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RS触发器教案
基本RS触发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基本RS触发器的 功能和特点。 教学难点:读懂逻辑电路图和真 值表
三、学情分析
职高生自学能力较弱,多数同学对电子 技术专业课程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在探 究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运用等方面还有待 加强。
四、教学目标
理解基本RS触发器的功能、描述方法、电路 结构与工作特点。
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问答,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 的程度。
时间安排
一、新课引入——————————6 二、基本RS触发器———————25 三、回顾————————————8 四、布置作业——————————6
基本RS触发器 基本RS触发器点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说教材
电子电工技术基础是由邹建华主编,华中科 技出版社出版的高职教材。本节课讲的是第 11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中的一个最基本, 且又重要内容之一“基本RS触发器”。通过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触发器中的有关概念,是学习集成触发器知识 的关键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二、新课讲授 三、新课回顾
(一)新课引入
首先新课引入我采用了教学回顾和对比 法,用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来引出时序 逻辑电路的特点。然后进行对比。最后 导出这节课要教的题目。
(二)新课讲授
通过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电路图来描述 它的特点和功能。画出真值表进行讲解。
(三)新课回顾
基本RS触发器

具有置“0”、置“1”和“保持”三种功能。
展示与交流
1.交流要求:
(1)按照基本R-S触发器内容分组交流。
(2)小组派一个成员演示任务处理结果或处理过程(举例),另一个成员总结任务处理关键(过程、技术、方法、问题等),第3个成员提出改进的方向或意见,依次交流任务派生问题。本组其他成员优先纠偏,然后是其他组成员纠偏。在本组成员未能交流循环时,成员不得重复交流。
(3)交流中注意礼仪。
2.组织交流与评价
(1)交流并记录下列要点:Proteus软件仿真测试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注意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将所测量的数值分别填入下面表格。
R-S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图:
逻辑功能进行测试,并填写表格。:
触发器输入
触发器输出
Q
1
1→0
0→1
1→0
1
0→1
0
0
(2)对小组进行评价,成绩计入本组学生任务考核(过程考核)成绩。
项目
组别
操作规范
20
任务处理
60
行为养成
20
成绩合计
100
1
2
3
4
5
归纳提升
触发器有置“1”、置“0”,两个稳定状态,即稳态;有置“0”、置“1”和“保持”三种功能。
课后作业
完成实习报告。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
通过视频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
组织展示交流,教师按组记录关键要点,便于形成关键路径。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任务)及过程设计
教学组织或方法
1课时
1课时
导入
在数字电路中,触发器就是存放这些信号的单元。逐步引出课题,并展示教学目标。
第16讲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教案

第16讲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教案课时授课计划-16课号16课题:第五章触发器5.1 基本R-S触发器5.2 同步R-S触发器目的与要求:1 掌握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逻辑功能。
2 掌握同步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逻辑功能。
3 掌握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表示方法。
5 掌握触发器工作波形的画法。
重点与难点:1 触发器的基本概念。
2 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触发方式。
课堂讨论:复习(提问):1 组合电路的定义?构成其电路的门电路有何特点?2 组合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区别?3 时序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课时分配:提纲第五章 触发器 触发器概述5.1基本RS 触发器5.1.1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5.1.2 基本RS 触发器的功能描述方法 1. 状态转移真值表(状态表) 2. 特征方程(状态方程) 3. 状态转移图(状态图)与激励表4. 波形图 5.2 同步R-S 触发器 电路结构2.逻辑功能3.状态转移真值表(状态表) 4.特性方程5.状态转换图和波形图作业:第五章 触发器 触发器概述 1. 触发器的概念复习:组合电路的定义?构成其电路的门电路有何特点?组合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区别?门电路:在某一时刻的输出信号完全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信号,没有记忆作用。
触发器:具有记忆功能的基本逻辑电路,能存储二进制信息(数字信息)。
触发器有三个基本特性:(1)有两个稳态,可分别表示二进制数码0和1,无外触发时可维持稳态; (2)外触发下,两个稳态可相互转换(称翻转),已转换的稳定状态可长期保持下来,这就使得触发器能够记忆二进制信息,常用作二进制存储单元。
(3)有两个互补输出端,分别用表示。
和Q Q2. 触发器的两个稳定状态通常用Q 端的输出状态来表示触发器的状态。
1状态:,0,1==Q Q 记Q=1,与二进制数码1对应。
0状态:对应。
,与二进制数码,记001,0===Q Q Q3.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描述:特性表、激励表(又称驱动表)、特性方程、状态转换图和波形图(又称时序图) 4。
汇报课教案基本RS触发器

