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纽扣博物馆导游词3篇
苏州博物馆导游词

苏州博物馆导游词【篇一:苏州博物馆参观感想】苏州博物馆新馆参观感想粉墙黛瓦,清新雅洁,古色古香,江南情怀。
这是苏州博物馆留给我的总体印象。
作为一名建筑系的学子,贝聿铭的封山之作是一直想要去参观的。
所以这篇感想的内容也多是设计建筑方面的。
贝聿铭,是一名建筑界多产的华裔建筑师,祖辈是苏州望族,童年时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里度过。
贝聿铭也是自己比较尊敬的建筑师之一,站在苏州博物馆中,一股浓厚的江南气味迎面而来,贝聿铭没有因为在国外生活了大半辈子而被现代主义风格所感染,反而更有一种现代与传统的融合的独特美感。
苏州博物馆新馆外观呈几何形,极具现代特征,但精妙之处在于从新馆任意空间的窗户向外看都会发现新馆的坡度与远处或更远处的苏州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几乎不差分毫。
在建筑结构方面,现代几何结构形成的坡顶隐含着苏州古建筑传统的斜坡屋顶的基本概念,三角形、正方形不断地繁衍和重构,西方古希腊罗马神庙的三角体立方体的构成、哥特式夸张的三角形、立体主义极简主义艺术的冷峻理性与苏州传统建筑潜在的三角形、围墙线形的运动以及建筑的方形空间交织在一起,东西方的图形自然转换。
见解、抽象、有力度,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并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转换。
新馆整个运用轻型钢架和混凝土构筑墙体,黑白相间的中国元素颜色与现代冷峻的建筑材料再加上随处可见的晶莹剔透的玻璃天窗。
空间既有围合感,又有通透感,折射出了一些禅宗文化、道教文化的深层信息。
因为去过很多的江南园林以及江南水乡,穿梭在苏州博物馆中,虽然是极具现代感的建筑,但是仍然可以感受到在水乡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的感觉。
新馆保留了苏州温和、清淡、俊秀的黑白基调,为了与周围的古建筑的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材料尽管都是新型建筑材料,但外墙和内墙都是以纯净的白色作为主色调,仅仅在空间转折处用灰色的线条来勾勒外形,同时深灰色石材的屋面与白墙相配,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色彩肌理相融合,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
苏州博物馆讲解词

附件二:全程讲解词开场白:大家好!欢迎前来苏州博物馆参观。
我是志愿者×××,今天由我为各位提供大概1个小时的免费讲解。
大家可以叫我××。
需要讲解的内容比较多,在这1个小时内,可能没有拍照和仔细浏览的时间,大家可以等讲解结束后回来继续参观。
结束语:我的讲解到此就结束了,大家可以继续参观,谢谢!(提示观众参观书画厅、特展厅、现代艺术厅、忠王府及休息)A苏州博物馆建筑A01建筑综述苏州博物馆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担纲设计,经过5年的论证、设计和建设于2006年10月落成开放,建筑总投资3.39亿人民币,占地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多平方米。
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路为主展区,东路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贝聿铭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采用了“不高不大不突出”,“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整个建筑空间不大,但结构巧妙、意境深远,恰如传统的苏州。
A02设计师简介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者贝聿铭是世界闻名的建筑大师。
他1917年出生于苏州的名门望族贝氏家族,17岁赴美攻读建筑,曾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设计奖9次及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里茨克建筑艺术奖。
他能够娴熟地运用几何造型和光线进行设计,“让光线来做设计”是他的名言,被称为“光线魔术师”。
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等都是他享誉盛名的设计作品。
A03中央大厅中央大厅是连接博物馆各个功能区的枢纽。
大厅的设计源于传统的坡顶形式,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绘画。
同时,玻璃材料的使用取代了传统的木料,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使得整个大厅明亮通透。
充分体现了贝聿铭“让光线做设计”的精髓。
A04西廊/东廊西廊是连接中央大厅和博物馆主展区的一条天窗廊道。
苏州博物馆西馆导游词300字

