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寡头垄断理论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概论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概论1. 引言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是市场竞争的两种不同形式。
在垄断竞争中,存在许多小规模的企业,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没有明显的市场支配地位。
相比之下,寡头垄断中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主导市场,它们控制着市场的供应和价格。
本文将介绍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
2. 垄断竞争垄断竞争是一种市场结构,其中存在许多相互竞争的小规模企业。
这些企业之间各自生产相似但稍有差异的产品。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如下:•产品差异化:每个企业都努力通过产品特性、品牌形象、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
•自由进出市场:由于市场规模较小,新企业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市场。
因此,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竞争程度较高。
•价格接近边际成本: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企业往往会以接近边际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以吸引消费者。
垄断竞争的优点在于,它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差异化,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此外,竞争激烈的市场通常会降低产品价格,使得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所需的商品和服务。
然而,垄断竞争市场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企业间差异化程度高,消费者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
其次,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较小,这可能导致企业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不足。
3. 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不同,寡头垄断市场由少数几家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组成。
这些企业通过控制市场供应和定价来影响市场竞争。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如下:•企业数量有限:市场上只有几家企业主导市场,它们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相比于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较小。
•高度集中的市场力量:寡头垄断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能够通过控制市场供应和定价来影响市场竞争。
寡头垄断的优点在于,企业可以通过控制市场来实现较高的利润水平,从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
《垄断竞争寡头》课件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竞争,生产者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创新驱动:竞争促使生产者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市场占有率:通过竞争,生产者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 风险管理:竞争使得生产者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
垄断竞争寡头市场可以提高市场效率,因为企业可以通过竞争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
垄断竞争厂商在 市场上有一定的 竞争压力,因为 其他厂商的产品 也有一定的差异, 使得消费者可以 选择其他厂商的 产品。
