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新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广东省高考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
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
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
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2.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H 2为氧化性气体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C.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D.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U 23592与U 23892互为同位素3. 广东一直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馆藏文物是其历史见证。
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4. 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Ca 2+,Mg 2+和SO 42-,所用试剂包括BaCl 2以及A.Na 2CO 3、NaOH 、HClB.Na 2CO 3、HCl 、KOHC.K2CO3、HNO3,NaOHD.Na2CO3、NaOH、HNO35. 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u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H2SO4的酸性B.a处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C.b或c处褪色,均说明SO2具有漂白性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H2O生成6. 劳动开创未来。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7. 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丁>戊>乙B非金属性:戊>丁>丙C.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8. 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
2023年广东省新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17.化学反应常伴随热效应。某些反应(如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其数值Q可通过量热装置测量反应前后体系温度变化,用公式 计算获得。
(1)盐酸浓度的测定:移取 待测液,加入指示剂,用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溶液 。
①上述滴定操作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
A. B. C. D.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化学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中华家园,衣食住行皆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千家万户通光纤,光纤的主要材质为 B.乡村公路铺沥青,沥青属于天然无机材料
C.美容扮靓迎佳节,化妆品中的甘油难溶于水D.均衡膳食助健康,主食中的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
4.182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了 喷泉实验。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高山流水觅知音”。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A.九霄环佩木古琴
B.裴李岗文化骨笛
C.商朝后期陶埙
D.曾侯乙青铜编钟
A.AB.BC.CD.D
2022广东高考试卷化学部分详细解析

2022广东高考试卷化学部分详细解析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差不多上高分子化合物C.自行车钢架生锈要紧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有用和新潮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Fe2+、Al3+、ClO—、Cl—B.K+、Cu2+、OH、NOC.NH4+、Na+、Br—、SO42—D.Mg2+、H+、SiO32—、SO42—解析:A.Fe2+和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有硅酸沉淀生成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已烷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与SO32—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解析:A:两者密度都比水小,均发生萃取,溴水层褪色。
B.两者都有沉淀生成。
C.两者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且引入CO2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 2制备NH3解析:A有单质O2生成。
B有单质Al生成。
C有单质H2和N2反应1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4g CH4含n A个C—H共价键B .1 mol Fe 与足量稀HNO 3反应,转移个2n A 个电子C .1L 0.1 mol/L NaHCO 3溶液中含有0.1n A 个HCO —D .常温常压下,22.4L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含有2n A 个O 原子解析:B 应该是转移3 n A 个电子。
2022年广东省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1 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共44 分。
第1~10 小题,每小题2 分;第11~16 小题,每小题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今年五一假期,人文考古游持续成为热点。
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寓意和极高的学术价值。
下列国宝级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选A B C D项文物名铸客大铜鼎河姆渡出土陶灶兽首玛瑙杯角形玉杯称2.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粤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3.“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采回月壤。
腾飞中国离不开化学,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和煤油等化学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油是可再生能源B.H2 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C.火星陨石中的20 Ne 质量数为20D.月壤中的3 He 与地球上的3H 互为同位素4.化学创造美好生活。
