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光的折射定律及光的全反射

光的折射定律及光的全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传播作为波动,也可以表现为光子粒子。
当光传播的时候,会遇到不同介质的边界,这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
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全反射是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传播过程中重要的规律。
一、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并发生折射时,光线在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根据实验观察和数学推导,得到了光的折射定律,即斯涅尔定律。
光的折射定律表达了光线在两个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以得到如下公式: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从光的折射定律可以看出,光在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折射角会小于入射角;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会大于入射角。
这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折射角的变化。
光的折射定律不仅解释了折射现象,还可以用于计算折射率、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光的折射定律,人们可以推断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性质。
二、光的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就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在全反射时,光线完全被反射回入射介质中,不再传播进入下一个介质。
光的全反射是一种光的传播方式,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发生。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超过一个特定的临界角,那么光将无法穿过界面,而是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
这个临界角取决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可以通过光的折射定律进行计算。
全反射现象在光学的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
例如光纤通信中,利用光的全反射使光信号能够在光纤内部长距离传播。
此外,还有各种光学仪器和光学设备中也常常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来实现光的传输和控制。
总结: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全反射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规律。
光的折射定律描述了光在两个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于计算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之间的变化。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现象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现象折射是光线通过两种不同介质界面时,由于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偏折现象。
而全反射是指光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向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完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这两种光的现象在自然界和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基本原理、相关实验以及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光的折射原理光的折射现象是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
其原理可以通过斯涅耳定律来描述,即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所成的角度满足下列关系式:\[\dfrac{\sin\theta_1}{\sin\theta_2}=\dfrac{v_1}{v_2}\]其中,\(\theta_1\)为入射角,\(\theta_2\)为折射角,\(v_1\)和\(v_2\)分别为两种介质中的光速。
二、光的折射实验为了观察和研究光的折射现象,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其中一种经典的实验是朗伯-布鲁斯特实验。
在朗伯-布鲁斯特实验中,一个光束正入射到一个平面玻璃板的表面上,观察到光束被玻璃板折射后的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当入射角等于特定的角度时,折射光束的折射角为90°,这个特定的角度被称为布鲁斯特角。
布鲁斯特角的大小与入射光线的波长有关,可以通过表达式\(\tan\theta_B=\dfrac{n_2}{n_1}\)计算,其中\(n_1\)和\(n_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三、全反射现象当光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向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临界角是指入射角等于折射角的特定角度。
\(\sin\theta_c=\dfrac{n_2}{n_1}\)。
在临界角之内,光线会发生折射;而在临界角之外,光线则会被完全反射回原介质。
全反射现象在光纤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纤是一种可以将光信号进行传输的细长光导纤维。
当光从一段光纤的末端射入时,光在光纤的芯部垂直射入,然后通过光纤的全反射现象不断传播,最终到达另一端。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光的折射和全反射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常见的现象。
了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规律以及光在光纤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一、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指的是光射入不同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密度不同,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Snell)定律,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为:n₁sinθ₁ =n₂sinθ₂。
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为入射角,θ₂为折射角。
根据这个定律,当光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高折射率)射入光密度较小的介质(低折射率)时,光线向法线方向偏离;而当光从光密度较小的介质射入光密度较大的介质时,光线朝法线方向靠拢。
光的折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光通过玻璃、水等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这一现象也是为什么在水中看到的物体会有折断的视觉效果。
二、全反射全反射是指光射入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大于90度,无法从介质中传播到光密度较大的介质中的现象。
当光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入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若入射角超过临界角,光将完全被反射,无法透过界面。
临界角的大小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有关,公式为:θc =arcsin(n₂/n₁)。
其中,θc为临界角,n₁和n₂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全反射在光纤通信中起着重要作用。
光纤的工作原理便是基于光的全反射。
光信号在光纤中通过多次全反射进行传播,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
光纤的高速传输和远距离传输能力得益于光的全反射特性。
除了光纤通信,全反射还应用于显微镜、光导板等光学仪器中。
在显微镜中,通过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利用全反射的原理使得显微镜能够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
光导板则是利用全反射将光线从一侧引导到另一侧,可以实现光的聚光和分光效果。