垄断竞争厂商在 市场上有一定的 市场力量,因为 他们的产品有一 定的差异,使得 消费者对其产品 有一定的偏好。
垄断竞争寡头是 指在市场中,少 数几家企业控制 着大部分市场份 额,形成寡头垄 断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寡头市场可能会降低市场效率,因为企业可能会通过价格歧视、捆绑销售等方式来获 取超额利润。
垄断竞争寡头市场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因为企业可能会通过合谋来操纵市场价格。
垄断竞争寡头发,以获取市场 份额。
目的:防止市场垄断,保护消费者权益 监管机构:各国反垄断机构,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欧盟竞争委 员会等 监管措施:审查企业合并、调查价格操纵、限制市场准入等
汇报人:
市场细分策略: 通过细分市场 来提高竞争力
品牌策略:通 过品牌建设来
提高竞争力
定位:明确目标市场,针对特定消费者群体进行广告宣传 创意:创新广告创意,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媒体选择: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广告投放,如电视、网络、户外等 预算:合理分配广告预算,确保广告效果最大化
价格影响:垄断竞争寡头市场可能导致价格上涨,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质量影响:垄断竞争寡头市场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消费者需要接受较低质量的产品 选择影响:垄断竞争寡头市场可能导致消费者选择减少,消费者需要接受较少的产品种类 创新影响:垄断竞争寡头市场可能导致创新减少,消费者需要接受较少的创新产品
古诺竞争寡头垄断

上 厂商A 下
左 1,2
厂商B
右 0,1
2,1
1,0
博弈论与策略行为(4):囚徒困境
什么是寡头垄断市场?(2)
• 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相联系,寡头厂商之间关系兼有竞争和串谋 的两面性。寡头厂商市场控制力大小和利润水平高低,取决于它 们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方式。如果它们更多采取合作和串谋而不 是竞争方式,寡头们有可能在在显著高于边际成本水平上制定价 格,从而获得丰厚利润。另一方面,寡头之间也可能发生激烈的 竞争,并降低它们获得的利润。
博弈论与策略行为(1):学科概念
• 博弈论(Game Theory)又名对策论,游戏论。顾名思义,是 一门研究互动关系的游戏中参与者各自选择策略的科学,换言 之,是研究机智而理性的决策者之间冲突及合作的学科。博奕 论把这些复杂关系理论化,以便分析其中的逻辑和规律,并对 实际决策提供指导或借鉴。
• 一个所谓游戏至少需要三个要素:(1)博弈或游戏参加者。博 奕论分析假定参与者都是机智而理性的。(2)行动或策略空间。 博奕参与者必须知道他自己及其对手伙伴的策略选择范围,并 了解各种策略之间的因果关系。(3)有可评价优劣高下的决策 行为结果。博弈论用数字表示这类结果,并称之为支付 (Payoff).上述3部分描述了一个博弈的规则或结构。
博弈论与策略行为(9):序列博弈
• 至此讨论的博弈是参与者同时选择。在序列博弈(Sequential Game)中,各 博弈方先后依次行动。下面支付矩阵描述了一个博弈,如果同时行动,它有两 个纳什均衡点(“甜,咸”与“咸,甜”)。假定厂商A可以先推出甜饼干 (如较快投入生产),我们就有了序列博弈:A先作决策,B随后选择。A决策 时必须考虑竞争者的理性反应:它知道不论自己推出那种饼干,B出于自身利 益会推出另一种。因而A推出甜饼干,B在给定A决策时选择咸饼干;给定B的 选择A的选择仍然最佳。结果两个纳什均衡点收敛为一个(下,左)。其中A 由于具有先行者优势(First Mover’s Advantage)而得到较大利益,
寡头垄断行为理论

什么是寡头垄断行为理论1973年,尼克博克(Frederick T. Knickerbocker)以出版了《垄断性反应与跨国公司》一书,从垄断企业战略竞争角度出发,尼克博克提出了寡占反应理论,也称为寡头垄断行为理论。
进一步发展了海默——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
”他通过分析187家美国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发现在一些寡头垄断性工业中,外国直接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争者之间的相互的行为约束和反应。
他指出,寡头企业采取任何一项活动,其他企业都会效仿,力求缩小差距,降低风险,保持双方力量均衡。
这是寡占反应原理。
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是垄断企业模仿领头企业的竞争策略。
为了与领头企业瓜分市场,在领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刺激下,其他竞争企业也会模仿其战略相继到同一市场上进行直接投资。