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的是()选项生产活动A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鲜膜B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C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D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化学原理聚乙烯燃烧生成CO 和H O2 2Br -可被氧化、Mg 2+可被还原氢氟酸可与SiO 反应2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腐蚀5.昆虫信息素是昆虫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人工合成信息素可用于诱捕害虫、测报虫情等。
一种信息素的分子结构简式如图 1 所示,关于该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烷烃B.可发生水解反应C.可发生加聚反应D.具有一定的挥发性6.劳动成就梦想。
2023年广东高考化学真题+答案详解

2023年广东高考化学真题+答案详解(真题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
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高山流水觅知音”。
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九霄环佩木古琴.裴李岗文化骨笛.商朝后期陶埙D .曾侯乙青铜编钟 A. AB. BC. CD. D2. 科教兴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舟六号”为中国空间站送去推进剂Xe 气,Xe 是第IA 族元素B. 火星全球影像彩图显示了火星表土颜色,表土中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 创造了可控核聚变运行纪录的“人造太阳”,其原料中的2H 与3H 互为同位素 D. “深地一号”为进军万米深度提供核心装备,制造钻头用的金刚石为金属晶体 3. 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中华家园,衣食住行皆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千家万户通光纤,光纤的主要材质为SiB. 乡村公路铺沥青,沥青属于天然无机材料C. 美容扮靓迎佳节,化妆品中的甘油难溶于水D. 均衡膳食助健康,主食中的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 4. 182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了3NH 喷泉实验。
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图1:喷泉实验B. 图2:干燥3NHC. 图3:收集3NHD. 图4:制备3NH5. 化学处处呈现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舞台上干冰升华时,共价键断裂 B. 饱和4CuSO 溶液可析出无水蓝色晶体C. 苯分子的正六边形结构,单双键交替呈现完美对称D. 晨雾中的光束如梦如幻,是丁达尔效应带来的美景6. 负载有Pt 和Ag 的活性炭,可选择性去除-C1实现废酸的纯化,其工作原理如图。
2022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22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解析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Mn55Fe56Pt195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
下列关于ABC20921083Bi和83Bi都含有83个中子20921083Bi和83Bi互为同位素20921083Bi和83B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20921083Bi和83Bi分别含有126和12720983Bi和21083Bi的说法正确的是D个质子[命题意图]:考查同位素概念和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难度,易。
[解题思路]:20983Bi和21083Bi互为同位素,质子数相同,电子数同,中子数不同。
答案:B2..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A酸碱指示剂BpH计C精密pH试纸D广泛pH试纸[命题意图]:考查化学常用试剂和用品。
难度,易。
[解题思路]:化学实验常识问题,识记。
答案:B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8gO3气体含有6.02某1023个O3分子B常温常压下,4.6gNO2气体含有1.81某1023个NO2分子-+C0.5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3.01某1023个Cu2D标准状况下,33.6LH2O含有9.03某1023个H2O分子[命题意图]:考查物质的量基本计划,阿伏加德罗常数,高考热点之一,难度,中。
[解题思路]:解题时要注意回忆概念、分析原理注意运算公式的适用范围。
B选项4.6gNO2气体中理论上含有1molNO2分子,约6.02某1023个NO2分子,由于2NO2N2O4,+故应小于6.02某1023个,具体多少无法计算。
C选项中要考虑Cu2的水解,也无法确定其数目,D选项标准状况下H2O冰水混合物,不能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来计算。
答案:A4.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2022年新高考广东化学高考真题(解析版)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烃类
C. 中含有 个电子
D. 被还原生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淀粉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多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得到葡萄糖,故A正确;
B.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但含有O元素,不是烃类,属于烃的衍生物,故B错误;
【详解】A.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原则,则原子半径:丁>戊>乙,故A正确;
B.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戊>丁>丙,故B正确;
C.甲的氢化物可能为氨气,可能为甲烷、乙烷等,若是氨气,则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若是甲烷、乙烷等,则遇氯化氢不反应,没有白烟生成,故C错误;
B.a处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原因是SO2溶于水生成了酸,可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
C.b处品红溶液褪色,其原因是SO2具有漂白性,而c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原因是SO2和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体现出还原性,故C错误;
