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朗诵原文
七子之歌澳门诗朗诵稿

七子之歌澳门诗朗诵稿1、精品文库七子之歌澳门朗诵词女:思念,源于扎根在这片土地男:思念,发自内心的那份渴求女:爱,超越民族,跨过河流男:情,那一份份黄土,一份份乡愁。
女:有人说,这是剪不断的思绪。
弄不清的忧愁男:有人说,那是思不断的情啊,期盼又上心头。
女:那屈辱的三百年,我最爱的母亲,即使梦里也不曾把您忘怀男:三百年不变的,是那淡淡的乡愁女:三百年念念不忘的,是回家的渴求。
男:回来了,带来了游子渴望回家的感情女:回来了,带走了属于祖国母亲的那一份念念的黄土,那份乡愁当兵的人女:也许历史的兵书里,找不到你们的名字。
男:也许变革的洪流中,没记下你们的军功。
女: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只有湖光松影边关月,印证你们的无悔人生。
2、:你们用坚守与奉献,换取边关安宁;女:你们用青春与热血,化解湖畔坚冰。
男:我不知道应该怎样讲述军人的使命与国旗的神圣女: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军人的崇高与国家的庄重男:军人的敬礼总是如此严肃与生动,表达着同一意境齐:祖国在我心中青春舞曲女:青春是什么,男:青春是什么,齐:青春是什么,四季老人说,时间老人说,生命老人说,是盛开的花朵,是燃烧的红烛,在漫漫时光长河,是碧草的颜色,刚点燃时很长,是它精神饱满,是复苏万物的可是瞬间就会斗志昂扬地唱生机勃勃,滴泪短缩。
奋斗之歌,跳吧跳吧女:假如你不够快乐走向生命的原野也不要把眉头深锁让风儿熨平前额人生本来短暂女:那纯洁的白云托着我们的欢乐,为什么还要栽培苦。
3、涩男:那静静的湖水倒映我们红红的脸庞。
男:打开尘封的门窗齐:欢聚的伙伴,在风中起舞,就这样跳跃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醉人的阳光欢迎下载精品文库歌唱祖国男:我热爱我的祖国风调雨顺江河奔涌一路高歌山岳巍峨男:我爱你南国的果香女:我赞美我的祖国女:我爱你北疆的飘雪风景秀丽齐:我爱你朝气蓬勃我美丽的祖国,男:我歌唱我的祖国女:我爱你东海的碧波绿阴成行男:我爱你西陲的绿色幅原辽阔齐:我爱你女:我祝福我的祖国我伟大的祖国,国歌男:从远古的大唐,用诗人的眼光把你打量,你就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男:他用四渡赤水的谋略,令无数个国家都把你敬仰。
七子之歌朗诵原文

七子之歌朗诵原文七子之歌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著名的七种声调规律。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以其独特而美妙的音调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诗词、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中。
七子之歌的朗诵原文如下:青,以青天为颜色,表达宁静、平和、清新的意象。
在音乐中,它代表着旋律中的高亢激昂之声。
绿,以翠绿的竹子为颜色,象征生机、活力、勃发的意义。
在音乐中,它指代一种轻快、欢快的音调。
黄,以金色的太阳为颜色,寓意光明、温暖、普照的含义。
在音乐中,黄代表着较为庄重、沉稳的音调。
白,以洁白的雪花为颜色,意味纯洁、无暇、无邪的形象。
在音乐中,白有一种高昂、清亮的音质。
赤,以红色的太阳为颜色,象征热情、活力、光明的意义。
在音乐中,赤用以表达激情、豪情的音调。
喜,以欢乐、快乐的心情为意思。
在音乐中,喜代表欢快、明快、活泼的音调。
悲,以悲伤、忧愁的情感为含义。
在音乐中,悲表达悲伤、凄凉、哀怨的音调。
七子之歌中的每个字代表一个特定的音调,具体表达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情感和意象。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七子之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形式中,尤其在音乐、诗词和戏曲中得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诗词创作中,七子之歌为诗人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音调选择,帮助诗人表达出各种情感和意象。
诗人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音调,将诗词中的情感、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
在音乐创作中,七子之歌的音调规律也被广泛运用。
作曲家可以根据七子之歌的不同音调特点,创作出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
七子之歌的音调特点也为音乐表演提供了指导,能够帮助演奏者准确把握乐曲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在戏曲中,七子之歌被用来表达戏曲角色的不同情感和性格特点。
演员通过运用不同的音调,塑造自己扮演的角色,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总的来说,七子之歌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声调规律。
它通过丰富多彩的音调特点,帮助诗人、音乐家和演员表达情感、描绘景物,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指导。
七子之歌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展示了古代中国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七子之歌诗歌原文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创作的一组诗歌,共七篇,分别是关于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和大连)的。
以下是七子之歌的全文:1.《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2.《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的孤儿,飘零在海外的荒岛。
守着那海角的夜色,遥望着大陆的灯火。
任那暴风雨来得更猛,我们紧紧抱着那信念的灯。
等待着,等待着母亲的召唤,我们要回来,回到母亲的怀抱。
3.《七子之歌香港》:香港,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香港!母亲!我要回来,母亲!4.《七子之歌九龙》:九龙,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九龙!母亲!我要回来,母亲!5.《七子之歌威海卫》:威海卫,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威海卫!母亲!我要回来,母亲!6.《七子之歌广州湾》:广州湾,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广州湾!母亲!我要回来,母亲!7.《七子之歌旅大》:旅大,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旅大!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以上就是《七子之歌》的全文,这组诗歌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分裂之痛和对七个被割让和租借城市的思念之情。
五年级上册七子之歌节选

