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注意事项 2ppt

合集下载

双重血浆置换ppt

双重血浆置换ppt
应用领域
双重血浆置换不仅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还拓展到了其他领域,如 肝衰竭、肾衰竭、重症肌无力、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双重血浆置换操作流程包括分离血浆、去除致病血浆成分、补充正常血浆成分、 回输血液等多个步骤。具体操作过程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注意事项
04
双重血浆置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双重血浆置换的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较高
双重血浆置换在临床应用 中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适用范围广
双重血浆置换可用于治疗 多种疾病,如风湿性关节 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减轻症状
双重血浆置换可以清除患 者体内致病的自身抗体, 减轻疾病症状。
双重血浆置换的有效性评价
疗效显著
双重血浆置换在临床应用中疗 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

作用迅速
双重血浆置换治疗作用迅速,可 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病情。
改善生活质量
双重血浆置换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 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双重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
• 治疗效果 • 治愈率较高: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多种疾病的治愈率较高。 • 控制病情:双重血浆置换可以较好地控制疾病病情的发展。 • 影响因素 • 治疗时机:双重血浆置换的治疗时机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和治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 治疗方案:双重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和治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 护理措施:双重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和治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双重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趋势
要点一
高效自动化和智能化
要点二
拓展适应症范围
未来双重血浆置换将朝着更高效、自 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降低操 作复杂度和提高临床应用效率。

血浆置换的护理

血浆置换的护理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血浆置换主要用于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禁忌症
血浆置换的禁忌症包括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等。
02
血浆置换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介绍血浆置换治疗的相关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血浆置换的基本原理、治疗目的、过程及 注意事项,减轻其紧张、焦虑情绪。
血管通路准备
清洁手术部位,备皮,并确保血管通路的畅通。
03
血浆置换术中护理
术中监测
01
02
03
生命体征监测
在血浆置换过程中,需要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 切监测,包括血压、心率 、呼吸、体温等。
意识状态监测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 括神志、反应等,判断是 否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液体平衡监测
监测患者血液和置换液体 的平衡情况,防止出现过 量或不足。
案例三:急性中毒患者的血浆置换及护理
患者男,25岁,诊断为有机磷 农药中毒。
护理措施:术前做好心理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 防并发症,同时做好饮食护理 、皮肤护理等。
治疗方案:行血浆置换术,术 后给予药物治疗。
患者术后病情稳定,未出现明 显并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疗效果良好。
06
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血浆置换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方向
置换液补充
补充置换液
在血浆置换过程中,需要 适时补充置换液,以维持 患者血液容量和电解质平 衡。
速度控制
补充置换液时应控制输液 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以防止循环负荷过重或低 血压。
温度控制
置换液应保持适宜的温度 ,以防止患者发生寒战或 不适。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
禁止止血钳敲滤器或间断打折静脉管排空气
治疗开始
红细胞压积 置换液总量 置换液每袋容量
1. 先将置换液流速、病人血浆丢失量设置为0 2. <100ml/min引血,观察病人反应 3. 待血流速、压力稳定后更换液袋液袋 4. 逐步调至目标置换流速 5. 开始TPE
治疗前准备4:参数设定
项目 血流速ml/min 置换总量ml 置换液流速ml/h PBP流速ml/h 病人血浆丢失量ml/h
肾小球硬化 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 重症肌无力 系统性红斑狼疮 重症肝炎 多发性骨髓瘤 大疱性皮肤病 纯合子或半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药物过量(如洋地黄中毒等) 浸润性突眼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
血浆置换机制
机制 清除抗体
清除免疫复合物 清除炎症介质 替补血浆缺乏成分 清除其他血浆成分
治疗前准备2:医嘱
治疗前红细胞压积 (Hct) 计算总血容量 (TBV)、血浆容量 (PV) 置换容量和频率 抗凝方案 置换溶液 机器设置参数
✓一般认为: 频密、小容量的置换优于不频密、大容量的置换 ✓SOP推荐: 间隔1~2d,每次置换1~1.5个PV,5~7次为一个疗程
治疗前准备2:医嘱
胶体溶液 – 其他
•合成血浆扩容剂 Synthetic plasma expanders
– 凝胶/白明胶 Gelatins – 右旋糖酐 Dextrans – 羟乙基淀粉 Hydroxyethyl starch (HES)
好处: 便宜、容易获得、 HES 会使凝血测试结果有些许改变 限制: 比白蛋白出现更多的相关风疹和痕痒反应, 偶然出现非典型
M100 (SC)
<0.01 <0.02 1.0 1.0 1.0