苏州博物馆西馆导游词300字
苏州博物馆西馆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博物馆西馆。
这里是苏州文化的新地标,矗立于美丽的金鸡湖畔,与东方之门遥相呼应。
走进西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大厅和精致的装修风格。
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展览,还有先进的科技互动设施,让您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深度体验苏州的历史文化。
馆内藏品丰富,涵盖了苏州从古至今的众多艺术品和历史遗迹。
您可以看到精美的瓷器、古老的书画、独特的工艺品,每一件都见证了苏州的繁荣与变迁。
此外,西馆还设有临时展厅和多功能厅,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讲座,让您在参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苏州文化的活力与魅力。
在这里,您可以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苏州的历史与文化。
希望您能在苏州博物馆西馆留下美好的回忆。
谢谢大家!
苏州博物馆西馆导游词(二)
欢迎大家来到苏州博物馆西馆,这里是苏州文化的新地标。
西馆以现代设计手法,巧妙融合了传统苏州园林的精髓,展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和谐统一。
一进入西馆,你会被开阔的视野和充满设计感的建筑所吸引。
馆内的展览区域分布合理,内容丰富多彩,从古代文物到现代艺术,无一不体现出苏州文化的深厚底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馆还设有互动体验区,让游客在参观的同时,能够亲身感受苏州文化的魅力。
无论是孩子们还是大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
此外,西馆的周边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无论是自驾还是乘坐公共交通,都能轻松到达。
在这里,你不仅能领略到苏州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享受到舒适便捷的参观体验。
感谢大家选择来苏州博物馆西馆参观,希望这里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江苏导游词苏州纽扣博物馆导游词3篇_096文档

2020江苏导游词苏州纽扣博物馆导游词3篇_096文档EDUCATION WORD江苏导游词苏州纽扣博物馆导游词3篇_096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纽扣博物馆的所在地原是一大户人家的住宅:薛宅。
此宅建于民国1920xx年,依街傍河,共两进深,与传统建筑相比,薛宅的建筑紧凑、结构简洁、厅堂明亮,是江南传统民居向现代建筑转型过程中的代表。
纽扣博物馆共有六个展厅,楼下是古代纽扣展览区、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展览区、中国结展示区,分别展示了中国古代的一系列代钩、我国第一代纽扣及各式各样的中国结,反映了中国纽扣从无到有,从繁到简,从精到粗的发展过程;楼上是近代纽扣展览区、现代纽扣展览区、纽扣应用区,展现了从宋朝到明清时期纽扣的飞跃性发展,并陈列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罕见的贝壳,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旗袍上见到的极具特色的“盘花扣”在这里也会有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制作过程,让参观者一解好心之心。
西塘是中国纽扣之乡,有纽扣生产企业近五百家,产量占全国生产交易的40%。
钮扣博物馆的开馆开创了中国钮扣史上崭新的一页,也为有着钮扣之乡的西塘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西塘,江南水乡六大名镇之一的西塘古镇,街道依河而建,民居傍水而筑,廊棚长长,古弄深深,小船悠悠,让我神往已久。
一个美好的夏日,我们一家坐在别有特色的三轮车上游览了整个西塘古镇。
“西塘古镇有“三多”:一是长廊多,二是弄堂多,三是桥多。
”“热情的导游”—三轮车夫一边在窄窄的弄堂里穿来穿去,一边为我们介绍着古镇的美丽。
车轮慢慢地在滚动,我们把一个个景点都转了一遍。
酒博物馆、木雕展、砖博物馆、纽扣博物馆。
苏州导游词(精选3篇)

苏州导游词(精选3篇)苏州导游词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以下是整理的苏州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州导游词1苏州是一座拥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能把苏州城与这天堂相比,可见这座城市的非凡魅力了。
其实早在春秋吴越时期,苏州就已经形成了城市的格局。
可是,在苏州民间却还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
那么,这条平江路与古城苏州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亲缘关系呢?我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来到这条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的老巷一探究竟。
说到平江路,在苏州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那可是相当的重要的啊。
一位在平江路上生活了七十多年的老阿姨告诉我,早在宋、元时期,这苏州府原本叫做平江府。
而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平江图》,就是800多年前苏州古城的城市地图。
所以啊,在地道的苏州人心目中,平江路才是老大,这苏州城啊只能算得上是老二。
走在平江路上,踏着一块块被苏州古老历史细细打磨的青石板,真不清楚这老街上的一砖一瓦到底留下了多少故事传奇,我真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啦。
最先来到的就是连接临顿路和平江路的悬桥巷。
悬桥巷本是条极为普通的小巷子,却因为与明朝万历年间的大宦官魏忠贤扯上了关系而被人们熟知。
根据《吴县志》的记载,悬桥巷本名叫做迎春巷、员桥巷。
后来,魏忠贤在巷内建了真馆,出于安全考虑修了座悬桥,小巷也就跟着更名为悬桥巷了。
别看这悬桥巷只是短短的一段,这巷子里的建筑几乎都是以明清时期为主的。
更值得称道的是,除了魏忠贤之外,悬桥巷的历史还与住在这里的另外几个名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先让我故弄一下玄虚,答案马上揭晓。
悬桥巷21号、23号、25号就是一代名医钱伯煊故居,25号门口悬挂的镏金招牌上赫然写着“钱宅”两个字。
有人说:“苏州状元、御医多”,也有人说:“吴人疗病多神异”,这些赞美之词都说明了“吴门医派”如同“吴门画派”一样誉满天下。
苏州导游词内容实用3份

