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公开课导学案
国家财政 导学案

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财政收支平衡的含义、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构成;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2、能力目标:学会用辨证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国家观念,关心支持财政工作。
【学习重难点】1、财政的巨大作用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知识梳理】(按照问题提示,预习课本知识,明确问题,落实知识,找出疑难.A级问题需写出答案,B级问题需在课本中标出。
)1、什么叫财政?什么叫国家预算?什么叫国家决算?(B级,p64)2、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A级,p65)3、什么叫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构成有哪些?税收与财政之间的关系如何?(B级,p66)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A级,p66)5、什么叫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有哪些?(B级,p67)6、什么叫财政收支平衡?(B级,p68)【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财政的巨大作用材料一:2011 年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今年全国财政支出规模将达100220 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保民生、减差距成为今年财政支出的重要落点。
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合计10 509.92 亿元,增长18.1%,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2/3 左右。
材料二: 2011年6月30日,胶州湾跨海大桥全线通车。
大桥全长41.58千米,投资100亿,历时4年,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该铁路总长度1318公里,总投资约2209亿元。
它的建成将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时间缩短到5小时以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思考:(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财政具有什么作用?(2)结合材料二思考为什么跨海大桥、京沪高铁必需靠国家投资,而不能由个人兴建?由此得出财政具有什么作用?(3)阅读教材P65方框内的镜头一、镜头二并思考方框内问题,把答案写在下方。
国家财政导学案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国家财政一、学习目标:①了解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财政的实现形式②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财政支出的用途③理解财政的作用;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④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二、重难点重点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难点:财政的作用;如何确定合理的财政收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三、课前预习(一)、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的定义。
(2)财政的目的。
(3)财政的实现::。
①国家预算:。
②国家决算:。
(4)国家财政的作用①。
②。
③。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1)定义:。
(2)来源:①;②;③;④(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2、财政支出(1)定义:(2)组成部分①;②;③;④;⑤等(3)财政收支状况①收支平衡:;②财政盈余:;③财政赤字:四、知识拓展1、快速辨别财政的作用凡是国家在民生方面的投入都说明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国家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方面的投入都说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增加或是减少税收都说明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经济生活中的五个根本途径①经济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方法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③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④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把“蛋糕”做大。
⑤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4、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比较五、易错易混1、财政收支平衡就是财政收支完全相等。
财政收支平衡是一种理想状态,但这种平衡也只能是基本平衡,财政收支完全相等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者收入小于支出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收支赤字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通常情况下,过度的财政赤字会引发通货膨胀,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但是,在特定的时期和条件下,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利用一定限度的财政赤字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8.1 国家财政导学案

2014年,中央及地方财政,除继续加大民生投入、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措施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城镇化发展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一大亮点。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1.正确理解财政的作用2014年公共财政照亮民生。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只有经济不断8.1国家财政导学案答案想一想:财政的本质是什么?提示:从财政这一概念的内容可以看出,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这就是财政的本质。
想一想:财政为什么能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示: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问题探究】据此谈谈财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1)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国家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带动社会资源向城镇化建设方面转移。
(2)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财政能够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国民经济发展要做到稳中求进,就要通过结构性减税等政策实现对财政收支水平的控制。
(3)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国家通过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事业等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判断: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提示:错误。
财政收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判断:财政赤字越多越好。
提示:错误。
财政赤字有利有弊。
利,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弊,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问题探究】从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角度分析,如何增加财政收入,为更好地实施民生工程创造条件。
国家财政导学案.doc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国家财政[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了解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憧得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识记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3)领会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数据、大型工程的投资等资料,归纳财政的作用。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支出的前提,讲清财政收入需要把握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和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两个方而的内容。
财政作用(B)我国财政支出更加关注民注、改善民生是通过财政的作用表现出来的,而旦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也是要发挥财政的作用。
【教学难点】财政政策,特别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财政政策和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而且理论性较强。
[课前预习】★ 1.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0财政通过,缩小促进,建立,保障和提高L(2)国家财政具有;(3)国家财政具有2. 财政收入:(1)来源:根据国家筹集资金的渠道,财政收入可以分为、_、、。
其中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和。
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3. 财政支出: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4.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0当年的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高一政治《国家财政》导学案【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高一政治《国家财政》导学案
高一政治《国家财政》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的内容。
上一单元我们
学习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制度。
但是,社会创造出来的财富不能全部由个人支配,为了使政府能够顺利地承担自己的各项职能,政府必须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
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一般知识,并且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财政在我们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对于顺利引出下一框筹集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渠道-----税收,埋下了伏笔。
强化国家财政相关知识的学习,特
别是加强对财政的巨大作用的理解,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税收的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学生更好地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
由此可见,学好本框内容极为重要。
本框的逻辑思路是:国家必须履行对内对外的职能,因此国家必须占
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进而由国家参与社会财富的必要性,引出了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以及财政的基本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财政的含义和实质;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财政
的作用;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初步
理解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能力;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培养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监督政府对财政使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国家财政导学案

