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机床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六杆并联机床

机械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六杆并联机床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并联机床又称为虚拟机床或是并联运动学机器,它是机器人技术和现代数控技术的结合产物,它有机器人的灵活又有机床的刚度精度,是多功能系于一体的新型机电设备.由于它属于高速加工且属于高精度加工,对机床的振动要求就会很高.我们对刘杆并联机床进行振动测试目的就是找到机床的主要振动位置,并进行改善从而提高机床的实用性.我们都知道振动是影响机床精加工的主要故障之一。

它会带来很多危害,比如它会降低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构件的磨损和因疲劳造成的疲劳破坏。

振动如果超过一定范围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如内部构件的损坏或是机器的正常运行。

其次振动本身会产生噪音,对人的身体也带来一定的伤害。

对于并联机床而言,它具有传统机床无法比拟的优点,像质量轻,刚度重量比大,响应快,误差小,能快速进给,模块化高等,它更需要保证机床的振动范围,再加上并联机床是未来机床的发展趋势,因此对六杆并联机床的振动测试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1.2机床的振动简述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其振动按性质不一样可以分为自由振动,自激振动和受迫振动。

所谓的自由振动是系统在平衡状态时收到一个初始的激励而产生的振动,这样的振动是靠系统自身弹性恢复力维持的,因为有阻尼的存在会使振动很快就消失。

单自由度无阻尼线性系统运动方程为:0..=+kx x m通过求解可以得到固有频率: mk w n = 物体不是一受到激励都可发生振动,实际的振动体在运动过程中总会受到某种阻尼的作用,只有阻尼小于临界值时才能激发振动,临界阻尼是振动体的一种固有属性用e c 表示 km C e 2=当1〈ξ时,是一种振幅按指数衰减的振动,振动频率与初始振动无关.振动频率w 率略小于固有频率n w (n w w 21ξ-=);当1≥ξ时,物体就不会振动.自激振动是在没有初始激励和没有外界激振力的情况下产生得振动,这种有被叫做颤振.设备产生自激振动时很小的能量就能产生剧烈振动,由于系统的非线性,振幅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所谓受迫振动是系统受到外界持续激振力的作用下被迫产生的振动受迫振动又包含机内振源和机外振源的影响产生得振动.机内振源一般包括电机的振动,机床回转零件的不平衡,运动传递过程中引起的振动,往复部件运动的惯性力.机外振源:外在条件引起的振动.力学模型如下运动方程为:wt F kx x c x m sin 0...=++这个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其解由通解和特解组成:()()()φϕξξ+++-=-wt B t w Ae t x n t w n sin 1sin 2前部分是通解为衰减自由振动;后面一部分为特解,稳态强迫振动.振动的特点是,前面部分衰减随时间的推移迅速消失,强迫振动不受阻尼的影响,是一种和激振力同频率的振动,所以强迫振动不仅和激振力的频率及振幅有关,还与物体自身固有属性有关.由于自激振动是由切削力突然变化或一些外力冲击引起的,可迅速衰减消失,其影响很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所要研究的振动就是受迫振动。

并联机床的最新发展趋势

并联机床的最新发展趋势

并联机床的最新发展趋势摘要:并联机床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机床,其集成了机床技术、机器人技术与现代数控技术于一身的新一代加工设备。

同传统的数控机床相比,并联机床具有刚度重量比大、响应速度快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强以及技术附加值高等优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介绍的为并联机床的起源、发展以及优势,同时分析了并联机床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应用领域。

关键词:并联机床机器人现代数控响应速度Research status and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 of parallelmachine tool at home and abroadAbstract: parallel machine tool is a new type of machine tool developed in the 90's of last century, which integrates the technology of machine tool, robot technology and modern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n a new generation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NC machine tools, parallel machine too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iffness weight ratio, fast response speed, strong adaptability to environment and high technology added value, and has a very broad market prospect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advantages of parallel machine tool,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application field of parallel machine tool at home and abroad.Key words: parallel machine tool robot modern numerical control response speed1并联机床的发展并联机床又被叫做并联结构机床、虚拟轴机床等也被叫做六条腿机床,在国际上面一般叫做Parallel Kinematic Machine(PKM),其是通过Stewart平台为基础的。

