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学生 个案

多动症学生  个案
多动症学生  个案

学生个案

多动症儿童的个案分析

多动症儿童的个案分析 马文涛,一(1)班的学生,不管在课堂上还是每天坐校车 回家时比其他孩子明显变现出多动行为。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喜欢上课时跟旁边的同学打闹,无缘无故碰碰别人,晃椅子,不能专心听别人讲话,注意力易转移,下课喜欢跑来跑去,弄的每课间十分钟都能看到他满头大汗的身影;回家的校车上,在违反纪律的点名中,每次都数他最多,对于全车的同学,“马文涛”这个名字无人不晓,无人不知。 初次在感觉统合训练时遇到马文涛时他有些小小紧张,听其他感觉统合的老师说今天表现没以前好,从那时开始,我就慢慢开始关心我校车上的这位“宝贝”。 我们是利用周一和周三的第六七节课,通过一些活动,(开飞机,捏脊,大龙球,独角椅,跷跷板,滑板)来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刚开始让他们排队时他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乱传,根本不把老师的命令放在眼中,于是我们就着重训练孩子的站队和对东西的摆放,通过几次训练马文涛已经可以每次来到训练室时把书包放的整整齐齐,但让他持续站在一个地方还是比较困难。 此外,刚开始在做趴地推球时,马文涛在很久的时间内只能做50几个,他会拿着球跟其他同学他打闹玩耍,在砸大龙球时,他就无法安静的趴在那里,总是趁老师不注意去

碰一下别人,跟别人玩一下,总是不遵守纪律。 还有一次他不听老师的指挥自己玩自己带来的玩具,训练几分钟就接着去玩,一节课总是趁老师在监督其他学生时把玩具从口袋里掏出来,并乐在其中的玩!无视旁边的一切! 但在接着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训练后,我通过一些鼓励的方式,比如:比赛,奖糖果,奖红花,他开始慢慢进步,马文涛从刚开始的50下开飞机到现在的100,从100的独角椅到200再到现在的300多下,从100的跷跷板到250下再到现在的350下,在玩滑板时也是动作标准,能在要求下完成一切任务,记得有次由于时间的仓促他没有玩滑板,一个人失落的盯着滑板,看着他那样子,我又抽了宝贵时间让他玩了几次,那时他终于开心的笑了,那时的笑容真灿烂。 作为他的跟车老师,我也看到了他的明显变化。比如以前很喜欢在车上说话的他,现在很少听到他的声音;刚开始在车行驶的过程中他都喜欢跪在凳子上,偶尔还站在凳子上去触摸上面的栏杆,这些危险的动作导致我必须每天做在他旁边,可现在不同了,通过那些训练,我发现他变得自觉的很多,不在需要老师的看官,他能自觉的在校车行进过程中抓好扶手,也许他已经意识到安全第一吧! 我也去班上问了一下他在班上的情况,班主任说通过训练他是进步最大的一个学生,上课很少去打扰别人,也没上

多动症孩子的教学案例

多动症孩子的教学案例 背景描述: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但是,孩子的活泼好动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当超出这个正常的范围后,就有可能是多动症。首先,在注意力方面,多动症患儿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但顽皮儿童却不同,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其次,在行动目的性方面,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多动症孩子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始无终。再次,在自控能力方面,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乱闹。多动症孩子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案例讲述: 战国政,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在家表现得任性、冲动,稍不顺口,就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特别充沛。 故事分析: 教育多动症儿童要从培养良好习惯人手,耐心地矫正儿童的多动行为。矫正中应坚持正面鼓励,积极强化,逐步养成专心学习和做事的习惯。 1、我给予了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儿童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不应打骂,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创伤。家长应对他关心、体谅,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不能因其好动而感到厌倦、心烦,也不能因其多动而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或精神压力。当他们在学习中出现适宜行为时,就及时给予奖励,以鼓励他们继续改进,并求巩固。 2、我要求孩子的父母教育要保持一致 父亲需纠正急躁、粗暴的缺点,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要多看一看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母亲则应克服对孩子溺爱、娇惯的弱点,努力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

多动症儿童的教育个案分析[1]

