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锥切术——小手术,大学问
宫颈锥切术

宫颈锥切术【目的】确诊宫颈有无恶性病变及恶变程度,并可治疗中度和重度上皮内瘤变。
【适应证】1.重度慢性宫颈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2.宫颈细胞学异常,而宫颈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均无阳性发现。
3.宫颈活检诊断为原位癌,临床疑有浸润癌,进一步确定有无浸润或浸润程度以决定手术方式;或年轻、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
4.宫颈中度以上的上皮内瘤变的治疗。
【禁忌证】1.外阴、阴道有严重感染者,各种疾病的急性期。
2.术前两次体温≥37.5℃。
3.全身情况不良,不能耐受手术【术前准备】1.排除外阴炎及阴道炎。
2.术前3日进行阴道冲洗。
3.器械准备窥阴器1个(或阴道拉钩)、长镊子2把、宫颈钳1把、艾利斯钳4把、血管钳4把,持针器1把,刀柄、刀片、缝针、缝线。
【手术时机的选择】月经干净后3~7天手术。
【手术范围】锥形的尖端位于宫颈管内口水平,锥形的底边视子宫颈阴道部病变的范围而定,应达宫颈病灶外0.5cm。
【手术步骤】1.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及颈管,铺巾。
2.可采用静脉麻醉或腰麻。
3.暴露宫颈,碘液棉球涂抹宫颈,以明确切除范围。
4.多采用冷刀锥切(cold knife conization,CKC),距子宫颈病灶外0.5cm用尖刀作环形、向上倾斜的圆锥形切除,倾斜角度视宫颈病变范围而定,深度达宫颈内口,锥高一般2~2.5cm。
5.创面处理切除范围小、出血少,创面可用碘仿纱布压迫止血;切除范围大、出血明显,可做前、后、侧唇间断缝合止血。
6.将切除标本按时钟方位标记、固定、送病理检查。
【术后处理】1.取纱布术后24~48小时取出阴道碘仿纱条。
2.出血手术中出血或10天左右脱痂时宫颈出血,术后24小时内若出血多,则需检查宫颈手术创面,再填塞或再缝合。
3.抗感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并发症及处置】1.损伤术中用刀的角度和深度未掌握好,可损伤阴道壁、膀胱及直肠,发现损伤应及时处理。
2.感染术后可能发生感染,如宫内膜炎、盆腔炎等。
宫颈锥切

&学习篇
徐佳
思考问题
• 1什么是宫颈锥 切术? • 2为什么做宫颈 锥切术? • 3宫颈口为什么 涂碘?
概述
1.
定义
2.解剖结构&图示
3.手术适应症&并发症及治疗&注意事项
4.
手术配合相关知识
NO.1
什么是宫颈锥切术?
text1 text2
宫颈锥切的手术有 两个目的,其一是 诊断,即通过锥切 明确了疾病的真正 范围,明确了患者 究竟是CIN(宫颈癌 的癌前病变)III还 是更严重的宫颈原 位癌、宫颈早期浸 润癌、宫颈浸润癌; 其二是对于CIN III 的较为适当的治疗。
手术配合
• • • • •
1、碘伏常规消毒阴道。 2、按阴式手术铺无菌单。 3、手术开始,碘伏消毒尿道口,保留导尿。 4、大角针一号或四号慕丝线固定大阴唇。 5、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并消毒阴道、宫颈、 穹窿。 • 6、于宫颈处涂碘。 • 7、宫颈处注射付肾盐水,
NO.13
手术配合
• 7、付肾比例:100ML盐水+8滴付肾 • 8、于宫颈3、6、9、12点处,用中角针七 号慕丝线分别缝线以牵拉宫颈。 • 9、 6号扩棒扩宫、并保留在宫颈管内。 • 10、于宫颈不着色区外3—5CM,用尖刀或 电刀在宫颈表面做环 形切开,深度为2— 2.5CM(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为2CM, 年人为2.5CM﹚。
NO.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剖结构
NO.3
锥切图示
NO.3
图示
为什么不 着色?
