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工作常规

合集下载

2024年初级中学德育工作计划(6篇)

2024年初级中学德育工作计划(6篇)

2024年初级中学德育工作计划本次通知旨在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确保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及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一、指导思想学校德育工作应坚持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1. 着重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系统的德育活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 深化德育内涵,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实现学生品德的全面发展。

三、工作重点1.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进行专门的培训,提升其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2. 常抓不懈地开展常规管理工作,通过检查评比,推动班级建设,并实现全员育人。

3. 定期进行家访,增进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构建和谐的沟通桥梁。

4. 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并且完善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

四、具体工作(一) 强化德育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 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构建强有力的班主任工作队伍和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实现每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目标。

2. 实行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学生会干部的检查制度,确保对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教育。

(二) 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开学初期,组织学生深入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通过不同形式进行检查。

强化行为规范系列教育,提升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 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

1. 以校园礼仪为切入点,广泛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2. 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规范学校升降旗制度,并在重要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3. 继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做起,培养感激之情。

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要求

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要求

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德育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中小学作为青少年的重要成长阶段,德育工作的开展非常关键。

为了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教育部和各省份都出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要求,以下是一份关于常规要求的文档。

一、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1.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德育与智育、体育、艺术、劳动教育等内容的有机融合。

3.实现德育与课程教学“两轮驱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的贯穿和渗透,以德育促课堂教学和学科素质提升。

4.形成校园浓厚的道德氛围和全员参与的德育格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氛围。

二、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1.形成科学的德育体系,包括学生的品德教育、场地与行为规范、纪律权威执行、班级协作和社团活动等方面。

2.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诸如健康生活、情感教育、心理健康、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德育内容。

3.突出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导向的德育实践,注重情境性、参与性、启发性、体验性和实用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4.重视创新德育工作,积极探索为学生提供德育资源、智慧和服务的新方式、新途径和新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升德育素养。

三、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1.领导重视,推动落实。

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深入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三重点、三督导”的重点内容,推动其顺利开展。

2.规范制度,细化管理。

要求学校制定完善的德育教育计划、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实德育工作的责任主体、执行主体和推进主体,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拓宽渠道,丰富资源。

要求学校拓宽德育教育的渠道,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校外拓展、企业实践、社会服务等多元化、全方位的德育教育资源,为学生德育教育提供充分保障。

4.破除“功利性”,注重品质。

要求学校破除“功利性”的德育教育观念,突出品质导向,注重学生内心品质的提高,注重学生人格修养的提升,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塑造,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中学学生德育常规管理制度

中学学生德育常规管理制度

中学学生德育常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学学生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中学学生德育常规管理是指为了规范中学学生的日常行为,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素质提升,保证校园的和谐稳定而建立的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

第三条中学学生德育常规管理应当坚持德育与纪律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信任与监督相结合、激励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学生在健康、快乐、安全的环境中全面发展。

第四条中学学生德育常规管理的内容应当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健康、生活等各个方面,同时也应该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

第二章学习管理第五条中学学生应当按时参加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认真学习,不得旷课、早退、迟到、作弊等行为。

第六条学生应该自觉遵守学校的课堂纪律,认真听讲,按照老师的教学要求做好作业,不得在课堂上打闹、说笑、扰乱学习秩序。

第七条学生应当爱护学习用品,不得乱涂乱画,不得损坏学校设施,不得抄袭他人作业,不得作弊。

第八条学生应该发扬勤奋学习的优良传统,按时完成老师的教学任务,不得逃课、旷课,不得搞学习懒惰、浪费时间的行为。

第九条对于学习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要及时给予表扬奖励,鼓励他们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要进行关爱和辅导,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第三章行为管理第十条中学学生应该遵守公共秩序和校规校纪,文明礼貌待人,不得在校园内打架斗殴,不得偷窃、抢劫他人财物。

第十一条学生应该尊敬师长,不得对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侮辱、诽谤、歧视、霸凌等行为。

