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知识竞赛100问
汉服的知识竞赛100问

一、选择1、“汉服”一词的记载出于“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请问此句出自哪里?( C)A.《史记》B.《春秋左氏传》C.《汉书》D.《论语》2、同袍一词在汉服复兴者间运用广泛,那么这个词出自哪里?(D )A.《楚辞》B.《仪礼》C.《尚书》D. 《诗经·秦风·无衣》3、现在的汉服同袍属于汉服运动的第几代复兴者?(C )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4、汉服运动兴起于____年?被称作汉服上街第一人的是谁?(B )A.2004;陈朕冰B.2003;王乐天C.2003;李婷D.2004;菲古想5、历史上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 A)A.晋代B.五代十国C.宋代D.元代6、(甲)楷书、(乙)行书、(丙)篆书、(丁)隶书,以上四种书体的发展顺序是:(B)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甲丙丁乙D.丁丙乙甲7、《三字经》言:"昔孟母,择邻处。
"这就是“孟母三迁”的典故,那么孟母究竟搬了几次家?(B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8、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A)A.铁观音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西湖龙井9、“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请问这个典故讲的是哪两个诸侯国之间的故事?( D)A.楚国和越国B.秦国和晋国C.齐国和燕国D.晋国和楚国10、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而此画的作者是谁?( D)A. 顾恺之B.吴道子C.阎立本D.张择端11、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D)A. 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
汉服知识竞赛100问

1、“汉服”一词的记载出于“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请问此句出自哪里( C)A.《史记》B.《春秋左氏传》C.《汉书》D.《论语》2、同袍一词在汉服复兴者间运用广泛,那么这个词出自哪里(D )A.《楚辞》B.《仪礼》C.《尚书》D. 《诗经·秦风·无衣》3、现在的汉服同袍属于汉服运动的第几代复兴者(C )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4、汉服运动兴起于____年被称作汉服上街第一人的是谁(B );陈朕冰;王乐天;李婷;菲古想5、历史上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 A)A.晋代B.五代十国C.宋代D.元代6、(甲)楷书、(乙)行书、(丙)篆书、(丁)隶书,以上四种书体的发展顺序是:(B)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甲丙丁乙D.丁丙乙甲7、《三字经》言:"昔孟母,择邻处。
"这就是“孟母三迁”的典故,那么孟母究竟搬了几次家(B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8、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A)A.铁观音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西湖龙井9、“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请问这个典故讲的是哪两个诸侯国之间的故事( D)A.楚国和越国B.秦国和晋国C.齐国和燕国D.晋国和楚国10、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而此画的作者是谁( D)A. 顾恺之B.吴道子C.阎立本D.张择端11、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D)A. 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
B. 汉服是指汉族人穿着的服饰,其代表为中山装和盘扣的唐装。
汉服知识竞赛题库3-2-10

汉服知识竞赛题库3-
2-10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请判断该服饰是否为汉服,并简略说出原因。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汉服只是单纯的指汉朝的服饰吗?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汉服和唐装有什么关系?(单身相亲 /)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汉服的主要基本特点是什么?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简述在镗床上加工的箱体零件有什么精度特点?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请说出三种汉服款式。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汉服中上衣下裳的“裳”是指什么?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汉服背后有条中缝线,它有什么寓意?。