• 关于碘着色正常宫颈 或阴道鳞状上皮含有 丰富的糖原,可被碘液 染为棕色,而宫颈管柱 状上皮,宫颈糜烂及异 常鳞状上皮区(包括鳞 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 生,原位癌及浸润癌区) 均无糖原存在,故不着 色.
2024宫颈锥切术知识科普(全文)

2024宫颈锥切术知识科普(全文)宫颈锥切术由外向内呈圆锥形的形状切下一部分宫颈组织。
即可以明确诊断的同时,又可以治疗宫颈病变。
—、手术适应症1、宫颈TCT检查见恶性细胞,阴道镜检查无异常,宫颈活检或宫颈管择刮未见异常者,应作宫颈锥切进—步确诊。
2、宫颈活检结果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包括CINII-III,宫颈原位癌),宫颈原位腺癌,或宫颈癌微小浸润(宫颈癌Ia1),为确定手术范围,可以先作宫颈锥切,根据锥切病理检查结果,明确病变程度,指导手术范围的选择。
3、怀疑宫颈腺癌,但宫颈活检或宫颈管择刮未见异常者。
二、手术风险及并发症1、术中、术后出血。
2、损伤临近器官(膀胱、直肠等k3、术后盆腔感染。
4、宫颈粘连,继而引发月经改变甚至闭经。
三、手术过程1、术前准备:术前完善相关理化检查、术前8小时禁食水、术区备皮、签署手术知清同意书。
2、全身麻醉显效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留置导尿,经阴道完整暴露宫颈。
用复方磺溶液涂擦整个宫颈,千不着色区外0.2cm处,锥形切除宫颈组织。
3、可吸收缝线缝合形成新宫颈表面,宫颈管置入碟仿纱条—枚预防粘连及感染。
4、切除组织标记送病理学检查。
四、注意事项1、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
2、术后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以免出血。
3、若出血量大千经量,则及时就医。
4、术后三个月避免性生活及盆浴,以免出血或伤口感染。
5、根据病理学结果,决定下—步治疗及复查方案。
若病理学结果提示病变未升级且切缘干净,则术后定期复查宫颈HPV及TCT检查若病理学结果提示为宫颈恶性肿瘤,或切缘未净,则需行进一步治疗。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恢复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以上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如果你有任何疑间或不适,请及时就诊。
宫颈锥切术

宫颈锥切术是妇产科切除子宫颈的一 种手术,已有近180年的历史。也就是 由外向内呈圆锥形的形状,切下一部 分宫颈组织。它一方面是为了作病理 检查,确诊宫颈的病变;另一方面也 是切除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
在阴道镜检查应用于临床之前,绝大部分阴道涂片异常的 患者,都需行宫颈锥切术,以明确诊断。随着阴道镜的逐 步开展和应用,宫颈锥切用于诊断已经大为减少。与锥切 相比,阴道镜虽然具有简单,经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 血少,患者痛苦小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它并不能代 替锥切。因为:(1)阴道镜无法取得宫颈管内病变。(2)宫颈 病变,尤其是宫颈原位癌,多为多中心性,而阴道镜取材 有限,易造成漏诊。(3)阴道镜的准确性不够高。文献报道 的阴道镜的准确性随手术技术和病例选择的不同而有差异, 约66%~88.4%。它可以造成对宫颈病变过高或过低的诊 断,尤其是对宫颈浸润癌易造成过低诊断而延误治疗。锥 切对宫颈浸润癌的敏
锥切尺寸
为了避免病变的残留,应选择适当大小的锥切尺寸。总 的来说,切除宽度应在病灶外0.5cm,锥高延至颈管2~ 2.5cm。由于鳞柱交界的柱状上皮细胞化生为鳞状上皮细胞 时需从未成熟化生转为成熟化生,易受致癌因素的影响而 发生癌变,所以,锥切时要将鳞柱交界一并切除。当然, 做多大的锥切应因人而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观察和治 疗”的原则。鳞柱交界随不同的生理阶段而发生移动,老 年妇女的鳞柱交界向宫颈管内移动,锥切应深;妊娠妇女 的鳞柱交界外移,锥切可浅。另外,还要看具体病变的情 况,病变主要累及宫颈表面,锥形切除宽而浅;病变主要 累及颈管,切除则为狭而深的圆锥体。
4. 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作息时间对宫颈糜烂的治 疗也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很多女性在做完人 流、药流或自然流产后,特别注意要卧床休息, 不可做体力活动,不可熬夜,保证良好的睡眠 和保持愉悦的心情。
宫颈锥切病理报告

宫颈锥切病理报告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一项检查。
通过对宫颈组织的切除和病理学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宫颈病变的类型、程度和是否为恶性。
宫颈锥切术是一种手术方法,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宫颈疾病。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切除宫颈的一小部分组织,并将其送往病理学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通过放大组织切片,并使用特殊染色方法来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异常。
