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名人
常州名人介绍400字

常州名人介绍
常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名城,自古以来便是文化繁荣、人才辈出的地方。
在众多闪耀的星辰中,我们选取了几位代表性的常州名人,以展示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要提的是著名作家高晓声。
高晓声以其独特的讽刺幽默和对农村题材的深刻挖掘,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他的作品如《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等,都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村生活的变迁,以及人们心灵深处的挣扎与追求。
再来说说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先生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他在数论、代数、矩阵几何学等多个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华罗庚不仅学术成就非凡,更以其坚韧不拔、自学成才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另一位不能忽视的人物是著名实业家刘国钧。
刘国钧是常州现代工业的重要推手,他创立了刘国钧纺织染集团,不仅推动了常州纺织业的发展,也为中国的纺织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成功故事,是常州乃至中国工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我们还不能忘记那些在体育领域为国争光的常州儿女。
例如乒乓球世界冠军蔡振华,他以精湛的技艺和出色的领导才能,不仅赢得了无数荣誉,也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常州名人,以他们卓越的成就和不懈的奋斗,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尽的光彩。
他们不仅是常州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人文常州--常州名人

王姓128684人占6.34%(2)张姓120320人占5.93%(3)陈姓103467人占5.09%(4)周姓83692人占4.12%(5)吴姓71289人占3.51%(6)徐姓68057人占3.35%(7)刘姓65191人占3.21%(8)李姓63745人占3.15%(9)蒋姓61549人占3.13%(10)朱姓61114人占3.01%顺治四年(1647年):吕宫(1603年-1664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顺治九年(1652年)汉榜状元:邹忠倚(1623年-1654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王云锦(1657年-1727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赵熊诏(1663年-1721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王世琛(1680年-172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常州古称延陵。
系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的封邑。
据《毗陵吴氏宗谱》记载,吴姓受姓于吴泰伯,泰伯是商末周初周太王的长子,为让贤与弟仲雍从陕西陇县吴岳出奔荆蛮,到达今常州、无锡一带,建都梅里(今无锡梅村镇),号称句吴(也写成“勾吴”)。
从那时算起,吴姓祖先在江南这片土地上开发、耕耘、滋繁已有3100年之久。
因此,吴姓可以说是常州地区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至今仍通行的《百家姓》,共收录了438个姓氏,它由宋人编录,而流传至今已近千年了,只能看作是当时汉民族的常用姓氏。
中华民族究竟有多少姓氏?统计的口径有差异。
现代著名姓氏学者陈历甫先生编写的《中华姓氏书法大字典》收姓氏10129个。
谢钧祥先生的《中原寻根》一书中收姓氏11939个。
现在多以中国科学院杜若甫、袁义达两位研究员研究成果为权威性说法,他们依据国家统计局大陆人口抽样资料以及台湾姓氏统计资料,经计算机处理,确定中国的姓氏为11969个。
其中单姓5327个,复姓为6642个(大多数为少数民族姓氏)。
而现今仍在使用的汉姓约为3050个。
常州十大劳模人物事迹简介

常州十大劳模人物事迹简介常州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城市,拥有许多优秀的劳模人物。
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常州的十大劳模人物及其事迹。
一、XXX:他是一位优秀的工人,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聪明才智,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
他在工作中始终兢兢业业,敢于创新,为提高生产效率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XXX:他是一位杰出的农民工,来自农村的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努力,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
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不懈,不断学习新知识,为提高产品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XXX:他是一位优秀的医生,凭借着自己的医术精湛和责任心,拯救了无数生命。
他总是不辞辛劳地在医院里工作,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四、XXX:他是一位出色的教师,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让他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楷模。
他总是用自己的智慧和耐心,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五、XXX:他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建了一家成功的企业。
他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六、XXX:他是一位勇敢的消防员,他时刻准备着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每一次火灾事故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挽救了许多生命。
七、XXX:他是一位优秀的护士,她用自己的爱心和关怀,给患者带去了无尽的温暖。
她总是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治愈了许多病痛。
八、XXX:他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工人,他的技术娴熟和勤劳让他成为了公司的骨干。
他总是在工地上辛勤劳作,为建设美丽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XXX:他是一位优秀的公务员,他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十、XXX: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科研成果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他总是在实验室里默默耕耘,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就是常州的十大劳模人物及其事迹。
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劳动者的价值和力量。
常州文化与常州名人

