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是人的延伸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主要有:
1、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核心,强调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而非它所传递的内容。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者其他活动。
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她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
2、媒介是人的延伸:
媒介是人的感官能力的延伸或扩展。
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得综合的延伸。
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改变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反应方式。
3、“热媒介”和“冷媒介”:
媒介有冷热之分。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价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
“冷媒介”则相反,传递的信息少儿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
这个观点,在于说明媒介作用于人的形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不同。
4、“地球村”:
麦克卢汉1967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
是指随着广播、电视和其它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完整word版)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docx

(完整word版)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docx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正如尼采所言,既然理解能阻止行动,那么借助弄懂媒介——媒介使我们延伸,挑起我们里里外外的战争——我们就可以节制这场冲突的激烈程度。
”——继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马歇尔(赫伯特)麦克卢汉一、主要摘要:“艺术家的头脑在大家都认可的文化中对现实扭曲的暴露总是最敏感和机智。
”“媒介的魔力在人们接触媒介的瞬间就会产生,正如旋律的魔力在旋律的头几节就会拖放出来一样。
” “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外一种媒介。
”“任何一种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严肃的艺术家是仅有的能够在遭遇新技术时不受到伤害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认识感觉变化方面的专家。
”“印刷术以来的绝大多数技术和娱乐都是热的、分割的、排斥的。
但是到了电视时代,我们看见向冷价值的回归,向广泛、深度卷入和参与的回归。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任何一种新技术或新媒介的出现,都是人的一种新的器官的延伸。
报纸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和听觉的延伸,互联网是人的中枢神经和其他感官的延伸,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体我认为可以说是人的综合器官的延伸,因为手机综合了几乎所有大众媒介的功能,集视听读写于一体。
”“印刷术的同一性、连续性和线条原则,压倒了封建的、口耳相传文化的社会的纷繁复杂性。
” “因为每一种媒介同时又是一件强大的武器,它可以用来打垮别的媒介,也可以用来打垮别的群体。
”“古往今来的玩世不恭者,男人最痴情的,是反应他们自己形象的女人。
”“媒介即讯息’的意思是,一种全新的环境创造出来了。
这一新环境的‘内容’,是工业时代陈旧的机械化环境。
这一新环境对旧环境进行彻底的加工。
”“有一个例子是贝都因人骑着骆驼听半导体收音机的现象。
灌水般滚滚而来的观念使土著人面临灭顶之灾,没有任何的东西侵犯他们做好准备去对付汹涌而来的各种观念。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新版.docx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九月初的某天上午,老师把传播学这门课程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大概的布置了,其中一项就是读一本她推荐的一系列传播学著作之一并写一篇读书笔记。
恰巧当天中午我去了图书馆,便顺带找了找推荐书目,记得当时一共找到了五本,在思量了一番老师介绍书目时所说到一些作者生平、研究方向、学术圈声誉以及她个人的看法后,我挑出了这本《理解媒介》。
所谓不自知无畏,正是如此,我选了一本老师称之最难的,想看看有多难。
也就这样,我进入到了麦氏天马行空的思绪天地,开启了此次盲人摸象之旅。
翻开封页,我没有先看目录,直接跳到几位中译者的版序,有何道宽的,有特伦斯-戈登的,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里面提到的地球村、媒介即讯息等一系列媒介理论如何如何超前,如何如何对传播学、对社会有深远影响,而是何道宽说的这么一句话:“奇人怪杰,为人憎恨、为人不解,古今中外皆然。
”我当时不禁十分好奇,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一个奇才,究竟捣鼓出了什么样的想法让世人显示如此姿态。
于是,我就深吸一口气,仔细的从序目开始研读起来。