多动症个案分析 一、研究对象: 王财财,今年10岁,曾经在幼儿园间断性地就读两年,因为上课坐不住,经常大喊大叫影响其他学生,被多家幼儿园婉拒。到医院诊断确诊为多动症,曾用药物进行治疗过半年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后来因家庭经济原因停药。去年9月份到我校就读。他认字能力强,记忆力好,但对数字有抗拒心理,三个数以上就数不清。能认识较多的汉字,掌握的词汇也比较多,但不理解字词意思,不能正确说一个句子。在行为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刚到班级的时候,把教室里的桌子推到一边。上课时,他在教室跑来跑去,还不时去拿同学的书本、文具等,经常是整节课因为他的存在而无法进行。当他不开心的时候,他时常会大喊大叫,大声骂人。 二、问题原因: 在他进入学校后,我们对他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分析造成他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原因和学校原因。 1、家庭原因 平时父母上班,无暇教育孩子,孩子自小跟奶奶一起。从小被奶奶宠爱着,如果他的行为太过分了,他奶奶就会告诉他的爸爸,他爸爸的教育方法就是打和骂,他妈妈如果在家,就随口骂两句。家里人见他发脾气的时候,就会骂他,或吓唬他,编造一些东西吓得他不敢吵。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的自控能力受到了更大的限制,导致他在学校经常骂人,虽然他不知道骂的意思,但还是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说一些古怪的事。同学都不跟他一起玩,他就更是到处跑,不断发脾气。 2、学校原因 王财财刚来到学校时,对学校纪律非常不适应,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坐在自己座位上,他就拉这个扯那个,或者去拿别人的书,又去玩教室的扫把,拿凳子拖着走,老师制止他,他就躺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喊:救命啊,救命!很多学生都来看热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他的这种行为不但没改变,还变本加厉了,很多老师一上课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对付他,对他产生一种惹不起躲得了的意识。因此只要他能在教室不怎么捣蛋就算了,随便他怎么走。但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愿意,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跑到讲台上,要求老师陪他做什么事,遭到拒绝就在讲台上打滚,闹得一节课不得安宁。 三、多动症导致的问题行为 1、伤人 由于他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不经过别人同意就去拿同学的东西,学生都不愿意给他拿,要跟他

幼儿园小班案例-案例:小班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

案例:小班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 一、研究前个案分析 我在一幼儿园小班实习了一个多月,在此期间,发现我班有一四岁幼儿李廷行为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他没有朋友,常常脱离班级一个人活动。最明显的是他极其好动,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而且他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还有点口吃,与老师小朋友语言交流有障碍。 我向原任老师询问过他家庭的情况,他爸爸与妈妈是不同省份的结合,爸爸是来自外省,现任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本省,现做美容推销工作,平时工作忙,对儿子的教育很少。 二、个案观察记录 发现该幼儿行为有异常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在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 1、上课 在上分享阅读课时,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他则从不举手,并且老是站起来,咬着手指头,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动作很不优雅,喜欢把一只腿搭在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与旁边的小朋友嬉戏,或是下位打扰其他小朋友,当老师指了一下他的头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他上课时的常见动作是用两只手撑着腿往前看。 2、课间操 做操时手脚都在不停的动,但没有按照课间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他总是显得走不稳站不稳,摇摇晃晃的,也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天上飞来几架飞机,他就一直望着飞机,不再做操,老师提醒他也完全没有反应。其他小朋友虽然也被飞机吸引但是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没有他那样分散精力。 课间操做完,他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不合群,其他小朋友都回活动室去了,他还痴痴的站在那里,我提醒他也不走,后来还是我拉回去的。 3、就餐 吃饭比较快,但是喜欢做些小动作,例如用勺子靠近右边小女孩的头发,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饭粒经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想喝水了就叫着要喝水,没有得到水就自己跑开了去倒了一杯水。 4、游戏 他还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做游戏,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就到处望望,打扰其他的小朋友。在玩玩具时,他总是喜欢一个人在窗前把玩具摆上去,这是不允许的,其他小朋友都是安静的靠墙坐着玩。

多动症案例分析 (谢妙影)

多动症学生个人案例分析 在今年接手教一年级的学生中,有一个特别好动的学生×××,性别男,今年6岁。该学生的现象属于儿童的多动行为,这些现象有些是学生特有的,有些是后天形成的。这种多动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妨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我认为该生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一)不能自主的多动行为,由于特有的年龄特征,学生常情绪不稳,容易冲动, 对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常发生一些不受自我控制的多动行为, 如早操时,该学生都认真的做着操,他却装成“打醉拳”的样子,东倒西歪, 一会儿碰碰这个小朋友,一会儿摸摸那个小朋友……这是学生自我意识心理作用较强表现。由于坐立不安,好动,他们上课、做作业注意力就不能集中,这必将严重影响其学习效果。 (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该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喜欢玩弄各种自己弄不明白的玩具、东西或物品,这些对儿童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其好奇心极强,这是他们长时间地坐着或等待轮流玩是很难做到的效果,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多动行为。 (三)希望受到别人关注的多动行为 学生都希望受到同伴、老师、父母的关注和认可。大部分学生会用好的、积极的行为。如通过帮助他人、关心同伴等行为,来得到同伴的认可、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也有少数学生会做出一些消极行为。如日常活动中,该学生常常把椅子靠背放在前面倒着坐,有时把椅子当跷跷板,跷着跷着就连人带椅子摔在地上,我走过去扶起他,告诉他一些规则,但过一会儿,他还是我行我

素。当老师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进行教育时他们常常会不以为然,甚至有时候会窃喜,认为自己引起了老师或父母的关注,达到了效果。这是学生的社会意识心理和自我意识心理被压抑或没有得到较好的引导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针对“×××”的这种行为,我认为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对多动的学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 1. 用爱心交换信任 陶行知先生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我关注着冯梓浚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动与他交流,后来我发现他其实是很喜欢老师的,和他交流得多了他也会主动与我讲话了,后来我在上课或活动时,发现他开小差乱动时,只要走到他身旁,或是微笑的与他讲,他能够马上不乱动了。 2. 用细心发现亮点 我们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多动症儿童“闪光点”。在教育、观察中,我发现×××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每次他需要什么东西时总是亲热的叫:“老师,我想......”而我们班其他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叫“老师”的习惯,而且每次我给他帮助后,他都要回答一声“谢谢!”而许多孩子做不到这一点,我就利用这些教育契机,表扬肯定×××的同时,也教育其他孩子要懂礼貌。 3. 用耐心期待蜕变 多动症孩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控能力差,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经常会出现反复动摇现象,因此多动症儿童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次两次教育引导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⑴与家长加强交流,我把×××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多沟通,通过家庭和学