该理论认为,战后美国企业大举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由寡占反应行为所致,投资主体是寡占行业少数几家寡头公司,它们的投资又大都在同一时期成批地发生。
该理论把对外直接投资区分为“进攻性投资”与“防御性投资”,决定这类投资的因素是各不相同的,防御性投资是由寡占反应行为所决定的。
他还研究了与对外直接投资成批性有相关关系的各种因素。
寡头垄断行为理论的内容尼克博克的理论基于对产业结构与市场结构的分析,他将市场结构分为三大类:(1)完全竞争市场;(2)紧张型寡占市场;(3)宽松型寡占市场。
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一般竞争者数目超过20 个),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操纵市场价格,公司的最佳策略是依据市场信号来生产。
因此某家企业的投资行为,一般不会影响其他竞争者的投资行为;在一个紧张型寡占市场(一般其竞争者不超过4 个),每家公司都拥有相当程度的垄断力量。
因而公司相互之间会倾向于共谋而非竞争;而在一个宽松型寡占市场,各竞争者的战略性行为就会互相制衡或产生激烈的反应。
这种战略性行为的反应,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1)跟随领导者。
在这种情况下,如某一竞争者率先投资进入某区域,其余的投资者就会跟随而来;(2)交换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各竞争者会相互侵入对方市场或威胁对方的市场地位因而导致投资互动现象;(3)动态竞争。
寡头垄断PPT课件

THANKS
2020/1/10
21
2000年6月9日,康佳、TCL、海信、创维、厦华、乐华、金星、熊猫、西湖 等9家国内彩电骨干企业的老总们云集深圳,举行“中国彩电企业峰会”,签署 “彩电价格同盟”协议,制定彩电产品的最低售价,企图联手制止彩电价格的下 滑。6月12日,当时的国家计委价格处负责人指出,彩电价格联盟有违《价格 法》,有垄断性同盟的性质。当时全国有近百个品牌的彩电生产厂家,每年生产 彩电近4000万台,而市场销售量仅为2000万台,价格下滑是一种客观趋势。有 的彩电同盟成员出于自身利益,悄悄地突破最低价格,自作聪明地以为自己的行 为不会被其它同盟成员发现而独立行事。但实际上几乎所有成员都在这样对限价 “放水”。
四
预留生产能力
在迅速成长的市场里,现有企业通过投 资预留富余的生产能力,当新企业进入, 立即按低成本、低价扩大生产以满足市 场的需要,使新企业无法立足。
18
如果新企业进入的沉没成本很低,他的进入和退出就会变得 很容易。这样,这个行业就依然能保持其竞争性,价格仍可 能保持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附近的水平。新理论把这样的 市场称为可竞争市场。 它和卡特尔模式是两个极端,前者是可竞争市场,企业之间 竞争很激烈。后者是几家企业联合起来追求最大利润,像一 个垄断者。
非价格竞争
01 改进产品样式与结构,增加产品用途,提高产品质量
02 做广告
此外,改善信贷条件,增加销售网点和改善售后服务等,也是金
针菇衡中可以采取的非价格手段。
非价格手段竞争引起的对方反应币价格竞引起的反应要慢得多,
因为非价格因素的变化不易被对方察觉,即使被察觉也会有一个
反应过程。
改善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看法,使本企业产品在消费者头脑中
垄断竞争和寡头课件

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差异化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一定的竞
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03
政策法律因素
政府的政策法律因素也可能导致垄断竞争市场的形成。例如,政府对某
些行业的管制、专利保护等政策法律措施,可能会限制新企业的进入,
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市场稳定性
在寡头市场,由于厂商数量较少, 市场结构相对稳定。而在垄断竞 争市场,新厂商的进入和退出较 为频繁,市场结构变化较快。
资源配置效率
在垄断竞争市场,资源的配置可 能更灵活,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 需求的变化。而在寡头市场,资 源配置可能较为僵化。
05
争和寡市的 政策影响
反垄断政策
03
争与寡市的 比
市场结构比较
01
02
03
垄断竞争市场
市场上有许多厂商,每个 厂商都具有一定的垄断能 力,产品有一定的差异。
寡头市场
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 产品同质或近似。
总结
在市场结构方面,垄断竞 争市场介于完全竞争和寡 头市场之间,寡头市场更 接近于完全垄断。
竞争策略比较
垄断竞争市场
厂商通过产品差异化、广 告和品牌建设等手段寻求 垄断地位,以获取高于竞 争市场的利润。