D.实验过程中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其成分为无水CuSO4,而非蓝色的CuSO4·5H2O,其原因是浓硫酸体现出吸水性,将反应生成的H2O吸收,故D错误;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考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D.铜镀金钟座是铜和金等制得而成,其中不含硅酸盐,故D项不符合题意;
2024年新高考广东卷化学高考真题含参考答案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广东卷)化学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Fe 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4分。
第1-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
下列与龙有关的历史文物中,主要材质为有机高分子的是A B C D红山玉龙婆金铁芯铜龙云龙纹丝绸云龙纹瓷瓶A. AB. BC. CD. D2. “极地破冰”“太空养鱼”等彰显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雪龙2”号破冰船极地科考:破冰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B. 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成功建造:天然气液化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化学键C. 嫦娥六号的运载火箭助推器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燃烧时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 神舟十八号乘组带着水和斑马鱼进入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水的电子式为3. 嘀嗒嘀嗒,时间都去哪儿了!计时器的发展史铭刻着化学的贡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制作日晷圆盘的石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 机械表中由钼钴镍铬等元素组成的发条,其材质属于合金C. 基于石英晶体振荡特性计时的石英表,其中石英的成分为SiCD. 目前“北京时间”授时以铯原子钟为基准,13555Cs的质子数为554. 我国饮食注重营养均衡,讲究“色香味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烹饪糖醋排骨用蔗糖炒出焦糖色,蔗糖属于二糖B. 新鲜榨得的花生油具有独特油香,油脂属于芳香烃C. 凉拌黄瓜加醋使其具有可口酸味,食醋中含有极性分子D. 端午时节用棕叶将糯米包裹成形,糯米中的淀粉可水解5.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浮式生产储御油装置“海葵一号”将在珠江口盆地海域使用,其钢铁外壳镶嵌了锌块,以利用电化学原理延缓外壳的腐蚀。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钢铁外壳为负极 B. 镶嵌锌块可永久使用 C. 该法为外加电流法D. 锌发生反应:-2+Zn-2e Zn =6. 提纯2.0g 苯甲酸粗品(含少量NaCl 和泥沙)的过程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考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
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
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
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汉字载体选项A.兽骨B.青铜器C.纸张D.液晶显示屏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2H为氧化性气体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C.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D.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21592U与23892U互为同位素3.广东一直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馆藏文物是其历史见证。
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文物选项A .南宋鎏金饰品B .蒜头纹银盒C .广彩瓷咖啡杯D .铜镀金钟座4.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Ca Mg 、和4SO ,所用试剂包括2BaCl 以及( ) A .23Na CO NaOH HCl 、、 B .23Na CO HCl KOH 、、 C .233K CO HNO NaOH 、、 D .233Na CO NaOH HNO 、、5.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1(a~d 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Cu 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24H SO 的酸性B .a 处变红,说明2SO 是酸性氧化物C .b 或c 处褪色,均说明2SO 具有漂白性D .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2H O 生成6.劳动开创未来。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 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23Na CO 可与酸反应B 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熟石灰具有碱性C 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铁与2H O 高温下会反应 D技术人员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丁>戊>乙B .非金属性:戊>丁>丙C .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D .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8.实验室用2MnO 和浓盐酸反应生成2Cl 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
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9.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碳循环研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淀粉是多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B .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烃类C .1mol CO 中含有246.0210⨯个电子 D .222.4L CO 被还原生成1mol CO10.以熔融盐为电解液,以含Cu Mg 、和Si 等的铝合金废料为阳极进行电解,实现Al 的再生。
