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方文学的特色与推广

合集下载

东方文学史

东方文学史

东方文学史
中国东方文学史,历来都令人印象深刻。

脉络悠久、精彩纷呈,毫不虚言。

它凝聚了弘扬中国文化精髓和传递文学艺术之美的非凡使命,激发了智者品读其中的深刻智慧,触动了大众的心灵。

它的前世今生,把本立之年代展现给我们,彰显了无可取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东方文学史包含了以下几大时期:
1. 古代:中国古代的文学是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儒家文化,以诗歌和散
文为主,文学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

2. 中世纪: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文学时期,以诗歌、散文、书信、小说为主。

著名作家有苏轼、苏辙、欧阳修等。

3. 明朝:明代文学延续了宋代的遗产,也加入了社会思潮,以翰林派
为主。

著名作家有唐寅,蒲松龄等。

4. 清朝:清代开始普及书法,传统文学也得到了发展。

著名作家有曹
雪芹、纪晓岚等。

5. 现代:现代文学影响了政治,新的思潮开始流行,著名作家有茅盾、老舍等。

以上就是东方文学史的简介,它展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进步
及其影响。

东方文学详解

东方文学详解

梵天(创造神) 毗湿奴(护持神)
2、史诗时期文学
罗 摩 衍 那
3、古典时期文学
• 婆罗门教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 首陀罗迦的戏剧《小泥车》 • 迦梨陀婆的抒情长诗《云使》和诗剧《沙恭
达罗》
《沙恭达罗》 剧照——
中古日本文学(公元7世纪中叶——1867年
明治维新前)
• 中古日本文学分为四个时期:奈良时期、 平安时期、镰仓室町时期和江户时期。
• 1、奈良时期(公元710—794)《万叶集》 • 2、平安时期(公元794—1185)物语文学
《竹取物语》《伊势物语》《源氏物语》 • 3、镰仓室町时期(1186—1336) • 4、江户时期(1603—1867)
紫式部与《源氏物语》
一、情节结构
• 《源氏物语》是日本中古长篇写实小说。 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全书54回, 近百万字。可分为两大部分:前44回写源 氏极享荣华,伴随着感情纠葛的一生。这 是作品的中心内容。后10回写源氏之子薰 君(实为三公主和柏木大将的私生子)与宇治 山庄女子之间错综的爱情故事。小说历经4 代天皇、跨越70多个年头,登场人物数以 百计,仅主要人物就有几十人之多。
中古阿拉伯文学
• 蒙昧时期(475— 622):“悬诗”
• 伊斯兰时期(622— 750)
• 哈里发统治时期 (630—661): 《古兰经》
• 阿拔斯时期(750— 1258) :《一千零 一夜》 《卡里莱和 笛木乃》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 故事来源:一是波 斯和印度故事;二 是伊拉克,即以巴 格达为中心的阿拔 斯王朝时期流行的 故事;三是埃及麦 马立克王朝 (1250—1517)时 期流行的故事 。
情节结构
• 一、框架结构。出于艺术整体上的需要, 《一千零一夜》虚构了《国王山鲁亚尔及其 兄弟的故事》作为这部民间故事集的“楔 子”,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包孕结构。即框架 式结构,最早源于印度古代民间寓言故事集 《五卷书》所采用的“连串插入式”框架结 构。

简述中古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简述中古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简述中古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中古东方文学是指公元 5 世纪至 15 世纪的亚洲文学,其基本特征包括:
1. 宗教色彩浓厚:中古东方文学深受宗教影响,尤其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宗教教义、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元素。

2. 文学形式多样:中古东方文学形式多样,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

其中,诗歌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如印度的梵文诗歌、中国的唐诗宋词等。

3. 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中古东方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4. 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中古东方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成为了印度文学的经典之作,中国的四大名著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古东方文学是亚洲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东方文学