多动症儿童的教育个案分析

多动症个案分析 一、研究对象: 王财财,今年10岁,曾经在幼儿园间断性地就读两年,因为上课坐不住,经常大喊大叫影响其她学生,被多家幼儿园婉拒。到医院诊断确诊为多动症,曾用药物进行治疗过半年得时间,取得较好得效果,后来因家庭经济原因停药。去年9月份到我校就读。她认字能力强,记忆力好,但对数字有抗拒心理,三个数以上就数不清。能认识较多得汉字,掌握得词汇也比较多,但不理解字词意思,不能正确说一个句子。在行为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刚到班级得时候,把教室里得桌子推到一边。上课时,她在教室跑来跑去,还不时去拿同学得书本、文具等,经常就是整节课因为她得存在而无法进行。当她不开心得时候,她时常会大喊大叫,大声骂人。 二、问题原因: 在她进入学校后,我们对她得情况进行了了解,分析造成她不良行为得主要原因有家庭原因与学校原因。 1、家庭原因 平时父母上班,无暇教育孩子,孩子自小跟奶奶一起。从小被奶奶宠爱着,如果她得行为太过分了,她奶奶就会告诉她得爸爸,她爸爸得教育方法就就是打与骂,她妈妈如果在家,就随口骂两句。家里人见她发脾气得时候,就会骂她,或吓唬她,编造一些东西吓得她不敢吵。在这样得家庭环境下,她得自控能力受到了更大得限制,导致她在学校经常骂人,虽然她不知道骂得意思,但还就是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得话,说一些古怪得事。同学都不跟她一起玩,她就更就是到处跑,不断发脾气。 2、学校原因 王财财刚来到学校时,对学校纪律非常不适应,上课得时候,同学们都坐在自己座位上,她就拉这个扯那个,或者去拿别人得书,又去玩教室得扫把,拿凳子拖着走,老师制止她,她就躺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喊:救命啊,救命!很多学生都来瞧热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她得这种行为不但没改变,还变本加厉了,很多老师一上课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对付她,对她产生一种惹不起躲得了得意识。因此只要她能在教室不怎么捣蛋就算了,随便她怎么走。但即使这样,她还就是不愿意,经常在上课得时候,跑到讲台上,要求老师陪她做什么事,遭到拒绝就在讲台上打滚,闹得一节课不得安宁。 三、多动症导致得问题行为 1、伤人 由于她难以控制自己得行为,经常不经过别人同意就去拿同学得东西,学生都不愿意给她拿,要跟她

一个多动症幼儿地成长与蜕变案例分析报告

一个多动症幼儿的成长与蜕变 天竺山镇中心幼儿园李佳 一、研究前个案分析 在我班上有一名“与众不同”的幼儿,从小班到中班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任其班主任。他不受大家欢迎,没有朋友。最明显的是他没有规则意识,不守纪律!没有上下课的概念,上课时在地上打滚,乱走动,打扰其他幼儿,极其好动;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注意力不集中,最多两三分钟就会转移;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并且口齿不清,与老师、小朋友交流有点障碍。他的这些种种行为在上小班时,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比较活泼,应尊重幼儿的自然发展规律。但等到上中班时其他幼儿与其年龄特点发展适宜,而他这种行为不但没有改进反而表现的尤为突出。 通过家访,得知他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妈妈在家带孩子,都是本地人。我将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跟她交流,通过和焦妈妈的交谈,我们达成一致,初步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其次,剖析问题的原因,再针对其行为表现作出家园合作的方案。 二、个案观察记录 发现该幼儿行为有异常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在几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 1、上课 无论上什么课时,其他小朋友都已入位坐好,进入状态,而这时

焦乐乐便会随意走动,时而拿玩具,时而在地上打滚,时而拿把椅子与老师并排坐,时而与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嬉笑打闹,老师先是耐心将其劝回座位,他先是坐一两分钟,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这样反反复复,老师叫站起来的时候,他笑嘻嘻的咬着手指头,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喜欢钻到桌子底下撕课本,戳其他小朋友的腿脚,当老师提到他的名字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 2、课间操 不管是做早操还是放学排队喜欢插队,自己想站那里就站哪里,又推又挤,硬是往进挤。早间走操跑操时看见什么都很好奇,喜欢用脚踢旁边的木马,走走停停,故意踩前边小朋友的鞋子,做早操时不按照课间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着做着就会跑到秋千架去荡秋千,玩滑滑梯,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天上飞来几架飞机,他就一直望着飞机,不再做操,老师提醒他也完全没有反应。其他小朋友虽然也被飞机吸引但是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没有他那样分散精力。 课间操做完了也迟迟不肯进活动室,也不去上厕所,直接去荡秋千,完了还是老师将其耐心拉回教室。 3、就餐