汉服文化题

一、汉服文化1.下列关于汉服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交领右衽或领口呈“y”字型的衣服即为汉服。
B.汉服是汉民族的民族服装。
C.古装与汉服常常是同一件东西,但古装具有历史时代性,而汉服具有传承及发展特点。
D.汉服是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始至明朝末汉人所着服装而形成的一整套服装体系。
2.在汉服复兴运动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句话出自哪部书?A.《论语正义》B.《左传正义》C.《毛诗笺》D.《春秋繁露》3.明确出现定义“汉服”一词为汉族民族服饰的书是?A.《辽史》B.《汉书》C.《唐书》D.《元书》4.如果你是一个导演,日前你在拍摄一部相关赵飞燕题材的电视剧,导演要求美术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历史真实,不能有乱穿越的现象,那么,底下有哪个是不符合这个要求的设计:A.高髻分髾B.道袍C.直裾D.垂鬓5.《礼记•深衣》提到“五法已备,故圣人服之”,是指深衣的五种基本法度,如下表述正确的是?A.规、矩、权、衡、平B.规、矩、方、直、衡C.规、矩、绳、权、衡D.规、矩、衡、方、平6.对成人礼(男冠礼女笄礼)意义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明确成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B.明确成人所应具备的行为举止。
C.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为重。
D.立宾以象天,立主以象地,设介僎以象日月,立三宾以象三光。
7.在汉服宣传过程中,你认为哪种行为是较为不妥的?A.遇到不解温和发问者,耐心细致讲解。
B.面对家人朋友长辈时,找准适当话题润物细无声地普及汉服概念。
C.路人甲疑心拍戏,面带鄙夷火冒三丈朝路人甲臭骂一通。
D.在工作、求学、生活中,争取机会进行合理的推广。
8.“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这句解释婚礼伦理含义的话出自哪部典籍?A.《礼记》B.《仪礼》C.《风俗通义》D.《唐六典》9.下列对传统舞蹈的描写,哪一项是错误的?A.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踏歌舞B.箫鼓声声苦莫催,彩球高下且徘徊――抛球乐舞C.斐旻将军舞剑器划惊堂一虹动天地――建鼓舞D.气若浮云,志若秋霜――盘鼓舞10.对于初次见面的前辈,行哪种礼比较合适?A.稽首B.顿首C.揖手D.拱手11.礼乐文化是华夏文化的基础,礼学向来是文化大宗,它大致包括礼义、礼仪、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礼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依据,礼仪是礼的具体仪式制度,礼俗是礼在现实实践中形成的民风民俗。
汉文化竞赛题目

1、为汉服的浅吟低唱的作者是?A、溪山琴况B、青松白雪C、天涯在小楼2、汉服吧吧主溪山琴况又号?A、蒹葭从风B、壮志凌云C、天风环佩3、“汉服运动第一人”壮志凌运是在哪个城市第一次穿着汉服走上街头?A、广州B、郑州C、开封4、第一所采用汉式学位服的大学是?A、南开大学B、江苏师范大学C、辅仁大学5、当代制作深衣第一人是?A、青松白雪B、壮志凌云C、信而好古6、当代首次全国范围内公祭先烈的是?A、北京祭袁崇焕B、江阴祭三公C、安阳祭冉闵7、汉服运动大事记的整理者是?A、大汉玉筝B、兰芷芳兮C、青松白雪8、掌掴满清包衣阎崇年者是?A、宋豫人B、大汉之风C、枫中之人9、以下几种形制中最早出现的是?A、衣裳B、深衣C、通裁10、与下列其他汉服不属同一类的是?A、直身B、直裾C、直裰11、下列哪一种汉服于唐时盛行?A、袄裙B、齐腰襦裙C、齐胸襦裙12、以下哪种袖形多为满洲人穿着?A、垂胡袖B、琵琶袖C、马蹄袖13、以下所举不属于深衣制的汉服是?A、曲裾B、明圆领C、直裾14、据程大昌所载,褙子是由什么演化而来?A、披风B、中单C、半臂15、男子行揖礼时应?A、左手在上B、随意C、右手在上16、冠礼中,宜请谁作宾?A、好友B、长辈C、上司17、女子行揖礼时应?A、右手在上B、左手在上C、随意18、以下不属于射礼的是?A、宾射B、飨射19、以下不属于凶礼的是?A、丧礼B、荒礼C、祭礼20、四配十哲中不包括?A、荀子B、子思C、仲弓21、于孔庙释奠先师之礼属于五礼中的?A、嘉B、凶C、吉22、吉礼中所祀天神不包括?A、司命B、雨师C、五帝23、周礼春官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是指五礼中的哪一礼?A、宾B、吉C、嘉24、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是?A、惊蛰B、立春C、雨水25、颁布壬子衣冠诏的是?A、李世民B、朱棣C、赵匡胤26、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所赞的是?A、夏完淳B、文天祥C、史可法27、坚守扬州,抵御外族,被世人称赞“号称小朝廷”的人物是?A、史可法C、陆秀夫28、剃发易服令于何年颁布?A、1644B、1645C、164629、深衣属于哪个形制?A、衣裳制B、通裁制C、连裳制30、三屠发生在以下哪个城市?A、嘉定B、扬州C、江阴31、明朝的清明上河图是以下哪位画家画的?A、张择端B、唐寅C、仇英32、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