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治进展

合集下载

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

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
10 4
V 12 N . o. 1 o 2
Ae o p c d cn r s a e Me ii e
F b2 1 e O 0
伊 立 替 康 治 疗 复 发 性 晚 期 卵 巢 癌
黄 乔 陈 华 2 许新华 薛 峰 鲍 丹 戴德 兰 , , , , ,
宜 昌 4 30 ; .宜 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瘤医院) 湖北 400 2 肿 , 宜昌 4 3o ) 4 0o
A src 0 jc v :oivsgt te fcc n x i fr o cn C T一1 ) r ai t wt c rn d btat bet eT etaeh f ay dt it o i t a ( P i n i e i a o cy In e 1 f t ns i r ur ga— op e he i
i g txct a ea e irh a a d n u rp n a T ee w s n e t u i g t e te t n . n l so s T e r gme n ii w s d ly d d ar e n e t e i. h r a o d ah d rn h r ame t Co cu i n : h e i n o y o CP 一1 s e c co sa d tlr b efr a v n e v ra a c r T i f a iu oe a l o d a c d o a n c n e . 1 b n i
1 对 象 与 方法 11 对象 . 选 择 20 0 3—0 20 5~ 0 8—0 5收 治 的 3 O例 卵 巢
(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 院肿瘤科 ,湖北 1
摘要
目的 : 观察 国产伊 立替康单 药治疗复发性 晚期 卵巢癌的近期 疗效和不 良反 应。方法 : 对晚期 卵巢癌

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展

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展

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展研究问题与背景: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处于较高水平。

由于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疾病进展到晚期时才被确诊,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卵巢癌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方法:1. 收集患者样本:从医院中寻找已确诊卵巢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集其血液样本和组织样本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

2. 生物标志物的筛选: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大量的基因表达数据中筛选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此过程可以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来提高筛选的准确性。

3. 实验验证:使用定量PCR技术或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筛选出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实验验证,确定其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表现。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生物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评估其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表现。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在本研究中,共收集了100例确诊为卵巢癌患者的血液样本和组织样本。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了10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中包括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等。

通过实验验证,确定了其中2个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在卵巢癌早期有显著变化。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生物标志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了85%和92%。

此外,将这些生物标志物与传统的临床指标进行组合分析,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结论与讨论: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筛选出了2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潜在候选标记物。

将这些标志物与临床指标结合,可以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帮助患者更早地进行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然而,本研究仅仅是初步的实验研究,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进行验证,并结合临床数据进行进一步探究。

此外,对于筛选出的生物标志物的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卵巢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对于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卵巢癌的诊治进展

卵巢癌的诊治进展
o u t c o me a n d r e c u r r e n c e . T h e n o r ma t i v e a n d t h o r o u g h n e s s o f t h e i n i t i l a s u r g e r y f o r o v a ia r n c nc a e r a r e c it r i c a l t o t h e p r o p e r s u r g e y r a n d c h e mo t h e r a p y .E a r l y o v a ia r n c a n c e r s h o u l d c o n d u c t a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s t a g i n g o p e r a t i o n .W h e n
j i l i n 1 3 0 0 3 1, P . R.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o f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 h a s b e e n r e l i e d o n t h e c l a s s i c l a t u m o r m a r k e r c a n c e r a n t i g e n
4( HE 4 )a n d p r o t e o m i c s b e c o me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f o r mo n i t o i r n g o v a r i n a c a n c e r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 t r e a t m e n t , c l i n i c a l

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观察庞慧;李春艳;程晓趁【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capecitabine in monotherapy of advanced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27 patients with advanced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 received capecitabine as 2500 mg/m2 by 2 times/d for 14 d, followed by 7 d of rest. The treatment repeated every 21 d until progression of disease, for 6 courses at most. Results There were 11 cases with partial remission, 10 cases with stable disease and 6 cases with progressive diseas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40.7%, tumor control rate was 77.8%, and median time to tumor progression (mTTP) was 7.8 months. Adverse reactions included 5 cases withⅠ~Ⅱdegree of hand-foot syndrome, with occurrence rate as 18.5%, 6 cases withⅠ~Ⅱdegree of myelosuppression, with occurrence rate as 22.2%, 2 cases withⅠdegree of diarrhea, with occurrence rate as 7.4%, and 2 cases withⅠdegree of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with occurrence rate as 7.4%.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capecitabine in monotherapy of advanced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 can provide high control group with mild adverse reactions,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单药对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36例的疗效观察