多动症孩子的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多动症孩子的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作者:佚名德育之窗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283 更新时间:2012-10-12 现在我们的班主任在一起交流时,总会谈起班级里特别特别爱动的孩子,老师戏称他们为“多动症”。这些学生常常控制不住自己,过于活跃。上课时,时常做鬼脸,逗同学发笑,不停地做小动作,或者把文具当作玩具,铅笔、橡皮、尺子,只要是能拿过来的东西他们都会去动,而且是动个不停。有的甚至敲打桌子、晃动椅子、摇桌子 下课时,喜欢满操场乱跑,经常会不小心摔跤,有的甚至抢同学的东西,和同学打架。更让人担心的是,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笔者就碰到了这样一位学生: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强:化名。男 9岁一年级学生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一年级新生小强又唱又跳,又喊又叫,整整一节课,一秒钟也没停下来。对老师的提醒置若罔闻:老师示意他坐端正,他朝你做个鬼脸,继续手舞足蹈。下课后,笔者把他叫到身边,问他为什么。孩子振振有词地回答:“我高兴呀!高兴么就要唱歌跳舞,是不是啦?” “可现在你是小学生了,上课要遵守纪律的。” “大人们都说我是多动症!” 孩子没有直接回答笔者的问题,而是以“我是多动症”为由为自己找借口。面对他那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笔者当即否定:“大人们说错了。你根本就不是多动症!”孩子稍稍一怔。这应该是一个教育的最佳时机,笔者又耐心地对他说:“大人们说错了。你那么聪明,那么可爱,一定能做到上课认真听的。对吗?”孩子朝笔者点了点头。可接下来的一节课,孩子依然如故,效果甚微。体育课上,孩子经常故意到处乱跑,一不开心,马上躺在地上,任凭体育老师在边上磨破嘴皮。 二、主要问题 放学了,笔者静静地回忆着小强一天的表现,又上网找出了多动症的特点: 1、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 2、经常离开座位。 3、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 4、很难安安静静地玩。

多动症学生个案分析

多动症学生个案分析 心理辅导教师:王艳华 一、问题提出: 近几年来,部分低年级学生多动症现象较普遍。他们在生活中会为家长、为教师制造一系列的麻烦,家长疲惫,老师头疼,同时也严重影响其本人的身心健康,是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个案对象和主要行为: 聂广越,男,10岁,平时大家称呼他大宝,平时不是很爱说话,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不多,上课不爱听讲,总摆弄着东西,教师批评只能安静的认真听讲几分钟,又摆弄起来,他上课时坐不住,一会站、一会坐、一会儿钻桌子底下,甚至上课随便走动,还打别人,总不能专心去做事,成绩不理想。 三、谈话辅导: 地点:心理咨询室 时间:2015年5月14日早上7:40 我带着大宝到心理咨询室,因为是第一次到心理咨询室,好动的他对心理咨询室的卡通沙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没有急于和他谈话,而是问他喜欢吗,他说喜欢,我说那就放松的好好摸一摸、坐一坐,于是他立刻开始了他的“探索”,一会儿把手伸进沙发内侧, 一会儿又把头伸进去。

见他玩得差不多了,我让他坐好开始谈话: 谈话内容记录如下: 我:知道老师叫你来干什么吗? 大宝:不知道。(笑着摇头) 我:因为老师特别喜欢你,所以想和你做朋友。(听到这里他又忍不住腼腆的笑了) 我:你愿意吗? 大宝:愿意。 我:做老师朋友之前,咱俩先做个游戏,好不好? 大宝:好!(似乎很感兴趣) 我:那好,现在像老师这样坐直,手放在腿上,不许乱动,谁先动谁就输了,五分钟时间,能做到吗?

大宝:能! 我:老师不信,真的能吗?得五分钟时间呢!大声告诉老师能做到吗?大宝:能!(声音大了很多) 我:好,计时开始! (室内极其安静,大宝端坐着,坚持了大概2分钟的时候,他的的一个手指开始抠裤子,我知道他快坚持不住了,于是我接着和他说话。) 我:大宝,有老师和同学反映说你上课特别爱动,老师以为是你管不住自己,但是刚才你坐了2分钟了都没有动,所以我知道你肯定是个有定力的孩子,你可以管住自己的。告诉老师,你能吗? 大宝:能。(声音很小) 我:大点声告诉老师,你能管住自己吗? 大宝:能!(声音大了些) 我:再大点声告诉老师,能不能? 大宝:能!(声音很大,且仍然端坐着,手指也不抠裤子了) 我:好,说到做到,从第一节课开始,你就认真听课,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会偷偷的去看你听课的表现的。好不好? 大宝:好! 我,你答应我了,我们就是朋友了,以后遇到什么问题,你就找陈老师,陈老师会帮助你的,好吗? 大宝:好! 我:哎呀,时间快到了,你居然那么认真的听老师说话,而且老师的

(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案例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

