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景明情读诗歌——《登岳阳楼》示例赏析(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登岳阳楼(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登岳阳楼(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题。
2、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写作背景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
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
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二、具体分析1、“昔闻”“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悲凉,早就听闻,现在才去,有沉郁之感,应和诗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等感触。
也与结尾相合。
2、赏析“坼”、“浮”二字。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景情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
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
诗人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诗人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
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3、第五、六句写什么?转写自己的凄苦情状。
4、第七、八句写什么?写诗人凭栏眺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
又是忧国忧民的体现.三、总结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
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忧患联系起来,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高二物理选修3-1试题答案。
登岳阳楼(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_1

登岳阳楼(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题。
2、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写作背景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
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
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二、具体分析1、“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悲凉,早就听闻,现在才去,有沉郁之感,应和诗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等感触。
也与结尾相合。
2、赏析“坼”、“浮”二字。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景情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
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
诗人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诗人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
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3、第五、六句写什么?转写自己的凄苦情状。
4、第七、八句写什么?写诗人凭栏眺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
又是忧国忧民的体现.三、总结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
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忧患联系起来,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登岳阳楼

科目语文年级高三班级时间题目教学目标登岳阳楼1、经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掌握来领会和品尝诗歌的境界美。
2、学会经过频频朗读、联想一想象去置身诗境,经过意象联缀缘景明情。
重点难点教课要点经过学习本诗,认识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教课难点经过学习认识杜甫诗歌的境界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一样风格。
时序教课操作过程设计(要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 ,含课练、作业安排)一、知人论世唐朝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在四川呆不住了,就坐船顺长江东下,到处飘游到荆州也呆不下,又沿洞庭湖向南飘游,这时杜甫已 58岁,还不到60岁,但身体已虚弱不堪了。
右臂偏枯瘦,耳朵聋了,并且是老肺病。
他全家都住在小船上,飘泊不定。
到了岳阳,他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岳阳楼,放眼远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想不到转过年来的冬季,他就在水上的一条小船里溘然长逝,永久停止了歌唱。
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如何的感情呢?二、朗诵三、整体感知⒈请用理解晓畅的语言疏导文意。
以前听闻过洞庭湖的盛名,今日登上了岳阳城楼。
吴楚两地被洞庭湖分开在东南两方,日月星斗仿佛在洞庭湖上飘荡。
亲人朋友没有一个字的音信,年迈多病,孤身一人,只有一只船陪伴着自己。
关山以北依旧硝烟四起,倚着栏杆我不由潸然泪下,泪水奔腾。
⒉前两联和后两联所写内容有何不一样?前两联重视于写景状物,后两联重视于叙事抒怀。
四、课内研究⒈颔联写了哪些光景,写景状物有何特色?状写吴楚、乾坤、日月之景。
吴楚两地被广阔浩大的湖水切割于东南 ,苍莽的湖面上,日昼夜夜飘荡着大地长天。
颔联写洞庭湖浩大无际的澎湃气概,境界雄浑阔大,情景雄伟绚丽。
⒉颈联、尾联写了哪些事,抒发了如何的感触?由音信隔离的家事写到老病飘零的孤傲;由战乱未止的国事写到老泪纵横的悲伤;由个人不幸写到国家不幸——出身之悲与国家之忧两订交融。
由身家及至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崇高品行。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2、在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对比中,更深刻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
教学重点: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教学难点:在李、杜对比中,深刻体会杜诗的风格和杜的情怀。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
2、比较阅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洞庭湖上,一岳阳楼,古往今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
大家请跟我诵读这样的字句,一楼何奇?一楼不奇。
奇的是众文人的才华,众文人的情怀。
范仲淹曾在岳阳楼上感慨,那句话是?这就是范的情怀。
在中国历史上,像范这样忧国忧民的伟大人物是从不会寂寞的,就像我们今天即将学习的杜甫,也留下了千古佳作----《登岳阳楼》。
请听范读。
有这样一副对联,对二人作了如此比较。
提问。
后乐先忧,范希文差不多了解这个道义;昔闻今上,杜少陵才可以谈论诗歌。
范在杜后,但可见后人对杜的评价高。
《金玉诗话》有评:“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不知少陵心中吞几云梦也。
”杜甫此诗一出,后人不敢复写洞庭,究竟是什么原因,是杜甫绘景太妙,还是情怀感人至深?众多同样题材的诗词中,单单给了杜甫这么高的评价,这节课就让我们鉴赏一下杜甫这短短的五言律诗,看看妙在何处?二、吟诵1、全体背诵2、同学们首先获得的感受是什么?3、在这样的基调上再次吟诵,个人背诵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吟诵古诗要注意两点:(1)理性把握。
知人论世,走进诗人内心,感同身受。
想当时,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到岳阳,登上神往已久岳阳楼而望故乡。
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年老体衰。
面对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飘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悲伤感慨。
(2)感性表现。
《登岳阳楼》教学案例(高二选修)