该过程中( ) A .阴极发生的反应为2Mg 2eMg -- B .阴极上Al 被氧化C .在电解槽底部产生含Cu 的阳极泥D .阳极和阴极的质量变化相等 11.为检验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钢铁防腐的效果,将镀层有破损的镀锌铁片放入酸化的3% NaCl 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取溶液分别实验,能说明铁片没有被腐蚀的是( ) A .加入3AgNO 溶液产生沉淀 B .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无蓝色出现C .加入KSCN 溶液无红色出现D .加入()36K Fe CN ⎡⎤⎣⎦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 12.陈述Ⅰ和Ⅱ均正确但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陈述ⅡA用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2SiO 可制作光导纤维B 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Br -可被氧化,2Mg +可被还原C 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4CCl 溶液褪色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D3FeCl 水解可生成()3Fe OH 胶体3FeCl 可用作净水剂13.恒容密闭容器中,)(422BaSO s 4H g BaS s 4H O g ++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 )如图4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0∆<HB .a 为()2H O n 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 .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D .向平衡体系中加入42BaSO H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14.下列关于Na 的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碱转化为酸式盐:2332OH 2H CO HCO 2H O -+--+++B .碱转化为两种盐:222OH Cl ClO Cl H O ---+++C .过氧化物转化为碱: 22222O 2H O4OH O --++↑D .盐转化为另一种盐: 2323Na SiO 2HH SiO 2Na +++↓+15.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I 、Ⅱ对反应X 2Y →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 随反应时间t 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5,则( )A .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B .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C .a 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 的浓度随t 的变化D .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 内,()11X 1.0mol L min v --=⋅⋅16.科学家基于2Cl 易溶于4CCl 的性质,发展了一种无需离子交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可作储能设备(如图6)。
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2432433NaTi PO 2Na 2e Na Ti P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充电时电极b 是阴极B .放电时NaCl 溶液的pH 减小C .放电时NaCl 溶液的浓度增大D .每生成21mol Cl ,电极a 质量理论上增加23g二、非选择题:共56分。
第17~19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2分。
17.(14分)食醋是烹饪美食的调味品,有效成分主要为醋酸(用HAc 表示)。
HAc 的应用与其电离平衡密切相关。
25℃时,HAc 的5 4.76a 1.751010K --=⨯=。
(1)配制1250mL 0.1mol L -⋅的HAc 溶液,需15mol L HAc -⋅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mL 。
(2)下列关于250mL 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
(3)某小组研究25℃下HAc 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提出假设 稀释HAc 溶液或改变Ac -浓度,HAc 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 用浓度均为1mol 0.1L -⋅的HAc 和NaAc 溶液,按下表配制总体积相同的系列溶液;测定pH ,记录数据。
序号 ()HAc L /m V ()NaAc /mL V ()2H O /mL V ()()NaAc :HAc n n pHⅠ 40.00 / / 0 2.86 Ⅱ4.00/36.003.36… Ⅶ 4.00 a b 3∶4 4.53 Ⅷ4.004.0032.001∶14.65①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a =_______,b =________。
②由实验Ⅰ和Ⅱ可知,稀释HAc 溶液,电离平衡________(填”正”或”逆”)向移动;结合表中数据,给出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实验Ⅱ~VIII 可知,增大Ac -浓度,HAc 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实验结论 假设成立。
(4)小组分析上表数据发现:随着()()NaAc HAc n n 的增加,()+H c 的值逐渐接近HAc 的a K 。
查阅资料获悉:一定条件下,按()()NaAc 1HAc n n =配制的溶液中,()+H c 的值等于HAc 的a K 。
对比数据发现,实验VIII 中pH 4.65=与资料数据 4.76a 10K -=存在一定差异;推测可能由物质浓度准确程度不够引起,故先准确测定HAc 溶液的浓度再验证。
(ⅰ)移取20.00mLHAc 溶液,加入2滴酚酞溶液,用10.1000mol L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体积为22.08mL ,则该HAc 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1mol L -⋅。
在答题卡虚线框......中,画出上述过程的滴定曲线示意图并标注滴定终点。
(ⅱ)用上述HAc 溶液和10.1000mol L NaOH -⋅溶液,配制等物质的量的HAc 与混合溶液,测定pH ,结果与资料数据相符。
(5)小组进一步提出:如果只有浓度均约为10.1mol L -⋅的HAc 和NaOH 溶液,如何准确测定HAc 的a K ?小组同学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请完成下表中Ⅱ的内容。
Ⅰ 移取20.00mLHAc 溶液,用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 溶液1V mL Ⅱ_________,测得溶液的pH 为4.76(6)根据a K 可以判断弱酸的酸性强弱。
写出一种无机弱酸及其用途_________。
18.(14分)稀土()包括镧、钇等元素,是高科技发展的关键支撑。
我国南方特有的稀土矿可用离子交换法处理,一种从该类矿(含铁、铝等元素)中提取稀土的工艺如下:已知:月桂酸()1123C H COOH 熔点为44C ︒;月桂酸和()11233C H COO RE 均难溶于水。
该工艺条件下,稀土离子保持3+价不变;()11232C H COO Mg 的8sp 1.810K -=⨯;3Al(OH)开始溶解时的pH 为8.8;有关金属离子沉淀的相关pH 见下表。
离子 2Mg +3Fe +3Al +3RE +开始沉淀时的pH8.81.53.66.2~7.4NaAc RE沉淀完全时的pH/ 3.2 4.7/(1)“氧化调pH ”中,化合价有变化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