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波发射台的各种防雷措施

合集下载

中波高山发射台的防雷措施

中波高山发射台的防雷措施

中波高山发射台的防雷措施于立国(吉林省延边州广播电视转播台,吉林延吉133000)。

睛要】通过时雷电舛高山发射台站的危害和防雷观欣的介龆和分析,披到了防雷中存雀的局限性和缺陷,并针对这些问题重点介绍和哇兄。

明了适合中波高山发射台特点的防雷措施。

/口冬锤闻】高山发射台;防雷;中波发身{赦/在高山发射台站,天线往往是附近最高的建筑物,因此更容易招引雷电。

如果天线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没有采取符合技术规范的防雷措施,由它引入的雷电将对发射机和天线调配网络产生严重的破坏。

而且,由于全固态发射机功放使用的是场效应管,它单管功率小、耐压低、易遭雷电破坏。

所以,全固态发射初要正常、安全地运行,需要有可靠安全的防雷措施。

1雷电的危害高山发射台站遭受雷击的破坏作用主要是由幅值极大、变化梯度极高的雷电流引起,它的危害—般有4种形式:1)直击雷作用,即雷电直接击在铁塔或发射机房设备上发生剧烈熟效应和电效应:2)雷电的二次效应,即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对发射设备造成危害:3)雷电侵入波的危害,主要指雷电波沿天馈线、电力电缆、视音频信号线路或其他金属导体、管道引入室内造成灾害:4)雷击电磁脉冲的危害,因发射机采用大量固态化器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而且众多机房都配备了智能播出系统,而这些电子信息设备的耐电压冲击能力低,所以其抵御电磁脉冲干扰的能力也很低。

2高山发射台的防雷现状以我台为例,该台位于吉林省延边州境内的天宝山山顶,天线的馈线通过固定于爬梯的馈线支架,自铁塔上部垂直引入,再通过室外走线架水平引入发射机房,根据健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渤-(G B50343—2004)的规定,该台站的年落雷次数是铁塔年预计雷击次数和铁塔上馈线年预计雷击次数之和为1488(次/a ),由此可知,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安全播出,高山发射台站的雷电防护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目前,对于高山发射台站的直击雷防护一般采用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措施。

浅析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防雷措施

浅析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防雷措施

浅析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防雷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而雷电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对全固态中波发射机这类设备的影响尤为严重。

因此,在中波发射机的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防雷措施。

一、设备设计防雷的考虑在中波发射机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在天线选择时,需要考虑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以及基站、传输设备、电源线路等设备之间的距离和谐振情况等等,都需要充分考虑。

在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使用抗雷击器件,例如采用带有防雷电器可靠性高,配合晶体管的雷电保护管,有效防范雷电导致设备毁坏的风险。

二、择址和安装时的防雷措施选择合适的建筑地点是防雷的先决条件。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较高的地方要比低处容易受到雷击。

因此应尽量在地势较低、电磁干扰较少的地区选址,尽量选择远离高压输电线路,要远离每个大型金属构造物以及高大的无屏障树木。

在中波发射机的安装时,需要将设备安装在具有稳定土质和良好排水性能的地基上。

并且要使用符合国家规范的物理接地和引入地网等方法来达到可控制的电势和电流的流动,把发射台与地面尽可能地均衡。

当天线塔高于周围环境时,需进行天线防雷接地,确保发射电缆与地面的电势无论在哪一个断面都维持均衡。

三、设备运行时的防雷措施在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运行过程中,也需注意防雷措施。

首先,定期检查发射机、馈线、挂具及天线的接地是否能很好地工作,如果有接地故障,要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

其次,当遇到雷电天气时,需要及时釆取措施。

如关闭发射机进行抗雷击措施,或者减小发射效率降低雷击风险等。

最后,在设备运行后,及时进行检测和检修,保证设备及配套设施的正常运行,从而有效防止由于雷电引起的设备故障和损坏,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之,中波发射机的防雷措施十分重要,必须从设备设计、安装和运维等方面制定合理、安全的防雷措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雷电造成的损害。

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技术的分析及措施

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技术的分析及措施

1322022年2月下 第04期 总第376期消防安全与防雷减灾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在我国广播电台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中波广播发射台的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着广播电台的播放质量,也关系着人们收听服务质量,基于此,应当加强对中波广播发射台的保护,需从各方面来确保其安全、正常运行。

