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
浙江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浙江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为实行国家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快建立高质量、现代化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聚焦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化基础设施、创新型基础设施三大重点方向,依据三年见成效的要求,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万亿计划(“NIIOOOO计划”),努力成为“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
------ 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领先的标杆省份。
到2022年,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比2019年增长2倍以上,2020-2022年累计完成投资近万亿元。
投资结构显著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占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比2019年翻一番,新型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整体效益迈向全国领先行列。
------ 建成领先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网络。
到2022年,领先建成以自主安全可控、自主深度算法、超强低耗算力、高速广域网络和互通数据平台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夯实数字浙江基底,推动全域智慧化进展。
建成5G基站12万个以上,大型、超大型云数据中心25个左右,领先完成双千兆宽带网络布局,建成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
------ 打造领先的基础设施智慧化融合应用。
全面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文教卫体等传统基础设施迭代升级,实现重点领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提升20%以上。
聚焦公共治理、生态环境、交通物流、清洁能源、美好民生等重点方向,开展一批基础设施智慧化融合应用。
—建设领先的新型基础设施产业链生态。
数字技术核心领域的大科学装置、重大科研装置、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基本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产业链,培育10个以上产业基地、100家以上标杆企业、100家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生态。
二、主要任务(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1.高质量建设5G网络。
鼓舞5G基站共建共享,优先开展中心城区、交通枢纽、生产基地等重点区域网络建设,重点打造杭州亚运会、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等5G应用工程,加快推动5G网络从主要城市向重点乡镇延长,实现连片优质掩盖。
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探讨_3

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探讨发布时间:2023-03-16T03:17:48.309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2期作者:才央1 次吉卓玛2 达娃曲桑3[导读] 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是防治洪涝灾害的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水文水资源管理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灾害带来的影响。
1.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林芝水文水资源分局2.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日喀则水文水资源分局江孜水文站3.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南水文水资源分局羊村水文站摘要: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洪减灾措施,是人类对洪水的防范,尽管人类与洪水斗争了几千年,但是,至今仍在斗争。
因为洪水灾害可能是毁灭性的,洪水到来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往往是难以统计的。
在发展中国家,在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中,有95%-97%是由洪水造成的。
同时,90%的自然灾害每年给世界经济造成60亿美元的损失。
中国有很多河流,这些河流也经常出现洪水,这些自然灾害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基本上都可以抵御,但洪水的爆发也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损失。
因此,水利工作者要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洪减灾措施的探讨,要把对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洪减灾措施做好,尽量的减少洪水造成的灾难,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负责。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防洪减灾1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的重要性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是防治洪涝灾害的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水文水资源管理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灾害带来的影响。
但由于各地区水文水资源管理水平不一,受自然因素、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洪涝灾害仍频繁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此应充分认识水文水资源管理与防洪减灾的重要性,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更新监测检测设备,提升群众防洪减灾意识,确保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科技成果——IWHR洪水预报调度系统