何为仔细研读,即为一字一词一句的搞清楚。
但事实哪里搞清楚了,单看一字一次一句,就这本而言,感觉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个道理直到传播学课上老师讲到麦克卢汉是提及正确的阅读方法时我才顿悟。
难怪,难怪一直有一种读天书的感觉。
在顿悟之前读这本书就是煎熬,讲真是这样的,那一段时间每天都在读它,但结果却是昨天看的今天忘,今天看的明天忘,现在看来,当时是完全没有找到麦氏的行文思路以及他的逻辑路线,他不像一般的作者,一部著作提出一个观点,就这一个观点进行前后的推理论证。
麦不是的,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多个观点,麦克卢汉还不能正儿八经地给人解释他的理论,这是可气的,但是最可气的是,他的观点来源完全是由他个人作为一名文学家写作时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多层面跳跃式的思维推理出并用高度抽象的哲学式语言阐述,所以,坦白说,虽然前期读这本书每天都有不少问题,但是现在返回去看就觉得那些问题都没有什么价值,问得非常无厘头,比如对某个词的理解,比如,莎士比亚的某句话在这里表达什么意思。
媒介人的延伸 名词解释

媒介人的延伸名词解释媒介人的延伸:探索媒介发展与人类交互的新形态媒介人的延伸是指通过技术与媒介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人类与媒介之间的互动关系得以拓展,进而推动了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媒介人的延伸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它既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方式,也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媒介人的延伸,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媒介的定义。
媒介可以指代任何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工具或技术,包括传统媒体如印刷媒体、广播和电视,以及现代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等。
媒介既是信息的传递渠道,又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影响因素。
在传统媒介时代,媒介人主要是指那些通过报纸、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和解读的专业人士,如记者、编辑和评论家。
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介人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任何一个正常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个人都能成为媒介人,通过上传、分享和评论信息来影响他人。
媒介人的延伸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信息传播和创造中。
通过社交媒体,个人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经历,并与他人互动交流。
这种延伸不仅扩大了信息的来源和内容,也促进了社会的民主化和信息的多样性。
个人的声音由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被束缚,媒介人的延伸让信息的传播更加平等和多元。
然而,媒介人的延伸也带来了挑战和问题。
信息的多样性和传播的快速性可能导致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问题。
同时,个人媒介人的观点和行为可能会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干扰或改变社会秩序。
此外,在媒介人的延伸中,个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媒介人的延伸还涉及到媒介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介人的延伸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平面和屏幕媒介。
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入一个全新的媒介环境,与数字化的信息进行互动;人工智能则通过智能个人助理和自动化机器人等形式,为个人提供定制化的信息和服务。
在这个时代,媒介人的延伸需要我们关注个人的媒介素养。
(完整版)理解媒介

原文解析
身体受到超强刺激的 压力时,中枢神经系 统就截除或隔离使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我截除”是解除中枢 神经系统压力的直接手段
不舒适的器官、感觉和机能,借以保护自己,因此发 明创造的刺激就构成加快速度和增加负担的压力。
轮子是脚的延伸
原文解析
“自我截除”是解除中枢神经系统压力的直接手段
书(P77)“病人带上
耳机,转动旋钮……因为中 枢神经系统要调动全身的 麻木反应去对付专门化刺 激的挑战”
生理上说,
人在正常使用 技术的情况下, 总是永远受到 技术的修改。 反过来,人又 不断寻求新的 方式去修改自 己的技术。
任何发明 和创造都 是人体的 延伸或” 自我截除”
社会层面,
社会经济的 发展,人们 的各种需要 使各种技术、 发明等应运 而生。战争 对技术的催 化作用。
原文解析
3、麻木 的原理
旧有媒介对感知的延伸形成一种压抑和削弱。
原
视觉
文 解
文字
延伸
析
口语
听觉
压抑和削弱
而电报这种电力形式和印刷术、转轮印刷机相交叉 便产生了现代的报纸;照片这种化学和光学反应过 程与机械杂交,就生成了电影。
“这些杂交形态的技术具有一种杂种的 活力和暴力。”
原
文 解 析
杂交的结果是:旧的媒介成为新媒介的内 容——而不是新媒介的前身,二者并非演 化或推进。这里,麦克卢汉总是强调摆脱
那耳客索斯的真正意 义——自我截除或自 我延伸,同时自我截 除不允许自我认识。