总结:光的折射和全反射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所呈现出的现象。
光的折射遵循斯涅尔定律,表示光线在入射介质和折射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全反射则是当光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入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大于90度,无法透过介质传播的现象。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不同介质的边界,如空气和水、空气和玻璃等。
当光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会出现折射和全反射现象。
本文将介绍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原理以及相关应用。
一、光的折射原理光的折射是指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不同,其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光线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折射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以下关系: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
光的折射现象可以解释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的,当光从光密度较高的介质传播到光密度较低的介质时,折射角度会增大;而当光从光密度较低的介质传播到光密度较高的介质时,折射角度会减小。
二、全反射现象全反射是指当光由光密度较高的介质射向光密度较低的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不会穿过界面,而是完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临界角是指入射角的临界值,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会发生全反射。
临界角的计算公式为:θc = arcsin(n2/n1)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c为临界角。
全反射现象在光纤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光纤是一种以光信号作为信息传输的介质,借助光的全反射特性,可以实现信号在光纤内的长距离传输。
光纤具有小损耗、大带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话、网络等通信领域。
三、光折射与实际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透镜是利用光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从而实现对光的集中、分散等功能。
透镜广泛应用于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中。
另外,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也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实现对光的聚焦。
当光进入眼睛时,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作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使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
四、总结光的折射和全反射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常见现象。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在进入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和全反射的现象。
折射是光线通过介质界面时,其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而全反射则是指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线完全反射的现象。
本文将介绍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实验。
一、光的折射原理及规律光的折射现象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引起的。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改变,这就是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光的折射规律,即斯涅尔定律。
斯涅尔定律数学表达式为: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二、全反射的发生条件及特点全反射是光线从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射入折射率较小的介质时发生的一种现象。
当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
临界角是指使光线发生全反射的最小入射角。
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将完全反射回原介质,不再折射出去。
全反射具有以下特点:1. 光线完全反射回原介质,不会透射到另一种介质中;2. 全反射只在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发生;3. 光线由高密度介质射向低密度介质时,临界角较小,全反射较容易发生。
三、光折射与全反射的应用1. 光纤通信:光纤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进行信号传输。
激光或光源发出的光信号通过光纤内部的全反射进行传输,使得信号的损耗极小。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系统中。
2. 护目镜与望远镜设计:为了实现光的折射和全反射,护目镜和望远镜的透镜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通过合理设计透镜的曲率和对光的折射率调控,可以使光线经过折射或全反射后经视网膜聚焦,从而实现清晰的景象观察。
3. 鱼缸效应:当把一个物体从空气放入水中时,由于光在空气和水之间的折射率不同,产生了光线的折射。
观察者在空气中看到的物体位置和形状与实际位置和形状不同,从而给人产生了物体“变形”的错觉,这就是鱼缸效应。
四、光折射与全反射的实验为了直观地观察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当它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是光线在通过两种不同介质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而当光线在某些情况下无法通过介质界面而全部反射回原介质中时,我们称之为全反射。
一、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也称为折射定律),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和折射角满足下列关系:\[n_1 \sin \theta_1 = n_2 \sin \theta_2\]其中,\(n_1\)和\(n_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theta_1\)和\(\theta_2\)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大)进入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小)时,根据折射定律,光线会朝离法线远的方向偏折。
而当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光线会朝离法线近的方向偏折。
二、全反射全反射是指当光线从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射向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无法穿过界面,而全部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临界角是指使得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角为90度的入射角。
当光线从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射向折射率较小的介质时,根据折射定律可以发现,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折射角将变成一个无解的虚数,即光线无法折射出去。
此时,发生全反射现象,光线会沿着入射介质表面进行反射,全部回到原介质中。
三、应用与实例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光纤通信:光纤的高折射率使得光线能够在光纤中通过多次全反射而传输。
光纤通信利用光的全反射特性,将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实现高速可靠的通信。
2. 显微镜:显微镜利用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将光线折射并聚焦到样本上,使得人眼能够看到微小物体的放大图像。
