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二)(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二).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二)班别姓名学号考分考试时间 45分钟总分 100分一、填空题(共24分)1.(3分)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31.2g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使用后固体质量增至36.8g,则在标准状况下吸收了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L。
2.(3分)铝条表面通常有一层____________薄膜,因此铝有抗腐蚀性。
若将铝条放入热的NaOH溶液中,将发生哪些反应?试分步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FeCl2溶液的试管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3分)将一小块镁铝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中,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则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增加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分)某溶液中含有Na+、Mg2+、Fe2+、Fe3+四种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一段时间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设溶液的体积不变。
则在原四种离子中其浓度有增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有减少的是_______________,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3分)将质量为m1的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物的质量为m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将铝投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2mol的电子发生了转移,则参加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为( )A.1/3mol B.1mol C.2mol D.2/3mol2.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无焰色反应B.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灼烧时有焰色反应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为紫色D.每次焰色反应实验后都要将铂丝用稀盐酸洗净并灼烧3.现有两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用下列试剂或方法能将两者区分的是 ( )①Ca(OH)2②盐酸③CaCl2④NaOH⑤加热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⑤4.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 CO2至过量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③向 NaAlO2溶液中通入 CO2至过量④向 AlCl3溶液中加入 Ba(OH)2溶液至过量⑤向 CaCl2溶液中通入 CO2至过量A.①③⑤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⑤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B.用量筒量收5.0 mL 浓硫酸,并直接加水稀释C.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 D.用KSCN溶液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6.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它携带中国第一艘月球车,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嫦娥三号中使用了大量合金。
下列有关金属或合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铁属于合金B.合金的化学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同C.一般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低D.改变原料的配比、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7.将2.3g金属钠放入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2.3% B.等于3.9% C.等于4% D.大于4%8.节日焰火表演,精彩纷呈,让人惊叹不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检测(附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化学人教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黄铜C.钢铁 D.金箔2.钢材可以用作桥梁的结构材料,是因为它( )A.有良好的导热性B.有一定的机械强度C.不易受空气和水的作用D.有良好的导电性3.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4.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生成白色沉淀B.生成红褐色沉淀C.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无变化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AlO +H2OB.Al2O3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Al2O3+2OH-===22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D.FeCl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Fe2++Cl2===Fe3++2Cl-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 3+4NH + SCN - Cl - B .Na + H +3NO - 24SO - C .Fe 3+ Fe 2+ Na+ OH - D .Fe 2+ 4NH + Cl -OH - 7.向MgSO 4和Al 2(SO 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8.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A .KSCNB .BaCl 2C .HClD .NaOH二、非选择题(共28分)9.(10分)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2019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人类的生活与生产离不开金属。
下列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的活动性决定的是()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用金银制作具有保存价值的物品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2.军事上,常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制作()A.燃烧弹B.信号弹C.照明弹D.烟幕弹3.将11.5 g钠、28 g铁分别放入20 mL 1 mol·L-1的盐酸中,结果正确的是()A.铁与盐酸反应比钠剧烈B.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多C.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多D.反应结束时产生的气体一样多4.若m g Na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为(m+3.55)g,则m g Na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的质量为()①(m+0.8)g②(m+1.0)g③(m+1.2)g④(m+1.6)g⑤(m+1.4)gA.仅①④B.仅①⑤C.仅③④D.①②③④⑤5.纯铁的熔点为1 535 ℃,而高炉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合金)在1 200 ℃左右就熔化了,这是因为()A.铁的纯度越高熔点越低B.合金的熔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高C.生铁是铁碳合金,熔点比纯铁低D.生铁在高炉中熔化时发生了化学反应6.将12.4克氧化钠溶于87.6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 8.0%B. 12.4%C. 16%D. 32%7.将铝粉与某铁的氧化物FeO·2Fe2O3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
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5.68 L;另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 11.20 LB. 15.68 LC. 22.40 LD. 31.36 L8.部分被氧化的镁1.6 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1.12 L,在与盐酸反应前,被氧化的镁的质量是()A. 1.2 gB. 0.64 gC. 0.4 gD. 0.24 g9.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③熔点低于100 ℃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0.m g过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跟干燥的二氧化碳充分作用后,固体质量变为n g,则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A.B.C.D.1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2】(含答案)

限时规范训练6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B级能力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Al(OH)3B.Fe(OH)3C.Mg(OH)2D.Cu(OH)2解析: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余三者属于碱性氢氧化物,只可以和酸反应。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还有Al、Al2O3等。
答案:A2.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有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A.①③ B.③②C.③① D.①②③解析:加入NH4SCN无红色物质产生证明无Fe3+,再加氯水,若有Fe2+,则Fe2+可被氧化为Fe3+,使溶液变红色。
KMnO4也能氧化Fe2+,但KMnO4本身为紫红色,加入足量KMnO4后,使Fe3+与NH4SCN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不易被观察。
答案:C3.下列各组反应中最终肯定是白色沉淀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B.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C.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D.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解析:Al(OH)3只溶于强碱溶液,不溶于弱碱。