原文解析
任何发明和创造都是人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
书(P79)“我们观看使用或感知
任何技术形式的延伸时,必然接受 它……所以说,如果要使用技术就必 须为它服务,就必然要把我们自己的 延伸当做神祗或小型的宗教来信奉。”
理解媒介

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
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 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
理论
媒介即人的延伸,这是一个比喻,他所谈的“媒介”, 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媒体”,或者“大众媒体”。
“媒介” 媒介”
一切延伸人类器 官的工具、技术 和活动都可能被 当作媒介来研究。
这在书本的第二部分很好地体现 了:麦克卢汉列举了26种媒介,服 装、印刷品、汽车、游戏、武器等 等,这些媒介在出现后,的确在很大 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 人们价值观念和信仰,改变了传统 的媒介形态或者说对媒介的认知。
发泄
我们常常利用受控条件下 的运动和游戏去创造人为 和情景,亦抗衡实际生活 中的刺激和压力。
原文解析
身体受到超强刺激的 压力时,中枢神经系 统就截除或隔离使人 “自我截除”是解除中枢 神经系统压力的直接手段
不舒适的器官、感觉和机能,借以保护自己,因此发 明创造的刺激就构成加快速度和增加负担的压力。
原 文 解 析
杂交的结果是:旧的媒介成为新媒介的内 容——而不是新媒介的前身,二者并非演 化或推进。这里,麦克卢汉总是强调摆脱 “后视镜”思维,即认为汽车是速度更快 的马,电灯是功率更大的蜡烛。
原 文 解 析
书(P83) :语言媒介和生产媒介一样塑 造社会发展的进程,这个思想是对马克思勒·波洛的12个短篇 中,她的手法大大超过她通常的水准,她 使古典的主题适应类似的现代主题,借以 把探案小说的形式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度。
书(P90) :麦克卢汉说:阿嘉莎·克克
韩剧《49日》
原 文 解 析
智贤变成灵魂遇见的时间使者,而这个“时 间使者”类似与我们《新白娘子传奇》中的 “黑白无常”的角色,“灵魂附体”则想到 各类聊斋志异中狐仙附体之类的故事,这部 现代的韩剧沿用了韩剧一如既往的3角恋、 韩剧中韩国绿化极好,及其舒适整洁的环境, 引领潮流的韩国服饰加上“灵魂附身”“时 间使者”这些中国民间的狐仙鬼怪之类的传 说使其拥有极好的收视率,列韩国同时段第 一名。充分体现媒介杂交的力量。
麦克卢汉

三、媒介是人的延伸 身体受到超强刺激的压力时,中枢神经系 统就截除或隔离使人不舒服的器官、感觉或机 能。发明创造的刺激就引起了人类对感官功能 的麻木和阻塞。 任何技术的都是人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 (铁路、相机、电脑)这种和 电脑打字) 自从印刷术发明以来,人体器官功能相继 实现机械化。这样的社会经验太猛烈、刺激性 太强,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无法承受这样的经验, 这样就延伸出了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模式——电 力技术——一种拼死的、自杀性的自我截除。
印刷文化为何是热的 印刷文化的载体是拼音字母。拼音字母具 有音、形、义相分离的特点,呈现出线性结构, 使用拼音字母的文化以线性序列的方式,将各 种经验分解为整齐划一的单位,以更快更好地 应用这些经验和知识。这是西方人能驾驭自然 和人的秘密。 这种文化特点延伸到了它的社会结构和社 会心理效应中。印刷文化使人在行动时压抑情 感和情绪,只行动不反应,不卷入其间。拼音 字母使部落人摆脱了和社群、团体、家族的一 切情绪和情感,从部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 靠视觉组织行为的文明个体,但人的整体经验 被分割、分离了。 (课堂上看其他的书的同学的阅读反应)
麦克卢汉的“热媒介”包括电影、 广播、照片、书籍、报刊等等,“冷媒 介”则包括电视、电话、漫画、谈话等。
部落社会是冷的,部落生活完整统 一,不可分割。机械时代是热的,热媒 介的高强度或高清晰度使生活中产生专 门化和分割性。专门化的工业技术使部 落化的生活遭到了分割,产生了非部落 化的影响。工业社会是部门割据的、机 械的、由中心向边缘的单向模式。电力 时代是冷的,电力技术具有整体、统一 的性质。工业化时代产生的专门化和分 割性在遭遇电力时代时,必须重新发现 口头文化的整体、统一性,才能对付电 力时代的挑战,电力技术技术带来重新 部落化的结果。
2022读《理解媒介--媒介即人的延伸》有感2100字

读《理解媒介--媒介即人的延伸》有感闲暇时间,我开始阅读《理解媒介--媒介即人的延伸》这本书籍,它是作者马歇尔·麦克卢汉便是通过这本《理解媒介--媒介即人的延伸》而声名鹊起。
麦克卢汉在对传播的研究中进行了独特的探索,他试图从艺术的角度来解释媒体本身,而不是用实证的方式来得出结论。
在这种艺术的探索中,麦克卢汉得出了那个后来震惊世人的结论:“媒介就是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这本书中马歇尔·麦克卢汉用了七章的内容,来向我们提出了著名的三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冷热媒介”,这三论贯穿全书,意图颠覆以前的所有传播理论,而建立一个新的理论王国;在他眼里,媒介作为人体的延伸在强化人体感官功能的同时,也同样意味着截除。
尽管媒介强化了我们某个感官的能力,成为代替性的工具,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身体原来那部分的功能会随之退化而感到麻痹。
在作者看来把“截除”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用于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用来缓解媒介对人体造成的压力。
当它发生时,中枢神经系统会对受影响的区域进行隔离或麻醉,通过这种自我保护式的麻痹使人意识不到所发生的事情和媒介对于我们的影响。
