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公开课教案

染色体变异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概念和结构,知道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了解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变异类型及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的原因、观察染色体变异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染色体模型、显微镜、染色体图片、PPT等。
2. 材料: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染色体试剂、实验仪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染色体模型和染色体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的概念和结构。
2. 讲解:讲解染色体的概念、结构、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以及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3. 演示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变异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染色体变异的现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对生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染色体变异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绘制染色体的结构图,标注染色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2. 列举两种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简要说明其原因。
3. 讨论: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举例说明。
六、教学活动:探索染色体变异的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染色体试剂处理细胞,观察和分析染色体变异的现象。
2. 实验原理:染色体试剂能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通过特定的染色方法,可以观察到变异的染色体。
3. 实验步骤:a. 准备实验材料:细胞培养液、染色体试剂、染色剂等。
b. 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实验材料。
c. 按照实验步骤,使用染色体试剂处理细胞。
d. 观察并记录染色体的变异现象。
e. 拍摄实验结果照片,进行数据分析。
4.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提交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步骤、观察结果、数据分析等。
七、教学活动:染色体变异的案例分析1. 案例介绍:提供几个染色体变异的案例,如克里费尔特综合症、唐氏综合症等。
微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文

精品实用文档Boutique Practical Document微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文微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文性染色体是遗传信息DNA的媒介。
染色体异常的定义是啥?染色体异常有哪些种类?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什么?要让学员都学的深入,下边便是我梳理的《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期待大伙儿喜爱。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1课堂教学目地:1、使学员确立把握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的定义,单倍体的特性以及在繁育上的实际意义。
2、使学员确立多倍体的定义,产生缘故以及特性。
3、使学员掌握人力诱发多倍体在繁育上的运用和造就。
课堂教学关键:多倍体育种基本原理及在生产制造上的运用。
课堂教学难题:区别单倍体和二倍体或多倍体区划的根据。
工作能力塑造:正确引导学员在了解单倍体和多倍体定义的基本上,了解他们的特性和结合实际的运用,塑造把握住状况看实质的科学研究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工具提前准备:投射胶卷。
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环节:前言:还记得我们在第一章学习培训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依据有丝分裂的特性,确立每一种微生物都带有一定数量的性染色体,那样就确保了性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在亲子游几代间的持续性,进而主要表现出基因遗传的相对性可靠性。
殊不知,一切事情全是转变的,性染色体都不除外。
当当然或人为因素标准发生改变时,会使一些微生物的性染色体在数量和构造上也产生变化,进而造成微生物特性发生改变,大家把这类基因变异称为染色体异常。
授课新课:(一)染色体结构的基因变异:性染色体的缺少、染色体易位和倒位。
(二)性染色体数量的基因变异:1、某些性染色体的调整。
2、染色体组成倍地调整。
(1)什么叫染色体组:一种微生物的染色体组是由形状、尺寸、构造也不同样的、一定数量的染色体组成。
一般地说,体细胞中一组性染色体便是一个染色体组。
举例说明:果蝇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让学员去看书p197-198染色体组一段,而求了解)(2)二倍体和多倍体:①二倍体:但凡细胞中带有2个染色体组的个人,便是二倍体。
“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

“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1、使学生明确掌握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的概念,单倍体的特点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多倍体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3、使学生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和成就。
教学重点:多倍体育种原理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或多倍体划分的依据。
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理解单倍体和多倍体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抓住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言:记得我们在第一章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根据有丝分裂的特点,明确每一种生物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这样就保证了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在亲子两代间的连续性,从而表现出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然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染色体也不例外。
当自然或人为条件发生改变时,会使一些生物的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也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我们把这种变异叫做染色体变异。
讲授新课:(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的缺失、易位和倒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个别染色体的增减。
2、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减。
(1)什么是染色体组:一种生物的'染色体组是由形态、大小、结构都不相同的、一定数目的染色体组成。
一般地说,生殖细胞中一组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举例:果蝇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让学生看书p197-198染色体组一段,以求理解)(2)二倍体和多倍体:①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果蝇就是二倍体,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②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多倍体。
如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多倍体表现出的特点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结果。
a、多倍体的成因:b、多倍体的特点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实例:三倍体西瓜。
(3)单倍体:①什么是单倍体: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染色体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染色体的结构、功能和变异的原因;2. 知道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3. 能够描述染色体变异的不同类型和常见的染色体疾病;4. 了解染色体变异的研究方法和重要应用。
二、教学重点1. 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影响;2. 不同类型的染色体变异和常见的染色体疾病。
三、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的不同类型和常见的染色体疾病。
四、教学内容一、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1. 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是由DNA、蛋白质和其他分子组成的细胞核结构。
2. 染色体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和控制细胞的生物发育和功能。
二、染色体的变异1. 变异的原因:由于DNA复制、重组、修复等过程中的错误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引起。
2. 变异的类型:a.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转座等。
b. 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倍体和部分倍体。