Fe(OH)2是白色沉淀,但最终变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
答案:A4.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和Na2SO4B.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MgCl2溶液、AlCl3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D.用氯化钙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解析:NaCl和Na2SO4的焰色反应均为棕黄色。
答案:A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答案:A6.将固体X投入过量的Y中,能生成白色沉淀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能燃烧,不易溶于水,则X和Y分别可能是( )A.钠和氯化铝溶液B.铝和烧碱溶液C.过氧化钠和氯化亚铁D.锌和稀硫酸解析:A项中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过量的AlCl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l(OH)3。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本章测试

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B.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C.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D.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解析: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N A个电子,A错误;过氧化钠能够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具有强的氧化性,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B正确;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C错误;NaHCO3加热易分解,热稳定性小于Na2CO3,D错误。
2.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关于铁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D )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不反应,故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Fe3O4溶解于盐酸既有FeCl2又有FeCl3生成,故Fe3O4属于混合物D.制造油漆颜料的主要成分是Fe2O3解析: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膜阻止反应进行,故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A错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B错误;Fe3O4溶解于盐酸既有FeCl2又有FeCl3生成,但Fe3O4属于纯净物,C错误;氧化铁是红棕色的粉末,可以制造油漆颜料,D正确。
3.向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加入KSCN溶液可能变红色B.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溶液中一定不含Cu2+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Fe解析:加入铁粉后,铁先与溶液中的FeCl3反应,然后才与CuCl2反应。
充分反应后有固体存在,该固体可能为Cu,此时铁粉和FeCl3完全反应而CuCl2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有剩余;该固体也可能为Fe和Cu的混合物,此时铁粉有剩余,FeCl3、CuCl2均完全反应。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在滴入酚酞的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观察到的现象()A.变红B.无色C.先变红后褪色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2.国际铝业协会(IAI)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全球铝总产量增加至216.4万吨。
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在常温下,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铝与碱反应中,铝得到电子生成阴离子D.铝容易失去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常作还原剂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铝片与盐酸反应Al+2H+===Al3++H2↑B.铝粉溶于烧碱溶液2Al+2OH-+2H2O ===2+3H2↑C.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Al+Cu2+=== Al3++CuD.镁条放入氯化铝溶液Mg+Al3+=== Mg2++Al4.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A. 1 mol·L-1B. 2 mol·L-1C. 1.5 mol·L-1D. 3 mol·L-15.关于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三种氧化物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铁元素化合价不完全相同B.氧元素的化合价完全相同C.氧化亚铁俗称铁红,为红棕色固体D.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黑色固体6.将8 g铁片放入100 mL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的铜离子全部被还原时,铁片变为8.2 g,则原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5 mol·L-1B. 0.25 mol·L-1C. 0.025 mol·L-1D. 0.125 mol·L-17.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用途广泛。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黄铜B.不锈钢C.紫铜D.生铁8.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铜B.钢的性能比生铁的好,所以钢是很纯的铁C.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不如成分金属好D.焊锡(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铅的熔点都低9.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的铁球,将杠杆调平衡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密度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里(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A.左端上翘B.右端上翘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10.下列溶液分别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氢氧化钙溶液B.氢氧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钙溶液1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B.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它们的质量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D.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12.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在空气中易变质,最后变为过氧化钠B.钠在空气中加热能燃烧,产生黄色火焰C.金属钠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D.金属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易溶于水B.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能跟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D.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14.铝硅合金(Si的质量分数为13.5%)在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而这种合金适合铸造。
人教化学必修一第三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共2套带解析)

人教化学必修一第三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共2套带解析)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单元训练卷化学(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关于金属的通性说明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的熔点差别较大 B.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钠 C.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D.与酸反应越剧烈的金属活泼性越强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的氢氧化钠固体 B.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比例为1∶2 C.用过氧化钠漂白织物、麦秆等日久又逐渐变成黄色 D.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3.当今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铝和单质钠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潜艇漏水可能发生严重的爆炸 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n(Na) C.铝钠合金的熔点低于金属钠的 D.m 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放出H2越多,铝的质量分数越小 4.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Fe2+ C.溶液中一定含Cu2+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 5.下列六种物质:①Na2O ②Na2O2 ③NaCl ④Na2CO3溶液⑤NaOH⑥NaHCO3,其中不能与CO2反应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⑥ D.⑤⑥ 6.(2016•长春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e3O4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磁性氧化铁 B.铁与水蒸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C.去除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D.Fe3+与KSCN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7.