血浆置换患者的护理

血浆置换患者的护理

饮食调整: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饮 食计划保证营养 均衡。
运动锻炼:在医 生的指导下进行 适当的运动锻炼 增强体质提高免 疫力。
心理护理:关注 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供心理支持和 辅导帮助患者树 立信心。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以适应患者的恢复情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康复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效果。 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康复效果。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 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增强治疗 信心。
日常护理:注意个人卫生保 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染。
并发症的预防:定期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和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浆置换设备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
复。
患者应避免摄 入过多的盐分 以免加重肾脏 负担同时要控 制水分的摄入
量。
患者应保持适 量的脂肪摄入 以提供足够的 能量和必需脂 肪酸但要避免 摄入高脂肪食
物。
患者应多食用 富含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食物 以补充身体所 需的营养素促 进疾病的康复。
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患者 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康复 需求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 依据。
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促进患者康复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建立信任关系:与 患者建立良好的信 任关系增强患者的 安全感。
倾听与沟通:耐心 倾听患者的诉求积 极与患者沟通了解 其心理状态。
健康教育:向患者 介绍血浆置换的相 关知识提高其对治 疗的认识减少恐惧 和焦虑。
心理疏导:根据患 者的心理状况给予 适当的心理疏导缓 解其紧张情绪。

血浆置换理论与技术PPT课件

血浆置换理论与技术PPT课件
探索和研发更先进的血浆分离技术,提高血浆置换的效率和安全性。
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
研究新型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用于血浆置换,提高治疗效果和延 长使用寿命。
血浆置换在临床的应用前景
罕见病与危重病治疗
01
扩大血浆置换在罕见病和危重病治疗中的应用,提高治愈率和
生存率。
免疫调节与移植
02
利用血浆置换调节免疫功能,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手
长期疗效评估
长期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复发或并发症,评估血浆置换的 长期疗效。同时结合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05
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血浆置换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自动化与智能化
研发更高效、自动化的血浆置换设备,实现智能化操作,减少人 为误差和操作时间。
新型分离技术
生化指标
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生化指 标,如肝功能、肾功能、 电解质等,以评估患者的 生理功能状态。
免疫学指标
检测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 和抗体水平,以评估患者 的免疫功能状态。
血浆置换的疗效评估
短期疗效评估
在血浆置换后短期内,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病情是否得到改善。 同时检测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以评估患者的生理和免疫功能状态。
术成功率。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03
结合基因检测和精准医疗技术,实现个体化血浆置换治疗。
血浆置换的未来发展方向
标准化与规范化
建立血浆置换技术的标准化和规 范化体系,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伦理与法律监管
加强伦理审查和法律监管,保障 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 血浆置换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血浆置换的质量控制措施

血浆置换的质量控制措施

血浆置换的质量控制措施
血浆置换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通过将患者的血浆与替代液进行交换,以去除体内有害物质或异常成分。

为了确保血浆置换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
1. 患者评估和适应证选择:在进行血浆置换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疾病状况、实验室指标等,确保患者符合血浆置换的适应证。

2. 设备和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血浆置换设备和一次性使用的材料,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3. 操作人员培训: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血浆置换的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

4. 置换液的质量控制:确保置换液的质量符合标准,包括无菌、无热源、无毒性等。

5. 抗凝治疗的管理: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并监测抗凝效果,以防止出血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6. 感染控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的发生。

对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7. 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密切监测患者在血浆置换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8. 质量评估和改进:定期对血浆置换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操作流程、设备维护、患者结局等方面,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

这些质量控制措施旨在确保血浆置换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医疗机构和地区有所差异,建议在进行血浆置换时,遵循相关的临床指南和操作规范。