病理学报告是由病理学医生根据观察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一份完整的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报告会详细描述所切除的宫颈组织的部位和大小。
这对于后续的病理学分析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报告会描述组织的外观特点。
这包括组织的颜色、形状、质地等方面的描述。
这些观察结果可以提供给医生一些初步的信息,用于初步判断组织的异常情况。
接下来,报告会对组织的细胞学特点进行分析。
病理学医生会观察细胞的大小、形状、核的特征等,并与正常细胞进行比较。
这一步骤是为了检测细胞的异常变化,例如细胞核的增大、核分裂的异常等。
此外,病理学医生还会观察组织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常见反应,宫颈病变往往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通过观察炎症反应的情况,可以评估组织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
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对组织中异常变化的判断和诊断。
病理学医生会根据以上观察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对宫颈病变的具体诊断。
这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类型、程度和是否为恶性。
最终,病理学报告还会提供一些建议。
这些建议可能涉及治疗方法、随访频率等方面,有助于指导医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管理。
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组织的观察和分析,病理学医生可以帮助医生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预测患者的预后。
总而言之,是一项关键的妇科检查,通过对组织的病理学分析,可以揭示宫颈病变的病理特征,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并理解自己的病理报告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与医生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宫颈锥切手术步骤教材课件

术中应仔细止血,术后密切观察出 血情况,必要时进行输血、止血药 物等治疗,严重出血需及时手术探 查。
感染
01
02
03
总结词
感染是宫颈锥切手术后常 见的并发症,可能引发发 热、腹痛等症状。
详细描述
感染的原因包括手术操作 过程中细菌进入、术后伤 口护理不当等。
处理方法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保持 伤口清洁干燥,及时处理 伤口渗出物和脓液,严重 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疗。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01
总结词
宫颈锥切手术还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如尿潴留、肠麻痹等。
02
详细描述
尿潴留的原因可能是手术刺激、麻醉等导致膀胱收缩无力;肠麻痹则可
能与手术创伤、炎症等有关。
03
处理方法
尿潴留可留置尿管,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功能;肠麻痹可采用促进胃肠
蠕动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控制麻醉深度、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锻炼,有助 于促进身体恢复和增强免疫力。
术后心理支持
术后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情绪,应及时寻求心理支持和治疗。
术后随访与复查
随访时间
术后随访时间应根据医生建议而定, 一般应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和1年进行随访。
随访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
复查内容
复查时应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包括 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 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 现的问题。
切除技巧
使用手术刀或电刀沿宫颈组织内壁环形切除病变组织,保持 切除组织的完整性,并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
缝合伤口
清理伤口
切除病变组织后,使用纱布或吸引器 清理伤口处的积血和组织碎片。
什么是宫颈锥切手术

什么是宫颈锥切手术可能大家对于宫颈锥切手术还是比较陌生的吧,宫颈锥切手术其实就是一种用来切除宫颈的手术,虽然说现在做宫颈锥切手术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深入了解一下什么是宫颈锥切手术以及宫颈锥切手术容易带来的并发症,一起看看下文关于宫颈锥切手术的详细介绍吧。
宫颈锥切手术刚开始的时候是通过解剖刀(即冷刀锥切)进行的,优点是切缘清晰,利于病理检查。
缺点是需要住院,需要麻醉,手术时间长,术中容易多量出血。