中波广播发射台需要克服诸多自然因素的影响,才能正常运行,由于其通常处于空旷区域,在雷雨天气的时候十分容易遭受雷击,若未做好防雷措施则很容易致使发射台的信号无法正常传输,导致发射机设备受损。

基于此,应当基于我国广播行业当前的发展状态,加强对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技术的研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创新防雷技术,从而起到较好的防雷作用,保障中波广播发射台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1.中波广播发射台落实防雷保护技术的意义中波广播发射台落实防雷保护技术十分有必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对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保护技术的研究,不断地优化和创新防雷保护技术,并将其贯彻落实于中波广播发射台的运行中,能够提高发射台相关设备的性能,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

由于中波广播发射台位于较为空旷的位置,直接暴露于室外,若不实施有效的防雷保护技术则很容易受到雷击威胁,一旦击中便可能损伤发射台中的各项设备,如发射机、电源等,致使其无法正常运行,直接影响了信号传输工作的开展。

另外,即使使用了防雷保护技术,但所选择的防雷保护技术较为落后或是使用不当,同样也不利于起到有效的防雷保护作用,反而会增加中波广播发射台设备的雷击影响概率,损伤设备的性能。

基于此,必须根据中波广播发射体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防雷保护技术以保证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出现设备故障[1]。

第二,中波广播发射台落实防雷保护技术,有利于加强对防雷保护技术的研究,提升防雷保护水平,稳定中波广播发射台信号传输系统,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收听服务,推动广播事业的长远发展。

中波发射机的防雷和接地对策探析

中波发射机的防雷和接地对策探析

中波发射机的防雷和接地对策探析中波发射机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闪电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防雷和接地对策。

本文将对中波发射机的防雷和接地对策进行探析。

针对中波发射机的防雷问题,主要需要考虑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防雷设备的选择防雷设备的选择包括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器、接地装置等。

在中波发射机上,通常需要安装避雷针和避雷网,以便将闪电引入地下的接地极,从而使运行设备受到的影响最小化。

2. 防雷地网的铺设在中波发射机周围,需要铺设一定规模的防雷地网,以便将静电引入地下的接地极,从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地网的大小和形状应该根据具体的地形和气候状况进行合理设计。

3. 电气设备的距离电气设备之间的距离应该尽可能地拉大,以便减小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中波发射机的设计中,通常需要在设备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以便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

4. 防雷系统的监测与维护防雷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保护。

针对防雷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包括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器、接地装置等,都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1. 接地极的设置接地极是中波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具体的设备要求进行合理设置。

在设置接地极的位置和深度时,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土层特性以及设备附近其他建筑物和管线等因素,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2. 连接导线的选择连接接地极的导线应该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规格,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通常情况下,选用直径为6mm以上的铜线作为连接导线。

综上所述,中波发射机的防雷和接地是设备正常运行和保障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设计和采购中波发射机时,需要根据设备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防雷和接地对策,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安全。

中波发射机的防雷和接地对策探析

中波发射机的防雷和接地对策探析

中波发射机的防雷和接地对策探析为了防止雷击对中波发射机设备造成损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雷措施:1.安装避雷器:通过安装合适的避雷器,可以将雷电引导至地下,避免直接击中设备。

2.构建避雷网:在发射机周围设置合适的避雷网,将雷电引导至地下,减少对设备的威胁。

3.使用避雷针:在中波发射机上安装避雷针,引导雷电至地下。

4.增强绝缘性能:在设备中使用合适的绝缘材料,提高设备对雷电的抵抗能力。

为了保证中波发射机的正常工作,接地对策也是非常重要的:1.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确保中波发射机与地面之间存在良好的接地连通,以便将静电、电流等导出地下。

2.合理铺设接地线:接地线的质量和长度都对接地效果有影响,铺设接地线时应注意选择导电性能好的线材,并避免过长的线路,减少电阻。

3.接地电阻测量: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测,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4.有效的接地点选择:选择合适的接地点,如建筑物的大地接地、水塔的接地等,以提高接地效果。

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的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2.备用设备:在遭受雷击等意外事件时,备有相应的备用设备,以保障通信持续性。