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A.Al2(SO4)3 B.NaOH C.BaCl2 D. FeSO4 8.某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2+、Fe3+,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是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单元训练卷 化 学(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Al ∶27 S ∶32 Cl ∶35.5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酵粉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B .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C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硫酸氢钠属于盐类,其水溶液显中性2.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B .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C .所有金属能与酸反应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3.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 .氯化钾在火焰上灼烧时使火焰呈黄色B .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的特性C .连续做两个样品时,应将铂丝用硫酸洗净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D .可用洁净的铁丝代替铂丝进行焰色反应 4.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 3O 4 B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 2O 3和H 2 C .除去FeCl 2溶液中的FeCl 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铁粉,然后过滤 D .Fe 3+与KSCN 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5.有NaCl 、FeCl 2、FeCl 3、MgCl 2、AlCl 3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 .盐酸 B .烧碱溶液 C .氨水 D .KSCN 溶液 6.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B .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 C .Al(OH)3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 D .Al(OH)3既溶于NaOH 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 7.将NaOH 溶液逐滴加入用盐酸酸化了的AlCl 3溶液中,若用y 轴表示Al(OH)3沉淀量,x 轴表示NaOH 溶液的体积,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8.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①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②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
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 ) A .AlCl 3 B .FeCl 3 C .FeCl 2 D .CuCl 2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向含有CaCO 3沉淀的水中通入CO 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 3饱和溶液,又有CaCO 3沉淀生成 B .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 2与原Na 2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10.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Fe3+B.Mg2+C.Fe2+D.Al3+11.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A.Mg2+、Al3+、Fe2+B.H+、Mg2+、Al3+C.H+、Ba2+、Al3+D.只有Mg2+、Al3+12.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所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原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A.1∶3 B.2∶3 C.1∶4 D.7∶213.汞合金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补牙材料,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汞合金补牙材料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汞合金补牙材料中除了水银外,还含有锌锡、铜等金属。
下列有关汞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汞合金是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易导热导电B.汞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的大C.汞合金的熔点比汞的低D.汞合金的毒性远低于汞的毒性14.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15.把一定量的Ba(OH)2溶液滴入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使SO2-4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Al3+B.Al(OH)3 C.AlO-2D.Al3+和Al(OH)316.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1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
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
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c=1000b11.2V B.p=m+Vc125C.n=m+17Vc D.53m<p<179m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A、B、C是单质,其中A是金属,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丁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量的A加入到NaOH溶液中,产生的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L,则消耗的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18.已知A、B、C是三种常见的单质,其中A为固体,B、C为气体;D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溶液呈红褐色;B和C反应的产物极易溶于水得无色溶液E.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D和E分别与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D+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在F中加入NaOH并在空气中放置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钛因为具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常见非金属单质反应。
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
地壳中含钛矿石之一称金红石(TiO2),目前大规模生产Ti的方法是(1)第一步金红石、炭粉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通入Cl2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
(2)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Mg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
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何由上述所得的产物中获取金属钛?简述实验步骤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颜色的变化。
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和6mol·L-1的硫酸,其他试剂任选。
填写下列空白。
(1)B中盛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就先将活塞E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C中收集到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简述生成Fe(OH)2的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拔去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
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
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装置的作用是。
(3)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上述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将干燥管内的Na2O2换成Na2O,则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单元训练卷化学(二)答案1.【解析】发酵粉中主要含有小苏打(NaHCO3)或少量苏打(Na2CO3),碘盐中的碘主要是碘酸钾,它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硫酸氢钠属于盐类,是一种酸式盐,它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HSO4===Na++H++SO2-4,呈酸性。
【答案】 C2.【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之前的金属都可与酸反应,氢之后的金属难以与酸反应,如铜不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在自然界中除不活泼金属金、铂等,大多数活泼金属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答案】 B3.【解析】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元素的特性,不论该金属元素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在火焰上灼烧时产生的焰色是相同的;在连续做多个样品时每次都要用稀盐酸洗涤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时为止,才能做下一个样品;由于铁在灼烧时没有特殊的焰色,所以能用它代替铂进行实验,其他还有镍(Ni)也能替代铂进行实验。
【答案】 D4.【解析】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A错误;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Fe3O4和H2,B错误;C项中2FeCl3+Fe===3FeCl2,过滤可除去过量的铁粉,故正确;Fe3+与KSCN反应产生红色溶液,而不是红色沉淀,D错误。