五年级上册七子之歌节选【原文】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背景知识】1. 创作背景。
2. 时代意义。
【诗歌赏析】1. 澳门篇。
- 情感表达。
- 在写澳门的这部分诗中,诗人通过“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这一深情的反问句,开篇就强调了澳门与祖国母亲的天然联系。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表达出澳门对祖国母亲深深的思念。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澳门虽然被侵略者占领,但澳门人民的心始终向着祖国,体现了对祖国母亲的忠贞。
最后“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直抒胸臆,将澳门渴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情感推向高潮。
- 修辞手法。
-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澳门比作孩子,把祖国比作母亲,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澳门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2. 香港篇。
- 情感表达。
-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诗人把香港比作守夜的黄豹,既写出了香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又表达出香港作为祖国领土一部分的忠诚。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形象地描绘出英国侵略者对香港的掠夺和剥削,“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则表达出香港在被侵略时的痛苦以及对祖国母亲保护的渴望,“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同样表达出香港回归祖国的急切愿望。
- 修辞手法。
- 同样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香港以人的情感和形象,使读者更能深切地感受到香港被侵略的悲惨境遇以及对祖国母亲的眷恋之情。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是中国著名学者闻一 七子之歌》 多于1925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 多于1925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 一组诗,全文共七首。
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 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李海鹰在澳门回归之际为闻一多的一 首【七子之歌-澳门】配曲,写成现在这一 首曲【七子之歌-澳门】。
节奏练习
上
课 了 !
让我们来唱一 次上节课的内容!
七 子
闻一多
之
歌
——澳门
1.仔细聆听这首歌的情感是怎么样的? 2.从歌曲听到了什么?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qiǎng)褓(bǎo) 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lǔ)去的是我的肉 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 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分组演唱!
谢
谢!
《七子之歌》

近80年以前,诗人就以“独白”的口吻 写下了“七子之歌”,迫切企盼回到祖国怀 抱的殷殷情怀。诗人有清醒和明智的预见。 如今,“六子”都已回到祖国怀抱,台湾和 祖国大陆的统一终将会实现。
课后作业
写出你读《七子之歌》的感想
Hale Waihona Puke 何为“Macau”(妈港)?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的妈阁庙前侵入我国领土。 侵略者误将妈阁庙的闽南方言当作当地地名。
“Macau”是闽南方言“妈阁庙”的葡萄牙语译音。
读准字音
• qiǎng bǎo lǔ mèi què 襁 褓 掳去 梦 寐 凤 阙 • níng dàn zhī gāo háo táo • 狞 恶 啖着 脂膏 号啕 yīn yūn 氤氲
•
•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 • “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 的一把铁锁”广州湾(今广东省湛江市)被租让给法国。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 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 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 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 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走进作者
闻一多:我国现代杰出 的爱国学者和诗人。湖北浠 水人。他自幼便树立了坚定 的爱国主义思想,写过多部 爱国诗篇,如《发现》、 《一句话》、《七子之歌》 等。1922年留学美国,归国 后曾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 任教。1943年投身于反独裁、 争民主、反内战的斗争。 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读这两则诗篇, 想一想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每一首诗都是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手法写 成的。 2、每一首诗的结束句都是“母亲!我要回来, 母亲!”他们都是流落在外的游子,都渴望回 到母亲的怀抱。“我要回来”是他们共同的心 声。
小学语文知识集锦—闻一多之《七子之歌》

小学语文知识集锦—闻一多之《七子之歌》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1842年8月,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代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年,中,通译为耶?澳门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香港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九龙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蹴蹋,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这篇组诗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
其序辞中Alsace-Lorraine通译为洛林地区,位于法国东部浮士山脚下,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凡尔塞和约》后归还。
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
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
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广州湾
东海和广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威海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子之歌朗诵原文
《七子之歌》是《诗经》中的一篇,共计七段,每段两句,共十四句。
以下是其原文:
崔嵬瞻瞻,彼岸见兮。
君子兰蕙,何以不佩?
江有汜,之子归兮。
不我敬亡,不我信兮。
载翼鸠,佩紫方兮。
君子于此,游游翩翩兮。
赤芾草草,白芷有余。
四时之景,亦不露矣。
六月食采,橘柚方茂。
女子有行,远游不忘家。
壤德載耳,厯世稷宁。
渐其无人,终不废兴。
皎如日星,昭如城隅。
士有公心,何不兴去!
注:
1. 崔嵬:高山。
2. 兰蕙:指名贵的兰花和香气浓郁的荷花。
3. 汜:水的旁边。
4. 鸠、紫方:君子的佩饰。
5. 赤芾、白芷:道士的服饰。
6. 壤德、厯世稷:指首领有德行,治理良好的国家。
7. 昭: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