三、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1. 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2. 可能导致多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四、常见的染色体疾病1. 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2. 爱德华兹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3. Patau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4. 克里格勒综合征(XYY综合征)5. 特纳综合征(XO综合征)五、染色体变异的研究方法和应用1. 常用方法: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分子遗传学技术等。
2. 重要应用:a. 诊断和筛查染色体疾病;b. 研究人类进化和种群遗传学;c. 揭示染色体与疾病之间的关联;d. 染色体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六、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和展示课件,介绍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
2.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回答,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自主学习。
3. 实验演示:展示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等实验,加深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研究方法的理解。
七、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设计一份选择题和解答题测试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查找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并描述其病因和临床表现。
(完整版)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生物变异的类型有哪几种?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几种?2.基因能够发生突变,那么染色体能不能发生变化呢?如果染色体发生变化,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生物的性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从而引出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人类的许多遗传病是由染色体结构改变引起的。
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4种:(课本P47)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
猫叫综合征患者的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
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3.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1.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21三体综合症;特纳氏综合症(课本P53)2.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观察教科书P48图6-41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和图6-42雄果蝇的染色体组,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常染色体?(答:8条;3对。
)(2)Ⅱ号和Ⅱ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Ⅲ号和Ⅳ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答: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3)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哪几对同源染色体?(答:Ⅱ和Ⅱ,Ⅲ和Ⅲ,Ⅳ和Ⅳ, X和Y。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机制3. 了解染色体变异对生物遗传和进化的影响4. 掌握染色体变异的检测方法和应用教学内容:1. 什么是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数量和功能的改变。
常见的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转座等。
2. 染色体变异的分类- 结构性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转座等- 数量性变异:包括染色体整倍体性变异、染色体部分倍体性变异等3. 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外源性原因:环境因素(辐射、化学物质等)- 内源性原因:随机突变、遗传因素等- 变异机制:染色体断裂、重排、重组等4. 染色体变异对生物遗传和进化的影响- 可能导致基因失活或功能改变,进而影响生物的遗传特征和适应能力- 可能导致个体的健康问题和疾病发生5. 染色体变异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细胞遗传学方法:染色体核型分析、G带分析等- 分子遗传学方法: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等- 应用:染色体异常的产前和产后检测、基因诊断、遗传咨询等教学过程:1. 引入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2. 介绍染色体变异的分类和原因,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染色体变异及其形成机制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染色体变异对生物遗传和进化的影响4. 介绍染色体变异的检测方法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如何检测染色体变异以及其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染色体变异对个体和物种的意义,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6. 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并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分类、原因、机制和应用做进一步阅读和了解教学资源:- PowerPoint课件- 染色体变异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染色体核型图片和案例分析材料评估方法:- 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参与情况和质量- 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对染色体变异的理解和应用的表达能力。
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文

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文《染色体变异》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明确掌握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的概念,单倍体的特点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多倍体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3、使学生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和成就。
教学重点:多倍体育种原理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或多倍体划分的依据。
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理解单倍体和多倍体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抓住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言:记得我们在第一章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根据有丝分裂的特点,明确每一种生物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这样就保证了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在亲子两代间的连续性,从而表现出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然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染色体也不例外。
当自然或人为条件发生改变时,会使一些生物的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也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我们把这种变异叫做染色体变异。
讲授新课:(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的缺失、易位和倒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个别染色体的增减。
2、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减。
(1)什么是染色体组:一种生物的染色体组是由形态、大小、结构都不相同的、一定数目的染色体组成。
一般地说,生殖细胞中一组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举例:果蝇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让学生看书p197-198染色体组一段,以求理解)(2)二倍体和多倍体:①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果蝇就是二倍体,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②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多倍体。
如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多倍体表现出的特点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结果。
a、多倍体的成因:b、多倍体的特点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实例:三倍体西瓜。
(3)单倍体:① 什么是单倍体: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染色体变异教案(精选8篇)染色体变异教案篇1一、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1、本小节主要讲授“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倍性(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2、教材从“猫叫综合征”讲起,介绍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之后安排了“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选做)”的实验。
帮助学生加深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理解,并学习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的方法。