汇报课教案-基本RS触发器教学目标:1. 了解基本RS触发器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基本RS触发器的真值表和逻辑图;3. 能够运用基本RS触发器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
教学内容:一、基本RS触发器的概念1. 引入触发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触发器在数字电路中的重要性;2. 讲解基本RS触发器的定义和作用;3. 通过示例电路图,让学生了解基本RS触发器的构成。
二、基本RS触发器的真值表1. 讲解基本RS触发器的真值表及其含义;2. 通过真值表,让学生了解基本RS触发器的输入输出关系;3. 让学生通过真值表,分析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三、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图1. 讲解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图及其含义;2. 通过逻辑图,让学生了解基本RS触发器的输入输出关系;3. 让学生通过逻辑图,分析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四、基本RS触发器的应用1. 讲解基本RS触发器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案例;2. 让学生了解基本RS触发器在实际电路中的作用;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基本RS触发器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
五、课堂练习1. 根据真值表,分析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状态;2. 根据逻辑图,分析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状态;3. 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运用基本RS触发器实现指定功能。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基本RS触发器的概念和作用;2. 学生能理解并应用基本RS触发器的真值表和逻辑图;3. 学生能运用基本RS触发器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
六、基本RS触发器的时序分析1. 讲解基本RS触发器时序分析的方法;2. 通过时序图,让学生了解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过程;3. 分析不同输入序列下基本RS触发器的状态变化。
七、基本RS触发器的稳定性问题1. 讲解基本RS触发器稳定性问题的原因;2.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避免基本RS触发器的稳定性问题;3.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解决基本RS触发器稳定性问题的方法。
八、基本RS触发器的扩展1. 讲解基本RS触发器扩展的概念和作用;2. 介绍基本RS触发器扩展的方法;3. 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基本RS触发器扩展实现更复杂的数字电路。
基本RS触发器

教学方法
备注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有与非门构成的 RS 触发器, 板书又或非 也可由或非门来替代与非门构成基本 RS 触发器, 如 门做成的 RS 基本触 图所示,分析其工作原理,并得出其逻辑符号. 发器
知识拓展
R
Q
S
Q
●板书设计
从左至右依次板书
�
R =1 S =0 R =1 S =0
板书特征方 程
●用图形方式 来描述触发器 的状态转移规 律
板书状态图 R =× S =1 R =1 S =×
R =0 S =1 四.小结 基本 RS 触发器的特点 (1)触发器的次态不仅与输入信号状态有关,而且
●总结基本 RS 触发器的特点 以及本节课的 主要内容
提问
口述
板书电路
●通过电路结 构得到其逻辑 符号和逻辑表 达式, 板书逻辑 符号和表达式
器的状态.低电平有效, R 为置 0 端, S 为置 1 端. R—RESET S—SET
逻辑符号: Q
Q 板书逻辑符 号
R
S
输出端互补,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备注
●根据 RS 低电 平时对触发器 置位和复位
与触发器的现态有关. (2)电路具有两个稳定状态,在无外来触发信号作 用时,电路将保持原状态不变. (3)在外加触发信号有效时,电路可以触发翻转, 实现置 0 或置 1. (4)在稳定状态下两个输出端的状态和必须是互补 关系,即有约束条件.
指出重点
教学过程 五.课后思考 ●布置课后思 考练习
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
③波形图 3.总结基本 RS 触发器的特点 4.思考由与非门组成的 RS 触发器的功能特点
基本RS触发器教案

