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合集下载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患者基本信息患者,男,55岁,因新冠病毒感染引发重症肺炎,2022年1月10日入住ICU。

患者呼吸衰竭,氧饱和度低,多个肺部区域呈斑片状实变影。

ECMO持续治疗后,呼吸状况逐渐好转,但患者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处理过程1月15日,患者开始给予肝素治疗。

肝素在ECMO持续治疗中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剂量通常为每小时3-5U/kg。

然而,患者开始接受肝素治疗后,血小板迅速下降。

1月18日,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10×10^9/L,低于正常值的下限。

同时,患者出现了轻度出血倾向,如皮下出血和鼻出血。

为了处理这一问题,我们立即停止了肝素的治疗,并开始给予输注血小板和用于止血的药物。

另外,我们还检查了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

在停止肝素治疗后48小时,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开始恢复,并在3天后达到正常值。

由于患者持续在ECMO支持下治疗,因此我们在恢复性治疗期间逐渐降低了肝素的剂量,并在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值后重新开始肝素治疗,剂量为每小时1-2U/kg。

讨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接受肝素治疗的心血管或外科患者中。

HLT是由于患者产生针对肝素血小板因子4(PF4)与肝素复合物的免疫反应而引起的。

这种反应导致激活血小板和血浆凝血,从而导致线粒体损伤和微血管损害。

HLT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血小板计数下降,可能伴随轻度出血或严重的血栓并发症。

ECMO治疗的肺部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的肝素治疗以预防ECMO系统内的血栓形成。

肝素用于预防ECMO系统中的血栓形成,其特殊性质使患者更容易发生HLT。

研究表明,ECMO患者的HLT发生率达到28-63%。

虽然HLT通常是很少见的,但ECMO患者可能会面临HLT的高风险,因此应该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并根据需要调整肝素治疗的剂量。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指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持续治疗过程中,由于肝素的使用导致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症。

本文将介绍一例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

患者是一名47岁的男性,因突发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RDS)被送往重症监护室(ICU)接受ECMO治疗。

ECMO是一种通过将血液从体外引流,经过人工肺通气,再回输到体内,以达到氧合血液和排除二氧化碳的治疗手段。

该患者于入院后立即接受肝素抗凝治疗,目的是防止ECMO管路中发生凝血。

然而,在ECMO持续治疗的第3天,患者开始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

血常规检查显示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仅为正常范围的1/3。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我们将此症状病例诊断为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对于患者的治疗,我们首先停止了肝素的使用,并使用替代的抗凝药物。

同时,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血液学检查和凝血功能检查。

结果显示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显示明显降低。

这些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认了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血小板输注治疗,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来控制患者的出血风险。

在治疗开始后的第二天,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恢复到正常范围,且出血症状逐渐减轻。

此病例的治疗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包括感染和呼吸衰竭等。

对于这些并发症,我们采取了合理的治疗措施,并最终成功地将患者从ECMO治疗中转入传统的机械通气治疗。

最终,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血小板计数也恢复到了正常范围。

总结起来,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在治疗过程中,合理使用肝素和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出现血小板计数下降的迹象,应立即停止肝素的使用,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患者为32岁女性,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于我院ICU接受ECMO支持治疗。

ECMO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抗凝治疗和血小板功能。

我们采取了多种治疗措施,最终成功地控制了患者的病情。

以下是我们的病例报告。

患者入院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部X线显示双肺广泛浸润,低氧血症。

经过全面检查,排除了心源性疾病和其他系统性疾病,诊断为ARDS。

由于ARDS病情严重,患者经过充分沟通和知情同意,决定接受ECMO支持治疗。

在接受ECMO治疗期间,患者接受了常规的肝素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

在ECMO治疗的第五天,患者开始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血小板计数下降至100×109/L以下,外周血片显示血小板形态正常,无血小板减少的其他病理学改变。

血清中血浆抗凝物质(PF4)检测阳性,血浆抗肝素抗体(HIT-Ab)浓度高,诊断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HIT是一种罕见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为外周血小板减少症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它通常发生在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中,由于肝素与血小板表面的特定抗原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和破坏。

在ECMO治疗中,HIT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是由于ECMO本身对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促进作用,同时患者血栓炎症反应和补体系统的激活也可能是HIT发生的原因。