古代东方文学

第十二章古代东方文学第一节世界文学最早的发源地——古代东方文学概述东方上古文学中取得重大成就的有古埃及文学、巴比伦文学、希伯莱文学和印度文学。

埃及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前16世纪)的文学已相当繁荣,神话、诗歌、故事、箴言都有较高的成就。

此间的《亡灵书》,又叫“死人之书”是一部庞大的宗教性诗歌总集。

古埃及人十分重视尸体的保护和死后生活的指导,在纸草上写下许多诗歌,置于石棺和陵墓中,指导死者应对地下王国的各种磨难。

后人从金字塔和其他陵墓中的这些诗歌编辑成集,起名《亡灵书》。

它汇集了大量的经文、颂神诗、歌谣、神话、咒语等,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冥世观念,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书面文学作品。

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也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继承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创造的古代文明,形成了苏美尔——巴比伦文明。

他们用楔形文字记载了大量人民口头作品,以史诗和叙事文为主。

古巴比伦文学的杰出代表《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一部史诗,代表了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

史诗长达三千余行,用楔形文字记述在12块泥板上。

史史诗对西亚地区各民族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着对西方古代文学中的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等。

用希伯莱文写就的《旧约》,是古希伯莱民族的历史文献汇编和文学总集,是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箴言、诗歌、戏剧等汇集而成的犹太教的经典。

它广泛而形象地反映了希伯莱人从原始公社制到奴隶制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它不仅是希伯莱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第二节希伯莱文学的总集——《圣经·旧约》一、《旧约》概况《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大部分。

所谓“约”是“契约”或“誓约”的意思。

相传上帝与犹太人立过三次“约”:①与挪亚“立约”,让他躲避洪水浩劫;②与犹太人的祖先亚伯那罕“立约”,规定犹太人信奉耶和华为唯一的神;③与犹太英雄摩西“立约”,规定犹太教的“十戒”。

东方文学综述

东方文学综述

第四章 古代希伯来文学
一、希伯来文学史纲
(1)氏族社会的文学。 一是神话; 二是传说; 三是故事。 (2)王国时期的文学。 一是史传。 二是先知文学。 (3)沦亡时期的文学。诗歌代表作是抒情诗集《雅歌》,诗 剧《约伯记》揭示了人性恶是造成人生苦难和悲剧的根源, 流露出悲观主义和宿命主义的思想。
第三章 中古阿拉伯文学
一、中古阿拉伯文学的历史分期及主要成就 中古阿拉伯文学分为四个时期: ①蒙昧时期:主要成就是诗歌,有“格西特”“悬诗”,又 称“金诗”,被视为阿拉伯诗歌的典范。中古时期,阿拉伯 人每年都要在麦加举行诗会,评出的优秀诗作用金水写在布 上,悬挂于“克尔白”天房墙上,供人鉴赏,故称悬诗。代 表人物是盖斯。 ②伊斯兰时期:主要成就是散文,代表作是《古兰经》; ③阿巴斯王朝时期:是阿拉伯文学的繁荣时期,最高成就是 故事,代表作为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④外族统治时期:文学全面衰落,代表作有埃及诗人蒲绥里 的长诗《斗篷颂》。
二、希伯来文学的总体特征 (1)宗教性(2)民族性(3)悲剧性(4) 民间性(5)浪漫性 三、希伯来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1) “二希”传统 。 (2)东西方文学艺术的宝库。 (3)提供了世界性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 了各国语言的内涵和表现力。 (4)影响了伊斯兰文化艺术。
第五章 古代印度文学
第二章 中古日本文学
(1)奈良时期(710—793)。《古事记》《日本书
纪》文学。 (2)平安时期(794—1192)。贵族文学繁荣。 物语、日记、随笔是本阶段最有成就的领域。 (3)镰仓室町时期(1193—1602)。武士文学兴 起;町人文学后来居上——古典戏剧的两种形式: 能(脚本称谣曲)和狂言。因战乱而形成的隐逸文 学。 (4)江户时期(1603—1867)。市民文学取代武 士文学成为文坛主流。俳句、浮世草子(通俗艳情 小说)、净琉璃(木偶戏)、歌舞伎(歌舞剧)创 作繁荣。

中古东方文学.