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其中后一类变异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比较密切,是教材重点介绍的内容。
4、染色体组的概念通过分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而得出。
然后,根据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不同,区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几种主要类型---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重点讲述多倍体和单倍体。
最后教材用小字讲述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5、本小节可以为本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七章《生物的进化》中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识记);(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识记)。
2、能力目标:学会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
四、重点实施方案1、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实施方案:通过挂图、幻灯片、投影片等多媒体教具,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抓住关键,学会知识。
五、难点突破策略1、难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2、突破策略:通过生殖细胞中的两套不同的染色体,引导学生从全部染色体的许多特征中抓住共同的关键特征。
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具体实例,搞清难点所在。
突破难点,理清思路。
六、教具准备1、猫叫综合征幼儿的照片;2、精子形成过程的示意图;3、果蝇的精子与卵细胞图、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知识结构投影片;4、果蝇染色体活动的多媒体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讲述了染色体结构和数目两方面的变异。
教材前后涉及到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其中染色体组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学习其他概念的基础和关键。
本节内容与前面学习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知识有联系,也是学习“关注人类遗传病"一节的基础,还与生产、生活和人类的健康知识有关,对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
因此,本节教学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讨论,不仅可以让学生构建生物学的有关概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发展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标对这一节内容要求是了解层次的,但教学内容的难点较集中,如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以及用字母表示几倍体情况,一般学生都难以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让学生自己画图、推导、自己总结规律,利于学生掌握有关概念并能灵活运用。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染色体变异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多举一些实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对不易理解的知识。
对单倍体,多倍体育种不但应了解原理,更应该强化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介绍我国科学家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这部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较薄弱,教学时应注意由浅入深,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其二,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需要加强,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以后解决相关问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3、教学重点、难点
a、重点:染色体数目变异
b、教学难点
(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实例,能够概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和影响。
(2)通过老师的引导及阅读文本,能够分析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并比较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以及植株的特点。
(3)通过资料分析、观看图片,探究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操作过程,能够概述其原理和优缺点。
学科素养
(1)基础知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和影响;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以及植株的特点;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操作过程及其原理和优缺点);
(2)基本技能(通过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分类依据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思维能力的训练);
(3)基本思想(通过了解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染色体会发生结构或数目的改变进而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对猫叫综合症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遗传疾病,关爱自身健康)。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直观教学法、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课)
构和数目的变化。
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问:1。
“猫叫综合征”是怎样引起的?它属于哪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哪4种类型?
(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能
否画图区别易位和交叉互换),引导学生为四种结
构变异命名.
2.上述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怎样影响基因和性状?
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性状的变异。
看书第85
—86页识
图后回答。
考察学生利
用信息的能
力
画图强调以
示区分。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有两种类型:
1、个别染色体增减:21-三体综合征
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增减
(1)染色体组:看教材中果蝇的染色体图,学生阅
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问: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同源染色体?
其中几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各取一对同源染色
体中的一条组成的染色体有什么特点?
染色体组的关键点:1.一组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2。
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3。
包含了控制生物体生
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
教师用版图表示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标上字母,
为后面学习识图和用字母表示打下基础。
(2)二倍体
像果蝇体细胞这样: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
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
你们能用图和字母来表示二倍体吗?
学生看书,
并要求能
叙述自己
对染色体
组的理解
学生动手
动脑,才能
真正学会
知识
学生思考
和动手画
自主学习能
力和观察能
力
以自己和熟
悉的材料做
教材激发学
生的兴趣,加
强对知识的
理解.
自己找出规
律印象深,更
容易灵活运
(3)多倍体的概念、形成的原因和多倍体育种由二倍体引出三、四、六倍体等多倍体概念,举例说明多倍体的常见种类和特点,他们都是染色体数目变
异中染色体成倍地增加或减少的一类情况。
你们能用图和字母表示三倍体和四倍体吗?识图有规律吗?画出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抽两个组的代表上讲台画出来。
师生共同总结判断染色体数目的方法:
1、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几个,就有几个染色体组。
(组找同条找异)
多倍体怎么形成的呢?
教师启发学生回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并提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其他时期是否相同?纺锤体在什么时期形成?纺锤体的形成受到破坏会怎样?
问: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是什么?用秋水仙素处理能够获得多倍体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用秋水仙素处理成熟的植株?
(1、成熟植株正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少。
2、成熟植株细胞多,用秋水仙素处理不可能使大多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
)
(4)单倍体
教师:生殖细胞可以直接发育成个体吗?那么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叫什么?
问: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划分根据是什么?图
同学之间
交流,汇报
学生回忆、
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
回答
学生思考、
回答
用
通过对比加
强认识
充分利用学
生资源来突
破难点
理论联系实
际,加强认知
考察学生利
用信息解决
实际问题的
能力
提供生活中
的实际事例
作为信息,加
强理解.对知
识进行细化
五、课后作业
1、现要想获得五倍体西瓜,请问应该用什么方法可以获得?具体过程怎样做?
2、完成《名校学案》中相应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