是?A、秦朝B、汉朝C、唐朝33、明朝哪个皇帝在土木堡之变被俘虏?A、朱棣B、朱见深C、朱祁镇34、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李治B、李渊C、李世民35、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A、隋朝B、唐朝C、宋朝36、以下哪部著作不属于十三经?B、孟子C、说文37、以下哪个事件跟赵匡胤无关?A、陈桥兵变B、杯酒释兵权C、五胡乱华38、以下哪个不属于洪武四大案?A、蓝玉案B、空印案C、巫蛊案39、“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A、陈汤B、汉武帝C、司马迁40、明朝()皇帝时期,我国在朝鲜打败倭人?A、嘉靖B、永乐C、万历41、《盐铁论》是我国著名的经典,请问此文的作者是?A、孔颖达B、荀子C、恒宽42、明朝时期的著名改革是?A、青苗法B、摊丁入亩C、一条鞭法43、以下哪样物品不出现在冕服系统中?A、梁冠B、大绶C、革带44、以下哪项不是汉人的传统习俗?A、披发B、穿衣右衽C、祭祖45、瘦金体是出自哪个皇帝?A、赵桓B、赵匡胤C、赵佶46、东汉末年的著名起义是?A、太平天国起义B、黄巾军起义C、白莲教起义47、郑和下过几次西洋?A、五次B、六次C、七次48、礼服庄重化,常服()。
汉服知多少

汉服知多少(共五大题,满分120分)题目来源于网络,整理人:慕月作为同袍,诚信待人,禁止上网搜索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汉服是什么?2.曾有同袍提出让汉服成为国服,请写出你的观点。
3.汉服的中缝有什么意义?4.身为一名汉服宣传人员,在宣传道路上必定会遭受不理解、不支持的白眼,当我们面对质疑和无端指责,你会怎么办?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1,汉服的基本特征是()A.交领,左衽,系扣B.交领,右衽,系带C.圆领,右衽,系带D.交领,左衽,系带2,袄子是流行于哪个年代的?A.汉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3,在汉服复兴运动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句话出自哪部书?A.《论语正义》B.《左传正义》C.《毛诗笺》D.《春秋繁露》4,请问电视剧《美人心计》、《大汉天子》中的服装属于()A.古装B.曲裾C.影视装D.汉服5,汉服又称()A.韩服B.和服C.华服D.旗袍6,汉服又称华夏衣冠,“华夏”原指哪个民族?A.满族B.汉族C.中华民族D.苗族27,汉服为什么从历史消失?A.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的东西都会消失B.受到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C.不方便日常生活D.清朝实行“剃发易服”政策8,汉服没有的特征是()A.交领B.右衽C.腰封D.系带9,汉服不包括()A.马面裙B.衣裳C.马褂D.深衣10,唐衣是哪种服装中的一部分?A.汉服B.韩服C.和服D.西服11,婚礼.冠礼.接待宾客属于五礼中的哪种礼仪?3A.吉礼,吉礼,宾礼B.嘉礼,军礼,吉礼C.吉礼,嘉礼,吉礼D.嘉礼,嘉礼,宾礼12,汉族男子成年加冠的年龄是()A.16岁B.18岁C.19岁D.20岁13,笄礼中的“笄”是指()A.簪子B.鞋子C.帽子D.腰带14,直裰和明深衣的差别哪样是错的?A.直裰是通裁长袍,明深衣是分裁再相连的长袍B.直裰两边开叉,有暗摆,明深衣也一样C.直裰和深衣都属于直裾袍D.直裰和明深衣都是男装15,下列不属于汉氏婚礼流程的是()A.拜堂4B.挑盖头C.同牢D.解缨16,汉服基本由哪些款式组成?A.衣.裤.袍.裙B.曲裾.直裾.襦裙.褙子C.玄端.深衣.襦裙D.袄裙.直裰.披风17,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A .60岁B .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18.传统服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只能说是传统文化的“皮层”,而那些浩瀚典籍,诸子百家的思想,伦理道理观念,那些血肉骨髓,才是传统文化真正的“内核”如果一味专注于羽扇纶巾,津津乐道于峨冠博带,或者只是套上一件汉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文化“复兴”。
汉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汉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汉服的“交领”设计代表了什么含义?A. 代表天地B. 代表阴阳C. 代表男女D. 代表尊卑答案:B3. 汉服中“襦裙”的“襦”指的是什么?A. 一种上衣B. 一种裙子C. 一种鞋D. 一种帽子答案:A4. 汉服的“右衽”是指什么?A. 汉服的左侧衣襟B. 汉服的右侧衣襟C. 汉服的领口D. 汉服的袖口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汉服的常见配饰?A. 玉佩B. 簪子C. 手镯D. 领带答案:D6. 汉服的“深衣”是指什么?A. 一种深颜色的衣物B. 一种长至脚踝的衣物C. 一种宽松的衣物D. 一种正式的礼服答案:D7. 汉服的“曲裾”是指什么?A. 一种衣襟的款式B. 一种衣袖的款式C. 一种裙摆的款式D. 一种领口的款式答案:C8. 汉服的“襦裙”中的“裙”通常指什么?A. 长裙B. 短裙C. 裤裙D. 围裙答案:A9. 汉服的“对襟”设计通常出现在哪种汉服上?A. 深衣B. 襦裙C. 曲裾D. 直裾答案:B10. 汉服的“腰带”通常用来做什么?A. 固定衣物B. 装饰C. 显示身份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汉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时期。