市场价格控制力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每个生产者对市场价格有一定的控制力,但并不能完全控制市场价格。 因为存在一定数量的竞争对手,任何单方面的价格变动都可能引发竞争对手的相应反应。
垄断竞争市场的形成原因
01
规模经济
在某些行业中,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
了追求规模经济效应,企业可能会采取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以避免价格
管理经济学第13章寡头垄断市场的管理决策课件PPT

二、寡头市场上的决策:
另一方面,寡头厂商们博弈的结果是到达了寡头合作: 他们通过共谋来操纵价格,从而有可能在显著高于边际 成本水平上制定价格,进而获得丰厚利润。
共谋的方式主要有: 达成价格同盟;默契形成;由一家最大的寡头先行定价
其它随从。 但是,大多数共谋在许多国家是非法的。
因此,寡头厂商要考虑他们之间如何达成共谋,而又不 被诉诸法律。
3、有关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④纳什均衡: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 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
乙
L
R
甲U
D
7,10 6,8
3, 58,9
同样,只要甲选择了D,乙就不 会改变对R的选择,只要乙选择 了R,甲也不会改变对D 的选择, 因此策略组合(D,R)也达到了 纳什均衡。
在纳什均衡状态下,只要其它参与者不变换策略选择, 任何单个参与者不可能单方面通过变换策略来提高他的 所获支付。
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 优策略均衡。
本章重点介绍同步决策博弈、顺序决策博弈和重复决策 博弈三种博弈模式。
第一节 与竞争对手同步决策
一、同步决策博弈的概念
同步决策博弈是指企业在不知道竞争对手的决策的情况下, 作出自己的决策。
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方式——博弈的模式。
一方面,寡头厂商在博弈的过程中,通过揣测竞争对手 的反应,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
在寡头市场,通过博弈,策略决策制定通常的结果是: 每个企业期望在竞争对手所作决策的基础上,作出自己
最好的决策。
但是,这种“非合作”决策通常导致寡头厂商之间可能 发生激烈的竞争,从而降低它们获得的利润。
如左上图:只要甲选择了U,那么乙就不会改变对L的选 择;
中级微观经济学寡头垄断

假设市场上有两家厂商,生产相同的产品 。他们联合时的定产和定价,就与一个 垄断厂商有两个工厂的情形类似。
此时,Y=Y1+Y2,P= f (Y1+Y2) 而MR=MC1=MC2
例题
已知反需求函数为,厂商1和厂商2串谋 ,Y=Y1+Y2,C1=5Y1,C222,求Y1,Y2,∏1 , ∏2 。
题解
MR=d(PY)/dY=100-Y=100-(Y1+Y2) MC1=5,MC2=Y2 因为,串谋时MR=MC1=MC2 所以,Y2=5,100-Y1-Y2=5,则Y1=90,
卡特尔下违约的冲动
1 从理论上分析 2 从实例来分析
卡特尔下违约的冲动
延续上一个例题。如果厂商1遵守约定, 留在卡特尔中,但厂商2退出。 则 P=100-0.5(Y1+Y2)=100-0.5(90+Y2) ,显然,除了Y1以外,其他市场都是厂 商2的。 P222, MR2=55-Y2
企业1的利润极大化问题就可写成
max =max{PY1-C(Y1)}
2.反应函数
也就是说,企业1最佳产量的确定是基于企业2产 量的预测,可以说,企业1最佳产量的是对于企 业2产量Y2e的信念函数,即:Y1=f1(Y2e) 这就是企业1对企业2产量的“反应函数”( reaction function)。
1)企业3对产品x的定价为多少?
2)最终产品y的均衡价格为多少?
3)最终产品的市场均衡量为多少?
卡特尔
前面讨论的都是不合作的情况,或称为 非合作博弈:参与博弈的每一方都是为 自己打算,分散决策,相互竞争,追求 各自的利润最大化。
但现实中还有一类博弈叫合作博弈:博 弈的各方在决策过程中联合起来,追求 联盟共同利润的最大化。这些联合起来 的厂商被总称为“卡特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寡头垄断理论第一节寡头垄断基础理论一、寡头垄断形成原因和分类(一)形成原因1. 生产必须有相当大的规模,才能达到最大利润;2. 行业中几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要素供给;3. 政府的扶植与支持。
(二)主要分类1. 按产品特征分(1)纯粹寡头纯粹寡头(pure oligopoly),是指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差别的厂商。
(2)差别寡头差别寡头(differentiated oligopoly),是指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别的厂商。
