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安全小常识

合集下载

游泳注意事项

游泳注意事项

游泳注意事项
游泳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空腹、饱餐后和剧烈运动后避免游泳,以免发生低血糖、影响食物消化或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2.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3.忌长时间曝晒游泳,以免晒伤或引发急性皮炎等健康问题。

4.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因为水温通常总比体温低,容易导致身体不适。

5.忌游泳后马上进食,应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6.忌游时过久,以防出现皮肤问题或疲劳过度。

7.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8.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9.注意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避免在不熟悉或危险的水域游泳。

10.游泳时要穿合适的泳衣、戴泳帽和泳镜,以保护皮肤和眼睛。

11.不会游泳的人要佩戴救生圈或救生衣等安全装备,并在有救生员的地方游泳。

12.游泳后要及时洗澡,以保持皮肤清洁并避免感染。

总之,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需要注意安全和卫生问题。

在游泳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和安全装备,并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家长必须知道的儿童游泳安全知识

家长必须知道的儿童游泳安全知识

家长必须知道的儿童游泳安全知识篇一:儿童游泳安全常识儿童游泳安全常识夏季高温,孩子们都喜欢游泳戏水,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每年因游泳而出现的险情也不能不引起重视,家长们有必要掌握一些游泳安全知识,以防患于未然。

(1)不让孩子离开家长的视线。

孩子游泳时,家长必须随时留意,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2)防抽筋。

孩子刚开始学游泳时,心里一定紧张害怕,加上水太凉或泡在水里时间太长,会导致孩子身体抽筋。

为防止紧张抽筋,游泳前,家长可先在孩子四肢浇些水,做好充分的活动,慢慢入水,以适应水温。

遇到抽筋时,应镇静不要慌张,保持身体平衡,尽可能慢慢向岸边靠近,同时向他人求救。

(3)防孩子恶心呕吐。

孩子游泳时由于鼻子呛水、喝进水、疲乏劳累、情绪紧张,有的会造成一时性的反胃,应及时上岸,用手指压中脘、内关穴或服几粒人丹。

(4)防孩子耳痛耳鸣。

孩子游泳时如果耳朵灌进水去,则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力拉住耳垂,用同侧腿单脚跳让水流出;手心对准耳道,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然后迅速将手挪开,水就会被吸出来。

此后再用消毒棉签送人耳道内将水吸出即可。

(5)在很多情况下不宜进行游泳,如: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太饿时不宜游泳。

(6)不让孩子到江、河、湖、海及水库里游泳,每年都有因孩子单独在这些地方游泳而被淹死的悲剧发生。

这些地方的水看似平静,可是由于水下暗藏漩涡,一入水中便有可能被漩涡卷走。

如果要去这些地方,也务必要有家长相伴,并带上浮漂等安全装备。

篇二:小学生游泳安全常识小学生游泳安全常识炎热的夏天来临,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同学们一定想到游泳。

游泳虽能锻炼身体,增长体质,但也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据统计,每年因游泳而意外溺亡的孩童,占12周岁以下意外死亡人数总和的46%,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交通事故(24%),排第三位的是火灾、地震及塌方,共占15%。

因此说:水患猛如虎。

因此,严禁学生私自到溪河、水库、池、圳等地方游泳。

溺水安全手抄报内容:游泳安全常识

溺水安全手抄报内容:游泳安全常识

溺水安全手抄报内容:游泳安全常识关于安全,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牢记于心。

一起来看看XX 作文频道XX为同学们收集的溺水安全手抄报内容:游泳安全常识吧!在游泳池游泳安全常识1.池边不可奔跑或追逐,以免滑倒受伤。

2.池边不可任意推人下水,以免撞到他人或撞到池边受伤。

3.池边严禁跳水,常因水浅,造成颈椎受伤而终生瘫痪。

4.戏水时,不可将他人压入水中不放,以免因呛水而窒息。

5.水中活动时,已感有寒意时,或将有抽筋现象时,应登岸休息。

6.若发现有人溺水时,即刻发出「有人溺水」呼救或打110请求支持,如果自己没有学过水上救生,不可冒然下水施救。

7.若在水中发现自己体力不足,无法游回池边时,应立即举手求救,或大声喊叫「救命」等待救援。

在海滩游泳安全常识1.应在设有救生人员值勤的海域游泳,并听从指导及勿超越警戒线。

2.海边戏水,不要依赖充气式浮具(如游泳圈、浮床等)来助泳,万一泄气,无所依*,容易造成溺水。

3.海中游泳,因为是动水,有海流、有波浪,与游泳池不同,故需要加倍的耐力及体力才能达到同等距离,所以不可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才不会造成不幸。

