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

新教材中增加了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实施新课标的省几乎年年都考,现将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应用与注意事项以及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的几种形式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是大还是小,最后都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 表示。
例如:mA(g) + nB(g) pC(g) + qD(g),K = c p (C)·c q (D)c m (A)·c n (B)(式中个浓度均为平衡浓度)。
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常数,只要温度不变,对于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就对应一个具体的常数值。
二、 应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问题(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其浓度可看做“1”,因而不用代入公式(类似化学反应速率中固体和纯液体的处理)。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三、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
它能够表示出可逆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一个可逆反应的K 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
可以说,化学平衡常数是一定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
(2)可以利用平衡常数的值作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
如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在一定温度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 c = c p (C)·c q (D)c m (A)·c n (B),Q c 叫该反应的浓度熵。
若Q c >K ,反应向逆向进行;若Q c =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Q c <K ,反应向正向进行。
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是一种化学变化的过程,涉及物质之间的原子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物质。
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化学平衡常数,它描述了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相对浓度。
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保持恒定的状态。
平衡状态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物质转化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常数(K)用于描述这种平衡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相对浓度关系。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是基于反应物的浓度。
对于一般的反应:aA + bB ↔ cC + dD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 = [C]^c [D]^d / [A]^a [B]^b其中,[A]、[B]、[C]和[D]分别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a、b、c和d为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化学平衡常数K的值与温度相关。
在给定温度下,K的值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当K大于1时,说明生成物浓度较高;当K小于1时,说明反应物浓度较高。
K的数值越大,表示生成物浓度越高,反应趋势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反之,K的数值越小,表示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趋势向反应物方向进行。
利用化学平衡常数,我们可以预测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状态下物质浓度的相对大小。
比如,对于水的离解反应:H2O ↔ H+ + OH-水的离解常数(Kw)定义为:Kw = [H+][OH-] = 1.0 × 10^-14 (在25摄氏度下)从Kw的定义可知,当水中氢离子浓度增加时,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必须减少以维持Kw的常数。
由此可见,水的离子产生受到了平衡常数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化学平衡常数对于了解反应性质、设计工艺和控制反应进程非常重要。
以工业上用于制备氨气的哈-伯法为例。
该反应表达式为:N2(g) + 3H2(g) ↔ 2NH3(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NH3]^2 / [N2][H2]^3哈-伯法中的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以保持平衡状态。
通过控制N2和H2的相对浓度,工程师们可以调节平衡常数K 的值,以提高反应产物的生成率。
化学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 由范特霍夫等温方程: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3
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对于气相反应:
H2 (g) I2 (g) 2HI(g)
K
[ p(HI) / p ]2
[ p(H2 ) / p ][p(I2 ) / p ]
对于溶液中的反应:
Sn2+(aq)+2Fe3+(aq) Sn4+ (aq)+2Fe2+(aq)
[Xe]=1.5 a mol/L( 400 ℃) 250 ℃ n(Xe) : n(F2) =(1.4+1.0+0.01) :(1.0+0.02) 400 ℃ n(Xe) : n(F2) =(1.5+1.0+0.01) :(1.0+0.02)
27
②-① XeF2+F 2=XeF4 K(250 ℃)=1200 K(400 ℃)=5.5
1
K1= [ Cl2(aq) ]/P Cl2= 5.83 ×10-2 /100×103=5.83 ×10-7 mol·L-1Pa -1 K2 = K3/ K1= 1.8 ×10-10/ 5.83 ×10-7 =3.09 ×10-4
22 竞赛试题 第5题 (6分)配制KI(0.100mol·L-1)–I2的水溶液,用0.100mol·L-1 Na2S2O3标准溶 液测得c(I2)=4.85×10-3 mol·L-1。量取50.0mL KI-I2溶液和50.0mL CCl4置于分液 漏斗中振荡达平衡,分液后测知CCl4相中c(I2)=2.60×10-3 mol·L-1。已知实验温 度下CCl4从水溶液中萃取I2的分配比为85 : 1。求水溶液中I2+I¯=I¯3的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范围

化学平衡常数范围摘要:I.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定义- 表达式II.化学平衡常数的范围- 定义域- 值域III.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温度- 反应物浓度- 生成物浓度IV.化学平衡常数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反应进行程度的判断- 预测反应方向- 计算反应速率正文:化学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可逆反应中,当反应物与生成物达到一定浓度时,正反应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此时反应达到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就是用来表示这种平衡状态的量。