2. 按厂商行为分(1)独立寡头独立寡头(alone oligopoly),是指彼此独立行动的厂商。
(2)勾结寡头勾结寡头(collusive oligopoly),是指彼此勾结行动的厂商。
二、寡头垄断的特殊性(一)厂商相互依存寡头垄断的各个厂商,对市场供求都有较大的影响力。
各个厂商的决策,既要考虑自身的成本和市场需求,又考虑其它厂商的反应和制约。
每个厂商,都既不是价格的制定者,也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price searcher)。
(二)价格相对稳定寡头垄断市场,无论产品是否有差别,一旦价格确定便很少变动。
因为寡头垄断的厂商较少,且各个厂商都有相当的实力,厂商之间进行价格竞争会导致两败俱伤。
寡头垄断厂商为获取更大的利润,一般都是进行非价格竞争。
(三)行为结果不定寡头垄断的厂商数量、竞争方式、相互关系、产品性质等都具有不确定性,因而需求曲线是不确定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也没有确定的解。
经济学家,只能从某些特定的假设出发,寻求一些推测(conjecture)的答案。
第二节独立寡头垄断理论一、古诺模型 (一)假设1. 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2. 生产同一种同质商品;3. 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成本为零;4. 两个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并且两个厂商对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有完备的信息;5. 市场变化仅指产销量变化,销售价格相同;6. 每个厂商在选择产销量时,都以对方产销量不变为前提。
(二)古诺模型 1. 文字描述 古诺模型(Gournot model ),也称双头模型(duopoly model ),是指在假设条件下,寡头垄断厂商双方,根据MR = MC = 0规律,使得各自的产销量为市场需求量的三分之一的均衡状态。
2. 几何表达(图13-1) P Qa PP P1 2 1 (a ) (b )图13-1 古诺模型3. 方程式表述Ⅰ (1)假设两个厂商分别用A 和B 表示,最优产量分别用A Q 和B Q 表示 (2)独自决定因为MC = 0,所以MR = MC = 0,这就有: 第一回合:Q A Q '=211 Q Q Q Q B A B Q Q Q '='='-'==21112141)21(21 第二回合:Q Q Q Q Q A Q '=''='-'=322181,83)41(21比上回合减少 Q Q Q Q Q B Q '=''='-'=4221161,165)83(21比上回合增加 ……第N 回合(N →∞):)212121(53 ---'=∞→Q QNA N)]2121(21[53 ++-'=QQ Q '=⎥⎥⎥⎥⎦⎤⎢⎢⎢⎢⎣⎡⎪⎪⎪⎪⎭⎫ ⎝⎛--'=31211212123)212121(642 +++'=∞→Q QNB N Q Q'=⎪⎪⎪⎪⎭⎫⎝⎛-'=312112122∴Q Q Q '='⨯=32312推论:如果寡头垄断市场内有n 个厂商,则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 n '+114. 方程式表述Ⅱ (1)假设①市场需求函数PbaaQ)/(-=(13-1)②两个厂商生产量分别Q1和Q2③两个厂商利润分别为∏1和∏2(2)双头均衡∵PbaaQQQ)/(21-==+(13-2)∴))(/(21QQabbP+-=(13-3)∴12111)])(/([QQQabbPQ+-==∏(13-4)∵0/12=dQdQ(假设6)(13-5)令0)/()/(2/2111=--=∏QabQabbdQd(13-6)∴)(2/121QaQ-=(13-7)同理)(2/112QaQ-=(13-8)由(13-7)和(13-8)有:3/1aQ=(13-9)3/2aQ=(13-10)由(13-3)、(13-9)和(13-10)有:3/bP=(13-11)3/221aQQQ=+=(13-12)3/bP=(13-11)二、埃奇沃斯模型(一)假设1. 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2. 生产同一种同质商品;3. 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成本为零;4. 两个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并且两个厂商对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有完备的信息;5. 市场变化既指产销量变化,又指销售价格变化;6. 两个厂商的生产能力都是有限的,在价格为零处时需求量超过单个厂商的供给能力;7. 在极短的时间内,市场上会出现两种不同的销售价格;8. 每个厂商在选择最优价格时,都以对方价格不变为前提。
(二)埃奇沃斯模型1. 文字描述埃奇沃斯模型(Edgeworth model),是指在假设条件下,寡头垄断厂商双方都以市场需求曲线的二分之一为基准,根据MR = MC = 0规律,选择的价格和产量不断在E dp=1对应的价格上限(P1)、最大产出对应的价格下限(P n)、最大产出的产量上限(Q A/)、E dp=1对应的产量下限(Q A//)之间波动的不稳定也不确定的均衡状态。