2024年机床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机床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机床市场发展现状1. 市场概述机床是制造业中使用最广泛的设备之一,在各个行业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机床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本文将对机床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市场规模和趋势机床市场的规模和趋势是了解其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近年来机床市场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这主要归因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需求的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机床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3.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机床市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市场驱动因素:•制造业需求: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机床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制造业的增长会推动机床市场的发展。

•技术创新:新技术的引入使机床性能得到提升,同时也增加了机床的需求。

技术创新是机床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政策支持:政府对制造业的支持和鼓励也对机床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政策支持可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机床市场的壮大。

4. 市场竞争分析机床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来自于国内外的制造商。

领先的机床制造商通过技术创新和质量保证来增强竞争力。

同时,价格竞争也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

由于机床市场的规模巨大,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5. 市场前景和挑战机床市场的前景广阔,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机床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同时,技术的进步也将为机床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然而,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价格压力、环保要求等。

应对这些挑战,制造商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并改进产品性能。

结论机床市场在制造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展潜力巨大。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竞争激烈。

制造业需求、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是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未来,机床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制造商应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赢得市场竞争。

组合机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组合机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我国,组合机床发展已有28年的历史,其科研和生产都具有相当的基础,应用也已深入到很多行业。

是当前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品更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集机电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

它的特征是高效、高质、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军工、轻工、家电等行业。

我国传统的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主要采用机、电、气、液压控制,它的加工对象主要是生产批量比较大的大中型箱体类和轴类零件(近年研制的组合机床加工连杆、板件等也占一定份额),完成钻孔、扩孔、铰孔,加工各种螺纹、镗孔、车端面和凸台,在孔内镗各种形状槽,以及铣削平面和成形面等。

组合机床的分类繁多,有大型组合机床和小型组合机床,有单面、双面、三面、卧式、立式、倾斜式、复合式,还有多工位回转台式组合机床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新型的组合机床——柔性组合机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应用多位主轴箱、可换主轴箱、编码随行夹具和刀具的自动更换,配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数字控制(NC)等,能任意改变工作循环控制和驱动系统,并能灵活适应多品种加工的可调可变的组合机床。

另外,近年来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数控组合机床、机床辅机(清洗机、装配机、综合测量机、试验机、输送线)等在组合机床行业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

由于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一种技术综合性很高的高技术专用产品,是根据用户特殊要求而设计的,它涉及到加工工艺、刀具、测量、控制、诊断监控、清洗、装配和试漏等技术。

我国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总体技术水平比发达国家要相对落后,国内所需的一些高水平组合机床及自动线几乎都从国外进口。

工艺装备的大量进口势必导致投资规模的扩大,并使产品生产成本提高。

因此,市场要求我们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研制新产品,由过去的“刚性”机床结构,向“柔性”化方向发展,满足用户需求,真正成为刚柔兼备的自动化装备。

并联机床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并联机床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六条
・!・
[$] (!!)"# 并联机构,加拿大拉瓦尔实验室的灵巧眼
《机床与液压》)//$U VJU$
所示)和卧式(如图 ** 所示) ; 按伸缩轴运动方式可分为轴伸缩式(如图 *、$、 + 所示)和轴滑动式(如图 , 所示)以及轴摆动式; 按伸缩轴的数目可分为:$ 轴(如图 $) 、+ 轴、轴(如图 *、+ 所示)等并联机床; 按自由度可分为:) . -&’( 并联机床。 [+] [)/] . ($)传统机床与并联机床的基本特性比较 见下表
测试机; & A #N=DB>N 于 *;-, 年在飞行模拟器上应用了 自由度并联机构 (如图 - 所示) , *;-- 年 & A #N=DB>N 发表 了著名的论文 《2 "<BNOJ>H DGNF #GC &=L>==P JO (>==QJH》 , 成 就了其在并联机构研究行业的一世英名, 随后 - 自由度 并联机构被称为 #N=DB>N 平台 (也称作 #N=DB>N % IJKLF 平 台) ;*;4: 年, 并 RKEN 建议将 #N=DB>N 平台用做机器人, 指出由于该机构同串连机构相比所具有的精度高、 刚度
并联机床 工作台 (工件) — — —床身— — —多条伸缩轴— — —动 平台 (刀具) , 机床结构在由床身到末端执行器 (刀具) 的整个传动过程表现为并联 理论上的坐标系在实际机床上没有对应,表现 为虚拟轴;计算时必须进行复杂的坐标变换 高 高 宽, 不同工作位姿振动响应频率变化较大 紧密耦合且非线性 有 各支链自身误差串联累积, 整体为各支链的误差 的并联累积 科研成果较少, 比较复杂 复杂, 只能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加以控制, 开环控 制简单, 实时闭环控制相对困难 卧式较好, 立式比较差 比较小 机械结构简单, 技术附加值高