3. 水下观察窗:水下观察窗通常使用玻璃或有机玻璃材料制作,利用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使得人们能够在水上观察到水下的景象。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当它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因为介质的不同而产生折射现象。
折射现象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方向的改变。
而当光线从一种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入到密度较小的介质中,会出现全反射现象。
本文将就光的折射与全反射进行深入探讨。
一、光的折射在了解光的折射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两个重要的量:入射角和折射角。
入射角是指光线射入介质的方向与法线之间的夹角,而折射角是指光线在介质中传播时的方向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的折射遵循以下公式:n₁sinθ₁=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代表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代表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当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由于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光线的入射角变大,从而折射角也变大。
这个现象使得光线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光线似乎发生了弯曲。
这就是光的折射。
二、全反射当光线从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入到密度较小的介质中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一个临界角,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是指光线完全被反射回原介质,不发生折射的现象。
在了解全反射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临界角。
临界角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入射角,使得折射角为90度。
临界角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有关,可以通过公式sinθc=n₂/n₁推导得出,其中n₁和n₂分别代表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线将会发生全反射。
这种情况会在一些实际应用中产生很有趣的效果,比如光纤通信中的信号传输。
三、光的折射与人类生活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在人类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鱼眼镜头鱼眼镜头是一种广角镜头,它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来获取较大视角。
鱼眼镜头的设计模拟了鱼类眼睛的形状,通过光线在球形镜片上的折射,使得图像能够在相机上呈现出弯曲的效果,从而拍摄到更广阔的场景。
2. 显微镜显微镜通过光的折射原理来放大和观察微小的物体。
光线在镜片与物体间的折射和散射使得物体的细节被放大,从而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微观世界。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同时,当光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可以用斯涅尔定律来描述。
除了正常折射外,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原理及应用。
一、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在两种介质交界处传播方向的改变。
当光从一种介质(如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如水或玻璃)时,光的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
光的折射现象可以通过斯涅尔定律来描述,其数学表达式为: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例如,当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水的折射率约为1.33,而空气的折射率约为1。
假设入射角为30°,根据斯涅尔定律可求得折射角为约为22°。
这意味着光线在水中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二、全反射全反射是指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的现象。
在全反射中,光线完全被折射回原介质中,不再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
临界角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使得折射角为90°的角度。
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发生全反射。
临界角的计算公式为θc = arcsin(n₂/n₁),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就不会通过界面,而是完全反射。
全反射现象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光纤通信中的光信号传输就是基于全反射原理。
光纤的芯部材料具有较高的折射率,而包覆在芯部周围的包层材料的折射率较低。
当光线射入光纤中时,由于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经过多次的全反射而一直在光纤内传播,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
三、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的应用光的折射与全反射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光纤通信之外,它还应用在摄影、显微镜、望远镜等设备中。
在摄影中,我们利用透镜的折射原理使光线聚焦在胶片或感光元件上,从而形成清晰的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脚内容1考点一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13.[2015·江苏单科,12B(3)](难度★★)人造树脂是常用的眼镜镜片材料.如图所 示,光线射在一人造树脂立方体上,经折射后,射在桌面上的P 点.已知光 线的入射角为30°,OA =5 cm ,AB =20 cm ,BP =12 cm ,求该人造树脂材 料的折射率n .14.[2015·山东理综,38(2)](难度★★★)半径为R 、介质折射率为n 的透明圆柱体,过其轴线OO ′的截面如图所示.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细束光线,以角i 0由O 点入射,折射光线由上边界的A 点射出.当光线在O 点的入射角减小至某一值时,折射光线在上边界的B 点恰好发生全反射.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15. [2015·海南单科,16(2),8分](难度★★★)一半径为R 的半圆柱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已知玻璃的全反射临界角γ(γ<π3).与玻璃砖的底平面成 (π2 -γ)角度、且与玻璃砖横截面平行的平行光射到玻璃砖的半圆柱面上.经柱面折射后,有部分光(包括与柱面相切的入射光)能直接从玻璃砖底面射 出.若忽略经半圆柱内表面反射后射出的光.求底面透光部分的宽度.16.[2014·新课标全国Ⅱ,34(2),10分](难度★★★)一厚度为h 的大平板玻璃水平放置,其下表面贴有一半径为r 的圆形发光面.在玻璃板上表面放置一半径为R的圆纸片,圆纸片与圆形发光面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圆纸片恰好能完全遮挡住从圆形发光面发出的光线(不考虑反射),求平板玻璃的折 射率.17.[2014·新课标全国Ⅰ,34(2),9分](难度★★★)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如图所示.玻璃的折射率为n= 2.(1)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都能从该表面射出,则入射光束在AB上的最大宽度为多少?(2)一细束光线在O点左侧与O相距32R处垂直于AB从下方入射,求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点的位置.18.[2014·山东理综,38(2)](难度★★★)如图,三角形ABC为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O为BC边的中点,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自O以角i入射,第一次到达AB边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θ=15°,BC 边长为2L,该介质的折射率为 2.求:(1)入射角i;(2)从入射到发生第一次全反射所用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可能用到:sin 75°=6+24或tan 15°=(2-3).19.[2014·江苏单科,12B(3)](难度★★★)Morpho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干涉.