第十二条学生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在马路上闯红灯、乱穿马路,要注意行人礼让,保持良好的交通秩序。

第十三条学生应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得乱吐痰、乱扔垃圾,要注意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整洁。

第十四条学生应该自觉遵守学校的安全管理规定,不得在校园内进行危险行为,不得随意乱动学校的设施设备。

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

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

04
德育评价与考核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突出德育的核心素养,如道德品质、公民意识、社会 责任感等。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德 育评价标准。
结合学校实际和地域文化,制定具有校本特色的评价 标准。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谈话法
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 其思想动态和道德观念。
成长记录袋
06
德育特色与创新
挖掘学校德育特色资源
传承学校历史文化
通过校史、校训、校歌等文化载 体,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 和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爱校情
怀。
发挥地域文化优势
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活动 ,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
感。
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开发具有德育功能的校本课程, 将德育目标融入课程教学中,实 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
05
德育队伍建设与培训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选拔优秀班主任
通过竞聘、推荐等方式,选拔热 爱德育工作、具有丰富教育经验 和较强组织能力的优秀教师担任
班主任。
明确班主任职责
制定班主任工作职责,明确其在学 生思想教育、班级管理、家校沟通 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加强班主任培训
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提高其德育 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其责任 感和使命感。
诚实守信,正直无私,谦虚谨慎,自尊自爱 ,自强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 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 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道德观念。
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德育

中学德育工作制度(3篇)

中学德育工作制度(3篇)

中学德育工作制度是指中学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行动能力方面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规定。

一、中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 原则: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多元发展、因材施教。

二、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1. 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能力,如尊重他人、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等。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守时、整齐、纪律、干净等。

3. 开展各种励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培养责任感。

5. 建设德育平台,提供相关资源和活动,如德育课程、德育讲座、德育社团等。

三、德育工作的管理和评价1. 中学应设立德育工作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和标准。

2. 开展学生德育行为的评价工作,采取多种评价手段,如奖励、表扬、评比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和行为,形成家校共育的德育模式。

以上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一般制度和原则,具体制度和措施应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

中学德育工作制度(2)是指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和规定。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的工作。

中学德育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德育目标和任务:明确中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人格。

2. 德育组织机构:规定中学德育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如校德育委员会、德育教师团队等。

3. 德育课程设置:制定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

4. 德育评价制度:建立中学德育工作的评价制度,如考核学生的道德行为、评估德育教师的教育质量等。

5. 德育活动组织:安排各种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

2024-2025中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五篇)

2024-2025中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五篇)

2024-2025中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依据《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全面巩固我区“幸福德育”启动实施以来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规范实施德育管理,努力完善德育“五大体系”,丰富德育活动,努力实施德育“六大项目”,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结合我区德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校____年度春季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继续坚持一个目标导向-幸福德育,坚持一切有效的德育必须关注师生身心感受,关注学生的心灵体验,关注学生人格尊严,把追求师生的幸福作为光谷德育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体验幸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一)、主要目标建立体系。

探索《东湖高新区中小学德育规程》,将中学德育目标、内容等具体化,本学期着力把我校打造成“文明校园”、“诚信校园”、“温情校园”,完善家校共建体系体系。

(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先行”的办学思想,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三)、工作要求1、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树立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

2、树立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使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能力等心理品质和创新能力。

4、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6、做好学生思想的评定,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毛病,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中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3篇)

中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3篇)

中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____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__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树立和落实____,坚持德育为主的观念,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努力提高德育队伍的育人素质,精心培育德育新的“增长点”,不断创新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1、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互相渗透、结合,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生活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2、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发挥德育在课堂中的主渠道作用,打造出一批优秀的德育工作者,让每位教师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

3、继续关注“留守儿童”,密切注视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学习状况,切实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4、积极培养学生参与日常管理的意识,使他们在管理中学习、在管理中提高,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师生道德状况得到根本好转。