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36例的疗效观察

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36例的疗效观察逯华;陈日新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08(30)7
【摘要】卵巢上皮癌是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妇科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位,诊断时70%左右的病例已为晚期,即使初治有效,最终仍有70%-80%的病人复发。

卵巢癌一旦复发,中位生存期仅为2.8年,
【总页数】2页(P1059-1060)
【作者】逯华;陈日新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柳州
市,545001;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柳州
市,54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1
【相关文献】
1.多西他赛联合卡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对比研究 [J], 胡钧文;田源
2.多西他赛联合卡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J], 胡远强;张永波;王华;邹立勇;熊刚;陈泽奎;郭念;秦玉娥
3.卡铂联合多西他赛及吉西他滨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分析 [J], 周凤珍;周霞平
4.多西他赛联合卡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J], 杜文升;王光慧
5.紫杉醇联合顺铂与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 周惠人; 张雅欣; 李玉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卵巢癌手术后一个月复发该怎么办

卵巢癌手术后一个月复发该怎么办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

手术是治疗卵巢癌常用的方法,可以直接切除肿块,短期内控制病情,但手术治疗并不彻底,有的患者在术后一个月就出现了复发的情况,给患者身心再次造成伤害,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能会威胁患者生命,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那卵巢癌手术后一个月复发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讲,卵巢癌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的几率不大,如果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满足再次手术的条件,可以进行局部的切除,但术后应及时进行巩固治疗,通过放化疗杀死残存的癌细胞,稳定病情,并联合中医药的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

如果患者体质较弱,难以耐受手术治疗,可以采用放化疗。

放疗可以抑杀局部的病灶,化疗可以抑制远处转移的肿瘤细胞,二者联合使用能够更全面的杀死癌细胞,短期效果显著,但放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生存时间。

针对放化疗的副作用,有的患者会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减轻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使治疗顺利完成,并提高放化疗的疗效,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另外对于不能或者不愿手术、放化疗的患者,可以选择中医保守治疗。

中医治疗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从患者的整体出发,通过调理患者全身气血、阴阳、脏腑,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对抗平衡,有助于达到控制肿瘤不再继续生长的目的,稳定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对于卵巢癌患者来说,在确诊病情后要及时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维护身体的元气,增强抵抗力,才有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预防病情的恶化,袁希福祖辈中,出过很多有名的中医,如曾多次奉召进京,为皇亲国戚医病,因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被同治、光绪皇帝先后颁发圣旨,诰封为“奉直大夫”的袁积德。

由于出身中医世家,耳濡目染让袁希福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医书,并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为从事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治现状

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治现状

点, 能探 测 到 直 径 0 5 m 的 最 小 病 变 。 .c
14 二 次剖腹探 查 术( . 简称 “ 二探 术 ” 二 探 术是 目前 评 )
估 盆 腹 腔 内有 无 复 发 癌 灶 的 最 准 确 的 方 法 。但 此 方 法 创 伤
性较大 , 临床上早已被无创伤 的血清 C 15监测联 合影像学 A2 的检查结果所 替代 。近来 随着微创技术 的发展 , 腹腔镜 技术
行姑 息治疗 , 眼于减 轻症状 , 长生存 期 , 着 延 改善 生活质 量 ,
提高 生存 率 川 。
2 1 治疗时机 的选择 复发性 卵巢癌 何时开始 治疗 比较恰 .
当 , 前 尚 无 一 致 意 见 , 照 大 不 列 颠 医 学 研 究 委 员 会 目 遵 ( V 5 和 欧 洲 癌 症 治 疗 和研 究 组 织 ( O T 5 9 5 在 欧 洲 O 0) E R C 55 )
查等。
2 复发 性 卵巢癌 的治 疗
卵巢癌术 后经 铂类 及紫 杉类 为主 的一线 药物 治疗 后复
发 , 愈 的 可 能 性 极 小 , 疗 的 目 的 是 根 据 个 体 化 的 原 则 进 治 治
12 血 清 C 15测定 . A2
C 15是 目前最敏感的卵巢 癌标志 A2
物之 一 。 8 % ~8 % 的卵 巢 癌 患 者 初 次 诊 断 时 伴 血 清 约 0 5 C 15水平升高 , A2 在这 部分 患者 中 , A 2 C 15水 平 的改变 与疾 病 的消长有关 , 大多数学 者认 为连续检测血清 C 15水平可 A2 以准确地预测 卵巢癌 的复 发 , 敏感性 在 9 % 一9 % , 其 o 5 阳性 预测值 近 10 0 % j 。可比临床发 现病灶早 3— 9个月 。 13 影像 学检查 . 超声是 一项 非侵人性经济适 用的检查方