中古东方文学.

• 物语分富于传奇色彩 的传奇物语和以和歌 为中心的歌物语两类。
《竹势物语》《伊势物
语》
《竹势物语》插图
镰仓、室町时期
• 武士文学 • “战记物语”的代表《平家物语》
日本中古战争小说的代表,描写战争 和历史发展的,不仅供人阅读,还能 说唱,所以流传很广。
• 古典戏剧主要是“能”和“狂言”。
“能”和“狂言”
第一节 概述
一. 中古东方社会及文化状况 二. 中古东方文学的特征 三. 中古东方文学发展概况
一.中古东方社会及文化状况
东方封建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由于东方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各 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也是不一致的。
东方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极不平衡。从总 体上看,亚非地区封建社会持续的时间较 欧洲长,欧洲封建社会从公元5至17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结束了,而亚非地区 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后期。
奈良时期
• 历史著作《古事记》 • 诗集《万叶集》、《怀风藻》 • 《万叶集》:
日本最早的和歌集
《万叶集》手稿
平安时期 (“摄关政治”)
•般都 是真实的,最早的是道纲母 的《蜻蛉日记》。
• 清少纳言是随笔的创始人, 她的《枕草子》是日本第一 部随笔体文学。
1.从社会心理上看 :
封建制度国家没有发生巨大的 政治文化变革,小农经济稳定
2.从思想文化上看:
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东方各 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 文明与精神文明财富
3.从文学发展来看:
东方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学从古 典时期的神话、史诗、传记中 汲取了大量的养料,并从民间 口头创作逐步转向文人创作。
“俳圣” 松尾芭蕉(1644—1694)
《七部集》
《七部集》影印

东方文学古代部分

东方文学古代部分

东方文学古代部分古代东方文学一、古代文学特征和概况二、《旧约》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艺术特色、价值地位三、迦梨陀娑和《沙恭达罗》古代东方文学:亚洲和非洲的文学多方面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末期至奴隶制社会时期的社会生活。

古代文学特征: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强烈的宗教色彩体裁丰富,源头多样。

古代东方文学概况古埃及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之一。

在诗歌和故事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其中《死亡灵》是古埃及最具代表性作品,是古埃及文学的汇编。

巴比伦文学与远古的苏美尔和阿卡德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代表作《吉尔伽美什》是已知的世界文学中最早最完整的英雄史诗,对两河流域文学影响很大。

希伯来文学总集《旧约》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收获。

古印度文学作品不仅反映社会生活比较广泛,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

其中如古代诗歌总集《吠陀》、民间故事集《五卷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以及迦梨陀娑的喜剧《沙恭达罗》等,都是光辉的成就。

古印度文学的三个时期 1.吠陀时期文学(公元前15世纪―― 前5世纪,雅利安祭司) “吠陀”的意思是“神的启示”或“神秘的知识” 婆罗门教的纲领:“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主要有颂诗、神话、咒语诗、传说等。

代表作《梨俱吠陀》和《阿达婆吠陀》2.史诗时期文学(公元前5世纪―公元后3、4世纪,苏多歌手) 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印度史诗:用古梵语写成的记载保存下来的原始口头史诗的一种文学样式。

3.古典时期文学(公元前后――12世纪,职业作家) 《五卷书》(婆罗门教寓言故事集) 首陀罗迦的《小泥车》迦梨陀娑的《云使》(抒情长诗)、《沙恭达罗》(诗剧) 文艺理论著作《舞论》(又译《戏剧学》)、《诗镜》和《诗庄严论》。

《旧约》一、历史背景“巴比伦之囚”事件―― “救世主”思想――犹太教经典《旧约》《旧约》不仅是犹太教经典,也是了解和研究希伯来民族历史和文学的宝贵文献资料。

论东方文学发展史

论东方文学发展史

论东方文学发展史摘要:东方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成为世界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