科技成果——IWHR洪水预报调度系统技术开发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对应需求洪水预报调度系统成果简介该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处理、网络通讯、软件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人机交互式的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达到对流域防洪形势宏观把握和整体、定量认识,为防洪决策和管理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包括实时洪水预报、预报方案编制、预报成果管理、实时调度计算、调度结果仿真以及辅助工具(数据处理、降雨径流相关图分析、单位线分析、水位流域关系曲线维护、退水曲线维护等)和模型/方法管理等功能。
主要性能指标采用B/S与C/S相结合的灵活系统架构模式,满足多用户同时在线预报调度。
系统的信息查询响应时间小于1s,地图访问响应时间小于1s,预报模型计算响应时间小于3s,联合调度模型计算响应时间小于10s。
建立了超过24个洪水预报计算模块,覆盖了我国常用的洪水预报模型和方法。
参数自动优选计算效率高,30场洪水模型参数优选耗时不超过10分钟。
适用范围适用于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的水雨情测报、洪水预报、水库调度以及防汛抗旱等多个领域,可推广到流域、省、地市等防汛指挥、水旱灾害防御及水文部门。
技术特点系统基础框架扩展性强,适应未来扩展和升级,采用B/S与C/S 相结合的灵活系统架构模式满足多用户同时在线预报;紧密结合业务需求,可实现新增预报断面功能;支持模块的排列组合与模型的灵活搭建;采用模型参数全局自动优选技术;灵活的防洪调度接口,可以基于任意未来可能洪水情势进行防洪调度;基于水库度汛方案,结合当前来水情况,可采用联合调度方式通过人机交互形成水库防洪调度方案。
应用成本100万元。
典型案例案例1:应用于江西省鄱阳湖区防汛通信预警系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及防汛辅助支持系统开发项目,安装部署在江西省防办、江西省水文局,供各水文分局访问浏览,目前运行了5个汛期,为水文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案例2:应用于陕西省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系统开发项目,安装部署在陕西省水文局,并供各水文分局访问浏览,目前运行了2个汛期,为水文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公布2010年度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的通知-浙水科[2010]5号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公布2010年度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的通知-浙水科[2010]5号](https://img.taocdn.com/s3/m/6626411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0.png)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公布2010年度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公布2010年度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的通知(浙水科〔2010〕5号)各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厅属各单位: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水利科技创新,根据《浙江省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在有关单位申报和公示无异议的基础上,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推荐,决定授予20项成果为2010年度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其中“钱塘江北岸海塘应对超标准风暴潮研究”等3项成果为一等奖,“高效生态农业节水增效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等7项成果为二等奖,“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利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与评价”等10项成果为三等奖(见附件),现予公布。
希望获奖的水利科技工作者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全省水利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人员为榜样,继续发扬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水利科技成果,为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促进我省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2010年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奖励项目二○一○年四月二十三日附件:2010年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奖励项目序号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完成人员获奖等次1钱塘江北岸海塘应对超标准风暴潮研究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徐有成、黄世昌、朱奚冰、吴兴龙、赵鑫、李卫红、朱军政、李磊岩、谢亚力、刘德辅、宣伟丽、章香雅、胡金春、徐进刚、于普兵一等奖2浙江省水情信息采集系统研究及应用浙江省水文局张裕海、何青、姚东、言薇、沈凯华、刘林海、叶永清、陈浙梁、车新垒、李歆遒一等奖3浙江省河流健康诊断技术研究浙江省河道管理总站、河海大学、南浔区水利局、云和县水利局、龙游县水利局韩玉玲、夏继红、陈永明、严忠民、胡玲、林俊强、江海洋、蒲前超、严齐斌、董壮、应聪慧、何小波、任小松、汪颖俊、官剑锋一等奖4高效生态农业节水增效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XXX市机电排灌管理站、平湖水利局平湖灌溉试验站、浙江省台州市长潭灌区金清灌溉试验站郑世宗、卢成、王士武、陈雪、陈森美、叶碎高、吕成长、何贤康、林义钱二等奖5浙江省防洪减灾GIS支撑平台和汛情信息集成研究与应用浙江省水利信息管理中心、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浙江大