卵巢癌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卵巢癌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卵巢癌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及进展【关键词】卵巢癌;诊断;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 r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9-0147-03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子宫颈癌、子宫体癌。

早期症状隐匿,常在症状出现之前已经出现腹腔转移,60%~70%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

死亡率一直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1]。

据统计,ⅰ~ⅱ期卵巢癌患者经过手术及化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80%~95%,而ⅲ~ⅳ期仅为20%~30%[2]。

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卵巢癌在提高卵巢癌患者生存率上显得极其重要。

近年来,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将最大限度地改善卵巢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但是目前晚期卵巢癌患者长期生存率仍不超过20%。

因此及时总结卵巢癌的诊断、治疗现状及进展是很有必要的,现总结如下。

1 卵巢癌的诊断方法1.1 高危因素1.1.1 年龄我国卵巢上皮性癌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美国63岁);生殖细胞癌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其中无性细胞癌在20岁以下,恶性畸胎瘤在14~21岁;各类低分化癌多见于老年。

1.1.2 家族史有家族遗传倾向。

第一代(母亲,姐妹)较第二代(祖母,阿姨)发病危险性高。

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与三个遗传性癌综合征有关: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boc),遗传性位点特异性卵巢癌综合征(hssoc)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综合征(hnpcc)[3]。

其中第一种最常见,发生卵巢癌的可能性为50%。

1.1.3 月经初潮年龄小易患卵巢癌,14岁较18岁后初潮者发病危险性高4倍。

与绝经年龄无明显关系。

1.1.4 婚姻与生育未婚与未育者较已婚与已育者发病率高;生育次数少者较生育次数多者发病率高。

口服避孕药和哺乳可减少发病危险性。

输卵管结扎或子宫切除并保留卵巢者发病危险性低。

使用促生育药者发病危险性高。

1.2 肿瘤标志物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异常往往早于影像学异常,故对无临床相关症状的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测定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治进展标签:复发性卵巢癌;诊治;进展卵巢癌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病死率之首。

75%的卵巢癌发现时已为晚期,5年存活率为15%~30%。

卵巢癌患者虽经减灭术及化疗,但仍有85%的患者会出现复发,因此对复发性卵巢癌(Recurrent ovarian cancer)的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1复发性卵巢癌的分型目前,国际上广义的复发性卵巢癌分为复发和未控,美国妇科肿瘤学组(GOG)建议分为四型,①化疗敏感型:对初期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达到临床缓解,在停止化疗后6个月以上复发;②化疗耐药型:对初期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达到临床缓解,但停止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③持续性卵巢癌:对初期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有反应或明显反应,但进一步检查有残余病灶,如二次探查术阳性;④难治性卵巢癌:对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无效,包括治疗中病情稳定或进展。

2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断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制订的复发性卵巢癌的诊治规范(建议)中认为,卵巢癌复发的迹象和证据包括:①肿瘤标志物升高;②出现胸腹腔积液;③身体检查发现肿块;④影像学检查发现肿块;⑤发生不明原因肠梗阻。

以上各项只要存在1项,即可考虑复发性卵巢癌,出现2项肿瘤复发的可能性更大。

大约70%的卵巢癌患者血CA125水平在临床复发前4~6个月升高。

多数学者认为CA125诊断复发的敏感性为85.0%,特异性为91.3%,阳性预测值为94.8%,阴性预测值为77.8 %左右,假性预测值为2.0%以下。

复发性卵巢癌多发生于术后3年内,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临床期别、病理类型、残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肿瘤相关抗原CA125高低、不规则治疗和耐药、腹腔积液细胞学、肿瘤家族史、淋巴转移阳性率等。

其复发部位是多处复发,可出现在盆腔或阴道其他部位、腹膜后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肝、脾、胰、胃结肠韧带、残存大网膜、膈、肠道等腹腔脏器以及胸膜、肺等部位,以盆腹腔和淋巴结多见。

3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3.1二次细胞减灭术二次细胞减灭术的应用尚存在争议,反对者认为二次细胞减灭术对此类患者多难以治愈,复发后平均存活期短(12~24个月);难度高、并发症多;患者常有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代偿能力差,将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化疗的及时应用。