2. 几何表达(图13-2)图13-2 埃奇沃斯模型三、斯威齐模型(一)假设1. 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出现拐点、然后折弯现再向下倾斜的拐折需求曲线(kinked demand curve)。
2. 拐折需求曲线的拐点所对应的价格,为寡头垄断厂商的最初商品价格;3. 在拐点前需求曲线段,若某厂商提高价格,竞争对手不会跟随提价;4. 在拐点后需求曲线段,若某厂商提高价格,竞争对手会跟随提价;5. 与拐折需求曲线相对应,存在两条边际收入曲线,即边际收入曲线是间断的;6. 边际收入曲线的间断长度,取决于拐点前后两条需求曲线价格弹性的差别程度,当拐点的拐角为直角时,间断长度达到极大。
(二)斯威齐模型1. 文字描述斯威齐模型(Sweezy model),是指在假设条件下,寡头垄断厂商,根据MR =MC 规律,在边际收入曲线的间断长度的闭区间上边际成本变动,不改变价格(P0)和产量(Q0)的均衡状态。
该模型解释了寡头垄断厂商的价格刚性问题。
价格刚性(rigidity),是指寡头垄断价格一旦确定,将长期固定不变的现象。
2. 几何表达(图13-3)PP0 0图13-3 斯威齐模型四、博弈论模型(一)分类1. 按决定竞争胜负的方式分(1)概率博弈概率博弈(game of chance),是指寡头垄断厂商之间纯粹以概率决定胜负的博弈。
(2)策略博弈(game of strategy),是指寡头垄断厂商之间纯粹以策略决定胜负的博弈。
2. 按寡头垄断厂商的数目分(1)两人博弈双人博弈(two-person game),即双头垄断,是指两个寡头垄断厂商之间决定胜负的博弈。
(2)多人博弈多人博弈(n-person game),即多头垄断,是指多个寡头垄断厂商之间决定胜负的博弈。
3. 按各寡头垄断厂商收入总和分(1)常数和博弈常数和博弈(constant-sum game),是指寡头垄断厂商之间决定胜负时双方收益之和恒等于一常数的博弈。
当一方的收益增加正好等于另一方的收益减少(损失)时,常数和博变就转为双人零和博弈(two-person,zero-sum game)。
(2)非常数和博弈非常数和博弈(non-constant-sum game),是指寡头垄断厂商之间决定胜负时双方收益之和为变量的博弈。
当一方的收益增加不等于另一方的收益减少(损失)时,非常数和博变就转为双人非零和博弈(two-person,non-zero-sum game)。
4. 上述分类的不同组合,又可分为若干不同类型的博弈。
这里仅介绍策略的双人零和博弈和双人非零和博弈。
(二)双人零和博弈和双人非零和博弈1. 收益矩阵(1)假设A、B为双头垄断厂商,A厂商有m个可供选择的策略,B厂商有n个可供给选择的策略。
(2)收益矩阵在假设条件下,对A 厂商来说,每一策略都会有n 个反策略,产生n 种不同的结果,从而有n 种不同的策略收益值;对B 厂商来说,每一策略都会有m 个反策略,产生m 种不同的结果,从而有m 种不同的策略收益值。
因此,每一个厂商都面对着m ∙ n 个收益值,其表列就是收益矩阵(payoff matrix )。
从厂商A 的角度看的收益矩阵,如表13-1所示。
表中a ij 为当厂商A 用第i 个策略、厂商B 用第j 个反策略时,厂商A 的策略收益值。
表13-1 收益矩阵a 11 a 12 a 13 a 14……a 1n a 21 a 22 a 23 a 24……a 2n a 31 a 32 a 33 a 34……a 3n ┇ ┇ ┇ ┇……┇ a m1 a m2 a m3 a m4……a mn 2. 双人零和博弈 (1)假设①双头垄断厂商A 共有4种策略,厂商B 共有5种策略; ②双方都知道策略与反策略结合后的市场占有率,即收益值; ③厂商A 和厂商B 每一策略与反策略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为1。
(2)收益矩阵(表13-2)①厂商A 的博弈 ⅰ. 小中取大原则 小中取大原则,是指从最小收益中选择最大收益(maximize the minimum profits )。
ⅱ. 各策略的最小收益minA 1{0.10,0.15,0.20,0.30,0.25} = 0.10 minA 2{0.40,0.50,0.30,0.55,0.45} = 0.30 minA 3{0.35,0.20,0.25,0.40,0.55} = 0.20 minA 4{0.25,0.35,0.15,0.60,0.20} = 0.15ⅲ. 最小收益的最大值max{0.10,0.30,0.20,0.15} = 0.30ⅳ. 决策根据小中取大原则,厂商A的决策是选择A2策略。
②厂商B的博弈ⅰ. 大中取小原则大中取小原则,是指从最大损失中选择最小损失(minimize the maximum losses)。
ⅱ. 各反策略的最大损失maxB(A1)= 1-0.10 = 0.90maxB(A2)= 1-0.30 = 0.70maxB(A3)= 1-0.20 = 0.80maxB(A4)= 1-0.15 = 0.85ⅲ. 最大损失的最小值min{0.90,0.70,0.80,0.85} = 0.70ⅳ. 决策根据大中取小原则,厂商B的决策是选择B3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