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心理干预研究概述综述报告

合集下载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干预探究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干预探究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干预探究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不仅会给身体带来严重伤害,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由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很长时间,患者在此期间往往会经历心理上的痛苦和抑郁,这种情况也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心理干预措施。

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表现是焦虑、抑郁和失眠。

由于治疗时间长,且受到恶性肿瘤的威胁,患者往往会感到不安和恐惧。

此外,由于治疗和手术带来的疼痛和不适,患者也会感到痛苦和抑郁。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她们的治疗效果和康复。

为了帮助乳腺癌患者应对心理上的困扰,心理干预在治疗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干预的方式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身体放松训练和心理支持等。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不良思维模式来减少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身体放松训练可以减轻由于治疗和手术引起的疼痛和压力,而心理支持则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以面对治疗中的各种挑战。

总之,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应对治疗带来的压力和痛苦,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率。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心理干预手段将用于患者治疗中,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不 良刺激。指导其进行肌肉放松训练 ,鼓励其看书、听音乐来转移
注 意力 ,从 而消除心 理障碍 。为 了达 到更好 的护理 效果 ,对患者 的 心 理干预时 间为固定时间 ,均选 在每天 的下午 3 ~ 4 点之间进行 。 1 . 3 . 2 调 查 获取 数 据 :对 患 者 入 院3 d 内进行 焦 虑 抑郁 的心理 调
6 O 分 ,入选 的肿瘤患者经过焦虑 自评量表 ( S AS)、抑郁 自 评量
表 ( S D S)进行 筛选 ,具 有 中度 焦 虑抑 郁 。患 者 对本 项研 究 知情 同意 。患 者在 性 别 、年龄 、肿 瘤 部位 的分 布 等方 面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P>0 . 0 5 ),具有 可 比性 。
查 ,获取的数据作为初始数据。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积极的心理干
预 ,并 对其 进 行持 续观 察 ,分 别在 其住 院满 2 周 、4 周 、6 周 和8 周 时 ,进 行焦 虑 、抑郁 的心 理调 查 ,获取 研究 数据 。 1 . 4 资料 分 析 :治 疗 后 2 周 、4 周 、6 周和8 周 的各项 数 据 均 与初 始 数据 进行 配 对分 析 。主要 研 究该 组患 者治 疗前 和 护理 治疗 后 的 心 理数 据 的变 化 幅度 ,并利 用 焦虑 、抑 郁 的评 判标 准 ,研究 恶性 肿 瘤 患者焦 虑 、抑郁 程 度的 变化 。
吉林 医学 2 0 1 3 年4 月第 3 4 卷第 1 . 2 期
2 38 7
心 理 干预对 恶 性肿 瘤 患者焦 虑抑 郁 的影 响
梁 敏 ( 3 2 0 1 医院 ,陕西 汉 中 7 2 3 0 0 0 )
【 摘 要】目的 :探 讨心 理干 预对 恶性 肿瘤 患者 焦虑 抑郁 的影 响 。方 法 :对 患 者住 院期 间进 行积 极 的心理 干预 ,对 不 同时段所 获取 的 患者 心 理 表现 和调 查 数据 进行 对 比分 析 。结 果 :经 过积 极 的心 理 干预 后 ,患 者各 项指 标评 分 有 明显 的下 降 ,心 理干 预对 恶性 肿 瘤患 者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影响效果观察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影响效果观察

以同情 、 真诚 、 尊重 、 接纳 、 中立和关心的态度
进行倾 听是建 立 良好 沟通 关 系 的基 础 , 过 沟通 通
长期以来对是否 如实地告诉 患者癌 的诊 断, 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研究表 明, 0 8 %以上的患者 愿意知道 自己的诊断 。因此 ,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
中, 医生 和护士 为此 类患 者及 时提供 疾病 的性质 、 程 度 、 能治疗 方案 的优 缺点 、 可 治疗 过程 中 的注意 事项 等信 息 , 加患 者对 疾病 的控制 感 , 少其在 增 减
心理干预 的效 果 。此 外 , 位 领 导 的关 怀 , 单 同事 、
亲朋 好友 的探望 慰 问 , 可 为 患者 提 供相 应 的心 也
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中, 患者常常会 出 现各 种不 良认 知 , 降低 了患者 的依 从性 , 加重 了患 者的抑郁 、 焦虑情绪 , 针对不 良认知 , 要给患者以 认知行 为治疗 。
收 稿 日期 :20 0 9…0 1 9 6
疾病与疾病治疗过程 中因不 了解信息而产生的恐