中国诚信第一人 ——常州人文始祖季札
南朝齐梁王朝的缔造者 ——乱世中的开国皇帝萧道成、萧衍
结束动乱,促进社会稳定 打击门阀,倡导开明政治 弘扬学术,提出三教同源
中国最早诗文总集的主编 ——华夏文化的传承者萧统
《永乐大典》“总编辑” ——“两脚书橱”陈济
“唐宋八大家”的首倡者 ——文武全才唐荆川
首体“八大家”之说 抗击倭寇,报效国家
提倡经世致用,奠定常州文化繁 荣的基础
独领画坛的没骨画法 ——清代常州画派创始人恽南田
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清代国学的开山鼻祖庄存与
中国语言文字的巨人 ——“大清字圣”段玉裁
登上文字学研究最高峰 铸就语言革命里程碑
开创中国艺术学校三个第一
人体写生 裸体模特 野外旅行写生
促进中西美术的交流
黄山画登上艺术巅峰
现代汉语拼音的创制人 ——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创制人
中国语文现代化的推动者
比较文字学的知名专家
中国现代京剧开创者 ——《红灯记》的编剧兼导演阿甲
史无前例的“民族骄傲” ——人们数学家华罗庚
广州起义的主要组织领导者
革命统一战线的开创者和捍卫者之一
中国共青团的重要创建人
中国革命青年永远的楷模 ——中国青年运动领袖恽代英
中国青年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五卅运动的发动者与领导者之一
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
开创中国通史写作新纪元 创造诸多史学界第一 撰写大量史学著作
二十世纪伟大人文学者 ——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国际语言学大师 中国科学的先行者 中国现代音乐先驱
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开拓者 ——戏剧人生洪深
常州三杰

常州三杰常州处于长江三角洲,被称为“龙城”。
常州的历史悠久,在近代史上也有一些传奇人物。
“常州三杰”是中国现代江苏常州三位英烈的合称,他们是: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是中国近现代革命时期江苏常州4000多名英烈中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人称“常州三杰”。
瞿秋白,原名瞿双,江苏常州人。
1916年底起先后在武昌、北京学习外语。
1919年就组织同学参加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随后便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会后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
1928年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1930年,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1931年,受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苏区。
1935年2月突围转移途中,在福建长汀水口乡被俘,6月18日就义。
瞿秋白是党内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并孜孜以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革命领导权的论述,为开拓革命新道路指明了方向。
他很早就提出了“中国革命的中枢是农民革命”的重要论断,明确指出“耕地农有的要求,是中国革命客观上的结论”。
发动农民起来进行土地革命,是“铲除军阀统治及买办剥削的经济基础”。
在他主持的“八七”会议上,更进一步强调“现在主要的是要从土地革命中造出新的力量,我们的军队则完全是帮助土地革命。
”他在武装斗争问题上,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创见。
1926年4月,他发表了《中国革命中之武装斗争问题》,明确指出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必须建立革命的正式军队。
在他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满腔热忱地贯彻“八七”会议所确立的总方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武装斗争上,迅速组织和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在腥风血雨中点燃了耀眼的革命火炬,创建了党直接领导的人民军队,并为开展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革命斗争、探索以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整理册

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整理册1、季札(公元前576-前484)吴王第十八世寿梦之四子。
生于周简王十年(前576年)卒于周敬王三十五年(前485年)。
周灵王十一年(前561年)寿梦病,将卒,欲立季札。
札让日:“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父子之私乎?”后寿梦遗命:兄终弟及,以次相传,必授国于季札。
寿梦卒,诸樊摄行国政,即除丧,诸兄皆致国季札,札谢曰:“夫适长当国,非前王之私,乃宗庙社稷之制,岂可变乎?”札不受,弃其室,避耕于舜柯山。
诸樊伐楚中箭亡,当政13年。
遗命承先志。
后余祭立,夷昧又立。
夷昧在位17年,又欲传位于季札,札辞让,遂逃归封地延陵。
季札继承上祖泰伯盛德,三让王位,世人尊为“至德第三人”。
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华出众。
为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
余祭四年(前544年),季札奉命通好北方诸侯,历访鲁、齐、郑、卫、晋等国,知兴衰,析清浊,为世人所赞赏。
季札一生谦冲,蕴蓄于孝友之中,又极重友情,守信义。
出访过徐,徐君好其剑,口弗敢言,为使上国未献。
及还,徐君已卒,乃挂剑于其冢树而去,因而深受徐人敬重。
季札受封于延陵(今常州),史称“延陵季子”,后又受封于州来(今安徽凤台北),故又称“延州来季子”。
季札谢世后,葬江阴申浦(今江阴市申港)。
2、萧道成(公元427--482)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27年~公元482年),南朝齐创立者。
字绍伯,小名斗将。
在位四年。
先世居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东)。
高祖萧整于东晋初过江,寓晋陵武进(今江苏常州),晋于此地侨置兰陵郡,称南兰陵,故萧氏遂为南兰陵人。
少从名儒雷次宗受业,治《礼》及《左氏春秋》。
仕宋,初为左军中兵参军,后领偏军征仇池,进军距长安八十里,以兵少,又闻宋文帝卒,乃还。
3、萧衍(公元464-549)梁武帝(464─549),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
南朝梁皇帝。
萧衍博学能文,长于音乐诗赋,并擅书法。
齐时,为「竟陵八友」之一。
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
常州的名人

