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7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

7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

《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一、判断题1.《立法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属于宪法范畴的基本法律。

答案:正确2.立法法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正确3.立法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答案:正确4.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答案:正确5.全国人大立法应当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地方法规制定可以从部门利益出发的部门。

()答案;错误6.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立法法》。

()答案:正确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专属立法权范围。

()答案:错误8.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对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答案:正确9.法规是指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二者具有同等效力。

()答案:错误10.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答案:错误11.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答案:错误12.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答案:正确1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的权力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答案:正确14.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

但是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授权国务院先制定行政法规,授权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年。

答案:正确15.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行表决制。

()答案:错误16.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意见,统一审议法律案。

()答案:正确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答案:正确18.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的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

2023年《立法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选)

2023年《立法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选)

2023年《立法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立法法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2.按照《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的立法主体不仅包括国务院部门(各部、委、央行、审计署),还包括下列哪一机关。

()A.国务院直属机构B.司级以上单位C.法制办公室D.局级以上单位3.下列组织中( )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A.中央军委B.全国政协C.国务院D.全国人大4.国务院可以制定( )。

A.法律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D.规章5.下列法律规范中( )效力最高。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6.国家税务总局可以制定( )。

A.行政法规B.地方规章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7.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A.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C.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D.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8.法律草案表决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的,由全体代表的( )通过。

A.过半数B.2/3多数C.3/4多数D.一致9.下列国家机关中(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最高法院C.最高检察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10.下列国家机关中( )可以制定基本法律。

A.国务院B.最高法院C.全国人大D.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填空题(8题)1、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2、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3、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含答案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含答案

《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一、判断题1.《立法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属于宪法范畴的基本法律。

答案:正确2.立法法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正确3.立法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答案:正确4.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答案:正确5.全国人大立法应当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地方法规制定可以从部门利益出发的部门。

()答案;错误6.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立法法》。

()答案:正确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专属立法权范围。

()答案:错误8.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对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答案:正确9.法规是指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二者具有同等效力。

()答案:错误10.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答案:错误11.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答案:错误12.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答案:正确1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的权力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答案:正确14.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

但是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授权国务院先制定行政法规,授权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年。

答案:正确15.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行表决制。

()答案:错误16.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意见,统一审议法律案。

()答案:正确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答案:正确18.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的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

《立法法》考试模拟考试题和答案解析

《立法法》考试模拟考试题和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

×3.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4.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自治条例可以变通民族区域自治法。

×7.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斜砭鲋啤? ×8.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9.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10.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1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

×13.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14.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1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6.自治条例可以变通民族区域自治法。

×17.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行表决制。

×18.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19.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20.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21.立法法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23.全国人大立法应当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地方法规制定可以从部门利益出发的部门。

×24.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立法法》。

立法法试题

立法法试题

立法法试题————————————————————————————————作者:————————————————————————————————日期:ﻩ立法法(一)法律1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主体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A国务院B中央军事委员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D三十名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名2 依据1954年《宪法》和现行《宪法》有关立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惟一机关B现行宪法则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C1954年宪法没有授予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D现行宪法则明确规定了国务院有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3依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国家立法权B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C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D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行使民族立法权4依据《立法法》的要求,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定?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B教育制度C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5依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6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哪个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进行部分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A宪法B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C基本法律D国际条约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A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B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C诉讼和仲裁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8关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包括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立项不属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B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规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应当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C 对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国务院法制办经国务院同意后向社会公布D 行政法规应当在公布后30日内由国务院法制办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9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须由法规规章规定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10按照《立法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些机关或者机构具有制定规章的权力?A国务院办公厅B国家体育总局C国务院法制办公室D审计署11关于规章制定,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起草的规章直接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起草单位必须举行听证会B部门规章送审稿,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统一审查C除特殊情况外,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D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由法制机构依法报有关机关备案(三)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权?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C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D辖区内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人民代表大会1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2020年法宣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套题及其答案(含答案)

2020年法宣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套题及其答案(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1、(单选题)下列选项关于法律草案表决稿中个别意见分歧较大的重要条款的处理正确的是()。

A.由委员长会议单独表决B.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单独表决C.提请法律委员会单独表决D.直接交付常务委员会会议,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正确答案:B2、(单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公布。

A.最高人民法院院长B.国家主席C.全国人大主席团主席D.国家总理正确答案:B3、(单选题)《立法法》明确规定,行政法规由()具体负责起草。

A.国务院办公厅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国务院法制机构正确答案:D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无权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的是:()。

A.国务院办公厅B.审计署C.中国人民银行D.司法部正确答案:A5、(单选题)哪些主体可以组织对有关法律或者法律中有关规定进行立法后评估?()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主席团D.代表团正确答案:A6、(单选题)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提出法律案同时应当提出的资料不包括()。

A.法律草案必要的参阅资料B.法律草案的公民意见C.法律草案文本D.法律草案说明正确答案:B7、(单选题)法律规定明确要求有关国家机关对专门事项作出配套的具体规定的,有关国家机关应当自法律施行之日起()内作出规定。