答案:黄帝12. 汉服的“襦裙”中,“襦”通常是指上衣,而“裙”则是指______。
答案:下装13. 汉服的“曲裾”设计,使得裙摆呈现出______的形状。
答案:弯曲14. 汉服的“右衽”设计,体现了古代汉族人的______观念。
答案:尊卑15. 汉服的“深衣”是一种______的服饰。
答案:正式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汉服的“交领”设计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答案:汉服的“交领”设计是指衣领的左右两侧相交,形成V字形,其特点在于对称和谐,体现了古代汉族人对天地、阴阳的尊重和理解。
汉服知识竞赛问修订稿

汉服知识竞赛问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一、选择1、“汉服”一词的记载出于“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请问此句出自哪里( C)A.《史记》B.C.D.《论语》2、同袍一词在间运用广泛,那么这个词出自哪里(D )A.B.C.D. 《诗经·》3、现在的汉服同袍属于的第几代复兴者(C )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4、兴起于____年被称作汉服上街第一人的是谁(B );陈朕冰;王乐天;李婷;菲古想5、历史上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 A)A.晋代B.C.宋代D.元代6、(甲)楷书、(乙)行书、(丙)篆书、(丁)隶书,以上四种书体的发展顺序是:(B)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甲丙丁乙D.丁丙乙甲7、言:"昔孟母,择邻处。
"这就是“孟母三迁”的典故,那么孟母究竟搬了几次家(B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8、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着名的绿茶(A)A.铁观音B.C.D.9、“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请问这个典故讲的是哪两个诸侯国之间的故事( D)A.楚国和越国B.秦国和晋国C.齐国和燕国D.晋国和楚国10、之一的,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而此画的作者是谁( D)A. 顾恺之B.吴道子.11、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D)A. 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
B. 汉服是指汉族人穿着的服饰,其代表为和盘扣的唐装。
C. 汉服是古装的别称。
D. 汉服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12. 以下服装中,属于汉服的有(多选):(BCE)A. 丝袜B.C. 深衣D.E. 襦裙F. 西服G. 旗袍H. 旗装13. 下列图片中,肯定不属于汉服的是(D)14. 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B)A.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其特点是其全部服装都宽袍大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1、“汉服”一词的记载出于“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请问此句出自哪里?( C)A.《史记》B.《春秋左氏传》C.《汉书》D.《论语》2、同袍一词在汉服复兴者间运用广泛,那么这个词出自哪里?(D )A.《楚辞》B.《仪礼》C.《尚书》D. 《诗经·秦风·无衣》3、现在的汉服同袍属于汉服运动的第几代复兴者?(C )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4、汉服运动兴起于____年?被称作汉服上街第一人的是谁?(B )A.2004;陈朕冰B.2003;王乐天C.2003;李婷D.2004;菲古想5、历史上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 A)A.晋代B.五代十国C.宋代D.元代6、(甲)楷书、(乙)行书、(丙)篆书、(丁)隶书,以上四种书体的发展顺序是:(B)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甲丙丁乙D.丁丙乙甲7、《三字经》言:"昔孟母,择邻处。
"这就是“孟母三迁”的典故,那么孟母究竟搬了几次家?(B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8、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A)A.铁观音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西湖龙井9、“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请问这个典故讲的是哪两个诸侯国之间的故事?( D)A.楚国和越国B.秦国和晋国C.齐国和燕国D.晋国和楚国10、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而此画的作者是谁?( D)A. 顾恺之B.吴道子C.阎立本D.张择端11、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D)A. 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