并联机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并联机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并联机 床 自 2 0世 纪 9 O年 代 中期 问世 以来 . 不过 数年 时间 , 以迅猛 的速 度 向前 发 展 。并联 机床 实质上 是 机 便 器人和机床技术相结台的 产物 , 1 9 从 9 4年美 国 I esl和 n r l g o G&L公 司 首 次 在 1 MTS上 首 次 展 出 称 为 V d l 和 P aX , Heao s xp d 的并联机床后 , 2 0 到 0 1年汉诺威国际机床展览 会
1 1 扮 型 设 计 .
床 , 串并混联结构 中一 个支链 内可 以有多 个驱动 器。侧 在
如东北大学 的 5轴联动 3 虚轴数控机床。 杆
按驱动副类型 的不 同, 并联机 床可 分为内副驱 动 、 外 副驱动 和内外副混合驱 动 . 中定长杆作 为支链 的外副驱 其 动或内外副 混合驱 动的结 构 形式越 来越 普遍 以 Se at t r w 平台为原 型的并联机 床主要 为 内副驱 动形式 , 内副驱 动形
( MO 0 1上 展出的各种构 型 的商 品化 并联 机床 已达 到 E 20 ) 3 台。目前 , 0余 国际学术 界和工程 界 十分 重视研 究与开 发
并联 机床 , 对这 种新 型数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备 的应 用前景 和市场 潜力抱 乐观的态度 . 纷投入 大量 的人力 和物 力竞 相开发 J 纷 。并
式灵活 , 速度 快 , 常用 于 机器 人 操作 机 中实现 一 般空 间运 动. 然而在金属加工中 , 内副驱动表现 出很差 的静 特性和 动
自由度并联机床存在 工作空 间小 和, 3精 度不易保证 的缺 b3 n 点, 机构的运动学 、 动力 学设计 较 为复杂。 因此 , 人们 逐渐
开始选择 并设计 一些 新结构形式 的少 自由度 机构来用 于加

并联机床发展现状和共性关键技术

并联机床发展现状和共性关键技术

De eo ig Sttsa d Ke mmo c n lge fPaall a hn o v lpn au n y Co nTe h oo is o rl c ieTo l eM
WANG jn h n ,C a g i is e g AIGu n q 。HU Mig n
1 0
1o 0

l 0 50 O
= ‘ ■朋 ; wl i 口 等 年‘
维普资讯

述 saRo 0aen oIps
和寻求合理的设计方法。国内外研究者对并联机床的 构型拓扑设计 、 运动学分析和尺度综合 、 力学分析和静

2 5 1 0
eao Sr s H xpd xbt e e , eao i
l 重复 ) O(
±2 5
51 .
4 1 )1 7
C W 0 M 30
Ce t r DMTI ne 。  ̄
普通精度
4 —1 2
5 0
1o 0 2
40 30 , 0× 3 7
He k r, KM4 0 c etS 0
运动速度 / m r n ( / i) a
1 6) 5( 5
表 1 国外若干并联机床性能指标
刚度 / N (/ m )
15 7
精度/ m
1 0
加速度 g

主轴转 速 / rr n ( a ) /i
工作空间 /m m
La i pcFra bibliotek0 8( . 一维) 1 4( 三维)
并联机床是数控机床机构进化 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外并联机床研究开发和产品化工作起步不足 2 O年 , 我国的研究 开发 工作与 国外基本 同步。如能抓 住时

并联机床

并联机床

并联机床一定义:并联机床(Parallel Machine Tools),又称并联结构机床(Parallel Structured Machine Tools)、虚拟轴机床(Virtual Axis Machine Tools),也曾被称为六条腿机床、六足虫(Hexapods)。

并联机床是基于空间并联机构Stewart平台原理开发的,是近年才出现的一种新概念机床,它是并联机器人机构与机床结合的产物,是空间机构学、机械制造、数控技术、计算机软硬技术和CAD/CAM技术高度结合的高科技产品。

它克服了传统机床串联机构刀具只能沿固定导轨进给、刀具作业自由度偏低、设备加工灵活性和机动性不够等固有缺陷,可实现多坐标联动数控加工、装配和测量多种功能,更能满足复杂特种零件的加工。