1 ・ 2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第 1 卷 4
惧、 压力和疑 惑 。
3 3 合理进 行心理 治 疗 .
们明白自己的言行对患者的影 响, 教会家属控制 自己的不 良情 绪 , 帮助督促 、 观察 、 安慰 患者 , 强化
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P>0 0 ) 具 有可 比性 。 .5 ,
入组时 2 S S S S 组 D 、A 总分均值较高 , 但差异 无统计 学 意 义 ( >0 0 ) P .5 。住 院 4周 后 ,2组
S S S S的评 分都 显著 低 于 入 院时 的评 分 ( D 、A P< 00 ) .1 。而且 , 后 观 察 组 的 S 、 A 4周 DS S S的评 分 低 于对 照 组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差 P<0 0 ) 这 .1 ,

心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

心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

癌症 是临床常见 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 ,具有预后 差、病死率高 等 特点 ,且 目前对 晚期肿瘤 尚无确 切治疗方 案,多数患者一旦确诊 或得 知 自身疾病 时 ,均会有不 同程度焦虑 、恐惧 、抑郁等心理状态 ,严重 影 响了患者的生存 质量[ 1 ] 。 因此 ,改善 晚期肿瘤患者 心理状态 、提 高
表 1 两组 患者 临床 疗 效比较 ( n ,%)
本研究 结果表 明 ,与传统的Mi l e s 术相 比较 ,保肛术 并发症 的发生 显著减少 ,患者保 留了较 好的排便控制能力 ,生活质量较 好。肿瘤距
注 与实验 组 相比较 , <0 . 0 5
肛1 ' ] 6 c m以内的低位直肠癌 ,选择S L NN性患者,保留肛管皮肤与括
性情 绪 ,使 患者保持 一个 稳 定的心理 状 态 ,对 进一 步 治疗 及 恢 复有积极 意 义。 【 关键 词】 晚期 肿瘤 ;心理 状 态 ;心理护理
中 图分 类号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0 1 — 0 1 5 2 — 0 2
成黑色,几乎不进入血管。s L _ N 能很好反映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
况 ,对指导直 肠癌淋 巴结清扫 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有极 大的应用价值 ,
心理干预对 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 影响的临床研究
黄 琳 况 福 连
( 宜丰县人 民医院内四科 ,江 西 宜丰 3 3 6 3 0 0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 心理 干预 对 晚期肿 瘤 惠者 心理 状 态的影 响 。方法 将 8 6例晚期 肿 瘤 患者 随机 分为干 预 组和对 照 组各 4 3 例 ,对照 组给 予
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 S AS及 S D S评分比较无显著

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研究进展

·58·山 西 中 医 2018年10月第34卷第10期 SHANXI J OF TCM Oct.2018 Vol.34 No.10肿瘤相关性抑郁是指因为肿瘤诊断、治疗及其合并症等因素导致患者失去个人精神常态的情绪病理反应[1],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抑郁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负面心理状态之一。

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明确,有研究发现恶性肿瘤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来影响抑郁的发生[2],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体力缺乏、甚至有自杀倾向。

抑郁情绪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增加肿瘤复发转移风险,明显降低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3]。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肿瘤相关性抑郁的国外发病率为3.7%~58%,国内发生率为25%~75%[4]。

在西医领域,药物治疗以抗抑郁药为主,包括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s)、非典型性抗抑郁药等,但常出现副作用及与其他药物交互作用,导致复发[5]。

根据本病中医证候可将其归属于祖国医学郁证范畴,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药治疗1.1 辨证论治1.1.1 疏肝理气,解郁散结:应小雄[6]提出几乎所有癌症发病都涉及心理因素,中医理气解郁、调达气机对癌症治疗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张彩霞等[7]认为调肝治法可有效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抗心理应激损伤,使紊乱的机体内环境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焦中华[8]认为肿瘤相关性抑郁的发生多与情志所伤、肝郁气滞有关,并进一步将肝失疏泄分为五类:肝气郁滞证、气郁化火证、肝郁脾虚证、痰气郁滞证及肝肾阴虚证,治疗多以疏肝行气、散结解郁为大法,自拟疏肝解郁化积方 (柴胡、陈皮、清半夏、炒白术、白花蛇舌草、猫爪草、白芍、枳壳、甘草) 随症加减,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修丽娟等[9]将82例肿瘤合并抑郁症患者 (抑郁自评量表 SDS>50 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7 分)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予白龙解郁颗粒 (柴胡、法半夏、炒白芍、石菖蒲、陈皮、当归等) ;对照组22例予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SDS、HAMD变化,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21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3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45.45%,研究表明,白龙解郁颗粒具有疏肝解郁、消痰理气功效,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