因此,目前认为二次细胞减灭术的选用应有一定的手术指征[1]。

二次细胞减灭术的应用与卵巢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

复发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细胞肿瘤,其二次细胞减灭术后化疗常取得满意效果,复发性交界性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癌二次细胞减灭术后亦可获得较好疗效。

3.1.1二次细胞减灭术的应用目的:①争取全部或大部分切除复发的局部癌灶,为减轻肿瘤负荷、进一步化疗创造条件;②延长患者存活期,改善症状,提高存活质量;③利于选择术后化疗药物,术中区癌瘤行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chemosensitivety test)为术后选择化疗药物提供依据[2] 。

3.1.2二次细胞减灭术的适应证:①首次治疗后间期较长的有症状的复发癌患者,即属于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型间期6个月或12个月以上,但此种提法不统一;②单一复发病灶或局部复发并有可能切除的病灶;③复发症状如疼痛、肠道症状在术后有望获得显著缓解,并可延长存活期的患者;④全身状况良好、能承受手术,并有充分思想准备的患者。

3.1.3二次细胞减灭术的禁忌证:①不可能切除的复发病灶,手术风险太大或切除后并发症多者以首选化疗为宜;②癌性肠梗阻对化疗不敏感者,因患者全身状况差,实行手术有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③在首次手术后一线化疗期间的复发癌,二次缩瘤效果常不满意,即使再次手术可能改善预后,也宜首先寻找有效的二线化疗而不宜首选二次细胞减灭术。

3.1.4二次细胞减灭术的预后因素:二次细胞减灭术后残存癌灶的大小、首次治疗后距复发间隔时间、二次细胞减灭术术前挽救性化疗的应用等均影响其预后。

3.2化疗复发性卵巢癌化疗方案的选择及制定应根据患者既往治疗的反应性、完全缓解持续的时间和治疗方案本身的毒副反应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同时应该了解初次手术的情况、有无先期治疗、术后化疗方案、化疗途径、疗效与毒副反应等。

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是影响后继化疗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无铂类药物治疗间隔期已经成为影响再次化疗疗效和化疗方案选择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无铂类药物治疗间隔期超过2年的患者,给予铂类+紫杉醇联合化疗,反应率可达84%~94%。

但随着疗程的增加,治疗间歇或无铂类药物治疗间隔期有逐渐缩短的趋势,且铂类药物的累积毒性影响后继治疗。

无铂类药物治疗间隔期界于6个月和2年之间的,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他二线化疗药物单剂或与铂类+紫杉醇的配伍方案。

铂类药物耐药者对再次铂类药物治疗的反应率低于20%。

虽然部分患者仍对铂类药物敏感,但累计的肾毒性或骨髓功能障碍极大影响了铂类药物的再次使用。

选用其他药物化疗,延长无铂类药物治疗间隔期可使铂类药物敏感性得到部分恢复。

复发性卵巢癌化疗时机一般认为是出现影像学可见病灶时给予化疗。

多数学者认为对单纯CA125增高即给予化疗持否定态度,研究显示CA125阳性预测值非100%,且从血清CA125增高到出现影像学可见病灶可能需要4~6个月或3~9个月的时间,少数人可达1~2年。

但对持续的CA125增高并排除非癌性因素所致者有考虑化疗的必要。

复发性卵巢癌药物及化疗方案:①对铂类药物敏感者仍首选铂类药物化疗。

有研究表明,对采用顺铂为基础的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12个月以后复发的患者随机分组进行紫杉醇或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PAC)方案化疗,结果PAC方案与单用紫杉醇相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也有文献报道,对肾功能无损害的铂类药物敏感患者,采用递增剂量的顺铂加口服足叶乙苷治疗,其疗效也可达60%。

近期有学者研究采用吉西他宾+卡铂[吉西他宾1 000 mg/m2,第1,8天给药;卡铂曲线下面积(AUC)=4,第1天给药,第28天重复1次,共6个疗程]和低剂量紫杉醇+卡铂周疗(紫杉醇60 mg/m2,卡铂AUC=4,每周给药,连续3周给药,休息3周后重复)治疗铂类药物敏感型患者,有效率分别达62.5%和84.2%。

②对铂类药物耐药的患者选择的药物主要有紫杉醇、拓扑替康、足叶乙苷、脂质体阿霉素、吉西他宾、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和长春瑞宾等。