著
垒 调 选 合 法 分 的 析 推 》 广 获 工 国 作 家 . 一 他 等 的 奖 著 , 作 此 外 《典 还 型 有 域 《堆 的 上
任 中 位 教 毕 自 . 业 学 , 成 后 才 年 刻 的 在 苦 数 上 自 学 海 学 家 . . 1924 1930
华 罗 , 国
12
1910
年 庚 月 中 日 数 出 学 生 家 于 , 江 中 苏 国
1970 100
1930
11 12
1936 1936 1938 1938
1950
》 年 年 金 科 杂 在 金 坛 学 志 清 坛 . 院 上 华 中 他 院 发 大 学 是 士 表 学 初 一 .
方俊(1904— )大地测量 与地球地理学家.江苏武进人. 1923年入唐山交通大学预科, 1926年肄业于唐山交 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在 华北水利委员会和地质调 查所工作.1937年赴德国进修 重力测量学.1938年回国后, 任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地理 研究所副研究员,同济大 学测量系教授.1951年后,任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测量制图研究所所长,测量与 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和所 学术委员会主任,
张太雷(1898.6—1927.12),中 张太雷 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 一和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是广 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他把自己年 轻的生命无私地贡献给了中华民族 的解放事业,他的高尚品格和革命 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张太雷于1898 年6月17日出生 1898 6 17 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 ,原名 曾让,字泰来,学名张复,自号长 铗,投身革命后又名椿年,春木, 后改名太雷,寓意震醒痴顽,打击 强暴之意.自小家境贫寒,8 岁丧 父,靠母亲帮佣的微薄收入为生. 早年就读于常州府中学堂,后毕业 于北洋大学(现在的天津大学)法科.
常州名人档案卡