苏州导游词内容实用3份苏州导游词内容 1各位贵宾,欢迎您来太湖,来到美丽的游客中心。
我是讲解员小X。
作为散客出游的第一站,我们游客中心起到了承前启后、连接内外的作用。
首先请各位来看一下,我们眼前的这幅就是吴中太湖旅游区的全景图。
请看一下,在我们右手的上方有一个logo,它就是__旅游业的标志——马超龙雀。
在logo的下方,还有五个A。
在今年的1月份,我们吴中太湖旅游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5A级的旅游景区,也成为了今年我们江苏省唯一一个入选国家5A的景区。
我们再来看一下,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五角星位置太湖游客中心了。
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旅游区包含了三大景区、八大__景点。
从我们游客中心出发,前往这三大景点可以说在距离上都是比较接近的。
在正上方看到的,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誉为“天下第一智慧山”的穹窿山景区了;在右手边看到的则是江苏最美的山村——旺山景区;在下边看到的是东山景区。
东山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里共有五个__景点,其中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雕花楼、紫金庵;__历史文化名村——陆巷古村;__湖滨私家园林——启园,以及在我们左手下方看到的国家级地质公园、江苏省最后一个通电的村落——三山岛!可以说,我们将这八大景点整合在一个大家庭内,不加砖瓦,不添围墙,为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为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是为一大创举!看完了全景图,各位贵宾,里边请。
我们游客中心今年6月正式对外试营业,它占地面积近120亩,总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共五层,达3.4万平方米,是我们华东地区最大的一个旅游集散中心。
太湖游客中心一层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现在打造成了一个商业区,二层是一个文化展示区,三层、四层为办公区域,五层则是餐厅和多功能会议厅。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游客中心大厅。
这里集合了三大功能于一体,分别有咨询服务、票务服务和导游服务。
在两侧LED的大屏上,左手边滚动的是吴中旅游三十四条经典旅游线路。
苏州博物馆导游词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10月建成,设计者便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具体在忠王府以西,东北街以北,齐门路以东和拙政园以南地块,占地面积约10750平方米.该地块被贝聿铭先生称为“圣地”,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
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是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座太平天国王府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
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苏州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其中忠王府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地面一层为主,局部二层;新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
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
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
苏州的景点介绍导游词(最新3篇)

