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光的计算题和作图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光现象》知识点+习题(含答案)打印版

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光的干涉和衍射练习题计算干涉和衍射的光强分布

光的干涉和衍射练习题计算干涉和衍射的光强分布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叠加在一起形成干涉图样的现象,而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小孔或者绕过一个障碍物后产生的弯曲或扩散的现象。
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计算干涉和衍射的光强分布。
练习题1:单缝衍射设有一个宽度为a的单缝,缝宽为d,光波的波长为λ,观察屏幕与缝的距离为L。
求在屏幕上某一点的光强分布。
解答:根据夫琅禾费衍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在屏幕上某一点的光强分布。
公式如下:I(θ) = I0 * (sin(πd sinθ / λ)/(πd sinθ /λ))^2其中,I(θ)代表在观察屏幕上观察到的光强,I0代表缝的中央处光强的最大值,θ代表观察角度。
练习题2:双缝干涉设有两个宽度为a的缝,缝宽为d,两缝间距为D,光波的波长为λ,观察屏幕与缝的距离为L。
求在屏幕上某一点的光强分布。
解答:公式如下:I(θ) = 4I0 * cos^2(πd sinθ / λ) * cos^2(πD sinθ / λ) / (π^2 (d sinθ /λ)^2)其中,I(θ)代表在观察屏幕上观察到的光强,I0代表缝的中央处光强的最大值,θ代表观察角度。
练习题3:菲涅尔双棱镜干涉设有一对菲涅尔双棱镜,棱镜角为α,光波的波长为λ,观察屏幕与双棱镜的距离为L。
求在屏幕上某一点的光强分布。
解答:根据菲涅尔双棱镜干涉的理论,我们可以计算出在屏幕上某一点的光强分布。
公式如下:I = I0 * (sin(πα sinθ / λ)/(πα sinθ / λ))^2其中,I代表在观察屏幕上观察到的光强,I0代表双棱镜两个棱镜面的光强的最大值,θ代表观察角度。
练习题4:衍射光栅设有一个衍射光栅,光栅常数为d,光波的波长为λ,观察屏幕与光栅的距离为L。
求在屏幕上某一点的光强分布。
解答:公式如下:I(θ) = I0 * (sin(Nπd sinθ / λ)/(Nπd sinθ /λ))^2 * (sin(πd sinθ / λ)/(πd sinθ /λ))^2其中,I(θ)代表在观察屏幕上观察到的光强,I0代表光栅刻痕的光强的最大值,N代表光栅的阶数,θ代表观察角度。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有答案)

1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一、填空题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_传播的。
工程师们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_________前进,就是利用了激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m/s 。
某人看到闪电后8秒钟才听到雷声,打雷处和某人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 。
3、射击瞄准的要领是“ 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其中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_________。
5、2012年6月6日出现了百年一遇的“金星凌日”天文现象,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在太阳表面上看见一个小黑点(实际上是金星遮住了太阳的一部分),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6、如右图所示,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演员,这是因为光是沿__________ 传播的。
二、选择题( )7、下列物体都属于光源的一项是A .太阳、镜子、灯笼鱼B .萤火虫、水母、太阳C .恒星、钻石、蜡烛D .火把、萤火虫、月亮( )8、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在地面上产生光斑的形状是A .圆形的B .正方形的C .不规则的D .成条形的( )9、晴天,树荫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A .太阳的像B .太阳的影子C .树叶的影子D .树叶的像 ( )10、2011年1月4日下午6点8分至23分,X 射线太空望远镜拍摄到了美丽震慑的日环食。
当发生日环食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 .圆环形的B .圆形的C .树叶形的D .小孔的形状( )11、夜晚,当你沿着街道走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你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A .一直变长B .一直变短C .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 ( )1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 .一叶遮目不见泰山B .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树木的倒影C .日食、月食现象D .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 )1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 .日食和月食B .影子的形成C .小孔成像D .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 )14、一个站立的同学通过一个小孔成像,则在小孔后屏上成的像是A .倒立实像B .正立实像C .倒立虚像D .正立虚像2( )15、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A .空气、水、玻璃B .玻璃、水、空气C .水、空气、玻璃D .水、玻璃、空气( )16、有一个同学学习了光的传播后,举了四个例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其中有一个例子举得不正确,这个例子是A .影子B .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还能看见C .小孔成像D .看不见不透明体后面的东西( )17、太阳光透过玻璃射进屋的过程中,光速将A .变大B .先变大后变小C .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 ( )18、运动会上,关于终点计时员开始计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听枪声开始计时,因为枪声听得清B .看白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看得清C .看白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D .听枪声和看白烟都可以计时 ( )19、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 .立竿见影B .一叶障目C .鱼翔浅底D .三点对一线 ( )20、在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三、作图题21、 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 ,请画出AB 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 上标出AB 所成的像四、简答题22、汽车的前灯为什么安装在车头的下部,而不安在顶部?23、假如光的传播速度减小为原来的十万分之一,世界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写出几个合理的场景。