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虞开森、俞志强、黄康、骆小龙、李东阳、余魁、叶远智、林长宽、沈彩莲、顾霞二等奖6新型活动坝研发及在资源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龙游通海水力自控翻板闸门有限公司包中进、王富强、谢老五、史斌、徐岗、屠兴刚、鲍倩、谢露、王斌二等奖7强潮河口深水抛坝基础防冲技术研究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余姚市水利局杨火其、黄金芳、王文杰、孙爱军、黄君宝、鲁海燕、李赞庆、周建炯、李来武二等奖8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测试分析与应用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农村水利总站贾宏伟、郑世宗、曹红蕾、陈森美、严雷、叶碎高、赵晓波、王士武、胡国建、卢成、汤海宇二等奖9钱塘江海塘渗透特性与防渗加固研究及应用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钱塘江水利建筑工程公司朱奚冰、俞先伟、胡云进、王忠权、吴雅峰、陈毛良、王国庆、王拥文、梁民阳、应日恩、邬越民二等奖10基于GIS的地下管网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方案研究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岳国英、僧德文、梁曦、周志敏、卢克、陈忠文、王军、王红霞、张鹏亮、张运涛、关晓惠二等奖11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利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与评价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中心、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华伟南、马福恒、刘成栋、向衍、翁完成、戴群、佘春勇、郁孟龙、李子阳三等奖12温州市防洪减灾体系规划与建设评价温州市水利学会、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王林素、郑雄伟、方子杰、李红健、叶辑松、张瑶兰、陈跃青、陈志刚、赵仁奇三等奖13浙江省河口海湾泥沙特性研究及其工程应用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曾剑、XXX、王敏、梁斌、韩海骞、李红燕、史英标、邵盛伟、许政三等奖14浙江省滩涂生态围垦评价体系研究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浙江省围垦局郑雄伟、朱志豪、卢晓燕、周芬、王灵敏、曾金年、徐承祥、俞勇强、方咏来三等奖15基于生态要求的低滩围涂新型海堤结构研究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大学陈秀良、王志平、吴文华、王晓波、夏永成、俞炯奇、陈式华、于曰旻、王振华三等奖16中小流域城镇发展对水文影响及洪水模拟与预警研究安吉县水利局、南京大学陆卫东、朱水祥、吴银明、许有鹏、陈莹、胡耀华、王卫平、寿祥、徐金涛三等奖17浙江省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体系研究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葛平安、沈建华、毛永强、杨世兵、陈忠文、郭雪莽、岳国英、陈晓东、何志祥三等奖18浙江省降雨侵蚀力差异规律性研究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浙江省水文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王安明、郑日红、梁音、吕振平、聂国辉、何锡君、杨轩、劳国民、凌法忠三等奖19水电开发项目生态环境用水补偿机制研究浙江省水电管理中心、河海大学葛捍东、管仪庆、张丹蓉、陈烨兴、王慧、姚岳来、许为平、魏建辉、周伟彬三等奖20浙江省水资源保障工程机制创新研究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闫彦、龚园喜、王生云、XXX、胡其昌三等奖——结束——。
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_企业报告(业主版)

1.4.1 重点项目
(1)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1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浙水设计”中标!总投资约 120 亿元的浙中城市群水资源配置工 程前期工作全面启动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 测设计院名有限责 任公司
6553.9
2023-05-29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22 日 生成
目标单位: 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
报告时间:
2023-08-22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企业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营业范围:
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 为全省河湖及钱塘江流域管理,堤防、水闸、海塘、引调水等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提供技术 支撑。全省河湖水域及其岸线管理,堤防海塘等水利工程建设运行技术管理;钱塘江流域规 划实施监管、河道水行政执法监督指导、防洪调度、河口治理的技术管理和基础工作;河口 水资源调度配置;省直管水利工程建设、维护和管理。
1.2 需求趋势
近 3 月(2023-06~2023-08):
近 1 年(2022-09~2023-0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22 日 生成
科技成果——流域水工程联合智能调度平台关键技术

科技成果——流域水工程联合智能调度平台关键技术技术简介该成果采用分布式面向服务的组件设计思想,深度融合水工程联合调度业务,依托适应大规模计算和智慧决策的开放平台技术及流域多组合调控计算敏捷搭建技术,以“单点双向”方法描述流域拓扑结构、深度学习算法构建水库入库流量预测模型,结合水库调度规则库,实现了业务端多专业协同模拟计算、决策端多场景可视化对比分析的流域调度业务应用双端多场景协同平台。
可实现预报调度演进一体化模拟。
适用于流域水工程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
技术特点1、适应大规模计算和智慧决策的开放平台技术框架。
平台总体采用分布式面向服务的组件模型设计思想,将各类应用功能划分为不同服务模块,通过服务管理实现模块间数据交互、事件发布、应用调用等功能,同时利用不同管理区的数据中心与实时数据总线实现各类数据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形成信息互动、综合联动智能决策的应用使能平台;2、流域多组合调控计算敏捷搭建技术。