苏州的景点介绍导游词(最新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州的景点介绍导游词(最新3篇)苏州的景点介绍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有鱼米之乡美称的苏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纽扣博物馆导游词3篇
纽扣博物馆,位于西塘西街上,共有六个展厅:古代纽扣展示区、近代纽扣展示区、现代纽扣展示区、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展示区、纽扣应用区、中国结展示区。
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苏州纽扣博物馆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苏州纽扣博物馆导游词范文1:
西塘是中国纽扣之乡,纽扣博物馆馆位于西街上,共有六个展厅:古代纽扣展示区、近代纽扣展示区、现代纽扣展示区、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展示区、纽扣应用区、中国结展示区。
贝壳钮扣是我国第一代的专业钮扣,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水乡西塘贝壳原料极为丰富。
过去衬衣上的小田扣就是用江南盛产的蚌壳做的,小小的衬衣田扣,要经过冲剪、磨光、打孔、漂白、整形,当时的钮扣生产机器大都用人力脚踏操作,完全是手工方式,是一种纯体力的劳动,在“纽扣博物馆”内专门有师傅现场演绎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
纽扣博物馆纽扣博物馆位于水乡古镇西塘西街中段的薛宅,这里原为一家杂货店,地处繁华的商业中心,前临街道后依河,为古镇典型的商住民居。
后遭大火而毁废,镇上薛氏在旧址重建。
因西塘是全国有名的纽扣之乡,近年有关部门将其辟为“纽扣博物馆”。
钮扣博物馆薛宅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据说薛宅的建造者为薛幼民,当年他买进这块“火烧白场”后建成现在的薛宅,为前店后宅的结构,总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
因其临街依河,从前街到后面的河只有30米左右,要在这样小的地方兴建像明清传统式样的纵深大宅显然不可能,故薛宅仅前后有两进,第一进为沿街店面为东三西一四开间,现东三间为大门,左右两边各有供应旅游纪念品和古玩的专柜。
楼上与底层一样,屋顶为人字形,但比一般的民居要高爽。
第二进是正厅,二进之间有一天井和墙门,这也是按传统结构的建造。
天井很小,左右两边的厢房也十分狭小,如同走廊一般,但都装长玻璃窗,采光
较为明亮。
正厅为三楹,上有“崇稷堂”额,按传统厅堂布设,后半部有长门拦阻,跨出门槛就是市河杨秀泾,还设有河埠可供船客上下。
正厅右侧是楼梯间和厨房等,结构十分紧凑。
由于主人受新文化思想的影响,薛宅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有三大特色点,第一是建筑紧凑,由于其地处西街与市河之间,受场地限制,建筑只有两进,但两进之间连接紧凑,加上两厢,从高处往下看,呈回字形走马楼式建筑。
第二是结构简洁,整个建筑的细部并无花俏的装饰,也不设陪弄,更没有雕梁画栋,非常朴素。
第三是厅堂明亮,由于正厅所有的窗上都配上了玻璃,窗上饰有简单的花形条格,看起来简洁明快。
因此,有人称薛宅是江南传统民居向现代建筑转型过程中的代表。
钮扣博物馆在纽扣博物馆里你不仅可以观赏古今中外的各式纽扣,游客还可以动手制作纽扣。
在二楼的作坊中,几位身着唐装的老妈妈在给游客演示唐装“盘扣”的制作过程,一条条布条在她们手中纠缠,不一会就挽出了一个漂亮的纽扣结,你有兴趣可以亲自动手学一下,如果学不会也没关系,买上几个盘扣回家再仔细研究,同时还可以作为西塘之行的特殊纪念品。
同样,在楼下还有一个用蚌壳做成衬衫纽扣的第一代手工作坊,两名老师傅用脚踏手磨方式现场操作,先从贝壳上冲出毛坯,再经过成形、打磨、压花、钻孔、抛光等多道工序制成,不一会,一颗晶莹透亮,闪烁着珍珠一样光泽的纽扣做成了,如你喜欢,作坊的老师傅还会将这些纽扣免费赠送给游客留做纪念。
“胸腹为君添异彩,容颜使妾日憔悴。
”这是纽扣博物馆正厅门口的一副对联。
通过对纽扣博物馆的参观,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纽扣文化,也会感受到古镇西塘丰厚的文化积淀。
苏州纽扣博物馆导游词范文2:
纽扣博物馆的所在地原是一大户人家的住宅:薛宅。
此宅建于民国1927年,依街傍河,共两进深,与传统建筑相比,薛宅的建筑紧凑、结构简洁、厅堂明亮,是江南传统民居向现代建筑转型过程中的代表。
纽扣博物馆共有六个展厅,楼下是古代纽扣展览区、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展览区、中国结展示区,分别展示了中国古代的一系列代钩、我国第一代纽扣及各式各样的中国结,反映了中国纽扣从无到有,从繁到简,从精到粗的发
展过程;楼上是近代纽扣展览区、现代纽扣展览区、纽扣应用区,展现了从宋朝到明清时期纽扣的飞跃性发展,并陈列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罕见的贝壳,最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旗袍上见到的极具特色的“盘花扣”在这里也会有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制作过程,让参观者一解好心之心。
西塘是中国纽扣之乡,有纽扣生产企业近五百家,产量占全国生产交易的40%。
钮扣博物馆的开馆开创了中国钮扣史上崭新的一页,也为有着钮扣之乡的西塘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苏州纽扣博物馆导游词范文3:
西塘,江南水乡六大名镇之一的西塘古镇,街道依河而建,民居傍水而筑,廊棚长长,古弄深深,小船悠悠,让我神往已久。
一个美好的夏日,我们一家坐在别有特色的三轮车上游览了整个西塘古镇。
“西塘古镇有“三多”:一是长廊多,二是弄堂多,三是桥多。
”“热情的导游”—三轮车夫一边在窄窄的弄堂里穿来穿去,一边为我们介绍着古镇的美丽。
车轮慢慢地在滚动,我们把一个个景点都转了一遍。
酒博物馆、木雕展、砖博物馆、纽扣博物馆。
让我们目不暇接。
历史悠久的古物、浓郁的生活气息、柳亚子等文人的墨宝。
令我们赞叹不已,古老的长廊、古朴的拱桥、小巧精致的倪宅。
使我们频频举起手中的相机留下美好的记忆。
我最喜欢的是“醉园”,那时天公作美下起了点点细雨,就象雨仙派她的弟子下凡来将小桥流水的醉园打扮得更加秀丽。
醉园里还有一位下刀如神的王亨老先生,他的画挂满醉园,是用木头刻出来并用墨印下来的,我选了一幅“秋月”,王老先生和我合了影,还帮我签了名呢!
在哗哗的大雨声中我们离开了西塘古镇,我在车中向三轮车夫伯伯连连挥手,美丽的西塘—我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