初中物理光学作图及典型题

初中物理光学作图及典型题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1.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镜面、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或折射角。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镜中的像(或镜前的物体)3.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出点4、有一束光通过A 点射到镜面,反射后过 光源S 的成像光路图B 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5.完成下列各透镜的光路空气 玻璃 水 空气 空气 水S B C A ’ B ’S A B6.在下图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并完成光路7.下面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 ;乙:。
甲:8.如图是束光在空气与某种透明物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图中 为分界面;界面的 边是空气;∠ 为入射角;∠ 为反射角;∠ 为折射角。
9.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B ACDEF G6 5 O 24 1 3A 、放大实像;B 、缩小的实像;C 、放大的虚像;D 、缩小的虚像10.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所给的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f=4厘米; B、f=8厘米; C、f=12厘米; D、f=16厘米。
2002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定律练习题

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定律练习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光的现象无处不在。
从阳光照亮大地,到镜子中的影像,都离不开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练习题。
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A 小孔成像B 日食和月食C 立竿见影D 平静的湖面倒映出岸边的景物答案:D解析:平静的湖面倒映出岸边的景物是光的反射现象,不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立竿见影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A 先变短后变长B 先变长后变短C 逐渐变短D 逐渐变长答案:A解析:当人逐渐靠近路灯时,影子逐渐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影子逐渐变长。
3、下列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法线同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D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法线同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答案:B解析:光的反射定律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为()A 0°B 45°C 90°D 180°答案:A解析: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 0°,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也为 0°。
5、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30°时,反射角为()A 30°B 60°C 150°D 120°答案:B解析: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30°,则入射角为 90° 30°= 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 60°。
二、填空题1、光在_____中沿直线传播。
答案:同种均匀介质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光学试卷打印

一、填空1、光的折射定律(1) (2)2、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为(1) (2)3、费马原理4、用垂轴放大率判断物、像虚实关系方法:当β>0时 β<0时5、物、像位置相对于光学系统的 来确定的称为牛顿公式,相对于光学系统的 来确定的称为高斯公式,如已知光学系统的物、像方的介质折射率分别为n 及n`,则理想光学系统中两焦距间的关系为6、光学系统的垂轴放大率β、轴向放大率α及角放大率γ之间的关系为7、一光学系统由焦距分别为:`,`,2211f f f f 和的两光组组成,两光组间光学间隔为∆=21`F F ,则组合系统的物、像方焦距分别为8、平面反射镜成像的垂轴放大率为 ,物像位置关系为 ,如果反射镜转过α角,则反射光线方向改变9、限制进入光学系统的成像光束口径的光阑称为 ,限制成像范围的光阑称为 , 经前面光组在光学系统物空间所成像称为 ,经后面光组在光学系统的像空间所成的像称为 ,主光线是指过 中心的光线10、单色光成像会产生性质不同的五种像差,分别为 ,白光产生的色差有两种,即1、厦门大学《工程光学》课程试卷物理与机电学院机电系三年级测控/机电专业主考教师:张建寰 试卷类型:(试卷)二、计算题1、 一厚度为200mm 的平行平板玻璃,n=1.5,其下面放一直径为1mm 的金属片,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纸片,要求在玻璃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最小直径为多少?2、 一束平行光束入射到一半径为r=30mm ,折射率n=1.5的玻璃球上,球的一半镀反射层,光从未镀侧入射,求平行光束的会聚点位置,并判断像的虚实。