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见题图.一束光以入射角i从a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b点出射.设鳞片的折射率为n,厚度为d,页脚内容2两片之间空气层厚度为h.取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c,求光从a到b所需的时间t.20.[2013·江苏,12B(3),4分](难度★★)右图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的示意图,ABCDE为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BC.光线垂直AB射入,分别在CD和EA 上发生反射,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相等,最后光线垂直BC 射出.若两次反射都为全反射,则该五棱镜折射率的最小值是多少?(计算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21.[2012·新课标全国卷,34(2),9分](难度★★★★)一玻璃立方体中心有一点状光源.今在立方体的部分表面镀上不透明薄膜,以致从光源发出的光线只经过一次折射不能透出立方体.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2,求镀膜的面积与立方体表面积之比的最小值.考点二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2015·重庆理综,11(1),6分](难度★★)虹和霓是太阳光在水珠内分别经过一次和两次反射后出射形成的,可用白光照射玻璃球来说明.两束平行白光照射到透明玻璃球后,在水平的白色桌面上会形成MN和PQ两条彩色光带,光路如图所示.M、N、P、Q点的颜色分别为()A.紫、红、红、紫B.红、紫、红、紫页脚内容3C.红、紫、紫、红D.紫、红、紫、红2.(2014·天津理综,8,6分)(难度★★★)(多选)一束由两种频率不同的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出射光分成a、b两束,如图所示,则a、b两束光()A.垂直穿过同一块平板玻璃,a光所用的时间比b光长B.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临界角比b光的小C.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b光形成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D.若照射同一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3.(2014·大纲全国,17,6分)(难度★★)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钠灯发出的波长为589 nm的光,在距双缝1.00 m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图样上相邻两明纹中心间距为0.350 cm,则双缝的间距为() A.2.06×10-7 m B.2.06×10-4 mC.1.68×10-4 m D.1.68×10-3 m4. [2014·江苏单科,12B(1)](难度★★)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题(甲)图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题(乙) 图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页脚内容45.(2014·浙江理综,18,6分)(难度★★★)(多选)关于下列光学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蓝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快B.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可能发生全反射C.在岸边观察前方水中的一条鱼,鱼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D.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用红光时得到的条纹间距更宽6.(2012·天津理综,6,6分)(难度★★★)(多选)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AB 为直径,O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b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 射入玻璃砖,两入射点到O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a、b两束光()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光的折射角大C.若a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也一定能D.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7.[2012·江苏单科,12B(1)]如图所示,白炽灯的右侧依次平行放置偏振片P和Q,A点位于P、Q之间,B点位于Q右侧.旋转偏振片P,A、B两点光的强度变化情况是()A.A、B均不变B.A、B均有变化C.A不变,B有变化D.A有变化,B不变8.(2012·全国理综,16)(难度★★★)(多选)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页脚内容5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9.(2011天津理综,6,6分)(难度★★★)(多选)甲、乙两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各自的干涉图样,设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距离为Δx,若Δx甲>Δx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光能发生偏振现象,乙光则不能发生B.真空中甲光的波长一定大于乙光的波长C.甲光的光子能量一定大于乙光的光子能量D.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甲光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光10.[2015·江苏单科,12B(2)](难度★★)用2×106 Hz的超声波检查胆结石,该超声波在结石和胆汁中的波速分别为2 250 m/s和1 500 m/s,则该超声波在结石中的波长是胆汁中的________倍.用超声波检查胆结石是因为超声波的波长较短,遇到结石时_______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发生衍射.考点三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1.[2015·北京理综,21(1)](难度★★)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1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P3和P4.在插P3和P4时,应使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P3只挡住P1的像页脚内容6页脚内容7B .P 4只挡住P 2的像C .P 3同时挡住P 1、P 2的像2.[2015·新课标全国Ⅰ,34(1)](难度★★★)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 1与 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 2相比,Δx 1____Δx 2(填“>”、“=”或“<”).若 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 nm ,双缝与屏幕的距离为1.00 m ,测得第1条到第 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 mm ,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mm.3.[2012·江苏物理,12B(2)](难度★★★)“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在玻璃 砖的一侧竖直插两个大头针A 、B ,在另一侧再竖直插两个大头针C 、D .在插入第四个大头针D 时,要使它____________.图是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痕迹, 其中直线a 、a ′是描在纸上的玻璃砖的两个边.根据该图可算得玻璃的折射率n =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2012·福建理综,19(1),6分](难度★★★)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 中(实验装置如下图):①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B .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C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 条亮纹间的距离a ,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Δx =a /(n -1)②测量某亮纹位置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其示数为________mm.页脚内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