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c=[生成物浓度幂之积]/[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根据这个表达式,我们可以看出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关。
在一定温度下,当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确定时,化学平衡常数也就确定了。
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域是浓度,值域是大于等于0 的实数。
当化学平衡常数Kc>1 时,生成物浓度较大,反应进行得较完全;当Kc=1 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反应达到平衡;当Kc<1 时,反应物浓度较大,生成物浓度较小,反应进行得不太完全。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
首先,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是固定的,但当温度改变时,化学平衡常数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其次,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关。
当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改变时,化学平衡常数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化学平衡常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可以通过计算化学平衡常数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当Kc 较大时,反应进行得较完全;当Kc 较小时,反应进行得不太完全。
其次,化学平衡常数可以用来预测反应方向。
当Kc>1 时,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当Kc<1 时,反应向反应物方向进行。
最后,化学平衡常数还可以用来计算反应速率。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常数成正比。
总之,化学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
编辑本段化学平衡移动移动在化学反应条件下,因反应条件的改变,使可逆反应从一种平衡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而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可逆反应到达了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速率重新相等(与原来的速率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主要有浓度.温度.压强等。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有利于正反应的进行,平衡向右移动;增加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有利于逆反应的进行平衡向左移动。
单一物质的浓度改变只是改变正反应或逆反应中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而导致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而导致平衡被打破。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对于气体反应物和气体生成物分子数不等的可逆反应来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即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即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若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总体积)不变,则改变压强不会造成平衡的移动。
压强改变通常会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于气体总体积较大的方向影响较大,例如,正反应参与的气体为3体积,逆反应参与的气体为2体积,则增大压强时正反应速率提高得更多,从而是v正>v逆,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减小压强时,则正反应速率减小得更多,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吸热反应,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放热反应,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与压强类似,温度的改变也是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升温总是使正逆反应速率同时提高,降温总是使正逆反应速率同时下降。
化学平衡常数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表达式 1.含义
在一定 温度 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 化学平衡 时, 生成物 浓度幂之积 与反应物 浓度幂之积 的比值是一 个常数,简称 平衡常数 ,用符号 K 表示.
2.表达式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 mA(g)+nB(g)
pC(g) +
cp?C ?·cq?D? qD(g)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cm?A?·cn?B?.
(2)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 尽管是同
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如 N2+3H2 2NH3 K=a 则有
2NH3 N2+3H2 K′=1/a
1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32H2
1
NH3 K″=a 2
1.对于 3Fe(s)+4H2O(g) 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A.K=cc?F?Fee3O?·c4??H·c?2HO2?? C.K=cc4?4H?H2O2??
二、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
志.它能够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可以说,化 学平衡常数是一定温度下一个反应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 的定量体现. 2.K值越大,说明反应进行得程度越 完全 ,反应物转化 率 越大 ;反之,反应进行的程度 就越不完全 ,转化 率 就越小 .
Fe3O4(s)+4H2(g),反应的化学平 ()
B.K=cc?3F?Fe3eO?·c4?4·?cH4?2HO2?? D.K=cc4?4H?H2O2??
解析:所给反应中,Fe 和 Fe3O4 为固体物质,其浓度为常数, 不能出现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则 K=cc4?4H?H2O2??.
答案: D
考查点二 化学平衡的计算
4.生成物产率的计算
化学平衡常数是什么

化学平衡常数是什么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化学平衡会随着温度、压力、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会达到平衡。
这个化学平衡常数是什么?怎么表达?