A.三年B.五年C.一年D.两年正确答案:C8、(单选题)下列关于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不向社会公布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等形式,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统筹安排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负责编制立法规划和拟订年度立法计划D.编制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应当认真研究代表议案和建议,广泛征集意见,科学论证评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确定立法项目,提高立法的及时性、针对性和系统性正确答案:A9、(单选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自公布之日起()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

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

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刑法的立法目的是惩罚和预防犯罪,维护国家的社会秩序
B. 刑法是国家规定的一种特殊的法律
C. 刑法具有普遍适用性,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公民
D. 刑法属于强制性法律
2. 下列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刑法解释由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
B. 刑法解释由人民法院行使
C. 刑法解释由公安机关行使
D. 刑法解释由检察机关行使
3.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修订,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修订刑法不需要经过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B. 刑法修订应当遵循宪法及法律的原则
C. 刑法修订直接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
D. 修订刑法应当符合时代和法治进步的需要
4. 下列法律中,不属于刑法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二、简答题
1. 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总体框架及其立法目的。

2. “刑法具有普遍适用性,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公民”,请简要解释该说法的含义及重要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解释主体是谁?简单说明解释主体的职能和作用。

4. 简要阐述刑法修订的原则和程序。

三、论述题
1. 刑法是维护国家社会秩序的重要法律,其核心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加强刑法的宣传教育?
2. 刑法的适用范围及适用对象是哪些?为什么规定刑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以上为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希望大家认真思考,准确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试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试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试题一、填空题1、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2、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3、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5、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大会全体会议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后,由各代表团进行审议。

6、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

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向国务院报请立项。

7、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章。

8、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二、判断题(如果认为该说法正确,请在题后划“√”,否则划“×”)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2.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3.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4.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5.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6.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立法法》。

√7.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的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

√8.立法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9.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它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

×3.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4.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自治条例可以变通民族区域自治法。

×7.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斜砭鲋啤? ×8.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9.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10.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1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

×13.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14.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1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6.自治条例可以变通民族区域自治法。

×17.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行表决制。

×18.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19.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20.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21.立法法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23.全国人大立法应当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地方法规制定可以从部门利益出发的部门。

×24.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立法法》。

√25.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的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

√26.立法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27.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它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2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审议。

×29.不同的提案主体,提出法律案的程序相同。

×30.主席团向大会提出的法律案直接交由大会会议审议。

√31.一个代表团或者二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

×32.为了充分了解和掌握法律案的有关情况,听取提案人的意见和说明,专门委员会审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法律案时,可以邀请提案人参加专门委员会会议。

√33.代表团的审议形式分为代表团会议审议和代表团小组会议审议。

√34.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

√35.法律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报告。

√36.法律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人数的三分之二通过。

×37.地方性法规需要有地方特色,需要因地制宜地对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作出具体规定。

√38.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大会全体会议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后,由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

×39.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意见,统一审议法律案。

√40.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必要时,主席团主席可以召开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就法律案中的重大问题听取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41.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决时,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席团同意,并向大会报告,对该法律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4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43.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二个月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44.向全国人大提出的法律案,可以先向常委会提出并进行审议。

√45.主席团常务主席也可以就法律案中的重大的专门性问题,召集代表团推选的有关代表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46.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4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签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应载明该法律的制定机关、通过日期和施行时间。

√48.委员长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会议审议。

×49.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三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50.专门委员会审议法律案时,应当召开全体会议审议,根据需要,可以要求有关机关、组织派有关负责人说明情况。

√51.专门委员会之间对法律草案的重要问题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向主席团报告。

×52.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53.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54.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一般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55.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56.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57.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人大常委会裁决。

×58.全国人民代表大。

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 b.直接依据特区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c.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d.提请国务院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25.下列有关法律规范的适用和备案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c)a.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作出最终裁决b.不同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c.地方政府规章内容不适当的,国务院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d.凡被授权机关制定的法规违背授权目的的,授权和所制定的法规应当一并被撤销26.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d)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须由法规规章规定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27.某地方性法规规定,企业终止与职工的劳动合同的,必须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某企业认为该规定与劳动法相抵触,有权作下列何种处理?(b) a.向全国人大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b.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c.向国务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d.向省人大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28.李某在某特区订工时被机器轧断手臂,就赔偿问题与企业发生争议起诉至法院。

根据该特区依据全国人大授权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李某只能得到20个月工资的赔偿额而根据该特区所在省的地方性法规,他可以得到25个月的赔偿额。

法院应如何处理本案?(b)a.直接依据省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b.直接依据特区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c.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d.提请国务院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29.一个代表团或者多少名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a )。

a.三十名以上b.十名以上c.二十名以上d.五十名以上30.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多长时间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b ) a.10天 b.一个月 c.五天 d.六个月31.尚未制定法律的事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下列哪一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b ) a.法制办 b.国务院 c.司法部门d.内务司法委员会32.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后向下列哪一部门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

(b) a.人大常委会 b.主席团 c.各代表团 d.国务院法制办33、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须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员的(a)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a.过半数 b.三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全体34.按照《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的立法主体不仅包括国务院部门(各部、委、央行、审计署),还包括下列哪一机关。

(a) a.国务院直属机构 b.司级以上单位 c.法制办公室 d.局级以上单位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