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 (2)

合集下载

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3篇)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4、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2、西沙群岛的'海底、海滩、海岛又是怎么样的呢?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3自然段:⑴ 指读并思考:这一段共几句话?介绍了哪几种物产?明确:珊瑚、海参、大龙虾⑴ 逐句理解:启发学生重点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美丽、各种各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

⑴ 朗读第3自然段。

① 自由分句读:这一段写了哪些动物的怎样的特点?(引导同生由部分到整体,为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做好铺垫)② 小结内容:这一段写西沙群岛的海底是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

⑴ 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4自然段:⑴ 指读后提问:课文是从几方面具体介绍鱼多的?明确:数量、种类⑴ 自由读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⑴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成群结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体会鱼的数量、种类繁多。

⑴ 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并说明理由。

明确:第三句⑴ 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样围绕第三句来写的?⑴ 指导感情朗读。

3、学习第5自然段:⑴ 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纲自学第5自然段。

22.富饶的西沙群岛(练习2)(附答案)

22.富饶的西沙群岛(练习2)(附答案)

22 富饶(ráo)的西沙群岛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看拼音,写词语。

wēi wǔxínɡzhuànɡyán liàotiāo jiǎn lǎn sǎn yúyuè二、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

富饶.(yáo ráo)蠕.动(rúrǔ)瑰.丽(ɡuīɡuì) 海参.(shēn cān)栖.息(xīqī) 岛屿.(yúyǔ)三、多音字组词。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五、选词填空。

威风威武1.大龙虾的样子十分()。

2.叔叔穿上军装很()。

优秀优美3.海南岛风景(),物产丰富。

4.小明是一名()的少先队员。

句子模块六、照样子写句子。

例: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岩石上长着珊瑚。

读写模块七、课外阅读。

你好啊,海南岛!海南岛同大陆隔着一个琼州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18千米。

天气晴朗的时候,从雷州半岛可以看见海南岛。

这个宝岛的总面积有3万多平方千米,仅次于台湾,是祖国的第二大岛。

整个海南岛像一个雪梨,又像一把打开的伞,中间高,四周的高度逐渐降低。

海南岛是个宝岛,是祖国南疆的一颗明珠。

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橡胶、油棕、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遍布全岛。

在五指山区,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有各种名贵的药材,还有珍奇的热带、亚热带动物。

在环岛的海洋中,海滩下盛产鱿鱼、马鲛鱼、飞鱼、龙虾、麒麟菜,还有海花石、海盐和五光十色的海螺、海贝。

在平原区,一年四季可以种植庄稼,水稻一年可收三次。

花木四季常绿,鲜花四季常开……一句话,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是一座巨大的万宝库。

海南岛不但是美丽的宝岛,还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海岛。

早在1926年,当地的汉族和黎族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成了琼崖游击队,同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海底、海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能发现课文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来写的,借助关键句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能选择一幅图,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海底、海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教学难点: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知道了课文从海水、海底生物、海岛鸟类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感受到了海水的美丽。

这节课我们继续西沙群岛海底、海岛的旅行,你们还记得课文3、4自然段写了哪几种海底生物吗?第3段:珊瑚、海参、大龙虾第4段:鱼二、随文学习(一)学习海底生物部分1、默读3、4段,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海底物产丰富、风景优美?(预设:“各种各样”:种类多。

“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形态美)2、海底的珊瑚种类繁多,绚丽多彩,如花一般,你能想象到那样的景象吗(生谈)3、出示珊瑚图。

请展开想象,填写句子:有的像()的()。

4、海底的生物在作者笔下呈现出别样的风采,那海底的鱼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谈)(“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物产丰富)小结:海底的鱼非常多,作者不可能全部描写,选择几种代表性的鱼进行描写,就足以让我们想象西沙群岛的鱼美丽多姿、各种各样。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海底的美丽世界吧。

(出示视频)欣赏完视频,你感受肯定更深了,与同学合作读一读3、4段吧。

(二)学习海岛鸟类部分1、请大家找一找,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2、这段话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呢?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并读一读这些句子。

再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些句子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写的?(海鸟、鸟蛋、鸟粪)西沙群岛素有鸟的天堂之称,这段话的几方面内容都是围绕着第一句话来说的。

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说课稿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说课稿《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说课稿教材简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层次分明的结构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她的美丽富饶,从中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好句。

学情简析三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通过前两年的学习,学生能有自己的主见,逐步学会积累语言,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语言积累方法。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欣赏、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能在读中想、读中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能力目标:教法和学法、教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

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特点,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制作学习,内容包括学习目标、情境朗诵、风景优美、物产丰富、难点突破、海岛风情、祖国名胜、成果汇报、板书设计和拓展延伸等十个模块(展示),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信息资源平台。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选用“读中感悟”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诵读法,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

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2、学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向学生渗透“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让学生学会读书。