自其1994年在美国芝加哥机床展上首次面世即被誉为是“21世纪的机床”,成为机床家族中最有生命力的新成员。

2.并联机床的特点整体而言,传统的串联机构机床,是属于数学简单而机构复杂的机床,而相对的,并联机构机床则机构简单而数学复杂,整个平台的运动牵涉到相当庞大的数学运算,因此虚拟轴并联机床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机构。

这种新型机床完全打破了传统机床结构的概念,抛弃了固定导轨的刀具导向方式,采用了多杆并联机构驱动,大大提高了机床的刚度,使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都有较大的改进。

另外,由于其进给速度的提高,从而使高速、超高速加工更容易实现。

由于这种机床具有高刚度、高承载能力、高速度、高精度以及重量轻、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因此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由并联、串联同时组成的混联式数控机床,不但具有并联机床的优点,而且在使用上更具实用价值。

随着高速切削的不断发展,传统串联式机构构造平台的结构刚性与移动台高速化逐渐成为技术发展的瓶颈,而并联式平台便成为最佳的候选对象,而相对于串联式机床来说,并联式工作平台具有如下特点和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联机床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姓名:闫培如
班级:机械1301班
学号:S2*******
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八
并联机床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并联机床,又称为虚拟轴机床或并联运动学机器,是并联机器人技术和现代数控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能够提供机器人的灵活与柔性,又具有机床的刚度和精度,是集多种功能与一体的新型机电设备。

从传动链角度来说,并联机床与传动串联机床的区别在于:串联机床一般是由底座、立柱、主轴箱和工作台等构件构成的“C”型结构,负载力全面地由一级传动构件传向下一级,每个传动链的构件都要固定机床的全部自由度,都要承受工作负载的全部力流,包括力和力矩,这样,为了满足机床的刚度和强度要求,构件的质量不可避免的增大,不但增加了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而且制约了进给速度和加速度的提高。

而并联机床的工作台是由多个传动链联合控制自由度,一方面通过避免横向力矩作用,另一方面,将工作负载均衡的分担到了六个伸缩杆上,极大的减轻的伸缩杆的工作负载,伸缩杆只需很小的尺寸便可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不但减轻了机床整体的质量,使得大幅度提高机床的进给速度和加速度成为可能,而且提高了机床刚度,对提高加工精度起到有利的一面。

并联机床特性分析
1 并联机床优点:
因为结构等原因,与实现同等功能的传统机床相比,并联机床具有如下优点:
(1) 刚度重量比大,因采用并联闭环静定或非静定杆系结构,且在准静态情况下,由于伸缩杆与动平台和静平台之间使用万向联轴节(或球铰)相连,不存在横向力矩的作用,因此,传动构件理论上为仅受拉压载荷的二力杆,故传动机构的单位重量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

(2) 响应速度快,运动部件惯性的大幅度降低有效地改善了伺服控制器的动态品质,允许动平台获得很高的进给速度和加速度,因而特别适用于各种高速数控作业。

(3) 精度高,并联机床由并联机构组成,各杆的杆长都单独对主轴的位置和姿态起作用,因而它不存在传统机床中串联机构的误差累积问题,从而其加工精度较高。

(4) 环境适应性强,便于可重组和模块化设计,且可构成形式多样的布局和自由度组合。

在动平台上安装刀具可进行多坐标铣、钻、磨、抛光,以及异型刀具刃磨等加工。

装备机械手腕、高能束源或CCD摄像机等末端执行器,还可以完成精密装配、特种加工和测量等作业。

(5) 结构简单、维护维修方便,并联机床运动部件少,并且主要由通用元件(滚珠丝杠、
虎克铰、球铰、伺服电机等)组成,这些通用组件可由专门生产厂家生产,因而机床的库存和制造成本低,加之布局敞开性好,因此维修量小且维修方便。

(6) 使用寿命长,由于受力结构合理,运动部件磨损小,且没有导轨,不存在铁屑或冷却液进入导轨内部而导致其划伤、磨损或锈蚀现象。

(7) 技术附加值高,并联机床具有“硬件”简单,“软件”复杂的特点,是一种技术附加值很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正因为这样的特点,并联机床的坐标变换比较方便,没有实体坐标系,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转换全部靠软件完成。