3.人员安全教育:定期组织人员进行防雷安全培训,提高对防雷常识和应急处理的意识。

中波发射机在防雷和接地对策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安装避雷器、构建避雷网、使用避雷针等方法来防止雷击对设备造成损坏,同时通过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铺设合理的接地线等方法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备有备用设备以及开展人员安全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有效地保护中波发射机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措施

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措施

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措施摘要:在我国文化事业中广播电视事业是重要组成,而中波广播发射台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中波发射台运行过程中面临着雷击风险。

雷电会影响节目播出的稳定性,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所以需要采取防雷措施,完善防雷接地系统。

本文从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的必要性入手,讨论雷电对中波广播发射台造成的危害入手,提出中波广播发射台主要防雷技术与措施,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中波广播发射台主要设置在周围空旷、海拔较高的区域,尽管为信号的大范围传播提供了便利,不过在雷雨天气下初夏雷击的几率也会增加,在受到雷击后一些设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进而对节目的正常播出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新时期需要制定有效的防雷措施,以下进行相关分析。

1、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的必要性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也对电视节目的保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广电单位需要加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自然因素是影响信息传输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雷雨天气下对中波广播发射台影响较大。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强的特点,对建筑、设备与人员安全都构成威胁,比如出现设备失灵、触电事故、火灾、由于中波广播发射台处于地势较高并且空旷的地带,更容易出现雷击情况,当前针对中波广播发射台开展应用防雷技术,为节目的顺利播出提供保障。

2、雷电对中波广播发射台造成的危害中波广播发射台系统当中雷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入侵,其中包括发射天线、接收天线、信号传输线路、供电线路。

雷电对中波广播发射台带来的破坏大,主要在于:其一,地电位反击危害。

在中波广播发射台受到雷击之后会采取相关防雷措施,并且将电流传输到地面,在电流转移的过程中避雷设备瞬间受到上万伏特的电位影响,进而对传输设备与避雷设备带来极大危害,地电位反击危害是典型的次生危害,这种危害的概率出现较小;其二,雷电波侵入危害。

雷雨天气下雷电会对中波广播发射台金属设备产生影响,并且雷电可能击中金属支架,高压电流会瞬间转移,甚至破坏中波发射台的系统内容,导致设备的性能与结构稳定性下降;其三,雷电的直击危害。

简析中波发射台供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

简析中波发射台供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

简析中波发射台供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发布时间:2022-08-26T10:33:58.299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1月2期作者:李寿超[导读] 雷电是一种伴随着闪电和雷声的雄伟又壮观的可怕放电现象李寿超云南省广播电视局腾冲中波台摘要:雷电是一种伴随着闪电和雷声的雄伟又壮观的可怕放电现象。

雷电电流幅度大(数十公里安培到数百公里安培),雷电流陡坡大(可达到50ka/μs),具有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从数百公里安培达到数千公里安培)等特征可以造成房屋建筑、工业设施、电气设备的烧毁、爆炸、倒塌。

广播发射系统的防雷措施必须从源头入手,步步为营,步步堵截,确保整个发射系统安全、有效播出。

关键词发射台供配电防雷安全0前言电力的高、低压根据其额定电压的大小来区分,1KV以上为中压和高压,1KV以下为低压。

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低压电压是指从变压器的低压侧或发电机母线,由监视、控制、保护、计量等电气设备到各用户受电装置构成的电力系统。

主要由配电线路、配电装置、用电设备等构成。

中波广播发射过程中需要的电流,一般是高压电源,经外电引入,经过变压器,再配送到相应供给系统,供发射机使用。

电流在输送过程中,当雷电产生时,雷电既具有静电功率损害,也有高压障碍,大气强运动产生的高压可以通过电器的电源线或天线(主要是长线)瞬间强烈放电导致电气设备内电子部件的内部破坏(高压损伤)或熔化(电力损伤),最终造成电气设备的永久性损伤。

而且电压越高越容易遭受雷电侵入,所以供电系统的防雷是至关重要的。

1 输电线路的防雷中波台一般建在郊外,输电线路需经过很长的距离,为防止输送过程中雷电的侵入。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架空线路进入中波台前100m安装一组低压避雷器,进行可靠的接地。