基本RS触发器教案课程名称:基本RS触发器课程目标:1.理解触发器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2.学习RS触发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掌握RS触发器的时序特性和应用。
课程大纲:I. 引言A.触发器的定义和分类B.RS触发器的作用和应用II. RS触发器的基础知识A.组成结构和引脚B.真值表和逻辑功能III.RS触发器的时序特性A.设计图形符号和功能描述B.RS触发器的时钟输入和异步复位C.时序信号的反应和输出状态的改变IV.RS触发器的应用A.时序电路设计B.数据存储和状态机设计V.实验设计与实施A.RS触发器的电路实验B.RS触发器的逻辑表达和实现VI.总结课程内容详述:I.引言A.触发器是一种重要的数字电路元件,用于存储和处理时序信号。
B.RS触发器是最基本的触发器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字电路和系统中。
II.RS触发器的基础知识A.RS触发器由两个交叉连通的NOR门构成,包括两个输入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
B.真值表描述了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例如:输入:R=0,S=1,输出:Q=0,Q'=1C.引脚的功能:R-复位输入,S-置位输入,Q-输出,Q'-补码输出。
III.RS触发器的时序特性A.设计图形符号和功能描述:用电路图表示RS触发器的连接方式和操作规则。
B.时钟输入和异步复位:时钟信号控制数据的输入、存储和输出,异步复位用于清除触发器的状态。
C.时序信号的反应和输出状态的改变:当时钟输入为高电平时,触发器对数据进行存储或传输。
IV.RS触发器的应用A.时序电路设计:通过组合不同的触发器和逻辑门,设计各种时序电路。
B.数据存储和状态机设计:利用RS触发器构建数据存储单元和状态机来实现复杂的计算和控制功能。
V.实验设计与实施A.RS触发器的电路实验:学生在实验室中学习并验证RS触发器的基本性质和时序特性。
B.RS触发器的逻辑表达和实现:学生通过逻辑运算符和逻辑门,实现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10基本RS触发器

10基本RS触发器一、教学目标:1.了解RS触发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RS触发器的真值表和逻辑电路图;3.理解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时序图;4.能够设计和分析基本RS触发器的应用电路;5.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RS触发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RS触发器的真值表和逻辑电路图;3.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时序图;4.基本RS触发器的应用电路设计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入本课主题,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如逻辑门、布尔代数和真值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授课(30分钟)2.1RS触发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介绍RS触发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解释RS触发器的输入端R和S代表的含义;-说明RS触发器的输出端Q和Q'的功能。
2.2RS触发器的真值表和逻辑电路图-展示RS触发器的真值表和逻辑电路图,解释其中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通过真值表和逻辑电路图分析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2.3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时序图-通过图示和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给出RS触发器的时序图,解释时序图中各个时间阶段的变化。
3.数字电路实验(40分钟)3.1实验材料准备-RS触发器芯片-逻辑开关-数位数字仪表或示波器3.2实验步骤-将RS触发器芯片连接到适当的电源和接地线上;-按照真值表的要求,将逻辑开关连接到RS触发器的输入端;-使用数位数字仪表或示波器观察RS触发器的输出端的变化。
4.应用电路设计(30分钟)4.1设计要求让学生设计一个基本的RS触发器应用电路,要求满足以下条件:-输入端有一个RS触发器的输入端和另一个逻辑门(如与门)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到一个发光二极管或其他形式的输出器件。
4.2实现步骤-让学生根据设计要求,画出电路图并进行布线;-提供必要的指导,并与学生一起分析电路图和布线的正确性;-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设计电路的功能和正确性。
基本RS触发器教案