结束
段玉裁(1735~1815)清文字训诂 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懋堂, 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 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乾隆举人 ,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巫山等县知 县,引疾归,居苏州枫桥,闭门读 书。曾师事戴震,研究文字训诂音 韵之学。著有《说文解字注》、《六 书音均表》、《古文尚书撰异》、 《毛诗故训传定本》、《经韵楼集》 等,对我国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 校勘学诸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清代 文学家、思想家龚自珍为其外孙。
当选为中共四大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后又参加领导五卅运 动。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 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7月接替陈独秀 负责中央工作。1928年4月去苏联,6月主持 召开中共六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 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0 年8月回到上海,9月和周恩来一起主持中共六 届三中全会。1931年夏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1934年2月到瑞金, 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 被捕,6月18日英勇就义,年仅36岁
李公朴1924年入沪江大学。1925年参加 “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6年赴广州参加北伐军,在国民革命 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工作。大 革命失败后赴美留学,1930年回国。“九 一八事变”后,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和群众 文化教育工作。1934年参与创办《读书生活》半月刊。 1936年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 均当选为执行委员。同年11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等七 人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成为轰动全国的“七君子 事件”。出狱后,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底回 到重庆,后移居昆明,从事民主文化活动。创办北门书 屋和北门出版社,出版、销售进步文艺书刊,宣传抗日 救国和民主进步思想。1944年中国民主同盟在昆明成立 云南支部,当选为执行委员。1945年10月当选民盟中央 执行委员。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举行庆祝政协成 立大会,被推为五人主席团成员。因反对国民党的独裁、 内战政策,同年7月11日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名人
负责人:王奇
内容摘要:常州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
“常州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和“孟河医派”饮誉全国。
近代人物中,尤以常州三杰最为有名。
一、问题提出
常州以常州三杰最为有名,但是很多人对常州三杰不了解。
基于此问题,我们决定参观常州三杰纪念馆,了解常州三杰主要事迹。
二、研究过程
1、研究步骤
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三杰事迹
2、参观常州三杰纪念馆
3、撰写总结报告
2、研究方法A、上网查阅资料
B、实地考察法
三、成果展示
瞿秋白
(1899.1-1935),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
江苏常州人。
早年曾到武昌外国语学校学英文,后到北京谋生。
191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读书。
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同年11月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
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记者的身分,去莫斯科采访。
1921年兼任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的教员。
1922年2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张太雷)。
曾先后出席远东民族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三、四次代表大会。
1923年春回到北京,主持起草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草案,参与制定国共合作的战略决策。
同年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还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7月去上海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
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后又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
1925年1月当选为中共四大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
后又参加领导五卅运动。
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7月接替陈独秀负责中央工作。
主编过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曾将为陈独秀等人压制和拒绝发表的毛泽东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并为之写了序言。
大革命失败后,在汉口主持召开临时中央紧急会议,后任中央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8年4月去苏联,6月主持召开中共六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会后,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了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
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及政治书记处成员。
后留在莫斯科,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在苏联期间开始研究中国共产党党纲、中国苏维埃宪法、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等问题,写了大量论著,翻译了共产国际纲领以及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著作。
1930年8月回到上海,9月和周恩来一起主持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开除出中央政治局。
1931年夏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反击国民党文化的“围剿”,系统向中国读者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普列汉诺人关于文学艺术的理论,翻译了苏联的许多著名文学作品。
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
还兼任苏维埃大学校长。
同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任中央分局宣传部长。
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省长汀县被捕,6月18日英勇就义,年仅36岁。
恽代英
字子毅,1895年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书香之家。
父亲是未能补实缺的清朝八品官,出身士宦之家并颇有旧学根底的母亲一起,从小便督促他学习古文和诗词。
后来他上了新式小学堂,因文才出众被老师誉为“奇男儿”,并接触到西洋新学和民主思想,崇拜维新思想家梁启超、谭嗣同,以“我自横刀向天笑”自勉,决心冲破封建思想樊笼。
1913年,恽代英入武昌中华大学预科,1915年进入文科中国哲学系学习。
这一年,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问世,恽代英读后欢呼这是“传播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劳动的福音”,并向其踊跃投稿。
1917年,他在武汉发起组织进步团体互助社,1920年,又创办了利群书社,成为在长江流域宣传新思潮的重要阵地。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恽代英便申请加入。
同年秋,他入蜀担任川南师范学校校长,引导大批青年出川参加革命。
1923年,他赴沪执教于党创办的上海大学,并于10月间同邓中夏一起创办了共青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其发行量迅速增至3万份,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青年杂志。
恽代英在该刊发表过一百多篇文章和几十封通讯,成千上万的青年正是手捧这份杂志并呼唤着“代英”的名字,奔赴黄埔军校、去寻找党团组织。
1926年初,恽代英到广州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并兼中共党团书记,在校内与周恩来并列为最受欢迎的演讲人。
1927年初,他赴武汉主持中央军校工作,并成为精神上维系全体进步师生的核心。
同年5月,在党的五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7月间赴南昌参加组织起义。
当张国焘赶来阻挠行动时,平时待人一向和善的恽代英拍案而起喝道:“如果你再动摇人心,就要打倒你!”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受挫后,恽代英乘小舟飘到香港。
12月中旬广州起义爆发时,他担任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其间发布的政纲、宣言、告示等多是经这位大手笔挥就。
失败时,他在指挥部大楼中坚守到最后,因同志们都劝他潜伏下来写暴动史才被迫离开,潜往香港。
1928年秋,恽代英被调到上海,主编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后调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协助部长周恩来工作。
1930年初,他曾前往闽西苏区视察,高度评价了朱毛红军长期游击战争的经验。
同年5月,他在上海的工厂前偶然被捕,押转南京途中有些黄埔毕业的国民党军官认出了他,出于钦佩之情却相约不指认。
在狱中,恽代英看到囚粮夹着砂粒和脏物,便不顾暴露的危险出面领导难友斗争改善了待遇,同时还编写了一本解释中国共产党十大纲领的工人读本。
1931年4月,他被叛徒出卖而暴露身份,第二天便英勇就义。
张太雷
1898年6月生,江苏常州人。
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
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
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与邓中夏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
后到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
多次陪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
张太雷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曾任青年团中央总书记。
在复杂的斗争中,张太雷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他主张武装工农予以反击。
1927年参加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坚决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
9月到潮(安)汕(头)组织群众接应南昌起义军。
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参加制订广州起义计划,下旬回广州主持武装起义准备工作,兼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
12月11日领导广州起义,建立广州苏维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军委员。
12日,遭敌袭击时牺牲,时年29岁。
临终,他向战友们嘱托:要和敌人战斗到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四、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
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
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
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
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
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的疑惑,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进行社区服务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
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
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
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
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
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