拓扑替康与铂类及紫杉醇无交叉耐药性。

对铂类及紫杉醇耐药患者,其治疗反应率达14%~48%,病情稳定的达48%。

也有报道,对铂类及紫杉醇耐药患者使用脂质体阿霉素或拓扑替康疗效相同,但脂质体阿霉素副反应小,有较高的成本-效益比。

一项研究表明,脂质体阿霉素治疗铂类耐药或抵抗的卵巢癌,总反应率达23.1%,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11.6周,在疾病稳定的患者中,中位疾病无进展期25.7周[3]。

另有报道脂质体阿霉素与吉西他宾合用总反应率达3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5.8个月[4]。

在卵巢癌治疗中,奥沙利铂单药或与其他化疗药合用的临床实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奥沙利铂+多西紫杉醇+吉西他宾的有效率达57%。

用奥沙利铂+紫杉醇+顺铂进行化疗的患者中反应率达86%[5]。

也有学者采用持续性拓扑替康腹腔给药,加口服足叶乙苷(拓扑替康1 mg/ m2,第1~15天腹腔灌注,足叶乙苷100 mg,第6~9天口服,28 d重复一疗程)和吉西他宾+紫杉醇(吉西他宾1 000 mg/m2,第1,8,15天静点,紫杉醇80 mg/m2,第1天静点)治疗,疗效可达38%和40%。

有报道,单用紫杉醇周疗(80 mg/m2)治疗铂类和紫杉醇耐药的卵巢癌,反应率达20.9% [6]。

3.3生物学治疗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包括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卵巢癌生物学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治疗模式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传统手术治疗和化疗的有力补充。

3.3.1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将正常基因或治疗基因通过分子生物工程手段转入或转染癌细胞DNA系统中,通过对致癌基因的抑制或缺陷基因的修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前有关卵巢癌基因治疗的研究主要有优化放化疗的效果、转移多药抗性免疫基因治疗增强宿主抗药免疫、恢复抗癌基因功能、封闭癌基因的表达等。

主要有如下方面:①p53基因治疗。

p53为重要的抑癌基因,p53基因突变可致细胞生长失控,卵巢癌有50%以上存在p53基因突变。

实验研究证实,向p53基因突变卵巢癌细胞导入野生型p53基因可使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7]。

②自杀基因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的胸腺嘧啶激酶(HSV-TK)基因治疗又称药物敏感基因治疗,是将微生物来源的前药酶基因导入肿瘤靶细胞中,其表达产物将无毒的药物前体转化为有毒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从而杀死靶细胞。

研究表明,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腹腔内给予HSV-TK基因联合更昔洛韦(GCV)、阿昔洛韦(ACV)、伐昔洛韦(VCV)和拓扑替康治疗可以使肿瘤体积缩小[8]。

③BRCA1基因治疗。

BRCA1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部分卵巢癌患者BRCA1基因缺失。

研究表明转染BRCA1基因可抑制卵巢癌肿瘤生长[9]。

④反义基因治疗。

反义核酸又称“基因封条”,利用反义技术封闭,可刺激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表达,可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复发性卵巢癌的基因治疗已进行了Ⅰ~Ⅱ期临床试验,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靶基因转染效率不高、基因表达率低、缺乏靶向性、有一定副反应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3.3.2免疫治疗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各种免疫治疗不断出现,目前研究已涉及肿瘤疫苗、细胞因子、各种抗体及淋巴细胞等多种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

其中细胞因子和过继性体外致敏淋巴细胞治疗对微小残余病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免疫治疗分为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

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抗原治疗。

用于主动免疫治疗肿瘤细胞的疫苗有两类,即完整细胞疫苗和以抗原为基础的疫苗。

前者如:经各种方式处理或修饰、灭活的自体肿瘤细胞;后者如:肿瘤特异性抗原疫苗和DNA疫苗等。

卵巢肿瘤疫苗HER2/neu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抗原,Ⅰ期临床试验中HER2/neu肽疫苗可以诱导较持久的T细胞免疫反应。

多数学者的Ⅰ、Ⅱ期临床试验均显示抗原治疗可延长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②抗体治疗。

鼠源性单抗mAbB43.13 可诱导抗mAbB43.13可变取的抗体和CA125抗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患者存活率得以提高。

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研究已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VEGF在卵巢癌中有高表达,其受体抑制剂ZD1839正在复发性卵巢癌中进行Ⅱ期临床试验。

在对紫杉醇+铂类药物治疗无效者的Ⅱ期临床试验中,观察到其口服受体抑制剂OSI774抗肿瘤效应及病情稳定的证据。

4复发性卵巢癌的预后复发性卵巢癌的预后极差,初次治疗后早期复发较晚期复发的预后更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