将组件化、组态化、流程化技术与水工程联合调度业务深度融合,以组件化深层次解耦和隔离非关键要素,以组态化实现计算任务的积木式按需动态搭建,以流程化引擎驱动节点、流向与流程的智能衔接关联,支撑不同需求下流域多组合调控计算的敏捷搭建;3、流域水工程调度拓扑结构自适应构建技术。
以“单点双向”方法描述流域拓扑结构,提出其自适应构建技术,任意创建流域内复杂串并联混合拓扑结构;构建不同类别拓扑节点与径流预报、河道演进、水库调度等不同计算任务的自适应组态框架,形成“拓扑自创建、模型自识别、数据自衔接”的预报调度演进一体化嵌套模拟;4、深度学习智能算法。
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库入库流量预测模型,首次将DBN(深度置信网络)与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相融合应用于入库流量的预测,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提高对水库入库流量预测的准确性。
知识产权情况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应用情况2019年,该成果在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示范系统中应用,建设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示范系统,具备流域模拟预报、防洪形势分析、工程推荐、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洪水风险评估、应急避险、决策对比分析等防洪核心业务,实现了预报调度一体化、模型方法通用化、业务决策协同化、系统搭建配置化。
智慧城市防洪防汛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防洪防汛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4)二、平台建设与技术架构 (5)2.1 平台建设内容 (6)2.2 技术架构 (7)2.2.1 数据采集层 (9)2.2.2 数据处理层 (10)2.2.3 数据存储层 (11)2.2.4 数据分析层 (12)2.2.5 应用展示层 (13)三、数据采集与传输 (14)3.1 数据采集方式 (15)3.2 数据传输方式 (17)四、数据处理与存储 (18)4.1 数据处理流程 (19)4.2 数据存储方案 (20)五、数据分析与管理 (22)5.1 分析方法与工具 (23)5.2 数据管理策略 (24)六、应用展示与服务 (25)6.1 应用场景 (26)6.2 服务模式 (28)七、平台运营与维护 (29)7.1 运营策略 (30)7.2 维护方案 (32)八、项目实施计划 (33)8.1 实施步骤 (33)8.2 时间安排 (34)九、项目预算与投资回报 (35)9.1 项目预算 (36)9.2 投资回报分析 (37)十、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38)10.1 风险评估 (39)10.2 应对措施 (40)十一、项目总结与展望 (42)11.1 项目成果 (43)11.2 未来展望 (44)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面临的洪涝灾害风险日益加剧,给居民生命财产和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严重损失。
智慧城市作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理念和技术,其核心目标是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构建一个高效、智能的防洪防汛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对于提升城市防洪防汛能力、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旨在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利用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打造一个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应用于一体的智慧城市防洪防汛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多部门数据的共享与协同,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降低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公布2011年度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的通知-浙水科[2011]11号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公布2011年度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的通知-浙水科[2011]11号](https://img.taocdn.com/s3/m/bc97cc1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67.png)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公布2011年度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公布2011年度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的通知(浙水科〔2011〕11号)各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厅属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水利科技创新,根据《浙江省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在有关单位申报和公示无异议的基础上,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推荐,决定授予“钱塘江河口治理与开发-水沙运动和河床演变规律研究”等20项成果2011年度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见附件),现予公布。