由于患者出现HIT,我们立即停止了肝素的使用,并开始了替代抗凝治疗。

我们选择了阿哌沙班(argatroban)作为替代药物,用于维持ECMO通道的通畅。

患者还接受了免疫吸附治疗,以清除体内的肝素-抗体复合物。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密切监测了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确保患者在停用肝素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适当的抗凝状态。

我们还在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加入了高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以帮助修复患者的血小板功能。

在上述综合治疗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得到了逐渐恢复。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病例报告:患者X,男,55岁,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心源性休克,于ICU开始接受ECMO治疗。

ECMO治疗期间,患者接受规范抗凝治疗,肝素维持靶控在aPTT 50-70秒。

患者在ECMO治疗第7天出现发热及皮肤瘀斑。

化验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下降至50×10^9/L,aPTT维持在80秒左右。

经过评估及排除感染等因素,考虑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随后,肝素治疗被停用,而采用血小板输注及血浆置换治疗。

讨论:ECMO治疗时,抗凝治疗是确保血液在体外循环时不凝固的重要手段,而肝素是最常用的抗凝药物。

肝素也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包括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患者X的病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5%~5%,危害较大。

HIT的发病机制是肝素与血浆中的血小板因子4结合,形成抗体复合物,导致血小板激活和减少,从而引发血栓并发症。

一旦发现患者在肝素治疗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及血栓形成,应高度怀疑为HIT。

对于ECMO患者,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ECMO患者因为疾病本身及接受的治疗,往往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这给HIT的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ECMO治疗中,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抗凝治疗,这增加了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

ECMO治疗可能受到血小板输注和抗凝治疗调整的限制。

对于ECMO患者,尤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指标,以及临床上的表现,一旦发现可能出现HIT的情况,应尽快作出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本例中,经过停用肝素治疗,血小板输注及血浆置换治疗,患者X的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并且未发生血栓并发症。

及时停用肝素治疗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ECMO患者的HIT具有重要的意义。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体外膜氧合)是一种通过机器替代心脏和肺功能的治疗方法。

由于ECMO治疗涉及到血液循环,因此患者在接受ECMO治疗期间对抗凝血剂肝素的需求增加。

肝素的使用往往会导致血小板减少,进而引发出血风险。

本文报告了一例因ECMO治疗而引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

患者为一名54岁的男性,因突发心衰导致呼吸困难而入院。

经评估后,决定进行ECMO治疗以支持其心肺功能。

ECMO治疗开始后,患者需要接受持续的肝素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

在接受ECMO治疗的第2天,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开始下降。

为了确定下降血小板计数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室检查。

血液凝固功能检查表明,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

通过骨髓穿刺检查,发现患者的骨髓中血小板数量减少,且血小板形态正常。

基于这些结果,诊断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为了减少肝素对血小板的危害作用,决定减少肝素的使用量,并同时给予促血小板治疗。

具体来说,将肝素的剂量从1.6 IU/kg/h(国际单位/千克/小时)降低到1.0 IU/kg/h,并开始使用丙种球蛋白和输注血小板浓缩物来提高血小板计数。

逐渐地,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开始上升。

在ECMO治疗的第7天,患者出现大量鼻出血和胸腔积液。

经过综合评估和治疗,患者最终康复,并于ECMO治疗的第21天成功脱离ECMO。

根据本例的经验,ECMO治疗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减少肝素的使用量,并给予促血小板治疗,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风险。

临床医生还应细心观察患者的出血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由于本文仅报告了一例病例,并未进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数据来验证本文的结果,以指导临床实践。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ECMO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将血液从体外引入体内进行氧合,然后再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

它主要用于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或循环功能不全的患者。

ECMO治疗需要使用抗凝剂,通常使用肝素来预防血栓形成。

应用肝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减少。

病例报告患者为一名女性,65岁。

因严重呼吸窘迫终末期肺疾病,接受ECMO治疗。

ECMO治疗过程中使用了肝素作为抗凝剂。

在第3天,患者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倾向,血液检查发现血小板计数仅为50×10^9/L,明显低于正常值。

患者还出现了皮下淤血和黏膜出血的体征。

由于考虑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肝素给药被停止,并立即开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悬浮液进行治疗。

在停用肝素的24小时内,患者的出血症状明显减轻,血小板计数开始上升,并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恢复到正常范围。