4.严禁单独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5.在海中,若有皮肤受伤出血时,应立即上岸,6.在遇有人溺水时,应大声喊叫或打110请求协助,未学过水上救生,不可冒然下水施救,以免造成溺水事件。

7、海边救生员均身穿上黄下红服装。

如果看到海滨白色的小屋和旁边的黄、红两色旗杆,就可确定那是救生站,救生员正在值班。

假如旗杆收了,就表明救生员不当值。

同时,救生站还有警示标志,如果插上了全红旗帜,就是告诫大家海风大,不适合下海游泳。

溺水安全手抄报内容:游泳安全常识这篇作文是不是写得很好呢?同学们在欣赏作文的同时也要注意积累知识,多写多练,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作文!。

游泳课安全注意小常识

游泳课安全注意小常识

游泳课安全注意小常识
1. 穿合适的泳衣:选择合适大小和材质的泳衣,确保舒适并且
便于游泳动作。

2. 检查游泳池条件:在进入游泳池之前,检查水质是否清澈,
水深是否合适,以及是否有安全设施和救生员在场。

3. 预防溺水:如果你不会游泳或者不太熟悉水性,最好配备救
生衣或使用浮板等救济设备。

4. 熟悉紧急情况处理:了解游泳池附近的紧急出口位置,并熟
悉紧急情况下的游泳池规定和指示。

5. 注意个人卫生:在游泳课前,洗净身体,尤其是头发和脚部,以保持池水的清洁卫生。

6. 避免过度劳累: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能力,合理安排游泳时间
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导致身体不适。

7. 注意保暖:在游泳结束后,尽快穿上干燥的衣物,以免感冒
或受凉。

8. 尊重他人:在游泳课上,要尊重他人的安全和个人空间,避
免过度拥挤或危险动作。

9. 了解个人健康状况:如果有患有健康问题(如心脏疾病、哮
喘等),在参加游泳课之前应先咨询医生的建议。

10. 监督儿童:如果带着孩子参加游泳课程,要时刻监督他们,确保其安全。

通过遵循这些游泳课安全注意小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游
泳课的乐趣,并确保自身的安全。

防溺水小常识10条

防溺水小常识10条

防溺水小常识10条
1、不要在河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等水域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

2、不要私自下水游泳。

3、不要私自外出钓鱼。

4、如果不慎落入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地呼救。

5、当自己的东西,不慎掉入水中不要着急去捞,而应找来大人帮忙。

6、若是要去游泳,切勿太饿、太饱。

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7、若是要去游泳,游泳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凉,就不要下水。

8、若是要去江河湖海游泳,必须有同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9、若是要去游泳,应观察好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告警,最好不要在此游泳。

10、若发现有人溺水,找到一些棍子或者绳子去救人,若是不会游泳,轻易不要涉险,以免自己也溺水,酿成悲剧。

关于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8篇)

关于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8篇)

关于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8篇)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篇1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更不要酒后游泳。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游泳抽筋的时候可以选择仰泳,,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6、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

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7、遇见突发事件不要惊慌,水性不好不要救别人,会同归于尽的,因为溺水的人一但碰到了东西会不顾一切的死死抓住的。

如果迫不得已救人要先将被救的人击昏,或从后面抓住头发拖到岸上。

溺水自救方法1、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可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

只要不胡乱挣扎,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身体就不会下沉得很快。

2、除呼救外,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

游泳的安全小知识

游泳的安全小知识

游泳的安全小知识游泳必备的安全小知识游泳虽然是一个很好的运动,但是其风险性还是较大的,每年因为游泳运动出事故的人都很多,想要更好的进行游泳运动,那就要掌握一些必备的安全常识了!一、游泳安全常识1.游泳前要做准备活动,以防受伤。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禁止到合法经营的游泳场以外的江河湖海等场所游泳,慎去海口假日海滩等事故高发地点下水游泳。

5.被污染了的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汇合处以及落差较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