3、 一光学系统由两薄透镜组组成,焦距分别为mm d mm f mm f 350,50,10021===,一物位于离第一透镜250mm 处,求光学系统所成像位置及垂轴放大率。
4、 如图所示的光学测微系统,光学透镜的焦距为`f ,当聚焦光斑在标尺上刻度为y 时,试推导其测量微小角位移原理。
专题 中考光学计算题(解析版)

专题中考光学计算题类型1: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结合三角形相似做答【例题1】(竞赛题)如图是小孔成像原理示意图。
根据图中所标尺寸,蜡烛AB在暗盒中所成的像CD的高度是多少cm?【答案】1cm【解析】蜡烛AB在暗盒中所成的像是CD,设AC与BD交点为O,现在知道AB=6cm , CD=?H=12cm,h=2cm.△AOB 与△COD相似,所以有AB HCD hCD=AB×(h/H)=6cm×(2cm/12cm)=1cm所以蜡烛的高度为1cm。
【例题2】(改编题)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他的做法是,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一面墙上开一个小孔,小孔对面的墙上就会出现外面景物的倒像.小华在学习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后,利用如下装置来验证小孔成像的现象.已知一根点燃的蜡烛距小孔20cm,光屏在距小孔30cm 处,小华测量了蜡烛的火焰高度为2cm,则光屏上火焰所成像的高度为______cm.若物距增大,像距不变,则像的高度______。
【答案】3. 减小。
类型与典例突破【解析】u=20cm v=30cm h=2cm H=?构造两个相似三角形,得到u hv H20cm/30cm=2cm /HH=3cm由于像距v,烛焰h不变,根据Hu=hv,物距增大,则像的高度H减小。
类型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结合角的关系做答【例题3】(经典常考题)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求出反射角.【答案】60°【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过入射点O做出法线ON,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等于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为60°类型3: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结合几何知识做答【例题4】(2019湖南郴州)小明身高1.65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m,镜中像的高度为m。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知识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光学知识:(1)现有一枚透镜,透镜类型未知,如图所示是不同方向的入射光束分别穿过透镜时的光路图,则该透镜是透镜,可以用来矫正(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小华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如图所示;(2)透明玻璃板前放一枚棋子,小华在A处看到棋子的像,在B处也看到了棋子的像(透明玻璃板与白纸垂直放置),则小华这两次看到的像的位置。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处,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处,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处时,光屏上不会成像.把蜡烛由C处移动到A处的过程中,像距不断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大小不断(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3.我们将红、绿、叫作光的三原色。
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
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察觉,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存在的不可见光叫做。
4.如图所示,人的眼睛很像一架(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选填“实”或“虚”)像。
用眼过度会使得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或“后”)方,形成近视眼。
5.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则该像为、的实像,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二、单选题6.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光路正确的是()A.甲和乙B.甲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丙7.下面表示光线通过半圆形玻璃砖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B.C.D.8.观察水上风景的照片,总能看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A.冲洗的照片有质量问题B.入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C.眼睛产生的感觉D.入射光线被反射掉了一部分9.将一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可能是凹透镜B.一定是凸透镜,纸上的光斑是太阳通过透镜所成的实像C.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 D.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也随之变大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振动也能发出声音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振幅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D.在常温下的空气中,次声波传播速度比超声波小11.如图是普通家庭住宅内的简易配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孔插座的右侧插孔不会使试电笔氖管发光B.图中a是电能表,b是空气开关C.当人发生触电时,空气开关会迅速切断电路D.空气开关“跳闸”后,可以立即闭合开关12.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下列有关现象的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长啸声.山鸣谷应”一一是因为声音反射的结果B.“真金不怕火炼”一一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D.“潭滴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13.2020年6月21日下午,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环食”奇观,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凸面镜扩大视野D.水中舞月14.在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B.C.D.1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3厘米B.13厘米C.23厘米D.33厘米16.阳光下,微风吹过天池湖,湖面上波光粼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光的计算题和作图题一.光的反射。