胸腔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调查与心理干预效果

胸腔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调查与心理干预效果
应 用焦虑 自评 量表( A ) 抑郁 自评量表 ( D ) SS 、 S S 和影响因素调查 问卷对 18例择期手术 的胸部肿瘤 患者 入 9 院后 3天内进 行心理状态调查 , 针对有情绪障碍的患者进行心理 护理 干预至 手术前 1 , 并 天 比较 心理干 预 前后 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 院后 4 .4 人 5 8 %患者有焦虑症状 ,7 8 %患者 有抑郁症状 ,2 1 %患者 同 2 .7 1.7 时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后 , 患者 的焦虑 ( 1 1 %) 抑郁 ( 59 % ) 1 .2 、 1 .3 症状 以及两 者均有 者( .5 ) 4 3 % 明显降低 ( O 0 ) P< .1 。结论 : 有效 的心理 干预措施将有助于减轻患者 的焦 虑 、 抑郁情绪障碍 。
抑郁 , 中焦虑 和抑郁性 障碍 比例高达 7 %左右 。本组资料 其 0
显示 : 恐惧感 发生 率为 5 . 3 , 2 4 % 焦虑 和 抑郁 发 生率 分别 为 7 .9 4 3 %和 6 .7 09 %。 焦 虑 与 抑 郁 呈 正 相 关 ( = . 8 , r 0 6 4 P= 00 1 。若不及时进 行情 绪疏 导 , 随着时 间延 长 , 者易 .0 ) 则 患 发生抑郁症 。研究表 明 癌 症患者 的心 理过 程主要 经历 震撼 、 否认 、 抑郁 、 对抗治 疗 、 适应五个 阶段 , 其主要情 绪障碍 表现 为 对 自身 疾 病 的 怀 疑 、 认、 惧 、 恨 、 丧 、 虑 否 恐 怨 沮 焦 (0 ) 抑郁 (6 ) 对 抗 治 疗 等 。国 外 报道 为 1 % 一 3% 、 5% 和 6 5 % 、 内 为 2 . % 一5 % ( 同 量 表 ) 正 常 人 群 为 6 。 8 国 58 8 不 , % 王 逸 如 等 报 道 癌 症 患 者 抑 郁 发 生 率 5 % , 虑 发生 4 焦 率 2 .5 , 5 % 与本文结果相 比略低 。 癌症患者心 理 障碍 受诸 多 因素 的影 响, 丽 红 等 综 万

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Zheng Lei, Gao Wei,
M in
(Qilu Hospital of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0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tumor
维普资讯