希望获奖的水利科技工作者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全省水利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人员为榜样,继续发扬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水利科技成果,为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促进我省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附件:2011年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奖励项目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附件:2011年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奖励项目序号成果名称主要完成单位完成人员获奖等次1钱塘江河口治理与开发-水沙运动和河床演变规律研究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潘存鸿、胡国建、唐子文、尤爱菊、鲁海燕、曹颖、于普兵、谢东风、丁涛、朱军政、何若英一等奖2长波条件下海堤波浪爬高及越浪量研究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河海大学袁文喜、陈国平、唐巨山、曾甄、王铮、方咏来、江兴南、严士常、吕中明、吴挺松、陈艳萍、李小勇、毛丹红一等奖3浙江近海三维潮流、水质数模开发与应用研究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The Unlversity of Aberdeen吴修广、郭亚坤、程文龙、李若华、于普兵、赵鑫、孙毛明、曹颖、王珊珊、张继生二等奖4水库型水源地富营养化成因分析、信息化模拟关键技术浙江省水文局、浙江省水利厅水资源与水保处、台州市水文站王亚红、蔡临明、吕振平、劳国民、黄志珍、何锡君、孙国敏、俞昌都二等奖5基于iphone的防汛掌上通平台研究与应用浙江省水利信息管理中心、浙江大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虞开森、骆小龙、余魁、耿洛桑、张柏林、余金铭、顾霞、柴红、姚真凯二等奖6多重耦合关系水资源系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温进化、周惠成、姚水萍、彭勇、叶碎高、何斌、王士武、杨铁锋、胡国建、邓显羽、苏飞二等奖7钱塘江河口汛前调水冲沙方案研究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梁民阳、唐子文、陈甫源、俞婷婷、王国庆、谢慧、应日恩、曾剑、XXX二等奖8亭下水库安全生产元素化管理系统研究奉化市亭下水库管理局、宁波原水集团有限公司、奉化市水利局、杭州广川科技有限公司张能放、戴孟烈、陈隆、严云杰、邬豪光、吕海峰、胡锡忠、姚伟放、江平涛、江益平、王红光二等奖9实施河道配水改善区域水环境技术研究浙江省河道管理总站、浙江省水文局陈永明、卢卫、应聪惠、舒丹、何斐、董华、方自亮、戴国钧、何晓珉、何锡君、翁群二等奖10钱塘江南岸险段治江围涂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余姚市水利局、萧山区农机水利局、绍兴县水利水电局王文杰、曾剑、杨火其、鲁海燕、李来武、黄金芳、赵微人、XXX、来移年三等奖11多目标梯级蓄水工程优化决策技术研究宁波原水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周公宅水库管理局、皎口水库管理局张松达、杨关设、温进化、钱镜林、吕振江、毛跃军、王士武、王海亚、卢林全三等奖12浙江省小型水库土石坝应急抢险技术研究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王良、郑敏生、施齐欢、XXX强、苏玉杰、童霄、许江南、陈步进、徐家海三等奖13便携式侵蚀沟测量仪研制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张锦娟、叶碎高、邵明、裘涛、陈秀良、聂国辉、王帅、杨轩三等奖14杭州市下沙区域水利工程后评价研究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杭州市水利设施监管中心、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堤河道监管中心王英华、何晓峰、张建强、陈斌、潘迎春、袁祥海、陈晓东、王旭峰、丁春梅三等奖15海岛一体化制水装置研究与示范推广浙江省水利科技推广与发展中心、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干钢、陈丽雅、李钟群、杜鹏飞、杨才杰、张希建、张建中、宋浩三等奖16PE复合土工膜快速粘接应用技术研究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浙江省水利水电技术咨询中心)、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苍南县桥墩水库保安加固工程建设指挥部吴伟军、孙超、陈崇潮、吕志卯、于利均、郑晓平、陈平、叶洁慧、陈小龙三等奖17浙江省小型水电站更新改造技术研究浙江省水电管理中心、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裘江海、徐锦才、姚岳来、葛捍东、陈烨兴、林旭新、董大富、陈晓健、吕建平三等奖18 潮汐能资源调查研究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郑雄伟、袁文喜、曾甄、陈艳萍、陈烨兴、卢晓燕、胡启帆、姚岳来、舒全英三等奖19低洼易涝区排涝模数的研究浙江省农村水利总站、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湖州市水利局陈国伟、钱银芳、郑雄伟、李少卿、傅联森、卢晓燕、吴乃康、张晓文、戴炫平三等奖20浙江省苕溪流域生态健康诊断技术方法研究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邵雄飞、陈奕、陈增奇、徐小燕、朱晓莹、朱松三等奖——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成果——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
技术开发单位
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原浙江省钱塘江管理中心)、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果简介
1、三维可视化场景展示技术。
构建流域一体化三维场景,解决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和TB级海量数据加载渲染问题。
2、历史水文大数据挖掘技术。
通过大数据分析,充分挖掘70多年的历史水文数据,实时展现水雨情时空间分布特征。
3、高精度洪水预报模型。
动态实现未来3天洪水预报。
4、河口地区洪、台、潮情差异化预报技术。
构建洪台潮差异化预报模型,提升预报精度。
5、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技术。
基于综合风险、临界雨量对比法,提前24小时发布山洪灾害危险区沿河村落预警信息。
6、流域复杂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
建立流域多水库联合调度模型,构建优化模型求解算法库。
7、云计算技术。
利用政务云资源、大数据分析平台,提高各模型计算速度和稳定性。
应用情况
平台在2020年浙江省的“长梅”防御,尤其是新安江洪水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浙江省委省政府、各地市政府、防指部门会商研判,各项功能模块全面应用,通过精准调度,实现了防
灾减灾效益最大化、暴雨洪水影响最小化,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和水利部的全国通报表扬。
平台实现了浙江省所有公务人员均可浏览查看;访问量大于9000人次/月;为12万人次公众提供钱塘江涌潮滚动预报信息查询服务。
平台实现了全省水利行业三级业务纵向贯通,共有超8万人登录平台作业。
平台通过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两大模型,实现省级部门横向业务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