5、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并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努力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三、工作重点认真贯彻落实____,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四、具体措施1、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加强学生会和德育处的建设,使他们成为开展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德育示范校工作机构(1)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工作小组组长:成员:校警及各班班主任2、加强班主任及德育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管理及班级常规管理制度,优化班级管理评价体系。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完善家长会制度和家访制度。

4、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继续与民安派出所联系,聘请法制副校长,上好法制教育课,警校共建文明校园。

5、继续抓好革命传统教育,办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6、优化育人环境,与相关部门合作,治理好校园周边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德育工作常规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

为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使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序列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全面提高德育工作质量,特制定以下德育工作常规:
德育工作常规尽量坚持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遵循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一般包括德育常规和德育常规管理两部分。

德育常规包括:执行课程计划、制定德育计划、执行德育计划、训练学生、辅导学生和评价学生、指导家庭社会教育和德育研究。

德育常规管理包括:建立管理机构、常规管理制度、德育常规检查、德育队伍建设、德育环境建设。

一、德育常规
1、执行德育课程计划
严格按课程计划开设德育课,充分保证政治课、班会校会课、团队课、晨会或夕会课、社会实践和学校传统活动的时间,任何人不得挪作他用和减少时间,注重实效,不断提高质量。

2、制定德育计划
(1)、各部门、各教师制定德育计划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理论为指导必须符合中《中华人民共和
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德育规程》、《中学德育大纲》等法律法规的精神和学生实际、时代特点。

计划要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2)、开学初拟定好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开学初各部门和教师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精神、制定好计划,及时上交学校备查存档。

(3)、德育计划应包括:
a、情况分析:当年形势、德育任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的分析.
b.德育目标:知、情、意、行目标等。

c、实施德育计划措施、方式方法.
d、德育工作安排.
(4)、超周写好德育课或活动课计划(即备课),或指导学生写好活动方案。

备课或活动方案应包括目的要求,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方式和其他设计.
3、实施德育计划
(1)、实施德育工作,不能随意改变计划。

(2)、要求:目的明确,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针对性强,思想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遵循三为主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内容要内化。

4、开展训练
(1)、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和学生年特征,
分阶段、有组织、有计划和有针对性的训练。

(2)、训练任务的目的明确,措施落实,方法得当,训练质量高。

5、辅导学生
(1)、辅导内容:政治思想教育、心理素质锻炼、情感培养、意志磨炼、行为的
训练等使品行异常的学生得到转化,品行优良者进一提高。

(2)辅导方式方法和注意问题:
a 面向全体学生,采用个别谈话谈心与集体讲道理相结合,创造条件经常与学生
交流,了解分析学生。

b先进典型(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其他人),树立榜样,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对个别问题学生不歧视,有针对性的关心、帮助和转化。

c尊重学生人格,不挖苦、热爱学生,不用侮辱性的语言对待学生,不漠不关心、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6、评价学生和总结
(1)、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对学生品行进行全面评价。

(2)、评价标准要科学、客观、公正。

(3)、实行民主评价:评价中以班主任为主,学生自评互评、科任教师评价
和家长评价相结。

(4)品行评语由班主任负责填写,每期或每学年给学生写好评语。

评语客观热情,反映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有激励作用。

(5)、班主任评出学生品行等级或分数,交学校备案审查后如实通知家长并记入学籍档案。

(6)、各部门和教师在每期结束时写出德育工作书面总结交学校备查存档.
7。

导家庭教育和协调社会教育
(1)、指导家庭教育:
a每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注意德智并讲,形式多样。

b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研究教育;举办家长学校,每期至少举办家庭教育讲座一次。

c确立每逢2、5、8日为我校学生家长接待日。

d班主任每期至少家访3次,科任教师每期至少家访1次,并作好记录。

学校协调妇联,印发各种家庭教育资料,落实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
(2)、协调社会教育
a学校、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渠道,争取社会理解、支
持和配合学校德育工作.
b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场所、基地,争取社会向学生提供精神文明作品.
c争取各级行政部门、村委会、社区等指导监督学校德育工作,净化学校周边育人环境。