2 并联机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联机床因为其种种优点,在当前世界各国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是因为当前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使并联机床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振动问题:并联机床随着其动平台位姿的不同,其振动频率相应函数不同,其振动频率相应频带宽度远大于传统机床的振动频带相应宽度,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共振现象。

如何在高速切削时有效的避免共振现象,是并联机床走向实用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在理想条件下,并联机床伸缩杆所受力仅为轴向拉力和压力,但是,在实际情况下,考虑摩擦力、运动部件的重量和惯性力时,伸缩杆在球铰处所受力与伸缩杆的轴线有一定的夹角,这个夹角会随着动平台位姿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在高速切削时引起共振的原因之一。

(2) 缺乏高效运动学正解求解方法:并联机构逆解简单,正解复杂。

比如,在Stewart 平台中,当六根伸缩杆的长度固定时,可以唯一确定出动平台的位置,从而确定出刀具的轨迹,但是,当根据刀具的轨迹确定出动平台的位姿时,由动平台的一个位姿求解各伸缩杆的长度时,可能得出多个解,这样就给控制系统的运算和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

(3) 关键基础零部件没有达到标准化、系列化的成果:并联机床由于其结构特点,有易于标准化、模块化的特点,但是,标准化、系列化工作在国内并没有引起相关的重视,造成并联机床的市场化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4) 受热补偿的问题是并联机床制造者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制约机床精度的一个重要的误差来源,支链上的丝杠和球铰的快速运动产生大量的热,如何克服受热膨胀带来的问题也是设计者和制造者比较重视的问题。

(5) 控制软件的易操作性没有实现:并联机床的特点是“硬件”简单,而控制算法比较复杂,在控制方式上也与传统的机床有着很多的差别。

由于传统数控机床的操作风格已经被广大相关工作人员所熟悉和接受,所以并联机床要走向实用化,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开发出
非常友好的操作界面,把复杂的控制算法隐藏在操作界面背后,并形成常规的类似常规机床G代码的数控编程语言。

(6) 国内外进行的研究都是针对并联机床特定环节的仿真与分析,不管是硬件结构,还是软件分析,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和集成化的通用设计环境。

并且不能很好的支持设计环境中的各个环节。

并联机床的发展趋势
1小型化、简单化
三轴并联机床的技术和理论问题基本上都已经解决。

这种相对比较简单的的并联机床已经成为并联机床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并率先走向商品化,最先在工业现场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2高速高效化
由于并联机床的主轴部件一般为电主轴单元,重量轻、体积小,再加上驱动主轴运动的并联进给机构所遇有的高速度,将非常有利于使刀具运动获得高速度和高加速度;另一方面,并联机床加工时,笨重的工件、夹具、工作台等都固定不动,而仅是主轴(刀具)相对于工件作高速多自由度运动,因此发挥好这一重要优势将使并联机床比传统结构机床更适合作高速和超高速加工,从而有力推动新一代并联高速和超高速机床的发展。

3机床元件标准化
并联机床结构简化的最大的特点是便于模块化和标准化,许多新型适用于并联机床的标准的模块元件的推出,为柔性制造系统的设备重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当前,由于并联机床的规模化生产并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机床元件的标准化正处于发展阶段,但必将随着并联机床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4混联化
并联机床与传统的串联机床各有优缺点,将二者结合起来,克服缺点,发挥优点,这种新型混联机床的优点已经引起许多研究机构的注意,将成为并联机床最有潜力的发展分支之一。

由可移动杆构成了并联结构形式,但刀具与主轴箱以及动平台的连接则采用传统的串联形式,这样,取长补短,分别克服了纯串联机床和纯并联机床的缺点,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5群组化
并联机床具有柔性化非常好的特点,利用当前网络化的发展,用多台并联机床组成大型柔性加工、测量、装配中心,使多台并联机床并行工作,或者使并联机床与串联机床并行联
合工作,可以发挥出并联机床最大的柔性化特点。

结语
并联机床具有精度高、速度高、刚度高的特点,并且便于重组和模块化设计,有望成为本世纪高速轻型数控加工的主力设备。

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并联机床的研究基本上都处于研究、试制和试用的阶段。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于并联机床的研究、设计已经应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如对球铰的运动精度、运动精度的测量和控制。

另外,对于并联机床运动规律以及运动精度的研究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关键性的技术还有待研究,因此,面对并联机床这一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技术,我们必须很好的结合我国的国情开展研究工作,以逐步缩短我国同国外的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