从《登岳阳楼》看古诗意境(20分钟片段案例)(建瓯一中周文娟)同学们,刚才我们朗读背诵、整体感知了杜甫《登岳阳楼》,现在我们从这首诗的意境来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小组合作探究1描写诗中最有意蕴的诗句,100字左右,先组内交流,然后选出组内写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
参考示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矗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晨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阔大极了,壮美极了!小组合作探究2你用什么词来归纳本诗的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小组合作探究3说说下列诗句各营造了怎样的意境?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宁静、安谧、恬淡)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明净绚丽)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雄浑苍凉)4、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萧瑟苍茫、空阔高远)小组合作探究4教师提问:什么是意境?教师提问:你能举出古典诗歌中常见意境吗?请举出相关诗句。
(学生举例,教师补充)有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等,一般都两两相对。
要准确握意境,我们只有置身诗境,才能缘景明情。
学生举例略。
小组合作探究5我来练一练: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意境的理解。
听张立本女吟高适危冠广袖楚宫妆①,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②,清歌一曲③月如霜。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
②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
③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
参考答案: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
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阶低吟。
清冷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蛾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
结尾“月如霜”三字,以满目如霜的月色来烘托四周的沉寂,透露出少女吟罢之后心境的清冷和吟声给听者带来的莫名的惆怅,从而留下了无穷的韵味。
《登岳阳楼》教案【优秀7篇】

《登岳阳楼》教案【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登岳阳楼》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登岳阳楼》教案【优秀3篇】

《登岳阳楼》教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登岳阳楼》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登岳阳楼》创新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登岳阳楼》创新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胡红旗教材概述:《登岳阳楼》是诗人杜甫登楼望远,触景感怀之作。
这首诗表达的是忧国伤时之感和身世凄凉之叹。
首联写早闻洞庭湖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
颔联写洞庭的浩瀚无边,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全诗意境雄浑阔大,作者胸怀宽广深沉。
思路方法:本单元的鉴赏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为在本单元已经带领学生学过几篇课文,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要领,所以我借此篇作本单元最后的总结提升,将之与李白、孟浩然的同类诗歌进行比较赏析,让大家从同样的景观中涵泳不一样的情,从而突显杜甫诗歌崇高之美。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欣赏杜甫的《登岳阳楼》。
教学难点是感悟惟有博大的胸怀才能写出崇高的诗篇的要旨。
为了抓住重点,我采用问题引导法,通过问题预设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诗歌的内部。
为了突破难点我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在探究中去感受诗歌境界的高低。
三维目标:1、吟咏诗歌,从诵读中感受诗歌的美。
2、品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3、通过比较赏析,领略同类诗篇的境界高下。
4、在比较赏析中,培养学生爱国、关注现实的情怀。
一导语设计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初遇大赦的李白登上岳阳楼,雄壮的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限。
心胸也为之开阔。
此时,雁引愁去,好月来伴,更是心情舒畅。
再加上岳阳楼高,云雾缭绕,作者居于其间饮酒,正若天上人间一般,何其潇洒,何其飘逸啊!总结:李白——浪漫飘逸的岳阳楼二课文赏析(一)朗读诗歌(二)背景介绍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触景感怀之作。
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三)具体分析1、“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喜悦还是悲伤?对于此联表达的情感,自古有两种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缘景明情读诗歌
——《登岳阳楼》示例赏析
教师:牡丹江分局高中李爽
班级:高二23班时间:12月10日第一节课地点:一楼阶梯教室
【三位目标】
知识与技能:把握“缘景明情”的赏析手法,提高学生赏析写景诗歌的能力,了解相关诗歌的文学知识,把握诗人景物描写蕴含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介绍概念,根据诗歌赏析“诵读——理解——分析”的程序,学习“缘景明情”的赏析手法。
纵横比较方式巩固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学习是人的爱国情怀,消减学生赏析写景诗歌的畏难情绪。
【教学重点】以“缘景明情”法赏析例文中的情、景。
【教学难点】通过同一诗人同类作品,不同诗人同类作品的纵横比较,巩固练习,并增进对诗人品质的感知。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入:
一、概念解读
1、什么是“缘景明情”?
2、诗词中的情景关系是怎样变现的?
二、方法指津
1、指导方法:抓住“景物——形象——情感”
2、师生共同完成例文《登岳阳楼》的赏析
步骤:
a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学生反复读诗,说自己读诗轻重缓急的认识,互相交流。
教师根据虚实结合手法指导诵读。
(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
c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小组活动,完成问题:找写景诗句,归纳景物特点,人物形象,想象诗人形象,分析情感。
三、迁移训练
小组活动,纵横比较杜甫《登高》孟浩然《观洞庭湖》,完成表格回答问题。
四、考情透视:考诗歌鉴赏出题趋势与真题解析
小结
【作业】
用“缘景明情”的手法,对比分析《登岳阳楼》《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旅夜书怀》。
背诵《登岳阳楼》、《旅夜书怀》
【教后记】
*附表格:结合诗人经历、背景比较分析下面两首诗与《登岳阳楼》写景抒情方面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