸痰后立即给予3-5分钟高流量吸氧,以5升左右为宜。
此方法也适用于颈椎术后无力咳痰的患者,以减少气管切开的机率,但对护士的要求吸痰经验丰富,最好两人操作,患者能积极配合,翻身时要进行轴式翻身,保护并颈托固定颈部。
2.2舌后坠患者的吸痰,除了充分气道湿化,扣背外,需要两人操
作,一人将口咽导气管放置于上下牙齿之间,并用压舌板下压舌体,暴露声门,另一人将准备好的吸痰管经咽部进入气管进行吸痰。
并根据痰液量定时更换口咽导气管,保持其通畅,加强口腔护理。
2.3口腔有较多污秽物的患者,可以行口腔冲洗需要,两人操作,除进行口腔吸痰外,还可以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放置口咽导气管,置吸痰管于近咽部,另一人用注射器缓慢往口腔注入温开水或生理盐水,边吸边注,行口腔冲洗,此方法更容易解决口腔护理的问题,但是操作一定要熟练、动作要快要防止误吸。
3 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吸痰
3.1对于人工气道痰液粘稠吸痰不畅的患者,吸痰前可以用无菌石蜡油纱布润滑吸痰管,使吸痰顺利进行。
3.2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吸痰管插入不易过深,以2-4cm为宜,以免损伤气道粘膜。
有较强的呛咳反射的患者,行雾化吸入后,可以刺激咽喉部,使其将痰液自行咳出,痰液较多的患者要根据痰培养建议医生调整抗生素。
3.3 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吸痰的顺序为:先吸净口腔内分泌物,再吸人工气道内分泌物,最后抽净气囊内气体,吸净声门下分泌物,每次吸痰要更换吸痰管。
3.4 对于建立人工气道行鼻饲饮食的患者,为防止反流,除了要给予半卧位,每次鼻饲前要吸净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气囊内充气
3-5ml,再进行鼻饲,鼻饲前后半小时尽量避免刺激,如吸痰。
过
冷过热,搬动,带有疼痛的操作,食物应温度合适。
吸痰时机:原则为有痰就吸前后吸。
如果吸痰不当,以及过千频可送成众多并发症,如:缺氧、窒息、肺不张、支气管、心率失常、血压升高、血流动力学改变及。
为了探讨正确有效地吸痰方法,保证病人安全,观将为患者安全
4 吸痰的护理体会如下
4.1 吸痰管的选择:宜适用学壁光滑、富有弹性的吸痰管,直径不超过气管套管的1/2,选择在吸痰时空气仍可以进入肺部,大大减少窒息的可能、并防止负压过大引起肺不张。
4.2 适时吸痰的观察,频繁吸痰容易造成患者气道损伤使气道分泌物增加、故吸痰应根据病情而定、减少不必要的吸痰。
护理人员应勤巡视病房仔细观察患者变化,如:①有咳嗽或呼吸窘迫,②在病房、病床旁听到痰鸣音或使用听诊器放置胸骨上窝听到痰鸣音、③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
若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均应立即吸痰、且应在更换体位、翻身、雾化吸入后吸痰。
吸痰方法:检查负压,压力过高易损伤气管内壁、压力过低吸痰不净、次数过于频繁也损伤气道、吸痰时间过长易造成低氧血症。
①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后松开负压、进管至气管隆突处刺激咳嗽后稍往上提、给负压、边吸边旋转退管。
②一湿二膨三吸。
一湿即痰液粘稠时可往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3-5ml、二膨即以简易呼吸器在病人呼吸末膨肺6-8次,一可见增加氧的储备量、避免吸痰时造成
缺氧、二可以增大肺通气量,便于分泌物的引流,利于吸痰。
三即给病人吸痰。
禁止反复提插避免“拉锯式”动作过于耝暴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心跳骤停。
参考文献
[1]谢春雷,李春霞,诸蕊玉,陈兵,方文等,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法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4,5
[2]董亚林,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方法的改进,广西医学,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