齐鲁 护理 杂志 2008年第 l4卷 第 11期
· 论 著 ·
心 理护 理 对 肿 瘤 放 疗 患 者 焦 虑 、抑 郁 情 绪 的影 响
郑 磊 。高 伟 ,杨 敏 (山 东大学 齐鲁 医院 山 东 济 南 250012)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心 理 护 理 对 肿 瘤 放 疗 患 者 焦 虑 、抑郁 情 绪 的 影 响 。方 法 :将 77例 肿 瘤 患 者 随 机分 为 干 预 组 38例和对 照组 39例 ,对照组给予放疗及 常规 治疗 ,干预 组在放 疗及 常规 治疗 的基 础上 给 予心理护理 ,分别 于放 疗 前 后 采 用抑 郁 自评 量 表 (SDS)和 焦 虑 自评 量 表 (SAS)对 两组 进 行 测 试 ,分 析 心 理 护 理 对 肿 瘤 放 疗 患 者 情 绪 的 影 响 。 结果 :放 疗后 干预组 SAS、SDS评分均 明显低 于对照组 ,两组 比较 有显著 性差异 (P<0.05)。结论 :心理护理 使肿 瘤 放 疗 患者 焦虑 、抑 郁 程 度 明 显减 轻 ,生 活质 量 明 显 提 高 。
患者进行常规 治疗 的 同时实施 心 理护 理 ,效果 满 意 。现 报告 39例 和干 预组 38例 ,两组 在 年龄 、病 程 、文 化程度 、婚姻 、性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希望水平与人格特征、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希望水平与人格特征、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作 者 进行 针 对 性 的护 理 干预 提 供依 据 。
1 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一 般 资料
对心理也产 生了非常不利 的影响 , 使患者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应激 反应 , 这也导致 了患者出现了心理性 的不 良情 绪。 希望对人们来 说是一种重要的信念 , 正是这个信念使人们一直积极 的相信着 , 在 未来会有一个现 实的, 令人期待的 目标可以实现。 希望本身就是
对症处理 。 经过云克治疗 , 5 0 例 患者 治疗有效 , 总有效 率8 3 . 3 3 %;
1 0 例患者效果不明显 , 其 中8 例为临终患者 , 疼 痛 较剧 烈 , 对 阿 片 类药物有依赖性 ; 2 例疼痛无缓解 , 可能 与患 者 的病 情 、 个 人 疼 痛
疗信心, 护士应经常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 与家属共同努力 , 对病人 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 暗示与支持 , 共同面对疾病 , 及时减轻、 解除 患者 的各种思想负担 , 消除和预 防各种不 良心态 , 为药物治疗手 段 的实施保驾护航 , 起 到药 物无法达 到的作用 。 心理护理应贯穿