B. 汉服是指汉族人穿着的服饰,其代表为中山装和盘扣的唐装。
C. 汉服是古装的别称。
D. 汉服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12. 以下服装中,属于汉服的有(多选):(BCE)A. 丝袜B. 裋褐C. 深衣D. 中山装E. 襦裙F. 西服G. 旗袍H. 旗装13. 下列图片中,肯定不属于汉服的是(D)14. 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B)A.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其特点是其全部服装都宽袍大袖。
B. 交领右衽是汉服的基本特点,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存在过左衽的汉服。
C. 汉服中的“汉”字指的是汉朝。
D. 汉服是因为自身的缺陷,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被汉族人放弃的。
15 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B)A. 汉服和和服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比如和服都是宽腰带,而汉服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宽腰带的痕迹。
B. 韩服的款式受明制汉服的影响很大。
C. 吴服是汉服的一种,因为吴服是指上海人民在18世纪末的穿着。
D. 旗袍是根据从汉服中的圆领袍衫演化而来的。
16 中山装不属于汉服的原因是(C)A. 孙中山有美国国籍。
B. 中山装是窄袖。
C. 中山装源自日本学生装,与汉服毫无关系关系。
D. 中山装上面有扣子。
17 影楼装与汉服的区别是(D)A. 影楼装亮闪闪的真好看❤,汉服灰秋秋的不好看。
B. 影楼装露肉,汉服不露肉。
C. 在影楼里穿的衣服叫影楼装,在影楼外穿的衣服叫汉服。
D. 影楼装在形制上非常随意,汉服在形制上有着严格的要求。
18. 以下关于唐装的说法正确的是(D)A. 国家领导人在APEC会议上穿着的唐装,与唐朝时汉族人的着装一致。
B. 国家领导人在APEC会议上穿着的唐装,是汉服体系中的一种。
C. 国家领导人在APEC会议上穿着的唐装,源自于宋初的官员装束。
D. 国家领导人在APEC会议上穿着的唐装,是一种现代时装。
19 请将图片和款式名称对号入座。
(6分)1. 襦裙。
B2. 朱子深衣。
A3. 短曲E4. 曲裾。
C5. 褙子。
D20. 以下关于汉服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 汉服运动是指穿着汉服做体育运动。
B. 汉服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让所有人每时每刻在所有场合都穿汉服。
C. 汉服运动的目的是消灭其他服饰。
D. 汉服运动的口号之一是“华夏复兴,衣冠先行”。
21. 以下关于汉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 在明风婚礼中,新娘子身着穿着钿钗礼衣,新郎着公服,即所谓“红男绿女”。
B. 狭义的深衣指的是《礼记》记载、规定的深衣,但现在观点多认为其过于理想化,无法完全的实现。
C. 在重大礼仪场合,男子一定要着大氅,以示隆重。
D. 裋褐是由上衣下裙组成的。
22. 以下关于汉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A.褙子是对襟的女子罩衫。
B.褖衣是由上衣下裳组成的。
C.半壁是由上襦发展而来的一种交领或对襟的短外衣。
D.深衣上下分裁,缝合在一起,以表示不忘古制。
23. 以下关于汉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在较为正式的冠礼和笄礼中,需要至少2套汉服。
B.采衣是指采花贼穿着的汉服。
C.汉服体系中的道袍是指深衣制的汉服。
D.私祭时不可穿小礼服。
24. 以下关于汉服体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 汉服不需要有任何的体系,因为任何衣服都可以划归到汉服中。
B. 汉服的体系较为复杂和庞大,和服和韩服则都很单一,不成体系。
C. 衍生服饰是指包涵汉服元素或以汉服为载体衍生出的服饰,是汉服的一种。
D. 汉服的定义对汉服体系的界定与整理至关重要。
25. 以下关于汉服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F)A. 清末至新中国建立,从未有人尝试过复兴汉服。
B. 汉服运动参与者之间互称“汉服同袍”。
C. 现代汉服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98年。
D. 汉服运动一开始便受到了广泛的支持,早在2003年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得到了政(和谐)府的支持。
E. 2008发生了著名的成都烧汉服事件,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因为爱国群众聚会烧烤时不小心造成火灾。
F. 汉服运动是一场来自民间的文化运动。
二、填缺补漏1、唐代孔颖达在《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注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华夏”一词。