在台内再装一组低压避雷器。

这种方案投资较多,不可能普遍采用,因此一般只针对用耗电量比较大或雷电袭击特别厉害的台站才考虑采用。

?(2)相对简单的保护措施是在架线线路的电线杆上,将支撑导线的绝缘铁脚切实地接地。

中波发射台雷电防护的几项有措施

中波发射台雷电防护的几项有措施

中波发射台雷电防护的几项有措施由于中波传输的特点,中波天线的桅杆、铁塔必然在当地是最高的建筑之一,遭到雷击的概率比较高,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后果都很严重,往往造成天馈线破损、电力变压器损坏、发射设备损坏,造成较大的停播事故。

因此中波台的防雷尤为重要。

一、雷电的侵扰方式雷电主要有直击雷电、雷电波侵入、雷电感应几种侵扰形式。

(一)直击雷电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及建筑物的避雷系统,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破坏力。

(二)雷电波侵入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和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延着这些管线侵入室内,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三)雷电感应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静电感应是当雷云接近地面时,在突出的建筑物上感应了大量的异性电荷,一旦雷云与其它的异性电荷放电,聚集在建筑物上的电荷就会沿一定的路线传播;电磁感应是发生在雷击后,雷电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就会在附近的金属物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

二、几种雷电的防护措施现代防雷技术包括防止直击雷、防止和抑制雷击电磁脉冲干扰等环节,主要目的就是将雷击能量完全释放或转化。

(一)拦截防雷的第一道防线就是拦截直击雷,最经济最有效的装置是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

(二)屏蔽屏蔽是为了防止任何形式的的电磁干扰的基本手段之一,屏蔽的目的,一是限制某一区域内部的电磁能量向外传播;二是防止或降低电磁辐射能量向被保护的空间传播。

屏蔽一般分为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和地磁场屏蔽几种,静电屏蔽是为了消除和抑制静电电场的干扰;磁场屏蔽是为了消除和抑制磁场耦合引起的干扰;雷电干扰还会有电场、磁场同时存在的辐射干扰,因此应同时考虑电场、磁场同时屏蔽。

另外还有对信号电缆的屏蔽,它要求对机房内全部架空或地埋线都用金属层屏蔽起来,以防雷电脉冲的干扰,这也称为全屏蔽,当全屏蔽接触或穿过另一个金属物时,应采取中间接地点,全屏蔽电缆要求多点接地。

(三)均压均压又称搭接,在防雷工程中,均压是与传导措施紧密配合的极其重要的措施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中波发射台的各种防雷措施
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中波广播发射机系统也大量采用了数字电路,发射机的功耗显著的降低,效率与技术指标明显提升,但由于数字电路器件对防雷击的抵御能力差,因此中波发射台的防雷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本文对中波发射台的天馈线系统和电源系统的防雷措施进行了分析。

标签:防雷线圈;隔直电容;接地桩;等电位
雷电放电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它会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和冲击波效应三种危害。

热效应产生的高温温,可造成发射机内部低压供配电路直接熔断;机械效应雷电流流过金属物体时产生的电动力可导致不可预知的发射机损坏;雷电冲击波效应和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效应类似,其在地网中产生的电位差会损坏电器设备,甚至直接导致人和建筑物的危害。