幼儿园小班案例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幼儿园小班案例: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 我想,只要家园继续配合,针对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目标,相信李廷会成为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 ?一、研究前个案分析 我在一幼儿园小班实习了一个多月,在此期间,发现我班有一四岁幼儿李廷行为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他没有朋友,常常脱离班级一个人活动。最明显的是他极其好动,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而且他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还有点口吃,与老师小朋友语言交流有障碍。 ?二、个案观察记录 发现该幼儿行为有异常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在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 1、上课 在上分享阅读课时,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他则从不举手,并且老是站起来,咬着手指头,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

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动作很不优雅,喜欢把一只腿搭在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与旁边的小朋友嬉戏,或是下位打扰其他小朋友,当老师指了一下他的头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他上课时的常见动作是用两只手撑着腿往前看。 2、课间操 做操时手脚都在不停的动,但没有按照课间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他总是显得走不稳站不稳,摇摇晃晃的,也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天上飞来几架飞机,他就一直望着飞机,不再做操,老师提醒他也完全没有反应。其他小朋友虽然也被飞机吸引但是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没有他那样分散精力。 课间操做完,他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不合群,其他小朋友都回活动室去了,他还痴痴的站在那里,我提醒他也不走,后来还是我拉回去的。 3、就餐 吃饭比较快,但是喜欢做些小动作,例如用勺子靠近右边小女孩的头发,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饭粒经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想喝水了就叫着要喝水,没有得到水就自己跑开了去倒了一杯水。 4、游戏

社会工作对儿童多动症患者介入的个案研究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曾经这样子提到过“一个人的童年是决定他一生的,世界给我们的最初图像就是在这时候出现。每个人其实都一样,童年会左右他的人生,虽然他长大以后可能会做这样或那样的工作,但无论他做什么,世界的图像是不可能更改的,充其量只是做了一些修改而已。只不过有些人修改得多一点,有些人修改得少一点。决定命运的最好时机就是童年。” 全球最大的心理学家协会,一个代表美国心理学界的专业科学组织——美国心理学会在2000年指出ADHD的患病率为3%-5%,男生与女生的比率为4:1到9:1,而在中国的患病率已达到4.31%-5.83%。直系家属如果有患ADHD的话,还会相对地增加患病的可能性,最高达57%。 本人在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道的正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辖下的钟村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实习,在整个钟村街道(包括了8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居委)管辖范围里面包括11间小学(其中2间为综合学校),幼儿园更是多达20多间。其中在读小学生有7500多人,儿童总人数达1万多人,潜在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患者接近600人。 因此,本文以ADHD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了社会工作中的三大方法之一——个案工作方法,利用社会工作理论和专业方法,对现有介入ADHD的方法进行整合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实际的案例,探究有关社会工作如何有效介入ADHD的儿童患者,以及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足或者长处,从而总结出更加系统的方法。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ADHD的儿童患者研究,探究社会工作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为日后相同的案例提供参考依据。由于国内关于多动症方面的书还是比较多的,但绝大

多动症治疗案例分析(一)

多动症治疗案例分析(一) 多动症专家指出,多动症一般发病年龄从3岁开始,这类患儿在智力方面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则有所缺陷,据调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左右,男孩约为女孩的4-9倍。日常生活中使家长、老师都分外苦恼和头痛。 多动症儿童心理辅导? 1、不要打骂孩子 很多家长在面对多动症孩子的调皮,都会暴力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粗骂,打骂,这让多动症孩子感到父母嫌弃自己,自己也得不到父母、同学、老师的爱,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自暴自弃,让孩子的症状更加严重。但是家长们要知道,多动症孩子有时候他自己也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2、提高孩子注意力 多动症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而且周围如果出现什么动静都会让他们受到影响,或者会放下手中正在的事情,这个时候家长就要进行引导和必要的限制,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完这件事情,再去做其他事情,妈妈会很开心,而且会陪你一起去玩,你不觉得这样更好吗?同时在生活中,可以多带孩子去动物园或者是超市买东西,可以让孩子数一下多个动物回来告诉你,叫孩子买多少个水果等,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3、与孩子一起学习 与孩子一起学习对于儿童多动症患者的治疗是有帮助的,而且家长应该做好榜样从中让孩子学习,如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后,家长可以拿出书本或者是工作上的事情,让孩子也拿出作业,大家一起坐到书桌上进行学习,家长让孩子不要出声,自己同时也不要作声,在进行之前告诉孩子,如果你作业先做完了,妈妈可以煮你喜欢吃的宵夜。 以上是关于儿童多动症的简单分析,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多动症的解决方案,可以联系郑州多动咨询中心,〇③⑦①-⑥⑥②①⑦⑥⑥⑧将有专业的咨询师为您答疑解惑。