1 0 0 .
T ODAY NURS E, A u g u s t , 2 0 1 3, No . 0 8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希望水平与人格特征 、 焦虑抑郁情绪 的相关性研 究
王小青
摘要 目的 研 究晚期 恶性肿瘤患者的希望水 平以及人格特征和焦虑抑郁情绪状况 , 分析其 希望水平与人格特征 和焦虑抑郁情绪之 间的相 关性 。 方法 选取2 0 1 1 28 月 2 0 1 2 年1 月本科 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 2 0 例, 分别应用He r t h 希望量表进行希望评分 , 并 用汉 密 晚期 恶性肿 瘤患者的希望水平基 本都 处于 中等 水 尔顿焦虑量表 、 汉 密尔顿抑郁量表 以及 大五人格 简式量表进行相 应的评 分。 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抑郁
抑郁: ❖抑郁是癌症患者另一突出表现, 往往和焦虑伴随出
现, 或继焦虑后出现,癌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主要表 现为:无助感和绝望感, 这是一种无路可走, 无可 奈何, 悲愤自怜的情绪状态。当病人预感到疾病严 重、治疗无望时, 即出现沉默不语、哭泣、自暴自 弃、不顺应治疗, 甚至轻生。抑郁会使肿瘤患者产 生自杀行为。
1、焦虑
焦虑: ❖ 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恐惧、似有大祸临头,
惶惶不可终日。患者常眉头紧锁,坐立不安,有 刻板重复的、无意义的小动作,常伴有心悸、出 汗、 发抖、口干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或疑病 症状。此外有难以入睡或入睡后多梦、夜惊等。 在生殖系统方面还会出现阳痿、性交困难、性感 缺乏、月经失调和痛经等。
2、抑郁
❖相关研究报道肿瘤患者的SDS 均分为( 56.46±12.62)分, 明显高于常模( 41.88±10.57) 分,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在 118例患者中 SDS>50 分有88 例,其发生率 为74.58%。[8]
心理干预的措施
心理干预的措施
❖(1)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够 减轻无助感和弥补对疾病知识的缺乏或不 了解, 有关教育的内容包括提供肿瘤诊疗知 识、防癌知识、如何去面对肿瘤以及如何 疏导情绪反应, 主要形式为讲座、知识手册 和情绪管理手册等。
❖ 肿瘤是一种多病因、多效应、迄今病因病机尚不 清楚的疾病, 多数学者认为其是机体在多种致癌因 素作用下, 体内抑癌基因、致癌基因失衡, 免疫功 能紊乱, 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1]。
心理干预的概念
心理干预的概念
❖ 心理干预是指医疗过程中,由医护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 径( 包括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 , 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 动, 从而达到治疗目标的心理干预方法。心理干预工作应 该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干预过程相结合。有意识心理干预 是指医护人员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 通过设计 的语言和行为, 如有益的暗示、确切的保证、合理的解释 等, 实现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心理调控或心理健康教育目 标。无意识心理干预是指护理程序的每个环节, 随时可能 影响患者的心理。无论医生本身是否已意识到,有的行为 可能对患者起到积极的引导, 有的行为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要求医生的一切操作和言谈举止都要想到对患者 心理的潜在影响。[2]
研究背景
❖ 随着我国现代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 断转变,患者对生命质量的不断提高,心理干预在临 床护理中逐渐体现出重要地位,在肿瘤发生发展过 程中起重要作用。加强对肿瘤患者心理干预,保持 积极、美好的心态,增强求生、拼搏意志,有利于患 者的康复,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
肿瘤的概念
肿瘤的概念
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的关系
❖ 有的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生活经历有一致性的趋 势:
❖①有一段凄凉的童年, 感到孤独、孤立, 与双亲关 系紧张或有敌意。童年没有爱抚也没有友谊。
❖②青年时代, 在工作和生活中情绪低落。 ❖③以后又发生使自己焦虑的生活事件, 如与心爱的
子女离别、配偶死亡, 这种冲击无法补偿, 由丧失 变为无望的忧郁, 有的人在6~8 个月内发生肿瘤。 [4]
我国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 其心理干预研究 概述
李敏、王佩玲、王松
目录
研究背景 肿瘤的概念 心理干预的概念 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的关系 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目录
心理干预的措施
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治疗的影响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 随着社会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刺激,肿瘤已成为威胁 人们健康的、最常见的心身疾病。恶性肿瘤的发 生与发展,与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一 方面,恶性肿瘤的诊断对患者的精神心理产生负 面影响,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另 一方面这些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又可对患者的治 疗与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加 重某些躯体症状如疼痛、疲劳等,给病人及家庭 带来痛苦。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都存在着不 同程度的心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的关系
❖ 恶性肿瘤无论是其诊断还是治疗对每一个个体均是严重的 负性生活事件。在患者的个性、应对、认知评价、社会支 持和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下, 引发患者各种心理行为反应, 这 些反应反过来又可以对肿瘤发展及预后产生不同的影响。 1885 年Parker就指出, 无法解决的悲哀与乳腺癌关系甚大 。1893年Herbers在伦敦肿瘤医院报道了250位乳腺癌和 子宫癌病人其中156 位经历了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而发病 的病史。1980年Grossarth指出, 不愿意表达个人情感和 情绪压抑是肿瘤发病的心理特点。肿瘤的死亡率和抑郁情 绪有密切的联系, 高抑郁分者死于肿瘤的人是其他人的两 倍, 说明抑郁情绪可导致或加速肿瘤的发展[3] 。
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 张磊晶等人的研究发现肿瘤病人在认知上常感到失望、无助, 情绪上表现为焦虑、悲伤、抑郁, 行为上表现回避、否认, 并 在社会适应上影响到家庭、婚姻和工作关系。产生这些心理 变化的首要原因是患者对癌症的恐惧感以及对肿瘤的片面认 识。很多癌症患者认为癌症死亡率高, 转移快, 复发率高等, 同时由于医疗费用较高, 以及抗肿瘤药物也会产生一定的负性 生理心理反应, 患者可表现为拒绝治疗及产生自杀企图, 并且 抑郁、焦虑情绪加重, 造成恶性循环, 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影响对肿瘤的整体治疗效果。[5]
❖ (3)难以控制的疼痛也可导致病人产生焦虑; ❖ (4)当病人对自身病情缺乏了解、期盼早日确诊时也可产
生焦虑。 [6]
1、焦虑
❖有关研究报道,在161名肿瘤患者中, 患者焦虑发生率19.2%,轻度焦虑 16.1%,中度焦虑2.5%,重度焦虑 0.6%,S A S均分为44.13±8.47。[7]
1、焦虑
❖ 有关研究显示焦虑是癌症患者突出症状之一, 产生的原因有 :
❖ (1)癌症对病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精神刺激, 当病人知道 癌症的诊断后, 在最初的否认之后即出现恐惧和忧伤情绪, 无法接受将舍亲友而去, 永远离开这个世界的事实;
❖ (2)担心因疾病会拖累家庭其他成员, 经济负担过重等, 对 所患疾病的忧虑和对未来的绝望情绪将会不断侵袭患者的 精神活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