如今,子宫颈环行电切术(也就是所谓的LEEP刀)得到广泛开展,它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不需要住院,手术时间短仅需要5分钟至10分钟左右。
不过LEEP刀切割深度是否足够颇受质疑,且由于之前医学界顾虑电流破坏切缘,所以一直不提倡使用电刀锥切术。
不过近年来大量医学实践及临床资料总结后认为电刀锥切的效果与冷刀锥切相当,且出血较少。
在病变的清除、复发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宫颈锥切术宫颈切缘阳性率随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
众所周知,锥切切缘阳性的患者,病变进展和复发的几率均大,但切缘阴性者不能保证剩余宫颈内无残留病变,其残留病变的发生率也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不过发生的机会比切缘阳性患者低,宫颈腺体受累和病变的多中心性是锥切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决定性因素。
总之,环行电切以其省时、简单、安全、便宜而成为最好的锥切方法。
得以在临床广泛开展。
妊娠妇女的宫颈锥切,目前尚存在争议。
有些学者认为对妊娠妇女进行锥切可造成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发生,还有些人认为其切缘的阳性率和病变残留的发生率高,但大多数认为,妊娠时进行锥切是安全,有效的。
Raio L等提出,对己知危险因素进行调整后,妊娠妇女的锥切深度超过10mm是发生早产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妊娠妇女的锥切深度最好小于10mm,这就要求对锥切的适应症做出更严格的选择。
锥切的病理一定要注明切缘是否为阳性,宫颈腺体是否受累和病变是否为多中心。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宫颈锥切手术,我们知道宫颈锥切手术主要是用来切除宫颈的,宫颈锥切手术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01、宫颈锥切术历史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简称宫颈锥切术是妇产科切除子宫颈的一种手术,也就是由外向内呈圆锥形的形状切下一部分宫颈组织。
它一方面是为了作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的病变:另一方面也是切除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
随着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和宫颈癌患者的年轻化,宫颈锥切术的治疗作用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其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除了传统的宫颈锥切术-CKC,还有激光宫颈锥切术、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等。
根据近几年的统计,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发病率逐年上升。
02、宫颈锥切术分类宫颈锥切方式有很多种,每种手术都有其优缺点。
最传统的是冷刀锥切,以后发展起来的有LEEP和LLETZ, LEEP在国际上也是应用越来越广的趋势,激光锥切因设备和手术费昂贵在临床上使用受到限制。
宫颈电外科细针锥切术相对来说对组织有破坏,对病理检查可能有一些影响。
锐扶刀宫颈锥切价格高一些。
就齐鲁医院宫颈锥切术情况,使用最多的是冷刀锥切和LEEP锥切,LEEP锥切:冷刀锥切手术比例约为2:1。
具体分类如下:☆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 conization, CKC)☆宫颈环行电切术或环行电挖术或电热圈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或大环状宫颈移形带切除术(large loop excis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zoon, LLETZ)☆宫颈激光锥切术(laser conization)☆宫颈电外科细针锥切术(electrosurgical needle conization)☆宫颈射频刀锥切术如锐扶刀锥切术03、诊断性CKC手术指征不同的专家推荐不同,不同医院手术指征也不相同,结合我院情况和国内外指南推荐,诊断性CKC手术指征简单总结如下:①宫颈细胞学HSIL,阴道镜检查阴性或不满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锥切术——小手术,大学问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
近年来,随着宫颈细胞学筛查及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的普及和社会认知度的提高,许多处于癌前病变或镜下早期浸润癌阶段的患者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治疗,宫颈锥切术随之又得到了新的认识及广泛应用。
一、宫颈锥切术常见类型及优缺点
目前常用的锥切术式包括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激光锥切术 (LC) 等。
在 ASCCP 公布的最新指南中并没有指出哪种手术方式更有效,更安全。
我们先来看看这三种锥切手术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1.宫颈冷刀锥切(CKC)