8.德育研究
(1)、每学年要建立德育工作研究小组,根据专题或热点问题,定期召开研究会,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指导。

(2)、研究小组针对德育的热点、难点、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写出德育论文或报告。

(3)、其他教师也应努力专研德育工作方法,互相学习,提高育人效果。

(4)、加强班级间德育活动的学习和竞赛。

(5)、每学期学校组织2-3节德育研究课,公开课或观摩课.
二、德育常规管理
1、建立德育管理机构和机制
(1)、每学年成立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组长,由党、政、工、团、学生会、政治教研组组长和教师代表任组员,审核德育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学校德育工作.
(2)、每学年成立德育工作小组:由校长、德育主任、少团负责人和学生会负责人、所有的政治教师和班主任组成,
管理日常德育事务.
(3)、各部门德育人员应有明确的德育分工,较完善的德育工作制度。

2、构建德育常规管理制度
各种德育常规管理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与学校其他制度,互相补充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类德育常规管理制度由相应的负责人制定,上报德育领导小组审查通过。

(1)、升旗仪式制度:根据《国旗法》由团支部制定。

应包括升降旗仪式程序、要求、训练出旗手和国旗下的讲话、背校训、唱国歌和校歌等方面。

(2)、各类德育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度:包括校长、党支部书记、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工会主席、班主、科任教师、生活教师和职工均应有明确的分工、职责。

由校长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拟定和安排。

(3)、班主任管理制度:包括班主任的聘任条件、工作要求、培训、考核评比评优、待遇等,由学校行政共同讨论制定。

(4)、全体德育工作人员(全体教职工)德育工作应纳入教职工年度考评的制度.
(5)、学生品行评价制度:要求可操作,量化和性化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由德育工作小组共同制定。

(6)、德育常规检查制度:一是德育领导小组对各类德育工作人员和部门的监督、检查、评价等制度;二是对清洁卫生和学生文明仪表,课间操、集会、课堂纪律,各种活动等的检查评比制度.由德育工作小组制定.
(7)、对各类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a对学校德育基本力量(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每期至少一次。

b对学校德育骨干力量进行培训,包括班主任、少团和学生会负责人、政治教师每月一次培训制度。

(8)、纪律处分制度:对严重违犯纪律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纪律处分,并通知其家长记入学籍。

(9)、德育研究制度:包括研究的内容,撰写论文及论文评比奖励等。

(10)、德育或德育工作评比和奖励制度:每期都应对德育或德育工作的先进集体或个人、教师或学生进行评比奖励,有一整套评比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等制度。

3、坚持德育常规检查
(1)、查德育计划(包括学期计划、课时计划、活动计划等),校长每期至少2次,分管德育工作的主任每期至少4 次。

(2)、查班级德育活动每期不少于4 次。

(3)、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训练情况,每期不少于10次。

(4)、查教师辅导评价学生情况及记录(每位教师至少每期要辅导2 名学生,
学校每期至少查1次)。

(5)、查学生各种常规(卫生、纪律、仪表等)。

(6)、查教师参加德育研究情况(每期不少于2 次,上交论文1—3篇)
(7)、各部门和教师要作好各种检查和活动记录,按规定时间上交学校备查。

4、抓好德育队伍建设
(1)、选配好德育干部和后备干部。

(2)、建设一支精壮的德育骨干队伍,定期实行形式多样的培训。

(3)、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德育骨干队伍的思想和业务水平.
5、搞好德育环境建设
(1)、抓好硬件建设:搞好校园绿化、美化、香化建设,布置和管理好字画、
标语等:教室各种字画布置、东西的摆放有利于德育;加强校园文化对德育的渗透。

(2)、办好学校文化长廊、黑板报等德育基地。

(3)、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用健康有益的音、体、美、科等活动充实学生生活。

(4)、抓好人际关系环境建设,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团结友爱的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以良好心态投入学习和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