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且不需要考虑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会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个常数,那么这个常数就叫做化学平衡常数,其可以用K表示,并且平衡常数一般分为浓度平衡常数和压强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表达式
化学平衡常数如何表达呢?一般对于可逆的化学反应
mA+nB⇋pC+qD。
当其在一定的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1、在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时,稀溶液中的水分子浓度可以不用写;
2、而当化学反应中有固体物质参与时,分子间的反应与碰撞就只会在固体的表面进行,而固体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与平衡不会产生影响,因此就没有必要写固体的浓度;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4、平衡常数的大小还可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因为不同的化学平衡体系,其中的平衡常数就不一样,一般平衡常数大,
生成物的平衡浓度就较大,而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就较小,这就表明这一反应进行比较完全;
5、通常认为K>10^5表面这一反应进行的较完全,即为不可逆反应,而K<10^(-5)表面这一反应较难进行,即为不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及反应进行方向
1.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 mA(g+nB(g) pC(g)+qD(g)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K=
Cp(C)· Cq(D) Cm(A)· Cn(B)
注意:对于有纯固体或溶剂参加的反应,其 浓度不列入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中。 如:CaCO3(s) CaO(s)+CO2(g) 3Fe(s)+4H2O (g) Fe3O4(s)+4H2 (g)QK C Nhomakorabea
C p (C ) C q ( D ) C m ( A) C n ( B )
叫该反应的浓度商
V(逆),反应向 正 方向进行。 V(逆),反应 。 达到了平衡 V(逆),反应向 方向进行。 逆
① 若QC<K ,则V(正) ②若QC=K , 则V(正) ③若QC>K , 则V(正)
> = <
①压强、浓度引起的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 衡常数不变;只要温度引起的平衡移动,化 学平衡常数才发生变化。
②可以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一个可逆反应 进行的方向和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吸 热反应。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放 热反应。
4、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1.对于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 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 mA (g)+nB(g) pC(g)+qD(g)
2.平衡常数的意义
①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可能进行 的程度(即反应限度)。
②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 例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 大;反之,就越不完全,转化率就越小。 ③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和生成 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常数一、化学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无论反应混合物的起始浓度是多少,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之比是常数,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用K表示。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为: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二、化学平衡常数意义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1)化学平衡常数K只针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适用,非平衡状态不适用。
(2)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与可逆反应的方程式书写形式有关。
对于同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即:K正=1/K逆。
(3)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或产率也越大。
K>105反应较完全,K<10-5反应很难进行。
(4)K值不随浓度或压强的改变而改变,但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K值增大;正反应反应放热,升温,K值减少。
2、由于固体浓度为一常数,所以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再写出。
3、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一常数(55.6 mol·L-1),因平衡常数已归并,故不必写出。
非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应出现在表达式中三、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判断反应是平衡状态还是向某一方向进行浓度商Q c = K c体系处于化学平衡 Q c<K c反应正向进行 Q c>K c反应逆向进行四、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1)CaCO3(s)CaO(s)+CO2(g)K =(2)3Fe(s)+4H2O(g)Fe3O4(s)+4H2(g)K =(3)Cr2O72-(aq)+H2O(l)2CrO42-(aq)+2H+(aq)K =(4)CH3COOH(l)+HOCH2CH3(l)CH3COOCH2CH3(l)+H2O(l)K =(5)N2(g)+3H2(g)2NH3(g)K1 =(6)2NH3(g) N2(g)+3H2(g)K 2=(7)1/2N2(g)+3/2H2(g)NH3(g)K 3=同一温度下,K1、K 2、K 3的数值关系为:五、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例1.已知在800 K时,反应:CO(g)+H2O(g) CO2(g)+H2(g),若起始浓度c (CO)=2 mol/L,c(H2O)=3 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CO转化成CO2的转化率为60%。
若将H2O的起始浓度加大为6 mol/L,试求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
75%例2、现有反应:CO (气)+ H2O(气)CO2(气)+ H2(气)放热反应;在850℃时,K=1。
(1)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__ ___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于”(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则:当x=5.0时,上述反应向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