多动症幼儿案例分析

多动症幼儿案例分析 我在小班待了有三个月了,在此期间,发现我班有一四岁幼儿韩涵行为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他没有朋友,常常脱离班级一个人活动。最明显的是他极其好动,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而且他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还有点口吃,与老师小朋友语言交流有障碍。 二、个案观察记录 发现该幼儿行为有异常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在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 1、上课 在上分享阅读课时,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他则从不举手,并且老是站起来,咬着手指头,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动作很不优雅,喜欢把一只腿搭在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与旁边的小朋友嬉戏,或是下位打扰其他小朋友,当老师指了一下他的头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他上课时的常见动作是用两只手撑着腿往前看。 2、课间操 做操时手脚都在不停的动,但没有按照课间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他总是显得走不稳站不稳,摇摇晃晃的,也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老师提醒他也完全没有反应。课间操做完,他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不合群,其他小朋友都回活动室去了,他还痴痴的站在那里,我提醒他也不走,后来还是我拉回去的。 3、游戏 他还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做游戏,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就到处望望,打扰其他的小朋友。在玩玩具时,他总是喜欢一个人在窗前把玩具摆上去,这是不允许的,其他小朋友都是安

小班幼儿案例分析:小班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

小班幼儿案例分析:小班多动症幼儿的个 案研究 一、研究前个案分析我在一幼儿园小班实习了一个多月,在此期间,发现我班有一四岁幼儿李廷行为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他没有朋友,常常脱离班级一个人活动。最明显的是他极其好动,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而且他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还有点口吃,与老师小朋友语言交流有障碍。我向原任老师询问过他家庭的情况,他爸爸与妈妈是不同省份的结合,爸爸是来自外省,现任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本省,现做美容推销工作,平时工作忙,对儿子的教育很少。 二、个案观察记录发现该幼儿行为有异常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在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 1、上课在上分享阅读课时,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他则从不举手,并且老是站起来,咬着手指头,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动作很不优雅,喜欢把一只腿搭在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与旁边的小朋友嬉戏,或是下位打扰其他小朋友,当老师指了一下他的头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他上课时的常见动作是用两只手撑着腿往前看。 2、课间操做操时手脚都在不停的动,但没有按照课间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他总是显得走不稳站不稳,摇摇晃晃的,也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天上飞来几架飞机,他就一直望着飞机,不再做操,老师提醒他也完全没有反应。其他小朋友虽然也被飞机吸引但是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没有他那样分散精力。课间操做完,他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不合群,其他小朋友都回活动室去了,他还痴痴的站在那里,我提醒他也不走,后来还是我拉回去的。 3、就餐吃饭比较快,但是喜欢做些小动作,例如用勺子靠近右边小女孩的头发,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饭粒经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想喝水了就叫着要喝水,没有得到水就自己跑开了去倒了一杯水。 4、游戏他还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做游戏,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就到处望望,打扰其他的小朋友。在玩玩具时,他总是喜欢一个人在窗前把玩具摆上去,这是不允许的,其他小朋友都是安静的靠墙坐着玩。每次收玩具时他从不会主动交过来,而且老师叫了很多次他就是不肯交,后来不想玩了他就随便乱放个地方跑了。 5、睡觉他睡觉有个习惯,每次都要脱掉袜子,还喜欢玩袜子,老师怎么一再强调想纠正都没有办法,最后也就不管他了。他每次开始睡觉的时候都睡不着,老是在床上翻来覆去,乱踢乱动,老师怎么说都没用。要起床的时候他总是起不来,躺在床上谁都叫不动。午睡起来别的小朋友都去吃点心了他还在床上,大多时候他都是最后一个吃点心,而且总是懒洋洋的。 6、一次逃跑行动

多动症学生的个案分析

多动症学生的个案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即将结束,我班有一学生小遥的行为与其他有所不同,他最明显的是双手互掰和翘板凳。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一两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甚至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属于三快(手快、嘴快、脚快)儿童,干扰其它学生听讲,头脑中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 我询问过他的家庭情况:他爸爸在县城开三轮车帮人送货;妈妈属于脑子不太好使的那种;在家每天接送小遥上学。夫妻二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而且也很少。 二、个案观察记录 发现该幼儿行为异常(扳手指)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在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 1、上课 在上课时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而他则从不举手并且老是翘凳子和 扳手指头一下又望望后面的同学一下又学着老师表扬其他学生的语 气说:’你真棒”的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又似在沉思自己掐手指头的快感中。其他同学在答题时他常常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动作很不优雅喜欢把一只腿搭在凳子上一下又一下的摇或是下位打扰旁边的同学,从不关注老师和黑板。他上课时的常见动作是用两只手互掐手指头和翘凳子。

2、课间操 做操时他总是跳来跳去不按规矩排队。硬是让他站好也没有按照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课间操做完其他学生都回教室去了他却满操场跑、叫。 3、就餐 吃饭从不坐着而是跪着凳子上习惯性地到处望来望去饭粒经常 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想喝水了就叫着要喝水就自己跑开了去倒了一杯水。 三、研究与分析 (一)判定分析 通过这些观察记录我们能否判定小遥就是有多动症呢?这需要 通过心理测试、医院诊断等专业手段才能判定。而我们因条件的限制,只能通过查资料了解多动症的基本症状,通过观察来判断。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了解到儿童多动症是指儿童注意障碍和注 意障碍伴有多动的一种病态行为。又称为轻度脑功能失调、注意缺损、儿童行为问题等。对于多动症的界定范围是指大脑无明显病变,智能正常,但有自控力差、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的儿童。一般说来孩子喜爱活动是生理上的特点他们进行或参与的活动总是有动机、有目的的因而是可以自我克制的。“多动症”患者不但多动而且他们的“动”往往是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出现的很难自我克制这就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成为一种病态了。 从以上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该幼儿具有以下特点:

多动症孩子的教育

多动症孩子的教育

动症孩子的教育 教学案例---多动症孩子的教育过程2008年11月15日16:44 想想自己很有必要记下这一切.从现在起,一点点的记录... 优秀的班级中转入一名高智商又伴有多动和抽动的学生.面对初入教学事业的我还真是一大挑战.刚开始小孩子除了皮点,成绩也不错,可能跟班里同学还不熟悉.他只会自己上课不停的动,或者干脆不听课.我时常找他谈心,给他鼓励.其他老师总觉得我对他过分溺爱.但是我想凭自己对他的爱让他慢慢改进.任课老师面对他越来越放肆的行为,时常到我这告状.而且在他逐渐熟悉了同学后,开始打骂他们,有时候还会吐痰,还不断的给学生起绰号.每堂课后,我办公室里总是聚集了前来告状的人,有手被扭红的;有被打出鼻血的;有耳朵被打肿的,还有很多小事也来说的.总之我的办公室几乎成了公堂,弄得我一下课又多了一种责任---接受诉状.我很无奈,每次都说老师知道了,然后叫来那家伙,我都不敢责骂他,也知道这种方式对他不管用.可每次的谆谆教诲都起不了作用.其他老师都说,只有你会对他那么好,换成我早就把他拖出去了...这有什么办法.班级中的老师他没几个看的上眼的,只有上我的课时,叫他坐好点还会听.其他老师似乎没一个能制服得了他.

这个孩子是从上海转来的,家里办厂的.我以为是家庭的过分溺爱才导致这种后果.谁知道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整个班级都和鄙视他的行为,就算我我一再的维护他,表扬他,他还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他好象对很多现象都看不下去:管理纪律的同学记下他不良的行为,他会光明正大的抢过来擦掉,还会辱骂别人.上课捉弄同桌,用手拿别人的书,把脚伸进别人的桌筒,经常扯前排女生的头发,把位置往上移......如果你能想的到的坏习惯他统统都有.半个学期我给他换了4个同桌.包括全班最好的学生,他一个也没看上.反而说他们没一个好的.现在我把他调到了第一排. 或许我对他的容忍感动了他,终于有一天他对我说:"老师,我有多动症和抽动症,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代续) 教学案例---多动症孩子的教育过程续2008年11月18日23:23 孩子主动向我坦白,我很高兴.可见我获得了他的足够信任.明白了事实的真相之后,我不但没有歧视他,还多了一份同情.那么小的孩子,自己也无法控制住情绪.他自身一定很痛苦.一定也想和正常的孩子一样,能得到老师,同学的喜爱.更何况他还是个高智商的孩子呢. 从那以后,我上网搜索了很多关于这类孩子的相关

小学生多动症的个案分析 王长江

小学生多动症的个案分析 一、问题提出: 近几年来,部分低年级学生多动症现象较普遍。他们在生活中会为家长、为教师制造一系列的麻烦,家长疲惫,老师头疼,同时也严重影响其本人的身心健康,是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主要行为: 五年级二班王长江平时上课爱做小动作,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不多,上课不爱听讲,总摆弄着东西,教师批评只能安静的认真听讲几分钟,又摆弄起来,平时会拉女孩小辫,打别人,其外婆说该生在家,总不能专心去做事,成绩不理想。 三、进行辅导: 首先,我找其妈妈谈话 记录如下: 师:王长江平时爱和你们交往吗?遇到问题乐意请你们解决吗? 其妈妈:我对他要求较严格,想多管教,不能让他的父母失望。 师:他上课时爱做小动作,坐不住,一会站、一会坐、一会儿钻桌子底,在家也这样吗? 其妈妈:在家也这样。他写作业时,我坐在旁边辅导,他的名堂特多. 师:孩子有多动症趋向.我们双方共同努力,用温情引导他,多关心他,降低对他的要求,好吗?

其次,我找王长江谈话. 我:你有许多玩具吗? 王长江(声音提高了些,略带自豪):我有可多玩具了,有汽车、飞机、坦克……可是妈妈和外婆只想要我学习,不让我玩. 我:哟!你有这么多玩具,只要你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就把玩具将给你玩,好吗? 王长江(点点头):老师,你真好!我太调皮了吗? 我:谁说的?我觉得你很乘,你听老师说一说,你上课听讲认真,作业写得很工整,要是多有几个朋友就更好了。 长江:以前xx不理我,说我调皮,现在她和我玩了。 我:这说明你进步了。只要你今后认真听讲,别把玩具带到学校玩。上课时,不乱摆弄东西,同学们一定有更多人乐意和你做朋友。 这次谈话之后,我故意找了几位活泼开朗成绩优异的学生谈话,请他们做王长江的朋友,他们表示乐意和王长江交朋友。相信,王长江要和上课多动说再见了。 通过上次的谈话,王长江上课时会大胆地看着我的眼睛,每次罢弄东西时,会觉得很羞愧,悄悄地收在书包里,课后,会走出教室和少部分同学玩。 四分析与结论 王长江的手闲不住,老是摆这弄那,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爱打别人,经过教师的疏导,王长江有克制自己的意愿,当上课时他再次摆弄东西时,他会羞愧地看着老师,自觉地放下手中的东西。当同学