中波广播发射系统包括天馈线系统和广播发射机设备。

天馈系统设计不合理是导致发射机频繁遭遇雷击的主要原因;发射系统的电源外接市电供电,由于高压线路露天架空且传输距离长,遭雷击是不可避免的。

一、天馈系统的防雷
发射机自身的防雷包括发射机驻波比保护,天馈线驻波比保护,过流过压保护等。

这些保护只能有限地阻止雷电的破坏,而天馈线系统的防雷是防雷的第一关,数字化全固态发射机自身的防雷能力很弱,如果天馈线系统不能及时泄放掉雷电,将会严重损坏发射机。

天馈线系统采取的防雷措施有天线调谐系统的防雷设置,设置接地铜网,馈线接地和接地桩地井等。

天线调谐系统中引入防雷线圈,隔离电容和阻尼放电石墨放电系统。

考虑到雷电的主要成份是直流,因此在天线输入端并联一只微享级电感线圈下地,线圈对雷电流构成了良好的下地通路,可起到直接泄放巨大的雷电流作用。

在天线调配网络输入端串入一只大容量电容器(约1000pF至2200pF),它对高频输出通路无妨碍,但对雷电直流可起到良好的隔离作用。

加装石墨放电器在天馈调配室内,从天线输入端加装一组石墨放电球,在其接地引线上,套上30~40只磁环。

当天线遇雷击,石墨放电球放电,石墨本身具有一定的阻尼放电作用,如果发射机处于正常运行期间天线遭遇雷击,放电球放电时,巨大的电流量通过接地引线,流进大地,穿于接地引线上的磁环产生反向电动势,就起到阻尼放电作用,以至于对发射机的高频能量不会完全短路,同时设计安装一组相移网络,当放电球短路时,通过相移网络,使得发射机负载阻抗的聚变,仍然在允许承受范围之内,充分保障了发射机的安全。

这样在发射机控制电路保护动作前,调配网络就先起到保护作用。

1、接地铜网是以天线铁塔塔基为中心放射状埋设地网(铜线直径大于3毫
米,为降低成本可以选择铜包钢),3度一根,长度为天线高度,深度在冻土层之下,同时天线地锚就近与地网相接。

3、馈线接地,沿馈线下埋设铜带(50平方毫米以上),在每根馈线杆处,将馈线屏蔽层与铜带焊接相连。

在机房地线会合点和天线铁塔接地点分别与该铜带焊接相连,使天线区地线系统与机房地线系统连为一体。

4、制作等边三角形接地桩,将三根接地桩呈等边三角形排列(长度3米,材料为镀锌铁管),边长略大于3米,垂直埋于冻土层之下,之间用铜带焊接,制作所有接地桩过程中都要先挖坑,在接地桩就位后根据当地土壤的湿度情况添加木炭和食盐等降阻剂,保证接地良好。

最垒成井状并加盖,每半年左右检查接地桩焊接处情况。

天线区共埋设四处接地桩,其中一个埋在天线铁塔边上,用铜带焊接到铁塔的地,以此为中心,半径为100米的圆周上,等间隔(120度一个)埋设三个。

每个埋设等边三角形接地桩,都得用铜带将圆周上三个接地桩与中心接地桩焊接相连。

5、装放电球,一端接天线底部,另一端接塔基边上的等边三角形接地桩,同时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发射机功率等级调整放电球间距。

二、发射机配电系统防雷
1、等电位连接。

要实现雷击保护就要实现实现电位均衡,采用均压等电位导体或电涌保护器(SPD)将处于外部避雷装置、建筑物的钢筋架、安装的设备、各种导电体、供电及通讯设备连接起来,建立一个复杂的等电位连接网络,目的是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电位差,保护设备和人身免受伤害
2、发射机配电系统防雷包括变压器高压输入端安装多级雷电泄放通道,变压器低压输出端建立稳定可靠的雷电泄放通道,电源线防护和发射机内部电源保护四个方面。

(1)在变压器高压进线处,安装一套阀式避雷器,这样可对雷电造成的冲浪高电压(电流)对地泄放。

阀式避雷器的泄放启动电压要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常年的雷电影响极限电压和高压供电电压综合考虑后设定。

此外,在变压器次级低压电源进线系统低压配电盘处,再安装了一套真空放电装置,利用压敏电阻避雷器,进一步泄放由高压线路感应的雷电能量。

(2)在变压器低压输出端将配电系统的零线和地线彻底分开。

零线做单独的地井;地线敷设环机房的环型接地沟,并且多点接出,增加接地面积。

保证地井和接地沟的土壤湿度,不定期地测试接地电阻,要绝对保证两处接地的接地电阻<2Ω以下。

确保电力系统的雷电能量能迅速及时泄放。

这样就实现了低压配电输出真正实现了三相五线制,在低压端为雷电建立起了专用可靠的泄放通道。

(3)电源进线应采用金属铠装电缆敷设,电缆铠装层的两端应良好接地;如果电缆没有铠装层,则就将电缆穿钢管埋地,钢管两端接地。

同时在电源线路
上安装电源防雷器,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护措施。

(4)發射机内部电源保护许加装浪涌保护器和压敏电阻等,防止雷电由电源线引入发射机系统内部。

三、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防雷措施被采用,但雷电对发射台的危害短期内不能彻底解决,广电技术人员对于避雷防雷的科学措施还得继续研究,探索可行的防雷措施,为保障安全播出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