通过学生的看看、读读、想想、说说、写写等活动,调动学生的思维。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直观、更准确地了解祖国西沙群岛的迷人风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特别设计了“海岛风情”、“祖国名胜”两个模快供学生选择学习(展示)。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2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2

03.课文赏析
学习五段 --- 海滩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
课后辅导
04
04.课后辅导
小组合作,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你对西沙群岛的向往和热爱。展示方式: *演讲: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朗读:通过朗读要表达出自己对西沙群岛的热爱,要有感情。 *画画:拿出你美术家的眼光,选一处你最喜欢的西沙群岛的一角,把它画出来,展示给大家。
01.课前导读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这句话讲明了西沙群岛所处的位置及其重要性。“岛屿”是由许多小岛组成。“群岛”则是一群岛屿的合称。“南海上”是指西沙群岛的位置。“海防前哨”就是海防的哨所。
基本知识
认字识词
02
02.认字识词
lán
深 蓝
lǎn
懒洋洋

披 甲
huá
划来划去
03
03.课文赏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
阅读要求:
1、默读课文。
2、找出一句概括西沙群岛特点的句子,用直线划下。
3、想一想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
03.课文赏析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这句话概括地写了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直接点明那里是个可爱的地方。
学习第二段 --- 海面
想想这里的海水与平时见到的海水有什么不同?文中用什么词来形容?海水为什么这么美?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富饶的西沙群岛2.PPT

富饶的西沙群岛2.PPT

3、教学重难点: 针对本课教学目标及教学目标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 构的差距等,确定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即通 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 的美丽与富饶。
二、说教法
本文层次清楚,用词准确,描写生动形象,给人 身 临其境的感觉。从教材特点、教师自身及学生学情出发,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读书为主线的原则,再 综合运用多种教法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生思考:海滩上有些什么? 2、联系上下文理解“千奇百怪”的词。 3、默读思考:每句话讲什么?连起来共同说明了什么? 4、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段四句话和起来写了什么? 2、联系上下文理解“鸟的天堂”。 〈五〉结合板画小结,理解词语“物产丰富”、 “富饶”,引出西沙群岛不仅是个物产丰富的地 方,也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从而引读第二自然 段。
: 1、情境教学法 小语专家崔峦同志说过:“在一定情境之中训练 语言事半功倍。”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罗丹说: “艺术就是感情。”上好语文课,首先要通过行之有 效的调节方式,深化对语言文字地理解。
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形形色 色的鱼,各种各样的贝壳,自由翱翔的海鸟。学生 知之甚少,这时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情 境 ,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2、学导式教学法 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与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 习怎样读书。”针对相似段,可采用学导式方法进 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体现讲读示范学法——导读 尝试学法——自渎学法的启发,点拨指导过程。这 样讲读——导读——自读的过程,体现了阅读教学 “学生为主,读书为主,训练为主”的主要原则。
2、教学目标
根据本组、本篇教材的特点、地位及学生的学 情,从、思想教育、语言训练、发展智力和好习惯培 养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 本课时教材的教学目标如 下: (1)了解 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二、三、四、五、六自然段,学会用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说课稿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说课稿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说课稿老师同学们:早上好!我是三年级的xxx,我说课的内容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写景的课文,本单元的目标是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和围绕一个意思写习作的方法。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作者通过优美的文字向学生描述了西沙群岛的海水、海底和海岛三个地方的美丽与富饶。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具备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并且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有感情朗诵课文,经过朗诵、品析、想象,理解课文内容,能在读中想、读中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重点)2.能把观察到的海底风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学习文中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完整、说清楚的方法。

(难点)3. 通过看、读、想、说、写,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通过对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计,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本课时我主要通过点拨教学法、品读赏析法、问题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进行教学。

学生通过读写结合、品析词句、自学探究、联想学习等多种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和突破本节课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本课时教学我分四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是谈话激趣、复习导入我会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整体感知课文。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可爱的地方,还记得是什么地方吗?2.那同学们对西沙群岛都有什么印象呢?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概括?3.那你知道课文从哪三方面体现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通过三个问题地谈话来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地学习内容,在创设旅游的情境带领学生去海底和海岛参观,进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2.了解西沙群岛的多样性,包括动植物、气候等;3.能够描述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和丰富资源。

教学重点1.了解西沙群岛的基本情况;2.熟悉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3.能够描述西沙群岛的特色。

教学难点1.掌握西沙群岛的面积、人口、动植物等多方面的基本情况;2.熟悉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貌、植被等;3.能够准确描述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和丰富资源。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2.示范演示法;3.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 复习上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引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谁知道?(引导学生回答西沙群岛)学习新知1. 基本情况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回答以下问题:1.西沙群岛在哪个省份?2.西沙群岛的面积和人口分别是多少?然后再向学生介绍:西沙群岛位于南海,是中国的一个美丽海岛群落,由西沙、中沙、南沙、东沙和黄岩岛等24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