那么,东方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东方各族的审美文化特征又有哪些,这些独特的审美情趣在东方各国的具体表现又是怎样的呢?关键字:东方文学发展史审美文化特征一、东方文学的概念“东方”是个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人文地理概念,其范围西至塞浦路斯、土耳其和埃及,东到中国、朝鲜、日本,南达恒河、印度河流域各国及印度尼西亚诸岛,北抵太平洋西北部沿岸地区。

16、17世纪欧洲人开始系统的对亚洲和北非洲的一些文明古国的语言、文字、历史、宗教、艺术、风俗及其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东方学”。

东方文学即“亚非文学”,它包括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和汉文化体系,是表征整个东方文化精神的主要载体。

二、东方文学的发展史和世界其他文学一样,东方文学也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单一走向多元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东方文学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即上古东方文学、中古东方文学、近现代东方文。

现就其发展概述、特征和具体国家的表现作如下阐述。

(一)上古东方文学上古东方文明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属于黎明期,其范畴是一个包含众多不同种族、民族、国家、语言、哲学和宗教等因素在内的多元聚合体,它的时间跨度是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文明肇始,一直延续到公元2至8世纪东方诸国先后进入封建社会这一时期。

在这期间,既有适应于灌溉耕作的农业文明,又有在特殊地理环境下产生的游牧文明,这两种类型的文明互相传播、冲突与融合,逐渐催化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上古东方文学。

众多东方诸国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埃及、印度、巴比伦、希伯来和中国。

在东方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文化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神话是远古东方人对宇宙起源、万物生成发展以及主体自我认识的最初诠释,因此,最初的东方文学主要是由各种神话传说和相关的宗教文本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东方文学的特色与推广
东方文学在古代就有着自身的特色和魅力,其瑰丽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
现手法,使得东方文学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然而,在当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东方文学的推广面临着诸多困难。

本文将分析古代东方文学的特色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广东方文学。

一、古代东方文学的特色
1、内容丰富:古代东方文学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独具特色的神话传说、史诗、戏曲,也有涉及政治、军事、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各种文学作品。

从《道德经》到《西游记》,从《红楼梦》到《八仙得道》,古代东方文学涉及的面广,内容精深,丰富多彩。

2、文学形式丰富:古代东方文学在文学形式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如中国的
古诗、词、曲、文言小说,日本的和歌、俳句、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文学、传统音乐等等,这些形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

3、表现手法独特:古代东方文学的表现手法独特,不同于西方文学那种现实
主义的写作风格,东方文学更多地强调想象、形而上的表现、以及象征性的表达。

例如:中国古诗的意境、笔墨、韵律等方面都十分讲究,而日本的和歌则更注重意象和情感的表达。

二、推广古代东方文学的策略
1、与当代文化结合。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不同于古代,为
更好地推广东方文学,需要将东方文学与当代社会的文化联系起来。

比如,可以将古代东方文学的经典名篇改编成现代舞台剧、影视作品,这样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东方文学。

2、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东方文学发扬光大需要国际间的交流互鉴,因此需要
在其它国家地区设置东方文学交流中心,借助传统文化交流、出版、影视宣传、展览、学术外交等方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文化的互相借鉴和协调。

3、利用新媒体推广。

当下是新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可以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来推广古代东方文学。

比如,通过公众号、博客等平台发布古代东方文学经典名篇、史料和分析文章,以及相关文化活动信息,吸引更广泛的观众。

4、融入教育系统。

终极的推广方式就是让东方文学融入到教育系统中,从儿
童教育开始,逐步让东方文学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教育系统中,可以通过中外音乐、绘画、舞蹈、文学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古代东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其在学习古典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更容易接受和融入现代文化。

结论
古代东方文学以其独特的特色和优秀的艺术成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推广东方
文学需要与当代文化联系起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利用新媒体推广,以及融入教育系统等多种方式,这样才能使得东方文学在当代得到更好的发扬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