题目:基本RS触发器教案学科:电子技术姓名:封士江第一节基本RS触发器[教学内容]:基本RS触发器。
[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组成。
(2)掌握基本RS触发器符号、含义及真值表。
(3)理解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教学重点]:(1)基本RS触发器符号、含义。
(2)基本RS触发器的真值表。
(3)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教学难点]: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述法。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精神饱满,维持纪律,开始上课。
[回顾总结]:上节课的最后我们对集成触发器做了简单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触发器是数字逻辑电路中的另一类基本单元电路。
触发具备两种稳定状态,这两种稳定状态可以分别代表二进制数码0和1。
如果外加合适的触发信号,触发器的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这种电路的特点是具有记忆功能。
[引入课题]:利用集成门电路,可以组成各种触发器。
今天我们就从基本RS触发器着手,着重学习触发器的组成和逻辑功能。
[板书]:基本RS 触发器一.电路组成将两个与非门的输入、输出交叉相连,组成一个基本RS触发器。
[口述]:如下图中(a)所示,图中G1的输出连到G2的输入端,门G2的输出又反过来送到门G1的输入端。
其中/R、/S是两个输入端,Q、/Q是两个输出端。
[板书]:(a)(b)通常规定Q端的状态为触发器状态。
Q=0 /Q=1时,称触发器处于“0”态:Q=1 /Q=0时,称触发器处于“1”态。
逻辑功能(工作原理)/R=1,/S=1,触发器保持原来状态不变[口述]:设电路原来状态为Q=0,/Q=1,既触发器为0态。
因为G1的一个输入端Q=0,根据与非门“有0出1”的功能,它的输出/Q=1。
而门G2的二个输入端/S、/Q均为1,由与非门“全1出0”的功能,其输出Q=0。
触发器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互动]: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分析一下若原来状态是Q=1,/Q=0,触发器会出现什么样的状态?(学生互动环节过程省略)结论:不论触发器原来是什么状态,基本RS触发器在/R=1 /S=1时总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基本RS触发器教案学科:电子技术姓名:封士江
第一节基本RS触发器
[教学内容]:基本RS触发器。
[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组成。
(2)掌握基本RS触发器符号、含义及真值表。
(3)理解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教学重点]:(1)基本RS触发器符号、含义。
(2)基本RS触发器的真值表。
(3)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教学难点]: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述法。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精神饱满,维持纪律,开始上课。
[回顾总结]:上节课的最后我们对集成触发器做了简单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触发器是数字逻辑电路中的另一类基本单元电路。
触发具备两种稳定
状态,这两种稳定状态可以分别代表二进制数码0和1。
如果外加合
适的触发信号,触发器的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这种电路的特点是具
有记忆功能。
[引入课题]:利用集成门电路,可以组成各种触发器。
今天我们就从基本RS触发器着手,着重学习触发器的组成和逻辑功能。
[板书]:基本RS 触发器
一.电路组成
将两个与非门的输入、输出交叉相连,组成一个基本RS触发器。
[口述]:如下图中(a)所示,图中G1的输出连到G2的输入端,门G2的输出又反过来送到门G1的输入端。
其中/R、/S是两个输入端,Q、
/Q是两个输出端。
[板书]:
(a)(b)
通常规定Q端的状态为触发器状态。
Q=0 /Q=1时,称触发器处于“0”态:
Q=1 /Q=0时,称触发器处于“1”态。
逻辑功能(工作原理)
/R=1,/S=1,触发器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口述]:设电路原来状态为Q=0,/Q=1,既触发器为0态。
因为G1的一个输入端Q=0,根据与非门“有0出1”的功能,它的输出/Q=1。
而门G2
的二个输入端/S、/Q均为1,由与非门“全1出0”的功能,其输出
Q=0。
触发器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互动]: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分析一下若原来状态是Q=1,/Q=0,触发器会出现什么样的状态?(学生互动环节过程省略)
结论:不论触发器原来是什么状态,基本RS触发器在/R=1 /S=1时总
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这就是触发器的记忆功能。
[板书]:2./R =0,/S=1,触发器为0态
[口述]:此时,因/R=0,G1的输出/Q=1,而G2的两个输入端/S、/Q全为1,则输出Q=0。
触发器为0态,并且与原来状态无关。
(从电路组成图
上分析过程省略)
[板书]:3./R=1,/S=0,触发器为1态
[口述]:由于/S=0,G2的输出Q=1。
这时G1的两个输入端均为1,所以/Q=0。
触发器为1态,同样与原来的状态无关。
(从电路组成图上分析过程
省略)
[板书]:4./R=0,/S=0,触发器状态不定
[口述]: 这时,Q=1,/Q=1。
破坏了前述有关Q与/Q互补的约定,是不允许的。
而且,当/R、/S的低电平触发信号消失后,Q与/Q的状态将是不确
定的。
这种情况应当避免。
三.真值表
1.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组成。
2.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1/R=1,/S=1,触发器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2/R =0,/S=1,触发器为0态
○3/R=1,/S=0,触发器为1态
○4/R=0,/S=0,触发器状态不定
3.基本RS触发器的真值表。
五.作业
1.简述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写到作业本上)
2.预习同步RS触发器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