西沙岛群位于琼州海峡之西,是南海的一颗明珠。

西沙群岛的面积大约1.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人。

其中,西沙群岛是最大的一个,面积约为78个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大小。

2. 自然环境让学生观察图片,回答以下问题:1.西沙群岛的气候怎么样?2.西沙群岛有哪些动植物?然后再向学生介绍:西沙群岛位处亚热带和热带海洋性气候交界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没有严寒的冬天。

西沙群岛环境生态丰富多样,是一个集海洋生态、自然风光、特色文化为一体的自然珍瑰,有螺蛳、珊瑚、贝类、鱼类和海龟等海洋生物;还有珊瑚礁、海底热泉等自然奇观;同时,还有斑鸠、山羊、椰子、金丝燕等陆上重要物种。

3. 特色景观让学生观察图片,回答以下问题:1.西沙群岛有哪些著名的景点?2.西沙群岛有哪些特色食品?然后再向学生介绍: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的海岛风光区,有海滩、珊瑚礁、海底热泉、海上水上运动、渔家风光等景观。

其中著名的景点有:凤凰岛、赤石岛、铁山岛、永兴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艾士卿
【教材简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小语教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先将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好句。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合作、相互的学习。

2.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直接与本文对话,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读中积累语言。

3.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2. 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描写的祖国山河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知识与技能
1. 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 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海底水产的丰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词语。

富饶山崖珊瑚威武
岛屿栖息蠕动瑰丽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

1、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句话。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教师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3、学生齐读这句话。

4、默读课文,思考: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5、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还可以画一画有关语句。

6、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7、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汇报。

风景优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1.指名读,想想这里的海水与平时见到的海水有什么不同?文中用什么词来形容?(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课件展示,感受海水的美,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3.海水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借助简笔画帮助学生了解:海底的地形特点导致了海水的异常美丽。

物产丰富:海底珊瑚海参龙虾鱼
海滩贝壳海龟
海岛鸟的天下
一海底:A.出示各种珊瑚图片,感受它的多姿多彩、鲜艳夺目,读出它的美。

B.语言训练:展开想象,珊瑚还会像什么?用“有的像……有的像……”说句子。

出示图片,师简介:海参不仅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而且是有名的滋补药品。

一般体长10至20厘米,特大的30厘米。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三米,比蜗牛还慢,文中说它怎样动?(蠕动)
“蠕动”给人怎样的感觉?(懒洋洋)读句子,感受它“懒洋洋”的动作特点
“到处都是”说明什么(多,物产丰富)
4.大龙虾
读出它的威武。

1.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数量最多的还要数什么呀?对——是鱼
谁喜欢海底的鱼?请你读第四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课件展示各种鱼,和你想象的一样吗?体会鱼的美,指导朗读“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子。

2.“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出这一带海里所有鱼的样子了吗?(没有,这是举例说明)仅仅几种鱼就已经让我们感到美不胜收了,想一想吧,还有好多好多各种形态的鱼呢,一群一群的,会有多美呀!美美地读这一段。

3.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真的一半水一半鱼吗?(运用了夸张手法,表达鱼多的意思,这样写很有感染力)你还能从哪看出鱼很多?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成群结对”
4.作者让我们先看到了成群结对的鱼,总的感觉鱼多;接着分别介绍了四种美丽的鱼,最后讲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让人感到这里的鱼确实多。

全段结构总——分——总,条理清晰,这种写法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用.
5.体会这里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熟读后背诵)
海里的物产真是丰富,你喜欢哪种动物,读相应的句子,请把你们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感受这里美丽富饶的特点。

二海滩:1、.课件展示贝壳图片,练习说话:
贝壳大小不一,大的(十几厘米),小的(如同指甲盖般)
贝壳颜色不一,有(雪白的),有(鲜红的),有(鹅黄的),有(淡青的),有(深褐色的)……
西沙群岛的贝壳真是(千奇百怪)(美不胜收)!
2、师:只有贝壳吗?
生补充:成群的海龟也很有趣。

三海岛:鸟的天下
理解“鸟的天下”
我们听说过花果山是猴子的天下,那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鸟特别多,占统治地位)
利用课件理解,西沙群岛天上飞的是鸟,树上停的是鸟,海里游的是鸟,地上落的还是鸟,这里到处是鸟,鸟是这里的主宰,这里是鸟的天下,鸟的天堂!
课文怎样介绍“鸟的天下”呢?指名读。

树多——鸟多——蛋多——粪多(按从上到下的顺序)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点明写作方法:首尾呼应。

2.知道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的作用)
三、回顾全文
课文用总述──分述──总结的结构写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齐读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四、布置作业。

1.展开想象,画一画西沙群岛的景物
2.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

3.编写西沙群岛导游词。

如: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位于()。

这里风景优美,海水(),海底有(),海滩上()。

西沙群岛的物产也很丰富,海里有(),海岛上有()。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物产丰富:海底珊瑚海参龙虾鱼
海滩贝壳海龟
海岛鸟的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