2、汉服结构的十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服的三个基本特点:______、______、______;汉服的三个基本形制:______、______、______。
4、汉服在满清政府时期出现了断代,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满清政府“__________”的政策5、在《易经·系辞下》中有一句话表明了汉服的起源时间,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礼仪是服章的生命。
那么根据《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五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被称作四大名锦的是:____、____、____、____。
8、《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又称《诗三百》,共305篇,分为“风”“雅”“颂”,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而其有独到的三种表现手法为:____________;而其中“风”按地区分为“_______”,“雅”按音乐布局分为“_____”、“_____”;“颂”为祭祀乐歌,分为“_____”、“____”、“____”。
9、汉服,又称(),是指()民族的()服饰,时间范围从黄帝即位到()。
10.汉服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服自_______垂衣裳而天下治,至明末遭满人_________而没落(势微)。
11、.袄裙由哪一种形制的汉服演化而来?__________12、《别忘了,你的祖先名叫炎黄》的作者为汉服复兴前辈__________13、4.襕衫受__________影响而产生,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时期14、5.深衣分裁制成,直裾上衣由四幅布缝合而成,象征__________。
下裳由十二幅布分裁缝合而成,象征__________。
15、6.褶裙始于汉代赵飞燕,最初名称为__________。
16、1.黄帝持轩辕而败蚩尤,问鼎中原。
这一战为__________17、2.崖山海战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于战败后携幼帝投海,十万军民自发殉国18、3.明朝建立时间为__________,汉家光复,第一任皇帝为朱元璋,年号__________。
亡于__________年,这一事件被称为__________。
19、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__________》,其文题目为__________。
20、6.“寇可往,朕亦可往!”是_______代__________(人名)所言。
三、明辨是非1、汉服是从三皇五帝开始到明末的汉民族服饰统称,所以唐装也是汉服的一种。
()2、婚礼中的六礼按顺序为:一曰问名,二曰纳采,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3、“尚方宝剑”可以打昏君、除奸臣,其中“尚方”最先是指唐朝时少府的一个机构,负责打造御用之物。
()4、古曲《春江花月夜》又名《夕阳箫鼓》。
()5、自古中秋节就有拜月的习俗,拜月通常是由女人先拜。
()6、明代修《辽史》时,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
()7、汉服具有历史性、传承性、多样性与同一性、完备性和相融性等特性。
()8、冕服,冕服最早产生于西周时期,是古代的一种礼服名称。
主要由冠(冕冠)、上衣(玄色,即黑色)、下裳(一般为红色或黄色)、舄(或靴——明制)等主体部分及蔽膝、绶、佩等其他配件相构成。
()9、汉服是汉族的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
周礼的礼典分为五礼八纲,其中八纲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射礼、朝礼、聘礼。
()10、女子衣连裳,寓意德贵专一。
()四、简答1、请说出“汉服同袍”四个字来自哪个典故答:“汉服同袍”取自于《诗经》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请判断该服饰是否为汉服,并简略说出原因答:(1)不是。
图中服饰为汉服的衍生服饰,并不符合汉服任一款的基本形制。
(2)是。
图中服饰为中衣和中裤。
(3)不是。
图中服饰为汉服的衍生服饰,虽然有类似的地方,但领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交领,而且形似深衣的外衣并无衣缘。
3. 有观点认为,“汉服体系应当按照朝代划分”。
请你简略谈谈自己的看法4. 有观点认为,“汉服运动的最终目的是汉文化的复兴”,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5. 有观点认为,“汉服运动没有政(和谐)府的支持将举步维艰”,也有观点认为“汉服运动兴起自民间,也应当只由民间进行下去”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3、4、5 为开放式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6、汉服只是单纯的指汉朝的服饰吗?答:不,汉服指汉民族的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