多动症案例分析

多动症案例分析 一、儿童情况 聪聪,男,8岁,小学三年级学生。聪聪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好晃椅子,经常惹同桌及前后位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的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肩膀或腿拐把身边同学推倒或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则表现的任性、冲动,遇到想做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乱摔东西,此外精力显得特别充足。据他母亲和教师反映,聪聪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学习时,有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在一般以下甚至有时会落到后面。在家庭教养方式上,聪聪的父亲比较粗暴,看到孩子好动、不听话,烦了就骂,急了就揍;母亲则对孩子过于宠爱,只要孩子一耍赖,母亲一定满足孩子的要求。 二、案例分析 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位儿童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余活动中常“恶作剧”,好冲动,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但这位儿童在以下两方面又与多动症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当他在课堂上受到教师的暗示或批评后,一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大多有多动症的幼儿这一点却很难做到,他们往往是不知“天高地厚”,“无法无天”,根本不听成人规劝;第二,根据教师反映,聪聪在专心听讲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学习上没有其他的障碍,而多动症幼儿除了注意力障碍外,往往还伴有其它学习障碍。根据以上分析,咨询专家认为,这位儿童属于一般性的多动行为,而不是患有儿童多动症。儿童一般性多动行为与多动症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一般性多动行为可以随着儿童发展和教育影响逐渐改善,但多动症儿童则必须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方能好转。在案例中提到了这为幼儿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教育态度很不一致,父亲太严,母亲太宠,这是导致这为幼儿行为多动的主要原因。 三、措施 首先,家长和教师应对这位儿童关心、体谅,不能为其好动而感到厌倦、心烦,也不能因其多动而早晨个荣的自卑心理或精神压力。 其次,要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耐心地矫正这位幼儿的多动行为。矫正中应坚持正面鼓励,积极强化。针对这位学生尚能接受教师暗示的特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目光暗示、点头暗示等手段,让教师对这位儿童认真听讲时定期给与表扬。当这位儿童能专心听讲一段时间(这里依据它的具体情况设定,例如可以是15分钟或20分钟)时,老师就走进他微笑着轻声表扬他,当这位儿童能坚持在这样一段时间内都专心听讲时,那么当他能坚持专心听讲更长时间时,

一个多动学生的辅导案例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一个多动学生的辅导案例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解释习惯从小养成的重要:“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可促进学习,使学生各方面都有提高。 一、案例描述 我班学生扎西,口齿不清晰,说话结结巴巴。回答老师问题时心情激动,意思表达不清,往往答非所问,一急就更加结巴,因此,常常闹笑话。上课时,总喜欢与同学打打闹闹,当同学不理他时,他就会搞出一些恶作剧,不是在同学身上打一下,就是把同学桌上东西拿过去,因此,没少受到同学的告状。布置作业后,其他学生都已经开始做了,而他却会突然发问:“老师,做哪里啊?”“老师,抄几遍啊?”安静的课堂上突然出现不和谐的声音,不免会招来一些学生的嘲笑。由于记性差,注意力不集中,回家作业常常是真的回家了,一去就不复返。问起他,他总会说:“我做好了,就忘记放进书包里了。”事后与家长联系,真是如此。他在班里缺乏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常做一些有损班级荣誉的事。 二、情况分析 扎西这种现象,在一年级时我就已经意识到,只是因为想到一年级难管,想面面俱到,反而没有顾及到个别情况特殊学生。我以这次结对为契机,重点帮扶扎西。我根据他平时的表现,我感觉他有多动症的倾向。上网查询,发现他又算不上多动症。因为多动症儿童除了多动以外,注意力有障碍,学习有障碍。而他有时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有时通过努力作业质量也比较高。造成孩子多动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家庭教育在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秋秋家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而且一年中在外打工的日子比在家长。偶尔回一趟家,要么为了表达父母的爱,对孩子宠爱有加,听之任之;要么为了履行“养不教父之过”的千年圣言,托起来一阵猛打。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家庭教育越发让孩子不明白怎么做才是对的。孩子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想怎样就怎样,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正确的引导。由于有多动这个坏习惯,他的学习上总是跟不上,成了后20%的学生;课外同学避他而远之,虽然他很渴望与同学交往玩耍,但由于他的表达方法不当,使同学不愿与他相处。 三、辅导方法与措施 1、条件交换,课内课外都精彩。 扎西既然爱玩爱动,那我就顺了他的意,让他玩,甚至还和他一起玩。只不过以前他是无目的的玩,而现在在课间和课外我给他安排了一些有意义并且是他喜欢的活动,如画画、下棋、拼七巧板等。我和他一起玩,他不会的我教他,玩着玩着,他玩上了瘾,有时他会主动来找我。见他上课时还爱动,我就说:“如果你上课能专心听讲,老师下课还会教你玩有趣的游戏。”他听了这话,坐得端端正正,有时能一直坚持到下课。一节课下来,学习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