逆反应;x<3.0例3.CO的中毒是由于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血红素部分反应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 H b·O2H b·CO+ O2实验表明,H b·CO的浓度即使只有H b·O2的2%,也可以造成人的智力损伤。
抽烟后,吸入肺部的空气中CO和O2的浓度分别为10-6mol·L-1和10-2mol·L -1,并已知37℃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那么,此时Hb·CO的浓度是H b·O2的浓度的多少倍?0.022练习:1、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 (g)+nB(g)pC(g)+qD(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越大,达到平衡时,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 K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C. 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D. 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在一密闭容器中,aA (g)bB(g)达平衡后温度保持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平衡时浓度的60%,则:().A. 平衡正向移动B. A的转化率减少C. B的质量分数增加D. a>b3、在373 K时,把0.5 mo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反应进行到2 s时,浓度为0.02 mol/L,在60 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01 mol/(L·s)B. 在2 s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压强的1.8倍C. 在平衡体系内含N2 O40.25 molD. 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4、在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X和Y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X和Y的物质的量之和与Z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的转化率为()A. 40% B、50% C、60% D、70%5、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将一定量的NH3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2NH3(g)N2(g)+3H2(g),当达到平衡时,测得25%的NH3分解,此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原来的().A、1.125倍B、1.25倍C、1.375倍D、1.50倍6、在一定温度下,将1 mol CO和1mol水蒸气放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达平衡状态后,得到CO20.6 mol;再通入0.3 mol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后,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0.9 molB、0.85 molC、0.675 molD、0.6 mol7、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③④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A、2B、3C、4D、59、某容器中加入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N2+3H22NH3,达到平衡时N2、H2、NH3的浓度分别是3 mol/L、4 mol/L、4 mol/L,则反应开始时H2的浓度是().A、5 mol/LB、10 mol/LC、8 mol/LD、6.7 mol/L10、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H2S(g)K1 S(s)+O2(g)SO2(g)K2则反应H2(g)+SO2(g)O2(g)+H2S(g)的平衡常数是()A、K1+ K2B、K1-K2C、K1 ×K2D、K1/K211、有可逆反应2A(g)+2B(g)2C(g)+D(g)(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选用了一种合适的催化剂,发现反应温度在100℃~400℃的范围内,每高10℃,反应速度为原来的3倍,在400℃~450℃时,每高10℃,反应速度却约为原来的10倍,而温度高于450℃时,反应速度却约为原来的3倍,若其它反应条件不变,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
(3)若该反应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并保持温度不变。
往容器里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B两种气体物质,反应进行 5 min后,试推测容器内的压强可能发生的变化。
(填正确的字母编号)A、增大B、减小C、不变其理由是。
(4)若该反应在恒温下进行并已达平衡,再维持温度不变,将压强由100 kPa增大到500 kPa平衡发生了移动,但却发现平衡向左移动,你是否怀疑勒夏特列原理对平衡系统的普遍适用性?;试写出你的分析理由:。
12、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25℃时,下列反应式及其平衡常数:2NO(g)N2(g)+O2(g) K1=1×10302H2(g)+O2(g)2H2O(g)K2=2×10812CO2(g)2CO(g)+O2(g) K3=4×10-92(1)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常温下水蒸气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值约为。
(3)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氧气的大小顺序为:(4)随着轿车进入家庭,汽车尾气污染成为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市政府要求全市对所有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完成改装,以求基本去除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污染气体的排放。
而改装后的尾气处理装置主要是加入了有效催化剂,请你根据以上有关数据分析,仅仅使用催化剂(填能或否)促进污染气体间的反应,而去除污染气体。
13、可逆反应CO+H2O CO2+H2在密闭容器中建立了平衡。
749K时,Kc=2.60,问:(1)当CO起始浓度为2 mol/L,H2O起始浓度为2 mol/L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2)当CO起始浓度仍为2 mol/L,H2O的起始浓度为6 mol/L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14、在接触法制硫酸中,将SO2与空气按1:3的体积比混合(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4:1)后进入接触室,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气体总体积减少为原来的88%(体积均在相同情况下测定),试求:(1)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2)若生成的SO3可在吸收塔中完全被吸收,则排出的尾气中SO2的体积百分含量。
15、在673 K,1.01×105Pa时,有1 mol气体A发生如下反应:2A(g)xB(g)+C(g)。
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平衡。
在平衡混合气体中,A占其体积百分比为58.84%。
混合气体总质量为46 g,密度为0.72 g·L-1。
求:(1)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A的平衡转化率;(3)x值(4)相同条件下,反应前A的密度是平衡混合气体密度的几倍。
13、61.7%,86.6%14、96%,1.56%15、(1)39.73 (2)A的转化率为32%(2)x=2 (4)反应前A的密度是平衡混合气体密度的1.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