血浆置换ppt课件

血浆置换ppt课件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技术创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血浆置换技术将继续发展, 可能出现更加高效、安全 的技术手段。
精准医疗应用
结合精准医疗的理念,血 浆置换技术有望实现更加 精准的治疗,提高患者的 生存质量。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对血浆置换技术研究 的深入,其应用领域有望 进一步拓展,为更多患者 带来福音。
A
B
C
D
跨学科合作
血浆置换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需要加 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血浆置换将更加注 重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以满足不同患 者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监测与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 液通路情况等,及时记录相关 数据。
操作后观察及记录要求
观察患者反应
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寒 战、过敏反应等不良事 件,及时处理并记录。
复查相关指标
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需 要,定期复查血常规、 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
记录操作过程
详细记录血浆置换的操 作过程、患者反应及处
学习感悟
学员们认为本次课程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 还激发了他们对医学领域的探索热情。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拓展应用领域
血浆置换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未来 有望在更多疾病领域得到应用,如神经系
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技术创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浆置 换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创新,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操作原理
通过血浆分离器将患者的血液分离为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去除含有致病因子 的异常血浆,然后将正常血浆与患者的血细胞混合后回输到患者体内。
操作步骤

血浆置换注意事项 2

血浆置换注意事项 2
血漿損失: 0 ml/h 血浆滤出速度:不超过1800ml/h 2, 滤器后的红细胞压积是:系统根据输入治疗前的红细胞压积 和置换液流速得出的。血细胞比容:0-60% “ 滤过分数”:由血液流速和置换液流速所决定,其值不应超 过30%。
© 2007, Gambro Lundia AB
5
TPE on PRISM中的注意事项:
© 2007, Gambro Lundia AB
2
Reminder (提醒)
TPE is similar to a CVVH therapy with specific filter and specific safety ...
(TPE跟CVVH相類似,但使用特定的濾器及安全監護)
(漏血探測器)
⑵代血浆、贺斯等胶体液在开始20min输入时必须缓 慢,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2,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每15min测血压、 心率1次;注意患者的保暖;注意保持血管通路的通畅,保持 血流量的稳定; 3,补充血浆制品前按医嘱用药,严密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 应;低钙血症
© 2007, Gambro Lundia AB
0.35
纤维直径 (internal):
330 µm
膜孔大小:
0.5 µm
膜壁厚度:
150 µm
预冲血容量:
41 ml
消毒方式:
ETO
© 2007, Gambro Lundia AB
10
血浆置换治疗 (PE)
血浆置换输液 鲜冻血浆 FFP、 白蛋白盐水或其它 血浆代替液
输注泵
Plasmapheresis Treatment血浆置换治疗
每清除1000ml 血漿, 要回输954ml的25%白蛋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7, Gambro Lundia AB
2
Reminder (提醒)
TPE is similar to a CVVH therapy with specific filter and specific safety ...
(TPE跟CVVH相類似,但使用特定的濾器及安全監護)
(漏血探測器)
5
TPE on PRISM中的注意事项:
3,治疗时,是用容量控制,在输入当前“置换液容器量”时 要注意,输入量必须小于或等于置换液的实际的容量,以避免 空气进入配套。 因用于置换的血浆的比重(容量和重量1ml>1g)要大于普通 置换液(1ml=1g),在计算置换液容量时,不可完全相信容 器上所标的置换液容量,必须用秤称出置换液容器的袋子和置 换液重量,再把重量乘以0.8转换成容量,才可以输入系统。 (例如:150g的血冻血浆(连袋子的重量)X0.8=120ml容量, 实际输入“当前置换液的容器量”=120ml) TMP在治疗中要低于100mmhg。以免滤器凝血。
பைடு நூலகம்
Plasma out by natural flow血浆 自然滤出 –弃掉
© 2007, Gambro Lundia AB
11
PF2000N治疗中注意事项
1,补充速度基本与血浆分离速度同步,在置换的全过程中尽 量保持出、入平衡; 须注意: 所有的置换液, 须注意:⑴所有的置换液,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均要加温至接 近体温再给患者输入。 近体温再给患者输入。 代血浆、贺斯等胶体液在开始20min输入时必须缓 ⑵代血浆、贺斯等胶体液在开始 输入时必须缓 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慢,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2,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每15min测血压、 心率1次;注意患者的保暖;注意保持血管通路的通畅,保持 血流量的稳定; 3,补充血浆制品前按医嘱用药,严密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 应;低钙血症
© 2007, Gambro Lundia AB
6
TPE on PRISM中的注意事项:
4,液体的平衡:磅秤的准确度与CRRT时是一样的(+/30g/hr) 要注意的是:液体的密度和血浆是不同的。 密度:新鲜血浆是1.02; 5%白蛋白是1.009; 25% 白蛋白是1.069。 例如: 每清除1000ml 血漿, 要回输1011ml的5%白
术后凝血延长外。
血漿損失: 0 ml/h 血浆滤出速度:不超过1800ml/h 2, 滤器后的红细胞压积是:系统根据输入治疗前的红细胞压积 和置换液流速得出的。血细胞比容:0-60% “ 滤过分数”:由血液流速和置换液流速所决定,其值不应超 过30%。
© 2007, Gambro Lundia AB
© 2007, Gambro Lundia AB
4
TPE on PRISM中的注意事项:
二,治疗中:
1,流速(血流速必須达到至少100 ml/min ,以防溶血)。 血液流速:100-120 ml/min 置换液(血浆及代用品): 0 - 3000ml/次 肝素: 0 to 5ml/h or bolus在治疗中必须抗凝血,除肝 衰手
© 2007, Gambro Lundia AB
8
TPE on PRISM中的注意事项:
5,其他: 过敏反应 低钙血症 发热 溶血 凝血 出血
© 2007, Gambro Lundia AB
9
血浆分离器 - PF2000N
膜材料: 有效面积 (m²): 纤维直径 (internal): 膜孔大小: 膜壁厚度: 预冲血容量: 41 ml 消毒方式: 聚丙烯 0.35 330 µm 0.5 µm 150 µm ETO
蛋白。 每清除1000ml 血漿, 要回输954ml的25%白蛋白。
© 2007, Gambro Lundia AB
7
TPE on PRISM中的注意事项:
5,其他监测:
漏血探测器:不会探测溶血。 血浆滤器凝血机器会有报警显示(将滤器的压力下降 调至最高100)。 置换液容器排空:当使用瓶装置换液时,只需要输入 《从现有容器的输入量》便可以得到正确资料
TPE on prisma和PF2000N在血浆置换中的 注意事项
Prisma
© 2007, Gambro Lundia AB
1
血浆置换的定义
是一种用来清除血液中大分子物资的体外血液净 化疗法。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离心法或 膜分离法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弃去血浆而将细 胞成分,以及补充的平衡液、血浆、白蛋白溶液 会输体内,以清除血浆中的致病介质,达到治疗 目的。1914年Abel等首次开展血浆置换以来,该 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 2007, Gambro Lundia AB
13
Thank You Very Much
谢谢
(廢液泵) (血泵)
(抗凝血針筒)
(收集血漿濾液)
(置換液泵)
(回路夾子) (空氣探測器)
© 2007, Gambro Lundia AB
3
TPE on PRISM中的注意事项:
一,预冲: 1,3-4公升预冲液进行预冲。 2,清除血浆分离器及静脉压力传感器中的气泡。 3,检查各管路段口有无渗液。 4,彻底清除制造时的残余物,达到正确的滤过 及筛选功能。
© 2007, Gambro Lundia AB
12
PF2000N治疗中注意事项
4,肝素抗凝(适用于低出血风险者):首剂肝素50U/kg体重, 维持量1000U/h。注意监测活化凝血时间(ACT),并根据ACT调 整肝素用量,治疗中ACT的目标值为180~ 220秒,若低于180 秒,每小时肝素多给500U,若超过240秒,则停用肝素,待ACT 恢复目标值时再恢复使用。血浆置换结束前30min停用肝素。
© 2007, Gambro Lundia AB
10
血浆置换治疗 (PE)
血浆置换输液 鲜冻血浆 FFP、 白蛋白盐水或其它 血浆代替液 输注泵
Plasmapheresis Treatment血浆置换治疗 Treatment血浆置换治疗
Blood Pump 血泵
AK-10 BMM-10AK- BMM-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