请注意:入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的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它们都是要与法线发生关系,所以计算角度或者要求作光路图,一定要想办法先作法线。
(1)告诉入射角,求反射角,以及与镜面夹角的问题。
角。
如果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也增大10。
反之亦然。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900-入射角。
实际上就是求入射角的余角。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900-反射角。
实际上就是求反射角的余角如果告诉了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求入射角或者反射角,其实也一样。
只要把握住互余和相200,那么反射角是多少度?方法:∵入射角与镜面夹角是200,∴入射角是900-200=700。
又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700。
练习1:已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500,那么入射角为练习2:已知入射角是300,那么,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练习3:已知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300,则它的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练习4: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0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原来的入射角是(2)告诉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如何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如何求出各种角度思路:已经知道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那么,作出它们的角平分线就是它们的法线。
(因为入射角=反射角)然后,通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的位置。
例: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00,请问平面镜该如何放置?作出它的位置,并求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思路:①先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角平分线就是他们的法线。
可以知道,入射角就等于1000的一半,即500②再通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就是镜面的位置。
③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就是入射光线的余角。
∴它=900-600=300(3)绕入射点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平面镜的这类题目例: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若平面镜饶入射点转动,求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
分析:转动前,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重合在一起。
转动后,镜子转了,现在的法线与原来的法线相比,也转动了角。
由图可知,这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即入射角为,那么,反射角也为。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就为2 . 练习1: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保持入射光线不变,绕入射点使平面镜顺时针旋转10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改变。
练习2:一条光线以500射向镜面,若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平面镜,转了200。
求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练习3:一束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0,保持入射光线不变,使平面镜顺时针绕入射点顺时针转100,则此时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4)要改变光路到指定的方向,要求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例:一束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0角,要使它竖直射入井底,如何安放平面镜?并求出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分析过程:①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可以算出他们的夹角=300+900=1200.②作出他们的角平分线就是他们的法线。
并可知,反射角=120÷2=600③通过入射点O,作法线ON的垂线,它就是平面镜的位置。
④由图可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900-600=300。
那么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等于300 .又由图可知,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入射光与水平面的夹角。
即=300+300=600 .练习2:如图,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600角,要使光线垂直射入井底,如何安放平面镜?并求平面镜与水平面的角度。