严禁到海口白沙门海滩.西秀海滩.南渡江.文昌月亮湾等禁泳区游泳。

6.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7.发现出了游泳事故,要立即呼救,采取行动。

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二、防溺水的“六不”做法1.不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三、夏季游泳六不要1.不要去非游泳区游泳。

2不要酒后游泳。

3.不要在太冷的水中游泳。

4.心脏病.高血压者不要游泳。

5.不要在过度的饱或饿的状态下游泳。

6.初学者不要用浮具到深水区游泳游泳必备的安全知识游泳必备的安全知识。

四、急救常识(一)溺水自救的方法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4.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

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二)怎样救助溺水者?1.不可贸然直接下水救人,利用身边物品巧妙救人。

向水中抛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让溺水者抓住这些器具不致下沉或者递给溺水者木棍.绳索等拉他脱险。

游泳馆温馨提示:夏季游泳者防溺水安全小常识

游泳馆温馨提示:夏季游泳者防溺水安全小常识

游泳馆温馨提示:夏季游泳者防溺水安全
小常识
夏季是游泳的黄金季节,为了确保游泳者的安全,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小常识:
1. 熟悉游泳池规则:
游泳前请详细了解游泳池的规定和安全措施,遵守游泳馆的管理规定,如不会游泳应避免独自在深水区嬉戏。

2. 使用浮具或救生设备:
对于不会游泳或不太熟练的游泳者,请佩戴合适的浮具或救生设备,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

3. 不要过度疲劳:
游泳是一项体力活动,不要过度疲劳,适当休息,避免因过度疲劳而导致危险。

4. 不要空腹游泳:
游泳前不要空腹,可以适量进食,并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入水中。

吃饭过多后也应避免立即游泳,以免引发消化问题。

5. 研究基本的救生知识:
了解基本的救生知识,学会正确地使用救生设备,并知道如何应对突发事故,如熟悉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6. 注意身体状况:
若患有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疾病,或有其他身体疾病的人,请在游泳前咨询医生,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游泳锻炼。

7. 不要远离监护人:
对于儿童和不熟练的游泳者,请始终在有成人监护的情况下进行游泳,确保有人随时可以提供帮助和支持。

请大家务必牢记以上小常识,在游泳中保持警惕,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祝大家夏季愉快的游泳时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泳安全小常识
预防溺水安全知识游泳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同时又是风险性较大的运动方式,稍有不慎,就可能发溺水死亡事故。

因此,游泳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游泳安全要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也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更不
要私自到江、河、湖、水库等地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要了解清楚。

若有危险警告,则
不能在此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3.游泳时切勿太饿、太饱。

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4.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
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5.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
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6.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7.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

以脚先入水较为
安全。

二、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2.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3.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

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4.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
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三、游泳溺水自救方略
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


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
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
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四、溺水急救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急救方法有: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
水。

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

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
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

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
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五、游泳时耳朵进水的处理方法
由于水又有一定的张力,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两段,又由于水的重力作用,
使水屏障与鼓膜之间产生副压,维持着水屏障两边压力的平衡,使水不易自动流出。

有时外耳道内有较大
的耵聍阻塞,则水进入耳道后更易包裹于耵聍周围而不易流出。

耳内进水后会出现耳内闭闷,听力下降,
头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们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

有人甚至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
掏耳,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导致耳部疾病。

耳内进水后应及时将水排出,最常见的方法是:
1.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
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由于游泳池或河水不干净,污水入耳后引起外耳道皮肤及鼓膜感染,或耳内进水后处理不当,如不洁
挖耳等,常可引起以下几种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耵聍阻塞,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

如果耳内进水后出现以上症状,应暂时停止游泳,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六、夏天游泳注意事项
夏天游泳注意事项很多,应从多方面来考量:
1.饭后、饮酒不宜游泳。

2.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

3.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4.雷雨的天候不宜游泳。

5.水温太低、太凉不宜游泳。

6.游泳时禁止与同伴过份的开玩笑。

7.不要随兴下水,特别是野外。

8.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

9.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

10.水浅、人多不可跳水。

11.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

12.下水前先做暖身运动。

13.下水的装备要带全,一定要带泳镜。

14.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改用仰漂。

15.平日有机会就参加心肺复苏术训练及水中自救训练,如遇人溺水,没有把握不应下水救人,可一面
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