患者在ECMO治疗下逐渐恢复肺功能,并最终成功脱离ECMO。

讨论肝素是ECMO治疗中常用的抗凝剂,但它的应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

这种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被称为HITT(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HITT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1%至3%。

HITT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主要与肝素与血小板因子4(PF4)结合形成抗肝素- PF4抗体复合物有关。

这些复合物激活血小板并诱导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

诊断HITT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使用肝素的患者血小板计数下降50%或至少下降30×10^9/L,与肝素暴露之前的基线值相比;②发现肝素与PF4抗体形成抗肝素-PF4复合物;③其他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排除。

治疗HITT的主要方法包括停用肝素、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以中和抗肝素-PF4复合物,以及输注血小板悬浮液以提高血小板计数。

在一些严重病例中,可能还需要使用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免疫调节剂来控制炎症反应。

结论ECMO持续治疗中使用的肝素可能导致HITT,进而引起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ECMO持续治疗是目前危重病患救治的重要手段。

在ECMO治疗中,肝素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但同时也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等不良反应。

本文报道了一例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诊疗过程和治疗效果。

患者资料:男性,26岁,因二度烧伤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入院,ECMO持续治疗7天。

治疗期间给予肝素维持抗凝状态,血小板下降迅速,最低值为16×10^9/L。

诊疗过程:治疗期间,患者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无法配合治疗。

由于ECMO治疗需要维持一定的抗凝状态,而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导致出血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首先进行了肝素的剂量调整,减少肝素用量同时加强监测,但血小板数仍然没有明显好转。

经过全面的评估后,我们决定采用人工血小板治疗。

该治疗方案将患者的血液通过人工血小板机器进行处理,制备出含有足够血小板的血液,再输回患者体内。

经过3次治疗,患者的血小板数开始逐渐上升,最终恢复到正常范围。

治疗效果:经过综合治疗,该患者的血小板数逐渐恢复,肝素的用量也逐渐减少。

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ECMO治疗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最终,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血小板数恢复至正常范围,治疗效果良好。

结论与启示:ECMO治疗下的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程度可能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小板数,及时调整肝素治疗的剂量和方案,并采用合理的治疗手段进行应对。

同时,我们也应该对ECMO治疗以及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引言ECMO(体外膜氧合)是一种机械化的肺和心脏功能支持系统,可用于治疗严重的肺部和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

肝素是ECMO治疗中常用的抗凝药物,但其使用会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挑战。

本文报道了一例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管理经验。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9岁,因急性呼吸衰竭入院,经检查确诊为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ECMO治疗开始后,患者出现持续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一路下降,最低时仅为10×10^9/L。

经全面检查和评估后,诊断为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除了血小板减少外,患者出现了全身皮肤出血点、胸腔积液等出血并发症。

治疗过程患者停用肝素后,血小板计数开始逐渐上升,出血症状也逐渐改善。

患者接受了输注血小板、静脉免疫球蛋白等支持性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指标,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研究进展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这种现象与肝素的抗凝作用和对血小板的影响有关。

近年来,多项研究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如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合理监测肝素的血药浓度、调整肝素的使用剂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临床管理经验在ECMO持续治疗下,如何管理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成为了临床上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及时调整肝素的使用剂量,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暂停肝素治疗。

在患者出现明显的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症状时,需要及时采取支持性治疗和预防措施,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1例
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机械辅助呼吸和心脏功能的治疗方法,可以提供血液氧
和二氧化碳交换来维持体内的氧合和碳酸化功能。

ECMO治疗也伴随着一些风险,例如血小板减少症。

本文报告了一例由肝素引起的ECMO持续治疗下的血小板减少症。

该患者是一个68岁
的男性,患有严重的急性呼吸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他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并接受了ECMO治疗。

ECMO治疗开始后,患者接受了标准的肝素抗凝治疗。

在ECMO治疗的第二天,患者的
血小板计数开始下降。

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肝素水平过高,导致血小板减少。

为了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决定减少肝素剂量,并且在血小板计数恢复到正常范围之前,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我们还给予了输注血小板的治疗,以保证血小板数量的稳
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

我们逐渐停止了输
注血小板的治疗,并继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发生了改变。

为了更加全面地
评估患者的情况,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了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几周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最终,他成功脱离了ECMO治疗,并成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水平。

通过这个病例,我们认识到在ECMO持续治疗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并发症。

及时发现和处理血小板减少症对于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建议在ECMO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并根据需要调整肝素剂量。

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