总结,以后遇见这类题,如果告诉入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直接可以用: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入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900)÷2(5)要求在黑箱中填出合适的光学元件,完成光路图。
(6)球面镜的问题凹面镜使光线会聚。
由于光路可逆,如果在焦点处放一个灯泡(光源),可把反射光线变为平行光。
耳鼻咽喉科医生戴的反光镜就是利用的这个道理。
手电筒的反光装置也是利用的这个道理,把灯泡发生的光反射为接近平行光,这样可以增加它传播的路程。
凸面镜使光线发散。
汽车后视镜用凸面镜就是为了使观察范围更大。
二。
平面镜(1)作一个物体的像。
方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象,左右相反,正立。
步骤:先通过物体A作镜面的垂线,并延长,使A’O=AO,A’即为物体A的像。
值得注意的问题:1.连线要用虚线;2.作垂线时要标直角符号;3.虚象要用虚线连接;4.如果牵涉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光线必须用实线,且标上箭头。
5.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
6..法线要用虚线。
例: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的像。
练习:(2)求物距,像距,以及物象之间的距离,像的大小等等。
方法:同样要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
①人离镜面多远,像就离镜面多远。
物体与像之间的距离是物体离平面镜距离的两倍。
②如果人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像也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如果人以1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那么像也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③无论物体是靠近平面镜还是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都不会变(因为像的大小始终是等于物体大小的)。
④物体在水中成像,与水的深度无关。
例题1:一只大鸟在水面上方10m处的空中飞行,水深1m,像与鸟的距离为 m分析,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物到水面的距离,与水的深度无关。
所以像距是10m,像与物的距离是20m.练习:公园里水深2m,一只燕子在睡眠上5m高处掠过,这时燕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m 例题2:身高1.75m的小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1.5 m,他与像的距离是 1.5 m,像的高度是 1.75 m,当他以1m/s的速度离平面镜而去,2s后,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3.5 m他与像的距离是 7 m,像的高度是 1.75 m.练习1:小红高1.65m,当她站在镜前2m处时,她在镜中的像距她 m.像高 m。
如果把平面镜移到像的位置,则像到她的距离为 m,此时像高为 m。
练习2: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10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BA.向平面镜移动了10cmB.向平面镜移动了20cmC.远离平面镜10cmD.远离平面镜20cm(3)求平面镜厚度的这类问题例:用铅笔尖接触平面镜,像与笔尖之间的距离为6mm,则镜子的厚度是mm练习:手指和镜子的玻璃接触,假如此时指尖和它的像相距7mm,则玻璃的厚度为mm(4)看到镜子里面的钟表的像的时间,求此时的实际时刻方法:不管是电子表还是时针分针那样的钟表,都翻过来看纸的背面。
例: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示,这时的时刻应是15:01(5)求视力表的像离人的距离的问题例: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2.8m,如图,因检查视力时要求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m,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应该为 2.2m(6)把物体与镜面接触,问镜中的像与物夹角的问题此类题的思路: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所以,物与镜子成多少度角,像与镜子就成多少度角。
即,平面镜相当于就是物与像的角平分线。
例题:在平面镜前有一只铅笔,要使铅笔的像与它本身垂直,则铅笔与镜面的夹角为分析:铅笔的像与它本身垂直,也就是说,铅笔与他的像成90度角,平面镜是他们的角平分线,所以,铅笔与镜面的夹角为900÷2=450(7)影子长度的问题方法:物体长度和影子长度对应成比例。
即,甲物体高度/甲物体的影子长度=乙物体高度/乙物体的影子长度例:一个1.7m高的同学想测量学校旗杆的长度,他请同学量出自己的身影长度是1.36m,又量出同一时刻旗杆的影长为4m,则旗杆的高度为m分析:太阳光可近似的认为是平行光,在平行光下,物体高度与影子长度对应成比例。
即,1.7 : 1.36 = 4 : X 可以计算出X=5m★注意:在阳光下移动旗杆,旗杆的影子长度不会变。
(因为太阳光可近似地认为是平行光)(6)告诉两条反射光线,找光源位置的这类问题两种方法:方案1:根据光的反射来画步骤:①先分别作出每条反射光线各自的法线(注意:法线要用虚线画)②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别作出它们的入射光线。
(注意:入射光线要标上箭头)③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就为光源S的位置。
方案2:根据平面镜成像来画步骤:①先作出两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画),这两条延长线的交点就是光源S的像S’②按照平面镜成像特点垂直和等距,可根据像S’作它关于镜面的对称点,就是光源S。
③最后,连接光源和两个入射点SA和SB即为各自的入射光线。
给光线标上箭头完成光路图。
(6)光源S发出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要经过P点。
例题:光源S发出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要经过P点,请完成光路图思路:根据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来作。
步骤:①先作S的像S’(即先向镜面作垂线,根据物距=像距,确定S’)②连接S’P,与镜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O,OP即为反射光线(因为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点),然后标上光线箭头。
③连接SO,就是入射光线。
标上入射光线的箭头。
最后补上法线。
★注意:①物与像的连线要用虚线画②光线要用实线,且光线必须标出箭头(因为光线是有方向的)③因为像与物与镜面垂直,所以在连线与镜面相交的地方,要标上直角符号。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