课题: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主备人:邹秀平审核人:夏立民【学习目标】1.了解财政、理解财政的作用。
2.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3.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途径。
4.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学习重点、难点】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知识梳理】一、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的含义(1)国家的和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的两个方面。
2.国家财政的基本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的作用。
3.财政政策:(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财政政策)A.经济背景:在经济增长、经济运行主要受制约时。
B.措施:通过经济建设支出、税收。
C.目标:总需求增长,失业率,经济增长。
(2)紧缩性财政政策A.经济背景:在经济、物价、经济运行主要受制约时。
B.措施:通过财政支出、税收。
C.目标:总需求,物价,给经济“”。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和筹集起来的资金。
(2)形式:A.(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B.(由国有企业上缴)。
C.(发行债券和借款,包括国内和国外)。
D.(收费、罚款等)。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基础性)和。
3.财政支出(1)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和。
(2)财政支出的分类:A.支出。
B.、、、支出。
C.和支出。
D.支出。
E. 支出。
4.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1) (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2) (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3) (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课堂探究】活动一:财政与财政收支“聚焦两会之-----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信息一:2013年3月5日,财政部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_导学案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题: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财政的含义,财政收入的含义、来源,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财政收支的三种情形。
理解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学习重点】: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导学过程】:新知导学:1、财政就是国家的和。
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的两个方面。
由提出并经过审查批准的,称作国家预算。
上一年度国家预算的,称作国家决算。
2、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是促进的。
具有促进的作用;具有促进的作用。
3、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就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可以分为、、以及。
其中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来源。
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和。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的,二者是、的关系。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又促进和的不断提高。
5、财政支出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和。
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为,,,,。
6、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情况:、、。
当年的财政收入支出略有,或者支出收入略有,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国家应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
【自主探究】探究1:材料: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全国财政收入73930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占96.4﹪。
全国财政支出845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教育支出2159.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632.85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14.49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住房保障支出992.58亿元。
农林水事务支出3778.94亿元,交通运输支出2119.19亿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696.12亿元。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780.01亿元。
国防支出5190.82亿元,国债付息支出1535.16亿元等。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国家的“钱”即财政收入从何而来?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探究2:有人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比作“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切好”你如何理解?探究3:2008年宿迁市实现财政总收入92.1亿元,全市实现财政总支出114亿元。
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导学案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财政的含义,财政收入的含义、来源。
2、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财政收支的三种情形。
3、理解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二、学习重难点1、财政的作用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三、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四、情境导入,问题导学材料:地铁作为城市的动脉,以其安全可靠、准点高效、方便快捷、环保舒适的优势,成为许多大城市缓解道路拥堵的重要手段。
但地铁建设投入大(平均造价约为6亿元/千米),成本回收周期长,使很多城市望而却步,望“铁”兴叹。
问题:1、仅仅依靠个人能建成地铁吗?为什么?2、修建地铁应该由谁来办?3、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知识点一:国家财政的作用1、什么是财政?什么是财政预算和决算?2、国家财政有哪些作用?知识点二:财政收支1、财政收入的含义、主要形式、影响因素2、财政支出的含义、分类3、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合作探究一材料:(略,见思想政治必修1《普通高中新课程导学案》P104页“板块三”背景材料)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合作探究二经济的平稳运行指的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但在实际运行中常常出现失衡的情况,国家最常用的手段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整。
请大家思考:(1)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是怎样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五、思维导图六、达标检测(2011年福建卷)通货膨胀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 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
读图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 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B.从B 点到C 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C.从C 点到D 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D.在E 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七、学习反思预习中不明白的弄清楚了吗?你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明白?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导学案【解析】本题考查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解与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
【学习目标】
1.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种类;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正确使用财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2.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掌握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方法。
3.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学习,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作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财政收入及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政策、
一、教材助读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由
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
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2、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5、财政支出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6、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者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国家应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二、预习检测:
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它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是()
A.收入和预算
B.支出和决算
C.收入和支出
D.税收和支出
2.财政部《关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07年中央财政总收入24421.08亿元,中央财政总支出26871.08亿元,2007年财政收支情况会出现什么情况()
A.财政收支平衡
B.财政赤字
C.财政的理想状态
D.债务减少
3.财政收支平衡是指()
①财政收入等于支出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
③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④收支完全不等,二者差距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 -
三、我的疑问
四、合作探究
探究1:有人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比作“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切好”你如何理解?
探究2:2008年南充市实现财政总收入92.1亿元,全市实现财政总支出114亿元。
其中包括:农林水事务支出15.6亿元;教育支出10.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5.3亿元;城乡事务支出7亿元;公共安全支出5.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7亿元。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看出南充财政收支属于什么情形?
(2)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概括出南充财政支出的方向吗?
向着改善民生方向倾斜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体会出南充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3:有同学认为,财政盈余对经济发展有利,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不利。
怎样正确看待这一观点?
如果财政收大于支,节余过多,那就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财政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这必定会影响到国家职能,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利。
财政支大于收,过度的财政赤字,就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往往导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
所以财政赤字和盈余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要要具体分析,不通笼统地说有害还是无害。
五、巩固练习
1.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全国财政支出89575亿元。
这种财政收支情况()
A.说明我国财政收支处于最理想状态
B.说明我国存在财政赤字
C.会使债务增加,必然带来债务危机
D.不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
”这一比喻说明()
A.财政收入制约着经济发展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C.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制约着财政收入的规模
D.价格水平对财政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
3.国家财政收入占主导地位且收入最稳定可靠的是()
A.利润收入
B.税收收入
C.债务收入
D.其他收入
六、课后探究
如果你是南充市财政局长,为了南充市能更好发展,你准备把财政更多的用于哪些方面,并请说明理由。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