“自我截除是中枢神经系统解压的直接手段。
很容易用它来说明传播媒介的起源,从言语到电脑的起源都可以用它来说明。
”如果用麦克卢汉的观点,看待当今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行为习惯,人们对新兴的媒介技术的依赖,也正是自我截除的后果。
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中,生长着各式各样的应用,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欲望,可以说,每个服务的背后都是欲望的延伸,这些延伸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环境,“美团”是惰性的延伸,代替双手双腿完成日常生活;“抖音”是好奇的延伸,不断提升着我们对于新奇体验的阈值;我们常在朋友圈发表评论,朋友圈何尝不是表达的延伸。
延伸又使我们麻木,当媒介技术对我们产生超强的刺激时,我们为了远离这种刺激带来的不舒适感会采取自我截除的措施,从而导致了自我的麻木与无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是人的延伸
1. 引言
媒介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信息传播和沟通
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媒介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延伸,使得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获取和分享知识、观点和情感。
本文将重点探讨媒介作为人的延伸的概念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2. 媒介作为人的延伸的概念
媒介虽然物质上是由各种设备和技术构成,但它的本质是
人们使用媒介来扩展和增强自身的能力和活动。
媒介作为人的延伸,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达的方式和速度,并使人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思考。
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3. 媒介对社会的影响
3.1 信息传播的加速
媒介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从古代的文字,到印刷术的发明,再到现代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媒介的进化
不断带来新的传播方式和渠道。
人们可以更快地了解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更迅速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3.2 形成全球化视角
媒介的全球化使得人们能够与世界各地的人建立联系和交流。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人们可以不受地理限制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了解其他文化和价值观。
这种全球化的视角促进了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3 拓宽思维和创造力
媒介的延伸使得人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通过媒介,人们可以与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观点进行对话和交流,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
同时,媒介也为人们提供了创造的平台,让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变成现实。
4. 媒介对个人的影响
4.1 提供学习和教育机会
媒介作为人的延伸,为个人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教育机会。
通过阅读书籍、观看教育节目、参与在线学习等方式,人们可以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4.2 影响社交和人际关系
媒介的发展对社交和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可
以通过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联系,跨越时空的限制。
然而,过度依赖媒介也可能导致面对面的交流减少,对人际关系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4.3 增强个人的表达能力
媒介的延伸使得个人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增强。
通过博客、
社交媒体和视频分享平台,人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观点,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这种自由和开放的表达环境激发了个人的创造力和激情。
5. 结论
媒介作为人的延伸,不仅改变了社会的组织方式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对个人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媒介的进化将继续带动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进步,然而我们也应当警惕媒介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地发挥媒介在思维和交流方面的优势,提升自身的精神和文化素质。
将媒介作为人的延伸,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