这是诊断及治疗宫颈病变的传统术式,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优点:手术设备要求简单,可提供完整的手术标本且质量好,没有热损伤。
缺点:需要住院及麻醉下进行,术中、术后出血多,易感染,术后并发症多,花费相对较高。
2.激光锥切术(LC)
1976年LC被引入临床,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临床推广应用,多数使用 CO2激光。
优点:止血效果好,愈合后对宫颈解剖结构的改变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缺点:设备价格昂贵,对手术医生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患者疼痛明显,需进行麻醉;切割组织破坏程度大,不利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
3.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
1981年Cartier采用金属环通以高频电流锥形切除宫颈组织,即子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1989年Prendiville等对其进行改进,采用
大型电环切除宫颈的移行带(LLETZ)。
由于LEEP操作简便且并发症少,近20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优点: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门诊即可完成,术后可提供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术后并发症少,尽量保留宫颈间质,可有效减少宫颈机能不全。
缺点:对病灶切除不够彻底,治疗深度不够,术后提供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时,切缘定位困难,并有电热效应现象,可影响切缘的病理学诊断。
二、宫颈锥切术的指征
宫颈锥切术指征是建立在阴道镜活检病理的基础上,包括:
①阴道镜明确诊断的CINII级、III级病变,并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
②不满意的阴道镜检查,指移行带不能完全暴露,多见于年龄较大患者;
③病变位于颈管内,阴道镜难以明确诊断;
④TCT结果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不符,如多次HG SIL,而阴道镜活检未予支持;
⑤宫颈管诊刮阳性,提示病变可能位于颈管内;
⑥阴道镜病理可疑浸润癌,为明确病变深度及广度;
⑦病理提示微灶浸润癌(Ia1期宫颈癌)或宫颈原位腺癌,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者。
前面我们了解了宫颈锥切术常见类型、优缺点及手术指征,接下来我们来熟悉宫颈锥切术常见并发症及术后随访问题。
三、宫颈锥切术后并发症
1.出血
锥切术后出血多为宫颈创面脱痂出血,常出现在术后1-2周,并持续1-2周。
通常不需处理,如若新鲜出血大于月经量,可酌情阴道填纱压迫或再次宫颈缝合止血。
2.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常表现为中期妊娠自然流产史或早产史,查
体8号宫颈扩张棒无阻力通过;孕期无痛性宫颈扩张,羊膜囊突出;超声提示妊娠期宫颈内口呈漏斗状扩张,孕24周内宫颈管长度≤25mm;子宫输卵管造影见子宫峡部漏斗区呈管状扩张。
所有的指南均不建议进行诊断测试来评估宫颈机能不全,临床上,对于有3次或以上孕中期流产或早产史的患者可以择期行宫颈环扎术。
3. 宫颈粘连或狭窄
文献报道发生率为4%-16.8%。
若术后发生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闭经、周期性下腹痛等不适时,应警惕宫颈狭窄/粘连可能,必要时予以手术治疗。
4.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随经血流经锥切术后宫颈创面种植并生长,并引起相关临床症状。
查体可在宫颈表面看到暗红色或紫蓝色小结节,经期略增大,可引起经前及经后阴道内少量咖啡色分泌物或阴道流血淋漓不尽、痛经等症状。
5. 感染
由于锥切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往往相对较长,感染风险较大,术前阴道擦洗、术中严格消毒及无菌操作、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措施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如果出现发热,下腹痛,阴道排液增多、浑浊、脓性、有臭味时,应及时就诊处理。
6.其他脏器损伤膀胱、直肠损伤
脏器损伤是宫颈锥切术严重并发症,包括子宫或宫颈穿孔、膀胱损伤或直肠损伤等,虽临床罕见,但文献有案例报道,应引起手术医师警惕,避免发生。
四.宫颈锥切术后随访
经过质量控制的锥切术后病理诊断若切缘存在HSIL(即原CIN3和部分CIN2)病变,建议术后4-6个月复查并阴道镜评估。
若切缘阴性建议术后6-12个月行细胞学联合HPV检测复查,若未发现病变持续存在迹象,建议12个月再次重复检查,连续2次检查未见异常者,可每3年复查。
如复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按流程进行管理(如下图)。
如随访过程中发现组织学确诊为CIN 2、CIN 2/3或CIN3的病变,建
议行重复性切除术,不能再次重复性切除者可考虑行全子宫切除术。
来源:西交一附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